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6日星期六

蒙古人从来就不过中秋,不吃月饼,这些都源于于“八月十五杀鞑子”

在中国,一年一度的中秋为什么非要吃月饼?其中流传甚广的说法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源于汉人所谓“八月十五杀鞑子”。

汉人在卖的面饼里夹上一个纸条,号召汉人八月十五这天一起动手杀鞑子。让汉人吃饼时看见这个纸条。因为当时蒙古人是从来不吃月饼,所以也就没有发觉月饼里的枝条。这办法果然不错,把号召起义的消息传遍四面八方,许多得到消息的人家都按时动手杀了鞑子。此事酿成起义,终于推翻了蒙古统治者。

后来,人们便在八月十五这天吃月饼表示纪念。(黄叶《八月十五吃月饼的来历》,收黄泊沧编《节日的传说》)

上述这个故事来基本上可以代表“八月十五杀鞑子”的主流叙述。“八月十五杀鞑子”,又称“月圆杀鞑”。“鞑子”这个词源出“鞑靼”,原为北方游牧民族的一支,隋唐崛起,与契丹及蒙古族争雄,后为成吉思汗征服,宋元人泛称蒙古各部为鞑靼,明人也以此称呼元亡后的蒙古人,而“鞑子”则是近代以来汉人对蒙古人和满洲人的统称。

传统上被汉人视为异族统治者的鞑靼人

“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故事在清朝诞生后,逐渐衍化出很多不同细节差异的版本。诸如有的说预谋时间在中秋之前,到中秋前夕举义,有的则说策划时间在中秋节、到除夕时起事;直到民国以后,人们一提到中秋节,谈起吃月饼,都会想起元朝末年八月十五的汉人起义。

蒙古人从来对“中秋”说不

如今在网络上,我们还经常可以看到这种说法:“蒙古人是不过中秋的,因为中秋和月饼是纪念朱元璋起义联络杀蒙古人的信号。”而且言之凿凿,令人半信半疑。“八月十五杀鞑子”究竟是虚构传说还是历史事实?要弄清这些问题,还得从故事诞生的时刻说起。
  
“八月十五杀鞑子”

“月圆杀鞑”的故事雏形,最早可能见于元初人徐大焯的《烬馀录》,值得注意的是,徐氏虽是宋末元初的遗民,但他这本《烬馀录》一直秘藏到清朝光绪年间方才刊印流通,所以可以推测这个故事大概到清末才从坊间口传而出,并由不同地区的民间文艺家记录下来,衍生出大同小异的流传版本,并逐渐固化成为汉人抗蒙的集体记忆。

那么一个普通的汉人反蒙故事,为何能在清末如此流行,乃至成为后来中秋节吃月饼的民俗起源?
  
这当然和清末“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民族主义政治宣传密切相关。当时的反清会党和革命志士为了推翻满族人的统治,不惜利用同为异族统治的蒙古鞑靼作为靶子,大肆编撰、传播元末蒙古人欺压汉人、汉人奋起抗蒙的故事,实则指桑骂槐、影射清朝、宣传革命。
  
久而久之,杜撰的传说终于沉淀为汉民族的历史记忆,变成后世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并复制为蒙文抄本。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推翻清政府甚至直接模仿满人口吻伪造文献,例如《灭汉种策》。

蒙古族不过中秋节?
1949年后,继续沿用“杀鞑子”这种有伤民族感情的说法未免不合时宜,因此在各类出版物中,“杀鞑子”这个词慢慢消失,同时像“起义革命”、“恢复大汉江山”这样的说法也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所谓反映民族平等、马列主义的理念和词汇,因此故事的主题也从汉人反对蒙古贵族统治的起义变成了民众反抗蒙古奴隶主阶级压迫的斗争。

中国改革开放后,政治“左倾”的阶级斗争理念得到清理,此后的出版物在涉及这一故事时的意识形态话语就减少许多,例如1992年出版的《中华民俗源流集成·节日岁时卷》如此写道:
中秋节传到元朝末年。元朝统治者,对老百姓实行残暴统治,那时,每十家人只能共享一把菜刀,还派一个蒙古族人监视,以防人们起来造反。众百姓切齿痛恨极了,就利用过中秋节的机会,将造反时间、暗号写成字条,夹在月饼里,馈赠传递。大家知道了这回事,到八月十五晚上,爆竹一响,家家一齐动手,将那些元朝统治者杀了。不久,元朝被朱元璋率领明朝军队打败了,元朝也就垮台了。
  
由此可见,从晚清到现在,“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故事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会被不同的话语和方式叙述,而我们对于中秋节吃月饼的民俗起源认知也就在这个过程中被建构起来。

蒙古人所以从来就不过中秋,不吃月饼,这些都源于于“八月十五杀鞑子”。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