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30日星期四

内蒙乳业双巨头遭弃

9月23日,停牌5天的蒙牛集团在香港交易所复牌,开盘即暴跌60%以上,以停牌前的20港元直接开在6.85港元,当天收盘大跌12.05元,收于7.95港元,大跌60.25%。

  与蒙牛集团稍有不同的是,国内上市的伊利股份因为涨跌停板的限制,三聚氢胺事件以来已经遭遇三个跌停板,股价由16日的13.43元跌至23日的9.93元,与其4年前的股价相当。

  不可否认的是,9月12日曝光的三聚氢胺事件,给两家公司带来很大的冲击,投资者也饱受池鱼之殃,以市值而论,损失总数在100亿元以上。

  在两家公司股价已经深度调整的情况下,研究机构的负面评级报告仍在不断推出。最大的可能是,噩梦刚刚开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蒙牛集团和伊利股份不得不扮演着乳业“双熊”的角色。

  伊利全面停产

  9月23日,本报记者来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伊利股份,看到了伊利股份大部分生产线均处于停产状态,而此前一天,伊利方面还向本报记者表示,公司生产经营处于正常状态。

  本报记者获得的确切信息是,伊利股份早在9月17日,在有关方面的督促下,就已经全线停产。伊利股份董秘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解释道,公司的生产线停产,并不是公司停止了运转,而是将重点放到了奶源的监督上面。

  他介绍,目前伊利股份的每个奶站都有一个公司“特派员”,运送鲜奶都有专人全程监督,这些人员全部是从生产车间调过来,因此,生产线停了后,“我们仍在工作”。

  他还解释道,全面停产还有两个原因,一是受到三聚氰胺事件影响,短期内奶粉和其他奶制品需求减少,二是质监局已经进驻公司,为了配合他们的工作。

  此前,9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要求各地质监部门彻底检查所有乳制品企业和所有乳制品,不合格的企业将立即停止生产。

  9月22日,蒙牛集团亦向外界否认了停产传闻。截至当日发稿时止,本报记者正在赶往蒙牛集团途中,相关事项尚需要进一步核实。

  双巨头跌落

  天相投资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王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三聚氰胺事件对蒙牛集团和伊利股份短期有很大的影响,公司的销售收入和经营业绩,都将受到连累,从长期来看,取决于消费者信心恢复程度和国家对奶业政策的变化。

  她认为,从产品结构上分析,伊利奶粉业务占主营业务比重较大,2008年上半年,伊利奶粉收入达到了21亿元,占主营收入比重18%,占营业利润比重在20%以上。根据2007年年报数据,蒙牛集团液态奶占89.8%,冷饮产品9.4%,包括奶粉在内的其他产品占比例为0.8%。

  王爽指出,从最新情况发展看,液态奶中也被检查出含有三聚氰胺,虽然含量不大,但也将对液态奶的销售和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蒙牛集团主要业务收入均来自于液态奶,对其未来销售和业绩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此前,相关市场机构纷纷调低了对两家公司的评级。瑞银将伊利股份目标价自15.5元下调至12.0元,主要是因为公司将出现销量增长放缓、平均售价涨幅降低、销售费用升高以及中期增长下滑等。

  里昂证券近日发表研究报告,也将蒙牛乳业(行情,资讯,评论)的评级由“逊于大市”降至“沽售”,并将其目标价由18.85港元降至6.59港元,相当预期2009年市盈率的10倍。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他相信,这次三聚氰胺事件中,对伊利股份的影响,要远超过蒙牛集团。

  他认为,这次突发性事件打乱了伊利股份战略调整的步骤。按照伊利股份的计划,将逐步加大奶粉制品在业务结构中的比重,而事实上,这一计划的此次事件前已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2008年上半年,在乳制品产量同比增长13.21%,液体乳产量同比增长9.37%情况下,上半年奶粉产量增速13.21%,产值增速达到了28.2%,奶粉呈现量价齐升的势头状态。

  目前,伊利奶粉产能约8万吨,在金山项目建成后产能达到14万吨,分析师普遍预计,奶粉业务将是伊利股份2008年下半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的亮点。但现在看来,变数较大。

  近年来,虽然伊利股份的市场表现远逊于其他蓝筹股,但公司流通股股东中,却是基金云集。即使2007年底,由于高管股权激励费用计提导致当年亏损,众基金仍不离不弃,当年底,共有数十家基金持有伊利股份流通股11443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18%左右。

  2008年,在亏损的阴影渐渐散去之后,基金持仓比例骤然上升至17328万股,持股比例攀升到了28%以上。

  但此次的三聚氰胺事件,却使众基金在几个跌停板之后,就开始大难临头各自飞了。

  据TOPVIEW数据统计,9月22日,伊利股份卖出前5名全是机构专用席位,金额从5300万至8185万元,相当于每家机构卖出了500万股至800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