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6日星期四

刘巴特尔(蒙古国内蒙古总商会会长)撰文:蒙古国并未出现反华排华浪潮

前不久蒙古国发生了中国人在不儿罕山受辱事件,在蒙古国和中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但笔者所了解的情况与网上传播的信息有所不同。
   
事件发生在3月28日,性质严重。实施侮辱的是一帮“站立的蓝色蒙古”组织成员,但他们的行为并不一致,有人觉得不妥,进行了劝阻,向受害人道歉,握手送别。受辱的中国人虽然心里仍然生气和委屈,但觉得他们既然道歉了,身体也没有受到伤害,就没必要报警。他以为这件不愉快的事情已经过去,第二天就回国了。可是,有人把这个事件里中国人跪在雪地上的受辱照片放到了社交网站脸书上,立即引起了蒙古社会的高度关注。蒙古国网友对此几乎是一面倒的批评声音,认为“这种行为只会抹黑蒙古国的国际形象”,是无理、野蛮、粗暴的,是蒙古人的耻辱。
   
这一事件也引起了蒙古国政界的关注,蒙古国资深政治家、乌兰巴托市市长兼首都行政长官巴特乌勒于4月2日就这一事件表示了正式道歉。他说,市政府刚刚宣布今年为“乌兰巴托友善年”,欢迎各国人民来蒙古国做客,这个时候发生了本市市民侮辱中国人的严重事件,他感到羞愧,认为这是不能容忍的野蛮行为。并表示已责令警察局进行调查,依法处理。他希望不要因为这一事件影响中蒙两国的经济合作和旅游业的发展。
 
巴特乌勒市长正式道歉,得到了蒙古国总统的充分肯定。额勒贝格道尔吉总统在4月3日蒙古国经济论坛演讲时,笔者就在现场。他对各国参会人员说,蒙古国是文明国家,应是负责、友善、开放的,和各个国家友好相处,人民友好往来。极端民族主义是有害的,个别人的行为应该受到严厉谴责。巴特乌勒市长和额勒贝格道尔吉总统的立场得到了绝大部分蒙古人的称赞。
   
之后,发布图片者删除了中国人受辱的照片,并禁止他人在其页面留言。“站立的蓝色蒙古”组织也极力进行解释,想撇清他们与此事件的关系,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他们的行为在蒙古国遭遇了强大的舆论压力。
   
这不过是一起偶发事件,属于个案。目前,蒙古国并没有发生针对中国人的有组织的系列敌视活动,更没有网上个别人所说的反华排华浪潮。相反,目前的中蒙关系是两国上世纪80年代恢复正常关系以来的最好时期。
   
蒙古受到冷战时期的影响,还存在很多问题。最主要的问题便是互相之间不信任。其中,中国威胁论在蒙占有市场。
   
而在一段时间里,蒙中之间的现实交往加剧了双方的互不信任。比如,蒙中贸易中的易货不对等现象,令蒙古人感觉吃亏。过去有中国商人用一些廉价的日用品换回蒙古国的绒毛、皮张,甚至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机器设备等,蒙古人认为中国用廉价劣质的商品占用了他们的市场。

试想想,如果一个人穿着劣质的衣服和鞋袜,住在中国开发商修建的劣质楼房里,会是什么心情?肯定不会对华产生友好的感情。
   
此外,一些中国人在蒙古国从商、旅游时,不遵守蒙古国法律、民族习惯,这使蒙古国民间对中国人的看法产生了负面情绪。
   
现在,蒙古国每年有几千名学生在中国学习,据笔者所知,内蒙古的很多高校也有蒙古国的留学生,其中内蒙古大学一所学校每年就有蒙方留学生1000多人。蒙古人现在送孩子学习的首选是汉语,然后才是英语、俄语、韩语、日语。在孩子身上的教育投资,也反映了蒙古人对将来中蒙关系的信任和期望。
   
笔者在蒙古国已生活20多年,一点点感受到蒙古国对华态度的逐步好转。过去,蒙古国媒体上经常能看到对华负面报道甚至猜测、推论。而现在,媒体上大量增加了对华正面报道,及时反映了中国发生的重大政治经济社会新闻。蒙古国记者常被邀请到华参观。

虽然,这次中国人在蒙受辱事件令人气愤,但也带来了好的结果,即蒙古人对这次事件的认识空前统一,一致谴责、批判极端组织的行为,一致同情中国受害者。据此,可以看到蒙古国社会对华的态度变化和中蒙关系发展到今天的新局面。
   
当然,蒙古国社会仍然存在对中国的消极看法,这也是不可避免的。我相信,随着时间的发展,随着中蒙两国进一步的交往合作,中蒙之间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作者】刘巴特尔(蒙古国内蒙古总商会会长)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