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日,蒙古国国家机关率先恢复使用传统蒙古文,这是蒙古国恢复传统蒙古文的重大标志。
蒙古国区域内,历史上长期使用传统蒙古文,上世纪初出现了传统、拉丁和西里尔三种蒙文并立的局面,最终在苏联的强势影响下,更简单易学的西里尔字母胜出。
西里尔字母是通行于斯拉夫语族大多数民族中的字母书写系统,本身属于俄罗斯的文字体系。上世纪40年代,由于苏联对蒙古国的全面文化控制,蒙古国全面改用了西里尔文字书写蒙文,过去将近80年,蒙古国内大街小巷用的几乎全是俄罗斯那套西里尔字母。
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蒙古国才基本解除原来的束缚。在此之后,蒙古便多次出台规定试图推动传统蒙文的回归。
1992年,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做出了逐步恢复使用回鹘式蒙古文的决议;2011年,蒙古国政府出台规定,政府官员与国际机构或外国官方机构进行交流时须使用回传统鹘体蒙古文;2015年,蒙古国颁布《蒙古国语言法》明确规定:“自2025年1月1日起,蒙古国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自治机构的公务活动,应同时使用西里尔文和传统蒙古文两种文字。”
蒙古国萌生恢复传统蒙古古文使用的意向,并非仅仅源于其文化传承的需求,更是基于地缘政治局势与经济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拉近与内蒙古的文化距离,进行综合权衡后的结果。
蒙古国地处亚洲内陆,东、南、西三面与中国接壤,北面与俄罗斯接壤,坐拥比较丰厚的矿产资源,据商务部数据,蒙古国已探明80多种矿产,6000余处矿床,包括铜、煤、金、萤石、铁、稀土等,据蒙古国家统计局,近10年矿业产值占蒙古国工业总产值55%以上,占GDP比重保持在15%以上,2023年矿业产值占GDP比重达28%。
俄罗斯本身又是一个资源大国,其不必像苏联一样从蒙古国进口大量的资源,双方由合作关系逐渐变为竞争关系。
目前属于俄罗斯国内的蒙古地区,如布里亚特等地的蒙古语,仍然在使用西里尔化的蒙古文。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