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共批准76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内蒙古自治区申报的蒙古族传统喉音艺术“呼麦”名列其中。这一结果一经公布,很多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都感到非常诧异。按照规定,申报人类非遗代表作有一个先决条件:所申报的项目在申报地区一直以原生态形式传承,且没有失传。然而,人们一直认为,已有800多年历史的“呼麦”曾经在内蒙古失传了近一个世纪,上世纪90年代才从蒙古国引进。面对外界的质疑,“呼麦”申遗团队讲出了其中的“奥秘”。
内蒙古“呼麦”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
从小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的蒙古族姑娘穆其儿,在2001年的内蒙古电视台春节晚会上第一次听到了“呼麦”。“一个人的嗓子能发出多人的合声效果,我当时就觉得特别神奇。”当父亲告诉20岁的穆其儿,“呼麦”是蒙古民族传统的喉音艺术时,这位已在大学蒙古学专业学习一年的大学生感觉非常惭愧。
“作为一个蒙古族人,连自己民族的传统音乐都不知道,当时我觉得非常丢脸。”父亲安慰她说,这种艺术形式目前在内蒙古已失传,现在听到的是从蒙古国学来的。穆其儿当时虽然感到有些可惜,但之后她在越来越多的演出、唱片、电影中听到了“呼麦”神奇的旋律。
“呼麦”是蒙古族古老的民族歌唱形式,纯粹利用人的发声器官,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是世界上颇为少见的“喉音艺术”,被誉为“蒙古族民间音乐的活化石”。20世纪90年代,“呼麦”的一种形式——带有“哨音”的“高音呼麦”,从蒙古国传入内蒙古后迅速流行。这个被蒙古国称之为“呼麦”的具有浓郁蒙古民族特色的神奇艺术,逐渐引起中国人的广泛关注。
正当越来越多的人欣赏、学唱从蒙古国传来的“呼麦”时,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深处,当地牧民也在表演一个叫“潮尔道”的民间艺术。“潮尔道”也是蒙古民族独具特色的多声部演唱方式,由两人或多人进行演唱,其高声部是著名的长调,而低声部则是一种被称为“潮尔”的中低音伴唱形式。
这种听起来与蒙古国的“呼麦”相似,但没有“哨音”的“潮尔”音乐,引起了内蒙古艺术研究所所长乔玉光的注意。“潮尔”是不是“呼麦”的一种?乔玉光带领他的团队,查阅了大量资料,开始对“呼麦”的概念以及与此相关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研究,最终确定: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北部世代流传的“潮尔”就是“呼麦”,更确切地讲,是低音或中音“呼麦”。
“我们听到的蒙古国‘呼麦’都带有金属般‘哨音’,所以刚听到‘呼麦’的时候我也觉得像我们的‘潮尔’,但没有多想。”从小听着“潮尔”长大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牧民朝格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