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8日星期四

中国蒙古族青少年国家认同研究


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是一国政治稳定的核心要素之一,尤其在多民族国家,这种认同显得格外重要。自近代民族国家出现以来,公民对国家的认同和对民族的认同是一致的,这也是这些国家长期稳定的重要原因。然而随着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发展,在许多多民族国家内部出现了该国成员对于国家的认同和对本民族的认同不一致的现象,这一现象使得这些国家出现了严重的动乱,一些国家甚至出现分崩离析的悲剧。 中国自建国以来,一直促进各民族成员对于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协调发展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蒙古族青少年是蒙古族内部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他们年轻而富有活力,正是思维最活跃和接受外来事物最迅速的一个群体,异族文化对他们的影响也是最为显著;另一方面,他们是接受现代化教育较多的群体,同时也是接受主流文化和受主流文化影响最多的群体。由于性别、汉族朋友的数量、掌握汉语的水平、家庭状况和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一些蒙古族青少年群体中出现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不相一致的状况。 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引导我国公民对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协调应在以下方面着手: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构一元政治意识形态、积极回应少数民族权利的诉求等。基于蒙古族青少年的特性,在内蒙古地区促进蒙古族青少年对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协调的政策应以加强对内蒙古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视、加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教育、贯彻“多元一体化教育”理念等方面为侧重点。
【关键词】:蒙古族青少年 国家认同 民族认同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432.62
【目录】:
摘要4-5
Abstract5-8
导论8-13
一、问题的提出8-9
二、文献综述9-11
三、研究的意义及方法11-13
第一章 多民族国家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13-31
第一节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内涵13-17
一、民族认同的概念13-15
二、国家认同的概念15-16
三、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16-17
第二节 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失谐17-23
一、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现实差异17-19
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失谐的原因19-23
第三节 我国引导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共存的制度安排23-31
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阶段性探索24-26
(一) 土地革命时期(1921 年到1937 年)24-25
(二)抗日战争时期(1937 年到 1945 年)25-26
(三)解放战争时期(1945 年到 1949 年)26
二、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民族政策的重要实践26-28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提高蒙古族国家认同感的积极作用28-31
第二章 我国蒙古族青少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现状31-40
第一节 我国蒙古族青少年国家认同现状31-35
一、我国蒙古族青少年国家认同31-32
二、我国蒙古族青少年民族认同32
三、我国蒙古族青少年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比较分析32-34
四、我国蒙古族青少年国家认同的发展趋势34-35
(一) 蒙古族青少年年龄发展趋势34
(二)国家认同的各维度发展趋势34-35
第二节 变动中的我国蒙古族青少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35-40
一、性别因素35
二、汉族朋友的数量35-36
三、语言文字因素36-38
四、家庭因素38-39
五、居住地区的影响39-40
第三章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谐同路径40-50
第一节 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和谐共存的对策建议40-44
一、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40-41
二、建构一元政治意识形态41-42
三、积极回应少数民族权利的诉求42-44
第二节 提高我国蒙古族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对策建议44-50
一、加强对内蒙古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视44-47
二、加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教育47
三、贯彻“多元一体化教育”理念47-50
参考文献50-55
后记55-56
附录56-61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