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8日星期日

內蒙古成中國禁語

近期「內蒙古」3 個字,在中國社交軟體上成為禁忌的詞彙,有很多蒙古語話題的網站也被關閉。主因是內蒙古教育廳傳達「漢語同化教學」的政策文件出台後,在內蒙古當地引起輿論波瀾。

雙語教育的爭論,涉及中國憲法裡規定的民族平等問題──蒙古族學者和學生家長大多認為,新措施將令蒙古語言的生存陷入危機。

但關鍵更是:如今當內蒙古人的「認同問題」再一次浮上台面的同時,內蒙古自治區 v.s. 蒙古國(中共稱外蒙古)之間的比較、相關歷史的探討,也在網路上鬧得沸沸揚揚,讓北京政府當局格外敏感。

筆者曾有兩次參訪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的經驗,亦有多次自行前往內蒙古首府呼和浩特的自助旅行體驗。在此先向大家介紹一下兩地如今許多顯而易見的差異之處,從而探討「兩蒙」背後複雜的歷史、文化與政治糾葛,幫助大家認識這個議題:

千萬別對蒙古國人說「外蒙」

當飛機一降落烏蘭巴托機場,入境蒙古國的感受,便立刻和在中國時大不相同:從街景到語言,這裏都充滿了「異國情調」,或者說和許多中亞國家十分類似。

蒙古國也是目前全球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之一:其國土面積 156 萬平方公里,約等於 43 個台灣那麼大;其境內總人口數卻只有 300 餘萬,相當於一個臺北市。

蒙古國人普遍體型壯碩、行事剽悍、表情剛毅,日常服飾上則有很多人保持傳統穿著。另外相較於日本人或韓國人(兩者近年均在當地有許多投資),蒙古國人其實多半不太喜歡所謂的「中國人」。

尤其是,千萬別對蒙古國人說台灣不少人因小時候受的(大中華)教育,而慣用的「外蒙」兩個字。這對當地人來說,是高度不尊重他們主權的事情。

筆者參訪蒙古國時,就有同行者不小心脫口而出外蒙兩字,結果被蒙古國人直接回擊:「你們現在連國家都不是!」

內蒙古:滿滿的「中國特色」

走訪內蒙古自治區,就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了:除了體會到「山川壯麗、物產豐隆」,各大城市均與今日中國的二、三線城市無甚差異,更是充滿了「中國特色」,至少講汉人的用语汉语普通話時完全通行無阻。

每當遇到內蒙官員的朋友(也是蒙古族人)講到「外蒙問題」,普遍有以下三個反應:

首先,「我們內蒙人的『血統比較純正』,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元明清時期就世代居住於此。我們老祖先成吉思汗、忽必烈既然『也是』蒙古人,這是現在中共學校歷史的必考題,⋯⋯」

其次,「我們內蒙古『經濟發展比較好』,東林西礦、南農北牧,它的人均草原、森林和耕地面積均居亚洲第一,⋯⋯。換言之,內蒙古人普遍「比較有錢」,生活條件更好⋯⋯」

第三,「蒙古国『雖然(看似)獨立』,但『所託非人』、經濟狀況不好。現在內蒙古隨便一個主要城市(呼和浩特、包頭、赤峰、通遼、烏海、呼倫貝爾、烏蘭察布、鄂爾多斯烏蘭浩特)汉族人口都比整個蒙古多,蒙古獨立後政治上受到蘇聯的制約,淪為附庸國⋯⋯」

筆者研究過今日「內蒙古自治區」的歷史形成和地緣政治,它之所以沒有選擇外蒙的獨立道路,與上述的血緣、地理、經濟、國際因素等交織有關。但情況並沒有內蒙官員說得如此「簡單」:

正是因為內蒙古各盟旗的郡王,與中國歷朝歷代或政權輪替之間,不同的意識形態相互交雜、掣肘,導致內蒙古在「完全獨立」與「完全自制」之間,始終有不同的主張彼此拉鋸、也一直可說懸而未決,導致目前的「自治」成為最大公約數,但底下卻仍暗潮洶湧。

簡單來說,如今許多內蒙的各界領袖,既想承襲「優越的蒙古人歷史傳統」。

有意思的是,內蒙人看「蒙古」,總認為是俄羅斯的附庸國;蒙古國人看內蒙,則是中共的附庸地區。彼此背後都有靠山,「兩蒙一家親」也因此成為雙方都不可能有共鳴的政治詞彙。

今日蒙古國:泛北亞地區的民主燈塔

蒙古國依公投結果選擇獨立,內蒙地區則被迫選擇自治、依附在中共的框架下。兩蒙因此從來就不「一家親」,也沒有人高喊過「一個蒙古」的原則。

烏蘭巴托執政當局,目前在其國際政經策略上的主流,打的更是「拉攏美日、抑制俄中」的牌:

現任蒙古國總統巴特圖拉噶是「武打明星出身」,據說柔術還比俄羅斯總統普丁高段。他競選時因訴諸「蒙古民族主義」、成功當選蒙古國總統,上任後大力拉攏美、日兩國的力量,用以抗衡中、俄兩國對蒙古國的深遠影響。

蒙古國在上世紀 90 年代蘇聯解體時,也搭上第三波民主浪潮,發生了政治革命,導致 1992 年正式改國號,由當時社會主義色彩鮮明的「蒙古人民共和國」、改為今日的蒙古國,同時頒布了一個實行多黨制的憲法,並開始向市場經濟過渡。

如今攤開「泛北亞」的政治地圖,相較於俄羅斯、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中國等,蒙古國堪稱少數定期舉辦大選、相對穩定施行多黨制的「民主燈塔」。

但經濟上由於地緣關係,仍過度依賴中國,在蒙古國內始終是一項喧囂的政治議題:蒙古國政壇面對中國的「戰狼外交」、「鋭實力」、「以商逼政」等等手段,同樣有著許多爭議與不同聲音。

筆者行走於「兩蒙」的江湖之間,發現「蒙古學」在蒙古國自然貴為國學、在中國卻變成「少數民族研究」──如今「蒙古學」的討論聲浪在中國境內再起,自是北京中共政府不想面對的敏感議題。

而中國的主流輿論,常喜好拿「外蒙」與「內蒙」進行比較,並說明內蒙選擇自治是「正確的」,而外蒙選擇獨立是「錯誤的」,於是推演出如果蒙古要想促成經濟成長、蒙古國人民要想過上好日子,就只有一條路可走:好好跟中國打交道。

但這恰恰是蒙古國民在心理上抵制中國的根源。也和今日許多香港、台灣民眾看待中國的心情,可謂如出一轍。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