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2日星期二

中国 八成浅层地下水不适于作为饮用水水源地

中国水利部公布的对地下水水源地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18个省超过80%的浅层地下水水源水质不达标。但水利部也称,当前中国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良好,达标率为85%左右。长期关注中国水污染问题的非政府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对水利部的调查进行了分析。

德国之声:在新华网发表题为"水利部:我国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总体良好"一文之时,凤凰网等媒体则登出"水利部摸底地下水资源:80%不能饮用"的报道。两家媒体依据的都是水利部最近公开的2016年1月《地下水动态月报》。水利部后来对中国"八成地下水不能饮用"的报道做出回应说,水利部对地下水问题比较突出的18个省区开展调查得出的数据"主要是北方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的监测数据,并不是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数据。目前,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主要取自深层地下水。"您怎么看中国"八成地下水不能饮用"的报道和水利部的解释?

马军:这个报道的题目本身确实出现了问题。如果题目是"八成浅层地下水不适于作为饮用水水源地"的话,就比较确切了。这次水利部的调查主要是在北方地下水开采使用比较多的地区,包括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监测的对象也是以浅层地下水为主。浅层地下水因为和地表水是连通的,所以容易受到地表水以及土壤污染下渗的影响。

人类对地下水的使用已经有了漫长的时间。在过去,浅层地下水也是首先被使用的,因为开采比较容易,量也比较大,自己可以补给、循环。后来随着污染的增加,近些年里,很多浅层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所以就只能被迫放弃了。人们只能去打深井,现在井是越打越深。城市的集中供水已经不再涉及浅层地下水。更多是在一些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在生产生活中还会使用到受到污染的浅层地下水。

德国之声:水利部称,175个供水人口50万以上的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中共有33个地下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那么针对其它水质不达标的水源地,根据中国的法规,水利部或其它部门应该采取何种措施?

马军:讲到水源地,现在城市的集中供水绝大多数都在使用深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不那么容易受到污染,因为中间有隔水层。而且城市供水也会做很多监测工作。如果发现指标有问题,对水源地也会做出调整。但深层地下水毕竟是有限的,很难去通过天然的方式进行补给。在缺水的地区,深层地下水已经被严重超采。不是说井越打越深,就可以找到更多的地下水。从这个意义上讲,浅层地下水依然是我们需要去关注的重要资源。 浅层地下水污染最终还是需要去治理的。它仍有一部分用于生产生活。如果浅层地下水污染了,对于生产生活、农业,对河流湖泊、土壤--因为枯水季节地表水会进行补给--也会造成污染。所以浅层地下水也需要治理。

土壤污染也是导致浅层地下水污染的一大原因
相对于深层地下水来说,浅层地下水污染治理更容易。但核心问题是要从源头做起。首先要解决地表水严重污染的问题。 现在之所以这么多地区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主要是在这些地区地表水受到普遍污染,下渗之后影响到浅层地下水。另外,在农村还存在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乡镇垃圾不能得到有效清运和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场以及一些工业废水排放的问题,甚至有的企业还存在使用剩坑、剩井进行偷排的恶劣行为。 这些会直接导致地下水受到污染,包括受到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对这些源头要采取措施进行遏制。只有把源头控制住了,后面才能谈进一步去修复。

德国之声:现在这个报告出炉后会产生什么样的效应,水利部有多少能力来应对现在的局面?

马军:水利部这次的报告还是值得充分肯定。长期以来,对地表水还有一些信息的披露,近年来也增加了比较多。但地下水污染的相关信息,水质状况的信息是严重不足的。环保部门前年来开始了对一些地下水统计数据的公开,现在水利部又把它掌握的数据进行了分地区的公开。 这本身是一个进步,这些数据值得社会各界去关注。通过正确理解这些数据,不是形成一种恐慌,而是让社会有更多的紧迫感,认识到水污染的严重性,通过政府、企业、个人共同的努力去保护好非常珍贵的地下水的资源。

德国之声:您认为中国地下水严重超采的威胁是否能够得到遏制?
马军:这就关系到我们是否能够切实地转向建立节水型社会。现在政府已经制定了节水型社会的目标,有了政策和法律上的要求,问题是这些是否能在实践中得到落实。如果我们不能真正转向高效、循环用水,社会经济发展就会需要更多水,地下水超采就很难得到有效遏制。节水的第一步就是对污染的控制。因为如果不能控制污染,有限的资源也会被破坏掉。浅层地下水原来都是可以用的资源,现在被污染到这种程度,不得不被放弃。以后我们必须保证城市、工业农业排水不仅能够达到标准,而且能够达到能回用的状态。这样清水进入地下,再通过整治,就可以让浅层地下水恢复清洁,成为地下水库,对深层地下水的超采也会是一种缓解。

德国之声:如果开始认真治理,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良性循环?
马军:水污染的治理比大气污染需要的时间更长,地下水比地表水治理花的时间更长。为此需要数十年的时间。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世界其他国家的治理取得的进展也应该增强我们的信心。比如在美国、德国、英国,像泰晤士这样的河流曾经污染也很严重, 通过治理也得到了改变。我想我们这一代也需要下定决心,迈过转折点,让我们的水质从更多走向恶化转向不断修复,不断好转。

(记者注:水利部2016年1月《地下水动态月报》显示,2015 年,对分布于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山西及西北地区盆地和平原、江汉平原的2103 眼地下水水井进行监测的水质评价结果总体较差,无Ⅰ类水, II至Ⅲ类水占总数的 19.9%,Ⅳ类水占 32.9%,Ⅴ类水占 47.2%。IV类水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不适合人类饮用,V类水污染更加严重。主要污染指标除锰、铁和氟化物外,还包括"三氮"污染、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污染。

《地下水动态月报》的数据还显示,2016年1月,中国主要平原区地下水储存量比去年同期减少82.4亿立方米(约82.4亿吨)。其中松 辽平原减少 28.5 亿立方米,黄淮海平原减少 49.2 亿立方米,山西及西北地区盆地和平原减少 4.7 亿立方米。)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