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3日星期日

雄才大略忽必烈

拖雷有十一子,其中長子蒙哥、忽必烈及阿里不哥為同母兄弟。西元1251年,長子蒙哥可汗即位後,把漢南漢地交給忽必烈經營,主要因為忽必烈對漢地情形最為熟悉。忽必烈在金蓮川設置幕府,積極網羅人材,來規劃和執行重建漢地的工作,任用滿人、恢復滿法,實行寬大政治,改善了漢地紛亂不治的情況,為往後大業立下基礎。1275年,忽必烈派兵再次南下征宋。1279年,南宋王朝滅亡。

元太祖和元世祖忽必烈之間承接了三位大汗,分別是太宗窩闊台、定宗貴由、憲宗蒙哥,而忽必烈於西元1260年3月即汗位,於西元1271年(至元8年)11月,始改國號為「元」,歷史上明確的元朝誕生史稱「元世祖」。

忽必烈知人善任、信用儒術、立經陳紀、規模宏遠。年輕時常和漢人接觸,因而對中國歷史文化頗有心得。尤其唐太宗更成為他崇拜的對象,並且延攬大批中原漢人去加以倣傚。

同其祖父成吉思汗一樣,忽必烈是蒙古民族光輝歷史的締造者,他最大功績,就在於結束了中國幾百年來南北對峙、諸國並立分裂割據的狀態,建立起了「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的幅員遼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其「輿圖之廣,歷古所無」。他是統一中國,奠定今天版圖的第一個皇帝。

同時,他還銳意改革。在經濟上,實行「以農桑為本」的重農政策,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在政治上,廣行漢法,建立行省制度、定朝議、主官制、製法律;在官吏的任用上,注意任用賢能,懲治貪污;在文化上,興學校、重教育,獎勵文士,頒行八思巴蒙古新字;此外,他還在全國設置驛站,使國內交通四通八達。他還保護商路,鼓勵對外進行經濟文化交流。

這一系列措施,使得被戰爭破壞了的經濟在短期內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和發展,創造了元代的的鼎盛局面,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帝王之一。

蒙古人控制東亞到西亞的局面,一直到14世紀中葉才結束。在對內部統治及外部征伐上,都有極為重大的表現。

開國建制

蒙古大帝國的完成以及元朝一切開國規模與各項政治制度,都是在元世祖的時候,所以元世祖屬於元朝開國建制時期。由於受大臣姚樞的影響,元世祖相當嚮慕漢人的文物教化,其延攬了大批包括竇默、許衡、劉秉忠、王文統、張文謙的漢儒,而訂定出一套中國型的政治制度。其建設如下:

年號與國號:由元世祖即位開平的元年,開始定年號為中統元年。而國號則是採納劉忠秉的建議,名為大元。過去歷代都由當初封邑之名為國號,而其以《易經》中「大哉乾元」的文義命名,也說明了蒙受統治者接受中國的文化傳統後,竟以承繼唐、堯、虞、舜之緒而自居。

建都邑:西元1272年,元世祖正式以燕京為大都、開平為上都。又蓋上都為夏都,大都為冬都,皇帝春、夏在夏都,秋、冬在冬都。所以在地理上而言,大都是控制中國大本土的政治中心,而上都則是負責控制北方蒙古本土。

祀典:蒙古一直以來,祭祀之禮都僅僅是割牲肉奠馬乳,以蒙古的巫師祝致詞而已。到了元世祖時期開始大隆祀典,除了完成七廟之制和一切祭祀的典禮,並還追尊皇祖考妣之諡號與廟號。

文字:蒙古人本來只有語言而無文字,之後,逐漸使用畏吾兒的拼音字。後來元世祖尊吐蕃僧八思巴為國師,運用吐蕃文字另造蒙古新字一千餘,又由於受了漢人影響,格式採用直書。

宗教:蒙古在長期爭戰之中受了宗教影響,深刻感到宗教與政治的不可分,要完成政治統一必須尊重宗教。所以元世祖統一中國後,對宗教採取放任的態度,而眾多教派中以佛教的喇嘛教最受崇敬。

製曆法:元世祖一統天下便設局改修曆法,於至元17年頒行「授時曆」,為唐、宋以來最完善正確的曆法。之後又經多次修訂,到郭敬守修正完畢,八十幾年間不曾出錯,可謂元朝一大事。

行鈔法:社會上流行的銅錢經宋、遼、金至元已非常混亂,不如絲銀的簡單,所以以絲銀為本(紙鈔成為絲銀替代物),較易維持幣值。而元世祖本意想大力奠定紙幣政策,但因百姓習慣使然而逐漸作罷。

水利交通:元世祖時水利交通的重要建設有二項:一為「開運河」,包括會通河以及通惠河的開闢,使南北運河全面開通,而江淮漕運可直達燕京;一為「通海運」,使海運於元朝正式成為國家的漕運航路。

站赤制度:元朝賴以統治其龐大區域,保持全國政治軍事、經濟與交通聯繫的就是「站赤制度」。蒙古人所謂的站赤制度就是驛站,在中國由來已久,但到了元朝將其加以擴充,在元世祖時終告完成。

農社制度:元世祖即位,因其習知漢人的風土人情,乃提倡農業,定立「農社制度」。其制度相當周詳,為一種國家監督下的農民社團組織,目的為振興農田水利,亦兼有政治性的組訓作用,以與其軍政制度相配合。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