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8日星期三

中国企业加大在蒙古探矿,买矿,开矿

在海外收购战场上屡屡受挫的中国矿产、能源企业,正在将投资的目光转向蒙古。
  中国中铁、中国冶金、中国铝业、中色股份、中投公司、神华集团、大唐电力等一系列大型央企蜂聚蒙古,谋求大型矿山的开采权甚至是股权是这些公司的不二目标。

  与此同时,在中国山西矿业兼并重组潮中退出的民间资本也开始转战蒙古。一时间,蒙古矿业淘金热风起云涌。

  “不管是明的还是暗地里,现在还很难评估有多少中国资本进入蒙古,但蒙古储量丰富而优质的矿产资源、低廉的收购及开发价格正在成为中国人的投资乐土。”8月5日,在蒙古进行矿产投资多年的中国人吕梁(化名)告诉记者。

  “战略矿”进入充满变数
  “‘战略矿’是由蒙古国家探明储量的大型矿山,拥有储量丰富而品质优良的资源,很多都是全球最好的矿藏之一,是全球大型企业与投资人争夺的重点。”吕梁解释。

  “在蒙古投资很简单,只要花上10万美金到当地的外商投资局注册一家公司,走点后门,塞点钱,你就可以向地矿管理中心任意申请探矿权证,或者直接就可以从其他公司或个人手中购买。”

  蒙古矿产资源丰富,但目前由蒙古国家探明储量的大型矿山有200多个,在当地被称为战略矿,深受当地国民的关注。此外大部分矿山的探矿权都掌握在私人公司和个人手里。

  根据蒙古现行的《矿产资源法》,外国公民、法人同蒙古公民一样有权申请并获得矿产资源勘探证和开发许可证,所以,随着上世纪90年代蒙古国的开放,加上近几年的优惠政策,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英国、巴西、俄罗斯、韩国的一些外资公司和合资公司纷纷前往蒙古国进行地质勘探以及矿业淘金。

  “虽然是近邻,但中国在这方面的动作却相对较不透明,甚至可以说比较隐蔽,其中大型央企只是在近两十年才开始频繁到蒙古考察。不过,中国民间资本的动作却相当快。”

  只是,中国的大型央企看中的并不是这些私人公司手里的矿山,他们更关注上述所说的战略矿,像铀矿等制造核武器等矿藏。不过战略矿也是各国大型企业与投资人角逐的目标。

  2009年10月份蒙古国政府与加拿大艾芬豪矿业集团(Ivanhoe Mines)和澳大利亚力拓公司签署了合作开采奥尤陶勒盖(Oyu Tolgoi)铜金矿的协议,更是刺激了这些大型央企的神经。

  “这足以让中国正在广泛寻找资源的大型国企动心,但是战略矿的国际争夺却相当激烈,加上蒙古国民对战略矿的关注(蒙古国曾有政策,战略矿的部分收益向国民分红),以及正在不断变动的政策,使得战略矿的进入也充满变数。” 一位负责央企海外投资的负责人说。

  “在蒙古与中国的锡林浩特、阿拉善盟、二边浩特接壤的地区,有一个蒙古已探明焦煤储量为64亿吨的大型战略性煤矿,神华集团一直在跟进这个项目,期待能够共同开发,但是来自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的不少大型企业也同样在关注这一项目。”吕梁表示。

  蒙古曾经希望通过招标的方式与国外企业进行合作,即转让部分股权,共同开发,但后来又改变主意,希望自己国家保留100%的股权,只是拿开采权对外合作,不过,目前仍没有结果。

  即便如此,各国仍然没有放弃对蒙古战略矿的角逐,尤其是对于战略矿中的煤矿、金矿、银矿及铀矿,更是竞争激烈。中铝就希望通过力拓入股奥尤陶勒盖,但受制于艾芬豪董事会的决议,目前结果仍未可知。

  央企的策略
  在战略矿的全球争夺中,一些企业开始放弃直接竞争的方式,转而寻找“曲线救国”的策略,大唐电力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2009年的信息显示,蒙古正在面临煤炭生产和出口的障碍。“大唐电力正是看到了这样的机会,将进驻蒙古的落脚点放在了蒙古首府乌兰巴托5号电厂的投资上。”吕梁告诉记者。

  5号电厂计划发电量30万千瓦,是乌兰巴托目前最大的电厂,将承载起乌兰巴托全市的供暖任这是一个BOT的项目,即如果大唐电力最后中标,将百分之百由大唐电力出资,大唐电力经营20年后,把电厂转给政府。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大唐并不亏,因为蒙古电价相对较高,一度电0.6元,而煤矿资源又便宜,可以赚取其中的差价。

  与此同时,大唐电力也在当地洽谈收购煤矿的事宜,“这是两个品质非常好的煤矿,储量至少有2亿~3亿吨,距离阿拉善盟的额尔古沁旗只有50公里,运输方便,同时距离大唐电力在甘肃的5个电厂也不远,正好可以满足5个电厂每年1000多万吨的煤炭需求。

  针对不少企业、个人持有许可证的违法行为,为确保国家战略发展的前景,不让蒙古矿产及土地全部落入中国汉人的手里,蒙古国总统查希亚·额勒贝格道尔吉宣布从4月20日17:00时起,暂时停止办理发放矿产勘探、开采许可证和审批许可证转手过户手续。

  吕粱透露,上述过户手续的办理将在2010年12月恢复,大唐电力的“曲线救国”策略即可以继续推进,以实现其在蒙进行煤矿开发、开采及运输一整条产业链的目标。与此同时,已经进驻蒙古的中铁公司也可以跟随这些中国大型资源公司的步伐,加快在蒙古的铁路建设。

  民间资本开辟“掘金第二战场”
  除了真正谋求资源性开发的大型国企之外,还有无数中国民间农民投资人的身影,这些人中,有些从事矿业开采,有些做的就是矿业权的转手生意。

  “举例来说,收购一个100万到200万美元的矿,探明储量、品位之后,把开采证办下来,转手就可以卖到3000万美元,扣除1%~2%的转手费(税),投资人(企业)可以赚到丰厚的利润。”吕梁告诉记者。

  “之前是加拿大人做这种生意,因为加拿大较早进入蒙古淘金,如今中国人越来越多起来。去年中国山西矿业兼并重组后,不少退出的民间资本开始转战蒙古,开辟掘金的第二战场,目前这些人很多来自中国的山西、温州以及东北地区。但总量还无法统计。”吕梁看来,与中国本土相比,便宜的矿产资源费以及简便的手续是吸引越来越多中国民间资本涌入蒙古的另一原因。

  在蒙古,取得探矿权后,第一年的土地使用费每公顷只有0.2美元,以后虽然逐年增加,但基本上都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而且探矿权在3年到期后再续两次,每次3年,共计9年,政策不可谓不优惠。

  矿产资源也比中国国内便宜,以电煤为例,在国内买矿,通常是每吨3~20元,而在蒙古,每吨只有1.5元,便宜很多。

  一位与吕梁相熟,并同样看好蒙古投资的中国私企老板向记者感叹,“从各种迹象来看,转战蒙古正在为中国矿业重组中退出的民间资本打开第二扇获利的隐蔽大门。”

  全球最大的律师事务所之一的霍金路伟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艾德(Michael Aldrich)提示,“伴随着全球投资人到蒙古的矿业淘金热潮,一系列与矿产开发相关的法律正在被酝酿修改,由此带来的政策上的变化及变化背后所隐含的风险,亟须引起投资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