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30日星期四

凝聚共识与没有墓碑的大草原 -- BBC

蒙克 BBC -- 杨海英在日本出版了《没有墓碑的大草原》一书,讲述了内蒙古“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清洗和迫害

习近平担任中共党和国家领导人以来对中共执政和国家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口号和理念,似乎努力加强国家制度权威。但官方关于国家理念的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一直受来自政治外围的质疑和挑战,如自由主义和普世价值诉求、香港和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问题。

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强调文艺工作对于民族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习近平上位伊始就提出“中国梦”的政治口号,以建立关于国家理念的共识,这次又强调了文艺在凝聚共识中的重要性。

虽然有人将习近平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同毛泽东战争时期在延安(1942年)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相提并论,但习近平上位以来一直强调的理念更侧重于凝聚新的国家和民族意识,而非马列意识形态和阶级斗争概念。尽管如此,习近平提出的国家理念仍然引起诸多争议。

凝聚共识及争议
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接见了两位反对亲西方自由派的网络写手,掀起了舆论波澜。《环球时报》评论说,这次会见使两位“自干五”草根写手受到自由派舆论的讥讽和攻击。

海外自由派评论员将被习近平接见的年轻网络写手周小平称作“具有戈培尔潜质的好苗子”,并指其为当局树立的“五毛”榜样,用来“教化群氓”。

从官方角度看,“凝聚共识”是加强国家权威和制度的一部分。中共十八大报告强调建立共识,提出要“解放思想,凝聚力量”。随后中共又发通知强调要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要求官员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关于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情况的通报》)。

此次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列为大会主题。有评论说,习近平在大力整肃腐败官员和潜在的政治挑战者表明他已经大权在握,现在正努力加强国家制度的权威性,为中共长久执政巩固基础。

政治“边缘地区”
《没有墓碑的大草原》:“做一个杀戮时代的倾听者和记录者”

最近香港发生要求扩大普选的“占中”抗议也表达了一种不同于北京官方的叙事和理念,即追求某种不认同大陆民族主义的价值观的民主模式。

除香港外,中国的边疆诸如新疆和西藏的民族主义和自治运动也表现出不同意官方的国家理念的叙事。海外西藏流亡运动在精神领袖达赖喇嘛的引导下一直寻求在中国境内的真正自治,而新疆的民族主义组织更以自治和独立为奋斗目标。

相比西藏和新疆更少受到外界舆论关注的内蒙古,对中国边疆问题有专门研究的作家王立雄说,“汉人普遍认识到中国存在西藏问题、新疆问题,但是一般不认为存在内蒙古问题”。即使如此,由于内蒙古的民族异见人士和海外蒙古族学者的坚持和努力,不同于官方的历史叙事也得以延续。

无墓碑的草原
出身内蒙古的蒙古族学者杨海英在日本出版了《没有墓碑的大草原》一书,讲述了内蒙古“文化大革命期间”蒙古人口受迫害和屠杀的历史,为此他在2011年获得了“司马辽太郎奖”。

旅居瑞典的作者茉莉评论说,从《没有墓碑的大草原》书中看到了一个“走出蒙古包的小男孩对得起他所遭受的苦难,长大后,他成功地扮演了命运交给他的角色——做一个杀戮时代的倾听者和记录者。”

作家王力雄说《没有墓碑的大草原》是“所有汉人都该读的书”。他认为书中揭示了中国的少数民族不仅受害于专制政权,也受害于大民族主义的歧视和压迫。

最近杨海英的书由刘英伯先生和刘燕子女士翻译成汉语在台湾出版。茉莉说,译者父女俩怀着“我们对不起蒙古人”的负疚心情,将《没有墓碑的大草原》忠实地翻译成中文。

凝聚社会共识和加强国家理念需要重新对历史进行梳理和新的历史叙事,反过来有别于官方版本的历史叙事也不断对国家理念提出质疑和挑战。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_watch/2014/10/141022_china_watch_state_idea_challenged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