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6日星期四

贝加尔湖畔的蒙古部落 — 布里亚特部 (孛儿只斤·苏和)

17世纪,沙皇俄国开始了对东北亚的殖民入侵,沙俄远征军越过萨日德格山(现乌拉尔山的蒙古名)后,因俄国人占领此山而发出了喜悦的欢呼“乌拉”声,乌拉尔山由此得名。沙皇俄国入侵布里亚特蒙古地区是1622年。入侵之初,他们遭到了布里亚特蒙古人的激烈反抗。沙俄哥萨克进入这一地区后,采取了许多野蛮、血腥惨无人道的行为。后来,俄国人于1652至1654年间建成尼布楚要塞,才控制住了布里亚特蒙古地区,此要塞成了俄国人统治贝加尔湖以东地区的据点。

1658年发生了居住在贝加尔湖北部地区的布里亚特人因不满俄国官员毕哈普夫的残酷压迫而背井离乡,进入喀尔喀蒙古地区。他们到了1666年又与当地蒙古贵族发生矛盾,大部分布里亚特人重新回到了他们的故土。1675年,鄂温克部首领钢特木尔背叛中国清朝投降了俄国。清政府提出的要回钢特木尔等人的要求遭到俄国人拒绝,另外还因为领土争端等原因,清朝将领萨布素于1687年领兵出征,在阿尔巴金与尼布楚附近同俄国人开战。沙俄与清王朝之间发生战争时,布里亚特人召开了氏族头人紧急会议,讨论了如何应付今后时局的问题。会上意见不统一,其中一部分人主张南下归附清朝;另一部分人要回到他们的故乡贝加尔湖附近地区,与生活在那里的的布里亚特亲人们汇合;还有一部分人主张投奔到喀尔喀蒙古人那里去;以上三种意见相持不下,时局又很紧迫,必须尽快做出决断。于是,最后商定各奔前程,愿意投奔哪里就投奔哪里,以后看形势的发展再采取相应的对策。由此,第一部分人南下,到了清朝境内。第二部分人迁往俄国管辖下的故土锡勒格河以北、尼布楚河、巴尔古津及贝加尔湖地区,并加入了俄国籍,成为俄国臣民,并向俄国人缴纳税金,他们被划入了1657年建立的尼布楚军管公署管辖。第三部分人迁往喀尔喀蒙古,加入了喀尔喀的达赖贝子占齐布道尔吉旗内,成为喀尔喀的属民。

1727年8月20日,在波尔河河畔举行了大清国和俄两国边界谈判,谈判决定,将布里亚特人的领土全部划给俄国。参加谈判的俄国代表是萨瓦·乌拉第恩拉维赤,清政府的代表是克什图。报据这个条约,在蒙古地区的俄罗斯、清王朝两国国界由额尔古纳河流域向西,经恰克图、唐努乌梁海西北角,直至沙宾达岭。该条约历史上叫做《布连斯奇条约》。《布连斯奇条约》的签订,彻底将历史上统一的蒙古地区划在了两个国家,肢解了蒙古民族的整体,这是蒙古民族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布里亚特人当时使用的语言文字是传统的蒙古语文,一些知识分子也开始学习俄文与沙俄当局进行沟通。布里亚特知识分子逐渐掌握了俄罗斯及西方文化,在布里亚特地区建立了一些近代学校。到1880年,布里亚特成年男人中占半数的人已经掌握了自己的民族文字。在处理内部事务及法律文书、诉讼活动等都能以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沙皇俄国政府自18世纪末叶开始向东西伯利亚地区流放政治犯,一些革命民主主义运动的领导人对西伯利亚地区的革命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一革命活动也在广大布里亚特蒙古劳动者及少数知识分子中传播了民主革命的思想。当时,沙俄政府在布里亚特蒙古人的领土上修筑铺设了西伯利亚铁路后,对布里亚特蒙古人的经济、文化、思想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直接造就了布里亚特蒙古人的第一代工人阶级队伍的产生。1914年开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俄国的革命变化,沙皇政权摇摇欲坠,革命运动更加迅猛地发展起来。

迁徙到锡尼河畔的布里亚特人

在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沙皇政府从西伯利亚地区非俄罗民族中征用20878名民工到西部战线从事建筑堡垒和挖掘战壕等苦投。被抽去的民工中,有贝加尔省的11877人,伊尔库茨克省有9061人。其中布里亚特人占绝大多数。他们在战场上服劳役,由于各种原因,死伤不少。在前线,士兵与筑垒劳工中兴起的反战运动极大地影响了布里亚特民工的思想,使不少人直接参加了俄国苏维埃革命运动。

1917年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解放了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粉碎了沙俄帝国对国内各非俄罗斯民族的殖民主义统治枷锁。俄国的战争与革命运动使少数布里亚特反动官员、富户、上层人物及反动喇嘛们吓破了胆。于是,这些人采取了逃避革命,逃往喀尔喀蒙古及内蒙古地区的阴谋活动。逃亡活动的核心人物们推举出旧官员那木德格、巴格达诺夫等人,来到了中国的呼伦贝尔会见了当时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首脑,申请了俄境内部分布里亚特人迁往呼伦贝尔事宜。副都统衙门左厅厅长成德等人一手主办了入境迁居事宜。他们主张迁入布里亚特人的主要理由是:那时大兴安岭西麓广阔的地域内人烟稀少常有盗匪为患,布里亚特人系蒙古人的一支,与呼伦贝尔的蒙古人有共同的生活习惯与宗教信仰,布里亚特人善于经营畜牧业,对于呼伦贝尔地区畜牧业的发展能起推动作用;他们的移居对于管理和开发利用这一广大的无人区域很有益处等。由于成德等人的坚持,副都统衙门终于正式同意了布里亚特人迁居呼伦贝尔的申请。

那木德格等人讨得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关于居住地域问题的批准后,立即回去,在民众中大力宣传,力求把浩里和阿古区布里亚特蒙古人全都迁到呼伦贝尔。但是,广大牧民不愿离开久居的故乡热土到陌生的土地上去生活,因而反对迁居者占了大多数,特别是那些有进步思想的人们更是坚决反对迁徙。正在这时,在俄国内地被红军击溃的白匪谢苗诺夫、恩琴、卡法里等人率领残部逃进布里亚特地区,盘踞在边境附近,在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进行垂死挣扎,反抗红军。一时间,布里亚特领土变成了烈焰升腾的战场。在这种形势下,1918年初便有很多布里亚特人和一部分鄂温克牧民带着家眷,赶着畜群,迁徙来到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境内。后来,在1922年由那木德格带领160余户、700多人的又移民队伍进入了呼伦贝尔的锡尼河地区。此后,布里亚特与鄂温克人不断迁进这一地区,人口越来越多。

布里亚特蒙古人之一部分自苏联迁徙呼伦贝尔,住进锡尼河草原之后,根据副都统衙门的决定在锡尼河建立了布里亚特旗,由副都统衙门任命阿尔德那·阿毕德为旗长,扎木斯仁·阿由西为副旗长。旗内设四个苏木,每苏木任命苏木章京1人,骁骑校1人领催4人。这是因为当时呼伦贝尔仍在沿用着旧满洲军政合一的八旗行政制度,所以锡尼河布里亚特行政体制也不得例外。也就是说,在呼伦贝尔,除原有的索伦巴尔虎八旗、新巴尔虎八旗、额鲁特一旗,共十七个旗之外,又新增加了一个布里亚特旗。从此,在现代中国的蒙古族里,又多了一支布里亚特蒙古人。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