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8日星期三

什么阻碍了蒙古国的经济发展?

蒙古首都乌兰巴托随处可见高耸的脚手架,这里在建豪华酒店,那边在盖银行和西餐馆。虽然宫方数字显示蒙古2006年的经济增长有望达到6.3%,预计2007年将会提高到8.6%,可是很多人从这种欣欣向荣的景象中看到的不是经济的健康发展,而是腐败侵蚀国家经济的又一个表现。
  
蒙古向市场经济过渡,受益最大的是私人投资者和政界人士。历史学家兼作家巴阿巴尔认为,“几乎所有政界人士都与私营经济利益有关联”。虽然11月出台的一部法津规定要成立一个反贪局,但是组成人员的名单还未确定。蒙古一非政府组织负责人苏马蒂说:“根据我们最近的一项调查,最近几个月近四分之一的国民有掏钱行贿的经历。”在普通市民当中,受贿最严重的是教师和医生。蒙古非政府组织“环球国际”的负责人认为:“腐败是蒙古最大的问题。只有有效打击腐败才有可能消除贫困。”
 
而低收入反过来也更加助长了腐败的蔓延。蒙古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到500美元。民主过渡损害了很大一部分蒙古人的利益,36%的蒙古人每人每天只有不到两美元的生活费。根据联合国人文发展指标,蒙古在177个国家中名列第114位。
  
蒙古仍然要依靠外来援助,只不过国际援助取代了过去来自莫斯科的援助。1993年至2002年间,蒙古共拿到29亿美元的发展援助。2007年它还将得到14亿美元的贷款,其中一亿由中国提供,1000万来自世界银行,还有3000万来自日本。贷款和援助占到蒙古国内生产总值的20%至30%,使蒙吉成为世界上受接最多的国家之一。
  
蒙古250万人口有近一半生活在首都乌兰巴托。城郊地区到处是成片的蒙古包,只有有钱人才能有一个砖瓦盖成的小房子。这望没有自来水,也很难搞到煤来抵御冬日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失业率已经高达70%。苏联时代的工厂一个个关门,大批失业者拥向城市。1999年到2002年间恶劣的气候变化使损失了牲畜的大批牧民离开草原去乌兰巴托谋生,这种浪潮如今有增无减,使城市贫民的数量不断增加。世界银行2006年的一项研究认为,牧民是最贫困的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