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4日星期三

《德穆楚克栋鲁普王爷推行新政的试验田节选》 - 转

建学校 抓教育 兴文化 图振兴
德王深知“人智未开,教化未行,谈何振兴!”之理,把抓教育和提高民族的素质摆在首位,提倡职业技能教育,明令各旗必须把总收入的四分之一作为教育经费,由旗方供给食宿及教科书和文具,不足则由兴蒙委员会补济之。他从1937年开始在德王府附近先后创办了兴蒙学校、女子家政学校、蒙古军幼年军官学校、 喇嘛学校等八所学校,培养了有文化、有志向、有技能的牧民子女近500多人,据不完全统计,德王在旗内外办的各类学校,从为数不多的十几名学生发展到万余 名,有不少学校还成了远近闻名的样板学校。
.
兴蒙学校有一个分校,即“却日陶高图学校”,是“女子家政学校”的预备学校,有100多名女生。1943年,在陶高图庙建了第二女子学校,学生达100多名。1933年春,德王在王府西营盘成立了“蒙古干部学生队”,即蒙古干部训练班。
.
另外还有三个预备班,一个是“王府学校”,为幼儿教育性质的学校,主要招收王公的子女和王府附近10岁以下儿童,费用由王府支付,有20多名学生。其他两 个预备班分别建在陶高图庙和浩日格庙,主要为方便周围的牧民子弟和寺庙的小喇嘛就读,各有30来名学生。“兴蒙学校”可以说是中心学校。
.
兴蒙学校(人们习惯称之“衙门学校”)是按照德王的旨意于1937年建立的,是西苏尼特旗第一所官办学校。为了搞好教程,德王专门从支那北平的蒙藏学校聘请来辽宁土默特蒙古人高景堂来为他办学。
.
学校从1939年起形成规模,到1940年已有甲、乙、丙、丁四个班,共120名学生、5位教师、10间校舍。当时的校长是阿拉坦敖其尔公爷,专兼职教师 有高景堂、胡图荣嘎、哈斯朝鲁、吉莫格德道尔吉、嘎拉生吉格木德、阿尤西扎布等。课程以蒙语、数学为主,辅之以支那语、音乐、体育、自然、地理和品德教育。 1942年起增设日语,有了纳·赛音朝克图等8名专职教师。
.
女子家政学校建于1941年初。开始在距王府南2.5公里的那仁呼都嘎。半年后迁至王府东南40公里左右的哈达胡日业图。这个学校是德王利用日本兴亚院蒙疆联络部的补助费兴办的,学校有12顶蒙古包。学校校长是那顺巴雅尔协理。教师有嘎拉僧都格扎兰和哈斯朝鲁。
.
当时,多数人对教育的认识不深,称送子读书为“尽学生差役”,特别是对女孩子上学更是觉得不可思议。因此在招生时受到很大阻力。社会上普遍的观念是“女孩 上学会变得不本分,还有被送到日本的可能”,这样一来,家长们就把送女孩上学看作是送向地狱。女孩也觉得离开父母和亲人上学犹如流放。于是,大人阻拦,孩 子哭闹。有钱的人家还抓人顶替,使的招生计划频频落空。德王听说后,便派人挨家挨户进行动员,为增加说服力,不顾自己母亲的反对,把远在阿巴嘎旗的女儿巴 图那顺接来上学。见效还是不大,不得已采取了强制措施,才勉强招来百余名女孩。可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留下,经过挑选,36名体质好、聪明伶俐的女孩子 有幸成了西苏尼特有史以来第一批女学生。
.
女子学校越办越火,在同拉嘎宝力嘎班(清澈的泉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斯日古楞其其格班(聪明的花朵)、顺宝力嘎班(象乳汁般的泉水)、格根朝洛门班(明 亮的启明星)。学生达120人,教师增加到40人,校舍增加到30——40顶蒙古包。到1943年,女子学校已成为一所远近闻名的学校,其他旗的官员和日 本人常来参观。张北中学还派来2名教师和4名学生学习了几个月。土默特旗也根据德王意见送来不会说蒙语的4名蒙古族女孩学习蒙文。
.
女子家政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有文化、有素养的女性,掌握持家过日子的本领”,传播和推广现代科学应用知识,灌输新文化教育思想,主张“继承现有,提升 现有”的观点,强调学以致用,与时俱进,提倡关爱生命,热爱故乡和民族。其最大的特点是“并学家政”。学校除有文化教师外,还配备实践指导教师,增设了挤 奶室、奶食制作房,为学生掌握生产技术和生活知识开辟了试验场地。学生每天除了上文化课外,还学习放牧、接羔、起羊砖、晒牛粪、挤奶、做奶食、剪羊毛、做 毯子、编绳、缝织衣裳和做饭。最重要的是品行教育,要求她们尊老爱幼,忠夫守节。
.
德王希望把她们都培养成蒙古的贤妻良母,他不断扩大和改进这所学校,甚至把一些从日本留学回来的新知识分子也派到这个学校做教师。1942年——1943 年间,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官布、纳·赛音朝克图、官布扎布、彭桑朝瓦、都格尔扎布、布仁赛音、拉苏荣来这里任教,带来了新风气。学校逐渐改变了用鞭子、板子 体罚学生的教育方法,废弃了以“支那圣贤16本”为内容的文化教育,使用现代蒙古文教材,开设了语文、数学、常识、地理、汉语、音乐、图画,还引进了日本女子 学校的列队、做操等课程。
.
更为人性化的管理是,校方给来例假的女生发了银戒子,平时不准戴,只有在她们来月经的日子里才可以戴,戴上戒指的女生可以不出操跑步,可以不参加劳动。
.
学生平时穿戴由自家解决,参加祭祀敖包或庆典活动时统一着装,穿没有镶边的蓝色蒙古袍、绿色腰带、黑色蒙古靴子,戴天蓝色绸子头巾、红绒线结发根,辫梢分为三根,扎着长长的黑绸子飘带。
.
女子学校因1945年下半年的战事而停课,将学生们解散回家。1947年春复学,不久,因支那国民党军队袭扰而彻底解散。
.
女子家政学校是将传统游牧生活中的家庭非正式应用教育与现代西方学校的正式理论教育相结合的,在南蒙古现代学校教育史上占有独特位置的,是教育实践性极强 的职业女子学校,它对包括西苏尼特旗在内的南蒙古西部牧区产生过重大影响,所培养的学生中有许多活跃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南蒙古基层政府部门,有的成长为教育 战线的优秀妇女知识分子。
.
浩勒图学校于1942年建立,方便了东部苏木的儿童就近上学。建校伊始,有两栋20间房舍,一顶蒙古包,教师4名,学生40名。1943——1945年 间,一直保持3个班,学生增加到80名,教师5名,校舍增加到30间。校长是吉格米德道尔吉,教员有高景堂、额勒登宝、布和敖其尔等。该校没有暑假,冬季 有60天寒假。开设蒙古文、数学、日语、自然、图画、音乐和体育。实行跳级和留级制度。学校有牧场,肉食、奶食能够自给。学生常参加一些劳动。1944年请 来技术员,教学生植树。学校办学经费及学生费用全部由官方供给。这所学校于1945年友邦日本被迫止战失去支持而停办。
.
蒙古军幼年军官学校于1940年6月开课,学校一切费用全部由蒙疆政府承担。校长博彦门都原是蒙古军第八师22团上校团长。该校地址在德王府东营盘,学制 三年,分一、二、三班和预科班。第一期招了60人,学生的主要来源是蒙古军中东蒙古官兵的子弟。这个学校虽然叫幼年学校,但并非幼年,18——20岁的青 年占多数,预科班的也都十五、六岁了。德王时常到学校讲演、训话、视察,亲自鼓舞在校的学生,希望他们都能成为顶天立地为蒙古民族奋斗的英雄。他指令从已 经不懂蒙语的土默特旗招来男孩,来这里接受纯蒙教育,希望借他们重新把蒙古语言、蒙古文字在土默特复兴起来。
.
学校课程除了中学的蒙古文、算术、地理、历史外,还进行军事训练。服装和蒙古军的军服一样,只是不配枪支。
.
教学每天用三种语言授课,日文一节,支那文一节,其余四节和操练均用蒙古语。
.
教官有哈德巴特尔、喜吉旺森莫、宝音德力格尔、巴图、恩和芒来、巴图敖其尔、敖秀山等人。日本人井尚是主任教员,大嘎日迪和清巴图为副官,达来巴雅尔(汉名赵景贤)和阿民巴图管理总务。
.
该校共招收四期学生,第二期40人,1941年5月入学,第三期50人,1942年5月入学,第四期60人,1943年5月入学。学生来源主要是锡盟、察盟、乌盟、巴盟、伊盟等地的各阶层南蒙古青年和少年。
.
这个幼年学校又是德王办在呼市(当时叫厚和豪特)的蒙古军军官学校的预备班,又叫生徒队,学制三年。1943年6月第一期毕业后全部升入军官学校。1945年3月,生徒队队长包凤书少校和葛尔乐朝克图来我旗接走第三期毕业生。
.
德王还在绥远大台什村设立“蒙古学院”,任命郭尔卓扎布为院长,专业上设置旗务、师资、电报等。在张家口设“蒙疆学院”、“兴蒙学院”、“中央医学院”, 在张北设立“察哈尔青年学校”,为掌握先进技术,还启用部分日本人当教官。德王支持吴鹤龄设立“蒙古留日预备学校”,将“蒙古联盟自治政府”时期留下来的 5万元教育复兴费和日军给他个人支配的5万元作为该校基金使用,计划10年间保送蒙古族留日生1000人。先后选派83名学生赴日留学,其中7名是西苏尼 特人。
.
德王非常重视师生的身体健康情况,一次旗衙门小学爆发流感,情况危急,阿拉腾敖其尔公爷急忙禀报远在张家口的德王,德王立即带着自己身边一个姓王的医生赶 回苏尼特,紧急救治。每隔三四个小时就去探视一次,阿公当时年轻贪睡,还得德王去叫醒他,为这事狠狠训斥了他。尽管这样,牧民仍称上学读书为“尽学生差 役”。.
.
1943年6月蒙古军幼年学校第一期学生毕业。
.
德王,李守信等蒙疆军政头目专程赶来参加毕业典礼,德王本人用蒙汉两种文字写了歌词让学生们唱,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对教育的重视。他每次去支那北平,总要找一两个蒙古族大学生谈谈,有时请他们吃饭,还慷慨解囊,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实施资助,以便他们完成学业。
.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给人智慧,知识使人敏锐。德王时期就读的学生,被支那殖民南蒙古时大多数步入二十芳龄,因此为支那共产党所用。有的当了人民教师,有的当了嘎查、苏木乃至 旗、盟级的政府干部。留日生纳·赛音朝克图(赛春嘎)后来成长为蒙古族现代文学作家、诗人,也曾被迫参与过《毛泽东选集》的翻译工作。留日生官布参与了《蒙汉大 词典》的翻译工作。
.
——德王在广泛的社会活动中,意识到要重视民族文化的继承,重视接纳其他民族先进东西的重要性。他组织人员编撰了蒙、支那、满大典,自己还撰写了《蒙古文正读 之我见》一书。还针对蒙古文字 (沃) (乌)不分的情况,提出将其中一个字的圆肚改成方肚,以区分读音,便于记忆。1957年4月,德王写信给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夫主席,对当时内蒙古推广新蒙 文,以取代旧蒙文的建议,提出了反对意见。
.
——蒙古人素以自己的家乡有好歌手、名博克(摔跤手)、快骏马而引以为豪。也是王室炫耀地位和荣誉的招牌,出于爱好,德王很愿意在这方面费一番心思。
.
王府的乐队是从那木吉拉旺楚克亲王时期延续下来的。德王对乐队进行了整顿,在全盟范围选拔高手入府,使之面貌焕然一新。当时的乐师叫海力布,他古筝弹得 好,又是个技艺高湛的马头琴手,歌唱得还优美动听。德王掌管旗务初期,聘民间艺人达木丁、达木丁苏荣入府为师,逐渐发展并形成了由马头琴手苏德那木拉布 杰、三弦手关其格巴拉生、笛子手布利亚、古筝手关布扎布、胡琴和笛子手阿拉坦敖其尔、歌手查布干赤、阿拉坦敖其尔等组成的享誉锡林郭勒草原的德王府乐队。 至上世纪30年代,出现过一批新人,如特古斯吉日嘎拉、桑杰扎木苏、扎木苏、瓦其尔等名乐手和策登、陶布沁巴拉、根登、策布格苏荣、伊达木苏荣、巴音宝 日、阿拉塔、老布生丹迪、拉扎布、特木登(阿巴嘎左旗人)、玛希巴图(阿巴嘎左旗人)等名歌手。乐器也有了发展,除上述传统乐器外,还有了钢琴和管、号 等。每当旗里或王府衙门有庆典和迎来送往活动都由他们演出助兴。普通民众在祭祀敖包或“乃日”上也可一睹他们的风采。这支乐队曾于1935年赴日本、朝鲜 演出。
.
王府乐队演奏的乐曲有:《固勒查干·阿斯尔》、《阿都沁·阿斯尔》、《太卜寺·阿斯尔》、《八谱》、《三项恩德》等蒙古族传统曲目。演唱的歌曲有《阿日库 布其》、《色荣杭盖》、《骏马》等传统歌曲和苏尼特民歌《巴彦哈日》、《四福》等许多歌曲。后来,达木丁苏荣等人还为纳·赛音朝克图所作的《蒙古兴旺之 歌》、《女子学校毕业歌》、《春风》、《兴盛时刻》等新时期歌词配曲并演唱。.
.
③ 建医院 抓卫生 兴体育 图兴旺
.
苏尼特牧民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加上人们的卫生观念差、缺医少药等原因,痢疾、伤寒、痨病、布鲁氏杆菌病等急慢性传染病和地方病流行日久、分布面广、发病和死亡率很高。梅毒、淋病等性病蔓延,严重威胁着民族人口的繁衍。
.
面对这一现实,德王在西商前方的凹地里盖了一个土澡堂,用大锅烧水,由一个支那人看管,每隔一段时间给差役或学生们集中使用一次。1935年,在那仁胡都嘎 西侧,盖房18间,建立了旗第一座蒙医院。院长由温都尔庙的门巴(蒙藏医医生)出任,聘请的门巴多达31名,他们每年必须在医院分别坐诊3个月方可回家。 这些门巴中有3人是由王府支付工资的,他们是德王的军医云登扎木苏,二十五、二十六军的军医温都尔达木丁和朝吉尼玛。
.
蒙医院的资金,一般是从13个苏木27个庙宇中抽提5000块白洋支付。药材从支那同仁堂购买。有时德王还亲自外出购药,常随他采购的两名大夫叫登吉格和苏德那木皮勒。1935年11月,日本善邻协会经德王允准也在德王府西南侧成立了一所医疗诊所。
.
——德王有自己专职的御用摔跤手,每年的三月集中到王府里训练,九月才解除团体生活。期间,旗内、旗外只要有庆典或“乃日”(即如今的那达慕)都要参赛。还有大、小骑手,类似现在的专业运动员。
.
就以1920年初为庆祝德王“亲政”而举办的那场盛大的“希拉古日木乃日”为例,那时,全盟十个旗的王、公都带着自己的博克、赛马队伍前来祝贺。所以也称 “十旗乃日”。除锡盟十旗外,察哈尔、乌兰察布也有不少博克和赛马手,来一决高低。素以博克之乡威震四方的乌珠穆沁亲王对德王夸口说:“赛马看你们的,要 说博克非我旗莫属。”结果,512名选手经几天的角逐淘汰后,只剩下8名好手,其中西苏尼特的就有4名,东部旗的才4名。经过决赛,西苏尼特的阿旺根登获 冠军、朝杨扎布获亚军、塔木却和布东苏德宝获三、四名。西苏尼特旗巴拉金的快马荣获第一名。
.
1943年正月初六,四子王旗希拉木伦庙嘎拉森图布敦活佛举行座床庆典,德王率领卫队、摔跤手和骑手前来祝贺。比赛结果,他的摔跤手陶克陶(他父亲是萨满教的“波儿“,人们又称呼他波儿陶克陶)荣获冠军,快马也得了第一名。
.
“乃日”,是闭塞草原上的文化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年3——7月的相对休闲季节,特别是风调雨顺的年份,都有王府、衙门、苏木以及民间举办的规模不 一、大小各异的“乃日”,以庆祝丰收、祭祀敖包和其它喜庆内容为主。人们从四面八方欢聚一起,观看摔跤、赛马、射箭等传统的“男儿三艺”和王府、民间乐 队、歌手的表演。这也是亲友相见、传递信息、交流物资的一场集会。
.
德王“亲政”以来的大型“乃日”有:1931年为九世班禅的光临而举办的“乃日”,各地王公贵族、善男信女、僧众聚集达万人以上,时为草原盛事。30年代 中期,为庆祝班禅拉布仁(经堂)的建成而举办的全盟范围的“乃日”。1939年为托旺格根(活佛)举办的“乃日”。除此之外,还有每年农历6月13日祭祀 巴彦敖包(旗敖包)的“乃日”以及各苏木、民间举办的各种“乃日”。上述“乃日”赛马、博克头酬绝大多数均由本旗选手夺得,鲜有旁落,这在当时是非常荣耀 的事情。
.
德王是南蒙较早使用“猜奖”的一位王公。比如赛马,组织者先给骑手每人发给一个醒目的袖标编号,观摩者只需交一个银元赌注就可以参加“猜头马”活动,猜中者自然会领到成倍的奖赏。
.
圈马赛也是德王的首创。据说,30年代的一次“乃日”上,德王为看不到赛马的全部过程而懊丧,便萌生想法“如果围着敖包转,我们不就能看到整个比赛过程了吗?”于是,有了圈马赛。还增设了走马赛。.
.
④ 建机场 抓工交 兴军事 图强盛
.
——1935年德王为通畅与化德的往来,在王府东南7公里处修建了一座两孔10米的木桥,人们称之温都尔庙桥。1937年蒙古军政府和友邦日本合作组织 300多民工整修贝子庙至德王府自然路。1938年德王曾拨付专款、调动人力,修整化德(当时叫德化)至张北段的汽车路,并延伸到德王府,为加强对外联 系,方便内输外运,起到了积极作用。
.
德王是内蒙古惟一一位拥有飞机的王爷。1935年,友邦日本关东军赠送给他一架可乘坐6人的小型飞机,日本人称之为“德王号”,德王则命名它为“天马号”。起 初,由日本人驾驶,3年后,由日本学习归来的布图木吉苏木蒙古族青年鲍尔吉特驾驶。德王分别在王府和化德修建了飞机场。
.
——德王在实践中认识到了“无工不富”的道理,20年代末开始投入资金、购置设备、招聘人才、兴办工场。西营盘的枪械修造厂是以班禅的名义开办的,有10 来名支那工人。1933——1934年间能修造手提式机枪、步枪以及弹药。1937年以后变为修军械和汽车的厂子。该厂一切靠手工操作。车床动力靠摇大轮 来传动。厂房五间,军械技师姓杨,浙江人。汽车师傅名叫王玉磐,河北人。培养了五、六名蒙族工人。
.
1935年夏,德王偕同关起义赴北平面见何应钦,何送给他银圆1万元,德将5000元交给关,叫他购置毛织厂机器,于是有了那仁宝力嘎北侧的手工纺织厂, 主要生产地毯、麻袋、织毛衣、毛裤、围巾、手套。另有一家裁缝铺、铁木银铜器具制造厂、造纸厂、奶食品厂、蒙古包制造厂等,发展了地方手工业。
.
——德王不断地往来于南蒙古、北京之间,对于支那政治增加了不少了解,这使他窥测到在“乱世出英雄”的时局,掌握武装的重要性,没有武装无法与别人抗衡,只 凭人望或才能不会做出什么有效的办法解决问题,蒙古人能否自保也要看自己的武力如何。在这种观念下,德王对本旗的武力进行了装备,按清朝旧制,每一百余户 为一佐领,除为僧者外,男子18——60岁都有服兵役的义务。人们称“袍子队”。因为他们不穿军装,都是从牧区黑小子(注释)中挑选出来的“应差”。原身 衣装,自备鞍马,一杆破枪,给王爷协理看门户、护路、陪猎,兵不像兵,民不像民。
.
1926年,德王与察哈尔都统公署交涉,在本旗滂江(现赛汉塔拉镇白音高毕嘎查)建立1500多人的乌德~滂江守备队(乌滂守备队),担负护路任务,军费 和军饷向察哈尔都统府领取4000银元,德王任队长。借此他可以名正言顺的购置武器,聘请人员进行新式的训练,而不至于引起那些阻止地方武装发展的人们的 反对。
.
友邦日本军随后协助后把乌滂守备队改为保安队,1942年又更名为警察队。1943年,蒙疆政府在各盟统一建立警卫师,师长、副师长由盟长、副盟长兼任。锡盟盟长 松津旺楚克为师长,补达巴拉为副师长,参谋长为哈斯巴根(姚常青)上校。师部设在贝子庙(现锡林浩特市)。各旗警卫队统属警卫师。东、西苏尼特,东、西阿 巴嘎各建一个旅,东、西苏尼特旗的旅长是西苏尼特札萨克王都固尔苏隆,中校军衔。西苏尼特旗警卫队长为阿拉坦敖其尔公爷,参谋长为关布(东北蒙人)少校军 衔。
.
军队建制有了,可兵源在哪儿?德王发现,蒙古草原的兵丁奇缺,根在僧侣,许多青年男性当了喇嘛,所以,只能把眼睛盯到寺庙里,打年轻喇嘛的主意。这件事德王也想到难度很大,但是兵不能不招,要招就必须知难而进,破佛立兵。
.
德王的这一“疯”招,草原上像烧起了大火一样,召庙的上层喇嘛像烧着了屁股,气得乱奔乱跳,大吼大叫,大骂“魔鬼闯开了佛门大不祥之兆”。小喇嘛偷议暗笑,他们如笼中的鸟,早想飞向那片蓝天。青年喇嘛凡心不泯,许多人想着还俗当兵娶妻生子。
.
德王很快又扩增了将近两倍的兵力。他觉得你的兵力越多,越容易弄到枪支弹药。战争年代兵力是你的资本,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你打出去的拳头就没有力量。
.
为了加强军队的正规化程度,德王从黄埔军校毕业的南蒙古学员中聘请一些人到他府上训练军队,一个平静的苏尼特草原,一下子沸腾起来了,人叫马嘶,风声不 断。每天黎明初起,晨练的军队踏破了草原的宁静,马队的操练显得十分雄壮和威风,打靶的枪声惊得胆小的黄羊魂飞魄散。.
.
⑤ 建“豪利希亚” 抓商业 兴牧业 图发展
.
滂江,是张家口通往乌兰巴托驿道上的重要驿站,旅蒙商云集此地。史书上早有“车驼迤逦,商贾辐辏”的记载。活跃在西苏尼特草原上最兴盛的旅蒙 商有达弹系、赫晓龙、程观伊三家,他们总店设在张家口大境门外。他们的商品交易,不仅覆盖整个西苏尼特草原,还延伸到东苏尼特、阿巴嘎、阿巴哈纳尔等旗。 同时期进入这里的旅蒙商,有丰镇隆盛庄、土牧尔台等地板车贸易商。他们每年春季开始把砖茶、布匹、绸缎、烟酒、粮食、糕点及其它日用品运进草地,以货易货 或赊销给牧民。到秋季将牲畜、皮张、绒毛等畜产品购回内地,做着“一块砖茶换一只羊或一头二岁牛,一包火柴换十斤羊毛”的买卖,牟取高额无耻的利润。
.
德王不满支那人这种不公平的交易,破除蒙人不经商的传统观念,支持吴鹤龄在蒙古各地成立“豪利希亚”(合作社),从友邦日本和满洲国募集的赈款中挪兑出5万 元拨给“豪利希亚”使用,还以股份的形式向牧民和庙仓摊款派畜,筹措周转金,规定每人入股至少10元蒙疆币,至多3000元蒙疆币,第一次入股可以家畜折 合,约定3——5年还本。共筹资20万元,在德王府成立“豪利希亚”,在陶高图庙、浩勒图、乌日图高勒设立分店,在张家口设立转运站,经营收购牲畜、皮毛 和运销日用百货的业务。西苏尼特旗“豪利希亚”的总监是阿拉坦敖其尔公爷,主任是那顺巴雅尔协理,财务人员有扎木仍扎布、巴图那顺,巴拉沁普日来梅林为张 家口转运站站长。
.
1937年德王用飞机把土牧尔台所有财东请到“厚和豪特”(今呼市)开会,确定大宗商品价格并定货。会议规定炒米5角1斗,白面1元30 斤,油、酒1元各15斤,狐皮10元1张,羊毛1元7斤,驼毛1元斤半。新秤85斤折合旧秤100斤。这样一来,各家商号都得执行规定价格,致使不少商号 和旅蒙商因利薄而歇业,而王府的“积庆祥”仍然活跃。
.
一直把行商视为行骗的蒙古人,居然如此熟练地进行商品交易,这是一个很大的、了不起的进步。
.
——早在1934年4月南蒙古百灵庙“蒙政会”成立之时,吴鹤龄向德王提出“蒙旗十年建设计划”和涉及军政、文教、卫生、商贸、工交、电业等内容的十二项组织大 纲。并建议成立“蒙旗建设队”,分期分批在盟旗遍设“蒙古新村”,衙门所在地建立模范村中心新村,计划于1934年正式推开,建设资金悉由兴蒙委员会支 给。其目的是建立固定房舍,政治上有旗衙门,经济上有豪利希亚,文化上有学校,军事上有保安队,辅之以卫生、通信、工业、交通等机构,形成每个旗的政治、 经济、文化的中心。换言之,是小城镇化的雏形。因时局的变化没有付诸实施。不过借此也可以知道德王新政的由来,即德王以西苏尼特和临近的镶黄旗、四子王旗 为主所开辟的“实验田”客观上造就了王府周边的一时繁华,同时也可看到德王的长远图谋。
.
——1937年——1938年,德王争取到友邦日本的资金,在本旗多处设立“巴达乃艾力”,类似现在采取的“扶持贫困牧民脱贫”的措施,在宝勒格戈壁就集中了 四十多户无畜的、穷困潦倒的牧民,给他们每户十只带羔母羊、一头带犊乳牛、一斗炒米、八升小米,还有面粉和肉食,还组织人打黄羊,分配给这些牧户,使不少 饥不果腹的牧户走出困境。如今侨居蒙古国的恩和吐布新老人说起此事时还念念不忘救命之恩。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