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是指釹、鈧、釔等17種化學元素的合稱,是科技、化工、機械、紡織、石油等產業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全世界有超過90%的稀土是由中國所出口,占有全球極其重要的經濟效益,在稀土開始被廣泛利用後,內蒙古地區興起了一股瘋狂的「淘金」熱潮。
內蒙古包頭可說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源頭」,也是中國經濟崛起的一大推手。在1950年時,包頭總人口數僅有9萬,而今天,人口已超過160萬人。在這個以等比級數快速成長的人口爆炸環境下,科技發達的代價恐怕超出你我的想像。
英國《BBC》記者實地造訪包頭的金屬提煉工廠,主要業務包含精練液晶觸控面板重要的材料氧化鈰,以及可應用於雷射器材、染色玻璃、耳機、硬碟的元素釹。這些稀土大多廣泛應用於螢光體、磁石、催化劑與超導材料中。
稀土元素大多以不同的比例分部於一大塊礦石中,要將特定的元素精確的從礦石中萃取,必須使用大量的硫酸與硝酸將礦石分解,這導致有毒廢物成了稀土開發下最嚴重的環境汙染代價。
事實上,中國雖然占了全世界90%以上的稀土出口,但全世界9000多萬噸的已知稀土含量中,僅有約36%儲存於中國,其餘主要分布於美國、丹麥格陵蘭、澳洲等地。
其它國家之所以不著手於稀土開採,除了工人工資要求較高不符合經濟效益外,有毒物質所造成的汙染,更是他們不敢貿然開採稀土的關鍵原因。
報導指出,在包頭稀土工廠周邊有座湖,稱「尾礦庫」,在重工業開始發展以前,此地原本是風光明媚的農田,但現因應稀土礦業發產成為一座「水壩」。湖岸邊與水底下盡是密密麻麻的管線,黑色、濃稠、帶有嚴重臭味的泥水就不斷的注入其中,這全都是毒物。根據調查,水中土壤輻射含量居然超過標準值3倍。
也正是因為如此惡劣的環境,此地有如死城,不斷排放的廢氣與晦暗的天色讓這兒槁木死灰,毫無生機、不宜居住,連原本駐守在此的軍隊也裁撤。依據當地的汙染程度,就算勒令停工,恐怕永遠也再也無法修復回大自然原本的模樣。
BBC記者形容,「這裡像是一個真正的外星環境,而且十分可怕。」
從Google地圖看下去,可以發現湖的規模十分龐大,幾乎占了包頭市區的1/4,其周圍有為數不少的小農村。因為中國有關當局並沒有有效、即時的污染防治政策,只注重經濟效益的結果,居民已被濃烈的惡臭與汙染搞的苦不堪言──這是「科技源頭」最黑暗的真面目。
當科技產品一年一年不斷的推陳出新,我們享受高科技產品所帶來的方便與快速,卻不知在另一頭的內蒙苦包頭,正承受著日益加劇的重金屬汙染,還有飽受科技發達侵害的當地居民。這是無情的現實,也是最可怕的稀土開發代價。
中國有關當局目前的作法,是減少稀土出口比例,用以減緩環境的污染程度,但此舉卻引起美國抗議,理由是高科技產業所需求的稀土已不足。美國自己有原料卻不開採,反倒抗議中國稀土出口減少,著實令人譁然。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