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1日星期一

青海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托茂人

蒙古族地区的一部分穆斯林。居住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祁连县蒙古族地区。60余户,300多人(1986)。自称“托茂”、“托茂家”;汉、回等族称其为“托茂鞑子”,汉文史籍称“骆毛鞑子”、“骆毛人”、“托茂人”,均为“托茂”的异写。“托茂”是藏语“托日木”的转音,意为流散人员。原系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南右翼后旗(原在今海晏县)的属民,因有这部分属民,故该旗俗称为“托茂公”。

1958年,少部分人留居海晏县,大部分迁往祁连县默勒乡、野牛沟乡和托勒牧场。操蒙古语,兼通汉语,在宗教生活和日常生活中使用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托茂人的历史来源尚来定论,有4种说法:一说清同治年间西北回族反清起义时,陕西白彦虎部败退经过青海境内时,流落于青海蒙古南右翼后旗的一些起义人员受到当地蒙古上层的收留和保护,与当地蒙古人通婚,逐渐繁衍发展,成为“托茂人”。二说清顺治五年(1649)甘州(今张掖)米喇印、丁国栋反清起义失败后,除大批回族逃入大通和北大通(今门源)依附蒙古麦力干部外,也有一批逃入大草滩依附蒙古滚卜台吉,受其保护。清康熙年间迁至湟源,后又迁至海晏。三说托茂人的先民是从新疆和西亚来的信仰伊斯兰教的一部分人。四说托茂人是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上述四说中,第二说史书有记载(《甘州府志》卷16、《秦边纪略》卷6、《辛卯侍行记》)。托茂人从事畜牧业,住蒙古包。男子衣着青海蒙古族基本相同,冬天多穿长袖、大襟老羊皮袄,腰束绸带,戴狐皮帽,穿皮靴。夏天戴礼帽或黑、白色圆顶帽。妇女穿长袍,辫套前垂,束腰带。

20世纪30年代以来,妇女大多戴“盖头”,如同回族妇女。饮食以酥油、牛奶、肉食为主。因与邻近的湟中县上五庄回族农民常有贸易交流,面食品也较多。按伊斯兰教教规宰食牛羊肉。禁食猪、狗、马、骡、驴等肉,禁止吸烟、喝酒。婚、丧仪式与回族基本相同。在上五庄有其公共坟地。小孩出生后,请阿訇起经名。一般与回族通婚。遵行伊斯兰教“五功”,过“尔德节”和“古尔邦节”,不过“圣纪节”。曾在海晏哈里津建有1座清真寺,阿訇从上五庄、西宁等地聘请,1958年拆毁后又在祁连托勒牧场建立1座清真寺。

长期以来,青海各民族群众把这一部分群众称为“托茂人”、“托茂家”、“托茂公家”,他们以自称为“托茂”、“托茂家”。至于“托茂”之意,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其一自称说,“托茂”是族称,“茂”指品德高尚、才华出众之人,所以有“托茂才子”之说,是英勇无比的意思;其二译音说,“托茂”是藏语“托日木”的转音,意为流散人员,又说是藏语“脱思麻”的另一译法;其三地名说,“托茂”是地名,由于青海蒙古族29旗一般都有族称,所以“托茂公”一词蒙旗所在地而得名;其四部落说,“托茂”是部落之名,故据所在部落“托茂公”而称其为“托茂人”。 在这几种说法中,地名说和部落说可靠性较大,比较符合事实,理由是:

第一、在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游牧于新疆天山东南的和硕特部首领顾实汗率部进入青海后,将所辖地分为左右两翼,海北地区当属其中。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册封顾实汗长子大延之后裔,其五子索诺木达什为该旗辅国公。因为“托勒”是蒙古语兔子多之意,加之其旗草场辽阔,人多势大,牲畜发展,他们认为部落头领是英勇无比的英雄,领导有方。所以“托茂”是“托勒”的转音,以此将旗俗称为“托茂公”。这个正如青海湖西岸布哈河一带的布哈公一样,与所在地名有关。

第二、因为其部落(旗)俗称“托茂公”,故将所属旗民皆称为“托茂人”。

二、源流与现状
托茂人之源流,目前主要有四种说法。

第一、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西征中亚西亚等地时,由于当地人多信仰伊斯兰教,部分蒙古军受其影响改信了伊斯兰教。成吉思汗回师东进,占据西宁及环湖地区后,这部分人定居在今海晏县和湟中上五庄一带,清帝册封爵位时,以所在托茂公将他们称为托茂人。

第二、蒙古军西征时,先后攻取了葱岭以西,黑河以东广大地区,那里的许多中亚、西亚人、波斯人及其他色目人随蒙古军迁徙东来。后来于当地蒙古族通婚。这样这部分人既保留了原来的习俗和对伊斯兰教的虔诚信仰,同时也吸收了蒙古族的一些风俗习惯,逐渐发展成了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托茂人。

第三、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三月,甘州(今张掖)副将米喇印、丁国栋诱杀巡抚张文衡而占领其州,后率10万大军相继攻陷凉州(今武威)、兰州等地。青海、新疆回族蜂起响应,聚众达50万,关内外为之大震。清廷急令三边总督孟乔芳率军镇压,米喇印在凉州战败身亡。是年八月,清军收复甘州,丁国栋退守肃州(今酒泉)转战于河西走廊。翌年十一月,肃州失守,丁国栋被害。与此同时,青海和硕特部顾实汗二子鄂木布率领蒙古军征伐河西丁国栋起义军,招降西宁城。这次声势浩大的反清斗争失败后,参加起义的回族一部分转往新疆南部安家落户。解放后,这些人与祁连的托茂人始有来往,有的还专程到湟中上五庄托茂公墓上坟。被蒙古军招降的这些人几经辗转到了海晏,受到托茂公王爷保护,并长期留居下来成为托茂公的属民。

第四、原先有三名回族兄弟,因为生活窘迫,逃难到托茂公部落打杂谋生。不久,王爷看他三人聪明伶俐就招为女婿。他们的宗教信仰未变,就成了后来的托茂人。以上的第一、二、三种的说法史书零星有载,但尚未定论。1958年10月,国家在海晏县建二二一厂,征用土地20万亩,将此境域内的400户近2000人(其中托茂人30余户约150人,当时按蒙古族统计),迁来祁连,几经调配,最后定居在今多隆、野牛沟和央隆乡。

第五、从历史角度出发研究托茂人的历史

蒙古瓦剌也先大汗(即额森)宣德年间征讨察合台系(成吉思汗的儿子)后裔的蒙兀儿斯坦(今吐鲁番)时,曾经俘虏过这个国家的国王崴思汗,其后崴思汗将妹妹马黑图木·哈尼木公主嫁给也先的小儿子阿马桑赤,并按照穆斯林仪式举行婚礼,两家化干戈为玉帛,做了亲戚。其后马黑图木·哈尼木和阿马桑赤育有两子,伊布拉金和耶利亚斯(既亦不剌和亦刺思),两兄弟从小生活在蒙兀儿斯坦,受到良好的伊斯兰教育,在母亲的影响下都成为虔诚的穆斯林。而阿马桑赤和其他卫拉特人则信仰藏传佛教。由于宗教信仰之相悖,导致了两兄弟同其父阿马桑赤的不和进而发动叛乱,却没有成功。亦不剌和弟弟率领自己的部落向东进入鞑靼蒙古,并收编各路瓦剌旧部人马势力迅速壮大,成为重要政治势力。

亦卜刺 (公元?-1533年)北元“瓦剌”太师 瓦刺秃马、哈刺灰、乜克力为主体的穆斯林部落首领 绰罗斯家族 亦卜刺汉文史籍又译为亦卜刺因王、伊毕喇伊木王、额布呐(勒)、伊巴里、义巴来、亦李来、倚巴、尾白儿、伊布拉金等音近两字不同的伊斯兰教阿拉伯文经名。这一经名今汉文通译为伊卜拉欣。 亦卜刺为阿马桑赤之子,天圣可汗也先也先之孙,母亲为蒙兀儿斯坦国王崴思汗的妹妹马黑图木·哈尼木公主,幼年生活在东察合台汗庭,受到良好的伊斯兰文化教育,是个虔诚的穆斯林,实际上亦不剌,如果换成伊卜拉(欣)这个阿拉伯式的名字,就一目了然了。青年时代在其祖父也先身边学习文治武功,率部征战。也先被杀后,同其兄亦刺思率部护送其父阿马桑赤、母哈尼木、妹齐齐克人哈密北山巴里坤一带。

后不久,亦卜刺族叔虬加思兰、亦思马因、拜亦撒哈等在其伯父阿失帖木儿率领下亦率部进人哈密北山地区,合兵一处,以哈拉辉特相称。后来一部人在虬加思兰、亦思马因率领下占据哈密,与其父赛因王、伯都王合兵一处,分为两部,一称乜克力,由虬加思兰、亦思马因统领,一称哈刺灰,由拜亦撒哈统领;游牧于北山的阿失帖本儿的后裔,克舍一系的部众则以小列秃相称。 1455-1456年间由于宗教信仰之相悖,导致了亦卜刺、亦刺思两兄弟同其父阿马桑赤的不和进而发动叛乱未果,兄弟两人率领自己的部落向东进入鞑靼蒙古。 弘治初年,亦卜刺同兄亦刺思、满哥率部随伯父孛罗罕(火儿忽力)借护送妹齐齐克人东蒙同达延汗成亲之机,将被达延汗劫掠而流散甘宁青地区的瓦刺各部招募归来。成化六年(1470)虬加思兰、亦思马因率瓦刺匕克力部数万人进人河套,立满都鲁为汗,虬加思兰为太师,后虬加思兰被杀,亦思马因成为乜克力部领主,于成化十五年(1479)立达延汗为大汗,自为太师,1483年达延汗出征亦思马因太师,亦思马因败逃。成化二十二年(1486)亦思马因率部归瓦刺故土,走至甘肃,被达延汗派人追杀,所部失去首领,又被劫掠而逃散。亦卜刺等率部向东进鞑靼蒙古入河套,最主要的还是要在沿途将流散的瓦剌亲族旧部,比如北元太师亦思马因的部落,以及势力较弱的部落都纳入囊中收归帐下,势力迅速壮大,成为右翼三万户鄂尔多斯万户和永谢布万户(达延汗公布的行政区域名称)中的重要政治势力。进人河套后,亦卜刺与其伯父孛罗罕先后任北元汗廷太师。亦卜刺为也先之孙,在政治上、军事上颇有雄才大略,很有号召力,在不长的时间内,瓦刺在东荣的各部,纷纷回归帐下,形成与达延汗直属的左翼3万户势均力敌的右翼3万户:一为永邵卜(史书又称永谢布、鹰韶堡回子,均为永昌府部的异译),所属10部8万人;一为阿尔秃厮,所属7部7万人;一为多罗土蛮(史书又称秃马),所属8部4万人,共19万人,多属瓦刺旧部的穆斯林。由亦卜刺兄弟统领的右翼3万户,对达延汗的汗权造成巨大威胁。达延汗为了削弱太师的权势,企图让其子替代亦卜刺成为右翼3万户的领主,即派其子前往右翼接收3万户,被亦卜刺所杀,从而发生了达延汗与亦卜刺的战争。因亦卜刺的军事部署被其亲族火筛出卖给达延汗,并从内部配合达延汗的进攻。亦卜刺在内外夹击下战败,仅率直属部队突出重围向甘青地区转移。

亦卜刺入河套前曾到过青海,对青海水草丰美的辽阔草原,早已看在眼里,因此他于正德四年(1509)进人青海牧区后,即向明守边官员派出使节,表示归顺,并请求明廷把环湖地区划为他的游牧地,明守边官吏则怕多事,而让他们到远离自己管区的地方。所以一个时期亦卜刺部没有固定游牧地,为脱离与明边防官兵的接触,曾先后到今四川松潘、青海西部4卫和青藏边境等地游牧,最后才固定于今青海湖北的海晏地区,筑三角城为首府,称其巴王,隐去原部落称号,称亦卜刺一阿尔秃厮部。正德九年(1514),小王子部(达延汗直属部)太师、亦卜刺亲族、达延汗异父同母兄弟(亦思马因子)卜儿孩与达延汗发生争战,失败后先后进人率部2万人进人青海,该部亦为原亦卜刺所属右翼3万户中秃满、永邵卜、哈刺灰、七克力等蒙古穆斯林部成员,进人青海以后,与亦卜刺部合牧。 正德十四年(1519)新疆哈密一支哈刺灰,其首领奄克是亦卜刺的姻亲,应亦卜刺相互照应、共同对付东蒙的倡仪,率部进人环湖地区,与亦卜刺互为依靠。安定等4卫与亦卜刺有亲族关系的蒙古穆斯林各部,也都向环湖地区靠拢。经过几年新的分化吸收,融汇组合,形成了以亦卜刺一其巴王为首领的、以穆斯林为主体的蒙古木速蛮(穆斯林)部落集团,约有近10万众,分别由卜儿孩、阿哈刺忽、奄克、巴布赀、兀耳笃思、塔素亥等统领。部落即以首领为名,隐去了原瓦刺、哈刺辉特、秃马、匕克力、哈刺灰、永邵卜、阿尔秃厮、多罗土蛮等部名,汉文史籍和官方文书称为“西夷”或“回夷”,东蒙统治集团卑称其为“刺古希”。

以亦卜剌为首的新的西北蒙古军事集团的形成,而且他们同西部蒙古一东察合台汗国、哈密忠顺王部、新*疆瓦刺部有着亲族关系,联系密切,往来频繁,结成新的联盟,坚持与东蒙抗衡争雄。这不仅对东蒙古是巨大的威胁,对明朝也构成大的威胁。因此,亦卜刺、卜儿孩等曾多次派使或通过关系向明廷要求归附,通贡互市,而明廷一直不表态,不仅封关闭市,阻断通道,而且边防官员还采取贿赂的办法,让他们到远离自己防区的地方去游牧;而当东蒙统治者派大军去征讨亦卜刺部时,明廷则予以默许,让沿途官兵让开道路,令其通过。从嘉靖十一年(1532)起,东部蒙古吉囊、俺答兄弟为了扩大领地,进而统一蒙古,曾多次率大军人青海征讨亦卜剌部。形成了对立双方隔青海湖相互对峙10余年,互有胜负,谁也没有征服谁。嘉靖二十五年(1546),在青海经营30多年而年迈体弱的亦卜刺决定避开争战之地,使灵魂得到安宁,在其子巴布费、兀耳笃思护送下率部回归新*疆东察合台地,附其母马黑秃木·哈尼木的亲族阿不都·拉失德汗,但被当地人杀死。其部则由2子率领游牧于博格多山一带,后逐步融合到维吾尔、柯尔柯孜等穆斯林民族中。留在青海的各部统由卜儿孩统领,卜儿孩被众拥戴为卜石兔汗,仍以三角城(位于海晏)为首府,并按亦卜刺行前的安排,避开东蒙古的锋芒,移牧于柴达木地区,后来又移牧于青海北缘祁连山一带,又与明军不发生冲突,所以明军于万历年间征讨俺答汗后裔各部蒙古时,从未触及过他们。而亦卜刺、卜儿孩留在青海的部落,随着向青海东部徙牧,逐渐从游牧向定居放牧转变,又由定居放牧向半农半牧转变,一直到清代雍正年间,史料还记载有这些部落的独立活动,以后史料再没有他们活动的记载,说明该部有的融合到明末进人青海的蒙古和硕特部托茂公旗下,有的融合到回族中。   

三、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  
原托茂公的蒙古族信仰藏传佛教,后来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到了此旗,所以就有回族托茂和蒙古族托茂的说法。现居祁连的托茂人皆信仰伊斯兰教,原来大多属虎夫耶派,今大多为伊赫瓦尼派遵行“念、礼、斋、课、朝”五项“天命”,过“尔德节”和“古尔邦节”(有的也过“圣纪节”)。 饮食方面积既保留了蒙古族的炒面、酥油、曲拉、奶皮和肉食,又吸收了回族的揪面片、面条、油炸食品、包子、饺子及冰糖盖碗茶等。所食牛、羊、鸡、兔肉须经阿訇或懂经文的人屠宰,禁食猪、马、骡、驴等不反刍动物及一切自然死亡的动物之肉。

服饰:解放前,托茂人说蒙古语,住蒙古包和黑牛毛账房。冬季习惯穿较宽大的长袖皮袄,用色彩鲜艳的长布带束腰,戴狐皮帽,穿长筒马靴;夏季则着长短袍,南多带黑白色圆顶帽或呢礼帽。女子多梳小辫,辫套上缀有各种珊瑚、玛瑙、翡翠等装饰品,成年女子还戴盖头,这种奇特的服饰一看便知是托茂妇女。如今,语言上以汉语为主,青年一代不懂蒙古语的较为普遍。服饰已经从传统的式样、制作方式逐步向新颖、美观、实用、方便、高档发展,人口普查时常按回族统计。

丧葬:过去,托茂人(尤其是老年人)殁后,不论居住何处,都不远千里用牲畜运到湟中上五庄或者门源吊沟公墓埋葬。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托茂人正常的宗教信仰与其他民族一样,得到了尊重和法律保护。目前,托茂人居住地均建有清真寺,牧民可在当地开展宗教活动。此外,亡人也可就地安葬。

1《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 第五七0页
2《中国穆斯林群体族际问题研究》
3《有关托茂人的一项论述》
4《青海民族研究》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