2017年10月29日星期日

习近平的中国梦:主旋律和与少数民族文化 - BBC

民族同化,融合,或多元化一直是中国民族政策辩论的主要问题。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上勾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时候并没有对中国的民族关系作特别能说明。

十九大期间在内蒙古进行的宣传蒙古民族和马的综艺演出吸引了大批观众和媒体关注,也表现出受到官方鼓励的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中艺术家的创作空间。

一方面官方把宣传少数民族文化和发展文化产业当作增加国家软实力的手段;但另一方面,表现歌舞升平的文艺形式也表现了民族文化多样性,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强了少数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草原所有权模糊 内蒙古牧民抗议频发
名为《千古马颂》的大型文艺表演在为内蒙古70周年大庆修建的场馆中上演。中国媒体报道说,表演系中国首创,填补了内蒙古马文化实景演出的空白,也凝聚了马背民族几代人的夙愿。《千古马颂》在内蒙古演出多年,观众累计数十万人。

这是一部由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推出的大型综艺表演,演出结合了马术、杂技、蒙古诗歌、舞蹈和杂技等艺术元素,并且通过高科技声光电、裸眼3D技术,为观众带来全新的震撼感受。表演由"天降神驹"、"人马情缘"、"马背家园"、"马背传奇"、"千古马颂"等故事构成。艺术家通过浪漫和猎奇的手法,表现蒙古民族与马的历史和感情经历。

从效果上看,虽然门票价格高达数百元人民币,但似乎仍能持续保持满场的高上座率。观众中有不少外地游客,甚至还有来自蒙古国的观众。内地观众为被艺术化的蒙古马文化赞叹,舞台再现“失去的历史”也让蒙古族观众感到了某种满足。

文化多元化
虽然官方推行的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制作一般是传递歌舞升平,民族和谐,以及加强民族团结和民族认同这类主题,但《千古马颂》的大型表演似乎专注渲染内蒙古民族特色和马文化传统,并没有让人察觉主旋律的宣传味道。

渲染内蒙古民族特色和马文化传统的综合表演并没有让人察觉主旋律的宣传
由内蒙古杂技演员出身的塔娜女士带领创办的马文化表演形成了轰动效应,被许多报道称做内蒙古文化与旅游产品结合的典范。《千古马颂》团队还计划在海南三亚、北京、西安等内地旅游热点城市驻场演出。

许多中国媒体报道将《千古马颂》说成是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背景下推出草原文化,北国旅游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内蒙古官员多年来一直强调提升内蒙古的民族文化产业,要把内蒙古建设成民族文化强区,要打造"北疆文化繁荣亮丽风景线",争取让内蒙古文化工作整体水平步入全国先进行列等。

对于中国民族政策的批评者来说,西藏,新疆和内蒙古受到当局严格的意识形态管控,艺术家和知识分子为自保而小心谨慎,不敢随意表达意见。但另外一方面,文化市场和商业利益驱动,加上国家艺术资金扶助,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具有地方民族色彩的艺术形式也在蓬勃发展。

表现少数民族幸福欢乐,能歌善舞的文艺形式有满足增加国家和民族文化吸引力的功效,能起到增加国家软实力的宣传效果。尽管这种表现少数民族幸福欢乐,能歌善舞的文艺形式有满足增加国家和民族文化吸引力的功效,能起到增加国家软实力的宣传效果,但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少数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民族大熔炉"?
习近平自2012年担任中国最高领导人以来就一直关注中国的少数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习近平访问新疆,西藏和内蒙古都被中国媒体高调报道。习近平多次去内蒙古视察,穿蒙古袍,用蒙古语祝福被当地人津津乐道。

习近平在考察内蒙古时曾经说:"蒙古马虽然没有国外名马那样的高大个头,但生命力强、耐力强、体魄健壮。我们干事创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有一种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

在呼和浩特融科幻和民族风格为一体的呼和塔拉场馆是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而建。习近平的父亲,中共元老习仲勋早年在西北就有民族工作的经历,80年代担任负责民族,宗教和统战工作的副总理。习仲勋有中共党内开明派之称,据说同当时的中共总书记胡耀邦一起努力纠正了民族工作中许多极左错误。

习近平本人虽然没有他父亲那样直接的民族工作的经历,但报道说习近平叫停了一度出现的废除民族区域自治的争论。当时有北大和清华学者撰文呼吁要用美国"民族大熔炉"方式取代现有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加快民族同化的目标。这种认为民族区域自治过时,应该效仿西方的新民族政策的主张在中国引起了很大争议。

据说,习近平在2014年度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批评了宣扬外国模式,将美国"民族大熔炉"理想化的思潮。他号召要对中共的现行民族政策有信心,需要坚定地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的道路。

http://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ese-news-41781666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