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日星期四

在蒙古的华侨历史

旅蒙华侨史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由四代华侨组成。

第一代华侨在民国初年蒙古独立前,有一大批从山西、河北等地来蒙做皮毛,扁担生意并留在蒙古国生活。

第二代华侨是1945年蒙苏联军从中国撤军时,顺带一大批东北年轻人来蒙做建筑工、开饭馆、做小买卖等。这些人随后都留下来定住蒙古,取蒙古妻子生子,形成了一股特权阶层。

第三代华侨为1956年中国自然灾害时期来蒙“淘金”的一大批中国人。

第四代华侨为90年代的新移民。这批人有几千户,大多从内蒙、山东、河北、山西等地来蒙寻亲,有的持绿卡或加入蒙古国籍。 80年代初期,在蒙华侨人数曾达数万人,1983年后旅蒙华侨因各种原因回国,目前华侨人数不超过5000人。

目前在蒙古的华侨约有5300多人,仅占蒙古国总人口约4%,不过,在蒙古工作的华人却达数万人,大多数从事建筑业工作,也有部分在专业领域服务。

  在蒙古华校当教师长达十多年的华侨张老师说,她自小在蒙古长大,她的父母从小就让她接受华文教育,希望她可以在蒙古发扬华文,继承华人的传统。

  她表示,华侨的生活出现改变,是在蒙古政府开始采取民主政策之后。当时,蒙古政府的领导人与中国的领导人开始互有来往,加上中国商家也开始涌入蒙古投资,使华侨的处境获得显著改善。

  “我们每年都定期回到中国探望亲友,而且他们也时常来游玩,双方来往很少受到限制。”不过她强调:“虽然目前在蒙古的生活很安定,但是我的梦想是有朝一日可以举家搬回中国定居,回到自己‘根’的地方!”

  蒙古华侨多是经商,收入也比一般蒙古人高。张晓凤表示,蒙古的华侨经历过贫困的日子,因为当时蒙古只和俄罗斯来往,造成华侨生活苦不堪言。不过,随着市场开放,华侨都纷纷与中国的亲友联系,并开拓商机,生活才慢慢稳定下来。

  现在蒙古乌兰巴托市内,有多家中餐馆,这些中餐馆大多都是华侨经营的,生意非常火爆。而当地华校的开销都是由华侨自己承担,另外大使馆也会提供帮助,以便华校可以维持正常运作。

  当笔者询问是否有华侨在政府部门任职时,张老师表示华侨大多追求稳定的生活,涉足政界是不太考虑的事情。只有那些有华侨血统的蒙古人,凭借华侨和蒙古人的双重身份能够涉足政界,而且有不少人当了蒙古政府的大官。

  虽然蒙古华侨的生活越来越好,但他们深明“钱财不露眼”的道理,当地华侨都不会时常出现在高级场合。

  据了解,蒙古华侨大多集中在乌兰巴托的12分区,这一区被视为贫民区,居住着逾千户华侨。但是经笔者了解,他们算是收入稳定的一群,也无钱财之忧,但他们不愿进出高级区,是不想太过招惹别人的眼光。

  张晓凤谈道:“我们都不会太过张扬我们的钱财,大多数华侨还是居住在贫民区和出租屋内,这是因为一些国家发生的事情让我们看到,富有的华侨在局势不稳定时有可能会成为被攻击的目标,我们不想这种事情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

  蒙古政府承认华校的学历,就读华校的学生可继续在国内大学深造,这令更多华侨送子女到华校读书。这样除了可以学会母语华文,更重要的是可以继承中华文化。

  张老师说:“华校的课程都是以中国国内为标准,并以华文为主要媒介,但是学校也传授蒙古文,这是为了方便华侨子弟日后在当地的大学深造。蒙古是一个很注重教育的国家,大学很多,我们华侨不用担心升学问题,只要有心学习,便有明天。”

  而且,她表示,由于中蒙关系日渐融洽,华文教育也很受重视,在蒙古懂华文的人也越来越吃香了。

  据笔者了解,蒙古华文学校成立于1955年,属蒙古华侨协会领导,校址在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目前,该校有24名教师,并设立13个班,约有900名在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