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1日星期一

蒙古民族的先祖--东胡人

阿尔泰语系民族北迁蒙古大草原,定居于贝加尔湖以南的是蒙古族群,定居于贝加尔湖以东的是通古斯族群,定居于贝加尔湖以西的是突厥族群。由于蒙古高原西部和中亚居住着原始印欧人(吐火罗人),在长期的战争和交往中,吐火罗 人被同化,与突厥族群融为一体,所以后来的荤鬻(匈奴)、苏美尔、坚昆、丁零等突厥部落,都是黄白混血人种。随着突厥族群的西迁中亚,他们与当地的晚于吐火罗人到来的印欧人种雅利安人也发生融合,如中亚哈萨克族就是雅利安人乌孙人被突厥化形成的。从突厥族群分化出一支部落,他们西迁乌拉尔山,形成乌拉尔民族,部分继续西迁到北欧,与当地的白人融合,成为芬兰、爱沙尼亚、摩尔多瓦的祖先。

东胡,古族名,其先为玄夷、奚夷,又称山戎、北戎,因居住于匈奴以东而得此名。东胡一直是一个强大的部落,与中原燕国和赵国接触比较频繁,战事也频繁。燕国东北从上谷(今河北怀来县一带)至辽东一带,经常遭受东胡的侵扰。燕国曾出兵大败东胡,迫使东胡向后退却一千余里,从今河北怀来直到辽宁省辽阳一带修筑了长城,设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以防御东胡南下。当匈奴冒顿单于刚即位时,东胡恃强向匈奴索要宝马、美女,冒顿单于采取麻痹敌人的做法,对东胡的要求一一满足,趁东胡王轻敌之际,向东胡发动进攻,大破东胡。从此东胡部落联盟瓦解,东胡各部成为匈奴的种族奴隶。东胡各族并未就此消亡,退居乌桓山的乌桓族和退居鲜卑山的鲜卑族,就是东胡主要的部落集团。东胡族系包括东胡、乌桓、鲜卑、由鲜卑分化出的慕容、宇文、段部、拓跋、乞伏、秃发、吐谷浑各部以及柔然、库莫奚、契丹、室韦、蒙古等很多部落和民族。柔然出自于鲜卑,库莫奚和契丹也是出于鲜卑。契丹原先与库莫奚、宇文两个部落一起游牧后从鲜卑分离出去,自号“契丹”,游牧于今西拉木仑河、老哈河流域一带。“室韦,盖契丹之类,其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为室韦。”学者们以为匈奴冒顿东灭东胡,鲜卑东迁,乌桓南下,其实拓拔北上西伯利亚要比匈奴东来早得多。

“蒙古尚白,属于白狄”。白狄是在公元前3世纪时曾以“没歌部”称谓,在呼伦湖一带繁衍生息,辽金时代,已发展成一个部众人多民性强悍的部落了。阻卜是拓拔的异书,卜音读拔,到达贝加尔湖的是拓拔主力。那时贝加尔湖依然是丁零人的天下,拓拔无立足之地,所以再度南迁。拓拔南下时,很大一部分被阻,没有走出贝加尔湖的森林。这一部分人发展壮大以后,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接受了突厥、蒙古的文化,到唐代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黠戛斯所属的木马三突厥之一的都波,后来演化为秃巴思,是为今日的图瓦。另一个是蒙古的林木中百姓,独立存在的都波,《蒙古秘史》称其为秃马敦,现为土默特部落。

《室韦考》中称“柔然灭后,东方有很大一部分遗族”,与当地土著错居,阻卜(大室韦)与柔然都是蒙古语族,外貌一样,外界无法分辨。柔然自称檀檀(即大檀),讹为塔塔儿。南北朝时期,南朝称柔然为“檀檀”者。阙特勤碑文和《蒙古秘史》所记之“塔塔儿”正是“檀檀”之音变。辽金以为皆拓拔之阻,蒙古以为皆柔然之檀檀,二者相混,族外人无法分辨,最终皆为成吉思汗所灭。

蒙古民族先祖东胡后裔各部族
蒙古族的先祖东胡族及其诸多后裔部族,通用的语言是古老的阿尔泰语系语言,与蒙古语族有共同的祖源。公元前209年,冒顿单于破灭东胡以后,一部分东胡人居于辽河流域的乌桓山称乌桓,一部分居于今西拉木仑河、老哈河流域一带的鲜卑山叫鲜卑,是东胡人的一支。匈奴强盛时期,乌桓人遭受匈奴的压迫和掠夺。乌桓时而与匈奴连兵为寇,在汉朝的边境地区攻杀和掳掠。

鲜卑与乌桓一样,也是东胡的后裔,居住在今西拉木伦河流域。鲜卑受匈奴的役属。东汉王朝采取联合鲜卑、孤立打击北匈奴的政策。40年间,鲜卑一直归附汉朝。公元85年,鲜卑与南匈奴、丁零等族共同向北匈奴发起进攻,鲜卑骑兵发挥了重大作用。公元87年,鲜卑再次攻入匈奴腹地,大败北匈奴,占据漠北地区。从此,鲜卑逐渐强盛起来。公元2世纪中叶,鲜卑首领檀石槐在高柳北三百余里的弹汗山建立牙帐,组成了“南抄汉边,北拒丁零、东却夫余,西击乌孙”的部落大联盟,分东、中、西三大部,势力盛极一时。公元181年擅石槐死后,轲比能兴起,兼并漠南各部,再度统一鲜卑。到公元3世纪中叶,鲜卑分裂为许多部落,其中强大的有慕容部、拓跋部和宇文部。拓跋鲜卑的祖居地在今呼伦贝尔草原。在“五胡十六国”时期,鲜卑人进入内地,鲜卑贵族建立了前燕、后燕等割据政权。

史料多处记载着有一座山叫鲜卑山,另一座叫大鲜卑山。入主中原的拓跋鲜卑就是从大鲜卑山走出的一支。近年来考古发现,今在内蒙古鄂伦春旗嘎仙洞,这是一个高20多米、宽28米、纵深92米的大洞,可容纳数千人。就在距洞口15米的西侧石壁上发现北魏第三个皇帝拓跋焘于公元443年曾派中书侍郎李敞等人到鲜卑先祖石室祭拜的祝文石刻。全文有201个字,汉字魏书,清晰可辨。洞内出土有陶片、石器、骨器和牙角器等,还有石镞、骨镞,均制作精细,当初鲜卑人过着“射猎为业”的原始部落生活。这嘎仙洞就是拓跋鲜卑祭祀祖先的地方。

随着部落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鲜卑山和嘎仙洞无法满足鲜卑人的生活需要。鲜卑首领终于决定,走出山洞,向更广阔的天地寻求发展。走出洞口向西南方便是一望无际的草原,于是他们向着西南方迈上了漫漫迁徙之路。不久,一片汪洋挡住了他们的脚步,遇上呼伦湖只好停留下来。也许在冥冥之中有一种召唤,拓跋鲜卑在首领诘汾率领下,又开始向西南迁徙至大兴安岭南段科尔沁草原的乌尔吉木伦河畔。拓跋鲜卑在这里停留时间不长,接着就向西南匈奴之故地今内蒙古河套以北、以东阴山一带包括乌兰察布草原继续迁徙。

公元258年,拓跋鲜卑又迁至汉代定襄郡一带,并将定襄郡的成乐县(今和林格尔)改称盛乐。力微召集各部落首领举行祭天大会,盛乐成为拓跋鲜卑第一个政治中心。早于拓跋部南迁的另一支鲜卑族,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区、和林格尔县、土默特旗、乌兰察布草原、达茂旗、商都县以及科尔沁草原,留下了令人瞩目的文化遗迹。

从草原一路迁徙走进中原的鲜卑族,就是以先进的文化和雄厚的军事实力于公元315年称代王,386年建北魏,迁都平城,493年定都洛阳,成为第一个入主中原建立正统王朝的北方少数民族。

柔然,初居于乌兰察布草原。大约从伊利可汗至颉利可汗的某个年代,突厥南攻北室韦,因无君长遂四处逃散,进入漠北地区。约在公元4世纪末叶,柔然兴起在大漠南北。柔然的统治核心是东胡苗裔郁久闾氏族,但大部分臣民是突厥语族各部。柔然在首领社仑时,势力开始强大起来,在漠北弱洛水 (今蒙古土拉河)建立汗庭。公元402年(北魏天兴五年),社仑自称为丘豆伐可汗。柔然政权强盛时,疆域东接高句丽,西至天山,北达今贝加尔湖,南临阴山一带。柔然汗国与北魏王朝长期攻战,柔然势力被削弱。公元410年(北魏永兴二年)社仑为北魏所败。公元5世纪后半叶,柔然内部连续发生被奴役部落的反抗和逃亡。敕勒族一次有十余万户西迁,脱离柔然贵族的统治,对柔然政权的影响很大。此后柔然与敕勒展开了30多年的拉锯战争。到公元6世纪初,役属于柔然的突厥族逐渐强大起来,开始反抗柔然贵族的统治。公元552年(西魏废帝元年)柔然首领阿那瑰为突厥所败,柔然汗国亡。

契丹族很早就居住在潢水(西拉木伦河)、土河(老哈河)流域。他们的子孙组成八个部落。北魏时,契丹各部落已开始对外掳掠,以马匹、皮毛与北魏交换物品。唐朝初年,契丹八部开始组成部落联盟。联盟长由大贺氏选充,有胜兵4万。唐朝在契丹住地设松漠都督府,加号大贺氏联盟长为松漠都督,赐姓李氏。武则天统治时期,契丹背唐依附于突厥。唐玄宗时,突厥逐渐衰落,契丹再度附唐。契丹贵族涅里背唐自立,重建部落联盟,划分为乙室、迭刺两个大部,自遥辇氏贵族中推选联盟长,号称可汗。涅里任军事首长,称夷离堇。这时,契丹处在回鹘汗国的统治之下,长达一百多年。

遥辇氏鲜质可汗时,契丹不断向外扩张,掳掠邻近部族和汉人地区的居民。痕德堇可汗时,迭刺部贵族耶律阿保机当选为联盟的夷离堇,多次带兵攻掠唐朝州郡,俘获牲口。 906年(唐天祐三年),耶律阿保机充任联盟长可汗。此后,他又镇压了契丹贵族的反抗,在916年建元神册,建立了契丹国家。947年,契丹改国号为辽。自916年契丹建国至1125年为女真所灭,统称为辽朝。辽亡后,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重建辽国,史称西辽,又称哈刺契丹(黑契丹)。

契丹的语言是东胡后裔的语言,它和蒙古语亲属关系密切。辽代陵墓和墓葬壁画中契丹人的身材和脸型,酷似今天内蒙古东部区蒙古族。中间剃光,留下边沿头发的髡(kun)发发式,体现了东胡后裔诸族的特征,这种髡发发式在乌桓人、鲜卑人中也很盛行。契丹人后来大部分同化于汉人,一部分加入了形成中的蒙古族。

室韦-达怛人的居地在今呼伦贝尔草原,大兴安岭东西,额尔古纳河与黑龙江两岸。6世纪时,室韦一达怛人分为五大部,曾受突厥的统治,后与唐朝保持密切关系。732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年)所立的《阙特勤碑》中的“三十姓达怛”,大概指的就是室韦一达怛人的主要部落。室韦、达怛这两个名称在汉籍中可以互通互易,我们可称其为室韦一达怛人。室韦一达怛人的主要生产活动是从事游牧经济和狩猎。靠近森林的部落,多是“射猎为务,食肉衣皮”,他们“冬则入山,居土穴中”,有些人居住在用桦树皮盖的棚屋里。呼伦湖周围是广阔的天然牧场,居住在这里的室韦一达怛部落,盛产良马,他们已有较发达的畜牧业。室韦一达怛人的语言,保持东胡后裔语言和方言的特点,这种语言和方言,应当叫作原蒙古语。《元朝秘史》中保留的一些原蒙古语的词汇和语法现象可以证明,这种原蒙古语与后来经过突厥化的古蒙古语有很大差别。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