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1日星期四

内蒙古阿拉善盟双峰骆驼面临灭绝危险

因双峰骆驼总量曾占内蒙古1/3,阿拉善盟被称为“骆驼之乡”。上世纪80年代以后,骆驼数量平均每年减少近万峰,到2004年末,全盟双峰驼存栏数仅有6万余,专家认为已经跌破种群存续底线。
  取代骆驼成为草原主人的,是经济效益更优的山羊。但作为一种原始种群,骆驼维系生态平衡的功能和特殊的基因资源并不能被取代,同时,在这个有千年牧驼史的草原上,牧民也在骆驼身上牵系了更多情感。政协委员已为此发出呼吁。冬至。气温零下15度。
  黄昏,荒漠草原深处,驼群慢慢探出头来,被阳光镀上一层金边。一片驼峰中,牧驼人身影若隐若现。夕阳西沉,黑色的驼影在黄色沙梁上拉得老长。尘埃在驼群入圈后落定,牧房里,炊烟升起。
  在阿拉善草原,这一幕正渐渐消失。2005年12月22日,记者驱车230公里,从巴彦浩特至阿拉善荒漠草原深处,沿途所见,仅有两群不足20峰骆驼,在冬日辽阔的荒原上觅食。
  阿拉善盟(以下简称阿盟),位于内蒙古最西,由额济纳旗、阿右旗与阿左旗三旗组成。27万平方公里,三分之一是沙漠,三分之一是戈壁,三分之一是荒漠草原。
  唐诗有云:“无边瀚海人难渡,端赖驼力代客船。”这里蓄养骆驼的历史已逾千年。阿拉善驼与新疆驼、苏尼特驼一起列为我国骆驼三大品种,其中以阿拉善驼数量最多,阿拉善盟为中心产地,被称为“骆驼之乡”。
数据显示,上世纪80年代初,阿盟全盟共有25万余峰双峰骆驼,占内蒙古1/3.
  因草原退化严重、旱灾以及山羊挤占等原因,到2004年末,全盟双峰驼存栏仅剩6万余峰。
  内蒙古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瑞清呼吁,阿拉善双峰驼现已面临灭绝的危险。跌破底线。每年参与配种的母驼仅占群体总数15%- 16%,由此推算骆驼总数应保持在67000峰。而目前阿盟骆驼总量,已连续四年跌破底线。骆驼被装进农用三轮车,它的腿筋被商贩割断,庞大的身躯轰然倒下。哭泣的骆驼与主人泪流一处。
  这是宝音朝鲁大叔家中最后一峰骆驼。1997年卢彤景第一次来到阿左旗时,这位老牧民的家中还有80多峰骆驼,几年时间里,或死或卖,已无一存留。卢彤景原为包头矿务局职工,从1995年起自费调查并拍摄阿拉善生态环境及骆驼生存现状,至今已有十年。“我看到了太多骆驼死去。”他说,在被卖掉而遭屠杀之外,也有大量骆驼因饥饿而脱毛、掉皮,最终瘦死。
  在阿左旗,通古勒格淖尔苏木(乡)通古勒格淖尔(蒙语意指湖),湖水正一年年少去。临湖望去,可见黄沙中两间黄色的土坯房,50多岁的宝音朝鲁家世辈在此居住,房边站立几株很大的干枯的榆树。“这是干枯死的,而不是老死的。”卢彤景说,老死的树边,一般会有新生的小树,而这里什么也没有。湖边,活着的马莲草几乎不可见,死去的草在长时间风化后,留下一堆堆明显的痕迹。马莲草是骆驼主食之一。1982年到1989年,近十年间阿盟少有雨下,草原干旱,加上过度放牧,草料阙如,宝音朝鲁每年都要卖骆驼以换取草料。

  2000年,宝音朝鲁仅剩下最后三峰骆驼,卢彤景拍下他与三峰骆驼的合影。第二年,宝音朝鲁的骆驼又死了两峰,剩下的最后一峰,无奈之下只能卖掉。阿拉善盟骆驼科学研究所所长张文彬认为,根据品种保护的技术要求,应当至少保持1万峰基础母驼。骆驼繁殖周期长,6周岁以后才成年,所以基础母驼比重较低,一般占30%—33%,加之母驼两年产一胎,世代间隔长,每年参与配种的母驼仅占群体总数的15%—16%,由此推算骆驼总数应保持在 67000峰。“这是一个底线。”而目前阿盟的骆驼总量,已连续四年跌破这个底线。

  数据表明,阿盟骆驼数量以1980年前后为界,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1949年到1980年前后,全盟骆驼总数从5.6万峰上升到25.1万峰;此后,骆驼生产逐年滑坡,头数大幅度下降,到2004年12月末仅剩6万峰,平均每年减少近1万峰。“如果再这样发展下去,不远的将来就看不见骆驼了。”卢彤景说。骆驼与山羊的竞争
“养驼业萧条,环境恶化是一方面原因,但这不是最主要的,骆驼的经济效益不如山羊,才被广泛取代。”  宝音朝鲁卖完骆驼之后,目前放牧着50余只山羊。“养驼业萧条,环境恶化是一方面原因,但这不是最主要的,骆驼的经济效益不如山羊,才被广泛取代。”张文彬认为。

  2005年12月22日,记者驱车来到阿左旗巴彦诺日公苏木(乡)哈尔木格台嘎查(村)苏德日,这里属于阿盟亚玛阿雷克荒漠草原的辐射区,距蒙古国仅200多公里。斯琴格日乐大娘从小时候起,就在这里放牧骆驼。现在她的家中,有70多峰骆驼、530只山羊,已是当地的养驼大户。不远处的牧民都岱家,蓄养山羊逾400只,而仅余10峰骆驼。“现在骆驼的收入,只是山羊收入的零头。”斯琴格日乐大娘说,去年全年总计5万多元的收入中,从骆驼中收入8000多元,其中驼毛的收入是3000多元,卖骆驼收入4500元;而与此对比的是,山羊绒的收入是37000元,卖山羊1万余元。1983年后,人民公社取消,大娘家分得一万多亩草场和88峰骆驼,那时候她没有放一只山羊。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山羊绒价格开始飙升:1980年前后,每斤价格仅7-8元;1985年后,价格超过40元;1988年达到了200元,90年代最贵的时候甚至高达260元。目前价格为100元左右。与此同时,1985年开始,斯琴格日乐卖掉部分骆驼,换回100多只山羊。1990年,这一数字达到了300峰,而在2004年,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800峰。而每斤驼绒价格则长期以来一直在15元上下徘徊。此外,骆驼产羔周期太长,长至4岁的母驼才有生殖能力,2年才产一胎;与之对应,山羊可每年产羔。“一峰骆驼年产驼毛3.5公斤,平均价格30元/公斤,产值105元,一只山羊年产羊绒0.35公斤,平均价格200元/公斤,产值70元,而一峰骆驼的饲料消耗相当于七只山羊,可见,同样产值下饲养骆驼的饲料消耗是饲养山羊的4.6倍。”张文彬说,在此情况下,全盟从南到北,发展山羊成为主要的增收手段。阿盟牧野经营管理站提供的数字表明,山羊的总数,从1983年底的52万,到1990年底的77万余,再到2005年6月的150万。恰与骆驼数量急剧下降形成对比。

  驼绒产业危机

  上世纪90年代以前,内蒙古等五地每两年会选一地召开内蒙古骆驼育种会议,而“随着骆驼数量的急剧减少,无人重视,会议后来取消”驼绒被胎、驼绒马夹、驼绒围巾……阿盟行署所在地巴彦浩特镇,各式浅黄色的的成品陈列于一间50余平米的展厅,,时有顾客光临。“驼绒细度好,少有,出口价格比山羊绒要高。山羊绒每克8.5美分,驼绒每克能达到13美分。”驼中王驼绒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牧民介绍说。这家公司去年其产销额达380万人民币,占到了阿盟相关产品总额的65%.“到年底了,积压原料已用完,而资金缺乏,能收购的驼绒量并不大。”牧民说,其公司的设备和技术并不够用,一些工序需要拿到江苏等地的纺织厂完成。张文彬认为,骆驼数量锐减,与骆驼产品加工业长期滞后、科研投入不足不无关系。阿拉善盟境内有一些骆驼产品加工企业,但普遍规模小、水平低、科技含量低,没有形成具有带动能力的产业龙头。而目前,国内基本无从事驼绒产品加工的大型企业。阿盟骆驼研究所前副所长,高级畜牧师田守义介绍,上世纪90年代以前,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甘肃五地每两年会选一地召开内蒙古骆驼育种会议,而“随着骆驼数量的急剧减少,无人重视,会议后来取消”,最后一次会议是1991年,在阿盟召开。

  草原“修剪工”

  骆驼就像一个修剪工,它的采食客观上起了修枝剪叶的作用。同时因为骆驼的活动,鼠洞被践踏,也阻碍了鼠害的发生。斯琴格日乐大娘记得,20年前房子周围遍是绿色,如今看过去,裸露的黄色沙石中点缀着丛丛低矮的灌木,房子坐落在一片苍黄中。2005年8月,52岁的斯琴格日乐成为新成立的“阿拉善保护骆驼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协会”中的一员。这是一个太长的名字,会长巴音岱认为名字正是协会的宗旨:“保护骆驼,就是要保护草原生态;而保护草原生态,首要的就是要保护骆驼。”68岁的巴音岱退休之前是阿盟副盟长,从小放牧骆驼。目前该协会有1000多名会员,入会的条件是:每户必须有30峰以上的骆驼。协会希望组织骆驼大户进行宣传,为保全阿拉善双峰骆驼这一物种而努力。“这里平坦,人少,水少,这里就是养骆驼的地方。”在巴音岱看来,骆驼在此,已存在数百上千年,并与这里的环境浑然一体,和谐共生。一些牧草的种子,在骆驼采食并经过其消化道之后排出体外,不仅被传播,更易于发芽。1994年,阿盟骆驼研究所的实验表明,以苦豆子(旱地生植物,种子似小豌豆,皮硬)为对象,直接种植,发芽率低,耗时长。在经过机械手段模拟碾皮后,发芽率成倍增长,出芽时间大大缩短。梭梭是骆驼的主食之一,生于砾漠、土漠与沙漠。“如果得不到骆驼采食,第一年,梭梭也许长得很好;到第二年,枝条过度生长后,就会‘锈’在一起,只有上部的少量枝条能继续生长。再过一两年,得不到修剪的梭梭就会死去。”骆驼就像一个修剪工,它的采食客观上起了修枝剪叶的作用。同时因为骆驼的活动,鼠洞被践踏,也将阻碍对梭梭林破坏极大的鼠害的发生。“骆驼是荒漠地区生态系统中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如果缺失骆驼,则这种生态平衡就会被打破,并且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张文彬说。

  此外,骆驼是软蹄,活动半径超过5公里,采食也是浅尝辄止,留有余地,对草场破坏很小。“骆驼即使是饿死,也不会吃草根。但山羊不同,吃完上面,就开始吃下面,吃光才罢休。”“山羊的效益越好,养骆驼的人就越少,养山羊的人就越多,草场就破坏得越厉害,山羊和骆驼就愈发难以养活。”巴音岱会长认为,这是一个不好的循环。资料显示,近10年来,阿盟地区旱象严重,植被严重退化,生物多样化减少。特别是骆驼喜食的灌木、半灌木草场,因过度放牧和过量采伐而迅速退化:横贯阿拉善东西约1700多万亩的梭梭林,已有三分之二消失;额济纳胡杨和胡杨沙枣混生林由过去的75万亩,减少一半;可食性草由过去的130多种减少至20余种,约50%的可利用草场已变成不毛之地。“在我们阿盟,90%的人放过骆驼,与骆驼打过交道。而现在双峰驼的处境,到了非保护不可的地步了。”会长巴音岱说。
  何去何从

  内蒙古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瑞清呼吁,阿拉善双峰驼现已面临灭绝的危险,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阿拉善特漠网”的“特漠”二字,在蒙语中即为骆驼:骆驼是以特殊的本领生存于大漠之中的动物。在张文彬看来,骆驼的特性正是一种生物基因工程珍贵资源。阿拉善双峰骆驼濒临灭绝,其危险性并不仅在于草原生态的破坏。作为一个古老的原始品种,阿拉善双峰骆驼享有“沙漠之舟”的美誉,其特性在于耐寒暑,耐饥渴。1981年和1983年,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家畜改良站陈忠等专家两次的实验表明,禁水禁草的骆驼,支持了平均67天后才高度饥渴而死;禁水给草的骆驼,平均经87.5天方渴极而死;给水禁草的骆驼,平均经110天方营养衰竭而死。“一旦这一品种灭绝,一些优良的基因将不复存在。”张文彬说,2000年8月,国家农业部发布第130号公告,公布了78个国家级畜禽资源保护品种,阿拉善双峰驼名列其中。他认为,骆驼的长期抗逆性,是未来生物基因工程的珍贵资源。比如其血液中红细胞对体内水平衡的调节功能,利用体温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适应酷暑或严寒等等,都是其他家畜所不具备的,在未来生物技术发展中有巨大的开发价值。“我们正在为骆驼保种工作而努力。”张文彬所在阿拉善盟骆驼科学研究所,是内蒙古目前惟一一个以专业研究骆驼的科研机构。

  在另一方面,若驼绒与山羊绒同样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牧驼人自会增长。驼中王驼绒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牧民认为,政府应在养驼业和驼产业两方面予以扶持,骆驼危机或可解决。去年10月底,由巴音岱牵头,协会将各大企业召集到一起,冀望开会应对骆驼危机。“7个较大的企业,现在只剩下4个了。企业说,快到年底,驼绒原料差不多使用完了。只能拿出五六十万来收购驼绒,需要银行贷款。我从中牵针引线,但银行只能承诺提供半年期贷款,企业收回资金至少一年,结果不了了之。 ““全盟目前至少有30万公斤驼毛被积压着。”巴音岱忧心忡忡。
  去年10月,农业部三位工作人员于阿盟公干时,巴音岱托其代为上转一份名为《阿拉善骆驼何去何从》的文件,以期引起相关方面重视。这份13页的文稿提到,阿拉善双峰驼“面临‘草场上寸步难行,沙子上一根难食’的局面,牧驼者正处在保灭岔路口”。内蒙古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内蒙古农工民主党内蒙古区委主委陈瑞清曾多次呼吁,阿拉善双峰驼现已面临灭绝的危险,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阿拉善双峰骆驼的保护力度。阿盟农牧业局畜牧科科长曹建强称,目前已初步划定北部戈壁、马鬃山、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四个保护区,希望可在保护区内存栏8万峰骆驼,并具备抗灾抗病能力,降低死亡率,提高繁殖成活率,同时经过选育提高生产性能,增加牧民收入。

  最后的驼奶茶

  牧民每家每户都拥有了摩托或汽车,现在的年轻人已不再有老一辈那样对骆驼的感情。清晨五点,天没有亮,斯琴格日乐大娘即已起床。在煤炉上热好驼奶茶,作为早点饮完之后,一天的工作即已开始。驼圈打扫完毕,天已大亮。井边饮好骆驼,驼群便三三两两散开去,自己在草场觅食。随后,便是打开羊圈,跟随着羊群去放牧。“我们家三辈子养骆驼,三辈子之前的事情就不说了。一直和骆驼在一起,说什么也放不下,这些骆驼,无论如何也要养着。”“骆驼们聪明着呢。”斯琴格日乐说。夏天里骆驼喝完水后一动不动,下午4、5点出去吃草,晚上自己回家。牧民们的风俗是,无论谁家的骆驼走到自家的井边,牧民都要打水喂它。骆驼识人,认得自己家的主人。之前,因为草场变坏,附近有一户牧民从北部搬到了南部。一段时间以后,因为在南边并不习惯,牧民搬回了北部,其中有一峰骆驼不见了。而三年之后,这峰骆驼自己回到了牧民在北部的家。在斯琴格日乐的驼群中,有峰叫“额吉”(意为妈妈)的母驼。1999年,额吉在一个下雪天生产,由于寒冷,驼羔被冻死。给牧驼挤奶的任务就成为了斯琴格日乐每天的任务。“人给她挤奶,她就把人当成了她的羔子。”斯琴格日乐说。从此以后,额吉再也离不开她了,她走到哪里,额吉就跟到哪里。1995年春天,斯琴格日乐14岁的二丫头娜什比利格骑着骆驼去放羊,晚上起了沙尘暴,她赶着骆驼朝自己选定的家的方向走,但骆驼并不听话。骆驼拗不过她,结果她自己却发现越走越远,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天越来越黑,越来越寒冷,她害怕极了,这才知道骆驼为什么不听话了。在放下缰绳,任骆驼自己走了很远之后,终于看到了远处的灯光。“我一辈子不会离开这个骆驼。”斯琴格日乐说。但她也知道,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再骑骆驼了,牧民每家每户都拥有了摩托或汽车,现在的年轻人已不再有老一辈那样对骆驼的感情。斯琴格日乐将茶壶上炉,片刻后,驼奶茶香四溢。这种以驼奶待客的传统,已有多年。而周围的牧民家,因为骆驼很少,待客的只是茶叶。

  名词解释:“阿拉善双峰驼”

  1990年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现在7.54万峰,占内蒙古的40%.从历史上考证,远在5000年前就已经开始进行驯养,作为一个古老的原始品种,在进行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独特的适应荒漠草原的生物学特征。阿拉善双峰驼体质结实,肌肉发达。头高昂过体,颈长呈“乙”字形弯曲,体形呈高方形。胸宽而深,背短腰长,膘满时双峰挺立而丰满。四肢关节强大,筋腱明显,蹄大而圆。毛色多为杏黄或红棕色。成年公驼体高 170cm,体重400kg.阿拉善双峰驼役用性能良好,是乘、挽、驮的良好役畜。挽载重可达1吨,驮运175公斤,日行程35公里,单人骑乘,日可行53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