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30日星期三

内蒙古三个蒙古语网站被中共强行关闭

据设在美国的南蒙古人权信息中心披露,在中国人民共和国60周年国庆前夕,内蒙古的三个蒙语网站被当局关闭,这三个网站分别是蒙古格尔,蒙古人聊天室和蒙古人民网站。南蒙古人权信息中心的巴图说,另外还有一个叫蒙古人家乡的网站在今年9月9号因讨论所谓敏感话题被政府封锁:

"绝对是跟国庆是有关的,中国全国其他的地方也有这个关闭的。但是看起来在对蒙古语网站的是比较严的这次。我们信息中心知道的就有四个。原因呢他们说是没有备案。实际上很多蒙语网站都早就备案了。这个备案只是一个借口。"

目前在呼和浩特的蒙古族人新娜说,据她了解,现在当地的蒙古语网站只要涉及讨论敏感政治问题就会遭到关闭:

"因为我不太上蒙文网站,我是用汉语学的。他们经常用蒙文上网聊天的人说就是关闭了。很厉害,整个就看不到了。汉语上的原来以前是通过无界,通过自由门能上网,也看不见了,好多人。他不知道通过什么技术手段整个就看不见了,绝对是与网上警察的严控有关。"

新娜的丈夫哈达是蒙古族的异议人士,他于1995年12月以"分裂国家和间谍罪"的罪名被重判15年,目前已在内蒙古第四监狱服刑十四个年头了。新娜说,其实,西藏、新疆及蒙古等少数民族民族问题的实质都是一样,都是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被剥夺,少数民族的正当诉求被打压,才引起少数民族的不满和反抗:

" 可能象你们汉族对这个问题就不理解‘哎,GDP增长很快,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我们内蒙古,那怎么你们还不行?',是,它现在内内蒙古的发展可以说是以牺牲数民族的权益为代价的。比方说现在咱们说具体的,原来我当过知青,我在乌兰察布盟的达茂旗下乡,前两年挺好的,牧民,羊绒价格也高,羊毛、肉也值钱,挺好。现在就禁牧,那么它禁牧是为了休养生息吗?不是,是为了开矿。它是一个既得利益集团,它就从上面压下来,可能跟中央、内蒙都有关系,开矿。"

新娜说,民族问题的实质也是民主问题、人权问题,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国人民大众有争取自己合法权益的权利。新娜说,由于草场退化,牧民的日子不好过,就医难,卖羊难,孩子上学难;另一方面,决策者和利益集团在加速开垦草原.目前挖煤已成为内蒙古的支柱产业:

" 开矿吧对牧民开始的时候承诺的很好,说是让你学习技术,给百分之多少...多少钱,说得可好了,但是前两天来的人就说不兑现。牧民们把羊杀了,把草地给他们了,到时候钱就迟迟不到位,而且它说的那些条件都不到位,什么培训,技术培训都没有。牧民现在就成了边缘人了,就等着那点儿钱了,活得很凄惨的!"

新娜说,民间的微弱呼声,已无法抵挡强势集团的开垦步伐,她担心牛羊成群的草原美丽景象将成为历史,草原上人们的生活也从此改变,原有的文化习俗也将消失。

" 没有一个就是国家怎么样的这种配套工程,它就是给完钱也没人管了,他有些趁机的坏人还引导他们什么赌博呀,这儿、那儿的买车呀,很快就变得没钱了,变成贫困户。国家应该这方面这么多的什么民委呀,什么民政局呀,就没有一个配套系统。说明它根本就不是关心老白姓。所以,老百姓才这么苦呢。"

与此同时,总部设在北京的维权中国网最近遭遇黑客持续强大不间断的攻击,从9月19日下午开始,截止21日下午,黑客还在不间断的攻击维权中国网,导致维权中国网已经瘫痪3天。记者试图等登陆维权中国网,但没有成功,到发稿前,该网站还在瘫痪之中。

内蒙古草原英雄哈達的妻子新娜沒有哭

2009年9月25日新娜在她的書店門前 威勒斯 攝影

王寧
那天,和爸爸媽媽剛剛開始吃晚飯,吃了兩口還是爸爸親手做的很香的蔥爆羊肉,一頓急促的敲門聲,我從吃飯的高興中給驚了 一下,感到害怕!一下子就忘了吃好吃的那種輕鬆自在的心情。媽媽起身開門,瞬間10個8個警察就沖了進來,還沒等我看清楚,爸爸似乎也沒有反應過來,他就被他們按住戴上了手銬。” 這是草原上的雄鷹哈達的兒子威勒斯日前接受電話採訪時說的。

  他繼續說:“那天是1995年12月10日。後來才知道那是聯合國制定的國際人權日。” 威勒斯說着停頓了一會兒,嗓音明顯低沉多了,好象在哭:“我一想起來從那時直到今天我父親就一直沒有回來,給判了15年的反革命和間諜罪。他真是冤枉,他多可憐呀!”這時,記者也感到眼淚在往上湧。

  威勒斯接着回憶:“那天父親被抓,媽媽也給帶走了。當時,那幫警察就開始抄家,書架上的書是一本本翻查、箱子打開倒掉裏面的衣物、連我的書包内的書本文具盒也給倒在地上 … ,我非常驚恐地躲在床上,用毛毯裹在身上,不敢擡頭正視那些土匪般的警察在抄家的情景,抄了好幾個小時,直到次日天都快亮了那幫匪徒才走。那時我才11嵗。”威勒斯說:“爸爸媽媽那天晚上全都給抓走了,我第二天不知要幹什麽,害怕,也很想念他們,沒有去上學, 跑到了姥姥家,幾天后媽媽放回來了。”

哈達,1980年代從内蒙古通遼師範大學獲得蒙古文學學士學位后,在呼和浩特的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從事編輯工作六年,其間曾獲得西方哲學史研究成就的二等獎。接着他考上了内蒙古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碩士研究生。一位地地道道的學者,和其他志同道合的當地學者以及大學生一起于1992年5月在呼和浩特建立了一個非公開的組織“内蒙古(南蒙古)民主聯盟Southern Mongolian Democracy Alliance (SMDA)”,哈達被選為主席。在該組織的框架下出版了“内蒙古(南蒙古)之聲”雜誌The Voice of the Southern Mongolia。 後來哈達撰寫了一本書,名為《内蒙古(南蒙古)的出路》The Way Out for the Southern Mongols 該書主要收集和論述了内蒙古(南蒙古)在中共的統治下幾十年來真實的歷史和現狀,以及問題的根源和解決的思路。具體有歷次政治運動迫害致死的蒙古人的材料;被毛等當局策劃和鼓動的洶湧如潮的漢人移民給蒙古族文化的衝擊和毀滅;對蒙古族也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大大減緩已經很低的蒙古族人口的增長;蒙古人的社會和政治權利被剝奪遺盡;蒙古族的宗教系統、文化和傳統習慣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等等。書中號召人們覺醒,起來實現和捍衛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規定的那些人民應該有的權力。

1995年冬天,以哈達爲主席的内蒙古(南蒙古)民主聯盟組織了以蒙古族爲主的内蒙古首都呼和浩特的知識界,大學和其它有關院校的教授、教師和學生罷課上街,提出實現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的那些人權的内容和權利,制定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内蒙古自治的基本法的正當訴求。那年12月份的那次請願和人權訴求活動被當局武力給鎮壓了。當晚就開始了一系列的恐怖的逮捕行動。哈達和妻子新娜、哈達的弟弟哈斯,以及幾十位蒙古族學者或學生被強行逮捕或拘留。後來,哈達被毫無道理的判了15年徒刑。2010年12月10日是人類人權日62周年,哈達的刑期也到了!

最近,通過電話與我家鄉的哈達家人交談了幾次,這是我第一次採訪老家的哈達妻子新娜和孩子威勒斯。其實我早就聽説了哈達的事情,也在新西蘭的國際大赦組織的材料上看到過要國際社會關注内蒙古哈達被無理監禁的呼籲等,但我一直沒有真正關注這位草原英雄的具體事件。我内心感到不安和内疚。

當局將哈達関在了距離他家兩千公里的内蒙古赤峰第二監獄,他那時是41嵗。這14年間,新娜只收到過哈達的一封信,哈達也是只看到過妻子新娜的一封信。一兩天前新娜通過電話告訴我:“我很喜歡哈達,志同道合使我們走在了一起,我在大學畢業以後一直在中學教政治課。我和哈達一樣都是非常愛對方的。我真的很想念他。”她停了一下用挑高了的聲音說:“這14年間,我和孩子乘火車去赤峰一共探望了哈達32次,他給我寫過近20封信,我給他發去了30多封信,這些信都是沒有留底,可是我們各自一共才收到過一封信,那還是他被関起來的頭幾年的事。一次我剛到監獄,一個被稱爲主任的對我說,我的信文學很好,字體也好。可是哈達說沒有收到任何第二封信。”她接着說:“一次在被強行用警車帶到内蒙古公安廳問話時,竟然問的都是我給哈達信的内容,你看他們多麽無理霸道,竟然連夫妻之間的通信都給扣留,我給哈達寫的30多封信可能都在他們的手裏,完全可以說是流氓無恥,連我想念丈夫和愛戀丈夫的言辭都不能正常被愛人看到,所有權利都給他們剝奪了!他們也是人,但爲什麽他們干的事情卻連人類的最基本的人性都沒有呢?” 我補充說:“我對您的心情很理解。我就是因爲採訪和報道了象魏京生來惠靈頓訪問和六四周年的新聞,這裡的中國大使館給我打電話,時任大使陳明明也專門找我單獨談話。我至今仍然堅持我的新聞自由的理念沒變,結果前兩次囘中國的簽證申請被這個大使館拒絕,他們給的拒絕的原因兩次均是一樣“上級的決定。”。我這個普通的記者連囘呼和浩特探望我已經80多嵗的父母的權利都給流氓式的剝奪了,我擔心不能見到他們最後一面了。” 新娜說聽到過這種新聞,說:“只有他們才能幹出來這種傷天害理的事情”。

儅與哈達的妻子新娜交談這些和更多的有關哈達被監禁的這14年的生活的時候,新娜的聲音非常的有力和清晰,一點也沒有感到她有哽咽的感覺。

這位英雄的妻子講了很多她幾十次長途跋涉探望夫君的情形。她說:“内蒙的春節時天氣還很冷,夜裏有零下20度左右,白天也是零下10多左右,雪又很大。我幾次去看他,很難買到正常的火車票,只好在黑市上買高價票。火車上的人特別的多,人們都是回家團聚過年的,也有很多年輕的一家去老人那裏團聚的。而我是去探監的,那是什麽心情?” 
“經過一天一夜的坐票火車,我必須是大年三十趕到監獄。好不容易我見到的哈達也是被很厚的玻璃窗和鐵絲網隔開的,是通過電話接觸的。每次規定一個小時的所謂見面時間,實際上因爲辦手續和等他從裏邊出來,我們用電話的説話時間還不到40分鐘。每次都是突然聽到很大的聲音‘時間到了!’, 電話就被監管強行挂斷了。
儅我乘坐大年三十晚上的火車囘呼和浩特時,感到車窗外面一片白,似乎是車廂内只有我一個特別孤零零的人一樣拌着車輪沒有任何改變的聲音,雖然車内還是人很多,也吵雜。”

新娜說,她每次去赤峰探望哈達均有警方跟隨“保鏢”,我和兒子的一切行動全被監視和控制着。
儅我問起新娜是不是哭過很多?她答道:“我沒有淚,從來沒有在哈達面前哭過。” 

1989年10月哈達和新娜一同開了一家蒙文學社書店(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路附中东巷中段。电话:++86471-4393101 或++8613704754570.),是以學術性的蒙文書籍爲主。因爲市場很有限,所以,現在的生意只是夠娘倆的基本生活,再省吃儉用積攢個火車票去看看愛人和爸爸。即便是這樣,當局還不時強行關閉書店或查抄書店,今年的六四20周年就給警察無理的查抄,很多警察的到來把顧客都給驚嚇跑了。

新娜和威勒斯告訴記者,經常有便衣在書店的外面和沒有警察標識的汽車停在那裏。在記者給新娜打電話的幾次中,均是遇到不通的情況多次,有時一連兩天打過20幾次均不通。但記者在北京的朋友給新娜打電話就很快通了,這種經驗和最近兩三個月來從新西蘭和英國給新疆打電話是一樣的。据從新疆出來的人透露,現在新疆内連手機發短信都給禁止了。 
 
記者問起哈達出獄之前和以後有什麽打算。她說:“現在要為哈達出來做些準備。今後我們肯定還是要為民族和國家的進步奮鬥下去。”她說:“我近年給哈達訂了幾份報紙,如《南方周末》 等。原來不讓哈達看,後來我給胡錦濤寫信,也給美國總統寫信,這樣哈達現在可以看到我給訂的報紙了,但經常是哈達拿到的報紙已經是某一部分給剪掉了。”

英雄是怎樣的?英雄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去堅持真理,可以把牢底坐穿都不改變。哈達就是這樣的草原英雄。他從來都不認爲自己有什麽罪,他從來都沒有改變要實現内蒙古人權自由的決心,他從來都清醒地認爲正義永遠要戰勝邪惡的。

2009年9月28日星期一

图瓦蒙古人传统生活面临挑战

为了发展经济,当局计划修建一条铁路图瓦南部最偏远的额尔津-考春地区,距离蒙古边境很近

BBC 记者安吉拉.罗布森
为了发展经济,当局计划修建一条铁路
位于西伯利亚南部的俄罗斯图瓦共和国,身处亚洲腹地。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图瓦人的传统生活几乎没有受到现代化的冲击。但是为了发展经济,当局计划修建一条铁路。BBC记者安吉拉∙罗布森走访了图瓦后发现,当地人担心这条铁路有可能破坏图瓦人的传统生活方式:

大约到了凌晨3点钟,蒙古包里的气温急剧下降,外面的风也开始呼啸起来。

那位帮我在地铺床,把我裹得严严实实地年轻女牧民,现在已经进入梦乡,呼噜打得震天响。

我们现在来到了图瓦南部最偏远的额尔津-考春地区,距离蒙古边境很近。

在蒙古包的一个角落里睡着一位圣人,身上盖着一大堆毛毯。他是一位萨满教巫师。他睡觉的时候,显得很瘦小。但是在半夜的时候,他戴着一个精心制作,上面插满羽毛的头饰,使他面部显得模糊不清。在蒙古包外面的郁郁葱葱的山坡上,他点燃一堆篝火,随后一边用疯狂的节奏敲鼓,一边膜拜祈祷 。

与世隔绝
我是在前一天晚上抵达这里的。阿尔泰开着汽车送我,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转来转去。他是土生土长的牧民,但是现在他也开始下海经商,居住在图瓦共和国首府克孜尔城。

我们来到这里就住在阿尔泰家里。他们全家都是牧民,随着季节变化,不断在迁移。

阿尔泰个子不高,但是长得很结实,显得有些霸气,很少有笑容。最初,他显得总是处于戒备状态。

我们是在邻近的哈卡斯共和国首府阿巴坎见的面。要想抵达图瓦需要翻越白雪皑皑的高山,阿尔泰有时会猛踩油门,汽车狂奔起来挺吓人的。

我问阿尔泰,“图瓦被两千英里的高山包围着,没有铁路,有没有机场,让人感到与世隔绝。你是否感到很沮丧呢?”

“我们要是能与世隔绝,那就太谢天谢地了,”阿尔泰没有好气的回答说。“与世隔绝有利于我们重建苏联人所破坏的东西。”

当1944年图瓦成为苏联一部分的时候,佛教寺庙被拆毁,萨满教巫师遭到迫害或者经常被处决。

尽管当地的图瓦牧民进行顽强的抵制,他们还是被迫迁移到集体农庄,去饲养产奶量很高的优种奶牛。

随着苏联的解体,图瓦人又恢复了游牧生活,佛教和萨满教又开始兴盛起来。

第二天一清早,阿尔泰的表弟巴尔齐拉骑着马到蒙古包与我会面。

“在共产党统治时期,日子实际上更好过一些,”巴尔齐拉说。“在集体农庄,有专门的汽车为我们送粮食,为牲畜送草料。不过,还是恢复我们自己的传统好。我们可以自由地做礼拜,自由自在的过游牧生活。”

但是图瓦面临许多挑战。在这个共和国的人口中,有一半处于失业状态。酗酒问题也很严重,特别是在年轻人当中。

世界自然基金会俄罗斯分部和英国的乐施会合作开展一个新的项目,希望在图瓦推广一些既能保持传统生活方式,又能发展经济的新模式。

“我们的许多商品都是进口的,”这个项目的协调主任卡狄格说。“我们的鸡群是从美国进口的,我们的牛奶来自荷兰。”

根据俄罗斯的法律,无法获得信贷的居民,是不能获得房屋抵押贷款的。这实在让人感到失望。

铁路争议

图瓦南部最偏远的额尔津-考春地区,距离蒙古边境很近
图瓦人现在面临一个左右为难的问题。图瓦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包括铁矿石、铝土矿、煤、黄金和钴矿。开发矿业的潜力很大,利润很高,如果能够修建一条为矿业服务的铁路,将会创造很多就业机会。

图瓦人对自然的崇拜意味着,他们对发展矿业经济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他们意识到他们是这片自然环境的保护者。

两天之后,我步行穿过首府克孜尔城的老工业区,去采访图瓦共和国的劳动部长塞尔格维奇。

这位部长身材高大,性情开朗,讲起话来切中要害。他对图瓦的就业形势确实感到很为难,但是他认为修建铁路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

“首先,有了铁路,就会有许多外地的公司进入图瓦,可以使图瓦在经济上受益, ”他说。“但是在社会和文化生活方面,我们会受到不利影响。”

图瓦国家博物馆正在举行一个不同寻常的展览,展品中包括可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的金首饰、匾额和武器。

博物馆的一位官员告诉我,这些文物属于古代游牧社区中一位地位很高的成员,是在图瓦北部的一个古代墓穴中出土的。计划修建的铁路将从这个地区通过。这个地区被称为阿岩二号。

在离开图瓦之前,我前往首府的一个佛教寺院,和当地人一起排队等候拜见该国地位最高的喇嘛。

当我最后见到他时,巴什基喇嘛安详的圆脸,立刻露出热情的笑容。

我请他解释一下,在共产党长期迫害的情况下,图瓦的宗教和文化传统为何仍然能保持下来。

“我不用去解释,”他微笑着说。“我是佛教僧侣。我相信奇迹。”

西藏流亡精神领袖达赖喇嘛1991年访问过图瓦共和国。人们见到他感到无比高兴,苏联法律的30年统治似乎从来就没有存在过。”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world/2009/09/090927_fooc_tuvan.shtml

中国发表民族政策白皮书

BBC中文网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周日(27日)发表《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详细阐述中国政府如何处置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和问题。

这是一周之内,中国官方发表的第二份有关民族政策和相关民族地区发展的白皮书。

这份白皮书列举了中国民族政策60年来取得的成就,但也指出,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发展有其不平衡的一面。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消除民族歧视
这份白皮书指出,中国采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着力消除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歧视和民族隔阂,促进各民族团结发展;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白皮书说,“在维护民族团结的实践中,国家既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白皮书说,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和压迫;任何煽动民族仇视和歧视、破坏民族平等团结的言行都是违法的;少数民族如遭受歧视、压迫或侮辱,有向司法机关控告的权利。

反对外来干预
白皮书还强调,中国的民族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中国政府坚决反对和抵制一切外部势力打着“民族”、“宗教”、“人权”的旗号插手、干预中国的民族问题,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境内外各种恐怖主义势力、分裂主义势力、极端主义势力对中国的渗透、破坏、颠覆活动。

白皮书指出,为妥善处置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和问题,中国坚持团结、教育、疏导、化解为主的方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避免事态扩大和矛盾激化。“国家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凡属违法犯罪的,不论涉及哪个民族、信仰何种宗教,都依法处理。”

新疆乌鲁木齐发生7·5骚乱事件和最近出现一系列的针刺伤人案导致汉族居民上街抗议,凸现当地民族矛盾加剧。

9月21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1日发表《新疆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称,“东突”势力严重侵害新疆各族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人权。严重干扰破坏新疆的经济发展,还对地区安全与稳定构成了威胁。

世界维吾尔大会发言人蒂里夏提称,中国政府近来连续发表反映民族政策白皮书只能说明其民族政策的彻底失败。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china/2009/09/090927_china_whitepaper.shtml

2009年9月27日星期日

蒙古人、藏人、维吾尔人在中国建国60周年之际在日本东京举行游行示威并给中国政府递交了抗议书

2009年9月26日,蒙古人、藏人、维吾尔人在中国建国60周年之际,在日本人年东京举行游行了示威。同时给中国政府递交了内蒙古人民党撰写的抗议书。书中谴责和抗议了中共政府在南蒙古地区的62年灾难性同化殖民统治。在中共的各种历史运动,尤其是“文革”和“内人党挖肃”案,使南蒙古地区和蒙古民族陷入了史无前例的巨大灾难之中。而且如今,中共汉人的高压统治机器仍然在南蒙古地区高效率的运转着。

中共在南蒙古地区大搞的所谓“禁牧”、“计划生育”、“开垦开矿”、“毁林封河”、“撤盟建市”、“撤销合并”蒙古语学校、派驻大量军警实行高压统治的同化政策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不得人心的。是在侵犯蒙古人的基本人权的犯罪行为。我们必须谴责此种卑劣行径。同时我们也呼吁全世界爱好和平、推行自由民主的人们,支持蒙古人的正义事业,致使南蒙古地区拥有和平民主自由的未来。


http://www.lupm.org/chinese/pages/090927_1.htm

蒙古自由联盟党至中共的公开信 --- 蒙古人要对“中秋节”说“不”

蒙古人要对“中秋节”说“不”

二零零七年年底,中共北京政府和他的附庸,“内蒙古自治区”把所谓的“中秋节”定成了其法定节假日。每年的这个所谓“中秋佳节”,对于蒙古人来说是个及其敏感的日子,不管是传说还是事实,在这个吃月饼和西瓜的日子已经和屠杀蒙古人的那段血腥历史有了不可逆转的渊源。我们在互联网上可以搜索到的无数条链接足以说明它的那段真实历史存在。但是,中共颁布法令将“清明”、“端午”和“中秋”三个汉人的节假日定为中国法定假日,硬是要把这个与蒙古族、藏族和维族毫无关系的“假日”定为这个“56个民族”国家的法定假日。更加悲惨和令人遗憾的是:蒙古人还必须去接受这个曾经屠杀过自己祖先的,而且更要在这个日子载歌载舞的去迎接它。
二零零九年十月份,在这个中国的所谓“中秋节”来领之际,蒙古自由联盟党面对中共这种全然不顾蒙古民族感情的卑劣行为深表遗憾,并提出公开呼吁和强烈的抗议:要求在南蒙古地区取消“中秋节”为其法定节日的行为,公开向全体蒙古人道歉!中共如继续一意孤行我们将采取必要的行动,举行大规模的抗议活动!

蒙古自由联盟党
2009年9月25日

http://www.lupm.org/chinese/pages/090927.htm

2009年9月25日星期五

彼此与共的命运

文/唯色

自6•26在广东韶关发生针对维吾尔工人的仇杀,迄今两个多月了,由此在千里之外的乌鲁木齐所引发的血腥事件接踵而至,逐渐演变为民族之间的冲突,甚至不断恶化。而7月5日,许多维吾尔人举着五星红旗走上街头,为的是昭显对这个国家与政府的认同,希望政府主持公道,并不是另有政治诉求。遗憾的是,当权者并没有做出理性的、向善的回应,类似去年拉萨从3月10日至14日先镇后暴的一幕,以更为激烈的惨象,在乌鲁木齐上演了。

当局对真相的掩盖、对资讯的封锁、对声音的控制是叹为观止的。它霸道到这样一个地步,全然不顾及如此一意孤行有多么地丑陋。难道一手遮天会是富有成效的吗?虽然可以令其民众大多数偏听偏信,但因此播下的仇恨、撕裂的伤口、迭出的悲剧,却也是害人害己的,至于未来,在这个多民族国家是否会有和平的前景,相信谁都不会心存乐观的。事实上,对于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不但被边缘化而且被噤声的维吾尔人来说,活生生的现实显然是冷酷的,非常不利的。

一位维吾尔知识分子对我说,无论如何,作为藏人的你们比我们要幸运得多,虽然你们与我们受着一样的苦,但你们获得的同情与支持,不但在汉人当中还是在国际社会,都要比我们多太多。而且,你们有一个伟大的、智慧的达赖喇嘛,这是你们最大的幸运。我理解并且赞同他的话。维吾尔人所怀有的挫败与无奈、痛苦与挣扎是我所熟悉的。去年3月以来,包括我在内的许多藏人都有类似的感受。只是,在昏天黑地的日子里,藏人被妖魔化、污名化、标签化的程度,的确要轻于维吾尔人。以至于,当从乌鲁木齐传来汉维仇恨如雪球越滚越大的一桩桩案例,不少人开始屈尊俯就地念叨起藏人的好话,就像在比较一只羸弱的狼与一只凶狠的狼,但实质上都被认为是黑心狼。而我,为这样的比较深觉可笑。

新疆事件刚发生时,我写过,从去年三月到今年七月,从拉萨到乌鲁木齐,皆是“一样的泪水一样的日子一样的我和你……”这是因为藏人和维吾尔人,都在这个国家的权力天平尤为弱势的另一端,都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所言的与高大、坚硬的墙相对的脆弱鸡蛋。有藏人网友在Facebook上说:“如果你认为我们面对的只是愚不可及而蛮狠无理的集权专制,那你就错了。我们面对的还有更可怕的大民族主义。……新疆的汉人崇敬王震,怀念王震时代。可以显见,这个民族的殖民心态和大民族主义的猖獗,即使是在今天人类不断探索不断前行的进程中,也有高涨和激烈之势。以王震为代表的这个民族,连反思和歉意的勇气都没有,是可悲的。”

一个把56个民族56朵花挂在嘴边却剥夺了每个民族权利的专制政府,一个本身失去为人的尊严却傲慢地毫不尊重异族的强势民族,说实话,一直以来,都使得像藏人、维吾尔人这样的弱势者深感压力,越来越喘不过气来。但应该承认,救赎之道是存在的,存在于每个个体的内心之中,就像汉人知识分子黄章晋,在声援遭受不公正对待的维吾尔知识分子伊力哈木的文章中,讲述他们相识之初,因为一句维语yahximusiz,意思是“你好”,而结下了知交的缘分。

2009-9-9,北京

http://woeser.middle-way.net/

转帖三张图片,中国当红影星章子怡在蒙古草原上的造型,看似剽悍的蒙古人俨然成了陪衬、道具和背景!

唯色博客





http://woeser.middle-way.net/

独立、民族自决,是世界潮流

唯色博客

犹太人复国,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们还不像西藏人这样,一直有自己的家园,而是流散世界,曾长期没有一块安身立命的土地。但他们坚持自己的梦想,经过多年的追求、奋斗,更有流血牺牲,最后终于复国,建立了以色列这个独立的国家。但就在建国次日,周边的五个阿拉伯国家连手入侵,不让它生存。当时这五国有四千万人口,以色列只有60万,刚宣布建国,还没有正规的军队,危在旦夕。但以色列人不是想“有没有可能”,而是想建国“应不应该”。最后选择坚守自己的家园,绝不屈服,全民奋战,终于打败入侵者,保住了这个新兴的国家。

近年获得独立的东帝汶也是坚持了西式的“应不应该”而成功。东帝汶才80万人,不到印尼两亿人口的0.5%。在苏哈托军事政权专制三十多年中,如果按照“可不可能”的思维,那独立就连想都别想。但最后东帝汶人成功了,因为他们的领袖和人民,坚持的是理念原则,而不是绞尽脑汁琢磨操作上的可能性。

科索沃也是这样,面积才一万多平方公里(原为塞尔维亚的一个自治省),只有200万人口,不到塞尔维亚的五分之一,但科索沃人坚持要独立,经过多年的奋斗,最后也梦想成真,成为一个独立国家,至上月底,已获得国际上62个国家的外交承认。他们初期的艰难,同样令人感到“不可能”。

联合国刚成立时,全球才50多个国家,现已近200个,等于增加了四倍,说明独立、分离、民族自决,是世界潮流。关键是看这个民族的决心,尤其是其领袖对国家前途的认识是否清晰和坚定。

跟流氓论理,是君子的错

今天,任何谋求跟中共要民主、要真正自治,都是与虎谋皮,完全没有可能!至于提什么中国的宪法精神,即使作为策略,也是不会有结果的,因为共产党本身都从来不按自己的宪法行事;宪法是花瓶,你以为那里能长出鲜花,那是你的错。

今天西藏流亡政府应该做的,是认清现实,尊重真实;这个现实就是,中共政权无论如何都不会给藏人真正的自治,这是专制者的本性决定的。不管你怎么让步、怎么妥协、怎么磕头、怎么恳求,全都没有用!举一个再典型不过的例子:达赖喇嘛本人的确是发自内心要放弃独立,他千百次地在西方清楚地表达这种想法,并通过他的代表直接无数次地告诉北京。但中共硬是把“藏独”这顶帽子“钉”在达赖喇嘛头上,然后用其绝对控制的媒体强力宣传,于是十三亿中国人一致认定达赖喇嘛是“藏独”的罪魁祸首,对他痛恨万分。面对中共这种流氓,你要拿它当君子一样去论个理,不是中共的错,是你的错。人家清楚地按独裁者的原则、理论行事;而你原则没有,理念不清,要斗过人家,怎么有可能?

那面对如此“强大”的中共独裁政权,西藏流亡政府现在怎么办?应该旗帜鲜明地提出来,西藏历史上是个独立的国家,现在被中共占领了;必须结束共产党在西藏以至整个中国的专制统治,联合所有人,推动中国民主。未来中国民主了,六百万西藏人民用公投决定自己的前途。如果那时(民主)中国能够尊重藏人的选择权,平等对待西藏民族,那么达赖喇嘛可以提出,希望西藏留在中国,实行高度自治(只能是建议,不能是决定!)以达赖喇嘛在藏人中的崇高声望,多数藏人很可能会听从。如果不是这样,那就必须尊重全体西藏人民的选择。

传播西藏的“两个真实”

今年达赖喇嘛已74岁。他不仅是西藏历史上十四位达赖喇嘛中最长寿者之一(有九位达赖喇嘛寿命不到50岁),更是走向世界,在全球最受欢迎的精神领袖之一。既然过去二十年来致力跟中共谈判的“中间道路”毫无成效(今后也不会有成效,这是必然的),就应该改变策略,把重点放在,向世界传播西藏的两个真实:西藏历史上是独立国家的真实,多数西藏人民要求独立的真实。由此积攒国际上了解真实的人们支持的力量,同时也促使更多西藏境内的藏人觉醒。把希望放在自己的人民的觉醒上,而不是寄托到中国统治者的开恩上。或者说,不要寄望于统治者的变化,而是依靠人民知道真实后产生的力量。

现在的中间道路明显是走不通的,而向世界传播西藏的两个真实,也不是可以立即见效的。既然都不能获得明显效果,那为什么不走真实的道路?而且,只有走真实的道路,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结果。一味谋求跟北京谈判的妥协政策,只能自我麻痹,涣散斗志,在给中共专制统治的合法性“背书”的情况下,误导西藏内部的藏人。导致他们也不了解自己的国家的历史,不敢想像独立的可能,还会产生“沉默螺旋”效应,使他们认为,无论是境内还是海外的藏人,多数都不想独立,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心里想,那就干脆放弃吧。

西藏人民的觉醒是关键

至于说强调西藏属于中国,才能获得中国知识分子的支持,那也是本末倒置。因为西藏问题的根本解决,关键是看六百万西藏人民的觉醒程度和抗争的力度。从以色列复国,东帝汶独立,科索沃建国,更不要说当年美国脱离英国的独立战争等等,全部的例子,都是靠本民族的努力,而不是依赖殖民统治者内部的知识分子觉醒。对方民族的知识分子发出良知的声音是宝贵的,但不是关键,更不是“前提条件”。

以达赖喇嘛在当今世界的崇高威望,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关于西藏的“两个真实”,是绝佳的机会。一旦这位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圆寂,如果找到“转世”,还要至少近二十年之后,才会有一个成年的“达赖喇嘛”;更不要说,要达到现在这位达赖喇嘛的全球性声望,岂止是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因为现在这位达赖喇嘛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他的气质、风格、为人的谦恭、对他人关照的细心、孩子气的率真,坦荡的开怀大笑,以及他讲话时特有的劲头等等,都是独特的,无法模仿的。这种世界性声望和爱戴,绝不是将来哪个人叫“达赖喇嘛”就可以达到的。如此可贵的“个人资源”用在“中庸之道”上,实为一大遗憾。

藏人心底的呼唤是“独立”

我丝毫不怀疑,在绝大多数西藏人的心中,独立是他们发自心底的梦想。只是由于面对中国恶龙的霸气和暴政,他们不敢发出真正的声音;由于对精神领袖达赖喇嘛的巨大尊敬和爱戴,他们以宗教情怀推崇达赖喇嘛的政策。但自由是每一个人心底的渴望,挣脱强权的压迫、建立自己的家园,是古往今来全世界每一个民族都一路浴血奋战所争取的,西藏人民绝不会例外!

达赖喇嘛和流亡海外的藏人,如果转向重视多数藏人内心呼唤的“西藏独立”,传播这个真实、这个现实,让世界更清楚这个真实,尤其让每一个藏人知道他并不孤独,让每一个藏人心中的梦想都继续燃烧,这种梦想的燃烧,就是为恢复一个独立的西藏国铺路!无论道路多么艰难,无论需要多少代人的努力,但这是一条迟早必定要走的路!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从脚下开始?!无论这开始的一步多么稚嫩,在漫长的复国道路上显得多么微不足道,但它是通向心底呼呼的道路,通向梦想的道路,是正确的道路!在迷失的道路上跑一万米,不如在通向梦想的正确道路上挪一寸。无论任何人,为实现自己梦想所作的每一丝努力,都有潜在的巨大力量:因为它真实。人类古往今来的一切成就、一切胜利,都是追求梦想的结果!西藏人的梦想,也迟早必定会成为人类梦想成真的一部分!

http://woeser.middle-way.net/2009/08/blog-post_27.html#comment-form

内蒙古异见人士涉嫌“煽动分裂国家”被软禁

南蒙古观察

内蒙古异见人士、泛蒙古民主协会的创始人阿尔玛兹先生(Almaz )被中国政府以涉嫌“煽动分裂国家罪”,软禁在内蒙古的通辽市。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唐琪薇的报道。

据南蒙古人权信息中心9月11号的消息说,今年4月底,阿尔玛兹在网上呼吁内蒙古民众集会抗议中国政府在内蒙古的民族政策,不久即被拘捕。被拘押3个月后,中国政府以涉嫌“煽动分裂国家罪”,勒令阿尔玛兹在家软禁一年。

北京维权律师黎雄兵告诉本台记者,所谓的“煽动分裂国家罪”是指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煽惑、挑动群众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煽动’顾名思义的话呢是指向不特定的公众进行传播,通常要有分裂国家的思想内容,分裂国家的组织架构。”

黎雄兵指出,对阿尔玛兹的软禁本身就不符合正当的法律程序。

“中国的法律里面除了治安拘留或者是刑事拘留、刑事逮捕或者是判刑之外,就不能够由其他措施来限制公民的自由。”

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夏明表示,过去50年来,由于汉族人口膨胀,致使很多少数民族不得不被驱赶到边远地带。尤其是最近二十年,中国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更是形成了汉人冲击少数民族的新浪潮,各地少数民族的不满情绪自然会高涨。

“西藏的拉萨或者是新疆的乌鲁木齐、内蒙的呼和浩特基本上都是以汉人占主导地位的一个城市。在商品经济下的汉人通过商品大潮去对少数民族的冲击又让少数民族在市场经济下处于一种劣势。”

夏明说,中国政府在蒙古、新疆、西藏等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施行的权利结构完全以大汉族为中心,对边疆人民想掌握自身发展命运的呼声不够尊重。这种权利架构的不平衡,进一步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在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冲突。

“所 有的少数民族地区它都在战略的边疆要塞。中国政府对这些边疆要塞的权力控制是非常强大的。对行政干部配备数量极大,实行的不是殖民政策,是殖官政策。官员 从汉族地区派过去,大量的军队从汉族地区派过去。同时,它又是一个无神论的政党,这样的话,我觉得这些冲突就是无可避免的。”

但夏明也表示,由于历史的原因,蒙古问题和新疆、西藏问题有很大的不同。夏明说,当年整个元朝大帝国统一中国后,蒙古也自然地成为中国的一部分。之后,蒙古人渐渐被汉人的文化习俗所同化,蒙古也成了当年成吉思汗送给中国的嫁妆。

“蒙古人军事上征服了中国,而中国文化上政府了蒙古,使这两者溶为一体。所以就说为什么新疆跟西藏它们有更强烈的反叛,而在蒙古这种反叛应该说就比较弱。”

南蒙古人权信息中心的消息说,阿尔玛兹在拘押期间饱受酷刑,中国网警和国安人员还进入他的电子邮件信箱以及QQ帐号,以搜集阿尔玛兹所谓的分裂国家、甚至是和恐怖组织有染的证据。夏明强调,如果内蒙古真的要开展独立运动,恐怕来自外蒙古的牵制会非常大。

“外蒙没有吸引力了,鼓动内蒙的独立。外蒙的经济是非常差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外蒙是想融入到内蒙这边沾一点中国经济发展的光。”

夏明说,在他看来,中国的少数民族并不是要想要把传统文化凝固成永不进化的化石,他们只是希望根据自身需求,独立自主地改造传统文化,以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要求。

“无论从汉族跟内蒙、新疆和西藏的关系,包括跟其他的内地少数民族的关系,我觉得最根本的还是人民没有文化的自决权,也没有控制自己发展的发展权。”

据了解,另有两位内蒙古青年男子也因为被指称参与了泛蒙古民主联盟的活动被拘捕,但不久之后即被释放。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唐琪薇的报道。

http://www.smhric.org/Chino_266.htm

中国建国60周年来临之际大陆关闭很多蒙古网站

南蒙古人权信息中心 2009年9月18日
 
为提防民族意识的复苏,认为60年大庆时蒙古人是不安定因素,从9月9号开始关闭了大量的蒙古族网站。

一.《蒙古包网络联盟》于2009年9月11日20:00点左右被强行关闭。理由:备案数据不准确。

http://www.mongolger.net/

以下是无奈之下网站给广大会员的公告:

非常感谢光临蒙古包的各位同胞,因网站备案出现异常,因此国庆期间全体放假,休假20天。庆国庆!大家国庆节愉快!!!

“蒙古包网络联盟”是已经运行7年的纯蒙古文字做的,宣传蒙古文化为主题的网站。这个网站有3000多个会员,由著名的学者到教育工作者等知识分子、大学生以及普通牧民为主要成员的这个网站在几年来对蒙古文化的复拯救、保护、推广做了大量的工作。有论坛,论坛对时反映蒙古族的现状以及人们的想法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网站的总访问量159万多次,每天的访问量200多次。这样一个比较纯粹的文化传播为目的的网站在2009年9月11日20:00点左右被关闭。这是当时正在上蒙古包网浏览的网友chege 说的:“我正在阅读帖子,突然网络断了,链接以后蒙古包主站和论坛都打不开了。进入蒙古人房间也进不去了。这几天我感到很空虚,做什么也做不进去。网站关闭的事情总在脑子里萦绕。晚上做恶梦……”。这次的关闭是没有通知运营者的强行关闭。站长在锡林郭勒开会,网友给站长打电话咨询,站长说没有接到通知。等到14号站长才有了上网的条件询问才得知,“备案不准确”为由关闭的。其实蒙古包网络联盟是备案了,一直是手续俱全的情况下运行的。现在整顿网站,把没有备案的都关闭。估计是出于对国庆节的安全考虑的。当局把民众的上网的权利看做是不安定因素。但是蒙古包网站是不在这个范围内的。如果真的像网络管理部门说的那样数据不准确,那么过去的7年怎么能运行了呢?以前也曾经有过短暂的关闭,因为发了哈达的判决书而强行关闭的。勒令删除之后才给开通。

二.“MGLhun”(“蒙古人房间”) 于蒙古包同时关闭。这个是新浪网的空间,那里有数千个语音聊天的房间,都还在运行,蒙古人房间无端的被关闭而到现在无人解释。“MGLhun”是由路径进入的聊天室国,路径是这样的:

新浪网—— UC插件(安装、注册)——聊天大厅——合作专区——VIP温馨情感——温馨驿站(网通)——MGLhun

MGLhun 每天晚上安排一些文化宣传活动,比如:

周一,自由谈论,谈论蒙古族的政治经济以及人权等问题。

周二,各地风情介绍,包括风俗、地名、典故、传说等。

周三,专家讲座,主要是环境问题,蒙古文化面临的危机与挑战等问题。

周四,电脑和网络知识讲座,

周五,歌咏与诗歌朗诵,

周六,蒙古夜晚,1,nairin gorban dabaa : 蒙古文化知识竞赛。2,蒙古名人介绍。3. 蒙古历史事件介绍。

周日,文学作品阅读。

还有重大节日晚会,比如成吉思汗诞辰日纪念晚会、圣诞晚会等。

2005年到现在已经运行了4年。这里还呼吁大家做了一次对“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的大型的法律宣传活动。每天晚上在线会员多的时候一百多人,至少也三四十人。这是个休闲娱乐与增长知识、互通信息的好平台。蒙古网民已经把她当做自己的网络之家。现在毫无说法地关闭了。

三,蒙古家园论坛于9月9日20点左右被关闭。

http://www.mglzaluus.com/bbs/

这是个主要是以资助蒙古语授课的贫困学生的论坛。从2004年开始的,先后资助了160多名贫困的中小学生(有的统计在册,有的还没来得及统计),其中有香港的一位女士一对一资助的几十名学生。开展了助学篮球赛、圣祖成吉思汗诞辰祭奠、中学生作文竞赛等很多项有益的活动。还有民族文化、民族教育、域外蒙古、草原与生态、电脑科技、校园生活等很多高品位的版块来讨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面临的困境等问题。会员有 4310人。主题有12958,帖子有158815.现在关闭后这一学期的助学活动就很难按时完成了。学校已经开学,好多志愿者都联系不上,学生等待网站的资助。

四,蒙古人网站被关闭

http://www.mongolhun.com/

该网站是在北京工作的蒙古族青年特木尔巴根先生举办的。

一个蒙古网民ovor49对本站的采访说:

“关闭网站是对蒙古族话语权的剥夺,是蒙古族合法权益的践踏。这严重伤害了广大网民以及专注贫困生的爱心人士的情感。当局应该给我们一个说法。我们要要回我们的话语权”。

2009年9月21日星期一

草原游牧文化遭受的冲击

内蒙古大草原并非是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尤其是近四五百年,大量移民的入侵及受农耕文化的影响,草原游牧文化的原始形态不断受到冲击和挑战。

移民不仅增加了内蒙古大草原的人口压力,更重要的是,这些移民还将农耕文化一并带入了内蒙古大草原,和草原游牧文化不断碰撞。据历史记载,明朝和清朝期间,有大量的农民移入内蒙古,他们在大草原上垦荒种田。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内蒙古为解决周边地区的困难或者说是全国之困难,国家允许东北三省,华北四省,南方诸省及宁夏、甘肃等西部地区迁入内蒙古,这一历史时期,内蒙古增加人口约600万。这种大量的汉民移入,不仅增加了人口压力,更重要的是不断改变蒙古族的原始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种植业不断兴起,千百年来蒙古族用来进行畜牧业生产的草地遭到破坏。

20世纪80年代牧区实施的“草畜双承包”政策是效仿农区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制定的,而这一政策的实施,是蒙古民族由游牧转变为半游牧或定居的巨大转折点,素以游牧而闻名的时代从此成为历史。蒙古民族游牧生产方式的结束,从很大程度上阻断了游牧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发展,但是,蒙古人仍然生活在这片虽然已经退化了的大草原上,从事着与他们的祖先方式不同的生产活动,饮食种类、习俗、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仍有部分的保留和体现。

(中间省略)

历史留有我们的遐想

社会是不断进步的,生产力的发展是不可阻抑的历史潮流。在中国北方广阔的草原大地上,以牧业生产为主的民族——蒙古民族,以及他们千百年来创造的草原文化正在遭受新的挑战。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是不可争辩的事实,但是,这一历史责任并不能全部归罪给我们勤劳勇敢的蒙古人。

保护传统游牧文化势在必行,这不但是科学家们的呼唤,更是蒙古民族的呼唤。一种文化的保护,不仅仅是作为历史的记载,永远陈列在博物馆里,让后代子孙瞻仰、感叹。草原游牧文化来自生产、生活,是保护草原的最好法则,我们不但要保护民族文化,更重要的是发挥民族文化对保护内蒙古大草原的积极作用,让这样悠久而又优秀的文化不断地在蒙古民族的血统里、在大草原上传承和发展。(节选)

巴尔虎蒙古族

古老的巴尔虎部落是蒙古族之一。公元206年,蒙古部落到兴安岭西侧(呼伦贝尔),把自己叫“柔然”的蒙古部落。从此,归属于“柔然”的巴尔虎部落游牧于呼伦贝尔至布尔罕山的辽阔地区。到公元4世纪时,主要居住于斡难河、土拉河以北、贝加尔湖以南地区。当时,巴尔虎已形成了富裕、强盛的部族,其首领称之为“巴尔虎”(古代一种毛长、动作快捷的野狗的名称而来,意思是杰出、英勇)。“巴尔虎”这个名称从此开始闻名,后成了部族名称。大约5世纪时,归属于柔然汗国。

6世纪,归属于突厥汗国。7世纪,归属于薛延陀汗国(628—648年),于兴安岭西侧、斡尔浑河、土拉河、贝加尔湖一带游牧。薛延陀汗国灭亡后,多数的巴尔虎人游牧于克鲁伦河下游,呼伦湖、贝尔湖一带。当时巴尔虎有6万户、一万军队。8世纪初,巴尔虎迁徙到贝加尔湖原地,与其他部落触合形成了“巴尔虎联盟”。“巴尔虎联盟”内有巴尔虎、布里亚特、豁里、秃麻惕、脱斡列思、古儿列兀惕、塔儿忽惕、布剌合臣、贺日木沁等部落。10世纪时,巴尔虎的首领叫做“巴儿忽台蔑儿干”,传说巴儿忽巴特尔与斡亦剌惕部的巫女阿绍亦干生有布里亚台和豁里台两个儿子。布里亚台的后裔组成了布里亚特氏族,他们分布贝加尔湖的北部黑鲁古河、朱勒格河流域,靠渔猎为生。豁里台有十一个儿子,其后裔组成了十一个豁里氏族,他们与秃麻惕部落联合,居住于昂可拉河、贝加尔湖、巴尔忽真·脱合木等地区。巴尔虎的一部分与豁儿剌思部融合,迁居于布儿罕哈剌敦山,组成了豁里剌儿氏族。豁里剌儿氏族的首领叫做“豁里剌儿台篾儿干”。豁里剌儿台篾儿干取了巴尔忽台篾儿干的女儿巴儿忽真卦为妻,巴儿忽真卦生了女儿,取名为“阿兰卦”。阿兰卦嫁于朵奔篾儿干后养育了五个儿子,于是流传了“阿兰卦折箭教子”的故事。巴尔虎的阿兰卦是成吉思汗的十二世祖母。

1207年,巴尔虎归附蒙古帝国,游牧于贝加尔湖至黑龙江沿岸的广阔草原上。巴尔虎英雄们为成吉思汗的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如:巴尔虎的俺木海创造了“投石机”,他的儿子忒木台儿征伐有功,所以,他们都被封为虎符元帅。万户长豁儿赤为了满足个人私欲,到秃马惕部落挑选30名美女,引起了“秃马惕叛乱”。1217年,成吉思汗征服秃马惕部落之后,一部分秃马惕(现在呼和浩特一带的土默特蒙古部的前身)人分给了博尔忽家做奴隶来抵人命;一部分秃马惕人归随忽都合别乞,斡亦剌惕部融合。公元13世纪60年的阿日格布哈与忽必烈争斗中,巴尔虎支持了阿日格布哈。1271年,忽必烈建“元朝”后,多数巴尔虎、布里亚特人在贝加尔湖一带看管汗国军用马群。1368年,妥欢帖木尔退居蒙古草原后,蒙古封建主之间争权夺位而引起的内部矛盾和明朝的屡次进攻,削弱了蒙古封建主的力量和大汗对当时蒙古各部的控制。

趁此机会,14世纪,昔日的元朝“强臣”——斡亦剌特部的猛哥帖木尔联合巴尔忽惕、布里亚惕、巴图特、绰罗斯等部落后,不但统治了斡亦剌特部,还统治了大部分蒙古地区。这个基础上儿子额色顾汗(1415—1425年)几乎统治了整个蒙古。达延汗统一蒙古各部落时,巴尔虎人主要从属于永谢布万户及土默特万户。此外还有一部分巴尔虎人,在贝加尔湖一带游牧。16世纪时,由于蒙古封建政权胁迫之下,巴尔虎人放弃了萨满教,信仰了喇嘛教。1666—1689年贝加尔湖至呼伦贝尔一带游牧的巴尔虎人,一部分归附清朝;另一部分归入沙皇俄国;还有一部分投奔了喀尔喀。1732年,归附清朝的部分巴尔虎人,编入“索伦八旗”,并同鄂温克、达斡尔等进驻呼伦贝尔。1919年,这部分巴尔虎人单独建了一个旗——陈巴尔虎旗。1734年,投奔喀尔喀的巴尔虎人迁往呼伦贝尔后,按索伦兵制,编为两翼八旗——现在的新巴尔虎左旗和右旗。1922年,有160户、700多人的首批布里亚特人,从俄罗斯迁入了呼伦贝尔的锡尼河地区定居,这部分巴尔虎人,现在叫锡尼河布里亚特。现在巴尔虎人聚居于呼伦贝尔市巴尔虎三个旗、鄂温克旗锡尼河地区和布里亚特共和国。散居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伊利洲、呼和浩特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等地。

  成吉思汗对巴尔虎部落的评语:出生在巴儿忽真——脱和木、斡难河的男孩,每一个都很勇敢,未经教导就懂道理,很聪明。那里出生的每一个女孩未经装饰、梳理就很美丽,面色泛红,而且无比灵巧、伶俐、品德好。
   巴尔虎历史人物:历史学家认为成吉思汗从巴尔虎女子阿兰卦折箭教子的故事得到启发,一是内部团结后建立了蒙古国;二是外部团结后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大蒙古国——元朝。蒙古历史书中记载:成吉思汗小时候,将他的同父异母的弟弟贝格德尔用箭射死,其母训斥成吉思汗说:“你的十二世祖母是巴尔虎部的女子——名叫阿兰卦,他的丈夫叫朵奔篾儿干,是一只眼睛、能看千里的人。朵奔篾儿干在世的时候生了两个儿子——波勒古奴代和布古奴代,他去世后阿兰卦又生了三个儿子——布嘎哈达黑、包哈图萨拉吉、包坦其尔孟哈嘎,包坦其尔孟哈嘎就是你们的祖先。五个儿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相互猜疑,这种情况也日益严重了。无奈的阿兰卦把孩子们叫到身边,每人发给一支箭,让他们折断,孩子们都很轻松的把箭折断了。她又拿五支箭捆在一起,又让她的孩子们轮流折,这次五个孩子一个也未能将手中的箭折断。这时她对孩子们说:‘你们就像箭一样,每一个都很出色、锐利,但是如果你们不能团结在一起的话,你们就会遇到很多困难,你们只要兄弟齐心一定会做出一番大的事业。’她的五个孩子都很惭愧,后来她的孩子们都很团结。铁木真你懂吗?!乞彦部这样才能强大的,你做为一个部落首领的长子,把弟弟用箭射死了对吗?”于是成吉思汗马上承认了错误,向母亲保证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这个承诺在他与扎木合三次结拜安达和其他民族团结建立国家中体现了。成吉思汗的第九世祖父玛南陶敦的儿子那琴巴特尔的妻子因是巴尔虎人,所以巴尔虎人支持那琴巴特尔和他的侄子海图,让海图担任蒙古诸部的汗位。还有,成吉思汗爷爷巴尔登巴特尔的夫人——苏尼古拉是巴尔虎部的塔尔古特氏人;给成吉思汗、窝格台汗、孟和汗立功的虎符元帅俺木海和他的儿子忒木台儿也是巴尔虎部人。忽必烈时期,打南宋的万户长胡图达日也是巴尔虎人,忒木台儿的儿子。六万蒙古大汗——巴音孟和达延汗小时候,把他从蒙古部斡亦剌特大屠杀中救护,送到距巴尔虎民俗园3公里的喀尔喀古日板赛汗的人是巴尔虎部萨日图拉氏的巴音代篾儿干。曾经做过乌里雅苏台将军的都嘎尔是清朝的一个名将;创建内蒙古自治区的主席是古代秃马惕巴尔虎的后裔云谢布氏的乌兰夫。呼伦贝尔市第一任盟长——额尔钦巴图和研究“蒙古秘史”的原呼伦贝尔盟副盟长花赛都古尔扎布老人也是巴尔虎人。

  巴尔虎主要氏:

  豁里剌儿、古儿列兀惕、塔儿忽惕、布剌合臣、巴图特、绰罗斯、云谢布、豁里、秃麻惕、脱斡列恩、伊黑利德、阿布吉、卢忠、乔淖、阿拉今、浩日木吉、阿西巴古德、宝拉嘎德、嘎拉朱德、花赛、浩布吐德、西来德、古奇德、哈日嘎纳、胡代、宝敦古德、巴达奈、哈拉宾、查岗古德、达楞古德、西日怒德、乌力雅德、齐布沁、额热根、哈日怒德、萨日图拉、伊和忠、呼日拉德等。

2009年9月20日星期日

内蒙古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承德“四三”会议

蒙古族的自治活动

  分布在所谓的原“热河”省的蒙古民族的人口有50万,“热河”是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由中共占领的惟一的省,是关系到中共巩固的热河地区的关键。

  “热河”的蒙古族始终处在汉人的剥削与压迫和欺凌,汉人利用高利贷、廉价典当、赌博,甚至武装掠夺霸占蒙古民族的土地和财产,露骨地推行大汉族主义。另一方面,蒙古民族民族独立运动此起彼伏,接连不断。日本走后,建立了蒙古人自己的政权。同时国民党建立国民党党部,成立光复军,在北票和锦州成立了卓索图盟政府和昭乌达盟政府,把热河省的蒙古民族置于大汉族主义统治之下。

  1945年10月23日中共发出密电:“在目前我们控制热察,发展东北,取得华北优势的方针下,内蒙在战略上具有极重要的地位。解决内蒙古问题,建立我党我军巩固的后方。”电报指明:“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区域自治。首先从各旗开始,……”。中共指示云泽在1945年11月25日在察哈尔省会张家口成立了所谓的“内蒙古运动联合会”,指派1925年加入中共的绥蒙政府主席云泽为主席。

  1946年1月,东蒙地区的蒙古人在葛根庙召开了东蒙会议,博颜满都当选为东蒙自治政府主席,哈丰阿为秘书长。会上宣布成立东蒙古人民自治军,阿思根为内防部(即军事部)部长。把热河省的东、北部16个旗划归他们管辖。东蒙自治政府派出以萨嘎拉扎布为团长的工作团到热河省的林东,成立了昭乌达省政府和东蒙自治军第四师,萨嘎拉扎布任省长,和子章任第四师师长。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白云航也由王爷庙到达热河省东部的卓索图盟,建立了内蒙自治促进会,并要求中共冀热辽部队同意其成立蒙古正规军。

  二、“热河”蒙古民族问题

  对于东蒙人民代表会议选出的东蒙自治政府与中共热河省政府之间的冲突,中共采取了强硬立场。指示云泽提出了解决热河问题的八条。
  中共为了解决热河省与东蒙自治政府的冲突,于1946年2月24日,电示云泽: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与东蒙自治政府各派7名代表,由云泽主持,在热河省省会承德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吧内蒙古纳入版图问题。

  三、承德“四三”会前的冲突

  东、西蒙自治运动统一的承德会议从1946年3月30日到4月2日先后召开了5次准备会议。第一次、第二次预备谈判无果;第三次预备谈判处于僵持……参加谈判的双方代表围绕着内蒙古的领导权和走什么样的道路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冲突,西蒙代表提出拥护中共,东蒙代表的主要人物则主张由内人党来领导内蒙古独立。他们的理由是:内蒙古地区落后,牧业经济为主,没有产业工人,不宜成立共产党,而应当成立内蒙古人民革命党,提出退出内战、不参加国共之争、然后独立自治,建立内蒙古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的主张。

  在头几次的预备会中当双方争执不下。云泽到会,所讲述的一番后东蒙代表无法接受其主张。最后拉拢东蒙代表特木尔巴根、哈丰阿加入了中共。

  解决了哈丰阿和特木尔巴根后东蒙代表团在群龙无首的状态下在新的一轮谈判中,解散东蒙自治政府和内人党。云泽起草《决议》,内容是:内蒙古地区必须在中共的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解散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受中共领导;撤销东蒙政府,成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总分会,保留东部四盟东蒙自治军改为与中共军对性质的“内蒙古人民自卫军”,接受“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和中共军对的指挥。

  起草过程中,加入中共的东蒙代表哈丰阿亲自找到云泽,要求不把取消内人党的问题正式列入决议,待他回王爷庙去,游说内人党领导成员自行解散。云泽想:既然哈丰阿提了建议,做点让步。因哈是内人党党魁。于是,把取消内人党一条从“决议”中划去。

  1946年4月3日上午8时,“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和东蒙人民自治政府的代表在承德举行了所谓"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这就是内蒙古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四三”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共14人,"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代表7人,有:云泽、刘春、克力更、包彦、乌勒吉那仁、田户、庆格勒图;东蒙自治政府代表7人,有博颜满都、哈丰阿、特木尔巴根、包玉昆、白云航、义德嘎苏荣、哈斯巴特尔。最后该会选举执委61人,候补执委8人,常务委员24人。云泽为执委会主席和常务会主席,博颜满都为副主席。决定“热河”省赤峰为“内蒙古自治运动”临时中心地,卓索图盟、昭乌达盟、锡林郭勒盟、察哈尔盟受联合会直接统辖。

国民政府自欺欺人之外蒙古问题

一、国民党政府当年的国事记录(节选):
1945年8月14日

   甲、日本答覆美英苏中四国正式投降,并由天皇颁布敕令,保证签订实行波茨坦宣言规定条件,所有部队停止积极行动,交出军械。

   乙、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莫斯科签字(王世杰与莫洛托夫代表)
(1)防日军事同盟三十年。
(2)苏俄声明一切援助给予国民政府,尊重中国在东三省之主权与完整,新疆问题无干涉中国内政之意。
(3)中国声明外蒙古如依公民投票证实其独立愿望,承认其独立,苏联将尊重其独立与完整。

   1945年8月24日
甲、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经国防最高委员会及立法院分别通过。
乙、蒋介石在国防最高委员会及中央常会临时联席会议致词(题为「完成民族主义,维护国际和平」),承认外蒙独立,予西藏以高度自治,
   1945年8月25日
   丙、中苏分别批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1945年8月27日
   丁、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全文公布。
   1945年10月18日
   决定外蒙古独立之公民投票督导人内政部次长雷法章抵库伦。
   1945年10月20日
   丙、外蒙古举行公民投票,10月22日投票完毕。
   1945年12月5日
   甲、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重庆互换。
   1946年1月5日
   甲、国民政府公告承认外蒙古之独立,并由内政部将国防最高委员会之决议通知外蒙古政府。
   1946年1月6日
   甲、东蒙古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组织东蒙古自治政府。
   1946年1月15日
   乙、所谓「东蒙古自治代表大会」在辽北王爷庙(葛根庙)举行,曾任俄军官之蒙人乌尔占及玛尼包达拉(马明洲)主之。
   1946年2月8日
   外蒙古人民共和国副主席齐米时多尔济苏龙甲布乘苏俄飞机到重庆。
   1946年2月10日
   外蒙古代表苏龙甲布谒蒋介石。
   1946年2月12日
  乙、美国务卿贝尔纳斯答记者,内蒙古为中国领土不可分之一部,其地位不应发生任何问题(记者问及内蒙在苏俄势力下建立自治政府事)。中苏谈判,已获得报告一起,此问题(东北日人财产与设备之处理)将归还东委员会决定。
   1946年2月13日
  丙、外交部与外蒙代表换文,建立外交关系。
   1946年2月17日
   丁、外蒙古人民共和国代表苏龙甲布离重庆北返(注①)。

二、人们可能要说,国民党政府后来又不承认外蒙古独立了,还到联合国搞了个控苏案。那只不过是国民党政府的一个政治把戏、一场闹剧而已。

  暂不说国民党政府这种举动已经无法挽回历史铸就的事实,先来说说1961年吧。1961年外蒙古申请加入联合国时,国民党政府在联合国还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它当时在联合国是代表中国的,却放弃使用否决权否决外蒙古加入联合国,这等于更进一步确认了外蒙古的独立国地位。

  现在再来说说为什么国民党政府这种的举动已经无法改变历史铸就的事实:

  自欺欺人之一:联合国不是“世界政府”,只是一个国际组织,各国之间签什么条约,有什么交道,联合国没有“审批权”,也没有否决权。大会的决定对各国政府没有法律约束力。关于这一点,可到联合国网页上查看“联合国大会”相关简介,那里面可是写得清清楚楚——“尽管大会的决定对各国政府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它们具有在主要国际问题上的世界舆论影响力以及世界社会在道义上的权威。”

  自欺欺人之二:1952年2月1日联合国大会控苏案根本就没有提出过外蒙问题,联合国也从来没有对所谓中华民国废约和不承认外蒙独立“予以承认”。联大会议上通过“中华民国”的控苏案是在前,而“中华民国”宣布废除与苏条约和“不承认外蒙独立”是在联大会议之后。联大决议中,根本就没有提过什么“外蒙问题”。你在联大会议上搞的是控苏,而国民党政府公告承认外蒙古独立,与外蒙换文,建立外交关系,这是你与外蒙古之间的事情,与和苏联签订的条约有何关系?所以在联大会议上怎会涉及到“外蒙问题”呢?

  自欺欺人之三:国民党政府与苏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条款中,根本没有什么外蒙独立的文字,关于公投独立的双方外交换文根本就不在条款之中,而是以条约签订后的外交照会和换文方式达成协议的。同样道理,国民党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与外蒙换文,建立外交关系,这是你与外蒙古之间的事情,别说是《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条款中没有外蒙独立的文字,就是有,在外蒙古独立这件事上也不具任何效力。

 自欺欺人之四:再看“1953年2月25日,台湾立法院通过议案,经蒋介石明令,终于废止中苏条约及其附件,原令如下:查上项条约及其附件。由于苏联背信弃约,应届无效,着即废止;并保留我国及人民于灭苏联违反该约及其附件所受之损害向苏联提出要求之权。此令。中苏条约既已废止,关于外蒙独立的公告当然失效了。此后在台湾政府的中华民国版图上,外蒙古仍然被画作中国的一部分。” 这可真是创下了自欺欺人之最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1946年1月5日国民党政府承认外蒙独立的正式照会在法律形式上根本就与《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无干,也就是说,从法律形式上来说,即或联大或“中华民国政府”真有这个权力能“废除”前者,也无法“废除”后者!《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本来就是有时限的,30年期满时若双方都无要求延续,也要自行作废。而“公告”则是无期限的,更不受《条约》时限的限制。条约到期可自行作废,可“公告”就不行了!还是那句话,国民党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与外蒙换文,建立外交关系,这是你与外蒙古之间的事情,这与和苏联签订的条约没有法律关系。再说你已承认了人家独立,人家也得到了世界的承认,你再单方面把人家重新画到你的地图上就是你的了?你把整个亚洲、把整个世界都单方面画到你的地图上,是不是整个亚洲、整个世界都是你的了?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了国民党政府与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重签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争回了原条约中被损害了的包括共同经营中长铁路、租用旅顺港30年等在内的部分权益,但却无法废除国民政府已经正式宣布过的那个外蒙古独立“公告”!为此还受了斯大林的好多奚落,主要就是斯大林认为我们不懂国际法。至于郭沫若在人民日报上的那篇文章,那只不过是包含了中共许多难言苦衷的向国人对此事的一个变通了的交代罢了,其中个味不细品是体味不到的。

四、这个国民党政府弄出了事儿却担不了事儿,就靠这么哄自己过日子,今天居然还哄到海峡这边来了,稀罕!这个国民党政府在事过境迁之后不能承担实际责任之时,为逃脱自己的历史罪责,弄出的这一出“废约”闹剧,实际上是个自已哄自己、就连自己也不敢当真、也当不了真的东东!
附注①:
同年8月间(1946年),“蒙古人民共和国”申请加入联合国,未经安全理事会通过。
  联合国代理秘书长索到列夫曾致电“蒙古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写道:
  “库伦蒙古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钧鉴:安全理事会籍审并委员会于7月31日开始工作,并训令本人电请贵部长措派可在纽约于该会开会时备供关于贵国申请加入联合国若干情报之咨询之贵国政府代表,即希查照惠复,并通知该代表之姓名为荷。”

  又发电文说:“兹应入会资格审查委员会主席之请求通知贵部长,在审查‘蒙古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之申请时,若干会员提出问题,入会资格委员会请贵部长对于下列问题惠予供给参考资料。以便利该委员会草拟报告:(一)蒙古对外关系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目前范围如何?(二)关于蒙古政府发展对外关系,尤其对于交换使领之态度如何?(三)、除中苏外,迄今尚有何国家曾向蒙古政府提议建立外交关系及曾如何答复,此外并希望对于(甲)、外蒙之宪法及其政治组织与外交处理情况;(乙)、外蒙预算尤其对国际事务之分配额两点,供给该委员会详细之情报。此类问题之询问,并不会表示该委员会对于蒙古人民共和国之申请之意见,即希查迅予惠复为荷。”

   关于此事,中华民国驻联合国代表徐淑希曾于8月6日发表声明:
  “蒙古人民共和国在数月之前,尚为中国之一部分,称为外蒙古。其独立乃由中国所赋予,职是之故,中国将为欢迎其加入联合国之一国家,吾人固竭诚期望其加入此国际机构。然中国代表团认为对于该问题之考虑,延迟一年左右似属必要。迄今为止,除苏联而外,外蒙古并未与任何国家交换使节。此项事实,或足表示其尚未准备就绪,俾成为国际社会之一员。无论如何,由于疏忽之故,渠井未使联合国诸会员国获得对其深切了解之机会。举世或倍外蒙古爱好和平,将接受宪章所规定之义务,然世人同时有权获知渠是否可能履行此等义务,后者系一事实问题,不能予以假定。中国于适当之时间到来时,侪以全力支持外蒙古要求入会申请。”

中华民国之立场,获得美、英、埃及、澳大利亚之支持,均希望获得外蒙古更多的情报。这里请注意:1946年8月间外蒙申请加入联合国时,联合国、国民党政府、外蒙用的称呼已都是“蒙古人民共和国”。

五、小结

①1946年1月5日国民党政府公告承认外蒙独立,1946年2月13日与外蒙换文并建立外交关系,铸就了外蒙正式独立出去的无法改变的事实。

②1946年8月联合国代理秘书长索到列夫已改称蒙古人民共和国,国民党政府已改称蒙古人民共和国并希望到时全力支持其加入联合国。

③1961年国民党政府在联合国会议上放弃使用否决权,使外蒙古加入了联合国,这等于国民党政府更进一步确认了外蒙古的独立国地位。

④1949年前,中国大陆是国民党政府当政的时期;1971年第26届联大2758号决议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进入联合国,台湾国民党政府在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内。

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

蒙古人民革命党反华言论

急 聘 ! !

蒙古各部名称由来

科尔沁 既豁尔赤,哈萨尔属民四千户,以善制弓箭著称,十五世纪二十年代由奎蒙克塔斯哈喇率领南下拱卫博迪汗者为嫩江科尔沁,留在呼伦贝尔原地者为阿鲁科尔沁。

喀喇沁 喀喇沁是个古老部落,元代生息于称海(今蒙古国科布多)。北元时属永谢布万户,由达延汗孙巴雅斯哈勒领有,南移独石口边外。

土尔扈特 也称陶日古特,原为林木中百姓,十三世纪六十年代随阿里不哥起兵反对忽必烈称帝,失败后越过阿尔泰山到额尔齐斯河和准噶尔盆地北缘游牧。

巴林 也称白仁,元代大将伯颜出自巴林,曾领兵伐宋。

巴鲁喇斯 十三世纪初,巴鲁喇斯大部随察和台西迁,成为察哈台汗国属民。十四世纪帖木尔建立了帖木尔帝国,成为成吉思汗后又一辽阔帝国。

孛尔只斤 自帖木真称蒙古汗国大汗到额哲孔果尔降后金,蒙古大汗39人,其中也先出自绰罗斯氏,其余均出自孛尔之斤。萨囊撤臣创作│《蒙古源流》。还有尹湛纳希、僧格林沁、贺兴格、哈诺墨拉、咱雅班智达、裕谦。还有反清英雄陶格陶乎,独贵龙领袖旺丹尼玛。

泰亦赤兀惕 意即“善战”。

兀良哈 最早分布于肯特山、鄂嫩河一带。

弘吉喇 著名人士有步鲁合答,云南万户府达鲁花赤。按陈,被封河西王。

亦乞烈 著名人士孛徒受封千户长。

客烈亦惕

扎喇亦尔

蔑尔乞惕 为漠北强部。著名人士脱脱,曾任右丞相,修辽、金、宋史。

蒙郭勒津 最早在鄂尔浑河、色楞格河一带。蒙古汗国时期生息与阿尔泰山以北地区,后后南迁新疆博尔塔拉,又东迁河套。

北元时其首领火筛娶满都海哈屯生女为妻,获塔布囊称号。明末蒙郭勒津在山西大同以北,后成为土默特组成部分。

巴雅兀惕 也称伯岳吾、巴雅特、巴尤兀德。土默特万户、喀尔喀万户均有巴雅兀惕鄂托克。

阿速特 最早游牧于里海以北,元武宗时成为侍卫亲军。北元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曾被卫拉特亦不拉统率,达延汗驱逐亦不喇后,该部活动区域在张家口以北,隶属永谢布。另一部游牧于克鲁伦河、呼伦湖一带,与科尔沁关系密切。十五世纪20年代,该部随奎蒙克塔斯哈喇入居嫩江。阿速特著名人士有阿鲁台。
许兀慎 著名人士有博尔忽。

斡亦喇惕 即林木中百姓。1260年忽必烈称帝,其弟阿里不哥起兵反对,主要军事力量来自斡亦喇惕。失败后离开八河流域,逐步迁移到杭爱山以西、唐努岭之南的乌布苏诺尔、扎布干和空奎河一带。以后又逐步进入天山以南。

翁牛特 合赤温后裔的属民、别勒古台后裔的属民、斡赤斤后裔的属民,在搠河一带游牧,由于这三部分经常在一起活动,被外界视为一体。

兀济叶特 原为肯特山一带的游牧部众。元代有一部分兀济叶特人随斡赤斤到达嫩江一带生息。留在肯特山的兀济叶特人,北元时期属于哈拉哈万户。打来孙库登汗东迁时,兀济叶特随往。林丹汗时期,两万兀济叶特骑兵是林丹汗抵抗后金的中流砥柱。清朝立国后,兀济叶特的部号消失,成为散居各地的兀济叶特氏。

明安 卫拉特蒙古有一个明安部落,从那里分出许多支系。北元时期,哈萨尔一个后裔车根率一部分人到阴山一带,因其部明安姓氏较多,因而称茂明安。茂名安的一支随喀喇沁部东迁,成为喀喇沁各旗居民。

永谢布 达延汗击败卫拉特后,把永谢布、阿速特、喀喇沁编为一部,称永谢布万户。后永谢布、阿速特二部被巴尔斯博罗特之子吞并,被吞并的永谢布分两部分,一部入青海,被卫拉特攻灭,另一部融入土默特之中。

绰罗斯 原居叶尼塞河上游,为林木中百姓。

杜尔伯特 也作朵尔边,即四。成吉思汗十一世祖都洼锁豁尔的四个儿子共同建立的氏族,称朵尔边。原在哈拉哈河下游一带,后东越大兴安岭移牧嫩江中游。哈萨尔后裔爱纳嘎率部来到嫩江中游与朵尔边同牧一地,清廷统辖该地后将二部合一。另外斡赤斤后裔诺颜台明末率部移牧阴山北,他的四个儿子共同建立的部落也叫杜尔伯特(四子)。元臣孛罕后裔博罗纳哈勒,率一部分卫拉特人移牧西北,成为四卫拉特之一,也称杜尔伯特。

磨里克 原居吐鲁番。十五世纪移哈密外巴里坤。明成化年间入河套,癿加斯兰成为永谢布领主,用立满都古勒,自为太师。后来磨克里内讧,癿加斯兰被部下杀害,同部人亦布喇率少数乜里克人入居青海,留于河套的永谢布成为达延汗右翼三万户。

察哈尔,突厥语亲军的意思。主要是元顺帝退出大都后,跟随出关的宫廷近卫军和眷属。达延汗把强盛的察哈尔作为六个万户之一,并以察哈尔为统治中心。清廷征服察哈尔后,为了彻底改变林丹汗亲军的面貌,从各地征集兵丁到察哈尔驻防,从而出现了反映异地名、异族名的新姓氏。

布兀日其 也作包日出德。布尔尼反清被打败后,组织和领导这一事件的首领除了砍头外,将一部分孛尔只斤贵族削去爵号,分发各旗为奴或属民。布兀日其意为“削爵”。

敖汉 拖雷长子蒙哥,人称“兀干王”,他的一支亲军很有名,称兀干王亲军。这支亲军的番号逐渐成为这部分人的名号。十六世纪隶属察哈尔,先在义州西大康堡,后移老哈河。

亦鲁特 成吉思汗时所辖百姓按十进制编伍,编排过程中剩下的几户百姓,不足十户,就把他们暂放一边待编。亦鲁特意为“多余”。

莫勒图特 是经常与科尔沁在一起活动的群体。

乌审 北元时期,乌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达延汗曾孙诺木塔尼的侍从,后来成为伊盟乌审旗,一部分成为土默特万户的组成部分。

达拉特 也做打郎。北元时为鄂尔多斯一万户。达延汗初年由太师亦布喇亲领,达延汗驱逐亦布喇后,由巴尔斯博罗特之子衮必里克承领。

杭锦 源自康里。北元时为鄂尔多斯诸部之一。

扎鲁特 也做朱日兀德。

鄂尔多斯 “鄂尔多”即宫殿,“鄂尔多斯楚德”既护为宫殿的人。达延汗时被编为鄂尔多斯万户。

克什克腾 克什克也做却薛,意既“值班”,克什克腾意既“值班人”。蒙古汗国时,克什克腾是护卫值勤部队,分班轮流值勤。护卫军成员来自万户长、千户长的子弟,任务繁重,待遇很高。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北元末。达延汗时,克什克腾隶属察哈尔万户,是亲军中的护卫军。克什克腾对北元汗忠贞不二,1634年额哲孔果尔降清后,才由成吉思汗后裔沙拉勒答率领降清,成为漠南最后一个降清的部落。

乌珠穆沁 先祖为卫拉特,即林木中百姓。在元代,一支卫拉特人南迁到今新疆北部的一座山立足,这座山生产野葡萄,当地把这座山叫乌珠穆山(乌珠穆即葡萄),这个部落的人被称为乌珠穆沁。北元时,成吉思汗后裔翁衮都拉尔承领这个部落的人。达延汗时,乌珠穆沁东移,初属察哈尔,后移哈拉哈万户境内。

哈拉哈 北元时期把哈拉哈河两岸的众多游牧民划为一万户,辖十二鄂托克。西岸七个鄂托克归格垒森扎领有,东岸五个鄂托克归阿勒楚博罗特领有。十六世纪中叶,打来孙库登汗从今锡林郭勒东迁辽边外,东岸五鄂托克随行,成为后来的哈拉哈五部。

巴尔虎 是林木中百姓的一支,原居贝加尔湖东面。著名人士俺木海,初事成吉思汗为炮手,成吉思汗九年岁木华梨出征,随任炮手达鲁花赤。蒙哥汗二年升都元帅,次年随旭烈兀西征。

速勒都思 原是泰亦赤兀的奴隶,后归附帖木真,以骁勇善战出名。著名人士有赤老温。

草原沙化究竟因何而起?

沙化的主要原因是汉人移民增多。草原在这所谓“辉煌60年”里沙化的。看看这60年内蒙古的人口变化就明白了。汉人增多,农耕面积增大而压迫了牧业面积。中共睁眼说瞎话:说草原沙化是因为羊造成的,连撒谎都不会的借口。

这些年内蒙古就是南方灾民就进来多少!耕地开垦太多了是始祖原因!

原沙化究竟因何而起?中共说是人为破坏、牲畜超载、鼠虫成灾,总结到一起就是破坏了草原的生态平衡,从何时开始被破坏呢?

我认为最明显的迹象出现在就是农耕文化进入牧区后,滥挖滥恳,为了提高生产,一味追求数量导致畜牧超载,最主要的还是鼠兔獭的天敌被汉人们捕杀吃了,导致大量繁殖,不可控制,对草原鼠灾,人类被迫使用化学毒剂对啮齿动物进行毒杀,累计灭鼠灭虫面积达2330平方公里。

然而适得其反:化学毒剂广泛污染了草原环境,其它食草动物亦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被污染的草被牛羊误食,参与物质循环,食肉动物二次中毒(猛禽、食肉兽类大批死亡,蛇类几乎在当地绝迹)。但啮齿动物灾害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因为天敌减少而愈加猖獗。 素以狼为图腾信萨满教、视草原为大家的蒙古族在外来文化的侵蚀下,慢慢开始追求物质享受而忘记了长生天的恩惠。

即将灭亡的草原蒙古人和家

每个草原的男孩子从出生起就被父亲告知只要你是个草原男儿从降生的一刻就注定了肩上的责任!在草原男孩子的哭泣是可耻的,哭泣不会为草原上男孩子带来父亲的怜悯与爱惜而是责骂!想要被人尊重先要尊重自己,当第一次可以独自控马前行父亲会刻意隐藏眼里的微笑,当第一次独自策马狂奔父亲的眼里会闪现希望的目光!

草原是宽广的、柔媚的、也是无情的!适者生存是草原的法则!每当游人来到草原总会感叹草原的花开绚烂、感叹草原的雨水清新、感叹草原骏马的雄骏、感叹草原男儿的真挚与剽悍!草原如同草原人总会把美好展现给客人和朋友;可风华绚烂的背后有谁了解零下三十几度的严寒下巴尔虎牧马人的艰辛,有谁了解冬日牧场里茫茫草原十几公里渺无人烟草原人男人的孤寂,有谁了解牛肥马壮牧羊姑娘放生歌唱背后的草原女人的辛劳;都说草原人好酒,可知草原人在用酒来抵御严寒、用酒来祭祀天地、用酒来排解寂寞;都说草原人好歌,可知那歌声唱给蓝天、唱给大地、唱给碧水、唱给母亲、唱给茫茫草原!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拖垮了一代又一代的草原儿女,但同时草原的风霜雨雪也造就了真正草原人坚强、无畏、诚实的品格

有草原在草原人就能生存!或许随着草原的退化草原人也不同以往了,把祖先的牧场出租给别人,把自己终日泡在酒里以为酒醉才是男儿,把上天赐予的强健体魄用于毫无意义的私斗。这不绝不是草原人最起码不是真正的草原人!草原人以苏勒德战旗、以狼为图腾,当年草原武士的战马踏遍了大半个世界,圣主成吉思汗豪言只要生长青草的地方、只要我蒙古战马铁蹄踏到的地方就是我蒙古人的牧场!人数最多时也不过二十七八万的草原铁骑飞溅的马蹄踏破冰河、横断深水、翻越高山、驰骋沙漠与白山黑水是何等的恢弘壮丽!波斯人的王宫被草原人踏在马下、中亚人的宫殿被草原人踏在马下、欧洲人自以为天下无敌步兵方阵被草原人踏在马下、就连后世的战争狂人拿破仑西特勒倾举国之力仍无法攻下的莫斯科也被我草原战马踏于马下!那时的草原人是何等的无畏勇敢与骄傲、光荣与梦想铭刻在每个草原男儿的心中!西方人至今称那时是他们中世纪历史最黑暗的时期,在无数草原武士、草原女人、草原英雄的努力下铸就了真正的草原精神!西方人称草原铁骑为上帝的鞭子、众神的闪电、黄色的旋风、东方的恐怖!祖先留下无尽的骄傲与光荣后草原精神是今天草原人最大的财富;他象征着坚强坚韧 坚忍 谦虚 真诚 自爱 勇敢 真诚与无畏!!!

或许在很多方面今天的草原人有些许退化,但只要有茫茫草原在,那么在四大草原的深处一定还有着滋养草原智慧的草原蒙古人家在!一定还有草原的后代还记得圣主成吉思汗的训令箴言与草原法则和草原精神还在!真正的草原男儿像狼群捕食等待战机时忍耐一样忍住那难缠的白眼和心灵的孤寂!做好每一天的事、做好每一件身边的事、那样终会有一天四大草原会恢复往日的绿色,也终会有一天草原男儿在逆风飞扬的苏勒德战旗下扬鞭越马奋然前行!只要还有草原在,真正的草原人就可以从无声处听惊雷就会看到那明天依然锋利的马刀出鞘的寒光,就会听到那明天那依然婉转的长调传唱天下,就会看到游牧文明与草原精神的再次振兴!

我是蒙古族的孩子

我是蒙古族的孩子,从小说的是蒙语,学的是蒙语,但是却没有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延续下去,我觉得很惭愧。从小学到高中,我最害怕上的就是蒙文课,尽管我们蒙文老师都很慈祥,循循善诱,但是我的脑袋就是不喜欢吃这一餐。直到上大学,蒙文课就在我的学习生涯中彻底消失了。没有人再强迫我用蒙文去组词、造句、写文章。可是总感觉缺了点什么。很失落好像成了找不到家的孩子了。

我是蒙古族的后代,但是不和其他的蒙古族同胞生活在一起,我的家乡叫科尔沁,那里有牛羊、有草地,那里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我不知道为什么当初为什么天天想着要来到一个完全是汉族的长江三角。但是祖先也曾走出蒙古部落,也曾在我现在生活的地方繁衍生息,可能是想我们的民族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吧,谁知道呢?现在的结果居然是我要被汉族彻底同化了,而没有把自己的文字延续下去。看来我们真的要和“成吉思汗”这位天之骄子说声抱歉了。那天我们老乡会,我听着‘牧歌’流泪了。我黯然伤神,想起了无边的草原,想起了草原上的鸿雁。。。那里有牛羊,有美丽的歌声。没有尔虞我诈,没有虚伪。

蒙古族人民始终是最好客、最热情、最豁达、最友善的。现在不管走在哪里,我会对别人说:我是蒙古族的后代,我血管里流的是蒙古族的血液。我的父母传达给我的是蒙古族特有的豁达和善良,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这将是我最宝贵的财富。我是蒙古人!

夜里我做梦了。梦见了家乡。梦里没有孤独,我们大块吃肉、大口喝酒,没有压抑没有虚伪,这是一片蔚蓝的天空,我在碧绿的草原上骑马唱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辉煌60年”吗?

记者: 美国之音 华盛顿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国官方大讲“辉煌60年”。一些官方媒体开办了“辉煌60年”栏目。

但是中国内外有不少人不同意这个说法,他们问道,难道中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那些年也辉煌吗?大跃进时期和随之而来的三年大饥荒时期也辉煌吗?

凤凰卫视有个系列报道叫“走过60年 口号见证历史”。这里没说“辉煌60年”。

文化大革命曾经被中国朝野称作“十年浩劫”,也曾被中国人称为“大革文化的命”。如果说“辉煌60年”,那就意味着不是“十年浩劫”而是“十年辉煌”了。

1980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文革定性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但是中国有学者为“辉煌60年”的说法辩护说,文革时期,也是共产党领导,也走社会主义道路,所以也是辉煌的。

关于十年文革以及毛泽东时代的其他历次运动,美国之音有大型系列报道和其他文章。读者要想阅读和收听,就请点开美国之音中文网主页右侧的“当代中国风云录”。有些文章的文字版比录音版的内容要多出来不少。

读者和听众,你赞成中华人民共和国“辉煌60年”之说吗?赞成或者反对的理由是什么?如果不赞成,那么你认为是辉煌多少年呢?哪些年辉煌,哪些年暗淡呢?哪些事辉煌,哪些事暗淡呢?

关键词:辉煌60年,60周年,十年浩劫,文革

http://www.voanews.com/chinese/2009-09-18-voa42.cfm

国庆60周年:民族和谐吗?党和国谁强大?

VOA记者:李肃 华盛顿

中国军人加紧国庆阅兵操练
中国正在准备国庆60周年庆典活动,官方声称的和谐气氛中透着对安全的担忧,阅兵更显示军队对中国共产党的绝对服从。

中国媒体报导说,这次中国国庆庆典活动的亮点之一就是民族和谐与团结。人民网9月17日报导说:“作为国庆60周年庆典背景亮点之一的56根民族团结柱正式在天安门广场亮相。”

《华西都市报》9月15日报导:“柱子寓意着平等、团结、和谐的56个民族。”“寓意56个民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人,建设民主政治、共同享有当家做主的权利。”

据新华网9月16日报导,中国国庆60周年阅兵的“56个方(梯)队寓意着我国56个民族团结和谐、万众一心”。

与此同时,新华网9月13日报导:“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12日......强调,......维护新疆稳定仍然是当前重中之重的任务,要进一步巩固工作成果,强化防范恐怖袭击的各项措施,依法坚决打击分裂势力的捣乱破坏活动......。西藏及其他藏区要重点加强对寺庙的法制宣传教育和管理,坚决防止‘藏独’势力伺机渗透破坏。”

法新社9月8日报导说:“......去年在西藏、今年7月在穆斯林为主的新疆发生大量人员伤亡的骚乱之后,在全国社会群体事件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在国庆60周年之前似乎格外紧张。”

“稳定压倒一切”对于今年北京的国庆庆典异常重要。新华网9月13日报导:“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强调,......维护首都稳定是当前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北京要......打一场国庆安保的人民战争,确保国庆阅兵、群众联欢等重大活动的安全;周边各省区市要立即启动环京‘护城河’工程,加强安全检查,最大限度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首都之外,全国各地都要支持维护首都的稳定。”

中新社9月14日报导说:“国庆期间北京投入‘群防群治’的安保力量近一百四十万人,人员构成包括志愿者、专职治安管理员、在职党员以及公务员等......。”

《北京晚报》9月15日报导说:“自9月15日零时起至10月8日24时止,本市行政区域内实施禁飞,鸽子和风筝也纳入禁飞范围。”“飞行起降点已将飞行跑道封闭并设置了障碍物,航空器燃料已放空,飞行器具已被拆卸,伞具和动力装置已分别存放在有专人职守的仓库进行保管;信鸽公棚已停止了信鸽比赛和放飞活动。航模销售商店经营者表示,......在禁飞期间对购买者进行登记,并及时将登记情况通报公安机关。......举办参加庆典、促销、婚庆等活动时,禁止放飞各类充气气球。”

新华网9月3日报导:“国庆期间,北京邮政部门将全面加强邮件收寄安全管理,各营业、速递物流等窗口部门,在收寄或揽收物品类邮件时,将严格执行邮件查验制度。”

美国之音驻北京记者张楠9月7日发表的记者手记说:“每个单元楼下都有人值班站岗。可以说,安全工作做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不仅如此,我们还接到物业管理部门通知,说10月1号那天,住户不得开启长安街一侧的窗户和阳台门,也不得外出站在自家阳台观看庆典活动。通知并说,自9月30号下午4时到10月1号中午12时,不要在此时间段内邀请朋友到公寓内做客。”

澳大利亚《时代报》9月10日报导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10月1日的建国60周年庆典而毫不吝惜地花费纳税人的钱,但是人民却没有受到邀请。”

与此同时,美国之音等西方媒体报导了中国在国庆之前镇压持不同政见者和其他“危险”人士的情况。美国之音9月16日报导:“中国当局在今年十一国庆前夕以及中共召开十七届四中全会之际,明显加强了对政治异见人士和维权人士的限制和监控。一些在北京的人士对香港媒体说,当局对他们的监控比‘六四’二十周年期间更加严厉。”“在北京以外的地方,当局也收紧了对异见人士的控制。”

美国之音9月13日报导:“公民月刊报导说,中国的网络封锁更加变本加厉,许多具有独立立场的网站被关闭,主要门户网站的新闻评论功能被取消,知名作家的博客被取缔。报导还说,国务院新闻办责令中国各大新闻网站不得刊登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以及新京报上的文章,不管文章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美国之音8月26日报导:“据总部设在美国的一个促进中国宗教自由的组织《对华援助协会》发布的新闻说,中国政府在国庆六十周年前夕,加强了对一些规模比较大的中国家庭基督教会的打击。......中国基督家庭教会联合会会长张明选第四次给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写信,要求他敦促有关部门履行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保障中国公民的信仰自由。”

美国之音8月25日报导:“北京和外地政府开始将众多的在京上访人员遣返。”

中国这次国庆最突出的特点当然是中国引为自豪的阅兵。新华网9月16日报导说:“阅兵总指挥、北京军区司令员房峰辉说:“通过这次阅兵活动,我们将向全国和全世界集中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集中展示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精神风貌和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良好形象,集中展示我军捍卫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强决心......。”

美联社9月13日报导说:“中国在10年中最大的阅兵将展示一支新型能力强大的军队,并且向美国和其它国家传递一个强有力的信息,告诫它们不要低估北京在国内外捍卫自己利益的决心。”

报导说:“依靠迅速增长的经济,政府有能力放开手脚花钱,这些先进装备是20年军费开支年增长率两位数的军备建设成果。”“共产党领导人愿意向公众展示这么多武器装备,反映了他们对人民解放军能力的信任,而且相信这种军力能够转化成北京在国际上新的力量。”

不过,与其说大阅兵要显示的是一个强大的中国,还不如说要显示一个强大的中国共产党。正如新华网9月16日的报导所说:“阅兵总指挥、北京军区司令员房峰辉说:‘......举行国庆首都阅兵,让世人可以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指挥。’”

关键词:中国国庆,阅兵,稳定,维稳

http://www.voanews.com/chinese/2009-09-18-voa5.cfm

《蒙古事情》

日本人总结的蒙古人性情 (70年以前)

有高超的骑马技术;尊重王公;

重视喇嘛庙;崇拜鄂博;

热爱家畜;爱护家犬;不吃鱼,不养猪;

重视水源;严禁挖掘土地;敌视商人;

好斗心强;对数字不敏感。

中共所谓“辉煌的60年”

六十年前当官的不会汉语,六十年后不会汉语当不了官;

六十年前不信佛就成另类,六十年后信佛那才是怪物;

六十年前风吹草底见牛羊,六十年后只能见到满地汉人移民;

六十年前我是茫茫草原,六十年后我成“黄沙漫天”。

六十年内,汉人的各种历史惨死几百万人,这难道也很“辉煌”?

六十年内,汉人的文革浩劫难道很“辉煌”?

六十年前的“挖肃内人党”案,惨死几十万蒙古人,成绩果然“辉煌”!

六十年的中共政权,内蒙抵制汉移民的“81年蒙古学生抵抗浪潮”,西藏的“3.14”抗暴,维吾尔的“7.5”反抗难道也是民族和谐的“辉煌”的成果?

通辽的民族教育惨状,蒙古人已经把孩子转为纯汉授了

我身边的蒙古同龄人已经不会说蒙古文了,在我们在哲盟蒙中读书的时候都是多少会说蒙语的,家庭的语言环境也都非常良好的。我们是哲盟蒙中最后一批的汉授初中,那时初三一个班,初二一个班(就是本班),初一一个班,再往后就没有像我们这样的班机了,这说明什么:说明通辽绝大部分蒙古人已经把孩子转为纯汉授了!

更严重的就是我得那么多蒙中同学有初中的也有高中的已经都把孩子读函授学校了或者正在计划!为此我和他们争论过,结果我寡不敌众,他们集中的论证就是以后就业问题及将来没用等等!我很无奈,我也只能我行我素了!还有让我更无奈的就是家里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的孩子都是读汉授学校的,有研究生,有大学生,有高中生,有初中生,有小学生,有幼儿园......

通辽的民族教育惨状

  全市蒙语授课学校共有5所,其中完全小学期8所,教学点18所、初中7所、高中2年、职业高中2年;蒙语授课学生1200名,占全市在校生的24%,蒙语授课教职工103名,占在编教师的3%。 在库伦旗、科左中旗、奈曼旗、开鲁县、扎鲁特旗已经不存在蒙古授课学校了!

  按照所谓《内蒙古自治区关于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意见》,通辽蒙古族聚居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蒙古语学校少、规模小、生源严重不足,无法开足课,故决定全旗现有的九所中学合并成三所初中,在苏木(乡镇)只办一所小学。扎旗也很无奈做出决定,撤校变点、撤点并校,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完成。库伦旗在茫汗苏木搞集中试点。
  
  目前通辽开展的所谓“双语”“三语”试验,精减撤销蒙语文教学、大力强化汉语文教学模式在全区推广使用;奈曼旗蒙校张思忠的“三语”教学法研究课题在自治区立项。扎鲁特旗、奈曼旗、科左后旗蒙古语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在76%。

民族学校办学条件非常差,大部苏木乡镇民族学校校舍及其陈旧,危房多,食突条件差;教学仪器短缺落后,多数是六、七十年代的设备,图书资料少,种类单调。

贫困救助生多,连续几年遭受自然灾害,农村牧区出现返贫,政府规定的所谓助学金不能到位,家庭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拖欠学校各用,辍学现象非常严重。

师资力量弱。民族学校教师比例低,范学校管理落后。缺少熟悉民族教育的领导。

民族学校生源逐年锐减。少数民族学校的学生升入大学的面窄,毕业后只能回乡,就业难,几乎全部少数民族学生改上汉语学校。民族学校条件绝对比汉语授课学校差多。

民族中小学无办学经费,只能转移支付教师工资。

游牧文明

德力格尔

世界各地游牧民族从事的游牧经济和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完全适应了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充分利用自然草场资源的同时有效保护了生态平衡,形成低投入高产出的经营模式,并千百年的实践中证明了它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游牧文明最大的贡献恐怕就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保护和持续发展方面的贡献。

古往今来,蒙古民族的游牧生活中确实有很多的科学的、先进的生产观念和方法。其实蒙古游牧文明根本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随着更好的水草而游牧”那么简单。 蒙古高原气候属北半球温带地区气候,因此有很明显的一年四季。根据这四个季节,蒙古人把牧场划分成四个季节性的部分或草场,春营盘(春天放牧之地),夏营盘(夏天放牧之地),秋营盘(秋天放牧之地),冬营盘(冬天放牧之地)。从春营盘游牧到夏营盘,从夏营盘游牧到秋营盘,从秋营盘游牧到冬营盘,然后从冬营盘又游牧到春营盘……这就是游牧生活的循环生产的规律。那为什么牧民不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安居乐业,而在一年四季里不断地来回搬家呢?这取决于牲畜对草场的需要和牧民对草场的有效的保护的需要。我们的祖先,在他们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觉悟和发现了简单而伟大的生存理论。他们选择了从一个地方游牧到另外一个地方的生产方式。在春营盘放牧时,夏营盘的草木生长开花;当牲畜吃完春营盘草场时,他们就搬到夏营盘放牧。这时,春营盘的草木也恢复生长了;同时,秋营盘的草木已完成了生长、开花、结果、成熟的过程;当牲畜吃完夏营盘草场时,他们就搬到秋营盘放牧。这时,春营盘和夏营盘的草木都恢复生长;同时,冬营盘的草木已完成了生长、开花、结果、成熟的过程;当他们搬到冬营盘时,会发现一年三季生长茂盛的自然的干草牧场。当他们度过了严寒的冬天,牲畜将吃完冬营盘的草场时,他们就又搬到春营盘放牧……。

从史前时代,在蒙古族当中形成了保护自然的优良传统和意识(包括宗教的)。在古老的蒙古人意识形态中,天堂是父亲,大地是母亲。所以必须尊重上天父亲和大地母亲。从而就形成了天地崇拜、山地崇拜、树木崇拜、水草崇拜、图腾崇拜等多种崇拜。不仅在宗教仪式中,蒙古族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关于保护自然环境的很多忌讳和家训。蒙古人居住的蒙古包、使用的燃料以及游牧生活的交通工具都是对大自然无害的绿色用品。我在这里不是说不要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我的意思是我们需要的是更干净的交通工具,譬如游牧生活中使用的交通工具那样对环境无污染的工具。当然,我们需要更大的动力和更快的速度,而不是更多的污染和噪音。

许多人知道游牧生活是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外一个地方,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循环规律和经常游动的原因,因此误认为它是落后、简单,甚至是原始的生产方式。但实际上,游牧生活是草原劳动人民千百年的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它有它的生产循环规律和科学的理论,并且以千百年的游牧生活、生产的经验和总结来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只有游牧生活才能成功的保持生态平衡。这就是为什么今天在蒙古高原上仍然能看到原始的草原和森林,这一切都归功于游牧生活。游牧生产与生活方式,对游牧者来说是付出特别大的,每年最起码搬家2-4次,从而放弃了舒适的定居机会和更好的教育机会。但对自然环境来说益处非浅,使其得到了每年恢复生长的机会和栖息的保障。所以游牧民族是以牺牲自身的舒服定居生活机会而换取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阜 新 蒙 古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是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的民族自治地方。在史书上都有关于本地区文化和历史的记载。在距沈阳150公里以西的辽西,地处医巫闾山之北。北大河之南,大青山之东,绕阳河之西的6247平方公里的行政区域上,距今760多年前就有一个蜚声漠南蒙古部落游牧生息,那就是蒙古贞部落,史书称蒙郭勒津。它是我国北方蒙古族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个勤劳智慧的民族。早在清天聪九年(1637年)在此地曾建立过行政机构土默特左翼旗,掌管蒙民事务,直到1946年建立共产党领导下的阜新土默特左旗联合政府。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蒙古贞人们以丰富的文化,创造和发展了蒙古贞地名风俗文化。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规律的。阜新蒙古语地名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它规律可寻。蒙古语地名的形成与蒙古民族的社会、地理、语言、宗教、军事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定程度上记录着某特定环境的历史和文化。据史料记载和口碑资料考证,蒙古贞现今保留下来的蒙古语地名有1070条,占全县自然屯名称的54.4%,从我们考证的蒙古语地名看,地名不仅表现了时代的特点,还表现了蒙古族的地名文化和风俗,因而,了解蒙古语地名的形成规律及其特点,对了解蒙古地区的历史和风土人情,对研究地方的政治、政济、文化、军事、宗教、语言等都有着深刻的意义,对开展精神文明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也有重要意义。

阜新蒙古语地名,除具有一般的形成和命名规律外,还有它独具的特点。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在这个地区历史上曾有鲜卑、契丹、蒙古、满族、朝鲜等少数民族活动和驻牧,情况复杂,因之地名也带有这些特点。由于历史原因,在现行的蒙古语地名中,清代命名的保留较多,在这之前的保留甚少,则清代后期随着汉民的迁来和定居,出现了用汉语简译或略字缩写的汉蒙混译含义和蒙名汉译的地名,有的干脆新取汉名取而代之。但是这些称谓只能是其它民族称呼,而蒙古人不管你如何变化,仍谓其古老的、传下来的蒙古语称谓。这些说明了蒙古语地名的演变是复杂的。地名作为人类社会最复杂的符号体系,它的语言的组成部分和语言体系一样,基本性质就在于它的符号性。因此,研究蒙古贞蒙古语地名的符号特征,对研究蒙语地名的形成规律是很必要的。现将分类论证蒙古贞蒙古语地名的形成规律及其特点:

一、以生产生活特点命名的蒙古语地名现存有178条

我们知道,地名的语言符号是因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因而它的语言和语义是社会群体根据一定意义约定俗成的。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特点。例如,今务欢池镇的马尔侵是牧牛者的意思;而紫都台乡的马林比勒车尔是牧牛场的意思;化石戈乡的浩尼音西玻赫意为羊围栏;老河土乡的伊马沁意为牧羊人;今郊区的生海西玻意为猪围栏;从这些地名的取意看出,蒙古民族从牧羊、牛到圈猪,是由游牧到定居的生产方式变化的痕迹。再如,福兴地乡的彼力车尔古日本格日,意为草原三间房,汉译为三家子,化石戈乡的伊斯根各日意为毡房(即蒙古包),汉译为牛坟格勒;伊吗图乡的他力压音道伦格日,意为农家七间房译音简称为七家子,老河土乡的敖伦胡度格,意为多井,汉译音为敖龙(伦);如伊吗图乡的瓦格日恩格日,意为瓦房,汉译为高家瓦房等等,居住形式由毡房到农房、土房,再到打井、住瓦房,表明了生产生活是由逐水草而游牧到定居务农兼畜牧,展示了蒙古贞经济发展变化的痕迹。语言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蒙古民族的语言文字记录的蒙古语地名,记录着蒙古民族的经历和地名风俗。因此,从地名考证中不难得出地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二、用官府名和官衔命名的地名有60条

这些地名记录着蒙古族的历代设置的官府沿革。如郊区的札萨克音浩绕,意为札萨克之府,是因清中叶在此地设过旗札萨克,今称为四官营子。王府镇的诺彦格日,意为王爷之府,是由于在此地设过土默特左旗郡王府,因之得名王府,建设乡的梅林艾里,意为梅林章京屯,是由于此地有人出任过梅林之职而得名,今称梅力营子。扎兰营子乡的扎兰艾里,意为甲喇章京屯,是由于有人出任过札兰之职而得名,今译为扎兰营子。大固本乡的吐萨拉各其浩绕意为协理之屯,是由于此地有人出任过札萨克的协理之职而得名,汉译为吐拉尺营子;王府镇的良呼音艾里意为良呼之官职人出生的地方,今译为良官营子等等。这些地名的命名意义保存了某种历史牲。札萨克、王府、梅林、扎兰、协理、良呼都是官府和官职名,用这些职衔命地名,反映了那个时期设立官府衙门的历史现象,表明了蒙古封建王宫统治该地区的历史,又是蒙古人定居此地统治蒙古贞广大地区的见证。

三、用蒙古姓氏命名的地名有49条

以蒙古姓氏命地名是阜新蒙古语地名风俗的一大特点,多是蒙姓后缀“艾里”(营子)而构成语素。如,伊吗图乡的抗图努特艾里,意为康姓之营,再如,宝路特艾里意为宝姓之营;新民乡的敖翁古特艾里,意为敖姓之营;福兴地乡和旧庙乡的他不郎艾里意为吴姓营子,今他不郎村。八家子乡的何楚特艾里意为何姓之营,今称克丑村。紫都台乡的乌哲特意为吴姓,今它称为毛德。苍土乡的赖哈图特,即赖姓,今大北营子;新民乡的额勒图特,即胡姓,今称头等营子。哈达户稍乡的宝格路楚特即包姓或鲍姓,今译音为泊力各秋。沙拉镇的查哈尔即白姓,今称查海村等等。这些姓是蒙古姓氏,它是由蒙古贞人先后迁居此地建村而形成的地名。这是蒙古贞部落由众多蒙古异姓聚多形成的强悍部落的见证,从而反映出了蒙古人以姓氏命地名的风俗特点。

四、借山水景观命名的地名有322条

这在蒙古贞地名中占很大比重。蒙古贞山水之多,也是该地区的一大特点。因此,以山岭、河水为主要语素的地名比较多。这类地名稳定性较大。如,专以“高勒”即河流命名的地名就有94条,占不小的比重。建设镇和扎兰营子乡的奈林高勒,意为细河今称奈林皋。平安地乡的乌力根高勒,意思是宽河,译音称之为乌力根皋。务欢池镇的希日阿高勒、沙拉镇希日乌苏意为黄水河。太平乡的高勒音艾里意为河边之屯,汉译为河南营子。老河土乡和佛寺乡的乌苏宝立高,意为水泉,今称为水泉。七家子乡和新民镇的阿日沙恩宝立高和阿日宝勒格,都是圣水取洁净之泉水之意,分别称为冷汤沟和大泉水。大巴镇的努日艾里意为靠湖之村,译称为欧力营子;泡子镇的查干淖尔意为白水泡子,简称为泡子。还有福兴地镇的哈日乌苏,即黑水。取水意命名外,还有不少地名与山石有关。如大巴镇的哈日和硕,意为黑山嘴子,今称为哈拉户稍。大固本镇的固日本套路改,意为三个山头,今简译为古本。红帽子乡的阿布德日朝鲁,意义为柜子石,音译为阿门朝鲁;沙拉镇和七家子乡的哈不其勒,意为峡谷音译为啥不气等等。这些地名展现了蒙古贞地方的地形特点是山多河多泉水多。又表现了自然地理特征,同时还表现了蒙古人借山水命名的传统风俗。

五、借矿物、植物、动物命名的地名现存110条

如七家子乡和大巴镇的齐呼尔台意为火石(即玛瑙)。据考证早在清乾隆年间本地玛瑙工艺品颇有盛名。因之分别命名为火石岭和齐呼台村,七家子乡的希日勒吉太和海拉苏台意为有艾蒿和有榆树,今分别称为十二台和海四台,译音较接近蒙语音。务欢池镇的乌合尔帖,意为有牛,译为乌呼代营子,瓜尔古勒太意为有勺鸡,汉译音为古日古台等等。这些地名体现了本地有矿植物和动物的特点,这类地名的命名意义保存了本地大自然的特征。

六、由古迹及其古城遗址命名的地名有39条

如塔营子乡的索不日干浩特,意为塔城,是以辽代的懿州古塔而命名的。十家子镇和红帽子乡的苏不日根艾里,意为有塔之屯,均是根据保存的古迹辽代古塔命名的;其中红帽子古塔是辽代太平元年(公元1021年)所建,是圣宗耶律隆绪长女的私人城郭,是阜新地区最早的古城建筑。新民镇的排山楼是根据元代1332年所建的大玄宫祖碑而得名。平安地镇的希瑞浩特意为土城郭,今称土城子,是根据古代土城州遗址而得村名,这些地名展现出了本地古城遗址较多的特点。

七、用寺院、庙宇名称命地名有58条,它是蒙古贞地名风俗和地名文化的又一重要特点

从历史上说,由于清廷统治蒙古地区的需要,鼓励蒙古人修寺建庙,因而本地修建了许多庙宇,鼎盛时期蒙古贞具有了二百多座寺庙,万余名喇嘛。因此,佛教在蒙古人生活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位置,也影响到了蒙语地名文化。现在保存的蒙语地名中有48条是以较大的寺庙名子和喇嘛人名字命名的。如,旧庙镇的浩沁苏莫,意为旧寺庙之译为旧庙;沙拉镇的敖瑞音苏莫,意为山顶之庙(指广法寺);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它是旗札萨克投资兴建的。庙堂建筑后由于居民逐渐增多。成为村落以该寺命村名。后来汉译时,缩写略字译为二郎庙。佛寺镇的葛根苏莫意为活佛(即蒙语的葛根)之庙,汉语译为佛爷喇嘛寺,简称为佛寺。该庙始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是由清廷拨款修建的,直到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皇帝赐予了“瑞应寺”大匾。它是本地当时最大的佛庙,成为蒙古贞佛教圣地号称“东藏”。该地以寺命名,富荣镇的灰特音苏莫(瑞昌寺)是本地区建年较早的佛庙,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由皇帑出银修建的。此后由于人口居多建村时借寺名命村名为黑帝庙村;于寺镇的于喇嘛寺最早蒙语称为海力根台苏莫。传说由于该寺的一世活佛姓于,所以人们称为于喇嘛寺。此外,以喇嘛及其人名命名的村名也有不少,如他本扎兰镇的阿贵喇嘛音艾里,意为喇嘛阿贵出生的地方,今称为巴斯村;佛寺镇的喇嘛音高勒意为喇嘛的原住所,今称喇嘛沟等等。从佛教影响的地名可以看出,蒙古贞历史上佛教兴盛的痕迹。因此说地名是个历史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地名记录着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

八、用军事设施或军事用语命名的地名现存23条

这些地名多是先有军事设施或军事名称,尔后建村,如新民镇的哈儒勒,意为军事哨所或哨卡,汉译为卡拉房子村;卧凤沟乡和国华乡的皮形意为烽火台或狼烟台,是古代传递军事情报的一种方式,今分别译为皮边口子和青石岭。以上三个军事设施都是在蒙古贞东南边界前沿地带。据考证均是明代所建。而红帽子乡的玛那乎(蒙语意为前哨,守卫)是该地辽代成州城的护卫前哨阵地,今汉译音为马牛虎(因用字不当,面目全非)。这些地名表现了军事方面的内容,反映了地形特点是利于防卫方便设施,研究这类地名对考证蒙古贞军事设防的历史很有价值。

九、用人物名字命名的地名现存的有192条

在蒙古贞蒙古语地名中用人物名字命名的地名占据一定比重。如:哈达户稍乡的巴音昌艾里,意为巴音昌之屯;红帽子乡的达日玛音浩绕,意为达日玛之庄园,今西红帽子村;大五家子镇的达日杰昌艾里,意为达日杰昌之屯(今称大家生);福兴地乡的都古仍艾里,意为都古仍之屯,今称杜力营子。用人名命地名古亦有之,现代也有。如大巴镇的车吉加卜屯,务欢池镇的天恩村,建设镇的德一村是以革命烈士名字命名的。这些地名是纪念人物的一种形式。

十、用部落群体名称命名的地名现存有14条

如:苍土乡的诺言乎伯特,意为王爷属民(今称桃尺营子);他本扎兰镇和佛寺镇的套斯根艾里,其中的主要语素套斯根是属民的意思,其后缀“艾里”就成为了属民之营(或屯)等等。
综上所述,通过对蒙古贞现存1070条蒙古语地名的考证,对1045条得以归类,还有25条未得结果。经研究分析,不难看出蒙古语地名用语恰当含义深刻,取意鲜明,体现出突出的民族性,反映出了蒙古贞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历史发展的脉络,因而也展现出了丰富的蒙古文化和地名文化,同时又展现了蒙古贞蒙古语地名的命名规律和特点。蒙古地名涉及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地名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蒙古贞的蒙古语地名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因此在地名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工作中,应当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尊重当地的历史的、民族的特点,使之源于大众又服务于大众,更主要的是被大众所接受才有生命力。

我 的 宣 言

HURD
我们的蒙古民族正在危机和灾难中痛苦的呻吟!
这时却有很多“普通人”无所事事
更无心问津民族未来。
我是不会这择去做一个普通的人。
如果我能够做到的话,
我有权成为一个不寻常的人。
我寻找机会,
但我不寻求安宁。
我不希望在所谓的“国家”的照顾下成为一名有保障的市民,
那将被人瞧不起而使我痛苦不堪。
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
我要梦想,
我要创造,
我要失败,
我更要成功。
我绝不用人格来换取施舍;
我宁愿向生活挑战,
而不愿过有保证的生活;
宁愿要达到目标时的激动,
而不愿要乌托邦式毫无生气的平静。
我不会拿我的自由去与慈善作交易,
也不会拿我的尊严去与发给乞丐的食物作交易。
我决不会在任何一位大师的面前发抖,
也不会为任何恐吓所屈服。
我的天性是挺胸直立,
骄傲而无所畏惧,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
所有的
这一切都是我、我们所必备的。

温萨活佛噶尔丹珲台吉

噶尔丹(1644—1697)是巴图尔珲台吉的第六子、僧格之胞弟。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秦边纪略》描述他的少年时代:噶尔丹生而神异,有大志,好立奇功,父母深爱之,欲立为皇太吉。噶尔丹曰:“阿哥在”,便髡发为僧独身前往西藏。途中黄衣僧十数辈前来迎接,并将达赖喇嘛所赠“七生旧物”转交噶尔丹,噶尔丹下马拜而受之,遂偕往西藏。[1]据托忒文文献《蒙古溯源史》记载,1635年(实际是1643年——笔者注)格鲁巴高僧温萨活佛曾向巴图尔珲台吉的夫人玉姆许诺,他死后将在她的胎里转世。在温萨活佛去世的第二年,玉姆夫人巧生噶尔丹。①因此,噶尔丹被卫拉特人和格鲁巴集团指认为温萨活佛的转世。[2]虽然上述记载都带有神话传说的色彩,但它毕竟反映了噶尔丹作为温萨活佛的转世并赴藏学经的事实。那末,噶尔丹在什么时候被认定为温萨活佛的转世呢?蒙汉文史料都没有提供确切的年代。蒙古文史书《水晶鉴》记载,噶尔丹是被指定为一个呼图克图的转世后去拉萨的。[3]这里只说明了噶尔丹在去拉萨前已经是“一个呼图克图”了。藏文史料《五世达赖喇嘛传》是一部内容详实、记事确切的传记史书,是研究噶尔丹早期活动必不可少的珍贵史料。其中有关于噶尔丹被指定为温萨活佛转世的有价值的记载:藏历水龙年(1652年)十二月初五日,进京途中的达赖喇嘛在张家口“接见了温萨活佛和巴图尔珲台吉从厄鲁特部派来的向皇帝(指清朝顺治皇帝——笔者注)请安和进行贸易的一些人”。[4]这条史料说明,噶尔丹至晚1652年九岁时已经是第三世温萨活佛的转世了。国内史学界主张的“噶尔丹十三岁时被认定温萨活佛(Dben sa sprul sku)罗卜藏丹津札木措的转世”,[5]噶尔丹“在西藏削发为僧”[6]等观点显然有误。

温萨活佛源于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是格鲁派领导集团的成员。噶尔丹的前世第三世温萨活佛罗卜藏丹津札木措是第四世班禅博克多罗卜藏确吉坚赞的师傅。1635年,他作为格鲁派求援团的首领,赴卫拉特,为西藏格鲁派请求援军,获得成功。他在伏尔加土尔扈特、准噶尔及喀尔喀地区从事传教活动,积极参与了1640年的会盟和《蒙古卫拉特法典》的制订。他是一位在蒙藏各界享有盛誉的宗教领袖和社会活动家。[7]我们了解上述情况以后,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早在1652年时,噶尔丹便以“温萨活佛”的名义,向清朝皇帝派遣使团了。可见噶尔丹在入藏以前,准噶尔内外交涉中已经开始站露头角。

当时,西藏是蒙古僧众所向往的圣地,很多高级僧人纷纷前往西藏拜师学经,提高地位。而,格鲁派也“往往迎请卫拉特贵族子弟当喇嘛,以期将来借重于他们”。[8]噶尔丹也不一例外地入藏学经。藏历火猴年(1656年)闰正月十二日,达赖喇嘛在拉萨大昭寺举行的祈愿大法会上接受了温萨活佛的供养及礼品,并给他授法给顶。[9]这是噶尔丹入藏时间的确切记载,是年他才13岁。噶尔丹在拉萨谒见达赖喇嘛后,去札什伦布寺拜班禅博克多为师接受佛学教育。1662年(康熙元年),四世班禅圆寂后,噶尔丹到拉萨,在达赖喇嘛门下学经。达赖喇嘛对他特别精心地加以培植,并给予了很高礼遇。史料记载,“达赖喇嘛之徒遍西域,而特重嘎尔旦,所语密,虽大宝法王、二宝法王不得与闻”。[1]《五世达赖喇嘛传》中噶尔丹以“温萨活佛”的名称出现并总是被列于汗、王、珲台吉、台吉之首。[10]而且,噶尔丹在拉萨还有自己的“温萨寺”,并通过布施也能获得可观的财产。[11]这一切都是得益于达赖喇嘛的庇护和培养。噶尔丹也没有辜负达赖、班禅所寄予的厚望,在潜心学习佛学②的同时,还刻苦修炼佛教武功,立志成才。他对达赖喇嘛的政教事业极为虔诚,表示愿为格鲁巴的发展作出努力。[1]他表现出色、学有所成,因而颇受五世达赖赏识。至于噶尔丹在西藏的更多情况,因史料缺载而无法得知,以后随着藏文史料的进一步整理、利用,有望取得进展。藏历火马年(1666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噶尔丹随同到拉萨朝圣的僧格夫人策妄札勒姆回准噶尔。这样,噶尔丹在札什伦布寺学经6年,在拉萨继续深造4年,一共在西藏生活了整整10年,23岁时告别拉萨。



噶尔丹此次回准噶尔后,是否又去过拉萨呢?迄今为止,汉文史料几乎一致肯定,噶尔丹听到僧格遇害后,从拉萨还俗赶回准噶尔的,说明噶尔丹1666年从拉萨起程回准噶尔后再度去过拉萨。日本学者若松宽先生根据俄文档案和《五世达赖喇嘛传》的有关记载,对流传已久的上述说法提出质疑,指出“噶尔丹在1667年已经回国,此后一直待在僧格的牙帐。因此所谓噶尔丹为报兄仇,赶回本部的说法显然是不正确的”。[12]然而,若松氏将中国史料所说的1670年僧格被害后噶尔丹闻讯赶回准噶尔一事与1666年的回国混为一谈,认为1666年噶尔丹离开拉萨时没有还俗,回国后仍被称为呼图克图等等。[12]他没有理解史料记载噶尔丹还俗回国是指1670年的事情。若松氏的研究虽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尚未搞清问题的症结。

笔者认真阅读《五世达赖喇嘛传》,发现其中有不少能够反映噶尔丹早期活动的有趣、细小的记载。这些细节一直没有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关于1666年噶尔丹返回准噶尔,《五世达赖喇嘛传》有明确记载,当无庸置疑。同时,我们通过该书的其他一些记载也能推定噶尔丹这一次返回准噶尔后,再没有去过西藏。藏历火马年(1666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噶尔丹离开拉萨时的情景被五世达赖喇嘛这样记录了下来:“我给温萨活佛传述了珠杰派的长寿灌顶,赠送了僧人用具、素色氆氇等送别礼品,并教导他为了政教的利益,各方面要尽职尽责。临动身时,我又亲手交给他一串珍珠念珠,并详尽地吩咐了如何为佛法服务等眼前与长远的利害得失等事。我以赐座、派人护送等方式对温萨活佛表示嘉奖,他把在扎什伦布新建的一座住宅赠给了我,我高兴地接受了”。[13]从这段记载中我们似乎看不出噶尔丹是短期离开拉萨和达赖喇嘛的样子,相反有几种重要情节告诉我们噶尔丹的回家是一次长期离别。假如噶尔丹短期分开,那么达赖喇嘛不大可能给他详尽地吩咐为佛法服务的“眼前与长远的利害得失等事”;达赖喇嘛对他传授长寿灌顶,赐座,派人护送以及再三吩咐他为政教利益尽心尽责等送别方式也非常特别,说明二者的分别不是短期的;噶尔丹竟把扎什伦布的住宅都赠给了达赖喇嘛,可见他不打算再回来了。从这一日直到藏历铁猪年(1671年)二月十一日拉萨方面得到“温萨活佛消灭巴噶班第的消息”[14]为止,三年多的时间里《五世达赖喇嘛传》中没有任何有关噶尔丹的记载,证明1666年以后噶尔丹不仅没有在西藏待过,而且也没有从遥远的家乡与西藏发生重要联系。通过上述结论,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认定汉文史料记载噶尔丹1670年或1671年从拉萨还俗回部是一种误解。当时,清朝方面还不甚了解准噶尔及噶尔丹的情况,因而出现了误记,后来的官私史书又把这一错误沿袭了下来。其实在《五世达赖喇嘛传》里,1672年噶尔丹首次以“珲台吉”之称出现以前,都以“温萨活佛”的名称出现,说明此前他并没有还俗。噶尔丹还俗的时间应当是1672年称珲台吉的时候。[15]所以,1672年以后再也见不到“温萨活佛”这一名称了。《五世达赖喇嘛传》对卫拉特僧俗贵族各种称号的演变过程记载极为清楚,严格遵循了它们出现的时间顺序,因此以它作为依据是比较可信的。

关于1667年初噶尔丹回到准噶尔到1670年内讧发生为止,他的活动情况,我们从俄文档案中能找到一些难得的资料。兹拉特金较早利用俄文档案进行研究后认为,噶尔丹在准噶尔时同僧格和楚琥儿一起游牧,1664、1665、1666年连续三次以“呼图克图”的名义向俄国遣使。[16]1668年他还向俄国使者伯林发表谈话:“我们呼图克图和喇嘛不是军人,我们全卡尔梅克的所有呼图克图和喇嘛都主张,卡尔梅克人和台什们在任何地方都不要发动对皇上陛下的战争。没有什么必要保护我们那些已经迁往陛下那边去的惕列乌特人”。[17]这里,兹拉特金似乎并不知道1667年初以前10年时间内噶尔丹根本不在准噶尔。我们在文献记载中也看不到这个期间噶尔丹有曾经归国的迹象。因此,连续三次向俄国遣使的呼图克图并非噶尔丹,而是别的呼图克图。而1668年向俄国使者伯林发表谈话的那位呼图克图就是噶尔丹。③噶尔丹向伯林发表的言论可能是由于兹拉特金引用档案出现错误,或者是汉译不当,它与若松宽所引用之同一份档案的内容不完全一致,尤其是后一句话相互有很大区别。若松宽引用的后一句话是:“……但是在从我方逃亡的帖列乌特人问题上,我们决不会赞同沙皇的立场”。[12]我们在没有见到原档以前,还是认为若松宽引用的档案内容比较接近事实。因为,准噶尔执政者僧格在惕列乌特人问题上正在对俄方采取非常强硬态度的时候,④他弟弟噶尔丹与哥哥大唱对台戏是很危险的、也是不太可能的。而且,噶尔丹执政后仍继续执行僧格的对俄强硬政策,在克什提姆和征收实物税问题上从未对俄方做出任何让步[18],说明他执政前后的几年内对沙俄的政策是一贯的,没有出现大的反复。

就在噶尔丹向伯林发表谈话的第二年即1669年,噶尔丹也在僧格的国中。这一年的10月,俄国使节鲁兹次基访问了僧格和噶尔丹的牙帐,但僧格正在与叶尔羌汗国进行战争,不在自己的牙帐。噶尔丹对俄国使节一行没有提供食宿并后来把他们关入布哈拉街区地下牢房,使他们饱尝忍饥挨饿的痛苦滋味,以此作为此前僧格使者伊什在土木斯克被该市总官关进监狱,几乎饿死的报复。[12]

值得注意的是,1667年噶尔丹从西藏回准噶尔时,咱雅班第达早已去世(1662年),因此在卫拉特地区提到宗教地位高、学识渊博的活佛数噶尔丹了。他不仅主持重要的宗教仪式,而且曾用蒙语翻译大量的藏文经典。1667年和硕特鄂齐尔图车臣汗的儿子噶勒丹巴去世时,噶尔丹应邀做了超度仪式。[19]



大约藏历铁狗年(1670年)九月⑤,准噶尔执政者僧格被其同父异母兄车臣和卓特巴巴图尔暗杀。然而,政变者未能控制准噶尔属众尤其是僧格的旧属,“僧格遇害,部落有逃,而结聚者百十骑,屯大碛东,未知所附”。[20]俄文档案也记载:“僧格的部众,游牧的和兀鲁思的卡尔梅克人向各牧区和兀鲁思奔逃得一个不剩”。[21]僧格的胞弟噶尔丹则对密谋者采取了异常迅猛的应付办法。他招集僧格的逃散部众千余骑,亲自率领向阿尔泰进发。车臣率万骑迎战,声势逼人。噶尔丹“独当先,越马挺枪,最深入,斩杀百十骑,溃其军”。[20]车臣退至阿尔泰山口,噶尔丹追及展开决战,获得胜利。车臣身死,卓特巴巴图尔逃亡青海。噶尔丹在掌握准噶尔政权的步骤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那么,噶尔丹既无领地又无军队,为何就能打败强大的敌人呢?这是一个令人颇感兴趣的问题。首先,噶尔丹为僧格之胞弟,在僧格遇害以前一直支持他的内外政策,可以说噶尔丹是僧格的政治同盟者。因此,噶尔丹在准噶尔部众中有很高的地位和信任度。这是他能够迅速将僧格旧属招集于自己身边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噶尔丹身为温萨活佛的转世,曾在西藏学经十年,并以达赖喇嘛为自己的强大后盾。这种特殊身份使噶尔丹在准噶尔人的心目中获得了“神”的地位。当僧格遇害,其部众无主,不知所附,噶尔丹突然出现时,“众审视惊喜,下马罗拜为神”。[20]不仅僧格的旧属,就连对手车臣的部众也是如此。在阿尔泰之战中,噶尔丹“身率二十骑先登,呼声振天地。遇七清汗,入其军,手缚之,左右皆走散,莫敢当,皆大惊以为神,弃弓矢,下马趋拜降”。[20]这些描述自然有着浓厚的传奇色彩,但它毕竟反映了噶尔丹的宗教地位及其影响。这种影响力对于自己的部众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对敌众而言则是一种强大的威慑力、说服力。再加达赖喇嘛对噶尔丹的赏识、扶持和帮助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噶尔丹如果没有喇嘛教的支持和帮助,就不可能指望在这场斗中取得胜利”。[22]总之,当时宗教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再者,噶尔丹的超人的胆略和卓越的军事才华在战胜对手的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每遇战事,噶尔丹果断行动,无所畏惧,身先士卒,奋力拼杀。由于他战略战术得当,指挥有方,所以每战必胜,自己则“身不着一矢”[20],安然无恙。

大约1672年上半年,噶尔丹正式继位为准噶尔部首领,号珲台吉。《五世达赖喇嘛传》藏历水鼠年(1672)六月初一、二日条记载,噶尔丹珲台吉遣特派代表来朝,向达赖喇嘛进献了大量的供品。[23]这位特使应是受命来报噶尔丹就任珲台吉一事的。噶尔丹称珲台吉之事在俄文史料中也得到了证实。1672年9月6日来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噶尔丹的使者们的谈话中第一次出现了“格根珲台吉”的称呼。[12]噶尔丹称珲台吉标志着他放弃温萨活佛这一黄教名僧身份,正式还俗归政。然而,噶尔丹与格鲁巴的亲密关系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他的思想始终受格鲁巴的影响,行动总是不离开达赖喇嘛的指导。噶尔丹称珲台吉后,向达赖喇嘛派遣的使团与日俱增,络绎不绝。这些使者不仅向达赖喇嘛进献大量供品,参加各种朝圣活动,而且还担负着就军国大事与达赖喇嘛进行磋商的重要使命,来回传递噶尔丹和达赖喇嘛的纸写信函和详细口信。[24]虽然我们无法得知这些信函的具体内容,但它涉及重大政治军事计划是无庸质疑的。

注释

①关于噶尔丹的生年,清甘肃提督张勇曾作过调查。1679年(康熙十八年)七月,他向清廷疏言:“臣因遴选通事,密探噶尔丹年纪性情并兴兵往侵西海之故。归复云,噶尔丹申年所生,年三十六岁,为人凶恶,躭于酒色。去岁举兵,欲侵西海,行十一日撤归”(《清圣祖实录》,康熙十八年七月己丑)。这里的申年即甲申年,公元1644年,与蒙藏文史料的记载恰好吻合。故1644年说当确切无疑。

②梁份认为噶尔丹“不甚学梵书,惟取短枪摩弄”,不实。噶尔丹是一位佛学修养颇高的活佛,即使还俗执政后,也仍笃信黄教,在他身边总是有一支喇嘛智囊团,每遇战事都请喇嘛诵经择日。甚至他身陷困境时,仍给西藏寺庙喇嘛致信,希望为他诵经,并在信中还开列了应诵经卷的题目及诵经次数。参见《宫中档康熙朝奏折》,第八辑,台湾故宫博物院影印本,第564—566页。如果他“不甚学梵书”,就无法获得上述宗教修养,也不可能受到达赖喇嘛的赏识。

③若松宽根据1996年莫斯科出版的《俄蒙关系文件汇集(1654—1685)》,第88号档案确认“这是噶尔丹第一次出现在俄文档案上”。参见[日]若松宽《从十七世纪60—70年代的俄文档案看准噶尔部噶尔丹的情况》,《蒙古学信息》,1998年第4期。

④僧格对俄国使者伯林说:“我已经派第六个使者向皇上陛下谈有关我的惕列乌特人的问题。如果皇上陛下还不交出他们,我就要攻打土木斯克和库兹涅茨克城,就不能怪我了”。见兹拉特金《准噶尔汗国史》,第220页。

⑤根据藏历铁狗年(1670年)十一月二日拉萨受到僧格的超度回向物品,推定僧格遇害时间大致为1670年九月。参见《五世达赖喇嘛传》,第七二一页。

参考文献:
[1]梁份.秦边纪略[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419.

[2]蒙古溯源史[A].卫拉特历史文献[C].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86.309.

[3]津巴多尔济.水晶鉴[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4.508.

[4]五世达赖喇嘛传[M].汉译本,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三二七.

[5]乌云毕力格,成崇德,张永江.蒙古民族通史[M].第四卷,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100.

[6]准噶尔史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88.

[7]乌云毕力格.关于尹咱呼图克图[J].蒙古史研究,1993,(4).

[8] 乌云毕力格,成崇德,张永江.蒙古民族通史[M].第四卷,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100-101.

[9]五世达赖喇嘛传[M].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三九九.

[10]五世达赖喇嘛传[M].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三九九、六一一.

[11]五世达赖喇嘛传[M].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五一三.

[12](日本)若松宽(Wakamatsu Hiroshi).从十七世纪60—70年代的俄文档案看准噶尔部噶尔丹的情况[J].蒙古学信息,1998,(4).

[13]五世达赖喇嘛传[M].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六一四.

[14]五世达赖喇嘛传[M].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七二五.

[15]五世达赖喇嘛传[M].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七二一.

[16]准噶尔汗国史[M].汉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14—216.

[17]准噶尔汗国史[M]. 汉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21.

[18]兹拉特金.准噶尔汗国史[M]. 汉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45.

[19]蒙古溯源史[A].卫拉特历史文献[C].第311页.

[20]梁份.秦边纪略[M].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420.

[21]中央国家古代文书档案库,西伯里亚衙门卷宗,第358—359页。转引自兹拉特金《准噶尔汗国史》,第229页.

[22]兹拉特金.准噶尔汗国史[M]. 汉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40.

[23]五世达赖喇嘛传[M]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七七五—七七六.

[24]五世达赖喇嘛传[M].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一○五二--- 一一三○.

作者简介:黑龙(1964—),男,内蒙古扎赉特旗人。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博士,主要从事清史、清代蒙古史研究。

2009年9月15日星期二

内蒙古异见人士涉嫌“煽动分裂国家”被软禁

VOA
内蒙古异见人士、泛蒙古民主协会的创始人阿尔玛兹先生(Almaz )被中国政府以涉嫌“煽动分裂国家罪”,软禁在内蒙古的通辽市。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唐琪薇的报道

据南蒙古人权信息中心9月11号的消息说,今年4月底,阿尔玛兹在网上呼吁内蒙古民众集会抗议中国政府在内蒙古的民族政策,不久即被拘捕。被拘押3个月后,中国政府以涉嫌“煽动分裂国家罪”,勒令阿尔玛兹在家软禁一年。

北京维权律师黎雄兵告诉本台记者,所谓的“煽动分裂国家罪”是指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煽惑、挑动群众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煽动’顾名思义的话呢是指向不特定的公众进行传播,通常要有分裂国家的思想内容,分裂国家的组织架构。”

黎雄兵指出,对阿尔玛兹的软禁本身就不符合正当的法律程序。

“中国的法律里面除了治安拘留或者是刑事拘留、刑事逮捕或者是判刑之外,就不能够由其他措施来限制公民的自由。”

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夏明表示,过去50年来,由于汉族人口膨胀,致使很多少数民族不得不被驱赶到边远地带。尤其是最近二十年,中国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更是形成了汉人冲击少数民族的新浪潮,各地少数民族的不满情绪自然会高涨。

“西藏的拉萨或者是新疆的乌鲁木齐、内蒙的呼和浩特基本上都是以汉人占主导地位的一个城市。在商品经济下的汉人通过商品大潮去对少数民族的冲击又让少数民族在市场经济下处于一种劣势。”

夏明说,中国政府在蒙古、新疆、西藏等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施行的权利结构完全以大汉族为中心,对边疆人民想掌握自身发展命运的呼声不够尊重。这种权利架构的不平衡,进一步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在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冲突。

“所有的少数民族地区它都在战略的边疆要塞。中国政府对这些边疆要塞的权力控制是非常强大的。对行政干部配备数量极大,实行的不是殖民政策,是殖官政策。官员从汉族地区派过去,大量的军队从汉族地区派过去。同时,它又是一个无神论的政党,这样的话,我觉得这些冲突就是无可避免的。”

但夏明也表示,由于历史的原因,蒙古问题和新疆、西藏问题有很大的不同。夏明说,当年整个元朝大帝国统一中国后,蒙古也自然地成为中国的一部分。之后,蒙古人渐渐被汉人的文化习俗所同化,蒙古也成了当年成吉思汗送给中国的嫁妆。

“蒙古人军事上征服了中国,而中国文化上政府了蒙古,使这两者溶为一体。所以就说为什么新疆跟西藏它们有更强烈的反叛,而在蒙古这种反叛应该说就比较弱。”

南蒙古人权信息中心的消息说,阿尔玛兹在拘押期间饱受酷刑,中国网警和国安人员还进入他的电子邮件信箱以及QQ帐号,以搜集阿尔玛兹所谓的分裂国家、甚至是和恐怖组织有染的证据。夏明强调,如果内蒙古真的要开展独立运动,恐怕来自外蒙古的牵制会非常大。

“外蒙没有吸引力了,鼓动内蒙的独立。外蒙的经济是非常差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外蒙是想融入到内蒙这边沾一点中国经济发展的光。”

夏明说,在他看来,中国的少数民族并不是要想要把传统文化凝固成永不进化的化石,他们只是希望根据自身需求,独立自主地改造传统文化,以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要求。

“无论从汉族跟内蒙、新疆和西藏的关系,包括跟其他的内地少数民族的关系,我觉得最根本的还是人民没有文化的自决权,也没有控制自己发展的发展权。”

据了解,另有两位内蒙古青年男子也因为被指称参与了泛蒙古民主联盟的活动被拘捕,但不久之后即被释放。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唐琪薇的报道。

http://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lui-09132009172315.html

2009年9月11日星期五

反对汉人移民内蒙,新疆和西藏!

1、退牧还草,是对游牧民族赤裸裸的掠夺!
2、保护草原,保护自然,反对在内蒙古地区殖民开垦!
3、保护草原地下水资源,反对农业生产!
4、把草原归还给牧民
5、禁止在草原农业开发、开垦土地,农耕必须从长城以外退出!
6、反对汉人移民内蒙,新疆和西藏!
7、反对与汉人结盟、通婚、杂居!
8、禁止使用汉字,拒绝汉文化,禁止说汉语!
9、禁止开挖内蒙矿产,砍伐林木!
10、禁止在内蒙古地区狩猎、寻宝、开发地产、建厂!
11、禁止在内蒙古地区住派军警!
12、禁止中共在内蒙古实行殖民统治!

蒙古心

昨天跟一位朋友海聊当中,他忽然问我“你即不懂牧区生活,也不吃蒙餐(其实本人特爱吃,但是没有那个条件),怎能堪称自己是蒙古人呢?”。我暴跳如雷,当时就反问他,“假如生活在欧洲,吃西餐的蒙古人,难道就不是蒙古人了吗?”。

曾经也有过这样的情形,一个熟人在几位朋友面前很自豪地说“我的アイデンティティ是蒙古人”,反而指着我说“她是汉人”。我苦笑不得,当然因她的话我不会改变什么,但是这几位朋友的态度却有了微妙地改变。比如,一位朋友正准备去北京,所以抓住我这个“小汉人”问这问那,明显亲切多了。然而,很常一段时间以来,我以蒙古人自居,尽量给他们解释蒙古历史,宣传蒙古文化的。说实话,我确实不懂真正的牧区生活,但是曾经小时候也经历过类似的生活,比如当初我家养着牛、马、羊、山羊等。即五畜中没有骆驼。之后也读过稍许的书,所以按我的理解去解释蒙古文化的。我在迷茫,我这样的人是不是真的没有自称“蒙古人”的资格了呢。

以上事例无非是怎样判断蒙古人的问题。有人曾经在一本书中这样写道“不能因其是爱喝奶茶,喜欢吃肉而就看作是蒙古人,而要看有没有为蒙古的一颗心”(仅凭记忆)。一个学者这样对我说,在民族的认知上不能凭长相,长相说明不了什么。因能力有限,不想追究此种看法的对错。

但是,我的观点是千万不要用地域来判断一个人,当然每个区域都有独有的风土人情。那是漫长岁月中形成的一种文化,不是轻易能改变的。作为个人,更是无法选择。正如生命是父母给的,我不能选择父母一样,出生地点也由不得我选择。但是,那块水土却养育了我。所以爱恋那块土地。一个人不能选择生长区域一样,一个地区的命运也不是它自愿选择的。我们不应该排斥,而应该给与理解。特别是生活在那块土地上的人。

所以,无论是生活在伏尔加河流域,还是生活在贝加尔湖湖畔,还是阿尔泰山山麓,或者是蒙古高原,只要有一颗心,就接受他吧。不要彼此挖掘谁更是正统。否则,受伤的心将流成一条血河。

新疆巴音布鲁克蒙古族牧民的极度愤怒

西部蒙古第二大草原、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正在变秃。为了摆脱危机,中共的一项所谓的“人畜下山来,绿色留高原”强制生态移民工程正在新疆秘密展开。

  巴音布鲁克草原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西北天山中段南麓,总面积23853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场面积达2625万亩。著名的国家级天鹅湖自然保护区就在这片草原之中。巴音布鲁克草原是新疆重要水系的源头,有“新疆的水塔”之称。

  近年来,汉人移民开垦、受超载过牧、持续多年干旱少雨以及蝗虫鼠害等因素影响,巴音布鲁克草原呈现牧区贫困化荒漠化。一项来自新疆农业大学的专家调查表明:巴音布鲁克草原全年理论载畜量为113.66万只绵羊单位,而实际牧放牲畜为253.08万,超出一倍还多。据了解,巴音布鲁克草原退化草原面积高达到457.20万亩,占牧区总面积的67.3%,沙化面积达32.93万亩。小尤尔都斯草场退化更是达到了243.31万亩,占这个牧区总面积的81.9%。

  巴音布鲁克草原退化变秃,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贪官王乐泉批:“必须强制移民山东汉人解决巴音布鲁克问题。”近年来,中共假惺惺实施所谓《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治理与恢复》工程。从2006年开始,巴州强制核定载畜量,限定放牧时间,上山羊群实行“通行证”,成功减畜35.49万只绵羊单位,初步缓解了草场超载的现象。

  巴州实施所谓的“人畜下山来,绿色留高原”生态移民工程,州、县剥削牧民血汗钱上千万元,在平原农区兴建了所谓“安居房”,将山上特困户搬下山来集中安置。为能使被强迫移民“搬得出、住得下、能致富”,巴州强迫实施所谓“生态保护和扶贫开发并举”的移民模式。一年多来,据了解,在这项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要从山上生态移民1400户,6738人到农区,减畜139万只绵羊单位。

  以“生态”名义,中共强迫上万蒙古族牧民下山!

  遍地牛羊,曾是牧民的期望,而真的遍地牛羊了,这就成了中共的灾难。
  望着眼前的沙丘,这里曾是青草过膝、满目苍绿的地方,仅几年时间,由于汉人移民乱开垦,这里不但寸草不生,居然还出现了这道随风移动的沙丘。这不禁想起一首常常吟唱的牧歌“草原上的风啊,轻轻摇荡,遍地牛羊让牧民的心儿舒畅。”
  牧民的父辈、祖辈都在这片水草丰美的草原上放过牧,他们自小就生活在马背上,摇动鞭儿,驱赶羊群,挥动套马杆,追逐着未曾驯服的烈马,或是坐在蒙古包中,饮一碗沁人心脾的奶茶;或是仰卧在如毯的绿草上,望着蓝天,放开喉咙,唱一曲凄婉的长调。然而,这一切仿佛在一夜之间都变了样。草枯了,土裸露出来,风一吹过,尘土随风飘散,天不再湛蓝,溪流不再湍急,草原在变瘦,在慢慢消失。
  32岁的哈谢还在怀念几年前的日子,蒙古包周围的草长得茂盛,100多只羊只需在自家的蒙古包附近放放就能吃个大饱,而如今,要想让100多只羊吃饱,得赶着羊群走十几公里。今年86岁的和静县原畜牧局长甫尔升回忆,从前的巴音布鲁克,真是“风吹草低见牛羊”,每到6月牛马走进去,只能看到脊背,而现在的6月,20厘米高的草都已鲜见了。和静县县长才仁拉去甫在他的办公室打开多媒体播放器,大屏幕上立刻投影出巴音布鲁克草原的卫星遥感图。随着光标的移动,可以清晰地看到被分为大尤尔都斯和小尤尔都斯两大牧区的巴音布鲁克草原,已经出现了点点黄斑,而小尤尔都斯刚被大片的黄色覆盖。
  “这就是黄沙。”才仁县长指着大片的黄色解释说。
  “除了气候的影响,过度放牧是草原严重退化的重要原因。”才仁县长说,到小尤尔都斯亲眼看到的情形,比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和静县与15个县市相邻。这些县市以及各系统各单位分布在巴音布鲁克草原的四周,这些地方的牧民也都把牛羊赶到山上来放。最多时,山上有253.08万只羊,而这里的理论载畜量为113.66万只。
  才仁县长曾把这些周边的负责人召在一起,试图说服他们减少上山的羊群。但会议在一片争吵中结束。“山下养一只羊成本60元以上,而在山上只需要不到30元,利益的驱使使得牛羊往山上走。”
  减畜迫在眉睫。中共巴州党委和政府提出了强制不合理的治理的对策。一系列所谓构想先后出台。
  所谓轮牧、休牧、禁牧,让疲惫的草原得以休养生息。每家每户、每个单位、每个乡镇都强制限定了牲畜的数量,进山的路上设了好几道卡,上山的牲畜,必须有身份牌,没有身份牌的一律不得上山。
  如此这般强制控制牲畜的数量,人多牲少,势必会影响到民族关系,牧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安定。牧民们没了羊,靠什么生活?山上生活着3906户14310名牧民,其中贫困户1395户4138人。2005年山上牧民人均纯收入1791元。
  羊随人走,退牧还草,前提是减人,减少牧民对草原的依赖,而减人的办法只能是移民——强制牧民从3000米的草原下山定居,让牧民“种地”或失业。
  3000米的高度,其路程并不太长,但对这些祖祖辈辈以放牧为生的牧民来说,这条路却非常漫长、无奈。下山,意味着放弃蒙古人赖以为生传统产业,也意味着蒙古人的传统文化的消失,蒙古人将被彻底同化。

  3年间,上万名牧民被迫携着他们可怜的家当走下山,来到一个令他们陌生的地方,开始他们并不熟悉的生活。 蒙古人种地,那还是蒙古人吗?
  34岁的苏开,看上去要比他的实际年龄大很多,脸庞被紫外线晒得黝黑,眼神让人感到一种忧虑和极度的愤怒。
  “我除了放牧,什么都不会。”苏开说道。放弃了自己的牧业,牧民们可怎么活啊?
  2006年9月,苏开同1355名牧民下山,被政府集中强制安排定居在农区的一个非常偏远的村子——察汗乌苏村。
  这里曾是劳改一个农场。像鸡窝似的矮小房子被排列在恐无人烟的戈壁滩头,每个鸡窝大概50平方米。听乡里的干部说,每间房子政府投入3万多元,还有每家的电视也是政府给配的。每户按人头每人还划拨了7亩地。
  但是中共的卑鄙策略再一次跌落。从马背上下来,放下牧鞭的牧民们对于他们陌生的生活方式,却矛盾地捧在手中,彻底无法接纳。
  “下山种地,那还是蒙古人吗?”和苏开有一样想法的牧民有很多。山上多悠闲啊,骑着马漫山转,累了下马躺在绿草上,望着蓝天想那些美妙的事,虽然生活苦点,但没有压力啊。
  在他们的记忆中,自己的祖祖辈辈都在这片草原上以牧为生,离开这个草原,放弃牛羊牧歌,怎么向祖先交待?
  这样大规模的移民,山上山下的很多人都表示出极度的愤怒。
  才仁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作为一个蒙古人的后代,做为一县之长,他背负着造福一方,让乡亲父老过上好日子的重任。上世纪90年代曾有过一次移民,但因财力不足、配套措施跟不上,200多户下山的牧民,在山下呆了些日子后,又先后重返山上。
  “每天上工都吹号,大家集体出工,挣来的钱大家分。”包海是第二次下山了,他时不时地回忆起十年前那灾难式的第一次下山的情景。搬进去没过几天,他的梦就落空了。盖房他不会,种田他不懂,做小买卖又没资金,包海和多数牧民傻了眼。没了活儿,包海只好窝在鸡窝里,他不知道去哪里找活儿,周围的一切都令他感到陌生。
  200多户下山的牧民多数和包海一样,焦虑、困扰和愤怒弥漫了他们的生活。没多久,他们就拾起不多的家当,告别那红色的砖房,向山上走去。
  
  山上天天喝奶茶,山下偶尔喝喝;肉也吃得少了,身上少了力气;没马骑了,出门都要走路。但让他们不适的还不仅仅这些......。

望你们这些所谓的中共北京公安走狗不要敌视蒙古人!

虽然很多事情都远远不及自己愿。我也没有埋怨什么。可前两天我真的有些火气。原因是因为兄弟接到了北京某区派出所的电话。

兄弟我俩是老乡,两个苏木挨着的。我们住在一起,我因为有事就没有在所住区办理暂住证,他一个人办理了。第一次,还没有等到暂住证办下来,就因为拉萨3.14打砸抢少事情,现在北京的少数民族都成了“重点”对象了。

事情是这样的:前些天兄弟突然接到派出所电话,他并不知道是派出所打来的。电话一接通,就听见电话那段传来一个硬邦邦的语气:“你是蒙古族?”“是啊,怎么了?”“我是公安局的,调查下,你是干什么的?在哪?”“哦,我在网通集团工作,在金融街这儿。”“哦,再见!”

调查就调查,可为什么第一句就问民族?难道少数民族就该让这些执政的人有想法,那为什么不从自身找毛病呢?你是压迫性的还是害怕啊?前天他又接到公安局的电话,第一句仍是如此:“你是蒙古族?”“在哪里工作,做什么的,和你住在一起的是哪个族?”当被告知是汉族时,那人哦了一声,就说最后一句话,也正是这句话真是让我气愤的不得了,如果是我接的电话我会把这个人一顿狂唾。最后一句是这样说的:“哦,你是蒙古族,那咱们经常保持联系!”

怎么,你是日本人吗,那么害怕蒙古人吗?你是认为蒙古人是你的祖先吗?

汉族人掌权的社会,对少数民族就是这样的?我不由自主的思考。你把蒙古人看做犯人了还是把少数民族都看成犯人了,要时刻和你们公安局保持联系,需不需要每天向你们报告我们的行踪,行动呢?

这件事,真的让我感到十分愤慨!今天我看到新闻说继美国涉藏反华议案问题后欧洲议会也通过了关于西藏问题的讲话,法国、英国等国难道都是工作疏忽那么简单吗?印度也不禁止藏独人员,好一个借题发挥!

想想我们周边的邻居,北边是庞大的俄罗斯,虽然车臣乌克兰等问题不断,和美国的关系就像那窗户纸,可中共呢,也好像是一层窗纸吧。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态度罢了。东边的日本和朝鲜哪个对中国有善意呢。抗美援朝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不要指望朝鲜对中国有一句谢意。美国在日本、韩国和关岛的驻兵不是看好中国的东大门吗?还有不省心的台湾,也是一个乱字。美国不想用这些做跳板吗?东南亚国家不是争夺领土领海闹得不开心吗?加上大量华人使得东南亚国家有强烈的戒备心理和反华心潮。不断和中国制造摩擦,就连小小的文莱都动武和我国争夺领海,可见狗急了也敢跳墙。另外也有美利坚的撑腰的因素。印度与我国的态度是冷不冷暖不暖,不冷不淡的,越南与我国还有领土之争,受中国援助最大,却伤害中国最深。除了印度暂时对中国威胁不大之外,其余均是箭在弦上,多亏了喜马拉雅!要不中国可就太难受了,中亚的国家均支持维族和藏族,不断的搞出很多问题,回族也是容易发生问题,中国政府只有镇压封锁消息为主要手段。不论是巴基斯坦还是北至阿富汗均对中国没有什么善意和优势,美国的不断从各个方面打压中国,现在加上欧洲几个国家,不难判断出,中国在外交和内政上的失误太大了。

现在如果还要把中共国内的所谓的“少数民族”看做敌对对象的话,那么第二个要暴动的不是台湾,估计是“新疆自治区”了。希望新疆的朋友不要说我胡说,因为有很多事情你们可能比我还要清楚。那么中国那时候就真的有点内忧外患了,可能我有些耸人听闻,胡说八道,有些事,可大可小。反正见仁见智吧。

最重要的是,希望你们这些所谓的中共北京公安不要敌对我们蒙古人!

其实是蒙古人与汉人的较量

沙尘暴究竟是谁惹得祸?带着极为复杂和悲哀的心情读着北大社会学系一帮人在阿拉善田野调查整理的一本书,虽然在SEE工作过了两年了,不是整天为保护草原在努力,而是不断的打电话给大佬们,让他们以最低十万的入会价加入会员,做公关工作比做实际为阿拉善的工作要多得多,对阿拉善当地的了解只是停留在比较表面和现实的程度上,对社区项目也只是在他的基本架构和逻辑上了解和认同,而这本《阿拉善生态环境的恶化与社会的变迁》则用第一手的田野资料和纵观近代历史的视野真实的讲述了一个人文、生态逐渐堕落的罪恶史。

阿拉善,贺兰山以西的大片荒漠草原,自古虽干旱,但在贺兰山原始森林、居延海和梭梭林的僻护下,曾经水草肥美,是牧人美丽的家园。直到清朝以后,还有“湖滨密生芦苇,入秋芦花飞舞,宛若柳絮。马牛驼群,随处可遇。鹅翔天极,鸭浮绿波,碧水青天,马嘶雁鸣,缀以芦草风声,真不知为天上人间,而净忘长征戈壁之苦矣”。而传统的游牧蒙古人有着天人合一的宗教信仰、民族习俗和生活习惯。他们逐水草而居、住蒙古包、骑着马儿迁徙。他们称苍天为天神,是他们的父亲;称大地为地母,是他们的母亲。他们相信万物皆有灵,皆有生命,不仅马儿、羊儿、树木花草都有生命,连山水河流都有生命。他们相信,所有的自然之物均有他们的主人,人们不能侵害和占有,甚至不能去动,动了主人就会不高兴,主任不高兴就不会下雨,草场就会干旱,牲畜就会无法生存,人也就没办法生活。他们敬畏大自然,从不妄自尊大,他们像草原的其他生命一样,甚至认为自己低于其他生命,他们谨慎而敬畏的生活着......

当民勤汉人和山前的、陕北的讨吃要饭人和被国民党抓兵者流落草原的时候,当周边汉人、民勤人因大跃进食不果腹的时候,当沙子吞没民勤的时候,当上海的妓女和慰安妇的2000多后代没有办法生存的时候,是善良而又包容的蒙古人收留了他们,给他们吃的,给他们活儿干。蒙古人说“来到这里,就不能饿死”。然而,当汉人的数量慢慢超过蒙古人的时候,当公社和文革大兴的时候,汉人拿起鞭子抽打他们的恩人,拿起锄头去开垦美丽的土地,把每有个清泉流淌的山涧都修了水库,草原干涸了,蒙古人成了落后民族,让定居了,后来有围栏养畜,几年就毁了美丽的家园。国家借用请大的媒体和宣传攻势,将游牧定义为落后农业的生产方式,并写进了历史教科书,将蒙古人的自然生态观和保护自然的信仰定义为“封建迷信”。大跃进推动汉人疯狂的在草原上开垦农田,而此时的蒙古人已经丧失了对草原的话语权和支配权,今天的退牧还草,更是汉人不费一枪一旦堂而皇之的将草原从蒙古人的手里夺走,下一步还会有几十倍的高价钱再卖给那些美国的肯德基和麦当劳,卖给温州的、北京的阔佬们,阿拉善已经在退牧的那一年将贺兰山最后的原始森林卖给北京的公司开狩猎场,这就是活生生的掠夺。农业经验的包产到户最终将草原肢解,传统信仰的汉人涌入和主流社会价值观的渗透下彻底沦丧,蒙古人已经不再是蒙古人了,当蒙古老人们看到军队为了建导弹基地推到一片片红柳和梭梭,看到汉人和自己的子女从草原上玩着自己主人的煤矿和石头、石油,看着东北人挖出大片大片的有主人的树根.....无言,对着苍天流泪.......

更要命的是水,蒙古先民们最尊敬水神,河里冒一个泡泡,那是水神生气了,所以不能在河里洗澡,不能往河里排泄屎尿,不能在河里洗衣服,甚至不能在河里洗手,然而,在人口大量涌入后草原不堪重负,一个大汉族主义的政府强令和鼓励在草原上开荒种地,“不吃亏心粮”的愚蠢口号流行起来,民勤和外来的流浪汉人彻底翻身了。本来已不足以养育草场和牲畜的地下水,用机井打上来,大水漫灌到农田里面,在干燥的气候下迅速蒸发掉,地下水一降再降,而政府还要打着“退牧还草”的口号,号召发展农业,强迫牧民们离开自己深爱的草原,农业正像吸血鬼一样吞噬着草原大地。黑河上游流经农业区,在所谓主流社会发展经济的大潮中,工业农业截留走了黑河的大部分水,这样就是大阿拉善成为了沙尘暴的源头,而这又怪罪到了蒙古牧民的头上。曾经滋润一方草原,回城波涛滚滚滚的居延海的黑河居然在瞬间断流了,蒙古人被活活掐死在了自己先祖留下的操场上,这次没有用刀枪炮,而使用农业、用水,彻底杀死了蒙古人,可笑的是,当年央视的蒙古青年赛纳在《新闻调查》中报道此事,震惊了中央,朱镕基总理三年让居延海看到浪花的承诺最终给这篇绿洲带来了一丝希望,但是更大的灾难和新的问题,为了让中央看到水,河道居然做了硬化处理,水下面是石头和水泥,两岸的胡杨和草场,并没有因为一年中一两次的放水而得到滋养,反而面临着灭顶之灾......而更为可怕的大汉族主义使得这位曾经是《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面对面》的蒙古族优秀媒体人失去了话语权,失去了为蒙古人争取权利的机会,失去了工作。而同他一起在央视工作的一大批蒙古人都莫名其妙的在其后的岗位上消失了,也不知道他们现在都去了哪里,只是我相信为蒙古民族奋斗的过程中,他们依然会想在央视一样,是最优秀的,为他们祝福和祈祷.......

这一切,也许天神地母都看在眼里了,他们不是不愤怒,也不是不惩罚。他们是要用更重的、更加严厉的、更惨痛的报应来教训那些无知无畏妄自尊大的人们。于是,几十年后的今天,草原沙化了,河水干涸了,地下水咸了,羊馊了,人骨头酥了,阿拉善正在经历着一场无法逆转的大衰退,又一个民勤俨然走进了。风婆婆卷起黑色的沙尘暴,肆虐阿拉善,远之华北,东京,甚至有人别有用心的说美国,.......谁人知道天上有没有神灵?地球为什么?有?沙漠为什么有?谁人知道万物有没有主人?老牧民的智慧其实那些无知无畏的人能够渗透的?敬畏,不懂得敬畏的生命是如此可怕!而就在天神皱起他的眉头时,阿拉善的大地还是自大的农业称雄,把根本不适合草原的生产方式像痢疾一样蔓延着,二者背后,不是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较量,而是信仰与不信仰的较量,是创造和毁灭的力量之间的较量,是蒙古人和汉人的较量,是侵略者和失去家园的人的较量,是尊严和无知的较量。

腾格里是苍天的意思,而蒙古语言中,苍天不是单纯的苍天,而是天神、天父之意,作为一个汉族人,一个祖辈在中原大地上耕种为生的后代,我相信,腾格里不只是牧民的腾格里,可草原却是牧人的家园。顺应天道,无论农民还是牧民,抑或是今天蓬勃发展的工商文明,都绕不开这道梁,而违背自然违背民族的这种强势冲击,最后只能以毁灭和灾难结束,但是想象当年“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一样想在短期内把蒙古人像当时的满清一样消灭掉,我想很难,弄不好还会出现一个“大蒙古利亚”,你能知道那些逝去草原的蒙古人同样失去斗志和骨头酥了吗?不可能,灾难或许在某个夜幕降临的时候就会开始,多一些尊重,多一些蒙古人自己的权利,或许是更长久的策略和为后人留下的一天平安之路.....

合上这本书,看着对面这个慈祥的蒙古老人,我心里面刮起了沙尘暴,翻腾的厉害。这种滋味是极度的震撼、崇敬、羞耻、痛恨、惋惜、忧心的集合和相互扰动。我们面前几乎找不到通向未来的路,信仰被打破是容易的,要重新构筑几乎不可能,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蒙古年轻人口中“现在只有老人还信,我们不知道该怎样.....”真是撕心裂肺,更让我们这些生活在生活都市里的汉人们感到无比汗颜和愧疚,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但是就是这样的时候,我们的话语系统里面,草原沙化还是牧民过度放牧的结果,在都市的媒体话语里面还是让外来人去教育牧民增强环保意识,这简直是莫大的讽刺。

蒙古政府内阁高级官员讲汉语

俄罗斯与蒙古签署重要协议 记者: 白桦 莫斯科
俄罗斯总理普京星期三结束了对蒙古的访问。普京访问蒙古期间,双方在经贸、能源、农业、交通运输等领域签署了一系列重要协议。俄国铁道公司将同蒙古方面组建合资企业兴建铁路,并将投资和开采蒙古的几处大型煤矿、铜矿和铁矿和金矿。

俄国媒体报导,俄国财团对蒙古的矿产自然资源非常感兴趣。随同普京访蒙的俄国官员透露,蒙古铁路由前苏联建设,俄国铁道公司至今一直在参预蒙古铁路系统的管理和运营。俄国铁道公司目前控制着乌兰巴托铁路公司一半的股权。

俄罗斯蒙古问题专家鲁加宁认为,普京这次访问蒙古非常成功。俄罗斯同蒙古的关系获得了重要突破。

他说:“目前两国年贸易额已经达到了13亿美元,比过去增长了3倍多。这次俄罗斯还同蒙古签订了核能合作的协议,俄罗斯将投资开采蒙古的铀矿,并将同蒙古组建合资企业共同加工铀矿资源。”

鲁加宁说,更为重要的是,蒙古同意让俄罗斯参预开发位于蒙古南部的两个最大、具有战略意义的煤矿。

苏联当年在蒙古拥有巨大影响。一些俄罗斯老百姓过去甚至干脆把蒙古看成是前苏联的一个共和国。但苏联解体后,蒙古同俄罗斯的关系比较疏远。莫斯科的一些政治分析人士认为,俄罗斯正重返蒙古,试图恢复在蒙古的影响。由于蒙古过一个星期将举行总统大选,普京的这次访问也显示了俄罗斯对蒙古现任总统的支持。

俄罗斯的蒙古问题专家鲁加宁说,蒙古现任总统和总理曾在莫斯科留学,他们能讲一口流利的俄语,同时这两人也可以讲英语。另外,蒙古政府内阁中也有高级官员能讲汉语。鲁加宁说,中国近些年来积极在蒙古活动,投资开发蒙古的矿产资源,所以在蒙古,俄罗斯同中国的关系将是竞争和合作并存。

他说:“今天俄罗斯同中国针对蒙古关系的独特之处在于,俄罗斯同中国必须尝试能互相协调和合作在蒙古的活动。当然俄中在蒙古相互竞争的因素也会存在。因为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这两个国家都在蒙古拥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不可能完全吻合。”

蒙古民族精神所在

一个人只要注册承认自己是蒙古族人就应该:
1.承认并明确蒙古民族的历史渊源,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功与过。
2.在与其他民族交往时高智慧处理民族关系问题。吸收一切现代文明的先进部分。
3.改造自身的同时改造世界,提高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4.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5.加强自身团结,奋发图强。提高凝聚力。
6.保持和发扬,发展民族语言,文字,风俗。
7.从森林之王,草原之主,马背民族,向现代文明过渡,适应现代社会发展。
8.与一切邪恶势力抗争,讲究策略和方法,并具有抗争的实力。
9.在中国要特别注意大汉民族主义的倾向。
10.在本民族内要防止极端民族主义。
11.但是要提倡民族主义。
12.正视蒙古人的处境,不卑不亢,不燥,不妥协。
13.有献身舍物的奉献精神。
14.有不达到目的不罢休的坚韧品格。
15.决不与异族通婚。
16.绝不允许被异族同化。
17.所有蒙古人都要建立完全独立的蒙古人国家政权。

2009年9月10日星期四

蒙古人建立过的国家政权有多少?

蒙古人在历史上建立过多少个国家?很多人知道蒙古人在13世纪崛起,建立了史无前例的蒙古帝国,但到了1634年蒙古帝国末代皇帝(北元皇帝)林丹汗与满清争战,因蒙古科尔沁等部与满清勾结,林丹汗一时寡不敌众,退守甘肃,欲与喀尔喀和卫拉特会师后进行反击,不幸死于天花,瞒清乘机占领内蒙古,1635年蒙古帝国灭亡。
甚至有些人还以为元朝灭亡就是蒙古帝国灭亡。很多人除了蒙古帝国、元朝和蒙古四大汗国外一无所知。其实蒙古人在历史上建立国很多国家。

1. Khamag Mongol Uls (意为大蒙古国) (公元10世纪末-1161年)
海都是成吉思汗家族中第一个获得汗位(即王位)的人。有些人甚至称他为可汗,即皇帝。但是,海都的可汗之称显然是后来追赠的。成吉思汗家族也是从海都时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蒙古黄金家族的。公元11世纪,海都打败了札刺儿部而出名,被推举为海都汗。这就是后来的蒙古帝国的原型。
2. 大蒙古帝国 (1206年-1635年)
经过多年征战成吉思汗打败了乃蛮、塔塔儿、克烈...诸多强大对手后终于在1206年建立了蒙古帝国。成为这个强大帝国的君主。

3. 元帝国(1271年-1368年)
公元1271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在大都(今北京)建立起元王朝,从此,北京才逐渐成为中国此后近七百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1276年,元朝发兵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占领中国全境。

4. 金帐汗国 (1243~1502)
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在额尔齐斯河以西、花剌子模以北。1243年,拔都西征后回到伏尔加河畔,建立了东起额尔齐斯河,西到俄罗斯,南起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北到北极圈附近的辽阔广大的钦察汗国。建都于伏尔加河下游的拔都萨莱城(今阿斯特拉罕附近)。在汗国内,拔都的十三个兄弟及其后裔各有世袭封地,拥有军队。蒙古军事贵族统辖的万户、千户、百户、十户既是行政单位,又是军事单位。1255年,拔都去世。

5. 白帐汗国
拔都的兄长斡儿答及其后裔据有今西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形成了白帐汗国。
14世纪90年代后期起,白帐汗国那颜也迪古操纵傀儡汗把钦察汗国大部分疆土统一起来。他于1399年打败立陶宛,遏止了立陶宛的扩张。1408年,进攻斡罗思,毁掉了许多城市,但没能攻下莫斯科。1410~1412年内讧时,他丧失权力逃走。

6. 青帐汗国
蒙古第二次西征后拔都的弟弟昔班,西征一路主将,征服了匈牙利,西征有功,拔都将 南乌拉尔封给他,建立蓝帐汗国。

7. 窝阔台汗国(1225--1310)
  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的封地,领有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潮以东地区。建都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
  
8. 察合台汗国(1227年-1369年)
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所建。最盛时其疆域东至吐鲁番、罗卜泊,西及阿母河,北到塔尔巴哈台山,南越兴都库什山。

9. 东察合台汗国(1348年-1514年)
1348年,秃黑鲁帖木儿在阿克苏拥立为汗。历史上把秃黑鲁帖木儿统治的地区称为东察合台汗国。

10. 叶尔羌汗国(1514年-1680年)
1514年,东察合台汗国秃黑鲁帖木儿汗后裔萨亦德汗创建叶尔羌汗国,都叶尔羌(莎车),领有西域大部分地区,1680年被噶尔丹打败,并入准噶尔汗国。

11. 伊尔汗国(1253年-1353年)
  又称伊利汗国,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西征后建立,是东滨阿姆河,西临地中海,北界里海、黑海、高加索,南至波斯湾的大国。今伊朗、伊拉克、南高加索的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中亚的土库曼斯坦都由伊尔汗直接统治;阿富汗斯坦西部的赫拉特王国是伊尔汗的属国;小亚的罗姆素丹国名义上是属国,实际上由伊尔汗派官治理。

12. 贾拉尔朝(1336-1411年)
1340年建立,据有伊拉克、阿塞拜疆、摩苏尔和迪亚巴克儿;克尔特朝(1245-1389年),1342年独立称王,据有赫拉特和呼罗珊部分地区。后被铁木儿帝国灭。

13. 穆札法尔朝(1313-1393年)
1353年建立,据有法尔斯、克尔曼和库尔德斯坦,称臣于开罗。后被铁木儿帝国灭。

14. 别达尔国(1337-1381年)
1353年建立的政权,据有呼罗珊北部。1380年以后,在伊儿汗国废墟上建立的各王朝,先后被铁木儿帝国灭亡。

15. 帖木儿帝国(1370年-1506年)
帖木儿帝国开国大帝帖木儿出生于西察合台汗国的撒马尔罕以南的渴石城附近的蒙古巴尔拉斯部区,这个部落在十四世纪韧来到卡什卡河流域居住。他们的氏族虽然还过着游牧生活,但是已经部分地开始向定居过渡,帖木儿的妻子是西察合台汗国合赞汗的女儿,因此《明史》称帖木儿为元驸马。

16. 莫卧儿帝国(1526~1858年)
1526年,帖木儿的五世孙——巴布尔入侵印度,宣布为印度斯坦皇帝,标志着莫卧儿王朝统治印度的开始。 1858年莫卧儿王朝沦为英国殖民地。


17. 希瓦汗国((1512年- 1785年)
十六世纪,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后裔阿不海汗建立强大的乌兹别克汗国。位于阿姆河下游的花拉子模绿洲,统治范围西及里海,南达呼罗珊北部。虽然统治阶级和贵族阶层是蒙古人,但主要居民为乌兹别克人,次为土库曼人、卡拉卡尔巴克人和哈萨克人。

18. 哈萨克汗国(1456年—1718年)
十五世纪中期,白帐汗国最后一个可汗术赤后裔巴拉克之子克烈汗,乘希瓦汗国阿不勒海尔汗败于瓦刺之机,与贾尼别克汗一起,率领部分游牧部落向东迁徙,进入巴尔喀什湖以南察合台后裔政权亦力把里(东察合台汗国)境内,在楚河、塔拉斯河广阔的土地上建立了哈萨克汗国。统一的哈萨克民族从这个时候形成。 一个新的民族从此诞生。
19. 克里米亚汗国(1430年- 1783年 )
克里米亚汗国约建于1430年,由拔都弟弟秃花·帖木儿的后裔哈吉·格来所建。他统治时期发行的第一批钱币注明年代是1441-1442年,现已知道他一直统治到1466年。他所建的汗国东以顿河下游为界,西至第聂伯河下游,向北延伸到耶列兹城和坦波夫。1454年,哈吉·格来把克里米亚河南岸的巴赫切萨拉伊,即原奇尔克耶城定为都城。由哈吉建立的格来王朝一直延续到1771年俄国征服时期,1783年最后并入俄国。

20. 喀山汗国(1445年- 1552年)
喀山汗国, 1445年由拔都弟弟秃花·帖木儿的后裔乌鲁·穆罕默德与其子马赫穆提建立。乌鲁·穆罕默德于1446年被其子马赫穆提克暗杀。在马赫穆提克统治期间(1446-1464年),新开国的创建最终完成。领土范围为伏尔加河中游和卡马河流域的原保加尔王国。马赫穆提克之子和继承者喀山汗易不拉欣1468年他征服了维亚特卡。易不拉欣之子阿明于1506年打败打败莫斯科公国的军队。
1552年6月,沙皇伊凡四世派兵用大炮围攻喀山城。10月2日攻占该城,喀山汗国被俄罗斯吞并。喀山汗国的灭亡标志着俄国人与蒙古人之间统治和被统治关系发生改变。

21. 阿斯特拉罕汗国(1466年- 1783年)
建于1466年,是由金帐汗库楚克·马哈麻的孙子、也叫卡西姆的宗王创建。 定都于阿斯特拉罕城,疆域包括伏尔加河下游及南高加索草原地带,北邻喀山汗国,西接克里木汗国,东与诺盖汗国为界。居民主要从事牧业、渔业,农业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手工业较发达,毛皮、制革等享有盛名。地处交通枢纽,通过陆路和水路可联接高加索、黑海与里海,内外贸易颇为发达。

22. 西伯利亚汗国(1460- 1598年)
15世纪末从金帐汗国分离出来的封建国家。又译失必儿汗国。首府成吉-图拉(今秋明城附近)。16世纪初移驻卡什雷克城(又称伊斯凯尔城或西伯利亚城,位于托博尔斯克近处)。占有托博尔河、额尔齐斯河与鄂毕河之间的广大地区。地处欧、亚陆路贸易的必经之路。主要民族为鞑靼人及奥斯加克人、沃古尔人、巴什基尔人等。居民以牧业和农业为主。北部地区大多数人从事狩猎、驯鹿和养蜂业。居民掌握金属冶炼技术,能制造各种金属器具。

23. 浩罕汗国(1710年—1876年)
在昔班家族成员统治时代和阿斯特拉罕汗朝初期的统治下,费尔干纳是河中汗国的一部分。但是,在阿斯特拉罕汗朝统治初期,由于费尔干纳的大部分地区已经落入了吉尔吉斯-哈萨克人手中,这种统一仅仅是表面上的,更不用说在锡尔河北岸的恰达克建立政权的和卓们。1710年,昔班家族成员,阿布海儿的后代沙·鲁克,推翻了这些和卓,以浩罕为都,在费尔干纳建立了独立的浩罕汗国。
1876年,浩罕汗国被俄国吞并。

24.拉特国(卡尔梅克国、土尔扈特汗国)
卫拉特首领、马哈木之子和继承人脱欢杀阿鲁台。脱欢为自己夺取了对蒙古各部落的霸权。然而,卫拉特人以牺牲蒙兀儿斯坦的察合台后裔,或者说牺牲那些统治伊犁河和裕勒都斯河以及库车和吐鲁番地区的成吉思汗国诸汗的利益为代价,开始在西南方向扩张。卫拉特部首领脱欢进攻察合台系的歪思汗,在战争中,卫拉特人始终占上风。脱欢之子额森台吉俘虏了歪思汗,正如《拉失德史》所记,由于他的成吉思汗血统,额森对他相当尊敬。在吐鲁番进行的另一次战斗中,额森又俘虏了歪思汗,这次他提出要歪思汗把其妹妹马黑秃木·哈尼木公主留下,成为他家族中的成员,然后才释放了他。显然,卫拉特人不是成吉思汗系,他们极其重视这一联姻。

25. 准噶尔帝国(1634年-1757年)
1634年,最后一个蒙古大汗林丹汗死去,同年,漠西额鲁特蒙古(明代之瓦拉)准噶尔汗巴图尔洪台吉建立强大的准噶尔汗国。1653年,巴图尔洪台吉死,其子僧格即位。1671年,僧格为他的兄弟车臣汗和卓特巴巴特尔所杀。车臣汗即位。1676年,巴图尔洪台吉在西藏做喇嘛的第四个儿子噶尔丹奉达赖之命返回蒙古,臣汗和卓特巴,自立为准噶尔汗。

26. 和硕特汗国(1636年- 1677年)
当土尔扈特人在威海-里海草原上去创建自己的帝国时,卫拉特人(或卡尔梅克人)的另一支把目光转向西藏。 在17世纪的最初25年中,喀尔喀人的压力从后面把“杜尔本·卫拉特人”推向西方,这一压力的结果,和硕特部在额尔齐斯河畔、斋桑湖周围(即今塞米巴拉金斯克地区)扎营,其范围一直延伸到雅米谢威斯克。大约1620年,他们的首领拜巴噶斯巴图尔崇信西藏黄派喇嘛教。


27. 蒙古人民共和国(1921年-1990年)
1921年3月,苏黑巴托尔和乔巴山在恰克图召开了蒙古人民党第一次大会。13日,在持罗伊茨科萨夫斯克召开了边境各旗代表大会,选举了临时蒙古人民政府。苏、乔二人把散布在各地的零星游击队收拢起来,改编成正规军,还从苏俄境内获得了大批武器弹药。眼看时机成熟,苏黑巴托尔和乔巴山决定向中国军队驻夺的买卖城发起进攻。3月18日,苏黑巴托尔和乔巴山进攻郭松龄率领的中国驻军,中国驻军撤出买卖城,囤积的粮草及武器弹药大部分都被丢弃在城中。攻占买卖城,蒙古人民革命党终于在外蒙古的土地上找到了一个立足点。
7月7日,人民军占领库伦。苏黑巴托尔与乔巴山主持成立了君主立宪的“蒙古人民革命政府”,由王族势力的博克多格根任国君。 1922年俄蒙签定一份协约,苏俄率先承认外蒙独立。1923年,苏黑巴托尔去世,1924年6月,乔巴山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最高权利属于大呼拉尔,不设总统,平时由政府处理国务。11月第一届大呼拉尔会议在库伦召开,制定宪法,改库伦为乌兰巴托。 1946年中国政府同意外蒙古独立。

28. 蒙古国
苏联解体后,蒙古人民共和国也掀起“民主革命”,1992年2月改名为“蒙古国” 。

29.布里亚特共和国
俄罗斯现有布里亚特蒙古人约有50万人(据1995年统计41万多人),主
要分布在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伊尔库茨克地区的乌斯季奥尔登斯基布里亚特
州和赤塔地区的阿根斯基布里亚特自治州。

30.图瓦共和国
图瓦共和国的面积为万平方公里。6——8世纪时图瓦属突厥汗国,后被回人歼灭了。9世纪时吉尔吉斯人又赶走了回人。13世纪时成吉思汗占领了此地,,1819年归满洲人统治,1914年被划入俄罗斯的保护国。革命后,图瓦人民共和国以图瓦人民共和国名称加入苏联的时间为1944年10月11日,而作为自治州加入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日期为1944年10月13日,由图瓦自治州变成图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日期为1961年10月10日。根据俄联邦1993年宪法正式称为图瓦共和国。

31.阿尔泰共和国
阿尔泰共和国是俄罗斯联邦西西伯利亚主要行政区之—,面积9.26万平方公里,占俄联邦领土面积的0.5%。其前身是厄鲁特自治州,作为苏联—一个独立行政区始建于1922年6月7日,1948年易名为戈尔诺—阿尔泰自治州,是阿尔泰边疆区的组成部分,]992年5月作为阿尔泰共和国独立出来,成为俄联邦又一个主体。网尔泰共和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稀有金属和贵金属储量巨大,在全俄自然资源中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但目前可开发和利用程度很低。从长远观点来看,该共和国的资源优势将转化为经济增长的优势。居住在俄罗斯阿尔泰边疆区戈尔诺阿尔泰共和国的阿尔泰人与蒙古族也有一定的族源关系。旧时一直称其为“阿尔泰卫拉特人”,自称“卫拉特人”,属蒙古准格尔部,1755—1758年准格尔部与清朝开战,准格尔败。当时正值沙俄向西西伯利亚扩张,遂被并入俄版图。1922年成立山区卫拉特苏维埃自治州,1948年改名为阿尔泰自治州,1992年改名为阿尔泰共和国。该共和国面积为9.29万平方公里,人口19.8万,其中6.9万为卫拉特人(1989年)。
  到1938年为止阿尔泰人一直使用托忒蒙古文,1938年开始使用俄文。从1922年开始用蒙、俄两种文字发行《阿尔泰启明星报》至今。由于长期生活在俄罗斯和哈萨克人中间,语言受其影响很大,但山水地名、畜牧业术语还是保留着蒙古语特点。
  阿尔泰人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很快,1992年,共有191所普通中学、3所技校、5所专科学校和1所大学。近年来,阿尔泰人民在吸收先进的科学文化的同时,也在为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而进行不懈的努力。

还有:

德王的《蒙疆联合政权》

东蒙古自治政权(1945)

内蒙古自治共和国(锡蒙)

内蒙古共和国

西蒙自治政权(德王在阿拉善)

所谓的"内蒙古自治区"政权

2009年9月8日星期二

生态移民使得富裕蒙古牧民成为真正的难民

阿拉善生态移民使得牧民贫困不堪言,变为生态难民

为了缓解草场压力,阿拉善从牧区向城镇的移民工作致使大量牧民陷入贫困。当地城镇能否容纳如此大就业量以及快速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危害提出了质疑。2009年8月27日,阿拉善左旗刮起沙尘暴。这是立秋以来阿拉善的第一场沙尘暴。作为亚洲沙尘暴的策源地之一,阿拉善近年来深受世人关注。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阿拉善荒漠化土地面积由1996年的92.71%上升到2004年的93.14%,增加了0.43个百分点。每增加0.1个百分点,意味着将增加200多平方公里的劣质土地。分布在阿拉善境内的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三大沙漠日渐连成一片,在阿拉善左旗境内有3处“握手”、阿拉善右旗境内有4处“握手”区域。

阿拉善盟林业治沙局局长范·布和说:“人口的增加、牲畜的增加、农业的过度开发,是阿拉善生态恶化的根源所在。”历史资料显示,阿拉善人口从解放初期的3万人膨胀到2005年末的21.2 万人,增加6.1倍,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的增长。解放前宁夏军阀征兵,以及1950年代和60年代的大饥荒,是大量外族移民迁入阿拉善的主要原因。

外来民族的冲击使得阿拉善原有的草原文明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人口的增加促使了牲畜的增加。按照阿拉善目前的自然条件,全盟草场最佳承载量为70万羊单位。据2006年7月全盟统计数据表明,目前阿拉善有200万羊单位。牧民们认为,官方数据并不足以采信,应该有少无多。譬如阿左旗贺兰队在1990年代养羊3万只,而政府的统计报告却只显示了1万只。

为了缓解草场压力并恢复生态,自1989年阿拉善左旗西滩和漫水滩开发建成之日起,阿拉善陆续展开规模庞大的移民搬迁工作,并在移民迁出区实施禁牧。1995年1月,时任盟委书记伏来旺提出“适度收缩、相对集中、转移发展”的“转移战略”,明确了从牧区移民向绿洲和城镇聚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主的二三产业的发展思路。官方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末,全盟已搬迁转移牧业人口5676户、19082人,并计划在十一五期间继续搬迁牧业人口6520户、21754人。以全盟2005年末21.2万的人口计算,截至十一五末,阿拉善将总计实施生态移民40836人,约占其总人口的1/5,占牧民总量的4/5。但是,解决环境问题却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阿拉善生态移民导致了大量牧民陷入贫困。

1999年,阿左旗政府作出了在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面实施退牧还林、移民搬迁的决定,共搬迁转移牧民1500户6000人,转移处理牲畜23万头,退耕3500亩。

牧民每人从政府处获得500元的安置费,贺兰山上被拆的羊圈一座补贴1000元,拆掉的砖房每平米补贴140元,土房100元。一二期移民政府 4.95元/亩/年的补贴,补偿期限为5年。2001年开始的第三期搬迁,每亩土地牧民获得国家补偿11斤陈化粮。退牧搬迁之后,由牧民变为农民的移民最大的收入就是种植庄稼获得的农业收入,综合收入仅仅为禁牧之前的1/3。

苏木图嘎查(嘎查相当于乡)所在的移民区,牧民图木巴特正在院子里转悠,伺候着满地跑的几只小鸡。图木巴特说,自2005年退出草场后,家里卖掉了400多只羊,依靠政府的补贴过起了“闲民”生活。他全家7口人,每年可拿到十万多元的补偿款,补偿期为5年。

“5年之后呢?不让放牧了,也没有地种,政府也没有安排什么就业,我们只有闲着,养几只鸡鸭。像我们这样的人家,嘎查里还有好多。”图木巴特对往后日子表现出担忧。

阿拉善盟党校经济学副教授杨牡丹着重强调了移民的回流甚至沦为游民的问题。一份名为《内蒙古阿拉善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报告书》中显示,截至2004 年,阿拉善约有3.4万牧民处于贫困线之下,0.47万牧民处于绝对贫困水平,许多地区已失去人畜生存条件,有2万多牧民沦为生态难民现已迁入他乡。

阿拉善盟副盟长龚家栋承认:“只有对移民的生产生活出路问题给予妥善解决,才是成功实施搬迁转移的重要保证,而仅以经济补偿进行安置是行不通的。”阿拉善盟行署决定,将大力扶持非公有制的二三产业以接受移民就业。2006年初,阿拉善对“转移战略”进行了修正,由向“绿洲集中”转向“城镇集中”。与此同时,阿拉善走向城市化、工业化的冲动愈发明显。

阿兰善盟环境监测站站长陶格日勒表示:“阿拉善的经济发展的确较快,年均达到30%的增速。GDP的增长主要来自工业。按照阿拉善盟十一五规划所言,在未来的5年中,还将有21754人沦为生态难民。杨牡丹认为,按照阿拉善的现有经济水平,能否容纳如此大的就业量,是一个问题。

然而,快速的工业化又致使污染加剧、生态恶化。在被视为阿拉善工业重镇的阿左旗吉兰太镇和乌斯太镇,因为严重的工业污染,已经成为国家环保局和土地部门重点监控的地区。从巴彦浩特到额济纳旗沿途的600多公里的路途中,公路沿途曾几乎荒芜一片,全为戈壁和沙漠。该如何反思阿拉善的生态保护政策的得失呢?

对草场围封转移,认为围封转移对草场不利、对人对牲畜不利,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做法。“牲畜适当的少对草场有利,没有牲畜的草场不行。”羊吃七百种草,牲畜吃草、踏草,既是促进又是抑制,并不都是坏事。没有这种作用,植物猛长,也是一种绿色消耗。而且,围封之后的草场没有牲畜粪便的浇灌,多年下来,只有一二种草能生存,将促使物种单一化。

各种不合时宜的生态保护政策的出台,根本原因在于小农文化对游牧文化的贬低,不经思考的移植汉族经验,并在阿拉善强行推行,只能说是政府的无知,是主流发展观的泛滥。刘书润甚至提出,游牧文化是阿拉善千百年来的自然选择,草原地区应该发展游牧以期社会重构。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副秘书长邓仪表示,“多少年来政府保护生态不遗余力,但你可以发现一点,当人和自然来隔离开来,对自然进行恢复的时候就很有效果,拉一根铁丝网,理论上铁丝网围住了,牲畜对自然的压力就减少了。实际上,铁丝网是死的,人是活的,骆驼是大的,羊是小的,那么就是说,改变不了人,牧民的行为不发生变化,所有的治理也只是一个秀而已”。

该协会副会认为,中国政府在环保上鲜有作为的根本原因是,环保推进往往都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是游戏规则制定者,同时也是项目执行者,却不是环保的利益主体。生态保护应该产业化,确定利益主体——政府充当出具优惠政策,生态保护由市场化主体实施运作,同时也让牧民参与进来,成为生态产业的受益者。

16年前(1993年5月5日),一场黑风暴让“阿拉善”的名字以“沙尘暴”的形象代名词“名扬天下”。

近年来,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和环境治理,国内外政府及各种民间组织加大了阿拉善治沙的关注。阿拉善,神奇与美丽并存,但人们更多看到的是她的悲伤与哀愁、期盼与无奈。阿拉善的环境问题不是单纯靠阿拉善人自己就能够改变的,这是一个全国甚至世界性环境问题。

  两年前,来自腾格里沙漠深处的月亮湖传出一条消息――包括柳传志、刘晓光、王石、史玉柱、汪延、张朝阳等上百名中国知名汉人企业家在这里宣布成立我国第一个非政府管理的公益机构——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并捐资建立公益基金会,治理阿拉善沙尘暴。《百名企业家联手捐资亿元治理沙尘暴》,最终目的是想阻止腾格里沙漠翻过贺兰山,逼向北京城。

  协会成立2年多,他的发展状况如何?有人说,这是中国企业家情感的一次集体出轨;有人说,这是企业家自己作秀;还有人说,这不过是个美丽而短暂的“欺世谎言”。但也有人确定,这是中国所谓企业家的激情与梦想,他们但愿能实承担起一些社会责任。

不同声音

  9月23日,在月亮湖景区中国企业家的聚会上,阿盟气象局副局长通过放映录像、照片资料,介绍了阿拉善的特色天气沙尘暴。他说,沙尘暴是一种历史、自然现象,绝大起因还是气流。不过,荒漠化程度会加剧沙尘暴发生。他的发言,让许多企业家吃惊的同时也为自己眼下正做的事产生了些许怀疑。

  9月24日,两岸三地40多位企业家又参观了封山禁牧的贺兰山,考察了阿左旗腰坝贺兰队项目区。他们走进农牧民猪牛羊舍饲养殖场,玉米田,沼气池;他们与当地农牧民亲切友好地交流,他们吃农家饭,感受他们的生活……

  由中国企业精英组成的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究竟能发挥多大作用?人们还须拭目以待。一个新鲜事物的出现,人们有期盼也有怀疑。

蒙古人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1、苟且偷生,怨天尤人成为目前蒙古人的常态,失望、失落、失意,成为解放后至今三代人的个性,而莫名的无助、恐惧、迷茫以及借酒消愁,都将是1949后蒙古人最为典型的表现,失去的,只有奋斗,才能重新回到你的身边

2、群体方向的迷失,把自己民族的希望寄托在另一个自古就敌对的民族的身上,是可耻、可笑、无知和贪婪的表现,也是被藏传佛教愚化蒙古民族最为可悲的世界观的体现

3、长城自古就是两种文化的分界线,就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就是游牧与农耕的分界线,就是伟大和渺小的分界线,就是无知和愚昧的分界线,就是自大和自卑的分界线,就是狼与猪的分界线,就是善良和邪恶的分界线,就是流氓和君子的分界线,就是现在被称为奇迹、一个民族的怯懦的分界线,自闭和开放的分界线,东方和西方的分界线,人与兽的分界线.....

4、失去家园的蒙古人,你们还有什么脸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对自己的祖宗,难道每天的歌和酒和物和乱交能回答你对祖先的亏欠,祖先创下的业绩,你们留下了什么?最后连尊严都要丢掉

5、不要说你有多少钱,不要说你在北京工作,不要说你在辉煌,你的所有都是罪过,没有家的狗,只能去舔别人垃圾堆上的屎,你我,都是那只没有家的流浪的、自以为是的狗,真正的蒙古人是不会离开草原的,因为你离开了草原,就是堕落,你离开了草原,你就会肤浅,浮浅到你连为什么活着都搞不明白,只能在不断地寻找下一个垃圾堆上的屎,一个离开草原的蒙古人,我只能把你和我一样称为“丧家犬”,可怜之人必又可恨之处

6、不要以为你在北京的酒吧里唱了两首蒙古歌,你就民族了,真正的蒙古人是不会去垃圾场拣垃圾的,那不是蒙古人做的事,蒙古人的歌是唱给自己的,唱歌自然的,常给牛羊的,只有拣垃圾的民族,才会为了拣更多垃圾而去讨好主子,去摇尾巴,去唱歌,“当草原上不再有蒙古包的时候,蒙古人的历史结束了”成吉思汗在八百年前的预言,而这个语言就要在我们这一代身上实现,你还能去喝酒唱歌吗?你应该去中南海,像个男人去和当政者说“蒙古人能做好蒙古人的事”你有种吗?7、一个群体的生活,不能在一帮流氓的领导下被谎言和欺骗而奴役,一个高贵民族,是不能让一个猪民族的在自己的家园里霍霍,保护家园,保护先祖的土地是每一个蒙古人神圣的职责,起来吧,为自己的家园而驰骋吧,哪怕流血,也比像猪狗一样生活要强的多。

阿拉善生态恶化内幕揭秘

政府的不作为和外来移民的胡作非为,导演着人类生命历程中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
当外来的商人和政府中的某些人勾结,组织一个虚假的圈钱环保协会假装保护沙漠,其实是在不断掠夺资源的时候,善良的人们,你们难道不愤怒吗?

今天是植树节,估计记住的人不多,但是就在今天凌晨,阿拉善下了一场小雪,早晨空气格外的好,正好央视新闻频道的一位搞纪录片的朋友带着美国《今日世界》(Overview of world today)的一行记者与两日前去新疆采访路过专程聚一聚,这一聚到不要紧,他们本来想到新疆去拍摄的主题临时因为在这里找到了比在新疆更好的可以拍摄的东西,于是便决定了我们一起走访和调查阿拉善生态的历程。我因为一直在做着这方面的研究和调查(虽不是我的专业但是这里是我的家),所以对这里的一切比较熟悉,本来处于礼貌是应该和这里的文化宣传部门联系,但是这些老记们非常知道如果通过政府是拍不到他们想要的东西的,于是,在这个下过雪的早晨,我们开始了阿拉善生态恶化的揭秘之行。

(一)沿贺兰山冲击扇地区

美丽的早晨,七点钟就启程了,阿拉善少有的低云和雾,美丽极了,沿西边的戈壁和北部的山脉,美丽的云像骏马又像驼队,环绕着阿拉善曾经最美的这片隔壁、草原和杭盖,第一站,我们先去北寺,来这个地方,按照习俗,先得敬这里的神,因为,这也是牧民千百年来留下的习俗,我们这些寻找文化根脉的人,首先从心里的体验才行,否则是走不深入的。
清晨,雪中的阿拉善草原,非常美,空气一场清新,约莫半小时的路程我们就到达了北寺,找了熟悉的喇嘛,去大经堂烧了香,我的朋友们把在都市中的浮躁慢慢丢弃在这座山外,喝早茶的时候,Mr.l.y先生用寺庙里的薄饼沾了酥油,喝着奶茶津津有味,因为大多数西方人都是习惯蒙古的饮食的,而蒙古人到欧洲旅游,一样没有饮食上的差异,这在丹麦旅行家哈世伦1905年《蒙古的人和神》中有记述,因为他当时在土尔扈特和德地蒙古人那里都是用刀叉吃肉,食奶食,与西方无什么差别,今天他们的表现我一点也不会意外(因为肖像问题,生活细节照片全免了,以免给当事人不便)
寺庙里喇嘛不太多,都是老人,而掌管寺庙和来回开关门的都是些年轻人,后来知道都是牧区禁牧后,一些与喇嘛家里有关系的亲戚,我们的采访也就地开始,先是这位吉格登老人,他六十七岁:

你是怎么到这里来的?你也是喇嘛吗?

不是,这是我舅舅的家,我舅舅是这里的喇嘛,文革时回到家乡,85年舅舅来这里了,我们是98年第一批要求退牧还草的人,退牧还草时羊绒很值钱,很多种庄稼的汉人有养羊又种地,他们老抢我们的牧场,我们阿拉善虽说牧场划分给了个人,但是我们蒙古人没有要圈草场的概念,自古我们民族草场的概念是共用的,夏季、秋季、冬春都有各自家的草场,但是包产到户后我们都被圈在冬季牧场,走不了了,因为我们的冬季牧场是固定的家,房子,不是蒙古包,我们的夏季我们都住蒙古包,在山上的多,包产到户后都给了后来来的汉人,都是山前(宁夏)和民勤(甘肃)的汉人,他们人口多,分的地方大,而我们的冬季牧场一般在平原地区,这些地方大跃进时又种了地,现在羊绒一贵,种地的汉人就抢我们的牧场,很快,草原旱的羊根本养不了,解放时全巴音浩特才一万人不到,全盟三个旗还不到三万人,现在三十万人都快有了,你说说,一直都是游牧民族的地方,我们的先人几千几万年都好好的,这才不到四十年,全完了,去年雨水好,你们来的路上还有点草,前几年你们不知道.....(老人不说了,喝了口茶看窗外面)………

唯一用蒙古语念经的寺庙--梅日更寺

梅日更寺是一座具有三百年历史的古刹,现位于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西30公里处。初建于18世纪初叶,原为乌兰察布盟乌拉特公旗的旗属寺院。从建寺开始,就特别关注佛教的蒙古化,试图创新藏传佛教,形成新型佛教,也就是蒙古佛教。建寺以来,坚持使用蒙古语诵经(由于历史的各种原因,绝大部分的蒙古寺院在诵经中使用藏语而不是蒙古语,此寺是最早使用蒙古语诵经并见坚持至今的寺院),对藏传佛教的蒙古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梅日更寺的建庙及其蒙古化寺院文化的形成,与蒙古佛教的一位重要高僧乃济托音(1557-1653年)活佛一世有直接关系。

一世乃济托音活佛原名阿必达,1557年出生于蒙古土尔扈特部封建主阿尤喜汗家族,为阿尤喜汗叔父穆尔根比拉之子。他不顾家族反对,独自到西藏扎什伦布寺,拜三世班禅活佛罗僧丹珠为师,接受了“格斯勒戒”,经过长期的学习,他精通了佛教各种教义教理。据《乃济托音传》,大约1592年他来到土默特部呼和浩特,在大青山阿巴嘎哈儿洞、东喇嘛洞修行坐禅共约25年。于1629年左右带领弟子,从呼和浩特地区奔往东部科尔沁地区传教弘法,通过有效的传教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巨大成效,被尊称为“额齐格·博格达”(圣父)喇嘛,他不仅严厉镇压了博教而且成功地改变了大部分科尔沁部人的信仰,使得他们皈依佛门。由于乃济托音的威望不断增加,势力不断增长,加上他是使用蒙古语诵经[⑥]和传教的重要缘由,引起了清廷官员和一些高僧注意。锡勒图库仑的第三任扎萨克达喇嘛西扎布衮如克认为佛经只有以藏语念诵方能得道,为了反对乃济托音的蒙古语化的诵经形式。他向清廷状告乃济托音,官司以乃济托音失败告终,清廷勒令他离开科尔沁部,不得在此传教,并将其弟子的一部分归于锡勒图库仑,一部分则被分派到各旗寺院。事实上分散了乃济托音的力量,同时也停止了由乃济托音创行并初具规模的蒙古语诵经形式。这是藏传佛教的传统力量勾结清廷,限制和制止蒙古地区寺院对佛教进行蒙古化行为的阴谋。

乃济托音离开科尔沁地区回到了呼和浩特,1653年圆寂。之后,其大弟子禅师汀瓦应乌拉特公旗第五任扎萨克公王之邀请,任此旗新建“梅日更寺”主持大喇嘛,成为了该寺第一世活佛梅日更葛根。梅日更葛根活佛系统共转世八世。历代活佛继承了对藏传佛教进行蒙古化的传统,坚持使用蒙古语诵经以及佛教的蒙古化变革。受梅日更寺的影响,乌拉特公旗所有寺院后来在诵经仪式中全部使用了蒙古语念诵。[⑦]

由于乌拉特公旗与锡勒图库仑相隔较远,梅日更寺的高僧活佛们有了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佛事活动。梅日更葛根一世在与毕力衮达赖、本寺第一任经师乌古仑达赖两位高僧的共同努力下,将主要的佛教经典翻译完毕,基本实现了梅日更寺蒙古语念诵的最初形式。在梅日更葛根二世丹金扎木苏(?—1716年)主持时期,丹金扎木苏葛根同本寺两位经师、翻译家乌古伦达赖和诺门达赖一起将所有的佛教经籍(含曾经翻译过的部分经典)翻译成蒙古文并由本寺院制版印刷,为日后梅日更寺蒙古语诵经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努力,蒙古语诵经形式在这一时期基本得到了巩固。[⑧]

由乃济托音一世创建的蒙古语诵经,经过一世、二世梅日更葛根时期的发展,基本形成了有别于原藏语诵经的新的诵经形式,并且形成一定规模。从乃济托音到梅日更葛根二世的一百来年是蒙古语诵经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藏传佛教逐步蒙古化的一个主要时期,蒙古语诵经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巩固。这一阶段的蒙古语诵经方法被称为是“旧诵经法”,“旧诵经法”的主要特征是:经文的翻译过多地局限于原文词句,逐字逐句的机械翻译造成了译文接近于长篇文章的形式而欠缺诗律特征,诵经韵调基本运用原有的诵经韵调,经文与曲调的不协调,未形成适合与蒙古语经文的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诵经韵调[⑨]。这一阶段的蒙古语诵经是处在对原经典诵经的语言文字的翻译唱诵,还没有更多地触及到诵经韵调以及其它问题。“旧诵经法”虽然有不足之处,但在它的形成过程当中基本完成了原经典的翻译,并且将之运用到了实际的诵经仪式中,实现了蒙古语诵经仪式的初期模式,为以后的发展、完善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新诵经法”的产生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

蒙古语诵经的完善是在梅日更葛根三世时期。梅日更葛根三世罗桑丹毕坚赞(1717-66)是18世纪蒙古佛教乃至在整个蒙古历史当中的重要人物,他不仅是一位地道的宗教人士并且还是位博学多才的学者,他精通蒙古文、梵文、藏文、满文和汉文,除了翻译、编着大量的经文以及世俗诗词、歌曲之外,还着有《黄金史》《梅日更葛根医方》《阴山药物》等重要历史专著和医学论著。并与经师诺门达赖合作,在原有佛经译文的基础上,对照梵文经典和藏文经典重新翻译编创了蒙古文经典,将所有的经文统一为具有严格格律的诗歌形式,并重新创作、配置了诵经韵调和诵经律动模式,使得蒙古语诵经更加符合蒙古语言的特点以及更富有蒙古文化特征,经过创新后的诵经方法被称为“新诵经法”。通过梅日更葛根三世时期的创新,蒙古语诵经达到了相当完善的程度,无论在译文的格律、经文与韵调的结合,还是在诵经仪式的程序方面均体现了前所未有的完善。蒙古语诵经到了这时期基本得以定型,在之后的运用当中虽有一些变化但未触及根本特质。

由于各种原因,蒙古语诵经形式的发展不仅宗教人士反对,清朝政府采取的也是不赞同态度。但是在梅日更寺几代活佛高僧的不懈努力下,得到了内蒙古地区佛教领袖三世章嘉活佛业喜丹必扎拉桑(1787-1846)的认可,[⑩]这也代表了清朝政府的默认。

除了对诵经仪式进行蒙古化之外,梅日更寺在其它领域也进行了相应变革,如罗桑丹毕坚赞根据博教经文撰写了《伊孙苏力德腾格里音桑》《圣祖成吉思汗桑》《风马桑》《白老翁桑》等大量的仪轨经文,使用于各类佛教仪式中;经师诺门达赖根据“羌姆”乐舞编创了富于蒙古特色的“查玛”乐舞,开创了梅日更寺蒙古“查玛”乐舞的跳跃仪式,罗桑丹毕坚赞依据本寺“查玛”乐舞,1750年编写了《钻石鬘》一文阐述了蒙古“查玛”乐舞的表演意义和详细的表演步骤等。

梅日更寺经过几代僧侣的经营,在藏传佛教的蒙古化进程中取得了重大成就,不仅彻底实现了蒙古语化的经文念诵,而在其它诸多方面也完成了蒙古化。以梅日更寺为代表的蒙古喇嘛寺院不仅是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被本土文化涵化的典型特例,也是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传播里程中逐步完成蒙古化的一个缩影。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几百年来藏传佛教的传播并不是单一的、机械的一种文化传播、文化移植,而是与蒙古文化相互涵化整合的过程,也是蒙古化的一个过程。藏传佛教的蒙古化不仅体现于它对蒙古文化特质的长期的、一贯的汲取上,其实从它的第一次踏上力争“佛化蒙古”的艰难历程时就已经开始了它的“蒙古化”。

不知道从何时起,在蒙古族年轻人当中形成了这样一种思潮,就是----藏传佛教使我们弱化,使我们丧失了斗志,使我们人口减少·····等等等等,总之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替罪羊,藏传佛教。

我身边也有很多朋友,对藏传佛教的态度呈两个极端。

有个人拿着一把刀子去捅了你,让你身负重伤,你不去怪捅你的人而且怪那把锋利的刀子,你找遍所有刀子不好的借口,可你忘了,刀子不仅能让别人伤害你,你还可以用刀子保护自己。你要怪就去怪那个用刀子捅你的人,他才是罪魁祸首。

藏人长久以来用藏传佛教来维持本民族文化的延续,而蒙古人呢?

在你对藏传佛教嗤之以鼻的时候,知道家族的敖包每年都是有僧人来主管祭祀的吗?知道每年的白月是僧人在做法式祈求一年的吉祥吗?知道燃灯节时家人们点起的酥油灯有什么含义吗?知道在你满月时是由僧人做法事起的名字吗?知道你剪发礼的时候得到过僧人的祝福吗?知道亲人死了是由僧人们念经送他们上路的吗?
也许你知道,也许你不知道~有人会继续怀着对藏传佛教的恨,来无视生活当中无处不在的印藏文化的痕迹。

说回这个寺庙,读过前面的文章不免唏嘘一番。之前我说过,藏人之所以能依靠藏传佛教来发扬其文化,因为他们的佛经都是藏文,他们所学的知识也是藏语传授,他们完全能领悟佛经的博大精深。而蒙古人,确确实实的被玩了。以前看过一个这样的事情,记者采访一位阿拉善的老僧人,老僧人从小出家,念了一辈子经了,当记者问他经文的含义时,老僧人一概不知。看的我很震惊~~这个寺庙为什么成为唯一念蒙古经文的寺庙?为什么还有各种势力的百般阻挠?想想就知道,这就是愚民政策。让蒙古人天天念经只知道藏传佛教的皮毛,不知其深厚的含义,不了解其知识背景····除了个别深谙藏文藏语的蒙古喇嘛外或者除了个别去藏区深入学习过的喇嘛外,蒙古化的佛教对广大蒙民来说还停留在启蒙阶段···

藏传佛教最大的受众就是藏人和蒙古人,经过3CP的洗脑喀尔喀人又投入藏传佛教的怀抱,经过3CP流放卡尔梅克人,通过藏传佛教在欧洲传承着文化···

南部蒙古人(南蒙古人)

蒙古民族族,现有人口10880.6万。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部分分布俄罗斯,蒙古,阿富汗以及中亚诸国和在中国东北、西北地区。蒙古族信仰藏传佛教和萨满教,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至今大部仍在使用传统的蒙古文。部分使用诸如西里尔蒙古文和其他外国语。

“蒙古”最早见于匈奴蒙古时代,是当时蒙古地区诸部落中一个部落的名称。蒙古部落发祥于古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7世纪向西部草原迁移,并分衍出许多部落,散布在从鄂嫩河到贝加尔湖之间的辽阔地带。13世纪初,蒙古部落首领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诸部,于1206年被推为大汗,号称成吉思汗,蒙古地区诸部由此逐渐合为一个新的共同体--大蒙古汗国。13世纪初,成吉思汗率部西征,先后建立了横跨亚欧的窝阔台、察合台、钦察、伊儿四大汗国,打通了亚欧陆路交通线,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挥师南下,消灭中国汉人政权,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历经170多年,统一了中国,在建立了元朝,确立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在欧亚大陆建立了大蒙古汗帝国。

蒙古族是欧亚洲北方最古老的游牧、迁移民族,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在其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创造出了辉煌的历史、文学、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大量珍贵典籍。其中,《蒙古秘史》是最早用蒙古文写成的历史文献和文学巨著,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蒙古族的口头文学以英雄史诗《江格尔》最为著名,它以巨大的概括力生动反映了蒙古族部落战争时代的社会历史,是世界文学史上“三大英雄史诗”之一。每年7月、8月间,草原要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那达慕”源于古代“祭敖包”的仪式。

目前,有一半以上的蒙古人被中国汉人统治着,部分在阿富汗被美国人统治着,部分在俄罗斯被俄罗斯人统治者,部分在蒙古国,被汉蒙混血人统治着。

永远的成吉思汗


到了内蒙古不到成吉思汗陵,就好像到了西藏而不到布打达拉宫一样,会留下永久的遗憾!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内蒙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北距包头市185公里,这里绿草如茵,一派草原特有的壮丽景色。“这儿可是成吉思汗看中的福地。”不止是生活在鄂尔多斯的人,几乎每一个蒙古人都以此为傲。对于成吉思汗的眼光和远见,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总是津津乐道。

其实,这里并不是成吉思汗的葬身之处。据史载:成吉思汗身故,遵照遗言,密不发丧,葬于不儿汗合勒敦的大山之中。现在,恐怕连这座大山位于何处都是个谜,他的葬身之所更是无从谈起。由此可见,成吉思汗绝非“只识弯弓射大雕”,而是极有远见的智者——身后不留下任何痕迹,以确保灵魂的永久安宁。

关于现在的成吉思汗陵,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鄂尔多斯流传了几百年。据说成吉思汗在征讨西夏时路经此地,马鞭突然失手掉落。或许是天意,这片刻的停留让只知纵马驰骋的成吉思汗见到了天高云淡、绿草茸茸、鸟飞鹿鸣的美景。若干年后,运送成吉思汗灵柩的骆驼车又一次途经此地,狂风骤起,飞沙走石,车轮陷进泥里,怎么也推不动。将士们忽然记起,他们的大汗曾夸这里是“花角金鹿栖息之所,戴胜鸟儿育雏之乡,衰落王朝振兴之地,白发吾翁享乐之邦”。于是,大家一致决定留下大汗的部分遗物供奉在此。又过了二三百年,各处的祭祀白宫几经辗转也来到这里,仿佛冥冥中自有安排。

我已经是第二次来拜谒成吉思汗陵了,一站在这里,心灵顿有猛烈的撞击之感。长风大漠,戈壁草原,蓝天白云,毡房羊群,难道这真的就是成吉思汗长眠的地方吗?成吉思汗的陵殿巍然屹立在鄂尔多斯高原一座隆起的丘阜之上,放眼四望,天苍苍、野茫茫,辽阔的草原尽收眼底。天际处,隐隐有山梁围合,层层叠叠、邈不可测。整个陵区由陵园广场、白色牌楼、九十九级台阶、祭坛和三座互相连接的陵殿组成。陵殿状为蒙古包,又像武士头盔。洁白的墙壁,朱红的门窗,金黄色的琉璃宝顶辉煌夺目,极具蒙古民族特色。在这里,语言的描述都是乏力的、苍白的。让我震撼的,不是这些现代建筑,而是整个陵区的恢宏气势。

无法想象,在这块辽阔广袤的土地上,曾经有一个人跃马横刀,将马背上驰骋的豪情,辐射到远方,将脚下的土地,扩充到远方的远方。这个人就是成吉思汗,他那拉满大弓的声响震惊了世界。在蒙古人心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和伟大的成吉思汗相比,他是蒙古民族的圣主、更是蒙古人心中的神灵!大多数蒙古人的家庭里都有挂成吉思汗画像的习俗,每年过年或有重要节日的时候,家人在长辈的带领下向成吉思汗画像献哈达、行虔诚的叩拜之礼。几乎每个蒙古人,都以带成吉思汗像章为荣,以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子孙而自豪!

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在他九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也速该被塔塔儿人用毒酒害死,他们兄弟四人以及母亲诃额伦,面临着被亲人、族人遗弃、仇人四处追杀的艰难局面。在那样艰难的处境下,铁木真和坚强的母亲一起挖野菜、吃草根、捕河鱼,以一种勇敢的精神度过了几年艰辛的岁月。世人几乎不敢相信,就这样一个势单力薄、几乎一无所有的铁木真以他坚强的人格魅力和无畏的勇气重新收拢旧部、联合友邻,以契而不舍、百折不挠的乞颜精神统一了整个蒙古草原。他带领他的子孙西征、南伐,铁蹄所至,所向披靡,先后有40多个国家,700多个民族都臣服于大蒙古帝国的旗帜之下。他当时的统治版图,东起台湾、朝鲜半岛,西抵法兰西境内,北至西伯利亚俄罗斯,南达爪洼岛。那时的版图不能用面积,只能用经度和纬度去测算,就是太阳也要用十二个小时才能走完当时的整个大蒙古帝国,可谓真正的“日不落帝国”!

不能否认,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部落,形成统一的蒙古族,创制了蒙古文字和蒙古的政制,建立了横跨欧亚,领土面积达三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大蒙古汗国,成就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功业。他是蒙古族当之无愧的英雄和神话。但是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给欧亚人民带来的苦难和恐怖,也是有史可证的。尤其是他的后代残忍地摧毁了汉族的南宋政权,建立的元朝对汉人实施了近百年的野蛮统治。蒙人一度成为汉族的灾星,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作为汉族的后代,当我穿行于洒满蒙古风情的成吉思汗陵时,这个历史阴影搞得我相当不舒服,并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尽管《华盛顿邮报》曾经将其称之为“千年风云第一人”。这么高的评价,自盘古开天地以来,在中华大地实属罕见!

就在成吉思汗陵景区三座陵殿的正前方一公里处,是一座以准三星级为标准的蒙古族主题酒店——天骄大营酒店。其主体建筑是一座被称为“天下第一包”的巨型蒙古包,也就是所谓的“天骄大营”,里面可同时容纳千人进餐、观看歌舞。现在,这里每天都在上演一台大型历史歌舞剧《永远的成吉思汗》,以《英雄的崛起》、《文明的交融》和《永远的祭奠》三个篇章,将舞台艺术与舞蹈艺术完美揉合在一起。情节发展上则采用了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手法,全面演绎成吉思汗从出生到建立丰功伟绩的神话般的故事。

那天,我一边吃着正宗的手抓羊肉,一边品味着浓烈的蒙古酒,一边欣赏着具有浓厚蒙古风格的民族歌舞《永远的成吉思汗》。那激扬的蒙古特色音乐,那简洁明快粗犷的舞蹈动作,那绚丽多彩的民族服装……等等一切都令我着迷。台下座无虚席,一如两年前我在河南郑州观看《风中少林》时的情景。据说《永远的成吉思汗》从2006年7月18日首演成功至今,虽然票价不菲,但场场爆满,并久演不衰。其中原因除了这种最具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内核的文化,总能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接纳以外,更重要的,我想是蒙古国的崛起和成吉思汗的成功,带给那些远道而来的朝拜者久久无法释怀的情感和许多值得思索的经验和教训。

“风从草原走过,吹散多少传说,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被酒和奶茶酿成了歌……”演出结束后,腾格尔那充满草原深情的歌声响起,可我却久久不愿离去。

欧美人评价成吉思汗:

1、人类历史上从无古人,后无继人的最杰出的军事战略家,智慧超群;

2、人类法制社会的奠基人,创立自由贸易体系第一人;

3、人类历史上8位智商达到120分(普通人在90分到110分之间)以上的人之一仅次亚历山大,达,芬奇,爱因斯坦;

4、上个千年为人之首;

5、旧世界大陆版图的制定人;

6、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基因传播者(世界每200人中就有1个人带有蒙古人的Y染色体);

7、《帝国教主才》

阿拉伯人评价成吉思汗:

1、真主赐给莫哈默德的第一个敌人也是第一面镜子,是上天整顿人间的天子之剑,称之为《天降鞑子铁骑踏波斯》,

2、他的帝国比亚力山大大帝大四倍,比罗马帝国大两倍,但他仍然不满于此因为他自称是人类的主人,应该整个世界都归于他直到蒙克汗殉职这一说法才有些改观。

3、成吉思汗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个用火炮攻击城池的人所以后人把这种武器改称为迫击炮;

4、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和决策者,他凭生指挥过近300场战役,是人类历史上参加战争最多的统帅,而且几乎每场都胜利告捷从不失利,往往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军事天才。

日本人评价成吉思汗:

1、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他的成功缔造了不败的神话;

2、成吉思汗是军事史上唯一一个能用舍近求远的大迂回政策来取胜的军事统帅,所谓天才必有不同凡人之处;

3、他是把世界人划分三大类的第一人,(黄种人〈蒙古利亚人〉,白种人,黑种人)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用自己的基因影响全世界的人;

4、日本人自称成吉思汗是我们大和民族的血缘家族(日本人,蒙古人,高丽人均属蒙古人种)蒙古人评价成吉思汗:

1、他是圣主,与长生天同在,是蒙古国的缔造者,奠定蒙古地域版图的人;

2、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

3、他是我们蒙古人的精神偶像;

4、他的宏伟伟业让所有世人记住了我们蒙古民族,他是我们蒙古人存在的见证人;

4,成吉思汗是我们真正的领袖,他的圣登800年从未熄灭过,因为他与我们同在~~~

牢记祖先的名字,是每个土尔扈特人的责任

土尔扈特部落传承关系表

牢记祖先的名字,是每个土尔扈特人的责任,只有脑子不够用的人,或是父母早逝的孤儿才不知祖先的名字,土尔扈特人把不能背诵7代祖先名字的人称为孤儿或傻子(部落人只有同情之意,没有蔑视之念)。各个氏族都有记录系谱的人,系谱保留在汗王和贵族手中。土尔扈特人背诵系谱一是给父母子女背,二是给同氏族的背诵,用以纠错,三是给史学工作者背诵。一般不会给其他人背诵。背诵系谱时特别虔诚,点上佛灯,口念真经,跪着背诵(恭本德吉特(满光强)《土尔扈特系谱记》,19901218)。由于不少的系谱是口头流传,有的含混不清,有的带有神话色彩,有的掺杂人为观念,应该深刻地真实地加以研究,并以历代史籍和汗王及贵族遗老的文字史料相互印证,才能得出科学的结果。土尔扈特人民的系谱为研究土尔扈特部落的起源以及部落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

土尔扈特部落的系谱经过数百年的变迁,支系繁多,谱记纷杂。但从土尔扈特部落历史活动的纵横观其系谱,尚可清理出土尔扈特部落系谱的大致线索。

根据土尔扈特部落历史发展的轮廓,构成了土尔扈特部落系谱的纵断面,可分为3个时期:

早期,马儿忽思——珠勒札斡鄂尔勒克;

中期,和鄂尔勒克——渥巴锡;

晚期,策凌纳木札勒——恭本德吉特

早期也可称为迁牧八河时期,中期也可称为西迁伏尔加时期,晚期也可称为东归祖国时期。

土尔扈特部落从进入奴隶社会、封建领主制社会以来,汗王系谱共计27代,31世。

早期从马儿忽思到珠勒札斡鄂尔勒克共计11代;中期从和鄂尔勒克到渥巴锡共计7代8世,其中敦多克奥木巴和敦多克达什,两人是叔伯兄弟为1代2世;晚期从策凌纳木札勒到恭本德吉特共计9代12世,其中霍绍齐、丹津旺济勒、纳木札勒多尔济3人是亲兄弟,为1代3世;那木札勒珠尔默特策凌和玛哈巴咱尔,两人是族兄弟,为1代2世。

根据土尔扈特部落的分布变迁的线索,构成了土尔扈特部落系谱的横断面,可分为5大谱系:

1旧土尔扈特谱系;

2新土尔扈特谱系;

3额济纳土尔扈特谱系;

4青海土尔扈特谱系;

5伏尔加土尔扈特谱系((《厄鲁特蒙古史论文集》第138页,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在这5大谱系中,从马儿忽思到和鄂尔勒克,为主线索谱系,随着历史的变迁,发展为土尔扈特5大谱系。

一、旧土尔扈特谱系:1628年和鄂尔勒克西迁伏尔加河流域,经过7代人艰苦卓绝的斗争,1771年在渥巴锡的率领下回归祖国,清政府乾隆封渥巴锡所领亲族为乌纳恩素珠克图旧土尔扈特,从渥巴锡到恭本德吉特为汗王谱系,为长系,主系,发展成为旧土尔扈特谱系。

二、新土尔扈特谱系:1628年,和鄂尔勒克二叔父卫衮察布察齐,没有随和鄂尔勒克西迁伏尔加流域,而是仍然附牧于伊犁境。1757年卫衮察布察齐6世孙舍楞赴土尔扈特汗国,1771年随渥巴锡东归祖国。因舍楞赴伏尔加河流域晚于和鄂尔勒克一百多年,清政府乾隆故封舍楞所领亲族为乌纳恩素珠克图新土尔扈特,后发展为新土尔扈特谱系。

三、额济纳土尔扈特谱系:1698年阿拉布珠尔,携众从伏尔加流域归国礼佛,来时被准噶尔部绑架,归路又被阻截,后求清政府赐牧地于党河、色尔腾流域,1731年安居于额济纳草原,后发展为额济纳土尔扈特谱系。

四、青海土尔扈特谱系:1628年和鄂尔勒克的三叔父保兰阿噶勒琥和五叔父莽海,没有随和鄂尔勒克西迁伏尔加流域,而是附牧于中国的科布多境和乌里雅苏台境,1636年移牧于青海高原,后发展为青海土尔扈特谱系。

五、伏尔加土尔扈特谱系:1771年1月16日,土尔扈特部落在渥巴锡的率领下回归祖国,由于伏尔加河一直未封冻,无法通知西岸的土尔扈特人一起东归祖国。西岸的土尔扈特人留居伏尔加流域,后发展为伏尔加土尔扈特谱系。

蒙 古 人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蒙古人往往和纯朴、粗犷这一类的词语联系在一起。 一个真正的蒙古人的眼神和表情在机灵的现代人看来往往有几分木讷和呆滞。连蒙古人自己也不讳言自己的“傻”——“说他们不工于算计已不准确,应该说工于不算计。他们可笑到认为斤斤计较是可笑的。”

是呀,现在聪明人是越来越多了,他们总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计算出如何用最少的投入去获取最大的收益,他们察言观色、他们权衡利弊、他们进退自如、他们游刃有余、他们狡兔三窟、他们有备无患……

常常听人说活得很累,当然,如此日夜不息、高速运转、精明盘算、锱铢必较的头脑怎么能不累呢?蒙古人不动声色,其实他心里都知道。蒙古人是最敏感的,他能从你对他所做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感受到你的真实的心意,哪怕是极其细微的连你自己都没有感觉到的时候。

蒙古人是宽容的,他决不斤斤计较细节上的得失。当蒙古人把你看作朋友的时候,他只是一门心思、一相情愿、一无保留地对你好,从来不盘算付出和得到:他单纯地把能拥有你这么一个朋友作为他的快乐。

蒙古人是坚忍的,有超越常人的忍耐力。也许因为草原的辽阔和静默塑造了蒙古人宽广沉默的心灵;也许因为千百年来和残酷而又仁慈的大自然直接面对养成了蒙古人谦卑和尊崇的性格。这种宽容和忍耐还因为在蒙古人的视野里人的社会并不是全部,天地自然才是更广阔的存在;

因为蒙古人懂得这个世界绝非完美,而人并非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因为蒙古人相信大道无言,人世天道一如日月。所以,在蒙古人看来困囿于人和人之间的锱铢得失是可笑的。但是如果你把蒙古人的宽容和忍耐看作愚钝和麻木的话就错了。

当你不友好的挑衅和贪婪伤害到蒙古人那宽厚粗糙的表面下最柔软神圣的部分的时候,所引发的猛烈的还击力量让人震惊。蒙古人的出击也象蒙古人的友好一样直截了当、义无返顾、不留退路。蒙古人的傻在精明的现代社会是一种憨执,也是一种奢侈,它以它的磊落、血性和天真冲击着精于算计的聪明人的萎缩、冷漠和市侩。

蒙古人的图腾崇拜

图腾文化是世界上所有民族或部落在一定历史阶段上普遍存在过的文化现象,蒙古原始人群也是如此。蒙古族图腾文化丛遗存虽然不像世界上有的民族那样五光十色,遍及各地,但也不是绝无仅有,岩画、古籍、史诗、游记,特别是代代相传的民间口头作品中留有不少图腾文化的遗迹。如前所述,蒙古人所崇拜的图腾有狼、鹿、熊、芒牛、鹰、天鹅、树木等等。

狼、鹿图腾崇拜

《蒙古秘史》开篇第一句话这样写道:"成吉思合罕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孛儿帖赤那和妻子豁埃马兰勒一同过腾汲思海来至斡难河源头的不儿罕山前住下,生子名巴塔赤罕。"①我们认为这是一则流传久远而被记录下来的图腾神话。虽然这句话难以成为生动的神话故事,但在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火原洁与马沙茹黑按蒙古语原音用汉字拼写音译时,对"孛儿帖赤那"一词特旁注"苍色狼","豁埃马兰勒"一词特旁注"惨白色鹿",此举恐不是随意而为。因为《蒙古秘史》中不少具有各种野兽含意的人名,在旁注中均以"名"或"人名"来代替,而偏偏将这两个词的实际所指的动物明白无误地译写标明,说明他们是出于对这句话内涵的深刻理解所作出的注解,而不是一般地泛指人名。所以这句看来极其简短的话语却深深刻印着蒙古先民在图腾文化时期有过狼、鹿图腾崇拜。从这句话分析,存在天命观,又以父系推算,可能是父权时代定型的神话传说。虽然狼如何成为他们的始祖父,鹿何以成为他们的始祖母,具体细节早已遗忘,然而狼、鹿两个氏族联姻以及从很远的地方迁徙而来的影像仍然流传下来。这里所说的渡腾汲思海迁徙而来,可能不是指一般的迁徙,而是指这两个有联姻关系的氏族有过长期发展而逐步向外扩展的历史痕迹。

蒙古古老而生动的狼、鹿图腾神话虽然难以寻觅,但从北方民族史、蒙古历史典籍中的有关记载,从蒙古萨满的神低观念表现中仍可推定蒙古先民确实存在过狼图腾、鹿图腾崇拜。狼图腾崇拜现象几乎为生息在北方草原上的先民所共有,不仅匈奴、突厥存在狼图腾崇拜,回鹘人也有过生动的狼神故事。说明在那蛮荒的北方草原,狼对于原始人群来说是非常可怕的野兽,它们往往集合成群,无论捕食或对付进犯之敌,都协同搏斗,凶猛而富有灵性。于是人们由恐惧而敬奉,把它们视作自己的亲属和同类,这就是狼图腾崇拜的萌生。按照与泰勒理论相联"平行论"的文化发展论观点看,任何两个不同的部族所处的生活环境大体相似时,他们的文化必然表现出同样的适应性。那么,同处于北方草原或森林地带的蒙古先民有过狼图腾崇拜便不值得奇怪了。

此点有历史典籍和口传作品可证。《蒙古源流》卷四记载:"岁次丁亥三月十八日,兵行唐古诗之便,于杭爱之地方设围,汗以神机降旨云:"今围中有一郭斡玛喇勒,有一布尔特克沁绰诺出此,二者毋杀。""郭斡玛喇勒"意为"草黄母鹿","布尔特克沁绰诺"意为"苍色狼"。成吉思汗在围猎中特降旨对这两种野兽要放生,可见是作为神兽加以爱护的。还有将帝王的生死与狼的命运相联系的传说。《多桑蒙古史》记云:"有蒙古人告离阔台言:前夜伊斯兰教力士捕一狼,而此狼尽害其畜群。窝阔台以干巴里失购此狼,以羊一群赏来告之蒙古人,人以狼至,命释之,曰:'俾其以所经危险往告同辈,离此他适。'狼甫被释,猎犬群起啮杀之。窝阔台见之忧甚,入帐默久之,然后语左右曰:"我疾日甚,欲放此狼生,冀天或增我寿。孰知其难逃定命,此事于我非吉兆也。'其后末久,此汗果死。"从这段故事分析,放狼生,天可增寿,说明狼是吉祥物,吉祥物被毁,必是凶兆, 自己的生命也难于久留人世。从这种把帝王的休数与狼的生死联系起来的看法,可窥视出远古崇拜狼的心理积淀虽已流逝久远,则还保留在后世人的观念之中。

狼养育幼儿长大成为伟人者,除北方民族史有记载外,蒙古民间也流传着狼童的传说。其故事如下:从前,一群猎人在克鲁伦河畔狩猎,发现一只母狼带领一个三四岁的男孩奔于荒野,猎人们赶走了狼,带回了男孩,不知他为何人所生,便起名为"沙鲁"。及其能言,沙鲁能听懂各种动物语言;及壮应征入伍,随成吉思汗征战。一次宿营,沙鲁听到狼嚎,便告诉头领有洪水之灾,必须易地扎营。果然夜间风雨交加,原营地被洪水淹没。从此,凡夜间宿营,头领问沙鲁便知吉凶。从上述历史记载和民间流传的狼童传说看,蒙古人存在着狼图腾崇拜的观念显而易见。

鹿,柔顺而善于奔驰,和美而具有神力,古代人自然对其产生祟拜之情,此点史书不乏记载。蒙古萨满认为鹿能显灵,可以驱魔镇邪。内蒙古巴尔虎、察哈尔、科尔沁等地区萨满巫师(博)所戴的帽子都用铁皮制成鹿角加以装饰,所用的青铜镜和法鼓也都刻画着鹿的形象,说明蒙古先民、特别是森林狩猎民曾以鹿为图腾神灵。所以"苍狼白鹿"这一对蒙古先民曾经起过巨大凝聚力的图腾神话,在《蒙古秘史》中被记载下来,弥足珍贵。从图腾制的发展来看,最古老的图腾是"原生态图腾",每个氏族只有一个,而且是存在于他们周围环境的实有之物,如狼、鹿这样的图腾实体。"在两种生产(物质生产和人的自身繁衍)都不断有所发展的情状下,氏族之间必然发生冲突、和盟、交往、婚媾和混血。……血缘家庭受到极大冲击,终至瓦解。族外婚导致图腾崇拜发生变化,'准原生态图腾'应运而生。"准原生态图腾实际是氏族由单一图腾向母系图腾和父系图腾两峰对峙的过渡,开始后者不占重要位置,等到人们更重视父系图腾时,便迈入了原始社会后期,即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苍狼白鹿"双峰对峙而又以夫携妻的形式出现,可见是蒙古社会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存在的图腾形式。

熊图腾崇拜

"苍狼白鹿"在《蒙古秘史》中仅仅明确记载为乞颜,孛儿只斤氏的鼻祖,所以不代表所有蒙古各部的祖先图腾。在辽阔的北方,还有许多其他部族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他们都有各自所崇拜的图腾。如布里亚特人、达尔哈特人崇拜熊。布里亚特和达尔哈特人常用《dbege》 (祖先)、 《qairqan》 (神圣的)、《otog》(熊的另称)来称呼熊,将其看成是猛兽之王。在猎熊时,他们要遵循从古以来传承的"熊祭仪",举行许多奇特的祭祀仪式。据传说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女人与一只熊相遇,并逐渐熟悉接近,后来这个女人生下了与熊相似的几个孩子,把孩子养大后,她又回到熊那里。临行前留下话:'三年内不要杀熊,那样做就等于杀死我'。但是孩子们还是违背了母亲的告诫,第三年头上杀死了一只熊,当剖开熊腹时,竞看到那女人的乳房在里面"。

熊崇拜不仅在布里亚特存在,其他地区也有类似现象。俄国学者,地理学家波,卡扎罗夫于十九世纪末在漠南蒙古地区旅行时,在青海记录了一则柴达木盆地的蒙古人把熊作为自己祖先的故事:有一个年轻的女人,名叫"灰腾"。一天她进入猛兽出没的夏赛义日山中,正在她深恐走入绝境而徘徊时,一个绿色的猛兽悄然出现在她附近,她见了大吃一惊,吓昏过去。这个野兽十分怜惜这个被吓坏了的女人,给她送来了食物,亲切地照顾她。不久,他们相互依恋,同居生活,生了一只熊。柴达木的蒙古人和藏族人都崇拜熊,称它"天狗"。

据调查,熊崇拜遗迹大量存在于北半球,布里亚特临近的北亚地区便存在着大量有关熊崇拜的遗存,其中包括在民间可以见到的"熊祭仪"和与熊有关的习俗禁忌。达尔哈特人在猎熊时遵循一套非常特殊的习俗和礼仪;比如,公熊四季均可捕猎,母熊则不然,要等到它生养了小熊,春天走出洞穴之后才开始捕猎。在洞穴捕杀熊时,首先要在洞口附近进行虔诚的祈祷,还要敲打火镰,向洞口抛三次火。获熊后,熊头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剥皮,把头和两条前腿放置在特定的尊贵的位置上,向它祭把后才能剥皮煮熟,举"敬献熊头"(品尝)的仪式,品尝时,从村里最长者开始,依次让每家都吃到熊头肉,之后将熊头骨拿到野外,挂在树上。这类完成一系列"熊祭仪"的习俗并非布里亚特人、达尔哈特人所独有。据考查,在欧洲古芬兰的卡累利阿人、莱阿米人,亚洲的埃文基(通古斯)人、优卡吉尔人、鄂伦春人、鄂温克人都普遍存在着与此相近的熊崇拜习俗。

从以上介绍的资料看,虽然是熊崇拜遗迹的残存,但却反映了非常古老的图腾观念。比如直呼熊为祖父、父亲、祖先,这正是人们把熊看成与自己有血缘亲属关系的表现,所以才用相应的亲属称谓称呼它们,像亲属一样对待它们,这便是图腾亲属观念的反映,而且产生于图腾文化的早期。两则熊与妇女相交生子的神话传说,一方面说明人与熊有血缘关系,如生了几只小熊人,熊被杀后腹腔内有女人的乳房云云,反映了古人希望能像熊那样凶猛,甚至幻想变为熊,表现了人类早"恐惧创造神"的特征。另一方面,两则神话中的妇女是故事的主角,可能又与母系氏族社会的宗教生活有着渊源关系。柴达木的蒙古人称熊为"天狗",令人费解,因为"天狗"和"天狼"实是同一性质的称谓,为何熊、狼相混?也许是这里的蒙古人在熊崇拜之前有过狼图腾崇拜,所以原来的图腾影像又转嫁到熊身上去了,因此可以推测为柴达木人的熊崇拜恐怕是后来出现的事象。

关于既崇拜熊,又猎食熊的习俗,在许多熊崇拜民族中存在。在远古若把某种动物作为图腾的话,其禁杀、禁食的禁忌行为是非常严格的。但是随着时代的演进、认识的转变、人口的增多,特别是熊这种动物普遍存在,利用价值又高,如果按古代的规矩照办,生活将会极其艰难,于是对熊的禁忌逐渐松弛下来,图腾禁忌产生演变,这便是猎熊、食熊的开始。布里亚特人这样做,其他北方所有山林民族几乎无不如此。其补救办法就是上述所说的一套熊祭议的实施。分吃熊头肉,似是古代原始人"图腾圣餐"习俗的遗留。弗洛伊德认为"图腾餐也许可说是人类最早的庆典仪式……。"斯·托卡列夫也指出:"图腾圣餐"是广泛流行的'圣餐'仪式的原始形式。,在原始人看来,用图腾的血和肉作为圣餐,更能巩固他们与图腾的亲密关系。重新获得图腾的灵威。为此,有的民族还有一种过熊节的习俗,西伯利亚的吉利亚克人崇拜熊而又每年举行一次杀熊分食熊肉的节日便是一例,可见类似风俗都与图腾崇拜的宗教活动有关。

芒牛图腾崇拜

芒牛图腾崇拜也是布里亚特蒙古人的信仰。隆布策仍所撰《蒙古布里亚特史》便记载了有关布里亚特古史的神话传说。相传降生于布里亚特的名叫"阿旭干"的"依都干" (女巫)在贝加尔湖漫游时,看见一只芒牛在湖边口喷泡沫嗥叫。心想:"这不是我的一般际遇,而是天赐良缘",便与芒牛交。不久,依都干生二男,兄名布里亚太,弟叫浩日太。布里亚太在山顶丛林行猎时,遇一女为妻,生二男,兄叫依黑日持,弟名宝拉嘎特。由依黑日特和宝拉嘎特繁衍生息的子孙们,在罕山丛林里总是口念:"芒牛那额(王)父亲,灌木丛哈屯(后纪)母亲",并流传着向上苍献洒鲜奶以求保佑的献祭仪礼,至今生息于贝加尔湖的一些部族中尚有此俗。一芒牛崇拜神话传说(天子芒牛那颜)也是叙述芒牛那颜和依黑日特、宝拉咳特的起源的。传说芒牛那额本是天之子,然而他披着芒牛皮在貌似忙牛行走当中,向台吉、可汗的公主使眼神而使之怀孕。后来由他使眼神而妊娠所生的两个男孩成了宝拉嘎特、依黑日特一系的鼻祖。

以上两则神话都是叙述妇女与芒牛接触生子,成为自己氏族祖先的神话,可见是反映母系社会观念形态的作品。前一作品中的依都干就是妇权时代行使宗教神权的女巫,她本身便具有氏族首领的身份,氏族首领与图腾芒牛所生之子成为氏族祖先, 自有威灵显赫的地位,从氏族谱系的源头来说,确是不凡。新石器时代,贝加尔湖沿岸便住着不同氏族的人群,他们就是后来布里亚特人的远祖。宝拉嘎特、依黑日特可能是这些氏族中的某一个氏族的首领,他们信奉芒牛图腾,也流传着自己的谱系历史。后一则神话则又认为他们的始祖是某个大人物的公主受天之子芒牛那颜神孕而生的儿子。无论始祖母的身份如何变化,他们的祖先是芒牛图腾的化身,这是信奉的核心。

另外,使眼神妊娠从图腾信仰的生育观念看,却又符合早期的思维特点。原始人群并不明白生男育女的由来,他们认为,怀孕是图腾魂或婴儿魂进入妇女体内的结果。"生育是由于图腾入居妇女体内,死亡就是人返回于自己的氏族图腾。"这是图腾氏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念。他们认为视某物、梦见某物或接触图腾均可怀孕,故而古代神孕神话、感生神话层出不穷,上述故事的使眼神妊娠正是远古图腾生育观念的遗留。

天鹅图腾崇拜

布里亚特蒙古人中还流传着天鹅图腾神话,《霍里土默特与霍里岱墨尔根》(以下简称〈霍里土默特〉)便是这类作品。作品标明为两人,但实际只讲述了霍里土默特一人之事。相传霍里土默特是个尚未成家的单身青年。一天,他在贝加尔湖湖畔漫游时,见从东北方向飞来九只天鹅落在湖岸脱下羽衣后变成九位仙女跳入湖中洗浴,他将一只天鹅的羽衣偷来潜身躲藏。浴毕,八只天鹅身着羽衣飞去,留下一只作了他的妻子。当生下第十一个儿子后,妻子想回故乡,求夫还其衣,夫不允。一天,妻子正在做针线活儿,霍里土默特拿着"抓手"(即两片防止烫手的毡片)做菜烧饭。妻子说:"请把鹅衣给我吧,我穿上看看,我要由包门出进,你会轻易地抓住我的,让我试试看吧!"霍里土默特想:"他穿上又会怎么样呢?"于是从箱子里取出那件洁白的鹅衣交给了妻子。妻子穿上鹅衣立刻变成了天鹅,在房内舒展翅膀,忽然,喇的一声展翅从天窗飞了出去。"嗬唷,你不能走,不要走呀!"丈夫惊讶地喊叫,慌忙中伸手抓住了天鹅的小腿,但是,最后天鹅还是飞向了天空。霍里土默特说:"你走就走吧,但要给十一个儿子起名再走吧!"于是,妻子给十一个儿子起名为呼布德(xubud)、嘎拉珠德(GalJud)、霍瓦柴(xowaCai)、哈勒宾(Qalbin)、巴图乃(Batunai)、霍岱(xodai)、呼希德(xusid)、查干(caYan)、莎莱德(saraid)、包登古德(Budunggud)、哈尔嘎那(xarYana),成为十一位父亲留了下来,还祝福说:"愿你们世世代代安享福份,日子过得美满红火吧!"说完之后,便向东北方向腾空飞去。 这种"人鹅相配"的故事主要在布里亚特和巴尔虎地区广为流传。其中还有同一母题的变体故事。

天鹅化作女子与青年婚配生子繁衍成为霍里、巴尔虎等布里亚特部族,从而天鹅被认定是这些部族的始祖母。这里既反映了蒙古古人对主宰神"腾格里"(天)的崇拜,也留有母系社会对女性崇拜的痕迹。他们认为本部族祖先均是上天的恩赐,与神有血缘上的联系,而这种观念却又是通过对现实事物的感知、联想折射出来的。这里的现实事物是什么?就是眼前飞来飞去的天鹅。按地理条件来看,贝加尔湖一带有山有水,很适于各种鸟类栖居繁殖,天鹅又特别繁多,因此湖岸山崖留下了丰富的天鹅岩画。霍里土默特是贝加尔湖东岸的一个部族,位于巴尔忽真河河口,是天鹅的故乡,所以对天鹅怀有崇敬之情。为什么布里亚特蒙古祟奉天鹅,而居住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的巴尔虎人也有此俗?这是因为巴尔虎人自称远祖来自斡难河上游及贝加尔湖一带地区,巴尔虎的部族名便是以"巴尔忽真"这一地名相称,可见巴尔虎人的远祖与豁里秃马惕基本住在同一地区,所以形成了共同的、来自远古的天鹅图腾崇拜观念。新疆蒙古人中也流传着白天鹅是蒙古人的祖先之说,蒙古高原曾有许多民族或部落将白天鹅作为吉祥的象征,甚至奉为神鸟"翁衮"加以祭祀。布里亚特蒙古萨满在举行宗教仪式时,开始便要吟唱"天鹅祖先、桦树神杆"的颂诗。当春季天鹅北归凌空翱翔时,巴尔虎和布里亚特人便要以洁白的鲜奶祭洒,表示祝福。如萨满的一首,《迎接春水鸟仓》这样吟唱:"天鹅飞来,冰雪消融,花骡马生驹,迎接福禄来。呼瑞!呼瑞!呼瑞!……他们对天鹅的崇拜以及禁捕、禁杀、禁食的严格禁忌习俗便是把天鹅作为祖先图腾神从远古一直沿袭下来的结果。

《霍里土默特》这则天鹅图腾神话如以其内容分析,产生的时代应在父系制社会的旺盛期。主要有两点变化,一是图腾性别换了位置。早期图腾一般是妇女接受图腾魂感生,这则神话则变为女性图腾与男子婚配生子传种接代,说明已有了"种"(即男根)的意识;其二,图腾不是以原型出现,而是化身为人,足证对动物飞禽的崇拜已转移到人本身,"人"的主体意识增强了。一般来说,以男子为中心与图腾婚配而繁衍子孙的有两种:一种是男子与自然界的雌性动物结合;另一种是男子与人格化的动物成亲,这后一种图腾观念的发展比前者更为晚些, 《霍里土默特》属于后者,霍里部族同时存在十一个父亲的先祖,有的父名又与该部族的地方名相同,很明显,它生动地揭示了男性开拓者的伟力与父权统治的普遍性,是父权制极盛时代的反映,而表现这一时代特点的族源神话已具有浓厚的传说色彩了。

鹰图腾崇拜

鹰(布日古德)是萨满化身的神物象征。若解释蒙古萨满的起源,则离不开鹰。萨满传统的说法是"鹰是天的神鸟使者,它受命降到人间和部落头领成婚,生下一个美丽的女孩,神鹰便传授给她与天及众神通灵的神术,并用自己的羽毛给女孩编织成一件神衣,头上插上了羽毛做的神冠,让她邀游天界,把她培养成了一个了不起的世界上最早的'渥都根'(udugan)",这是解释蒙古女巫来源的神话。而男萨满的最早化身也与鹰有血缘关系。原苏联杭加罗夫《文集》便记载了这样的传说:"世界开初,人间没有病,也没有死。过了不久,恶鬼向人间洒下病和死,人们开始受苦。这时,众神就派鹰从天上来到人间相助。但是,这特意派下来的鹰好不容易降到地上,地上的人们既听不懂它的话,又无法弄清它来到人间到底是为什么?不得已,鹰便在众神脚下飞舞起来返回天上。于是,众神便命令鹰说:到地上以后向最早遇到的人传授萨满的本领。这样,鹰再次来到人间,一眼就看到一棵树下睡着一个女人,鹰便和这个女人相交,使她怀孕。此时,这女人正处在暂时和丈夫分别的时期,待她重新回到丈夫那里,到足月时生了一个男孩,这就是人间最早的萨满。

上述二资料前者出处不祥;后者是属于布里亚特的萨满神话传说,从欧洲人的旅行记中可以看到这种普遍流传的类似神话。鹰鹫这种猛禽猎鸟,早在原始狩猎时代就受到人们的钦慕崇敬,它那高超的飞翔技术、凶猛异常的擒拿扑击本领以及傲然挺立的威武雄姿,使人觉得神奇而叹赏。虽然它对人类并不构成威胁,但在残酷的自然环境面前,狩猎先民幻想有鹰一样的本事,那是极其自然的。由于狩猎业的发展,狩猎民驯养鹰作为自己的助手,鹰鹞更成为他们不可缺少的依靠。所以,腾飞的鹰鹞和奔驰的驯鹿堪称为狩猎民的左右膀。狩猎民由神秘钦羡到依赖友好相处,从而与鹰鹫建立了极其亲密的关系,这便是鹰为何成为不少民族普遍信奉的大神的原因。从世界各民族对禽鸟的崇拜来看,鹰占有很大比重。我国北方各民族也是这样,比如满族、赫哲族、鄂温克族、哈萨克族都有神鹰崇拜。特别是东北地区,凡信奉萨满教的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鹰神话传说以及对鹰的各种禁忌和仪礼。

由于萨满是由神鹰孕化而来的,所以鹰便成了萨满始祖灵的象征物。萨满神帽上除了安装鹿角饰品作为法力标志外,那铜制的飞鸟就是神鹰的标志。布里亚特人把鹰推崇为萨满的保护神,他们常常在颂词中吟诵"神鹰可罕父亲,凤凰哈敦母亲。"这样的诗句,以表现他们非凡的出身和来历。可见鹰是萨满神圣家族中独具特色的圣鸟,也是北方狩猎民和游牧民英武吉祥的象征。《蒙古秘史》第63节记载了也速该为儿子帖木真向德薛禅家求婚时,德薛禅说他夜里梦见白海青(caYansongqor)抓着太阳和月亮飞来落在他手臂上,认为这是好兆 头,是你们乞牙惕人的"守护神"(sulder)前来指教的。这里的白海青就是鹰。"su1der"即"sulde" (苏勒德),作"精神"、"元气"、"象征"、"标记"解。那么白海青自然是成吉思汗所属乞颜部的祖灵神,他们曾以鹰作为自己的图腾祖先,亦有其历史依据。

树木图腾崇拜

一般来说,南方植物图腾多,北方植物图腾罕见。如果从广泛的植物品种而论,此说有一定的道理。而单从蒙古人的树木崇拜来看,无论神话传说还是蒙古英雄史诗中所残留的树木崇拜观念在植物崇拜中却具有相当广泛的代表性。北方各民族的狩猎民自古栖居山林,靠山林哺育成长,发展壮大,蒙古族亦然,开始以山林做摇篮,之后向草原推进。蒙古族对树木的崇拜非常古老,比如西蒙古四卫拉特之一的绰罗斯部就有他们祖先出于树木的图腾神话。如巴图尔,乌巴什·图门所著《四卫拉特史》,加班·谢日布撰的同名书以及嘎拉登写的《宝贝念珠》等书就记载了这一神话传说。1982年,宝音贺希格所编《蒙古历史传说》中的《绰罗斯准噶尔的起源》便是这一传说的出版面世。内容大意是:传说古时候有两户名叫阿密内和图门内的人家,住在深山老林里生息繁衍。他们的子孙中有一个狩猎能手。一天,这个猎手在森林里发现一棵大树,中间有瘤,瘤洞里(空心)躺着一个婴儿。树瘤上端有一形如漏管的枝叉,其尖端正好插在婴儿口中,树的液汁顺着漏管经婴儿口进入体内,成为他的食品。树上有一鸱鴞精心守护。猎人便把婴儿抱回抚养,称婴儿为"树婴为母,鸱鴞为父的天神(腾格里)的外甥。"婴儿成人后被推为首领,其子孙便繁衍成为绰罗斯部族。"绰罗斯"者,漏管树杈哺育人之意。又有将抱养婴儿的人及其后代称为"准噶尔"部等说法。

类似上述生于树木的神话故事在阿尔泰语系各民族中流传较广。从蒙古各部来看,卡尔梅克蒙古人中的绰罗斯部族也认为他们的祖先是个"以玲珑树做父亲,以猫头鹰做母亲的柳树宝东(大力士)太师……。"杜尔伯特部的谱系中还发现了"伊儿盖"(落叶松)的姓氏。 布里亚特萨满所唱的"天鹅先祖,桦树神杆"颂词的后一句解释为天鹅母亲在桦树桩上被拴过,所以他们先祖的诞生和鸟、树都有关系。蒙古人对树木的崇拜和供祭,在《蒙古秘史》等典籍以及萨满的祭仪中均有明显表现与记载。如供独棵树、繁茂树、"萨满树"、桦树、落叶松等习俗的产生,从根源上说,无不与树木图腾观念有关。这一观念所由出的神话传说,在满一通古斯语族;突厥语族的民族中均有流传。这种与树木、鸟、摇篮相结合孕育出的首领、先祖的故事在《多桑蒙古史》中就记有维吾尔人树生五儿的传说,"中有五室、有类帐幕,上悬银网,各网有一婴儿坐其中"。这与嘎拉登所著《宝贝念珠》称婴儿为天女所生并挂在树上的描述极其相似。"银网"是摇篮,"树权漏管"是母乳,婴儿的成长自然离不开这两件"宝贝",先民认为树木也具有这种本能,这正是他们不能区分人群与自然界,把社会的人群同自然界的动植物互相混同的观念的反映。恩格斯说:"人在自己的发展中得到了其他实体的支持,但这些实体,不是天使,而是低级的实体,是动物,由此产生了动物崇拜…."植物可算是最低级的自然实体,采集时代离不开各种植物来养育人类,生活在高山密林里的原始狩猎民离不开野兽飞禽,同时也离不开森林带来的恩泽。据称桦树液汁便是有益于人体成长的良好养料,北方柳树众多繁茂,树皮可制成各种用具。还有一年四季常青的苍松翠柏,它们巍然挺拔,蔚为壮观,在古人眼里最感神奇。他们既认为受树木的恩典不浅,又觉树木神秘可亲可敬。表象、意识、情感交相混杂融合,幻想和现实不加区分,于是视树木与自己有血缘关系,从而对之敬重膜拜,这就是北方古代山林民族树木图腾观念产生的由来。

以上叙述了狼、鹿、熊、芒牛、天鹅、鹰、树木七种图腾神话。这些神话既反映了蒙古族图腾神话独具风采的民族特点,又与北方各民族、特别是阿尔泰语系各民族神话有许多共同点,其原因是与他们之间大体相同的地域环境和社会生活有关,同时又与文化交融密切联系。阿尔泰语系各民族历史上曾有过多次犬牙交错的迁徙、接触、战争或者吞并融合,因此形成了一个属性相同的"文化圈"。同一母题的神话通过辗转相传,又结合本部族特点产生变异,或互相混淆,变成新的形态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这部分(包括以下各节)展示蒙古族远古社会的神话,更应该从整个北方民族的地域环境、经济形态、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历史变迁等予以把握,从而作出正确的分析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