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7日星期四
蒙古发现类镰刀龙的巢穴化石 身体接近鸟类
据日本《日本放送协会(NHK NEWSweb)》在11月2日的报道,古生物学家在蒙古的戈壁沙漠的距今大约七千两百多万年前的地层,集中发现了特征接近鸟类的植食性恐龙的至少18个巢穴化石。进行调查的北海道大学的研究小组认为,这个发现表明恐龙集体筑造巢穴繁殖,调查结果对于恐龙向鸟类的演化的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个调查结果,是由北海道大学综合博物馆的小林快次准教授为中心的研究小组,在日本时间11月2日,在美国召开的古脊椎动物学会发表了的。
小组透露,在蒙古的戈壁沙漠的距今大约九千万年前到七千两百多万年前的地层的纵20米,宽50米的范围里集中发现了至少18个其中保存有恐龙蛋的巢穴化石。
调查的结果认为,这些恐龙蛋是用两条腿行走的中型的植食性恐龙,“镰刀龙类(Therizinosauria)”的恐龙蛋,大约百分之七十卵的恐龙蛋平安孵化出来了。
研究小组认为,镰刀龙类进行集体的繁殖活动,守护恐龙蛋的可能性很高。镰刀龙类的身体特征被认为接近鸟类,研究小组第一次明确了镰刀龙类是集体繁殖的。
小林准教授说:“镰刀龙类的生态未解明的部分很多,镰刀龙类的繁殖行动对于研究恐龙向鸟类的演化的意义很大”。
关于这次的发现,国立科学博物馆的真锅真研究主管说“古生物学家认为镰刀龙类原来是肉食性恐龙,但是演化出了植食性恐龙,集体繁殖的生态可能是和植食性一样演化出了的。在形态上接近鸟类的恐龙,可能不是像爬行类动物的父母只是产卵,而是可能像鸟类一样养育幼年个体”。
世界最大兽脚类恐龙筑巢地
11月4日,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在于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美国古脊椎生物学会会议上宣布,日本北海道大学和蒙古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蒙古国戈壁沙漠东部的白垩纪后期(约8000万年前)地层中,发现了迄今世界最大的兽脚类恐龙筑巢地。
日本北海道大学副教授小林快次介绍说,这片筑巢地长52米、宽22米,共有18个巢,每个巢里都有3至8个直径约13厘米的球形恐龙蛋化石。小林表示,虽然此前在美国蒙大拿州和葡萄牙都发现过兽脚类恐龙的筑巢地,但如此大规模的兽脚类恐龙筑巢地还是首次发现。
兽脚类恐龙是恐龙家族中的掠食者,霸王龙就是其中一种。此次发现的筑巢地被认为属于兽脚类的镰刀龙,这种恐龙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前肢的指爪长达75厘米,可以用于驱赶天敌或获取食物。
研究人员表示,兽脚类恐龙曾被认为是单独生活的,但此次发现证明镰刀龙在产卵期是集体生活的。小林表示,研究人员“在恐龙蛋化石中发现了孵化的痕迹,孵化率达到70%以上。镰刀龙通过在筑巢地集体生活,守卫自己的蛋免遭外敌袭击,从而增加了后代的数量”。
订阅:
博文评论
(
Atom
)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