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6日星期一

一位中国境内基层蒙古族教师所提出的关于基层教育及及计划生育等问题的意见

我姓陈,我是辽宁朝阳市一所高中的老师,我身份证上是蒙古族。

我在80年代就开始执教,作为一名老教师,个人对目前一些教育问题有一点浅见,在此提出来请各位领导前辈指正批评。

我在基层工作时间很长,看到的情况是国家目前对农村小城镇地区的基础教育投资不断增长,但是由于国情限制,加上师资和学校分散,有些领域还不尽如人意,例如有的乡村学校一直艰难度日,我们经常说改革教育方式、提倡素质教育、提高动手能力,可是在一些乡村镇学校由于条件限制根本做不到何谈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素质。部分农村小城镇财政状况不佳,以及其他因素,致使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不强且还在不断流失,这些都在制约我国农村小城镇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针对这些情况,本人的一点浅见就是不妨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在农村、小城镇地区把分散的教学力量集中起来,建立一些食宿一体的大学校,避免教育投资分散到基层,这样也能做到专款专用。例如把一个县城农村的小学全部迁移到中心城镇同时合并成一个总校或者重组成为几个学校,严格管理,整合教育资金全面统筹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做到事半功倍的效用,集中力量办学,如此亦可便于管理,如果视条件能够免除部分费用及解决交通路费更好,还能做到兼顾农民工子女上学难,使农民工在外地打工无后顾之忧。高中初中也可以如此办理,在现有条件下,统筹整合农村小城镇地区的基础教育可以保证教育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农村地区师资水平较差,这是客观因素造成的,农村小城镇地区难以吸引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我们对此应该尊重现实。窃以为,在目前条件下农村小城镇地区集中办学,是一条解决方法,至少把学校迁移到中心城镇地区,对部分教师的吸引力至少大于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以往部分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分散在各乡村,水平参差不齐又由于财政问题,想要对他们进行岗位培训也往往难以集中进行,集中办学后,对教师资源的整合也方便很多,统一培训管理,统一待遇补贴。

其实归根结底无论何种教育方式,都必须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可是如今制约中国部分地区基础教育最大问题就是资金投入不足,尽管政府希望引入社会资本的进入,可是这显然并不现实,因为社会资本开设的学基本都集中在所谓贵族学校或高收费学校领域,指望这些资本投入到农村小城镇地区的不能看到盈利的基础教育方面,这似乎并不太可能,所以在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城镇基础教育建设必须由国家承担起来,目前也只能由国家承担起来,而集中统筹农村地区的办学力量可以最大限度保证资金的有效投入,确保教育资金专款专用。

集中统筹办学对校园安全管理也有一定有利之处,集中办学前学校分散,不便于上级教育和治安部门有效掌握,校园安全环境取决于乡村地区治安状况,而大部分乡村地区治安力量薄弱,群众安全意识差,对校园安全有负面作用。集中办学后,可在学校中设立一批公安部门派遣的校警,这样对校园周边安全环境可有极大改善。

另外少数民族语言教育希望能以自愿为主,不必非要列为必考项目。这点应该以自愿为主,要知道现在中小学生的课业非常的多,语文与英语如果再加上少数民族语言学生负担更重,学生花在英语数学等重要科目上的时间更少了,不列为必考也可以节省一部分教育资源。

第二,我对现在一些历史教育很不理解。我们中国有传统的道德观荣辱观价值观,可是最近几年似乎有人在颠覆这些,例如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岳飞文天祥被请下神坛事件,本人以为极为不妥,中国从古到今都强调历史气节,我们对着国家忠诚贯穿了中古历史,正是这些英雄人物在向人们演绎着中国人的气节,他们是中国历史脊梁人物,抽取了他们中国历史塌陷一半。另外将成吉思汗也列为英雄似也不妥,我虽是蒙古族,可是也并不喜欢他,借用金庸老爷子一句话:“自来英雄而为当世钦仰、后人追慕,必是为民造福、爱护百姓之人。以我之见,杀得人多却未必算是英雄。”历史问题应该叫真应该客观应该体现正确的价值观,不能为了维护所谓团结就要罔顾是非黑白;同理,满清亦为如此,不说前清时期的血腥杀戮、文字狱,就说晚清的卖国条约就能证明这个朝代的落后与黑暗,辛亥革命的丰功伟绩如何赞颂都是应当的,可是现在在一些文化领域颇有满清复辟的景象。其中尤以岳飞、文天祥被请下神坛事件最为恶劣!

近些年来,中国文化领域可谓波澜壮阔,一系列挑战传统道德观的历史概念层出不穷,吴三桂尚可喜洪承畴翻案风,岳飞文天祥史可法袁崇焕等民族英雄被请下神坛,左右之争,为国民党翻案,不错现在提倡多元,可也不是罔顾道德伦理的乱弹,无论说什么总得有点底线,至少对国家民族利益以及文明相悖的理论在提出时最好慎言,历史可以有无数种研究方式,可是面向大众的历史至少要遵循一定的历史道德底线,不是什么新花样都能出现在大众眼前,一个国家历史道德基础不能被随意更改和涂抹。我们教育部门在正确的人生观和历史观教育上必须保证交给学生们的是正确客观对国家民族有益的思想理论。否定岳飞文天祥就是否定这个国家历史道德,如果某天外国侵略中国招这套理论岂不是荒谬之极。

第三,就是现在的加分制度。尤其是少数民族加分制度,实行到现在,确实对少数民族教育水平提高有所作为,可是暴露的问题也确实不容忽视,尤其是不分地域差异,只按民族划分来加分,绝对是一大弊端,有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和汉族生活、文化水平一样,可是却要享受单独加分,如今有些少数民族教育水平可以列为全国一流水准,依然要享受加分,确实不应该也不公平。加分照顾最好按照地区发展差异来安排,不能以所谓的民族差异优惠。

第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计划生育问题。从古到今,人口是一个国家民族存在与否并得以强盛的最基本的条件和最宝贵的资源,因为任何文化、科学和财富都是“人”创造并发展的,没有“人”的存在作为载体一切文化财富都毫无意义,同理一个国家亦是如此,没有国民的存在这个国家也会毫无意义,人口作为一个国家存在最基础的资源应该得到政府的妥善安排。

中国在80年代就开始了计划生育工作,最早要追溯到建国后马寅初先生新人口论,我无意去批判或者赞扬,因为每种理论都有时代的局限性,过期了就不能适应新的时代变化。如果说过去计划生育是为了把人均资源合理分配最大限度解决发展经济问题,到了现在这种僵化的一胎制已经不适合国家地发展和资源的创造以及合理使用,尤其是在部分地区,因为一胎制带来的老龄化正在逐渐蚕食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而青年人口比例不足则使资源资源速度创造趋于减慢,也就是老龄化人口在不断消耗新产生的社会资源,同时新的社会资源产生速度跟不上消耗,我们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个问题应该得到社会各阶层的注意。任何资源都是“人”在使用或创造,资源较少或无法创造新资源时时期控制人口是应当的,不过现在情况不同计划应该当有所改变,不合理的一胎化所造成的不止是老龄化还伴随着男女人口比例失衡,造成男性光棍增多,中国未来会有近3000万男性独身者;在经济领域扩大内需也需要以人口为基础的庞大消费市场才能抵消对外贸的依赖,同时创造更多的社会资源;人口素质的提高取决于教育水平、经济水平的提高,没有一个完好的经济体系支撑发展教育便会举步维艰,而中国目前创造的经济奇迹正是由于人口劳动力优势所创造的;独生子女带来的社会问题和文化教育问题早就是人们所熟知,一代小皇帝们的成长被众多教育专家批判,可是改变不了问题的实质,一家一个孩子自然是家中的宝贝,独生子女缺乏人文关怀和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缺点在某种程度上也在影响国家整体素质;一个国家从安全角度考虑也需要人口作为支撑基础,确保国家和民族的不断延续。

在此特别提出,在部分边疆地区省市该放开生育指标,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应该有二胎或三胎,因为在边疆地区很多是地广人稀,要想开发那里的资源就必须有足够的人力,同时人口增多对稳定边防环境抵制外来渗透也有重要的作用。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个人不成熟意见,请诸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教。

建议:

教育的公平性是保证国民权利一个重要因素,历史观教育则是爱国主义的支撑,教育投资力度保证一个国家发展人才的充沛,良好的人口基础却是这一切的保证。

希望党和政府对教育问题的关注更加实质化,教育投资应该为财政拨款重点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