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1日星期一

撒尔塔蒙古,东乡人

关于东乡族的历史来源至今仍众说纷纭,但是与大蒙古国、元朝帝国的军事活动分不开。随着蒙古人的西征使大量的中亚回回色目人进入中国并定居下来,通用的蒙古语言使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人、蒙古人和当地一些土著逐渐成为一个语言实体,经过明代的通化分化,那些先后进入东乡山区的回回色目人、蒙古人和当地的汉族人、藏人逐渐融合形成了今天的东乡族。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被称为“东乡回回”、“东乡蒙古”、“东乡土人”, 他们自称“撒尔塔”,泛指古代中亚一带信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东乡语与蒙古语相同,同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大多数东乡族人兼通汉语,通用汉文,没有本民族的成熟文字,汉语程度也不是很高,历史上属于回回民族的一部分,很多文献中没有严格区分东乡族和回族,有关东乡族的史料也多湮没在回族文献之中。

东乡族现有总人口约51万人,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族自治县,其余少数散居在兰州、定西和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大规模民族识别工作中,以她们世代居住于临夏州以东(古称河州,以河州城为中心,城周围分东、西、南、北四乡),就把“东乡”作为本民族名称,正式确定了其单一民族地位。
东乡族在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与西北回族相似,乐器有“四弦子”、笛子和泥制吹器,人人喜唱“花儿”民歌,曲调高亢嘹亮,自由奔放。东乡族民间还流传很多叙事诗和故事,其中著名的有长诗《梅拉尕黑和马成龙小妲》以及故事《白羽飞衣》等。每年秋天,村民们举行各种文艺、赛马、摔跤、打土块等群众娱乐和竞技活动 。

东乡族人姓名有着浓郁的民族特点和伊斯兰教文化色彩,这与东乡族的渊源、形成和发展有直接关系。东乡族先民自十三世纪来到河州地区后,因受汉文化影响,逐渐有了使用汉姓的习惯,多采用以本民族人名的首音或尾音为姓的方法,产生了诸如马、买、巴、牙、丁、米、坡、下、且等姓,以马姓最为普遍。因其村寨分布不同,支系不同,在称谓时要在“马”姓之前冠以村寨名,如“拾拉泉马”、“东达恒马”等。东乡族人采用汉姓历史悠久,至今几乎所有东乡族人都有一个汉姓,究其来源,有的是帝王赐姓,如高、赵、陈、康、张、王、李等,有的则是融合到东乡族中的其他民族将其汉姓带入的,例如蒙古族人就把根据自己习惯所采用的汉姓如羊、妥二姓带进了东乡族。现代东乡族人,除有姓以外,普遍还有一个经名和汉名,也有的仅有经名,没有汉名。所谓经名就是伊斯兰教教名,由阿訇从《古兰经》中选取,或以伊斯兰教圣贤为名,如穆罕默德、欧麦尔、素莱特、达吾德、海蒂彻、法图麦等;或以伊斯兰教历重要月份及日子为名,如斋月出生的孩子就取名为“尔德”,星期五出生的孩子就取名为“主麻”;或以向阿訇学习经文的撒拉为名,取名“撒拉”。由于经名使用阿拉伯语,有的音节很长,在称呼时很不顺口,东乡族人便把音节较长的经名加以简化,如伊斯哈克就简称为“哈克”,优素福就简称为“优素”,阿依舍就简称为“阿依”或“阿舍”等。有的地区在经名简化之后加上一个“子”字后缀,如穆罕默德就简称为“穆罕子”等。东乡族人还有讳名习俗,即儿女禁称父母发名字,妻子禁称丈夫名字,年幼者不得直呼年长者名字等,否则会被认为是失礼而受到他人鄙视和斥责。
东乡族婚礼受伊斯兰教影响,基本上由父母决定 ,男女青年不得谋面相谈,大多由媒人中间传话。婚礼当天,新郎与娶亲队伍来到女方家,请阿訇念结婚证词,如此婚姻才被社会所承认。到新郎家门前,新娘要由送亲的兄弟抱下马车进院子,亲朋好友欢聚一起唱“哈利”表示祝贺。闹洞房“砸枕头”十分有趣。在洞房中,戏闹的小伙子们手持早已准备好的枕头,朝炕角上蒙着面纱的新娘砸去,护卫新娘的女友们则组成一道防线,将砸过来的枕头反砸过去,哄笑呼叫,场面十分热闹。

东乡族热情好客,以鸡待客是东乡人传统礼节。“端全羊”是东乡人招待贵客的隆重礼节。东乡人“端全羊”,并不是将煮熟的全羊端在席上,而是按全羊部位,脖子、肋条、前腿、后腿、尾巴渐次用碟子送上,较讲究的人家待客,有时还先把肺肝炒熟上菜 ,民间称为“客巴布”。“前头的客巴布比后头的肉香 ”,这些是东乡族民间流传的俗话。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