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以“大蒙古国”为国号建立了蒙古帝国。到他的孙子忽必烈即位时,取《易经》“大哉干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并把中都北京定为元朝的国都。这就是元朝国号的由来,它与一位精通《易经》的奇人有关,那就是刘秉忠。
1. 风骨秀异 志气英爽不羁
《元史》记载刘秉忠天生“风骨秀异,志气英爽不羁”。8岁上学,一天就能背诵数百字的文章。13岁时,因天赋异秉被当作奇人人质,送入元帅府。17岁的年纪,现在看来他还未成年,就已担任邢台节度使府令史,并以此奉养亲恩。
尽管平步青云,但刘秉忠常常郁郁不乐,对于才华横溢的他,征伐不断的世俗,似乎并非是他能寄情忘我的世外桃源。一天,苦闷之时,他投笔感叹:“吾家累世衣冠,乃汩没为刀笔吏乎!”家族累世为衣冠,怎么能被埋没在刀笔的小吏中。大丈夫既然怀才不遇,就应该隐居起来,以此明志,随后弃官而去,隐居在武安山。直到天宁虚照禅师派徒弟来招他为僧,从此步入佛门,法号释子聪,使他掌管书记之事。
天赋异禀之人,也必会有天作之合。忽必烈将海云禅师请到漠北“问佛法大意”,海云离开漠北时,将他最中意的弟子释子聪(即刘秉忠)留在忽必烈的身边。释子聪精通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等,尤其更精通《易经》和邵雍的《经世书》。每次讨论天下大事,皆深远洞见了然于胸。忽必烈非常爱他的才华,请他留在籓邸,辅助他治理百姓,善惠黎民。于是一代君主、一位奇人,共同为未来大统树立了君臣之谊的典范。
2. 以马上取天下 不可以马上治
这位以偌大的亲王官邸为寺院的奇僧,一气呵成数千字的谏章,向忽必烈进言:“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并以周公为例讲道:“周公思天下善事,夜以继日”,周朝能享八百年的国运,多是周公的功劳。当前的局势,正是建立帝业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劝忽必烈要效法周公,不要失去这一天命。
他建议忽必烈“宜访名儒,循旧礼,尊祭上下神碉”,安养天下名士,不使他们穷困流离,要想成天下,安抚亿兆黎民,就要“大开言路”。他说,天地之大,日月的光辉,有时还会被云雾所遮挡,何况人君?敝人耳目心志的,正是那些私欲、谗言和佞说。
一个人不能听逆耳的话,会遮蔽他一个人的心;而人君若不能听忠言,就会遮蔽天下万民的福祉。他劝忽必烈一定要设左右谏官,以开放视听。这篇上书的内容涉及到整顿官场、爱护百姓、重视人才等数方面。忽必烈见此僧人气度,刚直深沉,当下采纳了这些建议。凡是有人君之度的王者,都有共同的特点,谦善下属豁达宽容,忽必烈也不例外。
3. 立侍君王左右 定社稷大计
忽必烈曾经赏给刘秉忠千两白金,但他坚持不受,他说他是山野粗人,侥幸有机会辅佐明君,要金银实在无用。忽必烈知道他秉性高洁,昏沉世俗令他孤苦无亲无故,可怜天心忠肯,坚持要送给他。刘秉忠也见忽必烈真情至义不好再拒绝,便悉数收下白金,施散给穷苦百姓。
刘秉忠天性仁善,跟随忽必烈征讨大理、云南时,常以“上天有好生之德、王者应神武不杀”劝谏忽必烈,因此,破城之日,蒙古大军没有妄杀一人。因他的劝谏,大军征伐南宋时,得以保全、活命的百姓不可计数。
忽必烈登基后,刘秉忠依旧不改僧人的旧服,立侍君王左右,定社稷大计,参与帷幄密谋,所以当时朝臣也很幽默地称他为“聪书记”。中统八年,刘秉忠以《易经》的干元之义奏请改“大蒙古国”国号为“大元”,把位于北京的中都改为大都,以此表示忽必烈统治的元朝,不仅属于蒙古,也是中原历代王朝的延续。忽必烈欣然采纳。
忽必烈迁都到大都后,那里有座南屏山,刘秉忠在山上修禅房而居。至元十一年,天空出现白气横贯三台的天象,忽必烈问阴阳家田忠良是何征兆,他说:“有位居三公的大臣要死了。”不久后,刘秉忠端坐圆寂,无疾而终。一代奇人,最终也以特别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刘秉忠以天赋异秉全力辅助忽必烈创建大元,一场历史大戏,留下了片片“干荷”,他藉此自喻:“梦里繁华过”,“寂寞在秋江”。回顾一生犹如“两度江南梦”,无论“南高峰,北高峰”,最终都被“惨淡烟霞洞”。或许,他的内心深处,留恋的不是世俗的繁华,而是等待着莲开满天的圣景,那才是他真正能寄情忘我的圣地!
2015年9月30日星期三
订阅:
博文评论
(
Atom
)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