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9日星期三

冈田英弘:明朝复兴的中国是蒙古化的中国

编者按】冈田英弘,“东京文献学派”第四代代表人物,专攻日本古代史、中国史、蒙古史,在蒙古史领域成就尤受瞩目。《世界史的诞生》是冈田英弘的代表作之一,可作为冈田史学管窥。在冈田英弘看来,历史分别于公元前五世纪与公元前100年,诞生于中华文明与地中海文明。拥有历史的两大文明——中华文明与地中海文明,各自在创造出固有的历史观之后,在各自的地区里以各自的历史架构书写历史,直到公元十三世纪,蒙古帝国的出现打通了东西藩篱。

作者在书中认为,中国也是由蒙古帝国打下基础的国家,是蒙古帝国的继承国。观点何来?下文选自冈田英弘《世界史的诞生》一书,让我们一窥究竟。

蒙古的继承国——中国

(一)明朝复兴的中国,是蒙古化的中国

       忽必烈家的元朝统治了蒙古高原、满洲、朝鲜半岛、中原、云南、西藏。公元1351年,在华中地区发生了汉人秘密结社的“红巾之乱”。红巾军受到祆教千年王国思想的影响,是白莲教徒的革命组织。到了公元1368年,红巾军出身的汉人朱元璋(明太祖)在南京即位当上皇帝,建立了明朝。同年,元朝皇帝乌哈噶图汗放弃中原,退回了蒙古高原。然而,元朝并非就此灭亡。蒙古高原上的蒙古人依旧拥戴成吉思汗家的大汗们,使用“大元”的国号。他们不承认明朝的皇帝,称明朝的中国为“领民的兀鲁思”,持续对立。

       明朝虽然自称是元朝正统的继承者,但统治的范围只有中原和云南,事实上仅是汉的王国,并非如元朝般的大帝国。朝鲜半岛独立建立朝鲜王国。明朝将军事基地设在南满洲辽河三角洲,是为了阻挡蒙古高原和朝鲜半岛之间的联系,但这是否代表满洲是中国的一部分呢?明朝所建的万里长城只到山海关为止,辽河三角洲并不包含在内,这说明什么?

       明朝的确复兴了汉人的中国,但所复兴的中国并非过去宋朝的中国,而是经过蒙古化的中国。明朝的制度全都受到蒙古的影响。全国的人口被分类为“军户”和“民户”。军户是世袭的职业军人家族,民户则是一般人的家族。这是游牧民族和定居民的二重组织,自从契丹帝国以来就没有改变。军户的城市称作“卫”(军团),民户的城市则称作“县”。卫之下有五个“千户所”(千人队),千户所之下有五个“百户所”(百人队)。这是自匈奴以来,游牧民族的十进组织法。民户也利用十进法编制,相当于百户所的是“里”,之下有十个“甲”。明朝的皇族率领军队在中国各地为王,这也是蒙古的兀鲁思制度。就像这样,明朝的制度在中国史无前例,是蒙古帝国留下的遗产。

(二)蒙古与儒教

        另外,甚至连明朝公认的朱子学儒教,其实也是蒙古帝国的遗产。儒教在黄巾之乱、东汉垮台之后失去了权威,作为一个宗教,实际上已经消灭。然而儒教留下的经典从隋朝开始成为了科举考试的出题范围。汉字原本没有词性、性别、数量、格或时态之分,用汉字所写下的汉文也没有文法。如果想要解读汉文,除了参考古典中熟语的用例外别无他法。中国没有共通的口语,汉文是唯一的沟通手段。因此,对于统一中国的隋朝而言,需要大量熟知汉字使用方式的官员,科举考试就是为了要录取这些官员,因此作诗、作文的能力成了考试的项目。作诗主要看的是押韵与平仄,测试考生是否正确知道汉字的读音。至于作文,则在测试考生是否熟记大量的古典文书。唐朝为了科举的考生编纂了儒教经典公认的注疏,这些注疏被称为“正义”。

       另外,在中国取代儒教盛行的宗教是崇拜秘密结社众神的道教,以及外国居民的佛教。道教与佛教从南北朝时代开始直到唐朝,相互激烈竞争,最后获胜的是道教。而佛教自从遭到公元845年的大迫害(会昌法难,“武宗灭佛”)之后,从此在中国再也没有成为主流宗教。道教综合佛教和儒教的教义,创造出了庞大的体系。而宋代兴盛的新儒学,也就是所谓的宋学,完全借用了道教的体系,只是将术语改成儒教经典中的熟语而已。完成宋学的是出生于南宋时代的朱熹(公元1130至1200年)。然而,朱熹的朱子学推翻了科举用经典公认的注疏,因此被认为是异端,遭到迫害,在南宋时代终究未能获得承认。

       保护朱子学的是对任何宗教都十分宽容的蒙古人。元朝在公元1315年重开科举考试之时,朱熹的经典注疏,首度被列入考试的范围。明朝承认了朱子学,在科举方面给予朱子学一定程度的地位,这完全是模仿元朝的作法,并非复兴了中国文化的传统。

(三)清朝复兴蒙古帝国

       明朝于公元1644年亡于内乱,取而代之的是满洲人建立的清朝,进入北京统治中国。满洲人就是以前的女真人。女真人的金朝在被蒙古人灭亡后,女真人依旧住在满洲的森林地带,接受蒙古帝国的统治。元朝退回蒙古高原之后,明朝将军事基地设在南满洲的辽河三角洲,授予女真人首领将校的职位,借此拉拢女真人。担任建州卫都指挥使一职的努尔哈赤(清太祖)便是其中一人。他在明军司令官的庇护之下逐渐统一女真人,于公元1616年宣布独立,自称后金汗国的大汗,与明朝开战,占领了辽河三角洲。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清太宗)继承父业,于公元1635年派军征服了内蒙古。元朝最后的正统林丹汗病死,皇后和皇子捧着过去元朝皇帝的玉玺向皇太极投降。如此一来,皇太极认为自己继承了成吉思汗以来蒙古帝国征服世界的天命,于是于隔年在沈阳登基,当上了大清皇帝。这就是清朝的建国。八年后明朝灭亡,清朝征服了整个中国。

       满洲人的清朝在公元18世纪统治了满洲、中原、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以及西藏。经常有人误解,清朝其实并非中国的王朝,中国不过是清帝国的殖民地之一。在大清帝国,各个种族适用不同的法律。满洲人有《八旗则例》、蒙古人有《蒙古例》、西藏人有《西藏事例》、塔里木盆地中说突厥语的伊斯兰教徒则有《回疆则例》,各自有各自的法律,而《大清律例》是适用于汉人的法律。大清帝国的第一公用语是满洲语,皇帝与各种族之间的往来原则上使用满洲语,汉文只有在统治汉人的时候使用。

       清朝的皇帝对汉人而言是皇帝,对其他种族的人而言,是自蒙古帝国以来的大汗。北京连接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是皇帝冬天的营地。到了夏天,皇帝会前往承德避暑,在那里住在移动式的斡鲁朵中,骑马狩猎,展现游牧民族首领的一面。

       公元1911年,中国发生辛亥革命。隔年,清朝最后的皇帝宣统帝退位,大清帝国瓦解。中华民国主张自己是继承清朝帝国统治权的正统政权。相较于中华民国,公元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治了过去大清帝国的所有领土。唯一的例外是外蒙古(蒙古国)。因此我认为,中国也是由蒙古帝国打下基础的国家,是蒙古帝国的继承国。

《世界史的诞生》 冈田英弘著

出版时间:2016-02

作者简介

冈田英弘,“东京文献学派”第四代代表人物,专攻日本古代史、中国史、蒙古史,在蒙古史领域成就尤受瞩目。1931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57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系,因参与“满文老档”译注工作,年仅26岁便获得日本学士院会员的殊荣,成为日本学界史上最年轻的学士院会员。从1966年到1993年这二十余年间,任教于东京外国语大学,直到退休。主要作品有《康熙帝的信件》《成吉思汗》《世界史的诞生》《蒙古帝国的兴亡》《从蒙古帝国到大清帝国》等。

冈田英弘对于世界史的推广,与追求超越民族主义的新清史学派,同样强调消解传统历史书写中的东西界限,并试图从全球史的视野重新诠释东亚文明。美国新清史领军人物——哈佛大学教授欧立德是他的入室弟子。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