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7日星期一

蒙古人将何去何从?

 过去三十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增长,其规模每七,八年增长一倍。与此同时,贫富差距,社会不公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也在中国加剧增加。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包括内蒙古和西藏在这些问题基础之上,还面临着文化生存问题。这些地区的发展驱力倾向于模仿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模式。少数民族在拥抱经济发展和维持自己文化完整性之间日益面临着一种不可能做出的选择。作为最早拥护以发展为中心的政策的蒙古人,就走在了面对这一难题的前列。 

本文讨论了蒙古人在中国发展过程种失去土地和文化的情况。 这篇文章的 大部分内容参照了自1991年我还是一个研究生时,对在中国后改革时代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环境的研究。当时我还对中国环境的未来保有乐观的态度。而这种乐观在我看到蒙古人日渐失去他们的土地和文化的情形时便大大减退了。 

以汉人占80%以上人口的内蒙古,是中国80年代最早拥抱改革政策的地区之一。 “ 家庭责任制” , 作为当时中国边远地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 在经历了60, 70 年代的“合作社”之后, 把土地重新派分给了家庭。作为牧区的范例, 内蒙古率先实行了牲畜和草地两项派分, 政府鼓励牧户在草原上修建围栏, 到90年代时,鄂尔多斯高原上所有可以利用的草原都已经被封闭了。

政府以为完成草原围栏建设是该地区迈向发展的巨大进步。然而, 因草场私有化产生的负面影响却日趋严重。过渡放牧和其他的诸如草原退化等迅速成为明显面临着的问题。 过去, 传统的草场共享方式不仅是内蒙古畜牧业的重要支持,而且也支持着整个地区的文化结构。 根据90年代曾在内蒙东部 工作过的人类学家 Dee Mack Williams,因草场私有化而对蒙古文化造成毁害的严重程度远远超过了毛泽东时代。

在草场私有化之后,过度的土地开发紧随其后。最严重的莫过于通过灌溉来迅速扩大耕地面积的开发。鄂尔多斯高原向来干旱,年降雨量仅为300至500 毫升( 与拉萨地区相似, 相当于纽约市的1/3),以沙质土壤为主。该地区的地下水浅且容易开凿,因此对于开挖的劳动力和技术要求都不高。 鄂尔多斯的蒙古人用从邻近的陕西省的汉族农民手中学到的简易的挖井技术,得以迅速地扩大灌溉面积。玉米和水需求量大的农作物被陆续引进种植。鄂尔多斯地区的蒙古人现在拥有和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面积已经大大超出了他们在邻省陕西的穷汉人邻居。 

除此之外,有组织的进行提高草原总体生产力措施也被实施。 毛泽东之后的中国试图费力摆脱毛对自然发动战争的形象。 在中国北方, 这种努力以修建“绿色长城”防护林的形式得到体现, 这是一种通过建造绿化地带来防止戈壁沙漠移近的项目。 灌木和绿草也被直接种在沙漠里,飞机撒种被认为有利于增大草地覆盖的面积。这种强化实施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呢?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草原的变化。绿色长城, 现在覆盖着500,000亩的地区, 是迄今地球上最大的人造林。在鄂尔多斯腹地的一个以蒙古人为主的干旱地区,人均植树率从80年代的200,300棵增加到 2001年的2000棵。然而种植的绝大多数树木是柳树, 这是一种水源必须充足的树种。 

虽然灌木和绿草的种植量提高了, 但是草原的总体质量却日益明显恶化,至90年代末放牧过度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最优质的低地草原,野草曾经长的漫过人们膝盖的地方, 草的高度现在已经退化到接近地面。 低地草原的水位下降导致流沙的形成。作为衡量土地总体质量的一个指标, 流沙覆盖土地面积的比率,并未由 80年代的50%发生多少改变。几十年来旨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努力似乎既没有改善草原环境也没能改善整个生态系统。 

我对后毛泽东时代中国环境的未来所保持的乐观态度,现在已被所意识到的讽刺性的现实所带来的深深忧虑所代替:后毛泽东时代的生态政策本质上同样遵循了毛时代的人定胜天的逻辑,那就是人类主宰和控制自然。土地改善项目意在开发更多的可利用土地, 而不是恢复曾经的草原生态系统。其结果恰恰适得其反,并且由于这种失败进而实施具有争议性的“生态移民“项目, 于2000年从已经退化的草原上让人们迁出。

但是蒙古人获得了利益吗? 从经济角度来看,也许有。但是为此而付出的代价呢?白拉吉, 是在80年代首先引用灌溉技术的蒙古族农民, 谈到了他所面临的困境:

“其实种地很辛苦,可是如果让我们现在回到过去放牧的日子, 我们再也不会习惯那种很低的生活水平了。我现在已经习惯了种地——我已经变成了一个经验丰富的农民了。”

白拉吉对他的儿子考入了 包头市的一所大学而不用回到草原上生活感到欣慰。在过去几年里, 煤矿和天然气资源相继在鄂尔多斯开发,农村外出打工和城市扩建迫使越来越多的蒙古人离开了自己的草原。 对于那些留下来的人来说,蒙古游牧传统化的物质基础已经彻底被改变了。 

由对鄂尔多斯蒙古人社会的未来的思考, 令我想起比尔 莫耶斯(Bill Moyers)的《精神与自然》,这本书探讨了世界上不同的精神信仰传统, 以及他们对自然的观念。 一位印第安老人回忆,开发商曾到她的家乡承诺带来繁荣,假如当地人同意让他们在当地的神山上建造一座滑雪场。“这是另一种价值观的繁荣”她说, 意味着以文化为代价的利益追逐。

这就是鄂尔多斯蒙古人现在得到的——另一种价值观的发展,这是一种忽视蒙古文化历史和未来的发展。蒙古人被夹在了中间:在他们期望物质条件改善的同时,他们也看到了自己的传统文化被侵蚀。而他们将会得到时间停顿片刻,来思考自己所面临的选择和机会,从而为自己的未来做出决定吗?

在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内蒙古更加地遵守中央政府的政策。假如蒙古人是党(选择的)少数民族的代表, 那么他们的土地和文化的损失,也许意味着假如现有中央政策不变的话其他少数民族将会有的经历。

蒙古国已采取重大举措防止任意拘留,人权专家呼吁继续加大努力

联合国人权专家今天表示,蒙古国的司法系统在防止任意拘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呼吁继续加大努力,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以充分尊重人权。

联合国任意拘留问题工作组的代表埃利娜•施泰纳特 (Elina Steinerte) 和马修•吉勒特 (Matthew Gillett) 于10月3日至14日访问了蒙古国,会见了当地的政府官员、法官、检察官、律师、民间社会代表和其他利益攸关方。他们访问了21个机构,采访了约65名被剥夺自由的人。

任意拘留仍很常见

两位专家称赞蒙古国政府在过去五年间进行的多项改革,但同时表示,在蒙古国,未经司法许可的逮捕仍很常见,被警察拘留的个人往往在没有律师在场的情况下接受审讯。

执法人员权力过大

工作组在访问蒙古国后发表声明表示:“令人关切的是,刑事调查人员和检察官职权很大,往往不受制约,而被告却无法获得正当程序的全面保障,更不用说在武力上处于弱势。”

工作组就如何进一步加强保障措施向蒙古国政府提出了建议。

工作组表示:“我们欢迎蒙古国进行刑事司法法律改革,通过有关人权维护者的法律,并建立起国家预防机制。不过,这些战略决定需要有效地落实到行动上,因为充分落实法律并非想当然,而是需要实际行动。”

司法系统压力大

由于缺乏新的专门法院,加之人员短缺以及案件过多,蒙古国的司法系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专家们表示:“这可能导致法官没有投入充分的时间来详细审议每个案件,对被告的辩护和证据没有予以适当考虑,而是简单批准检察官的请求。”

界定不明的法律被滥,言论自由受压制

蒙古国的立法对于一些罪行没有明确的描述或定义,包括用于抗击新冠疫情传播的法律条例。

专家们表示:“令人关切的是,有人可能会利用这些法律漏洞,以此干涉人权维护者的合法工作,尤其是干涉他们对战略发展项目的抗议,或者以此限制人们和平表达意见以及自由集会和结社的权利。”

以执法应对酗酒问题

工作组表示,蒙古国正在解决看似普遍存在的酗酒问题,工作组建议政府从健康和社会角度出发,寻找解决方案,例如以社区为基础,提供相关的治疗。剥夺人们的自由并把主要责任交给安全和执法机构或官员并非恰当的解决办法。

人权专家

工作组是人权理事会特别程序的一部分。特别程序是联合国人权系统中最大的独立专家机构,是人权理事会独立实况调查和监测机制的总称,负责处理世界各地的具体国家情况或专题问题。特别程序专家在自愿的基础上工作。他们不是联合国的工作人员,不在联合国领取工作报酬。他们独立于任何政府或组织,以个人身份为联合国服务。

2022年11月5日星期六

与内蒙古国保成员谈几句话——布宏夫

对于专制政府残暴的现状,除了极少数反抗的义人外,其余这个国度的人都是有原罪的,无论他们是普通的南蒙古人还是中国人或是藏人维吾尔人。但是民间多数舆论却把攻击专制的矛头指向政府而忽略了成千上万的普通民众。一滴洪水是绝不会承认面前巨大的灾难是它造成的。

怯弱的平庸者在源源不断制造着邪恶,他们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女们,最后争相为专制体制卖命去愚昧统治世人。哎~ 一切都是神明的意志体现, 人有权利选择人生的路径,你若选择为暴政鞠躬尽瘁,就让你为它死而后已吧。

待到不久的将来中国民主化后,南蒙古实现独立政府,我们必当发起“搜捕中国公安部国内安全保卫局内蒙古分部”的行动,届时来自南蒙古民主社会的法律审判及情报暗杀在等待着你们。二战后以色列的摩萨德如何对待溃逃的纳粹成员和哈马斯成员,你们可以自己上网搜索一下等待你们的类似下场。

21世纪是民主人权的世纪,每年中国超过40万起的群体性事件和CPI连续攀升之下专制体制必然崩溃,中国必然迎来民主体制,这是大势所趋。届时你们助纣为虐之徒一个都跑不了,特别那些曾经残酷迫害我南蒙古政治犯、良心犯的人员,我们复仇的特工那怕追逐你们到地狱,也要给你们惩罚。 你们对Huchinhu{胡琴夫}及哈达先生一家人等南蒙古政治犯、良心犯的态度和迫害程度,我们何止要以同等报复,而是十倍、百倍报复你们。

人类有限的律法是约束不了神明永恒的意志的。一切都是求仁得仁,路径是自己选择出来的,你选择黑暗,等待你的就是黑暗。

民主不是泛滥慈爱的圣母心【不要梦想你能逃避来自正义的严厉审判】。同态报复是针对恶魔最后的利器。

内蒙古的国保们,你们给我小心点。

内蒙古主席布小林辞职,乌兰夫家族3代执政告终,布小林给自己有了一个交待!

2020年8月以来,中共当局在内蒙古强推汉语教学引发激烈抗争,当局高压维稳之下继续强推,并不断“问责”当地官员。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布小林昨天在内蒙人大会议作报告期间疑似在讲台突然晕倒,现场哗然,气氛紧张。事件背后原因引人揣测。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的人大会议直播画面显示,当时主席台两旁大屏幕显示议程是“自治区主席布小林作政府工作报告”,布小林在讲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时,声音突然不清楚,断断续续,继而停止,现场出现骚动,主席台上众人一起望向讲台,部分人离座起立,主席台两边有十多名工作人员跑向讲台,之后画面可见有四五人抬走一名瘫在讲台旁、疑似已失去知觉的人。

在主席台前排中间坐着的内蒙古党委书记石泰峰,也一度停止主持大会,跑向后台了解情况。麦克风传出“请大家安静”,直播中断。这位女主席身体不适,是否与内蒙教材风波导致压力太大有关?

中共在内蒙古灭族  布小林被指“有苦难言”

内蒙古2020年8月底在中小学新学期实施统编汉语教学方案,共产党官方当时强调,推行国家通用汉语语言文字教育是习近平提出的所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需要。由此引发蒙人大规模抗议与罢课,他们担心自己的语言文化将因此濒临灭绝。

当时习近平下令要封杀内蒙的母语蒙语,内蒙上下,包括公务员都敢公开出来示威反对,数万学生罢课抗议,有的公务员不惜以跳楼死谏,导致习近平要派公安部长赵克志到内蒙亲自指挥镇压,第一批就追捕上百人。相信这股抗议运动有蒙古族高层支持或纵容。布小林就是主要“嫌犯”。

在这次区人大会议前夕,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发出文件,显示该厅去年对中小学地方教材和辅助教材进行“意识形态专项排查”,发现有一批教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不够突出、刻意强调个体『民族身份』和『民族意识』、阐述中华民族共同性不足”等问题,因而须停止使用。

在同时,一段前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维稳会议的录音流出,时任信访局局长董仕民在会上怒斥执法人员不敢对老百姓动手,“有些地方公安不为成功找办法,专为他妈失败找理由”;他又扬言,对孕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等体弱上访人士“必须打 ,死了我负责”。显然这也是有心人放出来的。

现在布小林在做自治区政府的工作报告,必须谴责自己族人捍卫母语的正义行动,甚至要充满杀气,还要表态必须更加努力去做对蒙族的种族灭绝行动。如果布小林还有点良知,势必导致内心的强烈挣扎,以至于习近平亲自给她打电话进行施压时,据说她以沉默来抗拒。而习近平的残酷手段,不正是文革期间那些以“内人党”为名残害蒙古族人的红卫兵的复辟吗?

这个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据传也不是她自己写的,而是自治区党委根据习近平强加的精神来杜撰的,由布小林做代言人,这叫她情何以堪?这种精神折磨导致她当场急火攻心而昏厥绝对不足奇。习近平想通过她拔除内蒙古隐患,这而进一步触怒内蒙古蒙古族人。之后布小林周围已经佈满习近平派遣的各种监视、施压和告密者,直至她倒下。

她昏厥在电视台实况转播时显现在众人面前,尤其她的蒙古族人面前。必然产生一股强烈的同情与对以习近平为首中共当政者的强烈不满,同僚也会相当寒心。如果连区主席都要臣服在暴君之下,而且连蒙古国总理迫于习近平的淫威也要表示不会干涉中国内政,那麽中共治下的蒙族民众,为了避免种族灭绝,恐怕除了争取内蒙古独立,也是别无出路。

在当局进行强力镇压中,此前传出大约有5,000人被捕,9名蒙古人自杀,被抓捕的人被送至所谓的法治教育中心,类似新疆的转化集中营。

据引述知情人说,政府强迫当地官员在电视台上表明自己支持政府实施的通用语言政策,但是有的官员拒绝后被辞去职务,克什克腾旗三个苏木的书记、苏木长和学校校长总共6人被迫辞职,当初在内蒙古电视台蒙语组的工作人员反对通用语言政策后,警察给7人带上手铐和脚镣带到警察局。这7人被认为是带头者,而在中国,只有重型刑事犯罪人才带脚镣和手铐。

整个蒙古民族强烈反叛的强推汉语教学政策,都是在奉习近平本人的诏令行事。讽刺的是,其中特别规定了“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是习近平的父亲、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政治局中分管民族和立法等工作的习仲勋,主持起草制订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布小林在“看望慰问”过程中,所讲内容都只局限在老师工作的重要,完全回避了“加强国家通用言语文字教育”的敏感问题。

而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在同一时间到不同地点看望慰问老师的过程中,则是特别借一位“蒙古族老师”之口,强调“语言越早学习越好,少数民族的孩子们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眼界会更宽广,学习其他各方面知识更便捷,对成长发展十分有利”。

引述一下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的专家李旭练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文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是“国语”》中的一段内容,强调“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语言、多文种是基本国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语言是一个民族重要而显著的特征,语言平等是民族平等的重要内容。《宪法》的这一规定,从国家根本大法的层面,确立了我国各民族语言的平等地位……。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少数民族对本民族语言文字有着特殊的感情,往往把对自己语言文字的尊重看成是对自己民族的尊重。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把学习使用语言文字的权利交到公民的手里,让他们自由选择学习使用或者不学习使用何种语言文字。”作为“蒙古王”第三代传人的布小林,其内心应该是认同而不是反对这一观点。

需要强调的是,中共北京政权中的这个“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的从无到有,正是在一九五五年年中,由习近平的父亲、时任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一手促成的。

虽然从乌兰夫到布赫再到布小林是被称之为祖孙三代“蒙古王”,但事实上,当年的乌兰夫是蒙古自治区的党政一把手“双肩挑”,而日后的布赫也好,布小林也好,都只能是担任自己民族地区的行政一把手,党的二把手。区别甚大。

中共当局在内蒙古强力推行汉语教学,不但招致蒙古人的强烈反抗,而且还遭到一批曾在内蒙古插队的知青的反对。《内蒙插队知青公开反对禁蒙语》的公开信中,批评中共当局在内蒙古推行全国汉语统编教材的做法在内蒙古引起轩然大波和极大恐慌,“令我们这些年届七十有余的老知青非常震惊”。网传公开信显示,领衔签名者马晓力是红二代,也是习近平的发小。在公开信上签名的“内蒙知青”中,也还有宋岩,即前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宋任穷之女,现在美国生活的宋彬彬等与习近平姐姐习桥桥同龄的“内蒙知青”。

“文化大革命”中,习近平到延安梁家河插队同时,他的姐姐习桥桥则是被发配到地处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的“生产建设兵团”某部,,因为生活和劳动条件恶劣无比,年轻的齐桥桥患上了很严重的关节炎,同时肺结核复发,还得了风湿热,侵犯心脏。

习桥桥日后回忆说:“……有时候只能捧起渠里的污水喝,那个时候痢疾就像伤风感冒一样,是我们的常见病。”

一九七五年,虽然当时的乌兰夫还被毛泽东和江青下令继续关押在秦城监狱,但他的大女儿云曙碧,还有长子布赫,已经因为被周恩来批示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被先后从内蒙当地的监狱里释放并“恢复工作”。

习仲勋秘书的回忆文章中透露:“由于患病得不到及时治疗,桥桥身体状况很差。1975年,刚刚恢复工作的云曙碧便把桥桥的关系从巴彦淖尔盟,转到她所工作的哲里木盟的科左后旗,并把她接到自己家里休息养病,后来又设法送桥桥回北京治病。”

有回忆录说,乌兰夫的长子、布小林的父亲布赫早在1966年就被关押起来,布小林与双胞胎姐姐布大林、哥哥青戈三人,随祖母云亭与大姑云曙碧一起生活。习桥桥被接过去后,小林和大林都和习桥桥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继续了乌兰夫家族与习仲勋家族的第二代之间的友好情谊。

20 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习书记住在北京后圆恩寺胡同甲6号,与之一墙之隔的6号则住着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乌兰夫。我的印象中,他们的关系很密切。习书记热情谦和,乌兰夫和蔼慈祥,家处近邻,说话之声隔墙可闻,两家人经常互访走动。习书记以他那惯有的幽默,戏称乌兰夫为“王爷”,经常让我给“王爷”送上一些陕西土特产,乌兰夫也送一些内蒙古的土特产如黄油之类给习书记。正如明镜网的一篇文章中所形容的那样:“乌兰夫跟当今的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的关系,也可以说是铁杆兄弟”。

该文章介绍说:乌兰夫和习仲勋的关系主要是在40年代奠定起来的,到了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关系就更加密切。习仲勋经常去内蒙游玩、休养,其中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就被揭露出来,说乌兰夫有一次招待习仲勋花了一万人民币……。还有揭露说,乌兰夫的儿子娶了习仲勋的干女儿做妻子,习家跟内蒙古的关系还真密切。

而中共官方的回忆文章只透露了1961年春节前夕,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委书记兼自治区主席和内蒙古军区第一政委的乌兰夫,特别邀请习仲勋一家到呼和浩特欢度春节。这应该就是习近平一生中的第一次蒙古行。

习仲勋的老秘书张志功回忆道:2012年7月26日,我在呼和浩特拜访了乌兰夫的大女儿云曙碧。她在担任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厅长时,我就认识。她对我说,早在延安时期,她就和习近平的母亲齐心同在中央党校六部学习。新中国成立后,两人又在中央马列学院一起同学3年,她们是非常亲密的朋友。

一九七五年帮助了习桥桥之后,当地汉族官员说,云曙碧对“黑帮子女”的关心是“立场问题”。云曙碧因此受到了批判。

云曙碧回忆说:“习书记和我父亲的感情很深。1986年12月23日,我父亲八十大寿,习书记亲自送来用菠菜做的‘翡翠长寿面’为我父亲祝寿。那感人的情景,我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

呼和浩特的乌兰夫纪念馆里,有一张习书记和乌兰夫身穿蒙古族长袍的合影,这是他们两人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4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的纪念照。

现如今,如果乌兰夫和习仲勋都会地下有知,会对他们的“革命接班人”习近平人为制造蒙、汉对立的倒行逆施做何感想?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2020年9月1日召开会议,“自治区主席布小林强调,推进统编教材使用,有利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级干部以及教师要主动向学生、家长以及群众宣讲政策,保证学生正常上学……。” 笔者为此上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站发现,如上这段话都是内蒙古自治区网站新闻稿中的“会议指出”,并非是所谓“布小林强调”。

另外,外界报道中所提及的布小林本月以来,先后到通辽和赤峰“调研推进国家统编语文教材使用情况”的两次行踪,自治区政府网站上也有提及,但却都是当地电视台新闻节目中的视频节录,都没有文字报道。

知情人说,目前内蒙古已全面噤声,当局随时监听或跟踪每一个试图去当地采访的记者。由于当局封锁消息,目前外界对参与抗争的民众的境遇仍难以了解更多。

事件最终演变成国际新闻,引发国际谴责中共压迫少数民族、灭绝民族文化的又一强有力罪证。

外界观察家认为,在中共红色政权的压制下,当局强推汉语教育,实为便于意识形态洗脑,消灭少数民族文化,根本不是汉化,而是意识形态的“赤化”。

近期传出当地仍继续抓捕参与抗争的民众,又计划全国招3000名汉语教师,派往内蒙古民族学校任教。这显示中共高层强推汉语,也就是被批评为灭绝蒙族文化的计划未变。

同时,内蒙古当局已将自治区教育厅厅长侯元、区政府秘书长包振玉撤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也疑似因此易帅。原中纪委副书记陈小江接替蒙古族的巴特尔担任国家民委主任,成为民委66年来首位汉人首长。

2020年10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高层罕有地在中央巡视组、中纪委及中组部官员“指导”下,针对推汉语教学事件召开所谓专题民主生活会。会议历时一整天,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等高层作了自我检讨。当时就有学者预期,内蒙将为此展开整改行动,部分官员可能要背锅。

侯元和包振玉被免职只是第一批,相信还会有内蒙古官员被问责,甚至也有省部级干部为事件负责。

本身是蒙古族的自治区主席布小林,现年62岁,她是中共总理李克强的北大校友、学妹,拥有法学博士学位。她出身红色家族,其祖父是乌兰夫。乌兰夫素有“蒙古王”之称,自中共1949年建政后,长期是内蒙古党政军的实际掌权人,曾身兼自治区政府主席、党委第一书记、人大主任、政协主席、军区司令员数职。乌兰夫还拥有上将军衔,曾任中共国家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布小林的父亲布赫是乌兰夫的长子,曾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长达10年,后任中共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有报导说,乌兰夫本身是个汉化和俄化的共产党的忠实信徒,虽官至中央级,却是在文革期间最早被罢黜的中共地方高级官员之一。

在这次事件中,官方多次报导提及布小林到内蒙多地“调研推进国家统编语文教材使用情况”,但都没有具体表态。

时评人士撰文认为,相比之下,做为“蒙古王”传人的布小林内心,对习近平当局时下以强推汉语教学形式削弱民族语言地位的作法应该是“有苦说不出”,所以只能“装聋作哑”。

分析人士认为,按中共暴政史,在党性支配和保乌纱帽的官场负淘汰机制下,这些官员如果没有上峰指令,基本都只懂强硬维稳这条路,除了内蒙古区委书记石泰峰这回将成为中共的“灭族先锋”。他的前边,还有这名本身是蒙古族的本土大员布小林冲在前边,看她如何灭自己的族?

虽然事后布小林曾数度露面,但大多是出席签约或剪彩仪式,此后布小林持续隐身。2021年中共两会期间,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也未见布小林。且布小林已不是内蒙古代表团副团长。2020年布小林曾以内蒙古团副团长身份出席中共两会。

在中共两会结束约10天后的2021年3月22日,布小林被发现在北京出席了“中国·内蒙古粮食高质量发展指数”的新闻发布会。几天后的3月30日,布小林又在呼和浩特出席了“金融支持自治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政金企对接会”。这也是截至目前布小林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据传她主要在北京治病疗养,但看来难以恢复正常工作。未来她是否获安排人大或政协职位,端视其身体状况。

据接近布小林身边人士透露,在2021年春季布小林在前往锡林郭勒盟某处草原时示意路边停车,然后布小林一个人走了下去,深入宽阔大草原一个人静静的在那里待了两个小时之久,随从人员不敢过去,只能从后面摇手望过去,看见布小林一个人坐在那里看似陷入沉思,一动不动....,我们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也不知道她是不是向上苍祷告或与先祖对话....,回到车上她面色平静,一路无话。

布小林一直在内蒙古工作。她在2016年3月担任内蒙古自治区代主席,同年6月就任主席至2021年,创下中共政坛一门三代都担任同一个省级领导人的纪录。就在布小林在任期间,内蒙古在2020年8月爆发语文教材争议,引发大规模抗议事件,备受海外关注,对内蒙古的民族关系投下阴影。

2021年3月中共全国“两会”期间,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出席全国人大内蒙古代表团会议时公开表示,内蒙古有个很重要的反腐领域就是煤炭,还说“当共产党的官,当人民的公仆,拿着国家资源去搞行贿受贿、去搞权钱交易,这个帐总是要算的”,也引起外界揣测,暗示威吓内蒙古领导层,要绝对听从习近平旨意。

8月5日,布小林突然“辞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职务”,20日被任命为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布小林未到退休年龄,就提前进入人大养老,被认为是暂时落地。

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议今天决定接受布小林“辞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职务的请求”,并任命王莉霞为代主席兼副主席。而据中国媒体说,由前中共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王莉霞日前已接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兼自治区政府组书记,并于2日以这一身份主持会议。观察指布小林,乌兰夫、布赫、布小林祖孙三代执掌内蒙的时代宣告结束。

晕倒也好,辞职也罢,布小林家族三代曾是中共在内蒙古的代言人,在中共政权根基还不稳时,统治内蒙古地方需要一个蒙古人做傀儡,以维护其持续统治。在习近平强权时代,曾经的“怀柔”“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很快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所谓“大中华命运共同体”,强行同化不同种族和民族,在这种极端环境下,布小林最终选择激流勇退,宁可不当这个所谓“模范自治区”的行政一把手,党的二把手,也要给蒙古人和自己一个历史交代,也是一个有勇气的云家接班人。她的沉默可以证明一个蒙古人必须有的尊严,有尊严的抵制,有尊严的抗争。

布小林简历

布小林,女,蒙古族,1958年8月生,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人,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6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

现任十九届中央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政府党组书记。

1976.06--1977.01 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后联合旗温根公社插队知青

1977.01--1980.09 内蒙古军区战士

1980.09--1984.07 北京大学法律系经济法专业学习

1984.07--1985.04 内蒙古大学法律系教师

1985.04--1987.04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法规处、政府法制局干部

1987.04--1989.10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法制局主任科员

1989.10--1993.03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法制局三处副处长

1993.03--1996.08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法制局三处处长

1996.08--1997.05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法制局副局长

1997.05--2000.02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法制局局长(副厅级)

2000.02--2003.07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1998.09--2001.06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学理论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2000.09--2001.01中央党校进修部第三十五期进修二班学习)

2003.07--2004.09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自治区政府调查研究室(参事室)主任、党组书记

2004.09--2006.09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盟委副书记、盟长(2003.09--2006.01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06--2005.0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合作举办的第四期公共管理高级培训班学习)

2006.09--2006.12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盟委书记,阿拉善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2006.12--2007.12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盟委书记、盟人大工委主任,阿拉善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2007.12--2008.01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盟委书记,阿拉善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2008.01--2008.02 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政府党组成员兼阿拉善盟盟委书记,阿拉善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2008.02--2010.10 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政府党组成员(其间:2010.03--2010.05国防大学第三十六期国防战略研究班学习)

2010.10--2011.09 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政府党组成员兼中国贸促会内蒙古自治区分会会长

2011.09--2014.01 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政府党组成员

2014.01--2016.03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统一战线工作部部长

2016.03--2016.04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统一战线工作部部长,自治区代主席、政府党组书记

2016.04--2016.06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代主席、政府党组书记

2016.06--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政府党组书记,十九届中央委员,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2018年2月24日,當選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8]。

2021年1月26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主席布小林在區人大會議開幕式上做政府工作報告時忽然暈倒[9]。同年8月,因身體原因剛滿63歲的布小林辭去任自治區政府主席職務[10],由另一位蒙古族女性幹部王莉霞接任內蒙古自治區主席。8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任命布小林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22年11月4日星期五

美国笔会呼吁蒙古立即释放被判10年监禁的反北京活动人士 - VOA

资料照片:2015年2月9日,蒙古活动人士蒙赫巴亚尔·楚鲁恩道尔吉(Munkhbayar Chuluundorj)在乌兰巴托接受采访时举着"我是特木尔"的法语标语牌。据报道,中国内蒙古牧民特木尔同年为抗议开发商和矿主侵占土地而自杀,这类事件得到了蒙古国活动人士的关注。

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市的非营利组织美国笔会(Pen America) 周二(9月13日)发表声明,敦促蒙古当局立即撤销对活动人士蒙赫巴亚尔·楚鲁恩道尔吉(Munkhbayar Chuluundorj)的10年监禁,并无条件释放他。

楚鲁恩道尔吉于今年2月18日在乌兰巴托被拘捕,原因是他批评蒙古国政府与中国的密切关系,以及蒙古族在中国内蒙古的权利日益萎缩。

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的一家法院6月28日判处楚鲁恩道尔吉10年监禁,罪名是 “与外国情报机构勾结”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楚鲁恩道尔吉的律师巴桑·格勒(Baasan Geleg) 称这些指控是莫须有的罪名,并提起上诉。

格勒在审判后在接受位于美国的非政府组织“南蒙古人权信息中心”(Southern Mongolian Human Rights Information Centre)的采访时指出:“这告诉我们,独立的蒙古国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因为蒙古国宪法或任何其他法律中都没有任何条款指明,为了维护中国的利益,可以将蒙古公民定罪。”

原定于周三的上诉听证会已被主审法官推迟,目前尚未安排新的时间。

美国笔会/芭比写作自由中心(PEN/Barbey Freedom to Write Center)主任莉塞尔·格恩霍尔茨(Liesl Gerntholtz)在声明中说:“蒙赫巴亚尔·楚鲁恩道尔吉遭受的严厉而不公正判决严重侵犯了言论自由的基本权利。针对他的国家安全指控毫无根据,这只是一种策略,旨在压制异议,并消除批评蒙古政府和中国内蒙古政策的声音。我们敦促蒙古当局立即释放蒙赫巴亚尔·楚鲁恩道尔吉,尊重他和所有人批评政府的权利。”

作为世界蒙古诗歌协会的创始成员,楚鲁恩道尔吉是一位著名的博主、诗人和人权活动者,以捍卫中国内蒙古的蒙古族语言、文化和历史身份而闻名。

被捕前不久,楚鲁恩道尔吉曾呼吁蒙古国总理辞职,称这位领导人与北京过从甚密。他说:“我们国家的独立将不复存在,所有蒙古公民将成为中国的奴隶”。

中国近两年来开始在内蒙古实施新的公共教育政策,该政策取消了几个重点科目的蒙古语教学。美国笔会公布的2021年自由写作指数显示,中国正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等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的地区实施类似的限制措施,并推进将使用民族语言定为刑事犯罪的政策。 2019年,蒙古族作家拉幕札部(Lhamjab Borjigin)因调查内蒙古争议地区的文化大革命历史,被中国当局判处一年徒刑。

https://www.voachinese.com/a/pen-america-calls-for-the-immediate-acquittal-and-release-of-mongolian-activist-munkhbayar-chuluundorj-20220914/6747861.html

胡錦濤在中共二十大閉幕會中途被離場畫面



楊海英:共產黨和漢人是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