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日星期六

中国主动出击打开中蒙关系的命运之结

蒙古政局持续动荡,议会大选引发的争议会如何结束?是经济体制矛盾中的能源争夺,还是西方意识形态下的颜色革命?蒙古是否会成为中俄与美国争夺亚欧大陆主导权的又一个战场?小莉带您一览蒙古改制近二十年来的真实现状,深入剖析蒙古政局动荡对中国亚洲战略的远期影响。

吴小莉:7月11日到13日,中国的神秘邻居蒙古国,为了庆祝他们的国庆节而放假三天。蒙古的街头看上去平静如常,然而,几乎所有的国际观察家都一致认为,在平静的背后正酝酿着一场政治风暴。实际上,蒙古人刚刚经历过蒙古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政治骚乱--7月1日乌兰巴托骚乱事件。前前后后有八千到两万人参与其中,愤怒的人群扔酒瓶、投石块、冲破警察的人墙,纵火焚烧执政党的党部大楼,一天一夜的大火使得建筑物彻底烧焦。骚乱导致5人死亡,300名平民及108名军人受伤,700名抗议者被拘捕。经过几天的紧急状态,局势似乎得到缓解,但是引起骚乱的原因并未消除,民众的情绪也只是获得一时的缓解,西方的虎视眈眈也只比往日有过之而无不及。本期的小莉看世界就带您走进蒙古国,在全面的展现蒙古人最真实生活状态的同时,为您深入解读蒙古骚乱背后几股力量的缠斗,而在这些力量的背后,究竟纠缠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曲折历史。

2008年6月29日蒙古举行议会换届选举,经过初步计票,执政党人民革命党获得多数票。

7月1日,蒙古国反对党宣称选举存在舞弊而举行示威活动并演变成严重暴力事件。

7月2日,总统恩赫巴亚尔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为时四天;军人被部署在街头维持秩序。如此颁布紧急状态令,在蒙古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7月4日,民主党提出在12个选区重新记票的要求。

7月5日,人革党主席巴亚尔表示,人革党不反对在一些选区重新进行计票,但目前各政党仍未达成一致意见。

7月6日,紧急状态结束。

7月8日,民主党要求撤销总选举委员会主席巴特图拉格的职务。

7月10日,民主党提交弹劾政府案,理由是政府在乌兰巴托骚乱事件中没有采取有力措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是未能提供相关证据。

截至7月13日,蒙古议会选举的正式结果仍未公布。

......

根据蒙古国法律,议会选举的最终结果应在选举后15天内公布,新政府也应在选举后两周内组成,但是分析人士指出,有关舞弊的指控可能会让最终结果推迟数月公布,新政府的组成也会相应延期。而蒙古国的议会通常一年有两次会期,分别在春季和秋季,因此,对目前的不确定性最无法承受的是外国的矿业投资巨头们,他们有可能要等到明年2月才能看到矿业协议有个结果,这个协议将涉及到他们的税收、特许权等重要问题。而对中国和俄罗斯来说,亲西方的反对党是否会通过重新投票记票翻身,这一选举结果也将关系到中俄输油管道的铺设等重要问题。

俄国家能源安全基金会会长康斯坦丁西莫诺夫:美国的目的是为了切断中国自然资源的来源。例如,有建设一条从伊朗经巴基斯坦和印度到中国的天然气管道想法时,这一地区马上就发生了局势动荡。而刚考虑建设一条经缅甸至中国的天然气管道方案时,缅甸就发生骚乱。如果蒙古发生政权更替,对中国来说是个很大的灾难。
吴小莉:两周以来的选举争议,矛盾的焦点在于国家应该如何开发矿产资源。执政党人民革命党,其前身是蒙古共产党,他们的目标是建立民主社会和发展自由市场经济,他们认为,政府应在矿业拥有至少51%的控股权,成为大股东;第二大党民主党则是亲西方的政党,其宗旨是发展民主、人权和自由社会,他们主张,应当由私有企业成为矿业的最大股东。看起来,这是坚持公有制还是推行私有化的问题,实际上,俄罗斯与美国的暗中较量也紧密地渗透其中。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之后与蒙古清算历史债务,蒙古几十年来欠了大约110亿美元。当时的蒙古只有大约两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几乎没有工业,根本无力还清这笔巨额债务,对此,俄罗斯提出的解决方案之一就是将这110亿美元转化为国家股份。现在的俄罗斯拥有着蒙古国有铁路交通49%的股份。蒙古90%的石油供应来自俄罗斯的国家石油公司,俄罗斯以略低于市场价格的优惠,换取蒙古的国家石油工业的部分管理权。而最近,更是传出俄罗斯要通过开发蒙古的铀矿,在其境内设置核反应堆的传闻。对此,美国怎么能不心存忧虑呢?

俄罗斯政治工艺中心主任 谢尔盖米赫耶夫:美国早就对蒙古感兴趣,并与当地的反对派往来密切。因为蒙古位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而中俄两国又是美国潜在的对手。如果蒙古局势动荡,将直接影响到中俄两国的切身利益。
蒙古有着大量的森林和矿产。重要的矿产资源有钨,钼,铁,铀,石油,等80多种。煤炭储藏量1500亿吨,铁20亿吨,磷2亿吨,金3000吨,银7000吨,铀130万吨,木材蓄积量12亿立方米,钼矿亚洲第一,世界第十。

在过去的十几年当中,来自世界各国的矿业巨头纷纷来这里寻找地下宝藏。据统计,从1992年到2006年的14年里外国投资者兴建了三千多家企业,总投资金额达5亿美元。而对缺乏资金和技术的蒙古国来说,国外的投资在带来收益的同时也滋生了腐败。想要在这里挖矿,需要两道手续,先要获得蒙古政府颁发的勘探执照,之后还需要开采执照。而在这个过程中,腐败猖獗,据统计,四年当中就有一千多例政府官员因滥用职权而被曝光。此外,无照开采的现象也愈演愈烈,一些牧民和失业者由于能够多挣一点钱,随意地挖掘20到30米的坑道,这些坑道经常发生塌陷,许多掘金的矿工为之丧生。还有很多矿工变成了酒鬼,几乎每天都有罪案发生。

这家人带着4个孩子到这里来谋生已经3年了。这个包里装着25公斤的泥土,要运到河边进行冲洗。如果找到金子的话,他们一天就能挣15到30元美元;而在蒙古国一个政府官员的工资每月也不过80美元。

非法淘金者:以前我曾在街上摆摊卖货,但是挣的钱总是不够用,所以我就来到这里。我大一点的孩子在念书,我得给他付学费。那些大型的金矿总是赶我们走,以前我们淘到的金子比这还多。

蒙古包在这里像蘑菇一样不断出现。这些掘金者的家庭原本过得还不错,但他们却卖掉了所有的牛,一心只望寻到金子,因为他们要挣钱养孩子,他们说,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上学读书。

在乡村,计划经济崩溃之后留下了这幅景象。这里曾是采煤的矿井,现在成了废墟,过去蒙古的外贸95%都出口东欧,如今,最贫困的那部分穷人大多靠非法采矿来维持生活。对他们来说,永远也不可能再回到过去游牧式的生活了。这些瘦弱的女孩也是矿工。

奥顿(15岁):以前我常到这里给家里拉煤,我们把剩下的煤卖掉,否则就没东西可吃了。我姐姐找到工作了,所以我才能上学,我也在这里找一些吃的东西。

吴小莉:许多观察家都曾不无讥讽地说,俄罗斯其实一早就盯着蒙古了。在1921年,"蒙古"变成了"内蒙"和"外蒙",当时背后的推手就是沙皇俄国。而今,蒙古早已成为另一个独立的国家。几十年里,中国一次又一次失去收复蒙古主权的机会,次次都有着前苏联的影子。对中国来说,外蒙古是一块隐隐作痛的伤疤。在今天的台湾,"中华民国"政府仍未从法律上承认外蒙的独立。

吴小莉:几十年来,俄罗斯对蒙古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了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以语言为例,独立之后的蒙古推行俄语教育,社会上层通行俄语,权贵子女到苏联留学,蒙古的文化与传统逐渐在消逝。现在,蒙古国官方语言为喀尔喀蒙古语,书写所使用的是斯拉夫人创造的西里尔字母,而熟悉语言学的人就会知道,俄罗斯文使用的正是这种字母。而同族同根的内蒙古使用的仍然是传统的蒙语,现在内外蒙的语言听上去虽然依然相似,但是真正交流起来,却是需要翻译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

秦汉时代的中国,版图西起阿尔泰山,北至贝加尔湖,东到额尔古纳河。当时,蒙古这个民族还没有形成,到了唐代,开始在那里设置州府,实行直接管辖。宋代,北方游牧部落的一支开始兴盛起来。公元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大漠各个部落,建立起统一的蒙古汗国,不久,蒙古族打败了大宋政权,建立了元朝。之后,这个彪悍善战的民族向中亚、西亚乃至欧洲进军,横扫高加索地区、里海、波罗的海沿岸,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

吴小莉:元朝的建立,使得蒙古族与汉族更进一步融合,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外蒙古的分离距今不过85年。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政府,建立"中华民国",不久,中国进入了军阀割据时代,各省或地区纷纷宣布独立,外蒙古也加入了这一进程,其背后推手是沙皇俄国。一开始,沙俄还承认外蒙是中国领土,只是要求让外蒙实行"自治",但是在双方和谈的过程中,1919年段祺瑞政府派兵进入外蒙古,用武力迫使外蒙放弃了自治。

不料第二年段祺瑞政权垮台,沙俄的一群匪帮支持外蒙的王公贵族把中国军队赶出了首都库仑。又过了一年,也就是1921年,蒙古人革党的部队在苏军的帮助下向其余地区的中国军队进攻,中国军队败走,接受中央政府册封的蒙王被推翻,蒙古变成了君主立宪制国家。中国军队从此再也没有进入外蒙古,而苏联军队却一直驻守蒙古到了1986年。

那个时期,内忧外患的中国一次次失去了收复蒙古主权的机会。1924年11月,第一届大人民呼拉尔在库伦召开,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1945年2月,在关于结束内战的雅尔塔会议上,罗斯福为了争取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答应了斯大林"外蒙古现状须予维持"的要求,也就是说,承认并要求中国政府也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存在。蒋介石得不到罗斯福的支持,面对斯大林的重压,在万般无奈之中于1945年8月14日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条约中正式承认了"蒙古人民共和国"。这种巨大代价,终于换取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吴小莉:后来,因美国使用原子弹对日本本土进行打击,迫使日本迅速宣布无条件投降,使得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行动几乎变得失去了意义,而美国也开始为当初对苏联做出太多的让步感到不安,但为时已晚。1953年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上台,开始与中国解决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通过谈判,苏联归还了旅大军港和东北铁路的管理权,但是苏联在蒙古问题上立场强硬,显然苏联在蒙古有着长远的战略考虑。

蒙古方面,1921年独立后不久,清除异党的政治浪潮开始了。据西方媒体的统计,约10万人死于由斯大林所支持的蒙古领导人乔巴山之手。1939年,泽登巴尔出任人民革命党总书记,人们说他的俄罗斯太太是他的后台,不久之后泽登巴尔就当上了总理。前前后后,苏联介入蒙古的政治长达70年时间。

1990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蒙古也处在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首都中央广场发生的静坐、绝食、罢工,最终迫使执政七十多年的人革党下台,但是在其后进行的首次多党民主选举中,人革党获胜,并组成首届联合政府。1992年2月蒙古人民共和国改国名为"蒙古国",建立了设有总统的议会制。

吴小莉:经历了几十年计划经济的蒙古,尽管已经进行了十几年的经济改革,现在仍然是世界最穷的国家之一。据联合国统计,在蒙古近三百万人口中,有一成以上的人口每天依靠不到一美元生活。受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2007年蒙古的通胀率达到百分之十五点一,是几十年来最高的。在面临高通胀率和高失业率的同时,城市化进程带来了严重的贫富分化,37%的蒙古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落后的经济和艰难的生活使得大部分民众对政治缺乏热情。

走进乌兰巴托这座草原之城,就如同走进了一个大工地,到处都是正在建设的楼房和正在整修的道路。有学者这样描述:"那些破旧的房屋和杂草丛生的街心花园,会让你立刻联想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某个县城。"大片大片由蒙古包和木板房构成的贫民窟,高高低低散居在城市的四周,并慢慢地向城市的中心地带伸展。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不是都市里常见的摩天大楼,而是在坑洼不平的土路上奔跑着的各种各样的豪华车。

孟克尔(失业者):我以前在一个农业企业当卡车司机,那是个私人的企业。后来人人都失业了,我没有拿到一分钱,政府也没给我们什么补偿。

孟克尔带着他的7个孩子在乌兰巴托生活了3年。他的妻子在市场卖菜,那是他们家的唯一收入来源。象这样的家庭来到城市寻找他们的未来。更多的家庭则越来越困难。

生活被饥饿和失业所困扰,往往受苦最深的是孩子。在旅游者们常去的街上,沿街乞讨的儿童随处可见。

孟干萨盖(14岁):我离家出走是因我们经常打架,我妈在市场卖菜,我偶尔能见到过她,但我不想回去。

所有这些孩子就在街头生活。警察把他们抓起来,想查他们的身份并找他们的家长。自从90年代的巨变之后,家庭暴力案件有所增加。

这些孩子中最小的还不到1岁,她被发现时和她8岁的姐姐在一起。市当局不准游牧家庭带着蒙古包搬进城里。但问题是,很多人在农村也无法生活下去。

萨法伊纳兰(乌兰巴托市福利主任):进城的移民会带来社会问题,蒙古包群在不断扩大。他们没有饮用水,卫生状况非常糟糕,必须要建公寓,但没有所需的经费。

在蒙古国,四分之三人口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贫穷而对政府满怀愤怒的他们,成为了这一次选举后暴力骚乱的直接参与者。蒙古人已经不能回到往日马背上自由驰骋的生活;而他们想要追求的新生活看上去又那么遥远。从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转型的过程中,蒙古正遭遇着所有古老文明在现代化浪潮中所必然遭受的痛苦。

吴小莉:每年的7月,是蒙古族人的那达慕大会。他们赛马,摔跤,纪念他们的祖先成吉思汗。无论在蒙古国还是中国的内蒙,这一习俗始终都没有变过。蒙古族彪悍、直爽、粗犷的民族性格让他们在冷兵器时代的最后阶段攀上了力量的巅峰,而当时代变迁、社会变革,他们开始感到无所适从。现代社会更为精致的文明让他们向往,但是为此他们不得不放弃曾经引以为豪的马背上和蒙古包里的生活,然而他们很快又无奈地发现,想要放弃的生活方式竟然恰恰是招揽外国游客、赚钱求生的资源。在失落与希望的轮回中,蒙古人艰难地寻找着自己的出路和未来。

七月,为庆祝蒙古的那达慕节,这些6到12岁的孩子们,正作快速骑马表演跑过30公里,那几天,数以千计的蒙古人从世界各地回到他们的故乡。这些孩子们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离开了马匹,蒙古人只能算是半个人,就像一千年前那样。在这里,人和马是分不开的。

世上没有其他国家人口像蒙古这么稀少,每平方公里只有不到1.6个人。世界上也没有一个地方人均牲畜数量这么多,150万人口却拥有3000万头马牛羊和骆驼。时至今日,仍有近三分之一蒙古人过着游牧生活,住在传统的蒙古包里。

在外人看来游牧生活是浪漫的,其实是非常艰辛的。29岁的哲基从小就开始这种生活了,现在为了两个孩子,她想到要放弃游牧生活。

哲基:最近的四、五年,我们损失了大批牲口。今年冬天又将是个严冬,孩子们快要上学了,所以我们打算搬到城里。我没把握否能在城里生存,所以我很害怕。

桑印亚闽:她说的对,我16岁就开始放牧,除了放牧我什么也不懂。但也许可以在城里卖蔬菜什么的。

首都乌兰巴托对蒙古人来说充满魔力,他们如果靠畜牧无法生存,就到乌兰巴托来求生。而那些无法举家迁移到城市里的牧民,他们平时的收入八成归蒙古自然公园委员会,家里也没有足够的牲畜可以维持生活。于是他们支起蒙古包,等待着前来旅行的游客。

蒙古包并不是帐篷。它有它自己的特点,房顶由连接的木栅和木杆支撑,再填充毛毡席子当绝缘材料。这样的生活是艰辛的,他们从河里取水,没有卫生设施,冬天气温常常是零下35度。

朱利安是从德国伯林来的学生,他和朋友租住这样的蒙古包,价格为每天8美元,其中包括餐费。

记者:跟牧民在一起有什么特别感受呢?

朱利安(德国学生):如果只带着帐篷旅行,你是孤独的,你看到的只是大自然而已。但住在蒙古包就不同了,你就能了解游牧的生活,了解牧民是如何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的。

一套蒙古包约有一吨重,要用大车,靠几头牛或三四只骆驼拉才能搬得动。游客们,比如这些来韩国的游客,可以参与牧民的日常生活,和他们一起架设蒙古包。房顶由两个支柱撑起来,起居间平均约20多平米。门一般朝南,可以晒到太阳。

孟甘吉哲:当然我们要习惯和外国人打交道。虽然无法跟他们沟通,因为我们只会说蒙语,但从经济上对我们有帮助,我们只需要微笑着友好的接待他们。

吴小莉:蒙古经济结构单一,可用能源近一个世纪以来主要依赖进口。负责蒙古90%原油供给的俄罗斯石油公司在过去三个月里两次提价,平均每次20%;去年以来蒙古国内小麦价格上涨了近一倍。蒙古的水资源极其缺乏,普通民众生活用水条件非常差,而另一方面,又没有很好的城市排水系统,每当河流泛滥,城市就会垃圾堆积、卫生条件恶劣。

与此同时,贫富悬殊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大着。现在蒙古的经济命脉基本掌握在少数寡头手中。在乌兰巴托北郊的巴音伯勒克有一条著名的别墅街,那里的别墅各式各样、五颜六色,全是欧式的,非常漂亮。那些有钱而有闲的蒙古人自己画图设计别墅,整个片区五六千栋的别墅几乎没有重样的。在绵延几十公里的别墅街,东西两边是山,山上有森林,蓝天白云之下,各种颜色的屋顶交相辉映,就像进入了童话世界。而能够在这里"上班"的普通蒙古人,跟那些在城市贫民窟或者草原蒙古包莉挣扎着的穷人相比,过的已经是天堂般的生活了。

即便在蒙古这样草原辽阔的国家,为争夺草场的事件也经常发生。有时候,游牧民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把他们的牲畜放牧到保护区来。

小型的花园设施可以使居民们吃到健康食品,在经济困难时期,任何新的创意都深受民众欢迎。游牧民的主食仍旧是肉和奶制品但是至少,现在菜单上新增了野菜和水果。

当有客人远道而来时,他们很愿意花时间来接待,草原上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枯燥乏味的。他们的娱乐是听广播。大多数游牧民都有可接收国外电台的收音机。他们业喜欢听前来旅行的客人们讲外面的新闻。点着了的烟草在手边传递,过去这是迎客的一种仪式。今天恐怕只有年长的人才知道这种仪式了。这表示客人是带着友好愿望来的。

在首都乌兰巴托,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最先完成。液晶大屏幕让新一代蒙古人看到了先前没有见过的东西。第一批自由商贩出现在中央广场,位置就在政府大楼的对面。这里,摄影师在兜售拍照留念服务。儿童的赛车玩具和各种工艺品也都摆出来卖。

实际上,1990年以来蒙古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彻底转化,大多数企业没能生存下来。吉恩是联合国食物权项目的特派员,他蒙古的大小城镇收集资料,报告那里人们的饥饿状况。离首都250公里、靠近蒙俄边界的色楞格省是生产奶粉的地方,但周围牧民的利益却难以保障,因为80%的牛奶都是来自附近的西伯利亚,那里的奶牛更健康,牛奶产量也更高,而本国企业缺乏竞争力,产品价格比西伯利亚奶粉高了50%。因此这里的工人所能赚来的仅仅是一口饭钱。

吉恩齐格勒(联合国特使):这个厂是现行经济体系各种矛盾的缩影,在这毫无用处的私有制当中,一方面今天的雇主是工厂的前董事长,俄罗斯人是董事长,蒙古人只是他的副手。而这个蒙古人事实上已经接替了他的位置,他伙同政府部门的另外两人,简单地将工厂私有化,把工厂占为自己的私有企业。但对这里的60个雇员来说,尤其对是妇女们来说,他们至少还能挣一点钱。
蒙古全国5万公里的公路中硬路仅1300公里,其他均为来往汽车压出的沙土路。在通往西部阿尔泰山的道路上,最高的地方达海拔4347米。这个时候,老式的苏联进口卡车就显出了它的优势,司机在车下燃起了一堆火,使汽油熔化开来。今天,蒙古人喜欢的是日本车,有很多人通过倒卖日韩汽车而发大财。但在这些经常跑雪山走泥路的司机眼里,老式的俄罗斯车更可靠。

对这里的游牧民来说山区冬季的生活是极其艰难的,气温常常降到零下50°,冻土是不能种活任何庄稼的,如果过冬的贮备不能满足需求,许多家庭就不得不在冬季里大量宰杀牲畜。牛羊被切成小片烹煮。按传统风俗,在整个过程中,不能把骨头砍断。一边吃着最喜欢的羊腿,这家人或许正在思考,明年的冬天,是不是也要去支几个蒙古包,养几匹马,改行做旅游业了。

吴小莉:据统计,2007年蒙古国的年入境游客人数为大于20万,其中中国游客占了六七万。在2003年至2007年的5年间,中国向蒙古提供30多亿元人民币的援助和贷款,远远超过了前50多年的总和。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也拉动了中蒙关系升温,目前中国已成为蒙古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代替了先前的俄罗斯;蒙古市场上消费品九成来自中国。至2007年底,中国对蒙投资11.81亿美元,投资项目3769个。有评论认为,现在的蒙古无法依靠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