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摔跤是充分呈现蒙古族历史、风土与人文精神的一项竞技活动,具有朴实而强烈的吸引力。本文先以蒙古摔跤的源起与历史为开端,进而介绍现今蒙古摔跤的服装差异、比赛礼仪与仪式,以及相关的比赛技术、规范与胜负的判定,最后再说明摔跤比赛获胜者的奖励内容与称号,作为对这项传统悠久的竞技的一个简单而综观的引介。
关键词:蒙古摔跤、搏克、好汉三艺、男儿三技
壹、前言
蒙古摔跤(又译为「巴邻勒都」、「搏克」)1素为蒙古族「好汉三艺」、「男儿三技」之一,这项体能竞技由来已久,举凡七、八岁的孩子们在上学途中或路边小憩、三五青年人聚会时,到祭祀敖包(或译为「鄂博」)的仪式后、在那达慕大会上,都可以见到摔跤比赛的身影,就可知这项活动在蒙古族生活、文化中的分量。贰、源起与历史蒙古摔跤这项运动,推测源自匈奴时期,据陜西西安客省庄汉上林苑挖掘出的匈奴墓中所发现的长方型铜牌上,有两人赤裸上身,下穿紧腿长裤,互相弯腰扭抱,左边的人用右手搂住对方腰部,左手紧抓对方后胯;右边的人用两手分别抱住对方的腰和腿,
双方相持欲摔倒对方的透雕花纹,且整个图案还以树、马为衬托,似是描绘二人骑马游于野外,一时高兴而下马摔跤的场景2;及在巴彦淖尔盟(按现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西北部布敦毛德沟内一幅大型岩画中也有匈奴人所作「摔跤人裸着健壮的身躯,正在深山旷野中比试高低」的场面,「两个人正在上肢相接,两腿相切的摔跤」的情节,类似今
天的鄂尔多斯式摔跤,从而判断匈奴族有摔跤的习俗3。
而蒙古族文化早先受到其西方克烈、乃蛮诸部文化影响;克烈、乃蛮又受到其西方畏吾儿、西辽的影响,这一带的摔跤原盛行如现在所谓的「自由式」摔跤,是卧倒仍然相搏,必使对方两肩着地为止。据《多桑蒙古史》记载窝阔台喜观角抵一节,对蒙古与波斯力士摔跤的描述:「二人相扑时,蒙古力士投比列于地。比列戏曰:『紧持之,否则我将脱身而起』,语甫毕,亟反蒙古力士而投之地」,可知倒地并非摔跤胜败之标准;在《巴都罕》一书中,记载蒙古军那达慕一节:「三轮交锋中,双肩一次未着地者,誉为巴图鲁(即蒙语英雄之意)」,指明不仅要肩着地,而且是双肩着地4。这种摔跤因为可以任意制服对方,易发生死亡现象,统治者常藉以作为杀人的工具,如《北齐书‧南阳王绰传》记载:「南阳王绰……韩长鸾间之,除齐州刺史。将发,长鸾令绰亲信诬告其反。奏云:此犯国法,不可赦。后主不忍显戮,使宠胡何猥萨,后园与绰相就骑在不里孛阔身上,从两边交错扼住其颈项向后扯,用膝盖按住,折断了不里孛阔的脊骨,不里孛阔死前说:「我本不会被别勒古台所胜!因为怕可汗,故意倒下,我在犹豫之间,丧了性命!」6。
蒙古族摔跤活动,原具有极大的体育、军事性质,是用以锻炼力量和技巧,与选拔力士的依据,到了元朝建立后,因局势安定,人们对于文化生活的要求日益提高,摔跤的社会娱乐成分也越来越重。元仁宗时朝廷就专设「校署」职司摔跤管理,并设计专供摔跤的衣服,同时也由具有名望的摔跤手充当兼职裁判7;《元史‧仁宗三》的「盛德录」也记载:「延佑六年六月庚申,赐角抵百二十人钞,各千贯」,可见摔跤之盛;而《口北三厅志‧诈马行》中所描述的「九州岛水陆千官供,曼延角抵呈巧雄」,也说明了摔跤是宴会娱乐中的重要项目8。
巴邻勒都在元太祖、太宗以至世祖时,仍以类似今日之自由式为主流,但成宗、武宗以后,已演变为辽、金的「跋里速」戏形式,所谓跋里速是女真语对摔跤人的称呼,厉鹗《辽史拾遗》引北宋人张舜民《画墁录》载:「北虏待南使,乐列三百余人,舞者更无回旋,止于顿挫缩手足而已。角抵以倒地为负,两人相持终日,欲倒而不可得。又物如小额,通蔽其乳,脱若递露之,则两手覆面而走,深以为耻也。」这里有数个特征:一、以倒地为负,而非倒下还争输赢;二、两人相持终日,欲倒而不可得,与今日的蒙古摔跤极为相似;三、物如小额,通蔽其乳,必是用一片硬的东西挡住胸前,硬的东西极有可能是皮革制的。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在《契丹的角抵》一文中认为,1931年辽东京遗址(今辽宁省辽阳市)出土的辽代八角形白色陶罐,其上所画的图像为契丹小孩摔跤连环画,为契丹摔跤服装与比赛的情形提供具体可靠的资料,据其解释:陶罐第一面,两个契丹小孩面对蹲着,等待比赛,胸部穿有类似兜肚的东西;第二面,这两个
契丹小孩各自举手并活动脚力,作准备动作,身上穿有无袖短衣和兜肚;第三面,小孩将开始比赛,尚未揪扭在一起。另有两个人手中拿花,似乎是裁判;第四面,画面呈现紧张搏斗的情形,左边契丹小孩正以双手揪扭,用一脚撩对方使之倒地。由此应可推知大人摔跤的情况:一、无袖短衣证明契丹跋里速比赛时是穿着上衣的,这种上衣当是今日蒙古族摔跤所穿「卓铎格」的前身;二、契丹小孩所穿兜肚,可认为或即是「物如小6扑,缢杀之」5;又如《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之弟别勒古台与主儿乞部的不里孛阔均以力士著称,而别勒古台曾败于不里孛阔,并在宴会时被其砍伤。一日,成吉思汗叫别勒古台与不里孛阔比赛摔跤,不里孛阔故意倒下,别勒古台压不住他,就抓住他的肩膀、骑上他的臀部,并回头看成吉思汗。可汗咬了咬自己的下唇,别勒古台明白其意,就骑在不里孛阔身上,从两边交错扼住其颈项向后扯,用膝盖按住,折断了不里孛阔的脊骨,不里孛阔死前说:「我本不会被别勒古台所胜!因为怕可汗,故意倒下,我在犹豫之间,丧了性命!」6。
蒙古族摔跤活动,原具有极大的体育、军事性质,是用以锻炼力量和技巧,与选拔力士的依据,到了元朝建立后,因局势安定,人们对于文化生活的要求日益提高,摔跤的社会娱乐成分也越来越重。元仁宗时朝廷就专设「校署」职司摔跤管理,并设计专供摔跤的衣服,同时也由具有名望的摔跤手充当兼职裁判7;《元史‧仁宗三》的「盛德录」也记载:「延佑六年六月庚申,赐角抵百二十人钞,各千贯」,可见摔跤之盛;而《口北三厅志‧诈马行》中所描述的「九州岛水陆千官供,曼延角抵呈巧雄」,也说明了摔跤是宴会娱乐中的重要项目8。
巴邻勒都在元太祖、太宗以至世祖时,仍以类似今日之自由式为主流,但成宗、武宗以后,已演变为辽、金的「跋里速」戏形式,所谓跋里速是女真语对摔跤人的称呼,厉鹗《辽史拾遗》引北宋人张舜民《画墁录》载:「北虏待南使,乐列三百余人,舞者更无回旋,止于顿挫缩手足而已。角抵以倒地为负,两人相持终日,欲倒而不可得。又物如小额,通蔽其乳,脱若递露之,则两手覆面而走,深以为耻也。」这里有数个特征:一、以倒地为负,而非倒下还争输赢;二、两人相持终日,欲倒而不可得,与今日的蒙古摔跤极为相似;三、物如小额,通蔽其乳,必是用一片硬的东西挡住胸前,硬的东西极有可能是皮革制的。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在《契丹的角抵》一文中认为,1931年辽东京遗址(今辽宁省辽阳市)出土的辽代八角形白色陶罐,其上所画的图像为契丹小孩摔跤连环画,为契丹摔跤服装与比赛的情形提供具体可靠的资料,据其解释:陶罐第一面,两个契丹小孩面对蹲着,等待比赛,胸部穿有类似兜肚的东西;第二面,这两个契丹小孩各自举手并活动脚力,作准备动作,身上穿有无袖短衣和兜肚;第三面,小孩将开始比赛,尚未揪扭在一起。另有两个人手中拿花,似乎是裁判;第四面,画面呈现紧张搏斗的情形,左边契丹小孩正以双手揪扭,用一脚撩对方使之倒地。由此应可推知大人摔跤的情况:一、无袖短衣证明契丹跋里速比赛时是穿着上衣的,这种上衣当是今日蒙古族摔跤所穿「卓铎格」的前身;二、契丹小孩所穿兜肚,可认为或即是「物如小额,通蔽其乳」的遮掩物;或者契丹人摔跤除穿衣外,胸前还系有遮乳之物,后来渐被淘汰,只剩下无袖短衣,这个无袖衣很有可能是革制的,演变成蒙古力士所穿的「卓铎格」,故可得出结论:辽代契丹人的「跋里速」戏是穿有短袖上衣,胸前并有遮盖双乳的遮蔽物,比赛形式与今日蒙古摔跤类似;而金的「跋里速」戏其衣着、招式则沿袭自辽9。
推测巴邻勒都转变为跋里速戏的原因,可能因为:一、元代边患都是蒙古同族的西北诸王,为时甚长,世祖以后与四大汗国的关系也等于中断,原来的自由式摔跤来源断绝;二、东北诸王虽有叛乱,不久即平。辽金以来「跋里速」戏已通行东北,元政府不得不以「跋里速」戏为其主体。《克拉维约东使记》第十三章《撒马尔罕(二)》中,记载西班牙使臣克拉维约出使中亚蒙古族建立的帖木儿帝国,在其首都撒马尔罕受到帖木儿之孙皮尔麦麦特招待时的情况:「太孙住一红绫帐内,自己坐一矮座上,左右陪坐者多人……太孙前面有大力士两人,作角力戏。力士身上皆着无袖之皮褡裢。彼此正相持不下,搏斗于前,后以皇太孙命其迅速收场,所以由其中一人,将对方捉住提起,然后摔倒在地」这段叙述不论在服装、技巧上,都与现在蒙古族的摔跤形式相同,而中亚并不通行此种形式,帖木儿帝国必以此为蒙古本族之形式,才会在大宴会表演,而帖木儿帝国必承之伊儿汗国宫廷,伊儿汗国宫廷又必以元朝为榜样,故知元朝中叶以后,所谓的巴邻勒都必是此种形式;另外,若元朝一直通行太祖、太宗时的摔跤形式,今日蒙古族的巴邻勒都必不会是现今的型态
10。到了清代,在后金的兵营和宫廷中,由降附的蒙古人将蒙古摔跤传播开来11,而因为统治者极为重视摔跤,经常举行「布库之战」或「演布库」(布库是由蒙古语的「孛可」转来,指摔跤手或大力人1 2,同本文前述的「搏克」一词),也有许多如特木德黑、杜尔麻、门都等著名的摔跤手13。据《清太宗实录》,天聪六年六月,「阿鲁部之特木德黑力士与土尔班克库克特之杜尔麻于会兵处角力,杜尔麻胜,特木德黑负,门都与杜尔麻角力,门都胜,杜尔麻负」。《东华录》则记载,天聪八年正月乙巳,「上御中殿,命士默图济农、查萨克图杜棱、噶尔珠塞特尔三贝勒下三旗力士,先与小力士为角扺戏,后令阿尔萨兰与三旗选报力士较,阿尔萨兰不容立定,一一高举掷之,各国人无不惊奇」14。
在清代前期的演布库,始终与战阵有所关联,后来并设有培养、训练布库的「善扑营」,其职责类似元朝的「校署」。到了乾隆年间,娱乐的成分逐渐增加,如《啸亭续录‧善扑营》所载:「定制选八旗勇士之精练者为角抵之戏,名善扑营。凡大燕享皆呈其伎。或与外藩部角抵者争较优劣,胜者赐茶缯以旌之。纯皇最喜其伎。其中最著名者,为大五格、海秀,皆上所能呼名氏。有自士卒拔至大员者,盖以其勇挚有素也。和相当轴时,令巡捕营将士亦选是伎。其后文远皋宁任金吾时以其贱卒不宜近上前,因奏罢之,人称其识大体云」15。
另外,在以前蒙古族摔跤并没有正式场地,清代以后在一般娱乐活动时,摔跤也是临时选择一平坦地方举行;但在进行正式比赛或重大节日举行表演时,则要选修场地,如在善扑营内的摔跤场,是掘直径18尺、深3尺的圆坑,坑底填以树枝,上铺沾了桐油的刨花,刨花上再铺黄土和沙土,最上方再铺一层毯子,在毯子上比赛;若在紫阁等处比赛,则在月台上铺厚的棕毯,这种场地设备,已和当今的十分接近了16。
叁、服装
现在蒙古国(即外蒙古)摔跤手所穿的摔跤衣和中国内蒙古已略有不同,蒙古国摔跤手头顶蒙古帽,身穿用多层帆布制成的崁肩,前面以两条细绳捆绑,崁肩上已不复见铜镜存在,摔跤手下身穿的是绣有图案的三角裤;中国内蒙古穿的则是绣有图案的白色宽大裤子,腰间还系有红、蓝、黄三色相间的绸子大围裙,摔跤手们脚蹬高大的蒙古马靴。在一些重大的比赛与表演时,帽、衣、靴上还会镶有象征吉祥的金、银饰物,细述之17:一、外蒙古摔跤手的摔跤服分为18:
(一)帽子:外蒙古摔跤手所带的帽子,属瓜皮帽的一种,瓜瓣形的四片帽檐上翻,帽顶镶有顶珠。拥有巨人、狮、象、鹰等称号的摔跤手,其帽子前檐缀以代表称号的标志;拥有荣誉巨人号称者,则在帽子四侧分别缀以神鸟、狮子、大象、雄鹰四种徽记。
(二)坎肩:坎肩蒙古语称「卓铎格」,是摔跤手出场比赛时所穿的短衣。传统的坎肩是用皮革制作,但现在外蒙古摔跤手所穿的坎肩,已改用坚固柔软的布料缝制,并以韧度较强的线密缝。坎肩下方的两端,有两条坚固的粗绳,用于绑住腹部,使坎肩紧贴在摔跤手身上。
(三)裤叉:裤叉蒙古语称「硕德格」,是指摔跤手下身所穿的三角形短裤,是用坚固柔软的厚布缝制,上面并有美丽的图案。
(四)蒙古靴:摔跤手所穿的靴子为传统的蒙古靴,蒙古语称「果特勒」,但在用料上更为讲究,靴面与靴衬通常会刺绣一些图案花纹做装饰。为了避免靴子在剧烈的比赛中,因过度摩擦而破裂,并防止打滑,靴面与靴底还要以皮条制的笼绳上下套牢。
二、内蒙古摔跤手的摔跤服分为19:
(一)吉祥结(又称护身结):蒙古语称「景嘎」,是用五彩绸缎编制的项圈,摔跤手只有在相当级别的那达慕大会上获得冠军时,才有资格佩带,以后每获得一次冠军,景嘎上就增添一束五彩绸带,绸缎条越多代表获胜的次数越多,所以景嘎是摔跤手荣誉的象征。这个绸缎条是连同奖品一起赠送的,64名摔跤手比赛夺冠者,可以得到一块三角形的吉祥带(整方绸子的一半);128名摔跤手比赛夺冠者,可以得到一匹打了结的绸哈达。
(二)坎肩:即蒙古语的「卓铎格」,这是为便于对方抓拿而穿着的摔跤上衣,也有避免摔跤手被摔倒时身体与地面摩擦的保护作用。其质地有香牛皮、粗面革、毡子和布子等四种,样式则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开放式的卓铎格因为形似蝴蝶翅膀,又叫蝴蝶坎肩、翅膀坎肩,实际上是一种紧身坎肩,有领口无领,袖子很短,有个后片,前面则几乎什么都没有,穿的时候用两条坎肩上的皮条扎在腰上即可。不论用何种材料制作,领口、袖上、边缘一带一定要用香牛皮或粗革层层镶边,用皮筋、丝线、麻筋等密缝,而且要用结实的布做里。在上述这些部位和后腰两侧用银或铜泡钉镶嵌,后心还有个5寸左右或月亮形的银镜或铜镜。镜上有錾花或鼓起的龙、凤、狮、虎四雄及象、鹿等图案,也有各种纹样和蒙文篆字或方块蒙古字。
(三)围裙(又称宝盖):蒙语为「布苏勒」,是把红、黄、蓝三色绸缎、布条扎起来,穿缀在一根结实的皮条上的装饰,穿时牢牢地扎在腰间,并在摔跤坎肩下边,裤带和套裤裤腰上再紧紧地捆上一层。
(四)摔跤裤与裤套:摔跤裤蒙语称「班泽勒」,是摔跤手下身所穿的宽大白布厚长裤,表面像羊胃一样有无数皱褶,据说有护裆的作用。裤套蒙语称「淘朮」,基本上为装饰品,是用鲜艳的缎子做材料,并以各色锦线和金银线绣边,再用刺绣和黏贴的技法描出四雄和蝙蝠、万字等各种图案,在双膝部位另绣有孔雀羽形、火形、吉祥等别致的图形。
(五)蒙古靴:此即前述的「果特勒」,摔跤手穿的靴子跟平时所穿的相同,但是为了保护脚部、使人站稳,并发挥摔跤的各种技巧,要用一条结实的皮条(即靴捆)捆几圈。一般靴捆长可达6尺,宽约2公分,一头拴铜环、铁环,或打死结,在靴子上缠三到五圈,有人会在靴里衬竹板以免受伤20。
另外,在祭祀鄂博时所举行的摔跤比赛,会由寺庙喇嘛派出摔跤手,其装束是满身缀以银片,与俗人摔跤手不同21。
肆、比赛礼仪与仪式
摔跤表演或比赛极为重视礼仪,比赛前摔跤手分左右两排站立,出场时全体摔跤手在裁判哨音响后,随着场外伴歌,以雄鹰展翅之姿伸展双臂,跳跃出场,绕场一周。飞舞至主席台前时,先向贵宾及主持人合掌致意,再向观众合掌致意,然后回原地等候比赛或表演,出场时仍以舞蹈跳跃至场中央,整顿衣裤后,在裁判指挥下开始比赛。赛后胜者要搀扶对手,然后两人伸展双臂,飞舞着离开赛场,返回队伍22。
以蒙古国为例,跳跃有三种步法,初出场时,昂首挺胸,步法要像骆驼慢跑,脚要慢起慢落,徐徐前进;至中途,两手攥拳,前后、左右、上下猛抡双手,脚要高抬,要稳落,边舞边前进。接近主席台,把拳放开,两臂伸展如大鹏徐缓的摆动双臂慢舞,蹲伏、以手掌拍击臀部,做出飞鹰一飞冲天的雄姿23。摔跤手出场比赛时,两手伸直做出雄鹰展翅的姿势,昂首挺胸徐徐步向裁判并绕行一圈。这时由裁判取下摔跤手的帽子,唱出摔跤手的姓名、称号,接着摔跤手再次做出雄鹰展翅的动作,向左转一圈站稳,用手拍打大腿两下,比赛便算正式开始。在比赛中先倒下者为输,这时胜者要伸手扶起倒地的一方,然后伸展双臂,败者站起来解下衣带,从胜者右臂下低头钻过,表示承认自己失败,胜利的一方从裁判手中接回帽子后,又以雄鹰展翅的姿势,在裁判的歌颂声中,步向会场中插有九纛白尾旗的祀台,绕行一圈后舞着离开赛场,等待下一场比赛24。
蒙古摔跤舞的型式,带有萨满仪式中先民模仿各种动物姿态的动作,从现今的眼光来看,这种舞蹈除了美的成分,也具有在赛前热身与赛后降温的效果25。
在比赛进行过程中,很少需要裁判行使其权力去干预比赛的进行。每当比赛中出现对手的摔跤衣、腰带、靴子松脱或损坏,或将对手逼入不利充分发挥的场地(地面不平或有障碍物)等情况,摔跤手都会自动暂停,使对方能及时调整,即使时机明显有利于自己,也绝不乘人之危;又如象征摔跤手资历和荣誉的景嘎在比赛过程中因剧烈动作偏斜,妨碍佩戴者发挥其技巧时,对手就会自动停止进攻,甚至帮助对手将景嘎整理好,再继续比赛。即便一方处于绝对优势,占优势者也绝无恃强凌弱之举,总是「点到为止」,将对方摔倒,并马上将其扶起。偶有少数摔跤手在这种礼仪表现欠佳时,就会立即受到公众舆论的谴责26。
另外,在中国内蒙古乌珠穆沁有交接吉祥带的习俗,一位久经沙场、多次夺冠的摔跤手在相当年纪后,就要把自己的摔跤坎肩和吉祥带传给他认为有希望的后代和乡邻里崭露头角的新手,并举行一个有趣的仪式:一般是在一个大型的集会上(如那达慕),某两个或几对将要被封为荣誉摔跤手的人来到会场,披挂整齐,互相摔三轮跤,不过这纯属表演,最后要摔成和局,然后立于主席台前,由主持人简单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过去取得的荣誉,将奖品发给他们,奖品与正式比赛夺冠的摔跤手相近或相同。受奖的摔跤手要当场把自己的坎肩和吉祥带解下,给选定的接班人穿戴上,预祝他比赛取得好名次。这是这些摔跤手最后一次参赛,也是这些摔跤手最后领到的奖品,当此仪式结束后,摔跤比赛才正式开始27。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正蓝旗亦有类似习俗28。
至于在内蒙古昭乌达,那达慕摔跤比赛分出冠亚军后,发奖品、授予称号前,有两位年迈而且跳跃姿势好的摔跤手,也以常规进行摔跤比赛,但在摔出胜负之前,就会被人拉开,让他们分别坐在众摔跤手的两边,同样授予奖品,这就是「吉日嘎布魁」29。
伍、技术、规范与胜负的判定
在技术上,蒙古摔跤有捉、拉、抱、扯、推、绊、拧、摔、压、闪、踢、歪、缠、勾、背、晃、旋、抬、掏、拨、穿等多种基本动作,在比赛过程中可使出上百个变化招数,有拌子、勾子、坎子、泼子、别子等大招数,各大招数又分许多小招数,光拌子就夸称「大招三十六,小招如牛毛」。这些招式与技巧视应用场合的不同,又可大致归纳为离身攻防、近身攻防与贴身攻防三类技巧30:
一、离身攻防技巧:摔跤手身体互不接触,先以各种动作试探对方,待一方出现漏洞时,立即冲前以推档、掏腿、打绊等招式摔倒对方。
二、近身攻防技巧:摔跤手互相以手抓着对方,身体保持一定距离,伺机出招把对方摔倒。近身攻防常用招式有拧摔、穿摔、勾腿、拌腿等。
三、贴身攻防技巧:背摔、挽臂摔、拌腿、勾腿、跨骑等为贴身攻防时常用的招式。
参加摔跤比赛的人数,必须是二的倍数,如八人、十六人、三十二人、六十四人…等,若是总人数出现奇数,就无法产生冠军;参加摔跤的选手,不分民族与地区、不限年龄与体重、不需要特定场地、比赛时间长短没有限制、在任何天候下均可举行,只要在比赛前数日或数小时前报名,即可参加。比赛方法采单淘汰制,每轮淘汰半数,一跤定胜负。比赛场地大小不等,只要有一块面积够用的草坪或松软的空地即可31。
在蒙古国的那达慕大会,比赛最初的两轮,选手依称号高低排成左右两行,由大会指定比赛选手,通常是安排拥有较高称号者与新手先比赛,第三轮起则依序由高称号者自选对手比赛32;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正蓝旗在选手排序上亦有类似作法33。
举内蒙古昭乌达摔跤手较量规则为例34:
一、两摔跤手同时倒下算平局,要重新进行比赛。在阿鲁科尔沁旗,摔跤不许抢对方的腿。
二、倒下的摔跤手被淘汰。只要在头、肩、胳膊、膝盖、胯或手上沾了土,就算倒地。
三、摔跤手要穿昭都克(按即前述之「卓铎格」)、套裤及靴子等全副摔跤服。
四、不能迟到入场。
五、摔跤途中如发生伤亡事故,不追究对方责任,但对方要脱下一只靴子,并拿一头三岁公牛作为赔偿。
六、裁判有权力干涉故意投降和不法的做法。
在比赛蒙古摔跤时,不允许用拳击、扭关节跟掐脖等方式攻击对手,但其他规范则依地区而有所差异,如在中国内蒙古,摔跤手不能侵犯对方的「津格」35(按即前述之「景嘎」);在蒙古国,参赛选手在比赛开始时双方面对面站立,待裁判一声令下,双方互相抓握力搏,手可以触及对手臀部以上各部位,但不许抱腿36;内蒙古呼伦贝尔的摔跤手可以踢对方的腿部,但在其他地方的摔跤则明文禁止;内蒙古鄂尔多斯及卫拉特的摔跤手在比赛开始时要相互紧扣对手,但在乌珠穆沁及呼伦贝尔,在比赛开始时双方不会有身体接触;在新疆的卫拉特蒙古,当肩膀碰到地面就算输,与土耳其摔跤和国际自由式摔跤雷同37;内蒙古鄂尔多斯摔跤不能抱对方的腿、不能乱踢,也不能扯裤子38。
比赛中任何一方的膝、肘、头或背部先触地或倒下者为输,若双方同时倒地,允许再摔一次,直到摔出胜负为止39。比赛的名次,是以冠亚军为准排出,如被冠军摔倒的是第三名、被亚军摔倒的是第四名,以此类推40。
因为蒙古地区幅员辽阔,人口分布亦广,有些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摔跤模式,如鄂尔多斯式摔跤,摔跤双方不须着特别服装,只将蒙古袍脱下,用各自的腰带斜搭在对方肩腰之间,双手抓紧不放,使用腰部扭动、手部摆动和双腿绊踢的技巧摔倒对方41;又如达斡尔摔跤,摔跤手没有特殊服装,在腰间系宽布带,双方互握其腰带后即可开摔,成人摔跤多为淘汰赛,一人被摔倒后任何围观者均可上场,经与多人较量不败者为优胜。青少年摔跤另有普遍采用之赛法,把参加比赛者分成势均力敌的两组、分别列队,先由双方的排头交手,倒地者下场,由其队内下一名上场者与胜者摔,直到把对方全体队员淘汰为止,比赛即告结束42,这些特色在在印证了草原文化的多样性。
陆、奖励与获得称号
清代的那达慕大会上,小型比赛的摔跤冠军,其奖励为一头羊或几块砖茶;较大型比赛的冠军,其奖励为一匹全鞍马;如果是盟级的大型摔跤比赛,则颁给冠军鼻带银杯、背驮珠宝绸缎九九八十一件赏物的银白色骆驼43。现在在赛场上,摔跤获胜者会跳跃至裁判台前,双手捧上糖果、奶食品等,然后边跳跃边将手中食品抛向围观人群,分享其胜利的喜悦
4 4。至于其奖励,以昭乌达为例,在全旗范围多次获得冠军的摔跤手,将得到健将的称号,成为荣誉摔跤手。在旗级那达慕中获得冠军者,可获得「九九奖」(如九匹马、九头牛、九匹骆驼、九块茶砖等九九八十一件奖品45),除了冠军外,其他发奖级别有亚军、第三名、第四名、上八名、下八名、十六、三十二、六十四名等,规格不等46;鄂尔多斯头名摔跤手通常受到骏马或精致鞍具的奖励47,最后一名摔跤手也会受到奖励,以鼓励他越来越48。
蒙古国的摔跤手,只有在国家级比赛获胜,才能获得头衔和荣誉。头衔分为四种,分别是鹰「纳擒」、大象「瞻」、雄狮「阿尔斯兰」、巨人「阿伏热嘎」,当一个摔跤手连胜五轮者,可获得「纳擒」的封号,连胜七轮可赢得「瞻」的荣誉,最后胜出九轮的冠军被封为「阿尔斯兰」,想要被封为至尊的「阿伏热嘎」,则必须赢得两次那达慕的冠军,如果获得三届冠军,就晋级为全国巨人;获得四届冠军,则晋级为荣誉巨人。一个已经拥有「阿伏热嘎」头衔的摔跤手,每次在参与那达慕比赛持续获得冠军后,都会在头衔上追加新的华丽封号49。
柒、结论
蒙古摔跤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一项在漫长历史中逐渐揉合演变而来的竞技活动,更是蒙古族一项极具文化价值的无形资产。从摔跤手华丽的摔跤服,到摔跤比赛的礼仪、仪式与规则,甚至是摔跤手的奋力拼搏与相互尊重,在在呈现出这项竞技所兼具的「真」、「善」、「美」特质,也体现蒙古族人民的性格和精神。然而,面临全球现代化的浪潮,以及与不同文化间更频繁的交流,这项融合悠久历史与草原文化的竞技,能否继续保有其本质的精神及美丽,流传不息,甚或向世界推广,成为国际性的运动,其实是另一个更值得探讨与注视的问题。希望透过本文的介绍,除了让读者了解蒙古摔跤这项竞技、更能欣赏蒙古之美外,也可以促使读者对蒙古文化有更深层的关注。
附录
摔跤手赞歌
从七勃里处挥舞而来,震得山岳动荡不已;从八勃里处跳跃而来,踏得大地震撼颠簸,从前面猛一看去,犹如一只斑虎;从后面乍一看去,犹如一只猛虎。他有雄狮般的力气,他有巨象般的身躯。这摔跤手的功夫呀,实在令人惊奇50。
1 「搏克」意为摔跤、角力、摔跤手,同时含有结实、坚强之意。据《鄂尔多斯风情录》记载,很多人从孩提时就开始锻炼摔跤,先在特制的羊毛口袋里装沙子,用手提、脚踢练习,一天加少许沙土,天天苦练,等到双手能轻举、一脚可以踢翻满袋的沙,便可上阵参加比赛;另《鄂尔多斯历史与文化》一书也提到,锻炼者甚或以抱牛犊,将其举过头顶作为练习,等到能将大牛举过头顶或轻易摔到一旁,也就可以参赛了。
2 那木吉拉,《中国元代习俗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页239;田广金,〈蒙古摔跤探源〉,《草原春秋》(呼和浩特),第二卷(1987年7月),页225。
3 试论摔跤的民族共性─兼论搏克源于匈奴跤,蒙古文化网站,2009-4-6,http://www.mgwhw.com/sport s /research/2005092411.asp。
4 阿琪拉图,〈元代蒙古族摔跤的特点〉,《草原春秋》(呼和浩特),第二卷(1987年7月),页224。
5 金启孮,〈中国式摔跤源出契丹、蒙古考〉,《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呼和浩特),1979年第3、4期(1979年),页234─235。
6 扎奇斯钦,《蒙古秘史新译并注释》(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民68),页160─161、174。
7 白歌乐、王路、吴金,《蒙古族》(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页192。
8 阿琪拉图,〈元代蒙古族摔跤的特点〉,页223─224。
9 金启孮,〈中国式摔跤源出契丹、蒙古考〉,页230─233。
10 金启孮,〈中国式摔跤源出契丹、蒙古考〉,页237。
11 乌云毕力格、成崇德、张永江,《蒙古民族通史》第四卷(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页467。
12 金启孮,〈中国式摔跤源出契丹、蒙古考〉,页240。
13 白歌乐、王路、吴金,《蒙古族》,页192。
14 乌云毕力格、成崇德、张永江,《蒙古民族通史》第四卷,页467。
15 金启孮,〈中国式摔跤源出契丹、蒙古考〉,页241─242。
16 白歌乐、王路、吴金,《蒙古族》,页193;金启孮,〈中国式摔跤源出契丹、蒙古考〉,页243。
17 金绍绪,《外蒙古旅游记(上)》(桃园:普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页99─100。
18 巴雅拉,〈摔跤运动在外蒙〉,《蒙藏之友》(台北),第54期(民85年10月),页23─24;吴彦儒,〈内、外蒙摔跤手有何不同〉,《蒙藏之友》(台北),第63期(民87年12月),页64─65。
20 赵‧斯仁扎布,《蒙元民俗》(呼和浩特:百银印刷有限公司,2007),页105。
21 杨德麟,《蒙藏习俗》(台北:台湾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民79),页56,2版。
22 白歌乐、王路、吴金,《蒙古族》,页194。
23 金绍绪,《外蒙古旅游记(上)》,页99。
24 金绍绪,《外蒙古旅游记(上)》,页100─101;巴雅拉,〈摔跤运动在外蒙〉,页23。
25 Mongolian wrestling,NationMaster,2009─4─6,http://www.nationmaster.com/encyclopedia/Mongolianwrestling。
28 赵‧斯仁扎布,《蒙元民俗》,页105。
29 徐世明,《昭乌达风情》(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页414。
30 内蒙古自治区编辑组,《达斡尔族社会历史调查》(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页289;宝斯尔,《鄂尔多斯风情录》(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87),页90;白歌乐、王路、吴金,《蒙古族》,页193;金绍绪,《外蒙古旅游记(上)》,页100;巴雅拉,〈摔跤运动在外蒙〉,页24。
31 杨德麟,《蒙藏习俗》,页56─57;巴雅拉,〈摔跤运动在外蒙〉,页23。
32 巴雅拉,〈摔跤运动在外蒙〉,页23。
33 赵‧斯仁扎布,《蒙元民俗》,页105。
34 徐世明,《昭乌达风情》,页414。
35 白歌乐、王路、吴金,《蒙古族》,页193。
36 金绍绪,《外蒙古旅游记(上)》,页100。
37 Mongolian wrestling,NationMaster,2009-4-6,http://www.nationmaster.com/encyclopedia/Mongolian-wrestling。
38 宝斯尔,《鄂尔多斯风情录》,页90。
39 巴雅拉,〈摔跤运动在外蒙〉,页23。
40 杨德麟,《蒙藏习俗》,页58。
41 杨勇,《鄂尔多斯草原文化》(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页138。
42 内蒙古自治区编辑组,《达斡尔族社会历史调查》,页289。
43 玛‧乌尼乌兰,〈那达慕的起源与发展〉,《草原春秋》(呼和浩特),第二卷(1987年7月),页221─222。
44 宝斯尔,《鄂尔多斯风情录》,页90。
45 杨德麟,《蒙藏习俗》,页58。
46 徐世明,《昭乌达风情》,页413。
47 宝斯尔、杨勇、托娅,《鄂尔多斯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页115。
48 宝斯尔,《鄂尔多斯风情录》,页90。
49 金绍绪,《外蒙古旅游记(上)》,页101;巴雅拉,〈摔跤运动在外蒙〉,页23。
50 白歌乐、王路、吴金,《蒙古族》,页194。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