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日星期六

“铁改余”可能涉及到数百万蒙古族族籍的回归问题

小时候去重庆黔江的表姐家住过一段时间,表姐是我大姨的女儿,姓余,碰巧我大舅母也姓余。西南姓余的人非常多,最近才知道原来余姓是由铁姓改的。前段时间我表姐来北京,我把百度帖吧“铁改余吧”里搜集到的一些文章给她看交流了一些“铁改余”的信息,其中提到了武陵都市报曾报道过重庆黔江中学的余昌辉老师曾拿出一份家谱——清嘉庆年间的禁山文约,并认为自己和居住在冯家镇寨子村的余姓一脉系蒙古族后裔,一直致力于祖辈渊源的探寻。表姐说这个余昌辉老师是她的中学历史老师,而且也是远房亲戚。这个问题她需要回重庆后去拜访一下了解情况,我母亲的老家在濯水古镇,那里的人一半姓余,一半姓李。姓余的是铁木真的后代,姓李的是李唐皇室后代,是鲜卑人(有说是突厥人)后裔。听说由于50年代的一场洪水,家谱都丢失了。余昌辉老师的禁山文约也是从一个油纸包里翻出来的。濯水古镇“余家大院”的堂屋宗祠上,堂联的横批就是“八贤堂”,余氏是忽必烈的孙子铁穆健的后代,铁穆健当时有九子一婿,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攻入元大都,为避灭门九族之祸,铁氏九子一婿立即逃亡漠北,但是北归的路途被一条大河阻断了,再也没有回到漠北去,在后来的移民潮中,有四个兄弟留在了濯水。现在党的民族政策好了,家谱也找出来了,他们成立了全国铁改余认祖归宗的统一指挥部,在西南热火朝天的开展了“说蒙古语,穿蒙古袍,祭奠成陵”的活动,并且在同胞间开展了“去汉化”,改族籍。

  要说铁改余氏,我们先以我国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余泽鸿谈起。余泽鸿(1903.2—1935.12),四川省长宁县梅硐镇人,1921年秋考入泸州川南师范学校,在校长恽代英的影响下参加革命。1924年7月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1925年春加入中国.,成为上海大学学生联合会领导人之一;1927年5月转移到武汉任.湖北省委宣传部长、省委秘书长,1929年任.中央秘书长,成为.早期领导人之一。1931年随.中央从上海转移到江西中央苏区,1934年随红军长征,在1935年2月红军长征到达川南后,余和400多名红军指战员被留下成立.川南特别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以牵制敌人力量掩护主力红军长征。7月纵队更名为.川滇黔边区游击队纵队,余任.川滇黔边区特委书记和纵队政委。其后部队屡有胜利,队伍壮大到1200多人,敌人深为震惊,称余为“川南各县心腹之隐忧”“确系共党的中坚分子”,于是敌人发动了川滇黔会剿,纵队连续失利,1935年12月余泽鸿转移到江安县碗厂坡,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余泽鸿是.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那么他是什么民族呢?以前的各种书籍和杂志都说他是汉族,连家乡的新编《长宁县志》等都是这样说。但据笔者对《川滇黔边区铁改余姓总谱》、《长宁梅硐余氏族谱》等的考察来看:余泽鸿具有蒙古族血统,也可以把他看成广义的蒙古族。而且在今川滇黔渝边区居住约有100万余姓子孙也都是蒙古族,他们都由铁改成余姓。
  
   据《余氏总谱》记载:余姓的始祖为大名鼎鼎的奇渥温.孛儿只斤.铁木真。铁木真在宋开禧二年(1206年)统一蒙古诸部,在斡难河畔被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从此成吉思汗的子孙辈开始横扫亚欧大陆,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蒙元,是为元世祖,尊成吉思汗为元太祖,元世祖于1279年灭南宋后统一中国。元世祖共有十二子,立第二子真金为太子,元世祖在1294年病逝后,真金的第三子铁穆耳即位(真金已早逝),为元成宗。元成宗封其族弟铁木见(忽必烈幼子铁蔑赤之子)为南平王,驻宁河南江北行省(蒙元时的河南江北行省包括今河南、湖北及安徽、江苏两省北部)。由此可知:铁木见是忽必烈之孙,亦是成吉思汗的第五世孙。铁木见到河南后,渐从汉俗以铁为姓。铁木见共有九子一女,分别名为铁秀一、铁秀二、铁秀三、铁秀四、铁根五、铁根六、铁根七、铁根八、铁根九、铁根十(其女婿),这九子一女婿即是铁改余姓的始祖。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河南一带爆发反抗蒙元残暴统治的红巾军农民起义,经过十几年的斗争,蒙元的统治已摇摇欲坠。当时铁氏九子一婿都在河南江北一带围剿红巾军,失败后聚集在庐州(今安徽合肥市)以观后变,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并攻入元大都,元顺帝逃往漠北。铁氏九子一婿由于北归路被切断,为避灭门之祸九子一婿及家属、随从等三百八十多人仓惶南逃,行至肥河边因同行目标太大,便决定改姓换名各自逃命,这时忽见河中鱼跃,大家便相约改铁为余姓,含有蒙元余留、剩余,又取鱼字谐音之意。其中铁根六更名为余垣,余垣即是余泽鸿的远祖。在满清初年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一批铁改余姓的蒙古族子孙也随之进入四川,余垣的十四世孙余万灵在清康熙初年移居四川省长宁县梅硐。由于当时战乱后地广人稀,铁改余姓人丁日益兴旺,逐渐向周边一些县份迁移,余万灵定居梅硐后议定以“万化朝德子,文正永世新,绍先开天运,光宗耀仕庭”20个字为余姓字辈,余泽鸿的字辈名字(谱名)叫余世恩,由此可见余泽鸿是余万灵的九世孙,也是成吉思汗的二十七世孙。
  
   笔者曾先后查阅了长宁、珙县、兴文、高县、筠连、叙永和云南省镇雄、宣威及贵州省威宁、毕节及四川青神、威远、犍为、西昌、富顺、大邑等余姓家谱和《镇雄县志》,发觉这一带的余姓均为铁改余姓,均自称为铁木见的九子一女婿之后。但各种版本又互有出入,如有的说是遭朝内奸臣陷害被迫南逃;有的把分手地点记载成四川泸州(估计是“庐”“泸”同音之误),有的记载成黄河边;有的还加入了些神话如说是玉皇大帝相救派神鱼驮铁氏子弟过河故改姓余(鱼)。应该说前面《四川长宁梅硐余氏族谱》中的记载是经笔者反复比较、推敲后认为是一个较符合实际的版本。改姓的历史心理积淀,长期保存在铁改余姓的子孙中,据《镇雄县志》载:镇雄余铁二姓不得通婚,而且余姓如有十兄弟必改一姓铁,以纪念九子一婿改姓余。川滇黔渝边区各县的铁改余姓家谱虽记载各有出入,但有三个共同点:一是自认是成吉思汗的子孙,二是承认是由铁姓改为的余姓,不同于其他汉族的余姓。三是各谱中都无明初将领俞廷玉、俞通海、俞通源、俞通渊等俞姓是秀一公支系的记载,故玉里伯牙吾氏应是他们的祖系,东路蒙古元帅不花铁木耳是俞通海等人的祖上。在川滇黔渝边区的余氏宗祠,一般者以“光前须显十进士,裕后还朝五尚书目(正殿即神龛对联)”及“问族一门四太守,寻宗六部五尚书(中殿)”作为堂联,这里面含相传铁氏兄弟在蒙元历任高官的典故。并供有铁木见的牌位,上面写着:“皇元太师南平王铁公讳木见祖公之神位”,与其他汉族余姓所供的神位、堂联明显不同。
  
   1997年初,川滇黔渝边区的铁改余姓子孙本着爱祖国、爱家乡,搞清历史源流的思想,成立了“中国铁改余姓蒙古族续修族谱委员会”,推举云南宣威的余少凯任主任,四川西昌的王文芝女士任总顾问。第一次公开承认了自己的蒙古族身份,共收集到了各地珍藏的家谱36本,并参阅了《元史》、《明史》、《蒙古源流》、《蒙古秘史》等史籍文献,并先后请教了元史专家周青树、方龄贵教授,蒙古语言学家陈乃雄教授,云南民族研究所马世雯教授和内蒙古自治区参事室荣盛主任及成吉思汗胞弟合撒儿二十九世孙那楚格等人,目前该中国奇渥温.铁改余蒙古族大统谱正在编纂中。相信其问世后将对研究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民族源流、演变产生一定的影响。至于川滇黔渝边区的100万铁改余姓子孙是否会恢复其蒙古族身份,那就有待其于铁改余姓的子孙的愿望及更多的民族、民俗学专家、学者对此的的调查了解了。同时我们强调:铁改余是成吉思汗后裔,证据确凿,不容任何人否定。他们既不是蒙元党项羌人余阙的后裔,也不该和西昌姜坡的俞姓(玉里伯牙吾氏)混淆。
  
   四川乐山余家湾20来户人家认为自己是成吉思汗后代,所藏《余氏家谱》记载了其先人逃亡四川并改姓的经历。近日,家住乐山市犍为县同兴乡余家湾的76岁老人余海奎透露了一个惊人秘密:他和住在余家湾的20来户人家是成吉思汗的后代,他们这个家族从14世纪中期开始已在此居住了600多年。
  
    犍为余姓 百年族谱揭开神秘身世  
  
    蒙元从1368年灭亡到今天已有636年,其缔造者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但居住在犍为的余姓居民却认为他们是成吉思汗的后代,是蒙古族后裔,那他们为何改姓余呢?
  
    余海奎老人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们是从一本编撰于两百年前的《余氏族谱》上发现自己是成吉思汗重孙铁木健后代的。据其介绍,在犍为县境内有着手抄、木刻等多种版本的《余氏家谱》,所载内容基本相同。
  
    记者见到了犍为县长期研究《余氏家谱》的余元富先生。余元富告知,他很小的时候就涉猎家谱,原来的家谱因故失落大半,现在他珍藏的仅是原来的很小一部分。他进行了30多年调查研究,走访了内蒙古、贵州等地,逐渐把完整的家谱了解清楚。余说,这本编撰于满清年间的家谱详细记载了成吉思汗家族草原起兵建立蒙元到他们如何逃亡到四川的这段历史。其中所记载的历史秩事、祖训族规、服饰礼仪等,对研究元史及历史变迁有重要价值。
  
     逃避追杀 隐姓埋名散落四川民间
  
    据余元富讲述,犍为余氏是成吉思汗重孙铁木健的后代。铁木健育有九男一女,九个儿子都中了蒙元进士,后来他招的一个女婿也中了进士,所以有“九子十进士”的说法。元顺帝时民不聊生,发生红巾军起义,此时铁木健的子弟正在朝中任宰相、尚书等要职,声名显赫,朝中奸佞小人乘机诽谤,说铁木健一家暗中鼓动红巾军。元顺帝听后欲除去铁木健一家,于是铁木健一家便逃出京城,辗转到达泸州凤锦桥。为了避免人马过多暴露目标,大队人马决定分散逃跑川内各地,并相约改姓为余,寓意“杀不尽斩不绝还有余”。他们在泸州分散后流落到了今天的重庆、泸州、富顺、纳溪、青神、荣县、乐山等地,其中一支到了今天的犍为县。
  
     认亲凭证 兄妹十人泸州凤锦桥留诗
  
    据介绍,铁木健九子一女一起逃至泸州凤锦桥准备分散逃离时,为了让后人记住自己是蒙元皇族,十人每人吟诗一句,作为日后认亲的凭证。这十句诗是:“本事蒙元宰相家,红巾作乱入西涯。泸阳岸上分携手,凤锦桥头插柳杈。否泰是天还是命,悲伤思我又思他。十人识别归何处,散时犹如浪卷沙。余字更无三两姓,一家分作万千家。”
  
    “诗作好后,十人便各自分散,没想到这一别就是几百年不曾相见”。余元富说,在这600多年里,为了防止诛杀,铁木健后人在民间一直隐姓埋名,兄妹十人的后代都没有会过面。直到他在近三十年修谱工作中,根据祖先遗留诗句,在犍为发现了无数铁木后裔,大家才走到了一起。
  
    永红村支部书记袁成发介绍,余家湾现住有19户人家,人口在90人以上,绝大多数都姓余。虽然他们都自称为蒙古族后代,但所有的生活习惯和汉族人毫无差异,身份证上民族归属也是“汉族”。经过几百年与汉族共同生活,现在的余家人原有的蒙古族生活习俗没有保留下来。只是从他们这里的人耿直、刚烈的性格上,似乎还能见到一丝蒙古人的影子。
  
     纪念先祖 重要日子穿上蒙古族服装
  
    与祖先一脉相承,余家人或多或少仍保留着一些痕迹。余家湾和周边余姓人家自古以来就有不过中秋节的习惯。根据祖训,余家人每年清明时节必须要为祖先和亲人上坟。余元富说,为了纪念成吉思汗,他的家中一直供奉着成吉思汗的画像,每天都要在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面前注目几分钟。在一些重要日子,他们全家人都会穿上蒙古族服装走上街头。他还说,他的身份证从20年前就改为蒙古族了。
  
     历史学家 《家谱》真实性还需研究确认
  
    就犍为居住的余氏家族自称是成吉思汗后裔一事,记者采访了乐山师范学院长期从事地方史研究的杨炳昆教授。杨教授认为,这种事完全有可能。他说,蒙元靠武力征服天下,统治基础并不牢固。为了巩固统治,蒙古贵族分散驻扎各地。元末明初时,蒙元统治者败得很匆忙,不可能撤回蒙古草原,必然在全国各地留下蒙古贵族后裔。至于《余氏家谱》,还需要详细查看并参考有关史籍,才能证明它的真实性。
     
   第一部官修民谱在沾益问世    
   
从日前召开的《沾益铁改余氏家族志谱》发行会上获悉:《沾益铁改余氏家族志谱》的正式出版发行,标志着我国第一部官修民谱问世。
  
  此书由云南省志谱办和相关的17个党政部门、学术单位组成工作委员会,共同对沾益铁改余氏的家族史进行数年的调查研究、考察甄别而编修的。此举在我国历史上尚无先例。据记载,我国历朝历代各个不同时期,官方只对皇帝以及做出突出贡献的大官、大臣的家族给予编修家谱,民间的家谱是族人自发形成的连续记载,官方只对其进行收藏保存。此书的问世,无疑开创了我国官修民谱的先河。
  
  此书涉及400多年历史传承、族谱、碑文等识别考证,工作委员会的专家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去伪存真,基本理清了一个县域范围内余姓族源、族属、世系、字辈的相互关系。同时拭清了覆盖在沾益余姓族籍上的尘封,中华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子孙及其后人,就在珠江源头。专家考察确认,沾益铁改余氏是成吉思汗铁木真第二十世孙余自德、余自祥、余化龙的子孙后代,于十七世纪初的明朝晚期先后从四川成都府、贵州贵阳府、昭通镇雄、江西省抚州等地迁徙进入沾益境内,发展至今已有1300多户5300多人。
  
  这本族谱完善了祖训道德规范,提倡以德立家兴族,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为云南蒙古族增添了新的篇章,给各地蒙古族撰编族谱开了一个好头,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完)
  
成吉思汗后裔隐居双流
  
近日,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正在热播时,双流县煎茶镇尖山村3组71岁的村民余朝元突然捅开了一个惊天秘密:成吉思汗铁木真是尖山村余姓族人的先祖!  
  
    记者获悉此事后,昨日专程赶到余朝元家探秘。余大爷取出一本裹着好几层塑料袋和油纸的古书,小心翼翼地展开。记者看到,古书绢制的封皮已经破损,内部纸张已变脆发黄;除了页角略显模糊,字迹仍清晰可见。
  
    翻开这本《余氏族谱》,只见残破的扉页上有乾隆五十年的字样,正文第一页介绍祖先渊源:“元之先本胡地蒙古部下人也,与女真国为邻……孙世袭爵,至十世孙其势愈大,名曰铁木真……”族谱内还记载了余姓先祖铁木“九子十进士”等事件。铁木就是铁木真的后代,元末任东路蒙古元帅。
  
    余朝元大爷说,元顺帝时,太师伯颜说他们家族暗中鼓动红巾军造反,元顺帝轻信谣言,欲灭铁木一家。铁木的儿子余秀一闻讯后,“遂逃出朝门”。他们取家族玉里伯牙吾氏“玉”字的谐音更姓为余或俞,分布在西南、中南、东南各地。这在《百家姓》中都有记载,统称为铁改余氏。
  
    村上老一辈的余朝仙、余朝清、余朝兴几兄弟也表示,小时家里也藏有这样的族谱。村民们还提到,村上以前有余氏祠堂,里面供奉着成吉思汗的画像。
  
    记者将这本《余氏族谱》送到了成都市文化局文物处。副处长缪永舒从纸张的年代对族谱进行了考证,确认纸张的年代应该在清中后期以前。接着,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又对族谱所记载的内容进行了查证,结论是内容与史实基本吻合。由此确认了居住在双流的这些余姓族人是成吉思汗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