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如何区分蒙古帝国与元朝

如何区分蒙古帝国与元朝,是一个让人容易概念不清的问题。蒙古帝国成为人类史上疆土最大、最辽阔的王朝,是真实的存在。对于研究元史,需要的是坚实的史学研究基础和对世界史的全面了解。在对元朝的研究中,我们也以成吉思汗为蒙古历史的开始。

成吉思汗之后至忽必烈称帝这段时间,是蒙古帝国向元朝过度的一个重要阶段。成吉思汗在世时就着手布置疆域广阔的帝国权力划分。他以蒙古为中心,东边分给自己的兄弟:哈撒儿、哈赤温、斡赤斤、别里古台,称为东道诸王;而西边则分给自己的儿子们: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托雷,他们被称为西道诸王。按照蒙古的习惯,小儿子要留在身边守护祖产,因此托雷被封在了蒙古,一直陪在成吉思汗左右。在继承人方面,成吉思汗一直希望最喜欢的小儿子托雷能承继汗位。但面对着蒙古帝国的未来,他更需要的是一位智谋超群,能够全面治理这个大帝国的继承人。他在诸多考量之后,决定让三子窝阔台继位。

窝阔台继位后的两个举措,一是设站赤,也就是驿站,打通东西的交通,让大汗的命名可以在帝国任何地方畅通无阻。二是穿井,就是打水井,因为草原民族都是择水而居,水源充足是生存的必要条件,然而在连结东西方的道路上,水源分布很不均匀。如果蒙古要让自己的草原部队在东西方畅通无阻,穿井就是一项必要的工作。

成吉思汗和窝阔台所想的都是广阔的蒙古帝国,所做的工作和布局也是为这样一个大帝国的统治而服务。在此时,南部汉人聚居区只是蒙古帝国的局部地区,北方地区人被蒙古人称为契丹,而南宋王朝所在的长江以南地区被蒙古人称为蛮子地区。作为着眼于西边的成吉思汗和窝阔台,并没有意识到东方的地位。而被封在蒙古的托雷一脉则已经看出了蒙古帝国的未来。蒙古帝国不同民族、文化、宗教互相混杂,虽然武力强大,但是在文化方面却处于分散,要想长久统治,必须要向先进文明看齐。因此,各个被分封的诸王逐渐吸纳当地文明,因此距汉地比较近的托雷一脉也逐渐向江南地区靠拢,了解了汉文化。

成吉思汗之后,成吉思汗的军队被他的兄弟和儿子分了,但是分得非常不均。成吉思汗核心的军队有十二万九千人,他在临终的时把其中十万一千人分给了常年陪在身边的小儿子托雷。剩下的两万八千人则分给成吉思汗的兄弟和其他儿子,那些能征善战的老将都在托雷的麾下,让托雷这一脉一枝独秀。

忽必烈早期的封地在漠南地区。蒙哥继位后,漠南地区全部都封给了忽必烈,忽必烈与中原文化接触多了,便开始形成蒙古与中原文化的合成体,对旧蒙古进行改造。蒙哥的突然辞世令权力真空,此时忽必烈的兄弟都有可能继承汗位。作为蒙古的传统,兄弟中最小的守着祖业,因此忽必烈的四弟阿里不哥被众人推举为大汗。而忽必烈不服,则自立为王,与阿里不哥互相争权。然而从经济上看,阿里不哥必败无疑,当时蒙古的主要地区漠北对漠南的物资依赖很重。当两边分庭抗礼后,忽必烈断了漠北的物资和经济交流,这样很快阿里不哥政权宣告失败。当初支持阿里不哥的西道诸王,因为反对忽必烈为蒙古帝国的大汗,纷纷宣告独立。就这样,偌大的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央的集中统治权,忽必烈也就成为了漠南的皇帝,因此将重心放到了建立元朝。

蒙古帝国到元朝之间的过程中,哈拉和林作为漠北的重要的阿里不哥的都城,后来是抵御西道诸王的重镇。在元朝,领兵在哈拉和林抵抗的亲王,从来都是政治中的重要力量。从1271年元朝建立立都长城以南到1368年元帝撤回哈拉和林,这将近100年中,政权血腥交替,几乎每次叛乱政变都有和哈拉林势力的参与。

所以大蒙古帝国与漠南元朝,在历史上只是帝国的从属关系,帝国在漠南的一块封地而已。从大蒙古帝国走向四大汗国是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在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走向分裂后,在大蒙古帝国基础上建立的几个主要汗国。而其中不包括忽必烈建立的漠南元朝。而除了忽必烈的元朝外,四个相对独立的国家,又称“兀鲁思”,分别是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