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眼中的皇帝與大元帝國
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國,經過三次西征,征服了中西亞廣大地區。成吉思汗曾將征服的土地分封給他的三個兒子,因此朮赤、察合台、窩闊台三支宗族稱為「西道諸王」。幼子拖雷則獲得其父的直接領地,即斡難河及客魯連河流域一帶蒙古本部的地方,後成為元朝的疆域。
其後,朮赤、察合台、窩闊台三支後裔分別建立了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拖雷系的旭烈兀,即忽必烈的三弟,建立了伊兒汗國。四大汗國的汗,與中央是藩屬關係,直接向大汗負責。
到了忽必烈統治時期,中央對汗國的控制弱化,欽察汗國和伊兒汗國走向獨立,但這些獨立的汗國依然尊奉元朝皇帝為大汗,稱之為「一切蒙古君主的君主」,承認元朝皇帝為其宗主,它們是元朝的「宗藩之國」。因此,這些汗國的汗即位需要得到元朝皇帝的認可,此外,他們與元朝相互間的使節來往不斷。
與欽察汗國的關係
成吉思汗時期,其長子朮赤被封於欽察、花剌子模及康里國故地,包括今鹹海以西、里海以北的頓河和伏爾加河一帶的欽察草原。由於朮赤比成吉思汗去世的早,這一封地歸其兒子拔都。
1243年初,拔都到達伏爾加河下游地區,以薩萊城(今阿斯特拉罕附近)為首都,正式建立了欽察汗國,其領土範圍東起額爾齊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轄克里木半島和北高加索。該汗國離蒙古的都城數萬里,驛騎急行需二百餘日。因為拔都所駐的穹帳使用金頂,因此「欽察汗國」也稱為「金帳汗國」。
拔都與拖雷系交好,曾支持忽必烈的哥哥蒙哥繼承汗位。1255年拔都去世後,他的弟弟別兒哥成為欽察汗國可汗。1266年,別兒哥去世,拔都的孫子忙哥帖木兒即位,正式得到了忽必烈的冊封。1276年,蒙哥的第四子昔里吉叛亂,把忽必烈的皇子那木罕、闊闊出扣為人質,原本要送給海都,但海都拒絕接受,昔里吉就送到忙哥帖木兒處,忙哥帖木兒又送回給忽必烈。
1243年初,拔都到達伏爾加河下游地區,以薩萊城為首都,正式建立了欽察汗國。
與伊兒汗國的關係
窩闊台時期,曾派兵消滅了在波斯西部復國的花剌子模帝國,征服和招降了波斯大部分地區,其後,谷兒只(格魯吉亞王國)、亞美尼亞、魯迷等國也先後歸附蒙古。窩闊台為此設置了管轄阿姆河以西波斯各省的行政機構,並派兵鎮守。
1251年蒙哥汗即位後,置阿姆河等處行中書省,以阿兒渾為行省長官,設治於呼羅珊圖斯城(今伊朗馬什哈德附近)。1256年,蒙哥汗派弟弟旭烈兀西征,先後滅掉馬拶答爾(今伊朗馬贊德蘭省)諸山國,攻陷巴格達,滅黑衣大食(即阿拔斯王朝),其後於1259年入侵敘利亞。
在敘利亞取得節節勝利之際,旭烈兀突然聽聞蒙哥汗駕崩的消息,他率兵返回波斯,建立了伊兒汗國,但留下將軍怯的不花繼續進攻。怯的不花軍隨後在密昔兒(埃及)援軍的反攻下被擊潰,蒙古所占敘利亞諸城盡失。
此時旭烈兀得知忽必烈已繼承大汗位,並與幼弟阿里不哥發生了汗位之爭。他停止了東返,而是向雙方派出使者,表示擁護忽必烈為大汗,勸阿里不哥放棄。忽必烈則下旨,將阿姆河以西直到埃及邊境的波斯國土和該地蒙古、阿拉伯軍民劃歸旭烈兀統治。
旭烈兀的伊兒汗國,其領土東起阿姆河和印度河,西面包含小亞細亞大部分地區,南抵波斯灣,北至高加索山,首都為蔑剌哈(今伊朗東阿塞拜疆省馬臘格),並命長子阿八哈統領汗國東部呼羅珊等省地。
1264年,忽必烈遣使臣冊封旭烈兀為伊兒汗,並給他增派三萬軍隊。第二年,旭烈兀去世,阿八哈嗣位,並遣使報喪,忽必烈派使者持詔立他為汗。阿八哈即位後,始定都於大不里士,以蔑剌哈為陪都。此後,忽必烈攻打南宋,就是向阿八哈征尋回回工匠,回回炮技術因而傳入中原。
阿八哈在位期間,與元朝一直保持著友好的藩屬關係。1282年,阿八哈去世,他的弟弟台古塔兒即位,因為他信奉伊斯蘭教,因此即位後不稱自己為「汗」,而改稱「蘇丹」,並下令所屬民眾一律信奉伊斯蘭教。由於元朝推行宗教自由,忽必烈並未干涉。但不願信奉伊斯蘭教的阿八哈的兒子阿魯渾在1284年聯合部分貴族,殺死了台古塔兒,並上報忽必烈。忽必烈命他繼承汗位,並授權臣不花為宰相。
可以說,欽察汗國與伊兒汗國雖然逐漸獨立,但仍然自認是元朝的「宗藩之國」,與元朝保持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聯繫,商人、教士與使節的往來更為頻繁,這兩個國家的一些城市也成為了東西方往來的交通樞紐。
而元朝以元上都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驛路,連通了歐、亞、非三大洲之間的交通,著名的「草原絲綢之路」起點就是在元上都,每逢春天都會有大批商販從歐亞各地趕來,以各種奇貨異寶與元朝人士交易。在元朝的驛路上,往來著羅馬教宗使者、高麗國王、波斯、緬甸、尼泊爾使者及意大利商人、印度僧侶等,中華文明與歐亞的交流範圍空前擴大。
著名的「草原絲綢之路」起點就是在元上都。
從1240年到1340年的一百年間,是中國和歐洲可以直接接觸的最好機會,因為在此前後阿拉伯和土耳其人都多少阻礙了東西方的交流。
忽必烈時期與歐洲交往中,最為有名的人物當然是意大利旅行家、商人馬可‧波羅,他在元朝居住了十幾年,回到歐洲後撰寫了《馬可‧波羅行紀》,記述了他在中國各地包括西域、南海等地的見聞,其中講述了元初的政事、戰爭、宮廷祕聞、節日、遊獵等,尤其詳細記述了元大都的經濟文化民情風俗,以及西安、開封、南京、鎮江、揚州、蘇州、杭州、福州、泉州等各大城市和商埠的繁榮景況。可以說,它第一次較全面地向歐洲人介紹了發達的中華文明,將地大物博、文教昌明的中國形象展示在世界面前。
《行紀》中的忽必烈
《馬可‧波羅行紀》中記述,馬可的父親尼科洛和叔叔馬費奧曾經過欽察汗國,拜見了別兒哥汗,受到熱情款待,並在此停留一年,其後,跟隨旭烈兀的使臣前往大都拜見了忽必烈,受到禮遇。時間是在1266年。忽必烈向他們詢問了很多事情,比如他們的君主如何治理國土、如何斷決獄訟、如何進行戰爭、如何處理庶務,以及國內的貴族等級、教宗教會和社會風俗等。
忽必烈聽了他們的講述後很高興,遂請他們偕同一名元朝使臣前往羅馬,忽必烈還給羅馬教宗寫了一封信,請教宗派人到元朝,介紹基督教和歐洲的文學藝術。大汗還賜給他們金牌,上面寫著:三人所過之地,當地必須供應所需之物,如馬匹和護衛等。
三人到了羅馬後,才知原來的教宗已去世,覆命需要等到新任教宗即位。在拿到新任教宗格烈果兒的信件後,波羅兄弟帶著尼科洛17歲的兒子馬可於1271年前往中國。他們從威尼斯乘船到黑海南岸登陸,然後從陸路輾轉於1275年抵達元上都,隨後又抵達大都,皆受到忽必烈的熱情款待。
馬可聰明伶俐,接受新事物很快,不僅很快熟習蒙古語,而且還對蒙文、蒙古人的戰術十分了解,也有一說是他也學會了漢語,這讓忽必烈十分喜歡他,封他做元朝的官,還讓他到各地出使。他先後到過現在的新疆、甘肅、內蒙古、山西、陝西、四川、雲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以及北京等地,還出使過越南、緬甸、蘇門答臘。他因此去過中國很多地方和見到許多比歐洲先進的文化成就。
馬可每到一處,總要詳細地考察當地的風俗、地理、人情。他完成使命後不僅奏報奉使之事,而且還向想了解各地風土人情的忽必烈講述途中見聞,忽必烈和左右大臣都誇他將來「必為博識大才之人」。
在馬可的眼中,偉大君主忽必烈的形象是這樣的:「大汗風度翩翩,看起來讓人心生好感」,「不長不短,中等身材,筋肉四肢配置適宜,面上朱白分明,眼黑鼻正」。他有四位正妻,皆稱為皇后。而忽必烈對王朝的治理以及對百姓的體恤,比如莊稼歉收時和災禍發生時,賑濟百姓,都給馬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年黃曆八月二十八日是忽必烈大汗的生日,這一天,全國各地都會向大汗獻貢品,所有宗教徒也一起為大汗祈福。
《行紀》中的元都城之繁盛
在《馬可‧波羅行紀》中,描述了當時聞名於世的上都,「內有一大理石宮殿,甚美,其房舍內皆塗金,繪種種鳥獸花木,工巧之極,技術之佳,見之足以娛人心目。」「此宮有牆垣環之,廣袤十六哩,內有泉渠川流草原甚多,亦見有種種野獸,惟無猛獸,是蓋君主用以供給籠中海青、鷹隼之食者也。」
英國詩人塞繆爾‧泰勒‧柯勒律治1797年讀到《行紀》後,在其詩作《悠然神往》中如此寫道:「安樂的宮殿有倒影,宛在水波的中央漂動;這兒能聽見和諧的音韻,來自那地泉和岩洞。」由宮殿、草原、森林、溪流構成的夢境中的上都,彼時在西方國家被稱作Xanadu,在英美的《韋伯英語大辭典》中被單獨列為詞條;歐洲天文學家還用它命名土星的第六顆衛星。幾百年來,Xanadu成為歐美人士描繪神祕美麗地方的形容詞,亦有宛如仙境之意。
《行紀》還描述了「廣大莊嚴」的汗八里城,即大都貿易的發達和戶口的繁盛。在大都城內城外,有很多「華屋巨室」,居住著很多人,其中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人,他們或是來進貢的,或是來經商的。因此都城內來自世界的各種物品匯聚,這是世界其它城市所無法比擬的。僅絲一項,每日進入城中的就有上千車,每車近五百公斤,這意味著每日有差不多五十萬公斤的絲進入大都,這的確令人驚歎。
而當時被稱為「行在」的杭州,是世界上最美的城市,商業興隆,有12種行業,每種行業有12000戶。
在馬可的筆下,元朝有著發達的工商業、繁華熱鬧的市集、華美廉價的絲綢錦緞,還有宏偉壯觀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驛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紙幣等等,這怎不讓人嚮往?
波羅一家人返回歐洲
在中國待了十幾年後,馬可的父親和叔叔都很思念故鄉,因此向忽必烈請辭回國,但忽必烈非常喜愛馬可,所以沒有同意。恰好伊兒汗國汗阿魯渾遣使向忽必烈求娶蒙古公主闊闊真,使者見馬可三人是拉丁人,且熟悉印度海沿途情形,便請求忽必烈允許讓他們同行。忽必烈忍痛割愛,同意了這個請求。
1292年,馬可和父親叔叔受忽必烈委託,從泉州出發經海路護送公主到伊兒汗國成婚。忽必烈還答應他們,在完成使命後,可以轉路回國。臨行前,忽必烈賜予他們兩面金牌,持此沿途可以得到諸多方便,還讓他們捎去給教宗、法國國王、英國國王、西班牙國王等國王的信件。
1295年波羅一家人回到歐洲。波羅一家人回到歐洲後,定居威尼斯。當地人很喜歡聽他們講述在東方的經歷。1296年,馬可‧波羅參加威尼斯與熱那亞之間的海戰被俘,在監獄中,他將在中國的經歷講給同獄的同伴、作家魯思梯謙,於是便有了馬可‧波羅口述、魯思梯謙記錄的《馬可‧波羅行記》。
該書剛一出版,就引起了轟動,幾個月後,就風靡整個意大利。1324年馬可‧波羅去世前,該書已被翻譯成多種歐洲文字,廣為流傳。迄今為止,《馬可‧波羅行記》已經有119種各種文字的版本。
西方研究馬可‧波羅的學者莫里斯‧科利思(Maurice Collis)認為,這「不是一部單純的遊記,而是啟蒙式作品,對於閉塞的歐洲人來說,無異于振聾發聵,為歐洲人展示了全新的知識領域和視野。這本書的意義,在於它導致了歐洲人文的廣泛復興」。其同時也激發了歐洲人對東方的熱烈嚮往,掀起了「東方熱」,對以後新航路的開闢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此,它被視為「世界第一大奇書」。
馬可‧波羅對東方的介紹引起了西方人的熱情,歸根結底與忽必烈推動東西方友好往來、以寬廣的胸懷接納世界各地之人來華是密不可分的。
征高麗攻日本 招撫南海諸國
在與欽察汗國與伊兒汗國保持友好關係的同時,忽必烈也沒有忽略與周邊其它國家,如高麗、日本、安南等東南亞、南海諸國的關係,並根據情況採取了不同的策略。
征服近鄰高麗
高麗,是朝鮮半島古代王朝。935年新羅併入高麗;次年,高麗又滅掉百濟,統一了朝鮮半島。其都城在開城,國祚近500年,直至1392年為朝鮮王朝取代。
早在蒙古時期,與蒙古人興起的漠北之地相距不遠的高麗國與蒙古人就建立了朝貢關係。1216年成吉思汗時,一支原依附於蒙古人的契丹軍隊反蒙自立,在蒙古大軍的追擊下逃入高麗,並攻占了高麗國的江東城。1218年,蒙古大軍進入高麗,並與高麗軍聯合攻打江東城。契丹軍投降後,蒙古與高麗約為兄弟之國,並初步確立了朝貢關係,由於高麗國「道遠,難於往來,每歲可遣使十人入貢」。
1225年,一名蒙古使者在出使高麗返回的途中被殺。此事導致1231年蒙古大軍出兵征討高麗。蒙軍連戰連捷,高麗高宗於是遣使議和。蒙古軍隊撤退時,在高麗的各京、府、縣留下了72名達魯花赤(鎮守者),對高麗進行間接控制。
此後雙方又多次交戰。1258年,高麗眾大臣發動政變,投降蒙古。第二年,雙方達成協議,蒙軍撤出高麗,高麗世子倎應蒙古要求入朝為質子。這一年正好趕上蒙哥汗在征伐南宋時去世,世子倎遂改道向南,前去覲見北返的忽必烈。忽必烈遂讓世子倎與自己一起前往開平。
不久,高麗高宗去世,世子倎於1260年回國即位,即高麗元宗。為鞏固高麗王室的地位,元宗決定與元朝皇室聯姻。1271年,高麗元宗遣使赴元,為世子王諶請婚,同時遣其入元為質。忽必烈將自己13歲的幼女忽都魯揭里迷失(後封齊國公主)下嫁給王諶,三年後完婚。婚後一個月,元宗就去世了,王諶回國即位,是為高麗忠烈王。自此,元朝皇室成員嫁與高麗國王便成為一種例制,高麗國也作為元帝國的附屬國兼駙馬國存在。
根據史料記載,在蒙古國及元朝120餘年的統治時間裡,其與高麗往來頻繁,居元朝與藩屬國往來次數之首。從1219年成吉思汗蒙古國至元朝滅亡的1368年,蒙古帝國與元朝派遣使臣前往高麗的次數是277次,忽必烈時期為82次。而高麗從蒙古太宗四年(1232年)至元朝滅亡,共遣使赴元479次,其中,高麗高宗時期39次,元宗時期56次,忠烈王時期207次。
此外,雙方在經濟和文化交流上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元初,高麗博士柳衍從江南購得經籍一萬零八百卷回國。兩國商人、僧侶將本國的大批書籍運入對方境內。也是在元朝初年,程朱理學傳入高麗,高麗人在太學講授,使得理學在高麗廣泛傳播。
同時,很多高麗人來到中國,他們很多都精通漢文,在元朝或與文人切磋學問,或經商,或做官,這也使得很多元朝人開始學習高麗語。據說元朝宮廷中很多人,包括守衛宮門的衛士都可以說高麗語。而高麗向元朝進貢水獺皮、銀、紡織品、陶瓷、獵鷹等。
元朝初年,程朱理學傳入高麗,高麗人在太學講授,使得理學在高麗廣泛傳播。
欲與日本通好未果 東征受挫
與中國僅有一海之隔的日本,從東漢開始,魏、晉、宋、隋皆來朝貢,唐朝時多次派遣唐使向大唐學習,可以說,唐朝在政治、經濟、文化、信仰等方面對日本的影響是巨大的。宋雍熙元年(984),日本僧人暐然和其徒弟五六人渡海而來,奉賦納貢,並獻銅器十餘件。後來,還有幾次也是和尚來貢納方物。這表明日本與中原王朝的聯繫一直都沒有中斷。
忽必烈即汗位後,希望與日本繼續通好。1265年,因高麗人趙彝等說可通日本國,忽必烈便開始挑選可擔任使者之人。其後選中兵部侍郎黑的任使臣,賜虎符;禮部侍郎殷弘任副使臣,賜金符。二人持國書赴日。
國書上說:「大蒙古國皇帝奉書日本國王。朕認為,自古小國之君,領土相接,尚且講信修睦,況我祖宗,上受天命,擁有中國。在遠方異域的人,對我畏威懷德者,不可勝數。朕自即位之初,因同情高麗無辜之民久經戰亂,故令我將士停止征討,歸還高麗的疆域,退回他們的儀仗。高麗君臣感德來朝,名義上雖是君臣,感情上卻若父子。我想你們君臣大概也已經知道了。高麗為中國之東藩,日本緊靠高麗,不時和中國有信使往來。但朕即位以來,竟無一使者乘船來朝廷通好。可能是國王還未深知,故特遣使持書,說明朕的意向,希望自今以後,友好往來,相親相睦。聖人以四海為家,不相通好,哪能算是一家呢?至於用兵,並非是誰所好,請國王斟酌。」
幾經輾轉,1268年,忽必烈的這封國書才通過高麗赴日的使節團交到日本統治者手中。但日本朝野討論之後認為,蒙古人派遣使節到日本,是要入侵日本的前奏,於是抗拒外交。此後忽必烈或通過高麗,或派遣使者,屢次表達與日本修好的願望,但都沒有收到日本朝廷的正面回應,而且日本反倒加強了最靠近高麗的領土即九州島的軍事防禦。
1274年和1281年,元軍兩次東征日本,均因遇到颱風而折戟沉沙。1283年,忽必烈準備第三次東征日本。後因大臣勸諫以及元朝在南方對越南陳朝的進攻受挫,放棄了三攻日本的計劃。
與東南亞諸國的關係
忽必烈時期,在東南亞與元朝一直保持密切聯繫的國家有安南、占城、暹國、緬國。
●安南國在今天越南的北部,唐朝時是安南都護府轄地,五代後晉時獨立。蒙哥汗時大將兀良哈台曾攻打越南,越南陳太宗陳光昺戰敗後,上表稱臣,蒙哥汗封他為安南國王。後他讓位於兒子聖宗陳日烜,自己為太上皇,但對國政仍具有影響力。
1260年,忽必烈即位後,遣使至安南。陳光昺允諾稱臣進貢,並派使臣前往大都,請求三年一貢。忽必烈同意,再封陳光昺為安南國王、陳日烜為王世子。
1277年,陳光昺死,陳日烜未奏請元朝就自立為安南國王。忽必烈派使譴責,並要其入朝受命,但其託故拒絕。樞密院大臣上奏請求出兵,忽必烈並未同意,再派使臣曉諭,但陳日烜仍託病,僅派其叔叔陳遺愛入朝。1281年忽必烈設立安南宣慰使,並宣布廢黜陳日烜,任命陳遺愛為安南國王,但陳遺愛在回國途中遭到陳朝軍隊埋伏,只得逃回元朝。兩國關係趨於緊張。
1284年,鎮南王、忽必烈第九子脫歡奉命進攻占城,假道安南被拒,遂率軍進攻安南,並在1285年初大敗安南軍隊,攻陷了安南都城大羅城。但因暴雨疾病和地形生疏,加之遠征作戰,在安南軍隊的反擊下,最終還是失利,脫歡只好帶兵北撤返元。
1286年(至元二十三年),忽必烈詔諭安南官吏百姓,歷數陳日烜拒絕來朝、戕害叔父及達魯花赤等罪惡,並封投誠的安南陳朝太宗的第五子陳益稷為安南國王。陳日烜對此仍不理會,繼續與元朝為敵。
1287年,忽必烈下詔發兵再次征伐安南,仍以脫歡為主帥,並分三路進攻。起初,元軍連連告捷,但如第一次一樣,安南的天氣和瘟疫的發生,加之糧餉得不到接濟,脫歡還是無功而返。
安南雖然取得了勝利,但還是懼怕忽必烈的聲威。為緩和關係,陳日烜在戰後不久就派遣使者到元朝,歸還了俘虜,並進獻金人以贖罪,還請求按前例向元朝朝貢。忽必烈應允。雙方又恢復了之前的宗藩關係。
在兩國交往中,中原文化對安南同樣產生了影響。安南多以儒臣充任使者前往元朝,因而他們得以結識元朝文人學士,互相賦詩贈答。安南國王還遣使入元,請贈佛經。元代流行的雜劇對安南歌劇藝術的形成也頗具影響。
●占城在今天的越南南部、安南的南方。元軍在南方清剿南宋殘餘勢力時,曾派使者進入占城,對其進行招撫,占城有歸附之意。其後,忽必烈授予占城王榮祿大夫的職位,封其為占城郡王。
1280年,占城王因陀羅跋摩六世遣使朝貢,忽必烈因此設置荊湖占城行中書省,以阿里海牙為該行省的平章政事。不過,占城王子闍耶僧伽跋摩不願臣服,並扣留了元朝使者。忽必烈為此派兵攻打,攻下了占城王據守的木城,占城王詐降,並在元軍撤離後殺死使者,伏擊元軍。
1284年,增援元軍抵達,並勸說占城王投降。損失慘重的占城王自知難以抵抗,遂表示願意投降,占城再次臣服元朝。此後,雙方一直保持和平相處的關係,使節往來不絕。
●暹(xiān)國又稱泰國。1282年,元朝遣使暹國,因航路受阻,未能抵達。十年後,暹王遣使攜國書至大都,次年,元朝遣使者去暹國通好。1294年,暹國王敢木丁遣使至中國,元成宗遣使臣回訪。此後,暹國與元朝的關係更為密切。
●緬甸在唐朝時被稱為「驃國」,宋朝以後稱緬,因其國內部落稱為「甸」,所以又稱「緬甸」。忽必烈即位前後,緬甸為蒲甘王朝,通過聯合一些部落,成為一個比較強大的政權。
1271年,忽必烈曾派使者招撫緬甸國王,但沒有結果。1277年,緬王攻擊歸附元朝的金齒千額總管阿禾,阿禾向忽必烈求援,忽必烈派大理路蒙古千戶忽都等出兵增援。七百元軍與四五萬緬軍和八百戰象在一條河邊相遇。
雖然首次遇到像兵,但元軍在忽都的指揮下,以少勝多擊敗了緬軍,緬軍死傷慘重,而元軍只死了一名士兵。隨後,雲南行省又派納速剌丁率三千多人增援,兵至緬甸江頭城,沿途招降三百多寨子。後因天氣炎熱,元軍未深入緬境。
在大臣的建議下,1283年,忽必烈派軍水陸進兵,征伐緬甸,一路進展順利,沿途部落紛紛歸附。緬王一直到1285年十一月才向元朝請降。忽必烈接受和議,還派兵護送怯烈出使緬甸。然而,怯烈還未到達緬甸首都蒲甘,緬甸就發生了內亂。
內亂之後緬甸蒲甘王朝實際上已經解體,分成若干撣邦。各地紛紛擁兵自立的貴族和撣族部落首領為尋求政治上的支持,大多歸附了元朝,接受了元朝任命的宣慰司等各種官職名號。
1289年,緬王立普哇拿阿迪提牙也向元朝納貢稱臣,並派自己的兒子信合八到大都朝見元朝皇帝。此後,緬甸一直臣服於元朝。
與南海西洋諸國發展友好關係
元朝在南宋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同南海西洋諸國的友好關係。當時的南海諸國有印度的馬八兒和俱蘭、須門那、僧急裡、來來、蘇門答臘的南無力和蘇木都剌、肯尼亞的馬蘭丹和那旺、馬來西亞的丁呵兒、急蘭亦等,其中,位於印度半島南部東西海岸的馬八兒和俱蘭影響最大,統領海外諸番國。從元朝去這兩個地方,若水路順利,大概十五日就可以到達。
1278年,南宋滅亡後,忽必烈以唆都行省事於泉州,負責「招諭南夷諸國」。此外,還重用南宋降臣蒲壽庚,通過僑居福建的外商與南海諸國的聯繫,鼓勵諸國發展海外貿易。忽必烈對他們說:「誠能來朝,朕將寵禮之。其往來互市,各從所欲。」
唆都等奉璽書十通,招諭南海諸國,占城、馬八兒等俱奉表入貢,但影響比較大的俱蘭沒有上表。於是,忽必烈在1279年派遣廣東招討司達魯花赤楊庭璧出使俱蘭。楊庭璧次年到達俱蘭後,俱蘭國王必納寫了回信,表示來年遣使入貢。
忽必烈收到回信後非常高興,任命哈撒兒海牙為宣慰使,與楊庭璧於1281年從泉州出發再度出使俱蘭。途中遇風,轉道馬八兒,希望經陸路前往俱蘭,但因馬八兒與俱蘭正處於關係緊張階段,被拒絕,楊庭璧等只好返回上奏忽必烈。
很快,忽必烈又派他們第三次出使俱蘭。好在這次一切順利,他們在1282年到達俱蘭,受到了熱情款待,俱蘭國王明確表示願意與元朝通好,並正式向元朝稱臣納貢。此後,南海諸國紛紛遣使入貢元朝,元朝的商人在南海的貿易也日益活躍,一些人還遷居於南海諸島。
有元一代,中印之間往來頻繁,僅《元史》記載的互派使者的次數就達數十次之多。歐洲人自海路來往中國,多在馬八兒或俱蘭停留。
此外忽必烈還派使者招降琉求國,但使者僅至澎湖就返回了。又因爪哇在使臣臉上刻字,忽必烈派兵攻打爪哇並占領了該島,爪哇後臣服。
賢后察必輔佐 治家有方教子嚴
按照蒙古帝國傳統,忽必烈有四位正妻,分別稱為第一皇后、第二皇后、第三皇后、第四皇后。通常,只有第一皇后所生之子才有繼承皇位的權利,如果第一皇后無子,則由第二皇后所生兒子繼承,以此類推。
忽必烈在藩邸時的正妃是帖古倫,姓弘吉剌氏,但沒有生育就去世了,因此忽必烈繼承汗位後冊封的第一皇后是察必,也姓弘吉剌氏,濟寧忠武王按陳之女。在忽必烈還在藩邸時,就與察必完婚,當時她是第二正妻,深得忽必烈的喜愛。從那時起,她就盡心盡力輔佐忽必烈。
為儒士親製袍服
年輕時身在和林的忽必烈就胸懷大志,他渴求更多的知識,並尋找可以為自己答疑解惑的能人智士。為此,他開始徵召一些名儒,詢以治道。
1242年,忽必烈聽說了儒士趙璧的大名後,就將他請至和林。當時儒士去漠北的人並不多。見面後,忽必烈直呼「秀才」而不喊其名字,以示尊重,還賜給他三個僕從。
因為漠北早晚溫差大,穿著中原服飾的趙璧並不適應。忽必烈聽說後,就讓王妃察必親手為趙璧縫製蒙古袍。袍子做好後,忽必烈讓趙璧當面試穿,有不合適的地方,察必一一耐心修改。
有勇有謀 及時傳訊給忽必烈
1259年,蒙哥汗在征伐南宋時去世,此時奉命攻打南宋的忽必烈正在渡江圍攻鄂州,而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留守和林。最初,忽必烈並沒有打算聽從屬下勸諫回去繼承汗位,覺得「豈可無功而返」,但在收到察必送去的緊急消息後,忽必烈才下決心北返。
當時,蒙哥手下大臣阿藍答兒、渾都海、脫火思、脫裡赤等人,正謀立留守的阿里不哥為汗,阿里不哥也有意爭奪汗位。阿藍答兒還在開平附近調兵,脫裡赤則在燕京附近徵集人馬。察必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即派使者質問阿藍答兒:「發兵大事也,太祖皇帝曾孫真金在此。何故不令知之?」阿藍答兒無法應對。察必深覺其中有詐,經過了解,得知了阿里不哥意圖謀取汗位,察覺到危險的察必派人快馬加鞭告訴忽必烈,催其儘早北還。
忽必烈與得到察必送去的消息後,及時北返繼承汗位。
賢明善良 厚待南宋太后
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後,察必被立為第一皇后。1273年三月受冊封,上尊號「貞懿昭聖順天睿文光應皇后」。身為皇后,察必統率後宮,勤儉自律,多裨時政,隨事諷諫,是忽必烈的賢內助。
忽必烈在定都大都後,四怯薛官奏請劃京城外附近農田為牧馬場地。在很多蒙古貴族看來,馬場遠比農業更為重要。忽必烈也已經應允,並正準備實施。
察必皇后聽說此事後打算勸諫。察必去見忽必烈時,太保劉秉忠正有要事奏報,察必就故意把他攔在外室,大聲地對他說:「你是國之重臣、漢人奇才,陛下一向對你言聽計從。可是陛下要徵京郊農田為遊獵場,如此大事,你為何不向陛下進諫?國都沒有遷來之前,土地就已經分配給百姓。如今,要把良田變成牧馬之園,百姓流離生怨,豈不是要造成混亂?作臣子不能及時提醒,若陷陛下於不仁不義,這可如何是好?」
劉秉忠一聽就心領神會,微微一笑也大聲說:「臣馬上帶圖查看,再來稟報。」察必皇后和劉秉忠的對話,忽必烈聽得一清二楚,他立即下令取消了徵地之事。
1276年,忽必烈大軍征服宋朝後,宋幼主恭帝和太后等都到上都朝見世祖,忽必烈大擺宴席,朝廷內外喜氣洋洋,唯獨皇后察必未露一點喜色,反而沉默不語。
忽必烈詢問她為何不高興。察必跪下說道:「妾聞自古無千歲之國,毋使吾子孫及此,則幸矣。」忽必烈命人將宋朝宮廷的珍寶堆放在殿前與宮人分享。察必皇后又說:「宋人貯蓄以遺其子孫,子孫不能守,而歸於我,我何忍取一物耶!」察必皇后為大宋的亡國而感傷,也勸諫忽必烈居安思危,「毋使吾子孫及此」。
對於如何處置南宋小皇帝和全太后,察必勸忽必烈不要讓他們施侮辱性的被俘之禮,她說:「自古無不亡之國,奈何辱其末帝。本朝子孫若能倖免亡國,方可慶幸!」
基於同樣的寬仁心理,察必皇后平日對他們體恤有加。在她發現全太后水土不服後,幾次請求忽必烈放其回到南方。但忽必烈提醒她說:「若使之南還,或浮言一動,即廢其家,非所以愛之也。」察必皇后這才明白,若放全太后回南方去,一旦她被那裡的反元勢力利用來舉事,察必皇后對全太后的這一片仁愛之心反而會害了她。
雖然沒有放宋幼主和全太后回去,但忽必烈命皇后對他們多加以體恤,以禮厚待。後來全太后母子二人決定出家,察必皇后特地撥了360公頃的土地作為二人的贍養費,並免除了他們的所有租稅。
後來全太后母子二人決定出家,察必皇后特地撥了360公頃的土地作為二人的贍養費,並免除了他們的所有租稅。示意圖,
身體力行重節儉
忽必烈崇尚節儉,察必皇后也一樣,她親率宮人收集軍隊中的舊弓弦,用這些舊弓弦做成布匹編織為衣,由於布料質地非常堅韌密實,這一破天荒的創意,在當時看來更像武將的輕型「防箭衣」。她還將宣徽院廢置的羊前腿皮收集起來縫為地毯使用。因為察必皇后的緣故,史書中留下「勸儉有節而無棄物」的記載。
聰慧的察必還曾經為忽必烈縫製過一件「比甲」,沒有衣襟,沒有領袖,後長前短,有兩根帶子,這種衣服令忽必烈騎馬時穿著起來更加貼身,動作更利落。這件比甲就是士兵們後來穿著的馬甲的前身。有一次忽必烈打獵回來,與察必皇后提到陽光太刺眼,察必於是在傳統的帽子上加了個前檐以遮陽。忽必烈很高興,這以後就成為蒙古帽的定式。
翰林學士王思廉曾給忽必烈講解《通鑑》,在講到長孫皇后勸諫唐大宗的故事時,忽必烈命內官引王思廉來到後宮為后妃講解這一段。察必皇后聽後道:「是誠有益聖德,復有類此者。汝宜以時進讀。」察必的賢明多類於此。
1281年二月,賢德的察必皇后去世,後在成宗時被追封為「昭睿順聖皇后」,供奉於世祖廟祭祀。史書對她的評價很高,說「後性明敏,達於事機,至元之政,左右彌縫,當時以為蓋有力焉」。
有一次忽必烈打獵回來,與察必皇后提到陽光太刺眼。
嚴教子孫
忽必烈深諳儒家先「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因此對於自己的兒子、孫子要求都很嚴格。
《新元史》上說,忽必烈有11個兒子,朵兒只、真金、忙哥剌和那木罕都是察必皇后所出,朵兒只早卒,因此真金被立為太子。第二皇后南必生鐵蔑赤,亦早卒。其他諸子還有忽哥赤、愛牙赤、奧魯赤、闊闊出、脫歡、忽都魯帖木兒。
對於這些兒子的教育,忽必烈十分上心。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忽必烈,挑選漢人儒士姚樞、竇默、李德輝、王恂等為諸子的老師或伴讀,讓他們從小就接受儒家教育,懂得做人的道理和治國之道。其中真金深深為儒家思想所折服。
中統元年忽必烈即汗位後,封真金為燕王,領中書省事。1270年秋,真金受命巡撫漠北的稱海,在此期間,曾與諸王札剌忽及從官伯顏等談論立身處世之道。真金說:「父汗有訓誡,不要有傲慢自大之心。只要懷有傲慢自大之心,就會壞事。我看孔子的話,就和父汗的話意思吻合。」
1273年,真金被冊封為太子,同年,設「宮師府」,擇38名漢臣為官屬。真金在參政後,禮賢下士,主張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此外,他還要求蒙古國子生學習漢文。
在空閒時間,真金常與諸王近臣講經論典,如《資治通鑑》、《貞觀政要》及王恂、許衡所講述的遼金兩朝帝王處理國事要略以及《武經》等書,他能從隻言片語中有所體會,讓聞者無不肅然起敬。
與父皇母后一樣,真金崇尚儉樸,他穿的衣服被弄髒了,就命令侍臣加以染治,侍臣請求換件新的,真金卻說:「吾欲織百端,非難也。顧是物未敝,豈宜棄之?」意思是衣服沒有壞,怎麼能拋棄呢。東宮香殿建成,工匠建議鑿石為池,以備太子仿效古人做「曲水流觴」之樂。真金說:「古有肉林酒池,爾欲吾效之耶!」因此不許。
真金非常孝順,每當忽必烈身體欠安,真金憂形於色,夜不能寐;在聽說母親察必皇后中風後,他當即悲泣,衣服還沒束帶就趕去探望。母親去世後,真金守孝,終日不喝一口水,並居住在簡陋的房子中。
1286年1月,真金因病去世,年僅42歲。忽必烈很傷心,於次年正月初一停止朝賀,為其上諡號為「明孝」。他的兒子成宗即位後,追諡為「文惠明孝皇帝」,廟號裕宗,供祭於太廟。
真金去世後,忽必烈立真金第三子鐵穆耳為皇太子,即是後來的成宗。鐵穆耳從小就喜歡喝酒,以至沉溺於其中。忽必烈時常規勸他,讓護衛盯著他,甚至打過他。在忽必烈的嚴格管教下,鐵穆耳的酒癮得到了控制,之後還徹底戒了酒。
忽必烈一直教育子孫要有仁恕之心,不能侵擾百姓。一次,他的第五子忽哥赤從自己封地的一個村莊額外多拿了一些野禽,忽必烈得知後,下令打了他七十棍以示警戒。為免子孫安於享樂,忽必烈還根據他們的能力,派他們到各處的軍隊中歷練。
為了治理好家國,忽必烈誠可謂用心良苦、殫精竭慮。
開文明之治 聖德皇帝千古留名
察必皇后和皇太子真金的先後去世,讓忽必烈悲痛不已,導致他的健康也嚴重受損。
1293年,忽必烈終於病倒了,雖然御醫們為他百般調治,但病卻未見好,反而越來越重。因為重病,與大臣們的朝堂議政也免去了。按照規定,此時除非蒙古人和昔日有功之臣不得進入寢宮探視。不過,有一人例外,那就是不忽木。
不忽木是忽必烈侍從燕真的兒子。年輕時就英俊不凡,曾拜太子贊善王恂為師,後隨王恂北征,又拜許衡為師。許衡編纂歷代帝王諡名、帝系、歲年等書為教授學生,不忽木讀數遍即可背誦。可以說,他漢化較深,重視儒學。16歲時他摘錄《貞觀政要》中數十事進呈忽必烈,比如他建議因朝中蒙古人做官的不多,若要多培養蒙古族人才、使他們通曉漢人的制度,必須像古代那樣各地多設學校等。
忽必烈知其意在藉此規諫,看了後讚歎不已,其後對不忽木委以重任,不忽木先後任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副使、提刑按察使、參議中書省事、吏部尚書、工部尚書、平章政事等,謹慎厚道、不好奢華的他深得皇帝信任,被視為肱股之臣。
因此,忽必烈生病期間,不忽木寸步不離守在身邊,負責皇帝醫藥,陪他聊天。忽必烈臨終前,贈予他一塊白璧,說:「他日持此以見朕。」贈予白璧,既是對不忽木完美品行的肯定,也是希望他在輔佐下一任皇帝時依舊保持白璧無瑕的品格。
至元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二日(1294年2月18日),在位三十五年的忽必烈在大都病逝,享年80歲,廟號世祖,諡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國語尊稱曰「薛禪(意為賢者)皇帝」。其後葬於漠北起輦谷祖陵。根據蒙古安葬的習俗,後人無法找到其埋葬地,其他蒙古大汗也是如此。
《元史‧祭祀志》記載了元朝皇帝的神祕葬法,皇帝死後,選一整根香楠木,從中間劈開,然後掏出一個人形槽,大小以能容入一個人為宜。掏好之後,把皇帝放到槽裡,將原木合攏,外用四條黃金箍扎牢。運到墓地之後,開始挖墓坑。挖坑時是整塊取土,取出來後按次序排列一旁,把棺木放到坑裡後,再把取出來的土塊按次序放回,剩下的土扔到遠處,看上去就和什麼也沒埋一樣,地貌一點沒變。
送葬官只留三名,住在五里之外,守陵三年後返回。蒙元皇帝如此埋葬,自然沒有人找得到他們的墳墓。
忽必烈駕崩後,凡出殯、祭奠、定廟號等事,皆由不忽木主持。太子真金的兒子鐵穆耳繼承大位,是為成宗。成宗即位後,朝中大事也多採納不忽木的意見,太后也把不忽木當作先朝舊臣,十分尊重。
忽必烈駕崩後,太子真金的兒子鐵穆耳繼承大位,是為成宗。圖為元成宗鐵穆耳畫像。(公有領域)
世人崇敬 讚頌賢君
忽必烈身後得到了世人很高的評價。大臣王構在《世祖皇帝諡冊文》中讚其「役用眾智,獨斷於衷;總攬萬機,如指諸掌。內朝廷,外侯牧,等威迭降,罔不適中;先教化,後刑名,本末相循,亦皆有序」,「惠及困窮,恩加降附。慎終如始,每存好仁之心;保小以仁,特示包荒之量」,「其聖德弗可及已,神功茂以尚焉」。
剛直不阿的諫臣王惲在《大行皇帝輓辭》八首中,歌頌忽必烈的功績,將其比作與堯帝、禹帝一樣的賢君。詩中寫道:「論治方堯禹,求賢到釣耕。民區無二上,廟算有奇兵。萬寓風煙靜,中天曰月明。小臣思頌德,終了是強名。」
曾受到忽必烈器重的大儒郝經認為:「今主上應期開運,資賦英明,喜衣冠,崇禮樂,樂賢下士,甚得中土之心,久為諸王推戴。稽諸氣數,觀其德度,漢高帝、唐太宗、魏孝文之流也。」
仁宗對忽必烈非常崇拜,以忽必烈之法為法,他曾經下詔說:「惟我祖宗以神武定天下,世祖皇帝設官分職,徵用儒雅,崇學校為育才之地,議科舉為取士之方,規模宏遠矣。」
元順帝亦曾說「惟世祖皇帝,在位長久,天人協和,諸福咸至」,為此,他還將年號改為忽必烈曾使用的年號「至元」。
《元史》作者對忽必烈的評價是:「世祖度量弘廣,知人善任使,信用儒術,用能以夏變夷,立經陳紀,所以為一代之制者,規模宏遠矣。」其中「以夏變夷」就是用漢法改變蒙古法。《元史》作者還將忽必烈時期與漢初相比,認為當時「良吏班班可見」,社會風氣很正。
明太祖朱元璋則說:「元自世祖混一天下,寬恤愛人,亦可謂有仁心矣。」「昔中國大宋皇帝主天下三百一十餘年,後其子孫不能敬天愛民,故天生元朝太祖皇帝,起於漠北,凡達達、回回、諸番君長盡平定之,太祖之孫以仁德著稱,為世祖皇帝,混一天下,九夷八蠻、海外番國歸於一統,百年之間,其恩德孰不思慕,號令孰不畏懼,是時四方無虞,民康物阜。」「惟神昔自朔土,來主中國,治安之盛,生餋之繁,功被人民者矣。」
清朝康熙年間的大臣邵遠平在編撰的《元史類編》中亦給予高度評價,稱忽必烈「遂辟雄圖,混一中外;德威所指,無遠弗屆;建號立制,垂模一代;崇儒察奸,旋用旋敗;英明克斷,用無祗悔」。
《新元史》亦將忽必烈的政績堪比唐太宗的「貞觀之治」,「致治之隆,庶幾貞觀」。
而在馬可‧波羅的眼中,忽必烈是「世界之君主殆無有能及之者」,「為人類始祖亞當以來迄於今日世上從來未見廣有人民、土地、財貨之強大君主」。
伊兒汗國史學家瓦撒夫(Wassaf)亦認為羅馬的凱撒等世界著名君主都無法與忽必烈相比,他讚美其是千古一帝。他寫道:「自我國(波斯)境達於蒙古帝國之中心,有福皇帝公道可汗駐在此處。路程相距雖有一年之遠,其豐功偉業傳之於外,致達吾人所居之地,其制度法律,其智慧深沉銳敏,其判斷賢明,其治績之可驚羨,據可信的證人,如著名商賈、博學旅人之言,皆優出迄今所見的偉人之上。」
顯然,不僅在中國人心目中,忽必烈是一位偉大的君主,在當時的歐洲和中亞人眼中也是如此,其對歐洲和世界的影響是深遠的。
《元史》作者對忽必烈的評價是:「世祖度量弘廣,知人善任使,信用儒術,用能以夏變夷,立經陳紀,所以為一代之制者,規模宏遠矣
非凡一生 千古留名
忽必烈非凡的一生,「鼎新革故」,實踐了其「式續成康之冶」的理想。他的文治武功皆讓人讚歎。
文治方面有:開國建制,仿效漢法治理國家,如定年號和國號,建都邑,完善政權機構,隆祀典,祭祀孔子;下令國師八思巴制定新的蒙古文字,確定國教,制定曆法;制定行鈔法;加強水利交通,開通運河,增開海運,完成站赤(驛站)制度;建立農社制度,勸課農桑、安恤流民,賑濟災民;任用賢才,興辦學校等等。
武功方面有:征服雲南;征服南宋,建立統一王朝;平定西北、東北叛亂,加強對邊疆的管理;降服高麗,兩次東征日本,三次南征安南以及南征緬甸等等。
與之前的帝王相比,忽必烈創下了如下的第一:他是少數民族帝王入主華夏統一南北的第一人;他是將雲南和西藏納入元帝國的第一人;他是推動多民族統一國家發展的第一人;他是拓展海運、注重市舶貿易的第一人;他是推動中華帝國與中亞歐洲經貿文化交流達到新高度的第一人。
也正是在忽必烈統治期間,元朝走向了經濟繁榮和社會的安定,國家亦走向強盛。
首先是農業的恢復和發展帶來了糧食產量的提高。忽必烈時期,陝西關中地區的小麥「盛於天下」,關、隴、陝、洛出現了「年穀豐衍,民庶康樂」的景象。長江以南地區產量更高,僅江浙一省的歲糧總數就占了全國歲糧總數的三分之一強。少數民族地區農業生產也有很大的發展,當時北至怯綠連河(克魯倫河)、乞裡吉思、謙謙州(均在今葉尼塞河上游一帶),南至羅羅斯(四川南部)、烏蒙(雲南昭通),均有屯田。
此外,由於南方農業的發展,南道棉的產區擴大得較快。與此同時,棉花在北方陝甘一帶也普遍種植。當時大半個中國已遍植棉花。
首先是農業的恢復和發展帶來了糧食產量的提高。
其次,商業也是一片繁榮景象。各地往來貿易不斷,元朝的開放和通往歐洲之路的順暢,更引來了世界各地的商團。被稱為「汗八里」的元大都,不僅是一個大都城,也是世界上著名的經濟中心之一。從東歐、中亞,從非洲海岸,從日本、朝鮮,從南洋各地,都有商隊、使團來到大都。
大都城內流通的商品有來自全國的糧食、茶、鹽、酒、綢緞、珠寶等,也有單項商品集中經營的市場,如米市、鐵市、皮毛市、馬牛市、駝駱市、珠子市等。商業行會的組織中,有「行老」負責業務上的內外事務。
在國內,西藏的喇嘛們每次往返內地均要運輸許多貨物;從東南沿海直航天津的海船也帶來福建、廣東、江蘇、浙江的絲綢、瓷器和南洋的香料。
而北方的重要城市,沿著陸路交通幹線,有涿州、真定、大同、太原、平陽、奉元(西安)、開封、濟南、上都、和林、鎮海等城市,這些城市同樣集中著大批漢族和西域商人。離上都不遠的小城蕁麻林(今河北萬全縣洗馬林),居住著3000戶回回工匠,他們是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國時帶回的。他們負責織造錦緞,為元朝人和各國商人提供產品。
沿著運河和長江,一些舊有的商業城市更蓬勃發展起來,比較有名的如杭州、平江、鎮江、南京、揚州等城市。此外,沿海城市廣州、泉州、福州、溫州、慶元(寧波)、澉浦、上海等,除福州外,都是設有市舶司和提舉司的對外開放的貿易港口。其中泉州是對外貿易的第一大港,出口商品有瓷器、絲綢等,進口商品有丁香、豆蔻、胡椒、鑽石、珠寶等。元人汪大淵的《島夷志略》曾提到與泉州有往來的國家和地區近百個。
在西南方面則有成都、昆明、大理等城市成為商業中心,使西南少數民族的經濟生活也都納入了全國的商業網。
1270年,國內商稅「以銀四萬五千錠為額,有溢額者別作增餘」;1289年,商稅已增至「腹裡為二十萬錠,江南為二十五萬錠」,共計四十五萬錠。不到二十年,增長了10倍。商稅的增長反映出當時商業的繁榮。
經濟的發展也使人口快速增長。1290年,當時的人口有戶逾1300萬,人口達到5900餘萬,與1262年的141萬多戶相比,增加了近10倍。
從東南沿海直航天津的海船也帶來福建、廣東、江蘇、浙江的絲綢、瓷器和南洋的香料。
元末明初大學者葉子奇在其《草木子》一書中認為忽必烈時期是少有的盛世,無疑是中肯的。他寫道:「元朝自世祖混一之後,天下治平者六七十年,輕刑薄賦,兵革罕用,生者有養,死者有葬,行旅萬裡,宿泊如家,誠所謂盛也矣。」而締造這樣盛世的千古帝王,對東西方交流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眾所周知,蒙古三次西征,都有大批外國官員和工匠被擄東來,以後又有大批中亞商人、旅行家相繼來到元朝,他們中有回回人、西域人、大食人等。他們在元朝從政經商,也帶來了阿拉伯的科學和文化。在整個元朝,波斯、阿拉伯天文曆法、數學、醫學、史學等書籍以及多方人才大量進入中國。與此同時,一些蒙古人和漢人也遷往中亞、西亞各地。比如,元朝引進了波斯和阿拉伯醫生,又將中國醫生送往中東,中醫的脈診在中東和印度很受歡迎。
彼時的中國在技術上領先世界一千年。火藥、紙幣、印刷術、瓷器、醫藥、藝術等在此時經過阿拉伯傳入歐洲,與蒙古人強調的自由商業、開放交通、知識共享、宗教共存、國際法則和外交豁免理念,共同影響著歐洲的歷史進程,影響了歐洲的文藝復興。這種影響可以從意大利文藝復興的繪畫中出現了蒙古人的形象以及蒙古的觀念出現在歐洲的文學作品中,得以窺見。
無疑,忽必烈是蒙古繼成吉思汗後一位最偉大的帝王,尤以其統治期間(1260—1294)為鼎盛時期。從此,蒙古人控制東亞到西亞的局面,一直到14世紀中葉才結束。忽必烈在歷史的畫卷中留下的濃重的印跡,至今仍讓我們感佩。(本系列完結)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