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4日星期一

乔纳森用的英文讲他理解的蒙古历史

在内蒙古博物院,36岁的美国人乔纳森是一名特殊的“义务”讲解员,每周六、日只要他出现在工作岗位上,总身着一件白色蒙古袍,用地道的英文为外籍游客生动讲解他眼中的蒙古族历史。

这位在内蒙古生活近10年的“老外”,讲起中文来甚为流利,内蒙古博物院的工作人员私下甚至封他为“中国通”。

乔纳森与内蒙古博物院的缘分开始在2003年。当年,乔纳森受该院社会教育部对外联络科科长赵学东的“邀请”,担任内蒙古博物院蒙古风情展厅的义务英文讲解员。

2003年的时候,乔纳森在当地一家学院任外教,双方互有了解,乔对能在博物院当英文讲解员很感兴趣,而当时博物院正好缺一名英文讲解员。

乔纳森在博物院的工作时间是每周的周六、日,因为他在学院做外教有固定收入,所以在博物院讲解期间“分文不取。

近10年间,只要是乔纳森的工作时间,他都会风雨无阻出现在博物院。

乔纳森除了做英文讲解工作外,还主动承担起该院“草原风情”、“草原天骄”、“草原雄风”3个展厅的义务讲解工作。此外,目前他又承担起该院的外事翻译和文字校对工作。

为何如此不辞辛劳?乔纳森说,对蒙古族文化的兴趣,是自己愿意多干活的主要原因。

乔纳森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美国时,他完全不知道中国是什么样,更不知道内蒙古是什么样;来到内蒙古后,他看到许多有意思的蒙古族民俗,就特别想知道这些民俗是怎样形成的,这是吸引他义务讲解近10年的最大动力。

乔纳森对内蒙古的文化尤感兴趣,谈起蒙古族历史头头是道。对目前内蒙古推介的草原文化,他表示,近期正在制作关于草原文化展品的视频和图片。他的愿望是,将这些视频和图片翻译成英文向全世界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内蒙古蒙古人的文化。

谈及在内蒙古生活的感受,乔纳森深有体会,“内蒙古和美国有很多一样的地方,最主要的是人们都很有爱,只是表达方式有些不同。”

乔纳森说,目前最快乐的事就是每周末在内蒙古博物院用英文讲解蒙古族文化,家人对他这样的义举都很支持。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