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世纪末、十四世纪初,波斯史学家拉施特所著记载蒙古人历史的《史集》中,记载了当时到波斯伊利汗国的蒙古人孛罗等人所口述的古老传说“熔铁出山”。
“大约距今2000多年前,古代被称为蒙古的那个部落,与另一些突厥部落发生了内讧,终于引起战争。另一些部落战胜了蒙古人,对他们进行了大屠杀,使他们只剩下了两男两女。这两家人害怕敌人,逃到了一处人迹罕见的地方,那里四周惟有群山和森林,除了通过一条羊肠小路,历尽艰难险阻可达其间外,任何一面别无途径。在这些山中间,有丰盛的草和(气候)良好的草原。这个地方名叫额儿古涅—昆(‘昆’字意为‘山坡’,而‘额尔古涅’意为‘险峻’),这个地方意即‘峻岭’。那两个人的名字为捏古思和乞颜。他们和他们的后裔长期居留在这个地方生息繁衍……
当蒙古部在额尔古纳河东南的这些山里和森林里生息繁衍,他们所占的地域显得日益狭窄不够时,就互相商量,有什么好办法和不难做到的办法,可使他们走出这个严寒的峡谷和狭窄的山道。于是,他们找到了一处从前经常在那里熔铁的铁矿产地,全体聚集在一起,在森林中准备了整堆的木柴和煤,宰杀了70头牛马,从它们身上剥下整张的皮,用那些皮做成了风箱。然后在那山坡脚下堆起了木柴和煤,安置就绪,使这70个风箱一起煽起木柴和煤下面的火焰,直到山壁熔化。从那里获得了无数的铁,通道也被开辟出来了。他们全体一起迁徙,从那个山隘里走出到原野上……”
“熔铁出山”这是口述的古老传说,它反映了蒙兀室韦人从额尔古纳河的森林中南迁到呼伦贝尔草原的历史真相。
蒙兀室韦人南迁到以海拉尔河和呼伦湖为中心的呼伦贝尔草原,开始了与山林不同的生活。他们在呼伦贝尔草原开创了属于自己的草原文化。
蒙兀室韦人在额尔古纳河中、下游东岸的山林中生活了千百年。大约在公元七八世纪,蒙兀室韦部落在首领孛儿帖·赤那带领下,南迁到以腾汲思海(呼伦湖)为中心的呼伦贝尔草原,后又迁到不峏罕·合勒敦山。在《蒙古秘史》中记述:“成吉思汗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孛儿帖·赤那,他和妻子豁埃·马阑勒一同渡过腾汲思海子来到斡难河源头的不峏罕·合勒敦山前住下,生下个儿子名为巴塔赤罕”。这段记载中的不峏罕·合勒敦山即今蒙古国的肯特山。在蒙古语中,孛儿帖·赤那意为“苍狼”(“孛儿帖”意即“苍色、灰色”,“赤那”意即“狼”),豁埃·马阑勒意为“惨白色鹿”(“豁埃”意即“惨白色”,“马阑勒”意即“鹿”)。成吉思汗的远祖原为大兴安岭狩猎人,后来南迁到草原上转变为草原游牧人,因此,既继承了狩猎人祖先母系氏族时代的鹿图腾观念鹿祖母传说,后又继承了草原游牧民的狼图腾观念狼祖传说。这个传说里的“苍狼”和“惨白色鹿”都是成吉思汗祖先的人名。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
订阅:
博文评论
(
Atom
)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