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12日电)诗人席慕蓉今天在台北医学大学演讲,她提到,自然界是原文,作家的所有创作都是“翻译”,而翻译总会漏掉一些。
席慕蓉的父母都来自蒙古,诗作中也经常描写草原景色。她今天起在北医大举办“有人问我草原的价值”诗稿摄影展,展品包括24幅她亲自誊抄、拍摄的作品,包括3幅首度展出的“夏日的风”、“月桃”、“新绿”3篇散文手稿。
席慕蓉今天同时在北医大演讲,吸引满场师生聆听,其中许多都是中国大陆学生,听说席慕蓉要演讲,从全台各地搭车到台北,会后签书活动也排成长条人龙。
席慕蓉在演讲中提到,所有创作都是“翻译”,原文是大自然,原作者是地球,偏偏很多东西是翻译不出来的,必须到现场亲眼目睹。
既然是“翻译”,总是会漏掉一下,有人说“诗”正好是漏下的那些。席慕蓉则认为,诗的目的是引导人们去看“原文”,也就是大自然。
席慕蓉说,诗不只存在于诗集,生活周遭都是诗,只是有时你走得太快、不想停下来,或是注意眼前的事,诗则是“眼角余光”,事隔二、三十年后突然跑出来,回头才写下。
她说,其实创作者和自然是一体的,只是一个是原文,一个是翻译,翻译可能达不到原本的感觉,但可以加进一些自己的意思,可以有一些曲折。
席慕蓉认为,诗让人感动的,不见得是内容主旨,而可能是那一两段字句,或是字句没有说出来的感觉,会让人读过之后思考很久。
席慕蓉的演讲中,传递对蒙古草原的浓厚情感。她说,“草原上没有建设,正是他的建设。”人们逐水草而居,是疼惜土地,借由不断地搬迁,给予草原再生机会。
政府觉得草原不值钱,为了煤、釉、稀土,大幅开发,使草原遭到毁坏。席慕蓉则认为,挖矿顶多几十年,迟早会挖完,但草原本身却养了当地人民几千年。
席慕蓉说,文人的力量没什么用,无法阻挡开发,但她仍然要说,“唯一的用处就是让大家知道,(草原)不是心甘情愿地被消灭的。”
2016年10月13日星期四
订阅:
博文评论
(
Atom
)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