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济纳旗有一座闻名于世界考古界和西夏学界的古城废墟,现在蒙古语为哈日浩特。高大的城垣突兀在茫茫的戈壁滩上,显得十分宏伟壮观。城墙西北角上的5座覆钵式佛塔,远远望去,像5个宝葫芦,优美而神秘,已经成为黑城享誉国内外的标志。
城中东北角是一座城,是西夏李元昊称帝前后建成的,叫哈日浩特。李元昊为了便于管理和调遣各地的军队,在全国建立了12个监军司,黑水城是其中之一的黑水镇燕军司驻地,是西夏王国西北地区的军事重镇。公元1226年,蒙古帝国军队开始进行最后一次征服西夏的战争。1226年2月,成吉思汗率领大军在前往西夏王国首都中兴府(现银川)的途中,一举攻占了哈日浩特。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元朝政府在黑水城设立亦集乃路总管府,属于行中书省管辖。大概也在此时扩建了哈日浩特。现在的哈日浩特是元代扩建后的亦集乃城的废墟。
元代的路,相当于现在地州一级的地方行政建制。路的官府衙门称为总管府。“额济纳”,是蒙古语或党项语“亦集乃”在清代及清代之后约定俗成写法。现在的额济纳旗。
哈日浩特、亦集乃路、额济纳旗,这些名称,均源于一条河——额济纳河。祁连山融化的雪水在甘肃省河西走廊汇集为黑河。它穿过河西走廊北部的合黎山口后,进入茫茫戈壁沙漠,名字叫做额济纳河。额济纳河蜿蜒北流,在额济纳旗北部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内陆湖--额济纳湖。额济纳河沿岸是一片片绿洲,生长着高大的胡杨和茂密的红柳。是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环境学家十分关注的地方。
从考古出土的资料看,西夏时期居住在哈日浩特的党项族、蒙族、藏族等民族的居民,蒙元时期仍然居住在那里。进入蒙古帝国时期以后,迁移到这里的蒙古人逐渐增多。特别是元朝在这里建立亦集乃路以后,蒙古人来到这里的数量明显增加。其中主要有这样几部分人:第一部分,是朝廷和行中书省委派的官员,其中路总管府达鲁花赤是蒙古人。达鲁花赤是蒙古帝国和元朝规定的在被征服的地方和国家设立的握有实权的最高长官,由蒙古人或者个别高贵的色目人担任。亦集乃路是征服西夏黑水城建立的,达鲁花赤自然由蒙古人担任。总管及以下官员蒙古人也比较多。出土文书中见到的总管、同知、判官等官员大都是蒙古人。第二部分,是在亦集乃路居住的王公贵族。从出土文书中发现的有秃忽鲁妃子、只儿哈迷失妃子、卜鲁罕妃子、纳冬妃子、阿里不花宁肃王、班的失加大王、桑哥失里大王等。他们都有一批随从服务人员,大多数都应该是蒙古人。第三部分,是蒙古族军人。其中有长期屯住的军人,由官府供给钱粮。还有一部分是在亦集乃路屯田的军人。第四部分,是蒙古族官员和军人的家属,以及供蒙古贵族和官员奴役的奴隶“驱口”,还有驱口的家属子女。
亦集乃路还有一部分很重要的居民,就是回族。由于蒙古军队西征以及蒙元时期开放的民族政策,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亚西亚地区的阿拉伯人、波斯人以及突厥各族人,大量来到哈日浩特,他们在元朝的地位仅次于蒙古人,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在政府机构任职或经商。其中经商的人很多,买卖做得很有影响。亦集乃路正处于元朝大都和中原地区通往漠北哈喇和林的纳邻驿道上,是连接河西走廊与漠北哈喇和林的交通枢纽。西部的回族商人要去漠北做买卖,往往以亦集乃路作据点,在这里收购备足货物,准备好充足的食物草料和水,向北穿越浩瀚的大戈壁,进入蒙古高原腹地。亦集乃路的回族人在城外西南角建有礼拜寺,历经600多年风雨,仍然保存基本完整。出土文献记载的礼拜寺一带的伊斯兰人墓地,现在仍然历历在目。在出土文书中,多次出现伊斯兰人的名字,其中有伊斯兰教士的名字。此外,亦集乃路还有维吾尔族人。出土文书中出现一个名字叫普伯忽的维吾尔族人,34岁。北元时期,他在亦集乃路当了司狱,后来被提升为总管府的知事。
亦集乃路在籍居民的职业,从出土文书中得知,主要有种地的屯田户,从军的军户,纳邻道驿站的站户,做买卖的商户,还有为儒学种地的学田户,知书达理的免除税赋的儒户,以及回族人的包银户等等。人口数量,据推算大约有70000人。
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波罗(1254~1324年),在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到达大元。他在元朝17年后回到意大利,因为参加维护家乡威尼斯商业利益的战争被俘,在狱中口述了在蒙古的经历,由同一牢房中的骑士作家记录下来并出版,名为《马可·波罗行纪》。由于这部著作是第一次比较全面地向欧洲介绍了西方人到神秘的东方中国,轰动了意大利和欧洲。马可·波罗在书中也介绍了亦集乃城。其对亦集乃城的描述与考古挖掘和文献记载的完全一致。
2011年4月1日星期五
订阅:
博文评论
(
Atom
)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