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日星期日

八思巴帝師殿

論文摘要
意識形態跟統治權力﹐這是任何政權兩個配套的支配力量﹔意識形態提供權力運用的正當性﹐權力使意識形態得認可與執行。在傳統中國大陸的場合﹐一般地﹐那就是天子之位與聖人之教﹕「治統」和「道統」。道統本身是無形的﹐它的實現和制度化﹐就是孔廟。正因此﹐孔廟地位的變與不變﹑如何變﹐就成了一個鮮明的指標﹐通過它﹐可以清楚觀察一朝一國意識形態狀況。
  
本書據此﹐考校分析元朝八思巴帝師殿﹕它蓋得比文廟大﹑通祀﹑體制視孔子廟有加。認為元朝皇帝給帝師這個待遇﹐是對前此一二九四至一三二○年尊孔的反動﹐是因應於漢人南人的文化運動﹐用強權把吐蕃佛教再置於思想的最高位置﹔說明吐蕃佛教是國教﹑是大元帝國的國家意識形態﹐儒教根本不是。本來忽必烈時代三教位置就是佛高﹐儒﹑道並次之。這跟元帝國政治統治上四種人制度是相適應的﹕國族蒙古人保持權力的壟斷﹔國字﹑國語﹑國教保持思想價值的獨佔﹐從而在一切方面壓制﹑榨取漢人南人。我們從而可以把握大元帝國政權的本質。

作者:李勤璞,一九六二年生,江蘇省贛榆縣人。學歷:蘇州大學中文系學士。歷任:西藏師範學院政治語文系、西藏大學語文系助教和講師(1983-1992),大連市藝術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92-1996),遼寧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和副研究員 (1996-2000)。

現任:魯迅美術學院基礎部副教授(2000-)。研究範圍:西藏、蒙古和東北、朝鮮近世的歷史與文明。目前側重在清朝藏傳佛教建立史(1600-1650) ,東北、東蒙古藏傳佛教與文化,中國大陸妊娠思想史考證。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