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5日星期一

蒙古总统承认大选失利


BBC
蒙古总统大选由民主党和人民革命党候选人角逐。
蒙古现任总统那木巴尔·恩赫巴亚尔承认在总统大选中败给反对党民主党候选人额勒贝格道尔吉。

民主党此前已经根据非官方统计声称赢得总统大选胜利,不过当时执政的人民革命党一度拒绝承认失败。

蒙古总选举委员会秘书长表示,目前点票工作尚未结束。据估计,官方选举结果将在星期一(5月25日)晚间公布。

民主党主席阿勒坦呼亚格星期一清晨宣布该党候选人额勒贝格道尔吉赢得总统大选。

阿勒坦呼亚格引本党统计称,的得票数比现总统恩赫巴亚尔高3.5万票。

民主党在去年的国会选举后指责执政党操纵选举,引发激烈冲突,造成五人死亡,300人受伤。

蒙古警察和军队因此在这次总统大选中高度戒备,虽然至今没有发生任何暴力事件,但警方发言人表现警方和军方仍保持警惕。

额勒贝格道尔吉曾出任蒙古总理,他在竞选中呼吁反腐败和承诺为国家带来变革。他的主要选民基础是蒙古的城市居民,特别是乌兰巴托人。

乌兰巴托的选民人数占蒙古选民总数的一半以上。

而来自人民革命党的恩赫巴亚尔则以农村选民作为自己的基础,并承诺维持国家团结、法制和政府补贴。

人民革命党的前身是蒙古前执政党共产党。

蒙古总统选举反对派蒙古民主党获胜


蒙古反对党民主党在蒙古总统选举中获胜,目前的执政党蒙古人民革命党承认败选。选举官员预计将于星期一晚些时候公布正式结果。执政的蒙古人民革命党已经承认,此次总统选举公正,而且反对党候选人、前总理查希亚·额勒贝格道尔吉赢得了大选。在星期天晚间投票站关闭的时候,没有收到发生暴力活动的报导。蒙古去年的议会选举结束后有暴力事件发生。去年7月,有5人死于首都乌兰巴托。当时,投票舞弊的指控引发数千人的骚乱。大约50名国际观察员监督了蒙古星期天的选举。300多个投票站都安装了摄像机。

  在大选前的民意调查显示,蒙古现任总统恩赫巴亚尔(Nambariin Enkhbayar)受到额勒贝格道尔吉(Tsakhiagiin Elbegdorj)的严峻挑战。曾两度出任总理的额勒贝格道尔吉则倡导变革和反腐败。

蒙古国1992年实行议会制以来第五次总统选举投票今天举行,投票时间从7时开始至22时结束。美国、俄罗斯、匈牙利、加拿大、荷兰、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50多名观察员将对选举进行监督。 根据蒙古总统选举等相关法律,蒙古选举总委员会将于5日内公布选举结果。蒙古国现有人口270万,其中符合选举的选民人数为159.7万人。
据国际观察员说,整个选举过程中没有发生大的突发性事件。近160万选民被号召踊跃参加投票。选民将在现任国家总统-人民革命党政治家那木巴尔·恩赫巴亚尔和前总理,民主党政治家额勒贝格道尔吉之间作出选择。

尽管蒙古总统不具有实权,只有像徵性的权力,但执政党"蒙古人民革命党"(MPRP)和反对党"民主党"仍然進入激烈的选战。虽然有政治分析家认为,恩赫巴亚尔可望胜选。

蒙古国1992年实行议会制以来第五次总统选举投票今天举行,投票时间从7时开始至22时结束。美国、俄罗斯、匈牙利、加拿大、荷兰、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50多名观察员将对选举进行监督。根据蒙古总统选举等相关法律,蒙古选举总委员会将于5日内公布选举结果。蒙古国现有人口270万,其中符合选举的选民人数为159.7万人。

  2008年6月,蒙古国家大呼拉尔(议会)举行换届选举,蒙古人民革命党(人革党)、民主党、公民意志党、绿党等党派在议会中拥有席位,有权提名本届总统选举候选人。本届总统选举将由人革党提名的现任总统恩赫巴亚尔和民主党提名、蒙古公民意志党和蒙古绿党支持的额勒贝格道尔吉两名候选人之间展开竞选的。

  那木巴尔.恩赫巴亚尔,蒙古国现任总统,1958年生于乌兰巴托市,1980年毕业于莫斯科高尔基文学院,后又去英国利兹大学留学,文学和文艺作品翻译专业。1992年当选蒙古大呼拉尔委员,并被任命为政府文化部长,2000年任为总理,2004年当选国家大呼拉尔主席(议长),2005年当选总统。恩赫巴亚尔在人革党内曾担任重要职务,历任党的领导委员会成员(相当于政治局委员)、党的总书记、党主席等职务。

  查希亚.额勒贝格道尔吉,蒙古国家大呼拉尔委员(议员)、蒙古国前总理、蒙古民主党前主席,1963年生于科布多省,1981年毕业于额尔登特十年制第一中学,1988年毕业于乌克兰利沃夫军事学院军事记者专业,2002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额勒贝格道尔吉曾三次当选议员,两次担任蒙古国总理。2006年额勒贝格道尔吉担任蒙古民主党主席,2008年辞去该党主席职务。

民意调查显示,由于贫困和官员腐败的问题使选民较有意愿投给额勒贝格道尔吉,选举调查机构Sant Maral Foundation负责人苏马堤(Luvsandendev Sumati)表示,4月下旬的民意调查显示,百分之三十七的选民赞成投给反对党候选人,而有百分之三十六会投票给现任总统恩赫巴亚尔。

在选举前七天,是禁止進行民意调查的。但苏马堤说,有迹象表明原本较拥护威权政党"蒙古人民革命党"的选民却有倾向投给额勒贝格道尔吉的趋势,包括大部分属于遊牧民族的人口。

在反对党最后几小时的竞选活动中,居民们在乌兰巴托郊区迎接额勒贝格道尔吉,并大声呼喊着他的口号"改变"。

今年七十岁的退休遊牧人瑞福佳(Sanjmyataviin Ravjaa)表示,解决贫困问题的能力是候选人胜选的关键,他说:"蒙古人民贫穷的问题必须解决,蒙古的财富与资源需要良好的分配与共享。"

选举调查机构负责人苏马堤也认为,这次选民的投票率有可能会影响选举结果,投票率越高,对反对党候选人额勒贝格道尔吉较有利。

蒙古国大力士日马富士首次夺日本相扑赛冠军杯


乌兰巴托5月24日,在日本相扑夏季赛事上,又诞生一位蒙古国籍相扑冠军。大关级选手日马富士--宾巴道尔基以高超的蒙古搏克技巧战胜自己的同胞日本相扑第69位横纲白鹏首次捧得冠军杯。

本月10日,日本相扑夏季赛事伊始,日马富士就表现出相当强劲的冲击力。23日他以完美的技巧毫无悬念地战胜了另一位蒙古国著名相扑大力士朝青龙基本奠定了24日的胜局。24日他的第一个对手是欧洲选手琴欧洲。

面对这位老对手,以13胜1负的成绩与白鹏一同列在第一梯队的日马富士沉着冷静,干净利落地战胜琴欧洲。最后一战在朝青龙和白鹏之间进行,如果朝青龙胜出,日马富士就可以14胜1负的成绩自动获得冠军。但是运气是靠不住的,朝青龙虽然奋力一搏,但不敌比自己年轻的白鹏的强劲冲击,败下阵来。白鹏和日马富士均以14胜1负的成绩战成平局。

按照日本相扑的规则这种情况下通过加赛决出最终的胜负。对于日马富士来说能不能舀下自己相扑生涯中的第一个冠军,只能全靠自己的能力来说话了。经过短暂的休整,加赛开始。志在必得的日马富士不负众望,以一技巧妙的蒙古搏克技法把白鹏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在日本大相扑赛场上拥有两个横纲级选手的蒙古国,可谓人人爱相扑、参与相扑、热论相扑。此次日本相扑夏季赛事上在6个级别的比赛中蒙古国选手就夺取3个级别的冠军。

24日虽然是蒙古国总统选举日,但大多数电视台却直播了日本相扑赛事。

日马富士出生在蒙古国西部地区搏克世家。

2009年5月24日星期日

2009年5月24 日蒙古举行总统选举投票

在经济危机笼罩全球的背景下,蒙古举行总统大选。选前的民意调查显示,蒙古现任总统恩赫巴亚尔受到民主党领袖额勒贝格道尔吉的严峻挑战。 由于金、铜等矿产资源的价格下跌,选民们对经济放缓感到担心。 执政的蒙古人民革命党的现任总统恩赫巴亚尔承诺国家团结、法治和政治稳定。

曾两度出任总理的额勒贝格道尔吉则倡导变革和反腐败。蒙古近一半的选民生活在首都乌兰巴托,两位候选人的上述的主张也都吸引他们。 去年议会选举时出现舞弊指责,引发混乱并造成5人死亡的惨剧。因此此次选举在严密的警戒措施下进行。首都严禁出售酒精类饮品并取消一切大型公开活动。这次选举还邀请了欧美、日本的外交官和11个国际组织和观察员监督。

蒙古执政党蒙古人民革命党的现任总统恩赫巴亚尔遇到反对党民主党领导人查希亚.额勒贝格道尔吉的挑战。恩赫巴亚尔在竞选中保证,要通过发展矿业部门和城市地区来振兴国家的经济。额勒贝格道尔吉则表示,他要消除贫困,打击腐败。他说,他要确保全体蒙古人民受益于国家丰富的资源。

蒙古的矿物资源丰富,有铜、黄金、铀、铅和锌。选前民调显示,恩赫巴亚尔以微弱优势领先于额勒贝格道尔吉。大约50名国际观察人员在监督这次选举。300多个投票站安装了摄像机。蒙古的总统任期为四年。

2009年5月23日星期六

蒙古专家还原制成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国徽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民间蒙古学专家嘎尔迪,搜集、整理并恢复了成吉思汗创立蒙古汗国时的九□白纛,也就是当时蒙古汗国国徽的原始面貌。

新华社今天报导,嘎尔迪在他撰写的大蒙古国九□白纛书中说,九□白纛也称九足白徽,蒙古族俗称察干苏勒德,它的历史很古老。据蒙古秘史载,成吉思汗于公元一千两百零六年在斡难河源头,建九脚白旄纛做皇帝。元史中也说到元年丙寅,帝大会诸王群臣,建九□白旗,即皇帝位于斡难河之源,这是蒙古人建立九□白纛最早的文字记载。
报导说,公元一千一百八十九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汗,并树起其父也速该的九足白旗。大蒙古汗国成立后,这个九足白旗就成为了成吉思汗的九足白徽。

南蒙古阿拉善沙漠连接成片生态环境恶化

内蒙古阿拉善环保局最新监测结果显示,阿拉善境内的三大沙漠有六处连接在一起,当地生态危机正在加重。
新华社今天报导,阿拉善是中国最大的沙尘起源地,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三大沙漠横贯全境,全盟沙漠面积为七万两千六百二十平方公里,占全盟总面积的百分之三十点二三。

阿拉善盟环保部门经卫星遥感数据破译和两次实地调查,共发现三大沙漠在阿拉善已有六处连接在一起,其中阿左旗两处、阿右旗四处。从监测图像上可以看到,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在雅布赖山两端连接,腾格里沙漠和乌兰布沙漠及北部其它沙漠在吉兰太附近交汇,已经发出了几大沙漠连成一片的信号。

全盟连接沙漠面积每年扩大五十至六十平方公里。阿拉善环保局指出,监测结果显示,阿拉善生态退化的现象虽然缓和,但是生态退化的实质没有改变,生态灾难加重,生态问题更复杂,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蒙古略小于新疆,大于西藏

乌兰巴托市政广场,夕阳残照,将列宁塑像拉出一条长长的光影。这实际上是今日蒙古的剪影。传统的时代已经结束,但要迎来明日的曙光,蒙古还需度过漫漫长夜。这个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帝国,在给世界、尤其是中国带来严重灾难之后,变得一蹶不振,近几百年间,先亡国于满清,后受制于苏俄,现在只是作为一个弱小民族在中俄两个强大国家的夹缝之间继绝图存。

蒙古对中国采取了敌视多于友好的政策。中苏对抗时,蒙古倒向苏联,百万苏军驻扎蒙古,随时准备杀向中国。经济上,蒙古完全依赖苏联,成为经互会成员国中专司畜牧的大牧场。文化方面,蒙古放弃了原有的来回拐弯的蒙文,改用俄文字母书写蒙文。由于蒙古新的外来语一般来自俄语,而采用传统蒙文的内蒙古蒙文一般采用汉语作外来语,现在内蒙古和蒙古之间的文字交流必须借助翻译才行了。一族两字,这种情况在世界上不多见。

俱往矣!苏联解体,中国改革,蒙古也变为多党制国家。中蒙政府关系在90年代以来有了较大的改善。1999年,江泽民访问蒙古,是历史上第一个去蒙古的中国最高领导人(如果不算元朝皇帝和被掳去的明朝朱皇帝的话)。现在中国是蒙古最大的贸易伙伴,象一切不发达国家一样,蒙古市场的低档消费品基本都是中国制造。中国政府每年还向蒙古政府提供经济援助,例如去年就向蒙古无偿提供了建筑材料,还搞了住房项目。蒙古经济形势并不太好。多年的单一经济模式、缺乏人才以及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使蒙古经济尚不能起飞。蒙古人来到中蒙边界中国一侧的二连浩特,惊呼中国城市怎么建得这样漂亮。等他们一步步向南,发现呼和浩特、北京、上海、香港一个更比一个壮观时,从心底发出牧人骑上牛背时才有的大开眼界的赞叹。

虽然中蒙政府关系有所改善,但蒙古一般官员和民众依然对中国缺乏友善。如今的蒙古,到处可见仇视、排斥中国和中国人的景况。议员摇唇鼓舌散布中国威胁论,去年,有个议员在报纸上撰文,说中国1997收回香港,1999收回澳门,2003前后收回台湾,蒙古不会超过2010年,言之凿凿,朝野一片恐慌。蒙古普通民众对中国人充满敌视心理和言行。中国人在乌兰巴托大街上被抢劫被殴打的事层出不穷。中国人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遭人白眼,一直以为是西方人恃强凌弱,不料蒙古人的作为比西方人更甚。

中蒙关系僵硬的原因,在蒙方,主要是多年的隔阂与成见造成人民间缺乏真正的了解,百姓易受煽动,加上一些蒙古人无所事事,酗酒生事,专找中国人的茬;而中国人本身不团结,往往交钱揖盗息事宁人,无形中助长蒙古人欺负中国人的气焰。在中方,主要因为一些不法商人欺骗比较看重信用的蒙古人,即使不欺骗,许多假冒伪劣的中国商品起到中国人名片的作用,令人对这种商品的制造者产生恶感。要真正实现两国人民真诚相待,还需要时间。

蒙古地大物博,人口稀少,发展潜力巨大。蒙古国土面积为157万km2,略小于新疆(166.5多万平方公里),大于西藏(122万多平方公里)。由于蒙古的沙漠比新疆少,适合人类居住的面积比新疆还大,比中国其它各省自治区更是大得多,例如,比中国最小的13个省区面积之和还大,其人口密度仅2人/km2。蒙古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森林面积和草场面积都有10多万平方公里,煤铁等矿产资源很多,据说近来又发现丰富的石油,很令人兴奋了一阵子。蒙古特有的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蒙古有很多具有原始风貌的森林、草原、戈壁景观,很少污染,适合作为旅游资源。蒙古的古代文明如突厥墓、喇嘛教寺庙和正在寻找的成吉思汗墓等,也是吸引外国游客的颇有价值的观光地。

蒙古的独立对蒙古人来说,是选择了自己不受他人统治和摆布。但小国,特别是蒙古这种夹在大国之间的内陆小国,不受制于人也很难。

蒙古文化在这个时代的遭遇

张宏杰
对于"少数民族"这个身分标记,我的感觉稍许有些复杂。
我出生在辽宁西部建昌县的二道湾子蒙古族自治乡。然而,在十岁以前,我并不知道自己是蒙古族,或者说,作爲一个孩子,我头脑中并没有"民族"这个概念。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要求学生们填一张家庭情况调查表。这张表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太深奥了,"籍贯""出身""民族"这些辞汇的含义超出了一九八二年时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知识范围。我把表带回了家,问母亲"民族"一栏应该怎麽填.母亲说填"蒙古族"。

使我感觉惊讶的并不是此刻,而是第二天上学交表的时候。老师看了我的表,对我说:"哦?你是少数民族啊!"这个时候,我才发现,原来别的同学在民族一栏里填的都是"汉族"。

我爲这一崭新的发现兴奋不已.我与衆不同!这是多麽良好的感觉!同学们都用一种羡慕甚至崇拜的眼光看著我,看得出来,他们多麽希望自己也是一个少数民族,而不是普普通通的汉族,可惜他们不能够。

这种种稚气的虚荣心的满足就是小学生我知道自己的族属之后的全部心理反应。它对我的生活并没有産生任何真正的影响。随著年龄的增长,我对自己所属的民族産生了探究的好奇.我想通过这种探究来分别自己身上"与衆不同"的地方。

可是探究的结果令人十分失望。

我的老家与喀拉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相近,我的家族和喀拉沁蒙古尚保持亲戚关系,不过年代久远,很少走动了。

据史书记载,我的祖先源自蒙古兀良哈三卫的喀喇沁部。明朝以前,他们游牧于张家口外。大约四百年前,咯喇泌部我的老祖宗们骑著马从草原上一路呼喊而来,在内战中打败了蒙古林丹汗,在辽西建立了喀喇泌左旗。他们选错了地方,因爲不久汉人们也来到这里寻找土地。蒙汉杂居不长时间以后,我的老祖宗们就禁不住定居的诱惑,扔下了鞭子,拿起了锄头,卷起了蒙古包上的氊子,住进了土坯房。草原的风霜从他们的身上褪去,在土地上劳作弄得他们灰头土脸,他们与汉人齐心合力,很快把辽西肥美的草场变成了水土流失的典型地区,把自己从马背上的骄子变成了躬腰塌背的农民。同时,也让我这个血管里流著光荣的兀良哈三卫血液的人只能在睡梦中见到草原和马。

每次回老家,我都留意搜寻文字记载的蒙古族风俗,可是一无所获.老家人的生活起居,风俗习惯与周围的汉人毫无二致.这让我大失所望,也自觉愧对那些用羡慕的眼光看我的同学。

做爲一个完全汉化了的少数民族,民族身分对我的实际生活几乎没有産生任何影响.与衆不同的不过是上大学的时候,每个学期能领到十几元的"少数民族津贴".现在,做爲一个作家,我乐于在简介中注明自己的民族身分,它使得我可以参加某些少数民族文学奖项的评比,这也许会给我的生活带来一些小小的好处.除此之外,做爲一个中国人和做爲一个历史研究者,民族族属带给我的是一种奇怪的心理上的优越感:它让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以比较超脱的身分来观察汉族文化,来谈论国人的劣根性,来对待千百年来蒙古、满族以及帝国主义列强施加给中国人的耻辱.当然,在另一方面,这种优越感是暧昧的,带著一点点心虚和不好意思,毕竟我清楚,我的文化遗传已经全部是来自汉族。

然而,根这个东西是很奇怪的。血液的原因促使我不断地追究家乡的过去,促使我两次深入内蒙,去亲近草原.从我上面的敍述,大家已经看到,做爲一个作家,我无法用学者的方式,来写作一篇标准的论文.因此,请大家原谅,我只能从一个亲身感受者的角度谈谈蒙古文化在这个时代的遭遇。

做爲汉化的典型地区,我的老家二道湾子乡是在一九四五年之后被抹去最后一点民族特点的.在那之前,蒙汉不通婚,许多老人在家里还说蒙古话,喇嘛教也依然盛行。一家里有三个男孩子的,就会有一个去当喇嘛。

日本人的投降在东北人称来叫"事变"."事变"之后,东北在全国率先被解放,我老家的那座高大巍峨的喇嘛庙被改成了小学校,喇嘛们还俗回家.蒙汉通婚的界线被打破,一开始,娶了汉族媳妇的人家还被人看不起,但是后来,人们逐渐发现,汉族媳妇能吃苦,精明,能过日子.于是,娶汉族媳妇的越来越多。

民族融合的结果是彻底的汉化.现在我的老家已经没有会说蒙古话的人,最后一个会说蒙古话的老人"八十三",已经于十年前去世.人们已经不知道喇嘛教是什麽东西,只是某户老宅还留下了"大喇嘛家""二喇嘛家"的叫法.过年与汉人一样包豆包\吃饺子\迎财神,而不是像蒙古人那样供火主\吃粘饭\祭上天.就连老奶奶讲给孙子们的民间传说,也完全是汉族的.唯一与汉人地区不同的,是相对于勤苦节俭到了极点的汉人,老乡们的日子显得粗疏懒散.他们常常说:"老蒙古到底是懒,要是汉人有我们这样的好地板,早就发家了."不过对于这种节俭,他们也有不以爲然的地方,比如汉人请客,小碟子小碗,菜的内容有时也华而不实,就很让老乡们批评.从汉人那做客回来,才发现自己宴客的大方,可见蒙古人阔大豪放的作风毕竟还有一点流风遗韵。

二OO一年十月,我第一次随在包头工作的表哥去内蒙,去探寻我心目中蒙古人的家乡。

在幻想中我已经多次勾勒了草原的模样,这模样是建立在不断的阅读基础之上的,因此难免多出一层浪漫:蓝天白云下的草原象一张洁净的绿毯。穿著肮脏的蒙古袍,紫红脸膛,矮壮身躯的牧民,骑著矮小健壮的蒙古马,在眸子一样清澈的湖泊边照顾著他的羊群。我对这个在包头工作多年的表哥说,此行内蒙,我想住一住真正的蒙古包,吃一吃真正的蒙古饮食,骑一骑真正的蒙古马,感受一下真正的活生生的蒙古文化,以慰我的寻根之心.表哥满口应承下来,说在牧区有许多朋友,这完全不成问题。

草原给我的第一波视觉冲击力,超乎了我的预期.在越野车钻出古长城盘踞的群山那一刹那,草原上的风迎面扑来。蒙古高原出现在我们面前。感觉就是四个字:空空荡荡。房屋、村庄、树木、行人都被风一扫而空,只剩下赤裸的大地。天蓦然高了,地蓦然阔了,山蓦然矮了。大地象刚被上帝造成那天的样子一样,粗放坦荡,蜿蜒起伏,连绵不断,直接伸入天际。

沙漠风暴如同一只小小的甲虫,开始了在大地腹部无望地爬行。蒙古高原仅仅用它的壮阔无边就把我震动了。有生以来,大地作爲楼房、道路和围墙的附属物而被人们视而不见。或者,进入视野的是被剥去皮肤露出褐色血淋淋肌肉的耕地。直到此时,我才见到了祖先生活过的真正的大地。

蒙古人的勇敢、豪爽,是直接从这片粗犷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

这片壮阔的土地可以给马蹄以足够的自由,却并不足够友善。蒙古高原海拔一千米左右,冬天,西伯利亚的寒风象钢刀一样毫无遮挡地刮过,而夏天又变得酷热难当。水质苦咸,甚不洁净,易致人病。一场大雪或者一次乾旱,很容易把羊群变成一堆白骨,让昨天还富足的牧民变得饥肠辘辘。一个蒙古人的一生,就是与狂风、大雪、乾旱、洪水、野兽、瘟疫搏斗的一生。正是这些挑战,使蒙古族成爲一个勇敢、剽悍的民族。他们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在挑战面前从不退缩,因爲退缩就意味著死亡。

历史不止有善恶一种维度。蒙古人崇尚暴力,热爱荣誉。他们给死气沈沈的农业文明带来一次次冲击,以免这潭死水腐烂。正是游牧民族的野性和活力一次次打碎了格式化的世界,使它不得不重新组合发展,爲新的文明生长制造了足够的空间。游牧文化中有许多宝贵的品质。特别是几千年农业文明积累下来的负面因素越来越成爲我们身上的负担时,草原可以爲我们提供一些精神源泉。

对草原的第一印象,使我对这次旅行充满了期待.然而,随之而来的却与我的想象大不相同。

表哥给我安排的地方是中蒙边界的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表哥在旗上有一个朋友,主管畜牧。

车从包头北行三个小时后,我们才出了农区。草原美不胜收,秋阳下的枯草散发著一股焦黄的、烤熟的麦子味道。然而一路紧张地张望,一直没有见到蒙古包,有的只是相隔二三里路一座的砖房。进入牧区不久,草地就逐渐出现沙化的迹象。许多地方长起了一蓬一蓬的沙草,更多的地方牧草短得可有可无,沙碛触目惊心地连成一片,草原像是长了皮肤病。羊群出现了,它们步履凝重,费力地拔除著短短的草根,似乎是爲了把沙碛地整理得更乾净一些。电视上屡次见到草地沙漠化,一旦亲临其境,感觉像是亲眼看到了自己的皮肤上的溃口一样,仍然震惊不已。

在内蒙,所有的农业潜力已经被挖掘殆尽,即使亩産只有一百多斤,这块地也还是会毫不犹豫地被开垦成农田。由于内蒙从根本上说不适合农业,所以大部分土地上只能种土豆,这就是我在内蒙那几天天天吃到又粗又白的土豆粉的原因。在习惯耕作的汉族农民眼里,让土地长草而不是长庄稼,是一种无法容忍的事。“农耕”先进、“畜牧”落后,这一思想在农耕民族头脑里根深蒂固,所以他们主导下的国家政权当然把对内蒙来说绝对错误的産业选择--“重农轻牧”,一以贯之地延续了下来。从过去皇帝们实施“主谷制”、“屯田制”,到现代的“以粮爲纲”和“牧民不吃亏心粮”,以及大批生産建设兵团开进草原地区,都说明了这一点。实际上,畜牧业在全区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时至今日还不明确。尽管1986年自治区党委也曾提出“念草木经,兴畜牧业”爲全区经济建设主攻方向,但这一正确的主张都没有得到认真的贯彻落实。时隔不久,又提出把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成爲“国家的商品粮基地”的口号,并把它升格爲经济布局的长期政策,直到1997年还在鼓励扩大耕地。于是所谓“开垦宜农荒地480万亩”被确定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指标。第三次草原开垦高潮就是在这个年代发生的。

内蒙的荒漠化因此而産生。蒙古族学者恩和研究表明,内蒙古地区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在20世纪6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40年间从6867.0万公顷减少到5170.0万公顷,净减少1697.0万公顷,保持丰美景观的原生草原已所剩无几;现有草原的23.5%也已受到严重破坏。在世界所有的蒙古族聚居地,中国内蒙是荒漠化发展最严重的地区。相比之下;蒙古国的天然草地在此期间从1.30亿公顷降至2000年的1.26亿公顷,净减少400万公顷,下降率尚不足3.1%,现有草原的6.8%即860万公顷受到严重破坏,至少还有30%以上的草原保持著天然原貌。从根源上说,内蒙古草原生态恶化的实质是垦殖型荒漠化。把牧民的所谓超载过牧当作导致草原荒漠化的首要原因,实际上是找了某种意义上的“替罪羊”而已。

我们来到了旗政府所在地百灵庙,表哥的那个朋友告诉我, 草场承包了之后,游牧的牧民几乎没有了。没有游牧也就没有了蒙古包。看著我满脸的失望,他说别著急,中蒙边境那也许还有,那边地广人稀。他托那里的朋友替我打听一下。在此之前,他把我安排到离百灵庙不远的一户定居牧民朋友家里。他们也是地地道道的蒙古人,定居不过几年时间。

下午三点,我们到了察干图路。这里的草情稍好,象一个悄悄开始谢顶的人,还能够维持表面的繁荣。一座平顶砖房孤另另地矗立在草原上,这就是我们要找的人家。

四间和内地一样的普普通通的砖房,里面收拾得乾乾净净,表明了主人的勤快。地上是瓷砖,墙上是“仿瓷大白”,组合柜上摆著海飞丝和大宝???蜜。

女主人殷勤地端出了一盘瓜子,而不是我期待的奶酪.她穿著一件样式时髦的红毛衣,面貌削瘦,举止利索,看上去和内地妇女没有什麽区别。表哥的朋友和她说了一通蒙语,就放心地走了,说三天之后来接我。

女主人坐下和我攀谈起来,她的汉语说得相当好。这是一个四口之家,男主人叫六十一,蒙语发音是“吉日尼格”,到旗上去办事了。女主人叫阿拉腾花,“金花”的意思。一对儿女在呼市读中专。

这是一个勤劳的蒙族牧民家庭,日子蒸蒸日上。改革开放以后,草场承包了,他们分到一万亩(天哪!一万亩!),都用铁丝网起来(光买铁丝就花了一万多元钱)。他们建起了这座砖房,开始定居。由于勤劳,也由于精打细算,他们现在已拥有四百头羊,三十多头牛,两台摩托车,年收入三万元左右,内地农民根本没法和他们比。专门从农区雇了一个汉族老头给他们放羊,一年工资三千。他们自己只做做起粪、饮羊之类的活,劳动比以前轻多了。

天黑下来了。草原的天很短。一阵摩托车的轰鸣,男主人六十一回来了。他长著一副和我想象中一模一样的典型蒙古人相貌:粗壮的身躯,上身过长,而两腿过短,这是世代骑马的遗传。宽阔的面孔被高原的阳光晒成了紫红色。他那双棕黄色的眼睛很直接地盯著我,没有一丝闪烁,也没有我习惯的客套和权衡。这就是我想象中的蒙古人的样子。可惜六十一的汉语说得不好,而且很不善于表达。他习惯于不停地干活,除此之外,就安静地坐在什麽地方,半日不发一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不知他在想些什麽。

晚饭端上来了,香味儿弥漫了一屋子,可是内容却让我大失所望:一大盘千层饼,一大盆烩菜,内容是白菜、土豆、番茄、青椒和羊肉丁。这些青菜都是阿拉腾花自己在草原上开荒种的。

草原的夜晚是寂寞的,没有电,阿拉腾花打开收音机,里面传出软绵绵的流行歌曲,用蒙语演唱,旋律却是杨玉莹的歌。听收音机是缓解寂寞的唯一方式。虽然很少和外界交流,夫妇俩却并不孤陋寡闻,他们知道美国总统是谁,也知道包头和呼市之间有了高速公路。这个收音机和一件缝纫活计能陪阿拉腾花度过漫长的一天。

在和阿拉腾花交谈中,我得知原来周围的牧民大部分居然是汉族,他们都是从山西等地搬到这里的。现在,方圆几十里的十几家牧民中,只有两家是蒙族。这就是阿拉腾花汉语说得这样好的原因。他们日常打交道的都是汉族,说蒙语的机会越来越少。现在,两个孩子回家,大部分时候都是汉语交谈。羊越来越多了,原因是人越来越多。阿拉腾花吉日尼格小时候,得跑上半天才能见到一座蒙古包。现在,只要你登上一片高岗,四处一望,保准能看到一户人家。

听到我的三个愿望,阿拉腾花笑了。在他家,能满足我的,也许就是骑一回蒙古马了。他们有一匹骟了的灰马,由于买了两台摩托,所以失去了用武之地,被散放在草场之内,他们已经快一年没见到这匹马的踪影了。不过,要是想骑,骑上摩托马上就能找到。

可是我的愿望一个也没能实现。第三天头上,表哥的朋友来了。这三天他爲了找蒙古包,打听了许多人,终于打听到,有人在离中蒙边境十几公里的地方,看到了一片蒙古包。他驱车前去,却一无所获。有人告诉他,确实有十几户人家在这里倒场。然而,由于天气寒冷,他们已经在昨天收起了帐蓬,回定居点去了!

爲了安慰我的失望,吉日尼格和阿拉腾花骑上摩托,去找他们那匹马。

过了一个多小时,他们两的身影才出现在房子前面。没有看见灰马的影子,牵著的却是一匹黑色的小驴。

灰马由于多年不骑,已经变成了野马,吉日尼格费了老大劲制服了它,刚刚骑上去就被掀了下来。没办法,他们只好把平时拉草的小驴牵回来了。

“你骑骑驴麽,骑上驴到前面草场上转一圈,这头驴很听话的。”

小黑驴好象有点不好意思似地羞涩地看著地面。白鼻子白蹄,挺漂亮的一头小驴。

好吧。吉日尼格给我找来了多年不用的马鞍,套在了小黑驴身上,我翻身上驴,用手一拍驴屁股,慢悠悠地上路了。

这头驴确实很听话,骑在驴背上感觉很平稳。我把吉日尼格的草场巡视了一遍,所有的铁丝网都完好无损。深秋的草原莫名其妙地有点忧伤。

蒙古文化包含诸多内容。包括以崇拜腾格里爲核心的原始宗教,包括以马、蒙古包、蒙古袍爲象征的生活方式,包括以长调爲代表的艺术形式。每个人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不同,在我眼里,蒙古文化的核心是单纯的人际观与自然观。在当今时代,这实在是稀缺的心灵资源。

我曾经采访过内蒙的一个先进模范人物:挺·巴特尔。

使他成爲“中宣部选定的重点典型”的原因,是他的父亲系建国后首批授衔的少将,离休前一直是内蒙的高官。而他在文革中下乡插队,文革后主动放弃返城机会,甘心在草原深处做一个普通牧民。

到巴特尔家之前,我猜想这也许是一个没多大意思的人。到了他家之后,我被他的故事感动了。

文革中,他的父亲被打倒,他从人人尊重的高干子弟顷刻间成了人人喊打的狗崽子,在城里深刻体会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之后被迫下乡插队。

然而,在他平生见过的最荒凉的地方,他感受到了天底下最浓厚的感情。

有一次,公社的马丢了,巴特尔他们出去找了很远才找到。回来的路上饥寒交迫,看见一个蒙古包就钻了进去。素不相识的主人给他们做了一大盆热气腾腾的面条。在七几年的草原上,面条可是难得的食物。几个汉子立刻狼吞虎咽起来。

主人家几个脏乎乎的小孩子咬著指头,神情专注地看著这几个人。

巴特尔想,草原上遇到一个生人不容易,所以这几个孩子才对他们这样好奇。

几个汉子把最后一根面条捞净,吃得肚子溜圆,才放下筷子。这时,那几个小孩子赛跑般冲上来,抢著喝盆里剩下的汤。

巴特尔在那一刻非常感动。这些经常不洗脸的牧民们表情木讷,不善言辞,但是目光明亮,看人的时候从不闪烁。他们不懂什麽叫自私、做作、虚僞。简单而广阔的草原给了他们无私而乾净的心。

那时草原上收养了许多上海孤儿,巴特尔看到牧民们对这些外来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还要亲。三九天里,他们把亲生孩子打发出去放牛放羊,让上海孤儿们呆在蒙古包里做些轻活。甚至,当家里供不起所有孩子上学的时候,他们让上海孤儿去上,因爲他们觉得上海孤儿们本来已经够可怜了。

巴特尔爱上了草原,爱上了真正的蒙古人。

文革结束,知青纷纷回城。他却已经开始讨厌城市的喧闹、冷漠和精明。

有一次,他回呼市给公社修一架机器,在家呆了两个多月。社员们都以爲他再也不会回来了。当他再次出现在草原上的时候,整个草原都轰动了。人们带著各种吃的,穿的,用的,跑来看他。人们喜欢他这个见多识广的不嫌弃草原的城里人,他的回来成了草原上的节日。那些原来在一起经常说说笑笑的朋友现在一言不发,只是眼含泪水,冲上来紧紧地抱住他,好象生怕他再跑掉一样。

就在那一刻,巴特尔在心里对自己说:“草原上的雄鹰会展翅飞翔,但是我巴特尔,永远不会离开你们!”

我非常理解巴特尔,也同意他的选择。如果我处于他的处境,也许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即使是这次失望的内蒙之行,我也已经感受到了蒙古人性情深处的真诚善良。在吉日尼格家的前面不远处还有一座旧砖房。吉日尼格说那是他们家原来的房子,现在里面住著一户汉族朋友。两口子原来都在旗上的工厂,现在双双下岗,只好借他们的房子和草场,养了一百多头羊度日。

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三十亩地养一只羊。吉日尼格家的羊群本来已经超载了,又借用给别人,更是难于承受。借给他们房子和草场,一年要多少钱呢?

不要钱嘛,好朋友嘛。吉日尼格说。

像是在说一件极爲平常的事。

这件事在他看来确实是非常的平常。就象表哥的朋友一句话,就把我扔在他家,连一句添麻烦的话都不用说。

毕竟是到了草原。

可是这种纯净现在已经越来越被污染了。在吉日尼格家的最后一个晚上,我们围著熬茶壶,聊到很晚。阿拉腾花和吉日尼格讲起以前住蒙古包穿蒙古袍时的日子。那时候没有公路,没有砖房,没有摩托,劳动苦,吃的也不好,可是回忆起来却没有苦,觉得劳动很快乐。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可是快乐却不多了。那时候附近几家人和一家人一样,不分彼此,现在自己过的是自己的日子,人和人越来越疏远了。以前,草原上从来没有偷盗的情况,牛羊从来不用管,蒙古包的门上没有锁。现在,出现了偷羊的贼,晚上开著车到人家羊群里来抓羊,家里不敢再没有人了。甚至还出现了强盗。去年,吉日尼格在去旗里的路上,看到两个人躺在路边。他以爲出了车祸,赶紧上前去救,不成想那是两个抢劫的,他们捆住吉日尼格,骑跑了他的摩托。

越来越多的人家里安上了风力发电机,买了电视。由于人口越来越多,居住地越来越近,许多人骑著摩托聚到一起昼夜打麻将。没有条件打麻将的人反抗寂寞的办法就是喝酒。草原上,经常有的人家因爲喝酒喝光了所有的家产。

草原上说蒙语的越来越少了。旗上的蒙古小孩都不会说蒙语了,祭火祭敖包这些蒙古风俗早都没有了。现在牧民结婚也都到旗上或者呼市去照婚纱照,过去的送哈达请“昭齐”之类的仪式都渐渐取消了。马不再有人骑了,蒙古袍不再有人穿了。

吉日尼格和阿拉腾花爲了生活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争论起来。吉日尼格认爲变好了:“骑摩托比骑马不强?住房子比住帐房不强?吃菜比吃肉不强?过去骑马去旗里,得走上大半天,屁股磨得疼得不行。现在来回不到两个小时。过去住帐房,四处漏风,烟薰得乌黑乌黑,没有一块乾净地方。现在暖暖和和,多好。过去一年到头吃不上青菜,现在想吃什麽就有什麽。”

吉日尼格说的千真万确,无可辩驳。在物质进步和保留传统之间,人们有太多理由选择前者。很多东西是不经意间丢掉的。沈默了一会,我说我到内蒙一直想买一盘长调的磁带,找遍了包头和百灵庙,都没有买到。那些改良的民歌和蒙语的流行歌曲,听了让人不舒服。对这一点吉日尼格深表同感。他承认,这是很让人惋惜的事。“腾格尔唱的那不叫蒙古族的歌!”他说。“过去草原上的人都会唱长调,现在的年青人不唱了,他们就会唱腾格尔。”

“你们那个时候呢?”

“那个时候白天劳动,晚上就是唱歌嘛。一唱起来,完全忘记累了。大家比著唱哩,每个人都会百十首,都是一代代传下的。现在都要失传了!我的两个娃娃蒙古话都说不好,还唱歌哩!”

我请求吉日尼格给我唱首歌。“好几年不唱了,都生了呢。”吉日尼格害羞地笑了一下。沈默了几秒钟,他突然开了口。歌声从他那宽厚的胸膛里直接淌出来,又亮又厚,高音区拔得极高。这个外表粗糙的牧民居然有这样好的嗓子!说实话,那些所谓的歌手和他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这是一首悠扬而又忧伤的歌。唱完了,他把大意翻译成汉语:骑上马,骑上一对对枣骝马,姑娘出嫁走了。

姊妹两从小父母一样喂大,走到山南海北,也是想到家乡,想到父母的恩情。

草原再广阔也挡不住对父母的思念。父母哟,明年我就会探望家乡。

几千年前,成吉思汗就已经洞悉了定居的危险。在想到他的后代们将抛弃艰苦的草原生活而向往定居生活时,他悔恨地沈思:

我们的后裔将穿戴织金衣,吃鲜肥食,骑乘骏马,拥抱美貌的妻子。但他们不说:‘这都是由我们的父兄得来的’,他们将忘掉我们和这个伟大的日子!(多桑《蒙古史》)
成吉思汗惧怕草原之外的生活。他讨厌温和的气候,因爲这种气候令人松懈。每次战役之后,他就返回北方,在贝加尔湖附近度夏。“在打败了札兰丁之后,故意躲开就在他脚下的印度,因爲对于从阿尔泰山来的成吉思汗来说,印度好像是魔窟。无论如何,他对舒适的文明生活的怀疑是正确的,因爲当他的曾孙子们住进北京和大不里士的宫殿时,他们随即开始堕落。”(草原帝国)

吉日尼格家的生活图景让我这个来寻访传统的人沮丧,虽然他们富足安定,然而,我却清楚地嗅到了一种不祥的气息:游牧文化正在死亡的气息。

游牧民族的本质流动。勇敢、进取、好奇是因爲不断流动,不停地应对挑战。善良、重义、好客是因爲人烟稀少,关系简单。蒙古长调的魅力在于它歌颂著传说中的流奶的地方。而一旦定居了,这些品质势必慢慢死去。定居不可避免地使人知足、保守、患得患失。而人烟的聚集将滋生狡诈、欺骗和无耻。一旦物质享受占据了全部心灵空间,长调中的悲苦忧伤自然就变成了欢快甜腻。

我突然産生了这样的想法:也许,一百年后,当人们再谈起草原,会说:据说很久的从前,在中国北方是一片广阔的草原,这里曾经生活过一个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穿蒙古袍,说蒙古语,与马爲朋,逐水草而居,住在一种叫蒙古包的白色帐房里。他们会唱一种优美而忧伤的长调。当草原夏日,当马奶酒盛在了银碗里,篝火点起来的时候,他们就会弹起胡毕斯,让忧伤的长调划破草原的寂静。歌声里,有少女粗砾的爱情,有男人之间的友谊和冲突,还有古老的战争和他们的首领成吉思汗。

2009年5月22日星期五

“内蒙古自治区”选派2009年赴蒙古国汉语教师公告

为了加强我中国与蒙古国的文化教育交流,增进两国的友好往来,推动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受国家汉办的委托承担2009年选派赴蒙古国汉语教师志愿者工作。

  今年赴蒙古国汉语教师志愿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选拨:

  一、主要从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在读研究生中选拔。具有教学经验人员和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优先;

  二、具备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热爱祖国,志愿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具有奉献精神,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和团队协作精神,品行端正,无犯罪记录;

  三、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年龄在22岁至35岁之间;

  四、掌握汉语、中华文化、当代中国国情和教学理论知识,具备较好的汉语教学实践能力、外语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中华才艺专长;

  五、普通话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英语达到大学英语四级以上水平;会蒙语者优先。

  审核通过的志愿者将于6月上旬参加为期8周的培训,之后由国家汉办根据培训成绩和国家汉办组织的测试成绩确定志愿者人选。

  联系电话:0471- 6203749/6203750。 传真:6203748。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27号 010010

  Email:nmgedu407@yahoo.com.cn

蒙古与俄罗斯签署核、运输和农业合作协议

据俄通社2009年5月13日报道,蒙古与俄罗斯12日在两国部长会谈后,签署了5份有关核、运输和农业合作的文件。 俄罗斯国有核能公司Rosatom和蒙古原子能署缔结了一份关于专业人员培训的谅解备忘录。两国的铁路公司以及航空、运输和农业部长也就合作达成一致意见。

蒙古总理桑吉·巴亚尔在与普京的会谈中说:"我们需要加快成立一座铀生产合资企业。" 协议正在起草中。该协议将成立一家合资企业以开发两国的铀资源。巴亚尔还表示,"我们也对核技术开发合作感兴趣。"

普京在会后表示,"我相信我们能恢复早前达成的铀矿生产和处理协议。"在谈到经济合作时,普京说,两国2008年的双边交易额已达13亿美元。

剥削蒙古地区,骗取大量蒙古游牧民钱财的《大盛魁》又在内蒙古重新开业


“内蒙古自治区”产业园——"大盛魁"日前开工。据悉,"大盛魁"园由内蒙古"大盛魁"实业公司投资建设,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包括"大盛魁"旅蒙商博物馆、塞外古城民俗商业城、大观园文化汇演中心及德胜园住宅小区等4部分。目前此产业园还被确定为《大清第一商号》和所谓百集电视剧《大盛魁》的主要拍摄基地。

所谓"大盛魁商号"是清代中国山西汉人开办的对蒙古贸易的最大商号,极盛时有员工六七千人,商队骆驼近二万头,活动地区包括蒙古喀尔喀四大部、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库伦(今乌兰巴托)、恰克图、内蒙古各盟旗、新疆乌鲁木齐、库车、伊犁和俄国西伯利亚、莫斯科等地,经贸易剥削蒙古人所得资本十分了得,声称可用五十两重的银元宝,铺一条从库伦到北京的道路。

"大盛魁"的创办人初期是三个山西小贩子。康熙时,清政府在与准噶尔部噶尔丹的战争,由于军队深入漠北,“间或无水,至瀚海等砂碛地方,运粮尤苦”,遂准商人随军贸易。在随军贸易的商人中,有三个肩挑小贩子,即山西太谷县的王相卿和祁县的史大学、张杰。清兵主力驻大青山,部队供应由山西右玉杀虎口往过运送,他三人便在杀虎口开了个商号,称“吉盛堂”。康熙末年改名为"大盛魁"。
"大盛魁"的总号最初设在蒙古乌里雅苏台,后迁驻内蒙归化城(呼和浩特),其经营的基本地区是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乌、科两地店员,在柜上住三年,学会蒙古语,组成若干小组到草原各帐蓬售货。基本是一个店员,雇一个蒙古牧民。贩运的商品有砖茶、生烟、洋布、斜纹布及针线之类,走串蒙古包间。夏天卖了货,换成成批成堆的羊马及畜产品;冬天卖了货,换成皮张。同治时,"大盛魁"看到茶、烟销路好,适应运输上的便利,与茶商、烟商一起炮制出“三九砖茶”和“祥生烟”。

"大盛魁"商号极盛时,几乎垄断了整个蒙古牧区市场。用及其便宜的烂货骗取淳朴蒙古游牧人的大量财富。到最后,一块质量低劣的砖茶可以换取三只羊,两只牛和一只骆驼。两盒香烟也可以换取一只羊的程度。再把骗来的大批的蒙古优质蓄产品销往中国内地谋取暴利。一次即可把几十万只牛羊用几个月的时间送往南方。

据说,该商号初创时,营业很不顺利。过年时,三个人揭不开锅,只能喝米汤。这时,来了一位身穿蒙古袍的蒙古大汉、背着一个包裹,要吃饭充饥。他三人见是蒙古人,不敢怠慢,热情接待,把自己仅有的米汤让给蒙古壮汉喝。这个一壮汉喝完米汤后说是出去办事,便留下包裹走了。此后,这个壮汉再未返回。于是他三人打开包裹一看,原来是一包白银。他三人商量后,决定挪用蒙古壮汉留下的银子作为商号资本扩大了经营。

又据说:一次库伦发生灾情,粮价腾涨,库伦分号为了把这一情报报告总号,便让一只狗带信到归化(今呼和浩特),当总号收到狗带来的信后,立即大购粮食,囤积居奇,榨取蒙古人牧民的钱财,获得巨额利润。

清末,由于沙俄在我国蒙古、新疆和东北地区的活动不断扩大,使"大盛魁"的营业受到影响,日见萧条。后来,俄国革命成功,蒙古独立,"大盛魁"又丧失了在这两个地方的商业市场和骗取钱财的机会。加之"大盛魁"商号后期用人不当,一些掌柜挥霍浪费惊人,侵吞号款事件屡有发生。1929年,盘踞塞北二百余年的"大盛魁"商号终于走向没落,宣告倒闭,结束了它的可恶剥削史。 

中国只做不说控制外蒙古:外蒙实际走上回归之路

随着中国和蒙古国(外蒙古)双边经贸关系不断发展以及两国人员相互往来增加,人民币在蒙古国与当地货币(图格里克)的兑换活动不断扩大。目前人民币在蒙古国已被普遍使用,当地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也(已经)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依据。

  我评论:我对此认为,中国从人民币入手从而完全控制住外蒙古的经济(以中国现在的经济实力要完全控制住外蒙古的经济,根本不成问题甚至可以说就是小菜一碟!),然后(中国)再从经济入手进而完全控制住外蒙古的政治和军事----最终整个外蒙古!然后再在中国完全控制住了外蒙古之后(基础之上),中国就可以为今后操纵外蒙古实际重新回归中国做一些准备工作了(比如,中国就可以向外蒙古提出,外蒙古不要再限制中国人到外蒙古工作和做生意甚至是中国人移民到外蒙古了、外蒙古要允许中国移民进入到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在内的外蒙古各个领域)!至此,中国就可以完全在不知不觉和只做不说中已经把外蒙古实际带上了一条回归中国之路了!

  而这就象是我在前几天所说得那样,外蒙古紧邻北京(外蒙古与中国首都北京只隔了一个窄窄的内蒙古)!如果一旦有敌国军队(尤其是象美国这样的军队)借道外蒙古军事进攻尤其是突然军事进攻中国的话,那么敌国军队只需要横穿过一个窄窄的内蒙古在很短时间(至少也是在不长时间)内就可以快速抵达中国首都北京----中国的心脏了,从而对北京以及整个中国造成极其严重甚至致命的威胁!而由于北京的地理位置就使它长期以来的处境可以用一句古语来形容----那就是天子守边(中国首都北京长期以来都一直在为中国守卫边防)!

  在我看来,虽然由于有原来前苏联对中国军事威胁与现在外蒙古紧邻北京的因素,中国长期一直以来都在内蒙古部署有重兵!但是,一个一直游离于中国之外的外蒙古始终都是中国的一个心腹之患(一个一直游离于中国之外的外蒙古就完全有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天给北京以及整个中国带来不可预知的危险甚至是威胁)!而如果一旦中国在外蒙古出现了任何闪失(比如,一旦外蒙古脱离中国控制甚至是落入到了敌对国家或敌对势力手中)的话,那么到时候摆在中国面前的就只有两条路(中国就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中国往南迁都、要么中国采取非和平手段与方式(当然,这个非和平手段与方式指得不一定是采取军事行动!中国可以在外蒙古借鉴以前格鲁吉亚与乌克兰式的颜色革命)夺取外蒙古!因此,不管是基于对中国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极大鼓励和极大振奋(一雪以前中国丢掉外蒙古的奇耻大辱!),还是基于保卫和巩固北京安全的现实作用与意义(如果中国一旦得到了外蒙古的话,那么来自北方对北京的安全隐患将得到彻底的解决!)来看,已经注定中国完全控制住外蒙古甚至是想方设法让外蒙古重新回归是中国迟早必须要做得事情!

  另外我在最后要强调的是,从现在情况来看,阻碍外蒙古重新回归中国的最大实现障碍就是俄罗斯了!而如果要让俄罗斯不再阻碍和同意外蒙古重新回归中国的话,那么中国就应该向俄罗斯开出交换几个条件。比如,中国可以协助俄罗斯扩大在东欧的影响力和势力甚至是帮助俄罗斯重新夺回东欧(而如果俄罗斯能扩大在东欧的影响力和势力甚至是重新夺回东欧的话,那么反过来也必将有助于中国在亚洲战略的展开!)、必要时中国可还以停止现在对被俄罗斯视为后院中亚的积极渗透(这样一来,中国既可以得到外蒙古又可以消除俄罗斯对中国最大的疑虑,从而加强中俄的团结!)、中国可以对俄罗斯提供大量经济援助(其实,这样一来也是中国试图实现对俄罗斯经济的一种变相控制!)等条件。

http://jyel.banzhu.net/article/jyel-4-451066.html

南遏中国,俄美将在蒙古展开新一轮争夺战

俄罗斯总理普京5月13日率领俄罗斯政府代表团,对蒙古展开为时仅6个小时的工作访问(当地时间下午2点半抵达乌兰巴托,晚上10点半离开回国)。这是普京8年多前访问蒙古后再次踏足蒙古。尽管普京逗留的时间不长,但对俄、蒙两国关系而言,这次访问不仅为加强俄、蒙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结下硕果,而且从战略上看也可谓之意义重大。特别是普京宣布,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也将在近期访问蒙古,令国际社会再次关注到,俄罗斯与美国为角逐蒙古而展开的“新一轮争夺战”,似乎已经拉开了序幕。
  蒙古的地缘政治位置相当敏感,它不仅仿如“碶子”一样镶在中国与俄罗斯之间,而且它的最西部地区,也是该国及俄罗斯远东地区通往大中亚地区的陆路要道。因此,蒙古“北牵俄罗斯,南遏中国,西进中亚,东退中俄”的战略位置,早已成为大国激烈博弈的对象。
  在“9.11事件”发生前,蒙古与美国之间的互动并不起眼,这主要是因为在传统上,蒙古属于前苏联的政治与战略势力范围,美国几乎很难直接发挥其影响力,而蒙古也对美国保持戒心,不可能与美国走得过近而影响与苏联的关系。这从蒙、美两国直到1987年才建立外交关系可略见一斑。但是,随着前苏联的垮台、“9.11事件”,特别是2001年底阿富汗战争打响,中亚、东北亚地区的战略版图发生了重大变化后,在俄罗斯国内政局动荡、影响力聚降以及反恐战争等多重契机的作用下,国际及地区形势转变为蒙、美重新构筑外交和战略关系,提供了绝佳的机会,美国也从此开始积极介入蒙古事务。
  蒙、美加强合作最初还是从军事入手的。早在2000年,当时的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斯洛科姆、美国太平洋战区司令布莱尔先后访蒙,开启了双边安全机制的互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开始后,在美国的积极游说下,蒙古向伊拉克派出了131人的军队,加入由波兰领导的维持多国部队总部安全的任务。在阿富汗战争期间,蒙古也派遣了约50名军人,协助阿富汗训练安全部队。为此,美国对蒙古提供了大批经济、军事援助(2000年至2005年前,平均每年数百万美元,但2005年军援增为1800万美元),还派军事专家组前往蒙古训练蒙古军队。美、蒙两军还在2002年至2006年间,举行过多次军事演习,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2006年8月举行的、代号为“可汗探索-2006”的9国联合军演。蒙、美军演旨在提高蒙古军队的指挥与作战能力。
  2005年9月下旬,蒙古总统那穆巴尔.恩克巴雅尔,在出席完联合国首脑峰会后,应时任美国太平洋战区司令法伦的邀请,特别从纽约飞往夏威夷,与法伦讨论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蒙、美两军军事合作,以发展蒙古军队及维和任务的能力问题。一个月过后,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拉姆斯菲尔德访问了乌兰巴托,这是美国国防部长首次访问蒙古。同年11月21日,前总统布什对蒙古进行了4小时“闪电式”访问,这也是美国历届总统首访蒙古。布什的这次访问,是他在参加完亚太经合峰会后去的,虽不算是“专程”,但一时间,蒙、美两国高层同年互动频繁,引起国际社会不小的震动。布什在访蒙时强调了“将深化2004年7月两国确立的全面伙伴关系”,并指出:“当你们在中亚心脏地带建立自由社会的时候,美国人民支持你们。”美国对蒙古的政治意图,即所谓“对一个地处两大强国之间的年轻民主国家的支持”,由此暴露无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1990年蒙古提出发展所谓“第三邻国外交”策略后,2004年蒙、美互将对方视为“邻国”,而“邻国关系”也由此成为蒙、美互动的重要政治基础。
  显然,美国以“加强军事援助”的实惠做法作为对蒙古参与阿、伊战争的回报,当时俄罗斯不仅无话可说,而且很难在这种情况下说服蒙古“弃暗投明”。事实上,俄罗斯对扭转蒙古投靠美国,也实在是无能为力。
  不过,蒙、美之间互动的“热乎劲儿”似乎维持的时间很短。除了2007年10月蒙古总统恩克巴雅尔访问美国,作为对布什当年访蒙的回访外,几乎再没有其他政府高层互动。之所以出现这种“怪异”现象,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蒙古政府内部对如何发展蒙、美关系及蒙、俄、中关系,存在激烈争论的结果。这种争论,恰恰也成为俄罗斯不断借此拉拢蒙古的机会。另一方面,俄罗斯近两年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它在处理地区事务上再次担当起重要角色,也对蒙古起到了避免全面滑向西方阵营的阻滞作用。不管怎样说,从地缘上讲,俄罗斯总是比美国更容易靠近蒙古,这为俄罗斯向蒙古提供经援和军援,都比美国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例如,就在2005年蒙、美关系上升最快的时候,2006年12月5日至9日,蒙古总统恩克巴雅尔访问了莫斯科,并与俄罗斯共同发表了«莫斯科宣言»,为双边发展政治、经济、安全等全方位关系奠定了基础。当时俄总统普京就指出,俄、蒙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前景极为广阔,到2015年,两国投资有望达到50亿美元。显然,俄罗斯对蒙古开出的“支票”,不仅从数量上比美国更为可观,而且从实际操作上看,也并不存在多大困难。
  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蒙古早在2004年首先以“观察员国”身份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但多年以来,尽管俄罗斯和中国都期望蒙古以“成员国”身份“转正”,但蒙古对此却似乎毫无兴趣,并多次以“留在组织外更能发挥作用”等“理由”婉拒了俄、中好意。由此看来,蒙古的“东不沾、西不靠”策略,显然是试图游弋于美、俄、中三大国之间,已取得最大利益。
  话说回来。这次普京对蒙古短暂访问,两国关系可以说达到了一个重实质合作的阶段,双方签署了一系列重要经济合作协议。其中,两国就联合开采蒙古的煤矿、铀矿已经达成协议;5月13日,俄罗斯运输部长勒维京还同意向蒙古提供1千多万美元的资金援助,帮助蒙古改造其铁路运输系统。俄、蒙还正在起草一份双方核能源合作的协议。根据这项协议,俄罗斯原子能集团公司将与蒙古核能局展开密切合作,双方建立的联合企业不仅在蒙古开发铀矿,而且还将在第三国从事铀矿开采。
  当然,面对俄罗斯的行动,美国显然也不会坐视。根据“蒙古新闻与讯息网”13日报道,蒙古和美国将于今年6月9日在华盛顿举行“美国-蒙古经济论坛”,该论坛是由美国商会与蒙古外交部联合举办的。届时,蒙古外长巴特包尔德将率领蒙古代表团出席论坛。令人感兴趣的是,这次论坛的主要内容,也是探讨蒙、美在能源、矿产、核能方面的合作。毫无疑问,在俄罗斯、美国互相争夺蒙古的“拉锯战”中,受益最大的恐怕还是蒙古。

http://jyel.banzhu.net/article/jyel-4-455769.html

蒙古为什么想在中国搞到3个出海口?

司马平邦
为了在将本国丰富的矿产资源卖出去,蒙古国在向中国借路出海上可谓费尽心思。

我的一个朋友CF前几月曾参加了中国企业和蒙古国议会议长关于蒙古国向中国借贷20亿美元的谈判,所说,议长的30亿美元数目甫一出口,在座的中国人异口同声笑出来,蒙古大官们太异想天开了,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借钱的数目(《金援蒙古30亿,能养多大一只白眼狼?》)居然达到该国全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借这么多钱,你靠什么还呢?

不过,你不能不佩服他们敢想敢说。

当然,我相信沿续中国的一贯外交思路,中国多多少少会向其提供贷款的。

但蒙古国与中国的最密切关联还不止是几笔贷款。

而是出海口。

4月15日,蒙古国总理桑吉·巴亚尔率代表团15日访问天津,期间,天津市政府与蒙古国交通建筑城建部签署了《关于在中国天津滨海新区深化经贸合作备忘录》,同意双方将在天津滨海新区建设便捷的国际贸易合作平台。天津与乌兰巴托是友好城市。2008年,天津与蒙古进出口贸易额为614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7.5%。

天津到北京再到乌兰巴托的铁路是现成的,蒙古国与天津的物流贸易合作“深化”之后,相信一定会有大量的蒙古国资源借路天津流向大海那端,日本。

蒙古国《关于在中国天津滨海新区深化经贸合作备忘录》的签著可追溯于2005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蒙古国总统恩赫·巴亚尔关于推动中蒙睦邻互信伙伴关系深入发展达成的重要共识,共识4方面:

1.加强两国高层及各层次的对话与交流,扩大两国议会、政府和政党之间的友好交往,不断增进理解和信任,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2.坚持以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拓展双边互利合作;3.扩大两国在人文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丰富中蒙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内涵;4.保持两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与配合,共同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但之后时间,中蒙之间其实并没有真正做到“理解和信任”以及“保持两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与配合”,每年一度的蒙古国与美国合作的“可汗探索”大型军演已被蒙古国用来依靠美国制衡中国与俄罗斯的一张大牌,去年奥运会后的军演,中国也没有沾上边。

这不,直到2008年底美国深陷金融危机,蒙古国才想起来再向中国伸手借钱。

除了在这次蒙古国与天津签署的备忘录中所暗示的,天津将作为蒙古资源的一个重要出海口之外,更早之前蒙古国也一直在中国的辽宁谋求另两条出海口:

一条,是连接蒙古国东方省和中国辽宁省,以锦州港为出海口的巴(彦乌拉)至新(邱)铁路。2007年这条铁路的开工仪式辽宁阜新隆重举行。西起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巴彦乌拉站,东至辽宁省阜新市境内新邱站,与既有铁路新义线接轨,正线全长487公里,项目总投资58.6亿元;二期工程将向北建设至中蒙边境珠恩嘎达布其口岸,之后将启动珠恩嘎达布其到蒙古国乔巴山的三期工程。巴新铁路三期工程全线贯通后,将使目前蒙古国的货物由乔巴山经满洲里到锦州港的运距缩短980公里,形成连接中、蒙、俄三国的欧亚大陆桥国际通道,锦州港也将成为蒙古国最佳国际出海口。

以上描述,是中国的上市公司锦州港作为一条大利好消息释放给它的股票持有人的。

而这条铁路也得到的一位来自辽宁的全国政协委员刘志林的提案建议,在他2007年参加两会的提案里曾言明:“这条铁路大通道建成连接后,就可以形成中蒙俄三国铁路的循环体系,对发展三国的经济,促进各领域的合作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刘志林委员的提案里还有一句话颇令人咋摸不已,他说:“蒙古国选择锦州港作为出海口,锦州市具有良好的区位、地理、铁路运输、港口等最佳条件;运距比现在绕道满洲里至大连港转运近800多公里,比绕道二连浩特至天津港转运近约1000公里。”我以为,他的意思是说,用锦州港为起点建铁路,比天津好得多,真的又快又省——但他没有说,这条铁路到底是快和省了哪一方,是中国还是蒙古国。

但我从刘志林委员的提案里也读出辽宁锦州港有意与天津争夺蒙古国资源出海口的想法。

另一条——据日本媒体2008年4月8日报道,中、日、蒙三国的所谓民间跨国组织正在推动一项名为“东方大通道工程”的资源运输计划,旨在通过铁路及海运将蒙古国丰富的地下资源运往中国和日本。报道称,在这一运输计划下,蒙古的资源将通过铁路从东部的乔巴山经中国的吉林省运至俄罗斯临海港口扎尔比诺,再通过海上运输将资源运至日本的秋田、舞鹤等地。从采矿基地乔巴山至蒙古国境需要修筑约500公里的铁路。而从那里至扎尔比诺则可利用现有铁路。铁路总长度将达到1800公里左右。预计工程耗资近500亿日元(约人民币34亿元),有望在2012年完工。

也就是说,现在至少有3条运输大动脉从蒙古国出发,在中国的沿海和边境城市找到出海(国)口,将其地下丰富的矿产资源运向海外。

而中国为这些矿产资源提供3条路,只不过赚赚过路费。

但这也不可能是当年山大王们“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的霸道赚路费方式,大家从刘志林先生政协提案的那句话里难道就体会不到什么吗?

“蒙古国选择锦州港作为出海口,锦州市具有良好的区位、地理、铁路运输、港口等最佳条件;运距比现在绕道满洲里至大连港转运近800多公里,比绕道二连浩特至天津港转运近约1000公里。”

运输大动脉打通,辽宁和天津会不会为了获得更多的从蒙古国流向日本的矿产的中转过路费而竞相压价呢?

看来,现在蒙古国的总理、总统及东方省省长分别谋求在中国的辽宁和天津打通3条该国资源出海口的做法确实有高人背后指点,其实也正在为中国地方政府未来在赚取过路费上的竞相压价制造先期条件,如果3条运输动脉全部完成,为了迅速收回投资,无论是天津港还是锦州港,以及3条铁路的所有企业一定会以竞相压价的方式为蒙古向日本出口矿产提供方便。

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人家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所有蒙古国向中国寻求出海口事件的背后都有日本的影子,蒙古国与日本有着牢固的“传统友谊”,当然缘于日本可以从蒙古得到丰富的矿产资源,今年3月,日本在金融危机情势下仍然向蒙古国提供了数亿美元的经济援助。

但,这可能还不是全部。

蒙古国、中国、日本之间,除了赤祼祼而简单单的生意关系,我则更关心,据有控制蒙古国的资源出海口对中国有何等重要的战略价值。到2008年,中国已经连续10年成为蒙古国最大贸易伙伴国,中双边贸易总额为28.139亿美元,占蒙对外贸易总额的45.72%,而且,曾经属于中国领土的蒙古国在地理位置上天生严重依赖于中国,则这样的地利优势本应是中国通过控制进出口渠道而控制蒙古国资源流向日本的最大砝码,甚至中国对此的控制可以达到说一不二两头通吃的强度。

但从目前蒙古国与日本试图在中国谋求3条资源运输线并均已付诸实施的现状来看,中国很可能背离这样的优势越来越远。

http://jyel.banzhu.net/article/jyel-4-408493.html

外蒙反华情形严重!

当我们习惯了在报刊看到(某某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是勤劳、善良、友好的人民┉┉"等等这类没有任何价值的套话时,在茫然中不仅会不由自主地产生麻痹,而且也会失去对任何一个特定国家的兴趣。因为,所有的国家人民都被冠以"伟大的人民,是勤劳、善良、友好的人民。"既然没有区别,我们对此还会有好奇、冲动吗?

事实上,这样一成不变的八股文套话,实在是误人子弟、或者说是害人不浅!比如我们近邻蒙古国。长期以来,这个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的内陆国一直被媒体所忽视。媒体的目光只集中在周边俄罗斯、日本和韩国,小国朝鲜是因为有核武器嫌疑才被加以关注。结果,普通中国公民对蒙古的认识,基本停留在大片草原、那达慕盛会、曾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粗浅概念上。

而当大量中国劳工和商人亲自来到那块北方邻国的国土上才意外地发现:原来这个弱小国家的公民很强悍,至少是根本不把强大邻国中国的公民放在眼里!具有骁勇善战传统的蒙古人,无论是借着酒劲儿还是不必用酒当幌子,都经常无故地向中国公民发起挑衅和进行人生攻击。每年,在蒙古遭遇抢劫、殴打甚至殴打致死的中国人不计其数!

在蒙古,无助的中国人更是被迫忍气吞声,因为,无论是入室抢劫、拦路哄抢、街头围攻,蒙古警方都极不作为。低效、低能的蒙古警方必然导致低破案率,而低破案率必然强化案发的数量和逐步朝恶性事件发展。

走在首都乌兰巴托街头,当然大多数蒙古人是文明、友好的,但久居的华人异口同声表示:蒙古人对中国人持敌视态度的比例比其他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都高,这一触目惊心的严酷现实,媒体本来有义务提醒前往那里的中国公民,但是没有!结果,中国人为此要不断付出血的代价!

应该向中国公众揭开弥漫在蒙古境内的"反华"气氛的事实真相。让打算前往那个危险国度的中国人在心理上和物质上有足够的准备,以免无休止地付出高昂、包括血的代价。

鉄木真的后代沿袭了祖宗骁勇善战的基因,这个一到晚上便满街酒鬼的国家,历来喜欢靠拳头来解决问题和发泄心中郁闷。而用暴力征服他人,依然是蒙古男人引以为豪的手段。虽然这个自认为强悍的民族在现代社会已经被远远抛弃在世界各国后边,但遇到比自己软弱的中国人时,还是本能地压抑不住自己的英雄之火!

一个来这里经营房地产的北京老板,驾车途径乌兰巴托市中心广场时,轻蔑地用余光瞥一眼总统府大楼、毗邻的通信大楼以及刚被焚烧的人民党总部说:"这个国家很悲哀,这些都算是最好的建筑了,哼,穷成这样还那么野蛮。中国人挣钱他们生气,但自己又懒,一天到晚光知道喝酒!"

7月,发生在首都市中心的严重骚乱,愤怒的人们烧毁了人民革命党中央总部大楼。这场***表面看来是因为选举不公而引发,实质上却反映了蒙古社会的深层问题。在腐败、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高居不下的背后,是城市化迅猛发展造成的贫富分裂,它在迅速地瓦解着这个以牧民为主的民族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

一位曾在蒙古旅游过的法国人,在谈到蒙古人的时间观念时苦笑地说:"欧洲人对蒙古司机无可奈何!"视酒如命的蒙古司机,把酗酒看做把契约更为重要。所以往往在途中就抵御不住酒友诱惑,停下来豪迈痛饮起来。豪饮的结果不在乎两种,一种是醉酒继续驾车,另一种烂醉如泥丢弃一车的外国游客。

外国游客愤怒地斥责玩忽职守的醉鬼,醉鬼却摆出一副不屑的神奇:"你咋地吧?!就这样!"

一位石家庄商人刚刚抵达首都即遭遇一伙人劫持。通过手机联系,劫匪确认这位中国商人属于有背景的集团邀请,便连人带物放行。惊魂未定的石家庄商人逃出魔爪没有几分钟,正要打车前往合作伙伴地点时,突然又遭到第二轮抢劫!

翌日,借钱买了机票急忙回国,送行的老乡问他何时再来?他干脆地回答一句:"打死我也不能再来了!"

曾有两个在天津大学就读中医的蒙古女学生说过:"以前在乌兰巴托,我们对中国人印象很坏,因为他们总蒙骗我们,但来到天津后,才发现中国人不是都那样。"问题是,绝大多数蒙古人接触不到各阶层中国人,所以容易把有损中国人形象的小商小贩以偏概全。

其实,何止蒙古人讨厌"中国人",无论是欧美还是近邻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度、哪怕是老挝这样经济上相当依赖中国援助的国家,也同样对"中国人"一脸不屑。但这些国家的人民或由于文明程度、或由于宗教信仰,只是内心鄙视或者斥责,但并不会动武。

蒙古国的面积并不小,在世界排行居第18位,但人口却排在137位,介乎在阿尔巴尼亚与阿联酋之间。当然,经济上更不值一提了。货币图格里克与人民币比值为140:1。

蒙古虽然是一个贫穷的内陆国,但物价却一点儿不比谁低。在乌兰巴托,一个极其简陋、充其量相当于中国二星级的宾馆,价格至少在30美元以上。至于国际上通行的家庭旅馆(guesthouse),在蒙古并不存在。蒙古的所谓家庭旅馆,就是居民楼里的任意一家将自住的两居室或三居室摆满上下床铺(一间至少可放8张床),以床铺出租,一般在7~10美元。

经济上严重依赖外国的蒙古,对今天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却始终充满戒心。在蒙古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能说"外蒙古"一词!就如同在朝鲜千万不能说"韩国",只能说"南朝鲜"一样。蒙古人对于"外蒙古"的称谓耿耿于怀、极为反感,因为,这种称谓意味国家主权的高度敏感性。

同我国对于蒙古报道极少一样,蒙古媒体对于中国的报道也不多。相邻的两国彼此其实很陌生,最近,蒙古出现一家独立电视台专门介绍中国。不过,是专门批评中国政府和在蒙的中国劳工和中国商人的。这个节目强化了蒙古人民对于中国社会的误读,极大地毒化了两国的民间交往。

截至目前为止,蒙古是我去过的治安最差国家!特别是中国公民,尤其威胁重重。

你说他们治安有多么差,也不至于,他们主要是针对中国人,因为在外蒙古经商的韩国人和日本人都没问题,惟独中国人,夜晚是不能走出宾馆一步的,否则十有八九你非抢即伤,严重的可能还会性命不保,所以到了外蒙古,邀请单位都是千叮咛,万嘱咐,不让你单独走出宾馆

http://jyel.banzhu.net/article/jyel-4-403270.html

小道消息:蒙古回归中国提案是真有其事啊!

饭局上听客户说的,客户是个投资的公司,在国内投资了很多矿产、高速公路什么的,正好谈到他们公司到蒙古去投资的事情。

    按他介绍,他们有个项目是在中蒙边境开发一个口岸,中国政府照会去了很多次,乌兰巴托就是不批准,而蒙古的地方政府倒是非常积极,整个蒙古南部对重回天朝的愿望强烈,这也是没办法的,每年蒙古南部遭灾,都靠内蒙给粮给草给援助,乌兰巴托是从来不管也管不了的,再加上两边蒙古人都沾亲带故,中国的发展,给南蒙人民印象深刻,因此蒙古南部地方政府经常搞些和中国统一的提案,但北部的官僚们是绝对不干的。

    谈到蒙古的民生,客户就说了贫富差距大,有钱的人也有钱,穷人就不行了,大冬天的乌兰巴托街上到处是光屁股跑的小孩,大人就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抱着酒瓶子,吃完了饭就往衣服前襟上一抹,所以蒙古下层人胸前总黑呼呼的。

    蒙古的投资环境还是很差,他们几个人住的是某部长的房子,结果出来逛街,结果走了两个路口就被洗劫一空,去投资矿产,蒙古政府要征收150%的暴利税,就不让商人赚钱,最后谈判,蒙古政府的底牌就是一分钱不出,拿75%收益。此外据说在那投资,签了字的合同,说作废就作废,一个中国商人和蒙古人合开了一个矿,中国人回来过春节,结果蒙古人就把矿卖了,官司打几年,仍没结果,他还不是最惨的,一个铁二局出来的伙计,因为纠纷,给蒙古人关水牢里了,蒙古居然保留水牢。
 
    至于民主制度,就跟台湾一样,几群人相互斗,谁有钱谁上位。作者不详

http://jyel.banzhu.net/article/jyel-4-375002.html

蒙古反华势力的叫嚣

中国北方人普遍会用鸡八一词来指男性生殖器, 大家有无想过, 这个词无论从发音到字法构成, 全无一点汉语的感觉。本人是北方人, 在南方上的大学, 同宿舍多为南方同学, 我惊呀地发现他们大都不知这个词的意思。 当时我还讪笑他们,现才才知应该被讪笑的正是我和更多和我一样的满嘴说鸡八的傻子。这个词后来我查实更本就是蒙古语, 满语也是类似念法但有所不同, 故论词源, 正根还是蒙古语。 那为何中国北方民间对一个民族男人最重要的命根子的俗称竟然是异族所赐呢? 再听到不是该觉得奇耻大辱了吗?

  近来,一些蒙古反华势力和分裂分子在网上公开鼓吹内蒙独立。近日在文学城网站上就有一个自称蒙古大爷的小丑有对华人极尽无耻之能事的叫嚣。

  对于这样的挑衅,我们该如何回应呢? 一向成熟深刻的你们恐怕也最多会看了就忘而已吧? 不会更不敢对任何外人生气的你们还是会再找本武侠书梦游吧? 为何不也想想这对你们来说一向无聊的话题,把这样的想法告诉多一个人, 那就是: 正确提及蒙古国侵华史, 收回外蒙古!!!

  如果已经没有蒙古国, 也就算了。可偏偏还有,谈什么民族团结?我能和大和民族谈民族团结吗? 岂不太一厢情愿自欺欺人?再让我告诉你一件我身边朋友在蒙见闻,一次我友与几个洋人在外蒙坐火车,有蒙古人上来问:日本?朝鲜?我友回答:中国人。 那个蒙国人上来就当面一拳。
我小时小学一同学其父是当时驻中欧一小国武官,一行外交人员坐火车从欧洲回国, 一路上各国海关保括当时的苏联(那是七十年代)对他们都算礼遇, 唯独在蒙古过关时,除武官一人之外, 其他一行人全部被要求除去有衣物检查,而这又是专对中国人。所有在那个年代坐国际列车过蒙境的人都应该能站出来作证。

  这些对我唐唐大中华民族之后, 也算见贯了。 印尼的暴徒的口头语也是: 因为你是华人。。。 那我们来回顾一下蒙古人对中华文明的残害, 才真应该让我们动容。

  不知大家是否留意, 中国北方人男性普遍会用鸡八一词来指男性生殖器, 大家有无想过, 这个词无论从发音到字法构成, 全无一点汉语的感觉。 本人是北方人, 在南方上的大学, 同宿舍多为南方同学, 我惊呀地发现他们大都不知这个词的意思。 当时我还讪笑他们,现才才知应该被笑的正是我和更多和我一样的满嘴说鸡八的傻子。这个词后来我查实更本就是蒙古语, 满语也是类似念法但有所不同, 故论词源, 正根还是蒙古语。 那为何中国北方民间对一个民族男人最重要的命根子的俗称竟然是异族所赐呢? 再听到不是该觉得奇耻大辱了吗?

  最近日本NHK播了一部叫北条时宗的记述日本抗击蒙古入侵的电视剧,描述了蒙古人对中原汉人的残害。蒙古人在每户汉人家中派出头人一个,这头人不仅吃住在这家汉人家中,还可随意与任意户内的女眷睡觉。而汉每户的新媳妇则要先和屯中的蒙古大头人睡三天再和其家内的小头人睡,最后才轮到她的可怜汉人丈夫。此为蒙古元朝之法典。汉人一向老实,蒙古又曾猖獗 一时,为何蒙古元朝在历代中是最短的?因为蒙古人对汉族人欺凌太甚。而汉人因为每家都睡着一蒙古头人日夜被欺压监视,以至于不得不在月饼里藏字条,这就是八月十五杀靼子的来历。

  由于蒙古人只是想掠夺而不是统治中国,进行了大量血腥的大屠杀。南宋的皇族都没放过。无数中国的瑰宝被抢去被毁坏,无数中国的文化古籍被焚毁,无数中国人的财产被蒙古人掠去,无数中国人被蒙古人残杀无数中国人被蒙古强奸和侮辱,无数中国人被蒙古人抓去做奴隶而受尽折磨和屈辱。据当时偷偷纪录下来的名叫「心史」的文书记载,蒙古人竟然还特别喜欢吃中国人的胎儿. 再有一条,大家都知道百家姓里开头的大姓是赵钱孙李, 现在处李姓以外前三姓决非大姓了?为何呢? 因为元朝蒙古人对几大姓采取了斩尽杀决的政策。当年蒙古兵在福建一城市屠城后,城外可闻流水声一夜, 而那城本无河流, 那才真是血流成河。好了, 不说了。 该做些什么了。 中亚东欧和西方所有文化历史界无不提及蒙古必谈及其残暴野蛮之历史及本质。成吉思汉更本就是比希特勒还可憎的历史人物。这也是为什么今天蒙古国这副落破相。然而做为受害最深重, 连种都被人改写大半的所谓汉民族居然不肯教育下一代客观的历史,还刻意打压像我这样的言论,真是蠢近极至,让我深深怀疑老天会帮这样轻佻无能的民族吗?

  如果你不服,那我们还是好样的, 大家都能做的一件事就是帮忙将此贴贴到各处。

  如果我们当年抵挡住了蒙古铁骑,满州大辨子, 也许我们也能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看着日本以东亚文明的正宗自居。 可我们又有什么资格不服呢?人家拼死没被猪操,说什么比我们有种。

  想要有种也还不晚, 贴此贴! 大家一起,各尽所能,为名为利:收回外蒙!愿天佑中华!

http://jyel.banzhu.net/article/jyel-4-330931.html

美国蒙古学学会

美国蒙古学学会(The Mongolia Society, Inc., USA):于1961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为联合国成员国,同年,在杭锦和斯特尔特等美国著名蒙古学家们的建议和推动下,美国成立了蒙古学学会,成为第一个建立类此学会的西方大国。1987年,美国与蒙古建立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该学会是以研究介绍蒙古和蒙古历史、语言文化为目的的非政治性、非商业性组织。当时委派了以杭锦先生为首的、由7人组成的学会领导组,出台了关于接纳学会成员条件及交纳会费说明等的学会规章制度和委任了学会秘书长、财政管理秘书等。1963年3月,召开了蒙古学学会成员组织会议,正式通过了学会章程,明确指定该学会的职责和目标:1.给美国民众提供关于蒙古人的准确的知识和了解的机会,扶持帮助美国人民与蒙古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建立文化交流关系。2.鼓励美国籍蒙古人在教育和文化领域做出杰出的贡献。 3. 搭建对蒙古学感兴趣的一切学者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桥梁,协助在蒙古学领域的学术合作。该学会逐渐成为全方位报道关于蒙古古今等事物的中心。1963年秋,为了与学会编辑部合并,学会领导组从纽约搬迁到印第安那大学。从1964年开始,在克吕格尔先生的努力下,编辑出版了学会主要论著集《非定题论著》(The Mongolia Society Occasional Papers)和《专题论著》(The Mongolia Society Special Papers)等两种连续出版物。1965年创办了《蒙古学学会消息》(The Mongolia Society Bulletin),1974年改刊名为《蒙古学研究》(Mongolian Studies, Journal of the Mongolia Society),前后刊载了该学会成员和其他蒙古学家的关于蒙古学各个领域研究方面的较高学术价值的多篇论著。1965年建立帝卢瓦呼图克图奖学金,1992年建立了杭锦·官布扎布奖学金,专门以资鼓励那些在蒙古学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年轻有为的学者。该学会的发展比较快,成立的当年就有了近百人的学会成员,成员的大部分为来自各大学和各国的著名蒙古学家、阿尔泰学家和边缘学科专家。1971年会员增加的二百多名,正式注册成功了《非商业性社团》的法定地位。到1990年时会员增加到三百多名,2005年时增加到四百多名,从此成为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在国际蒙古学学会和英、法、德、加等国家设立分会机构的,与其他蒙古学学会和机构有密切联系的,组织性很强的学术团体。美国蒙古学学会成立以来,多次召开了学会年会和各类型学术讨论会议和协调交流等工作,得到了非凡的学术成果和社会效益。目前美国蒙古学学会在世界范围内被公认的西方最大的蒙古学科学学会。


参考文献:

1.《蒙古史学史》,[蒙古]比拉著,陈弘法译,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88年

2.《西方蒙古学(中心/学者/学会):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俄国]戈尔曼著,[蒙古]N·普日布扎布译,乌兰巴托,1999年

3.《国际蒙古学概况》,乌·托娅,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7年7月

4.《二十世纪西方蒙古学》,斯琴孟和,民族出版社,2002年6月

5.中教育星资源库&平台网: http://218.63.248.165/SetServer.htm

6. 印第安那大学蒙古学学会网站: http://www.indiana.edu/~mongsoc/

7.哈佛大学内亚与阿尔泰学学院( Inner Asian and Altaic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USA)网站:http://www.fas.harvard.edu/~iaas/IAAS.html

8哈佛大学中亚研究论坛(. Harvard Forum for Central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USA)网站:http://centasia.fas.harvard.edu/index.html

9. 印第安那大学欧亚学中心(Department of Central Eurasian Studies, Indiana University, USA)网站: http://www.indiana.edu.//~ceus/index.html

2009年5月21日星期四

南韓市民團體發起蒙古造林防沙塵暴活動

南韓社團法人「市民資訊媒體中心」曾於2005年與蒙古自然環境部簽署「亞洲希望之林」的造林計劃,為了預防蒙古沙漠化和沙塵暴,將在蒙古總共種植五百萬棵樹木。

據「市民資訊媒體中心」透露,此次的造林活動就是「亞洲希望之林」計劃之一環,今年將在蒙古的三個地區,從5月開始,總共種植7萬棵樹木。

為了宣揚南韓社會對沙塵暴的關注,已將2002年「超級沙塵暴」襲擊南韓的3月22日,指定為「沙塵暴日」。

據悉,參加今年造林活動的總人數將達到3000多人,包括400多名南韓志工、蒙古自然環境部和綠化帶項目局的官員,以及當地居民和學生等。

財團法人蒙藏基金會

財團法人蒙藏基金會原名財團法人蒙藏學術基金會,係於民國七十四年由社會熱心人士、民間社團共同發起募款捐助設立,並向台北地方法院完成登記;於民國八十一年為擴充推動蒙藏交流工作,更名為財團法人蒙藏基金會,計有基金新台幣肆仟捌佰萬元,每年以其孳息作為本基金會之經常費及年度推動蒙藏工作費之支出。

本基金會係以加強對蒙藏之研究,培養蒙藏人才,推展蒙藏學術文化,關懷服務蒙藏族群,促進蒙藏交流為宗旨,為公益性之財團法人,基金會之董事長及全體董監事均為無給職,基金之主要用途為:

1. 有關與蒙古、中國大陸及其他蒙藏民族聚居之區域之交流活動事項。
2. 有關關懷服務蒙藏族群事項。
3. 有關蒙藏之研究與其應用。
4. 蒙藏論著出版之獎助。
5. 蒙藏人才之獎助與培養。
6. 蒙藏研究機構經費之贊助。
7. 政府機關(構)委託辦理事項。
8. 本基金會自用不動產購置及其他行政支出事項。

本基金會之組織編制為秘書長、副秘書長、秘書、會計、專員;必要時並得分組辦事;秘書長承董事長之命負責基金保管、運用及本會日常事務之處理。

蒙古草原破坏触目不堪那蒙古文化也将面临很大危机

一方土地养育一方人民,一方人民筹造一个文明。所以人类创造出了百花齐放的各种不同的文明。 文明是在他的自然地理环境所赐予的人文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大自然赋予了人类很多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从衣食住行一切的一切。但人类就是得到的越多还想得到更多明知道死不带回去还死里撑着要浪费享乐。石油煤田使劲开采,然后使劲烧掉,丛林树木使劲砍伐,地下水使劲往上抽,野生动物使劲屠杀这里充分体现出人类的自私性。他们只知道索取不知道施舍。从古楼兰消亡深切地感受到了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自身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树木丛林和草原是水源存在的关键,大量砍伐树木和开垦绿洲注定变成了荒漠。当人类把所有的石油和煤都开采及烧完放入大气层时候肯定是意味着一个人类的大劫难的到来。

短短的100年的草原景象有如此意料之外的反差实在另人难以理解。 那丰美的草原 牧草 羊群 蒙古包 牧羊犬 海浪般的马群 狼群 还有野生鹿 野马 .......都已几乎销声匿迹。那牧羊歌回荡的美丽草原生活音符景象只能是从文学上领会想像的对象。现在都有很多蒙古小孩子都分别不出马和骡子,没有见过骆驼...... 甚至很多关于草原生活有关的花草 野生动物 应用工具等的名字用意在大人的记忆中也已慢慢经消失。说到这里其他的也不想提了。草原上的人们也开始住进四方形混凝土钢筋结构的房子里。天天在马路上的汽车尾气及工业烟雾万丈弥漫的城市里冲洗着肺腑。城乡结合并不一定都是好事。即使它能带来眼前经济效益但它会带来很多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蒙古文化生长在蒙古草原上,一旦蒙古草原破坏触目不堪那蒙古文化也将面临很大危机。蒙古文化是千古以来最优秀的最适合自然规律的文化,现在应向全世界推广她的内在涵养和精髓。况且现在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在专门研究着蒙古文化寻找着其精髓(包括语言 文字 政治 经济 军事 生态等诸多方面)。她蕴涵着很多历史 哲学 智慧和世代草原人民幸福和快乐及对未来更美好的向往。保护好蒙古文化必须保护好蒙古草原让草原恢复元气。每一个蒙古草原的主人都要深深的意识到这保护好蒙古草原的刻不容缓的任务和义务。所以我们自己要保护好我们自己的文化更要把他推向世界 让世界都知道蒙古文化了解蒙古文化。为世界的生态和和谐做出我们应做的贡献。至此强烈反对一切非法占用草原的活动保护好我们共同的绿色环境保护好我们的草原文化!我深深地眷恋着祖先传下来的美丽的草原生活 草原文化 草原人民... ... 为她永世共存不惜我一切为她贡献!

古代蒙古族的生态环境保护

蒙古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 蒙元以前蒙古先民在萨满教的氛围中通过对“阿密”(生命) 概念的确认和“天父地母”意识的形成, 产生了原始的生态环境意识。到蒙元时期, 由于蒙古帝国的建立、四季轮牧方式的采用、大汗分封制下草场制度管理体系的形成, 蒙古族的原始生态意识逐步向大生态观和生态化的实践观的方向发展演化, 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意识逐步成为古代蒙古人的约定俗成的知识体系和价值取向。更为重要的是自蒙元时代开始直至清代的历代蒙古族统治者, 他们在继承古代蒙古族“约孙” (习惯法) 的基础上, 不断的对其增补和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进一步的扩充, 使环境保护的措施更加具体化、习俗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例如自蒙元至清相继颁布了《阿勒坦汗法典》、《喀尔咯七旗法典》、《卫拉特法典》、《喀尔咯吉如姆》、《阿拉善蒙古律则》等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典, 基本确立了符合自己文化、习俗传统的法律体系。它使得古代蒙古族的环境保护意识更加社会化、法制化, 为古代蒙古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实的屏障和可靠的保障。
整体而言, 古代蒙古族生态环境保护, 主要以立法、习俗、道德、宗教等形式, 融于蒙古族的日常生产与生活之中, 事实上使这种生态环保思想意识习化、道德化、法制化。在宗教的作用下, 这些思想意识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变成了古代蒙古族人的自觉行动。它保障了蒙古族游牧文明的世代繁衍与传承。概括起来古代蒙古族朴素的生态环保思想意识主要体现在: 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平衡的发展观、对动植物有恻隐之心的伦理道德观、认为自然资源或自然要素是无价之宝的价值观等方面。本文在下面将对这些方面分别加以阐述。


  一、古代蒙古族的人与自然协调平衡的发展观


现代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就是自工业文明以来所推行的片面的经济增长观对大自然无节制的索取所致。这种增长观大多倾向于在数量上的增加和规模上的扩张而不是人类生存质量的提高。这种机械的、单一的发展标准歪曲了发展的真正内涵, 促使环境问题恶性膨胀。这种发展观违背了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平衡发展的原则, 因而是一种不正确的自然观和人地关系观。古代蒙古族人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逐步形成了人与自然环境平衡协调的发展观, 其实质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质的一种发展观。例如: 草场资源和水资源对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来说是其生死悠关的最重要的两种资源, 古代蒙古人为了处理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平衡, 采取了倒场放牧的游牧生产措施。在这种措施里面每个牧户都有自己的夏营盘和冬营盘, 一般在五月份左右迁往夏营盘, 十一月份前后再迁回冬营盘。在无灾之年倒场的范围基本上是稳定的, 即使这样在此期间, 还要移营8 ———10 次多者20 ———40 次不等, 移营的频率和距离完全视植被状况而定。比如, 19 世纪末的喀尔喀牧民移营的距离一般在50 ———60 公里之间; 而20 世纪50 年代内蒙古阿拉善牧民迁移的距离是10 ———15 公里, 最远不超过30 公里。[1 ] (P539) 这种倒场放牧措施一方面既可保障畜牧业经济的正常发展, 同时也保障草场的生态环境的质量, 避免了优质草种的退化和草场的盐碱化或沙漠化, 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平衡的发展观。水资源是蒙古高原游牧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又一重要自然资源, 古代蒙古人在对水资源的利用开发上非常注重对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水在古代蒙古人心目中具有宗教意义上的神圣性, 污染水源就是对水神的亵渎, 所以在生活习俗中规定了不许向水中投掷脏物, 月经期、坐月子的女子不能靠近水井。甚至在习惯法中还规定“禁止向水中溺尿”[2 ] (P128) 、“春夏两季人们不可以白昼入水, 或者在河中洗手, 或者用

金银器皿汲水”。[3 ] (P129) 这种规定主要是为了节约水资源不使浪费, 这充分反映了古代蒙古牧民对水的珍惜和爱护。在珍惜和爱护地表水资源的同时古代蒙古族也合理的开发地下水源, 以缓解地表水源的不足与制约, 拓宽游牧生产的领域。蒙元初年, 蒙古族已普遍使用打井技术。当时的统治者也非常重视对地下水源的开发, 如, 窝阔台汗曾颁布旨令: “川勒地面先因无水, 止有野兽无人住, 如今要散开百姓住坐, 可教察乃、畏兀儿台两个去踏验, 中做营盘的地方, 教穿井者。”到了元代, 由政府组织人力在漠北干旱地区凿井已成为扶持牧业经济发展的既定政策。也正是这项政策使古代蒙古族传统游牧业局部改变的对自然力完全依赖的状况, 拓宽了蒙古族的游牧空间, 缓解了原有草场资源所承受的外部压力。使得当时草场资源能保障其系统的物质的流动、能量的循环、信息的传递渠道畅通, 对保持良好草原生态环境创造了客观条件。

2 论古代蒙古族的生态环境保护

古代蒙古族的协调平衡的生态环保思想意识也体现在他们合理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态度上。例如,围猎是古代蒙古族的一个习惯, 在蒙古帝国时期围猎曾被作为训练军队的重要手段, 这充分说明当时的野生动物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当时的蒙古族人并不是一味的作灭绝性的猎杀, 而是要放走母畜和仔畜, 以保证野生动物的繁衍, 甚至在紧张的军事行动中也不例外。例如, 成吉思汗西征时, 下令大军路过的地方的一草一木任何人不许动用。西征返途中, 组织大军围猎捕获野生动物数十万, 却烙印后都放走了。因为当时正值野生动物的繁殖季节。后来的蒙古族统治者甚至把保护野生动物上升到立法的高度。如元朝《刑法志》规定: “诸每月朔望二弦, 凡有生之物, 杀者禁之。诸郡县正月五月,各禁杀十日, 其饥馑去处, 自朔月为始, 禁杀三日。”[4 ] (P2683) 几乎所有元代统治者都下达过保护野生动物的法令。如蒙哥汗虽然本人非常喜欢打猎, 他也曾下令: “正月至六月尽怀羔野物勿杀。”《元史》也曾记载说, 蒙哥汗“性喜力畋猎, 自谓尊祖宗之法, 不蹈袭他国所为。”[5 ] (P54) 大德元年(1297 年)二月二十八日, 元成宗铁穆耳也曾下旨: “在前正月为怀羔儿时分, 至七月二十日休打捕者, ⋯⋯如今正月初一日为头至七月二十日, 不拣是谁休捕者, 打捕人每有罪过者。”[6 ] (P2683) 实际上从元世祖忽必列开始以后的每位元代大汗都下过保护野生动物的法令。还规定了许多禁猎区, 禁止打捕野猪、鹿、獐等动物, 保护天鹅、鸭、鹘、鹤、鹰、秃鹫等飞禽。古代蒙古族的自觉的生态平衡思想在13 世纪的马可波罗笔下也曾有过记载: “ ⋯⋯. 禁止大汗所属各国的所有臣民在每年三月至十月间捕杀野兔、獐、黄鹿、赤鹿之类动物或任何其它大鸟。这种命令的用意在于保护鸟兽的繁殖增长。凡违禁者严惩不贷。”明代官吏萧大亨也颇有感触的写到: “若夫射猎, 虽夷人之常业哉, 然亦颇知爱惜生长之道,故春不合围, 夏不搜集。”[1 ] (p538) 可见, 元朝蒙古族统治者通过立法的形式保护野生动物, 在客观上保障了当时蒙古族的人、畜与环境的协调平衡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环保思想意识能够在古代蒙古族中绵绵传承, 保障了蒙古高原生态环境的平衡。如北元阿勒坦汗时期所颁布的《阿勒坦汗法典》、清代时期所颁布的《喀尔喀法典》都明确规定了保护野生动物的内容和制度, 而且这些法令和宗教常常融合在一起, 渗透到古代蒙古族人的生产和生活中, 成为其约定俗成的知识体系和价值取向, 从而不仅在百姓的生活中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还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管理制度, 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行动。

  二、古代蒙古族对动植物有恻隐之心的伦理道德观

自以人为中心的近代工业文明以来, 人们往往把树木、动植物等看作是自己利用的对象认为自己有权对自然界的动植物进行任何处置, 而没意识到自己其实也是生物的一员, 应该具有与其它物种和诣共处的道德。也就是在这种错误生态伦理道德观的支配下, 导致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自然资源的不珍惜, 极大的损害着后代人的发展权利。古代蒙古族则恰恰相反, 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对动植物有恻隐之心的生态伦理道德观, 这主要体现在他们的宗教信仰和实际的许多法规及其生活习俗之中。在蒙元时期蒙古族大多信仰萨满教和藏传佛教。佛教教诲人们慈悲为怀、严禁杀生。无端伤害它们、杀害动物, 损害草木均被视为“作孽”, 佛教声称要拯救一切生命, 普度众生。萨满教崇拜大自然, 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有生命、有神灵, 其教义里面同样也隐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也正是这种宗教信仰思想, 支配着人们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奉行一种正确的生态伦理观, 甚至连最高统治者也不例外。例如, 志费尼在《世界征服者史》中这样描述到: “最后除了几头伤残的游荡的野兽外, 没有别的猎物了, 这时, 老头和白髯翁卑恭的走近汗, 为他的幸福祈祷, 替余下的野兽乞命, 请求让它们到有水草的地方去。于是他们把猎获的野兽全集中一起, 如果清点各种动物实际不可能, 他们只点猛兽和野驴便作罢。有个朋友叙述说, 合罕统治时期, 一个冬天, 他们照此行猎, 合罕为观看猎景, 坐在一个小山头上, 各类野兽就面朝他的御座, 从山脚往上发出哀嚎和悲泣声, 象请愿者祈求公道, 合罕下诏把它们通通释放, 不许伤害它们。”[7 ] (P31) 同时前文也提到从蒙元开始的几乎每位蒙古族统治者都曾用立法的形式严禁大肆滥杀野生动物, 特别是怀孕和带幼仔的动物, 充分显示出古代蒙古族对野生动植物的仁慈和恻隐之心。也正是这种对动植物的有恻隐之心的生态伦理道德观, 使得古代蒙古族把山川大地与神灵等齐, 把其他生灵与人类齐同, 客观上提高了自然环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同时对人们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产生了很强的道德约束作用。

  三、古代蒙古族认为自然资源是无比珍贵的价值观

近代工业文明以来价值观认为水、大气、生物等自然资源是无价值的, 在其所属的经济核算体系里, 没有自然要素和自然资源价值的地位。这种错误的价值观把对经济利益最大化追求作为唯一的目标和价值尺度, 从而导致环境成本外部性的产生。而古代蒙古族对环境的价值观恰恰与现代社会相反, 他们甚至认为许多自然资源的价值超过了个人的生命价值。《元史·本记一》记载成吉思汗七世祖篾年土敦之妻那莫仑合屯, 就曾因押刺伊儿部幼儿挖食她牧场的“速敦”草根, 破坏了她的驯马场,双方发生重大纠纷。结果那莫仑和她的八个儿子被杀。这场祸起于无知幼儿对草场资源的破坏的事件, 反映了草原等自然资源在蒙古人心目中的价值。蒙古族的习惯法中有明确规定, 破坏草场可诛杀其家。事实上, 由于蒙古族所信奉的萨满教的宗教作用人们对水和动植物等许多自然资源都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并在实践活动中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如萨满教对水至诚崇拜: 水者, 地之血气; 水者,万物之本源。基于这种观念萨满教水神神话中认为有了水才有了人。很明显在这种观念里面水等自然资源的价值地位与神灵等齐, 而正是这种有神论的宗教信仰使得许多自然资源在古代蒙古族人的心目中具有无比珍贵的价值。如果剥去这层神秘的宗教面纱, 实际上就是古代蒙古族看待自然资源的价值观, 它对保护古代蒙古草原生态环境的协调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 古代蒙古族人出于自己生存的需要, 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一套蕴含着非常正确和朴素的生态环保思想意识。即人与自然协调平衡的发展观、对动植物有恻隐之心的伦理道德观和认为自然资源是无比珍贵的价值观。这些思想反过来通过宗教和立法手段融于整个社会的实践活动中, 使之逐步习俗化、社会化、制度化。它对古代蒙古族地区的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起到最根本的作用。但是在清代出于统治的需要, 清代统治者在蒙古地区大力推行佛教, 几乎在每个苏木都兴建了佛庙并强制百姓当喇嘛导致生产关系中劳动结构发生了与草原游牧文明不相符合的变化。同时内蒙东部地区和土默川一带出现农垦区也改变了蒙古人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再加上清代推行的旗县区域划定制度限制了游牧的轮牧范围等人为因素的作用, 蒙古地区的生态环境开始出现恶化的趋势。更为严重的是特别是建国以来的农垦活动和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利益驱使, 使得内蒙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空前恶化, 曾一度成为我国北方沙尘暴的起源地。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重温历史不仅可以挖掘、整合古代优秀的民族文化成果, 而且可以明示现在, 对今天西部大开发建设中民族地区的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更重要的, 对我国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提供有益的智慧启迪, 这是本文的命意所在。

蒙古文化能拯救蒙古人吗?

好多朋友谈论关于蒙古文化和蒙古人的话题。大家都想以蒙古文化拯救蒙古人,这是大家的主流思想。我特
别了解蒙古国,布里亚特(俄罗斯境内的)和内蒙古,还了解点新疆蒙古人和青海的台吉纳尔蒙古人。这里
我想,主体是蒙古国和内蒙古蒙古人吧(望除这两地的蒙古同胞谅解我一下!)。我想问一下大家咱们的传统的蒙古文化能拯救咱们吗?传统的蒙古文化和当近先进生产技术接轨了吗?蒙古文化跟得上世界发展的脚步吗?
(*望大家注意一下:我没有全盘否定自已民族文化的意思,而只是就事论事!*)

蒙古人走到今天的地步,愿因很多,我想到的大体这几个主要原因:

  (一)内部原因。蒙古马马蹄踏遍欧亚大陆大部分,蒙古人征服了当时人们所知大陆的大部分。建立了强大的“跨国际”的政权,当时的驿站(Ulaaurtee)像今天INTERNET联接你我他一样把世界联起来。当年就像当今美国,甚至比美国还强大。可是,结果四分五裂,内部明争暗斗,残忍无比。所以有比喻(蒙古语的)说蒙古人像Uutand orson yamaan ever(‘装在袋子里的羊角’的意思)。具体的例子,大家也很清楚,我没必要提。有个我家乡的笑话说:在上帝面前蒙古人,俄罗斯人和美国人做坏事。上帝要罚他们,杀死他们。但上帝是忍慈的嘛,所以跟他们说“ 你们死前可以提任何要求,除了直接走出我要让你们煮死的这大锅”。原来上帝要在大锅里煮死他们。这时美国 人说要条长长的绳子,俄罗斯人说要高度酒;蒙古人想了半天,而还没来得及说要什么,就到时间了。锅底开始 烧火了,这时美国人很有秩序地,抓起绳子,一一爬出锅外了;俄罗斯人大家都说‘就死嘛,先喝个通快才死’,喝了大醉,迷迷糊糊;蒙古人看着美国人都出去了,他们也拿起那绳子要出去,但是,一个拿上绳子了,另一 个过来拽他说‘我先出去,你下来’,诸如此类,挣呀挣,谁也没能出去都和俄罗斯人一起被煮死了。

shahai(满人的鞋子)所遭踏。满清对蒙古人来个软刀杀法。在广袤的蒙古地区更进一步更广泛地实行佛教支流喇嘛教,从而慢慢地消弱蒙古人的斗志和身体素质,减少蒙古人的人口数量。每次国内“叛乱”或外来侵略当上(作为)矛尖和刀刃的就是蒙古人

尤其是科尔沁和喀拉喀(现在的蒙古国)蒙古人充当瞒人的先锋,阵呀和图沙国内“贼寇”,说白了大多数和大部分是自已的同胞。

是谁破坏了内蒙古草原生态?

是谁破坏了内蒙古草原生态?探讨这个问题不是要追究让谁承担内蒙古草原生态恶化的责任,而是要梳理清内蒙古草原生态被破坏的由头和路径,从而找到恢复和保护内蒙古草原的方法。

毋庸置疑,近代以来的自然因素变化是主导原因,而人为的过度开发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于自然因素变化我们无可奈何,而人为因素是可以追究一番的。

从大清帝国晚年算起到现在,生活生产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的人们自然是脱不了干系的,这些人们包括当地的牧民、外来农区移民及驻地单位。他们从事过载过牧、开垦耕种、工业开发是导致草原生态恶化直接原因。但他们或受生活所迫、或受农耕文化影响、或受命于上级,是无奈之举,布衣之民不能承担这个责任,责任在他们的上面。

他们的上面是历朝历代位居决策者和管理者们行列的肉食者们,他们应该比布衣者承担更多责任。但又怎能全怪他们呢?决策者的决策只不过是对各种自然、社会力量因素的平衡和调控,不能指望他们有多少先见之明,提前预料到生态这个大问题。只能怨决策时,没有一个强大的保护生态的声音和力量供给决策者。

专门给决策者提供这个声音和力量的是生态工作和生态教育者。这些人们没有形成强大的保护生态的声音和力量,以供给决策者平衡负面生态力量。所以内蒙古草原生态恶化的最大责任者是这些人们!

近年来,中央政府为内蒙古草原生态建设和恢复作了大量工作,其决策主要是源于决策者亲自感受到了内蒙古生态恶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和对华北生活环境的胁迫。生态工作和生态教育者并无什么先见之明和强大力量供给政府决策。

内蒙古生态环境成这样 以我看有两个原因是最主要的 1:全球变暖 2过度开垦问题 这里有两个阶段 一是清末民初 二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王震当农业部长时你们在破坏这片草原啊 你们没来之前草原好好的 你们每到一处,所到之处都变成荒漠!你们是光知道所取不知道保护的种类

全球变暖的影响危害可能以后会明显,现在内蒙古成这个样子主要是50年代以后中国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思想指导下大量支边开垦土地,内蒙古本来干旱,而且风也大,很容易沙化

内蒙古可利用草地面积为6359万多公顷,目前退化草地面积已达3867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原的60%。素以水草丰美著称的全国重点牧区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退化面积分别达23%和41%,鄂尔多斯草原的退化面积达68%以上。

  以往沙尘暴基本上是从阿拉善盟和巴彦淖尔盟的沙漠地带发起,今年却东移到乌兰察布盟和锡林郭勒盟,这就向世人拉响了最令人担忧的生态警报:美丽的锡林郭勒草原也已严重沙化。锡林郭勒盟的东乌珠穆沁旗是内蒙古乃至世界上最为典型的草甸草原,当地草场退化面积已占全旗可利用草场的66%以上。

  以荒漠草原为代表的阿拉善盟和伊克昭盟,草原退化、沙化之势更为严峻。与50年代相比,阿拉善左旗的草地覆盖度降低了30-50%,目前荒漠和半荒漠已占到了这个旗草地的96.9%。

  内蒙古天然草地生物量占全国草地生物总量的19.7%,是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天然屏障,但因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比较脆弱,一旦破坏就会给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那就把牧民人道毁灭不就好啦?过度开垦草原,也不保护植被。都人道毁灭,没人放牧自然草原就肥沃啦!内蒙古破坏草原的主要是耕地太多,
内地迁居内蒙的汉蛮农民应该负主要责任!他们不考虑草原生态脆弱的现实,强行开垦重地。结果造成严重沙化!天气大旱,牧场超载是次要原因,牧民不可能自己故意破坏自己的家园!

蒙族人到底有多少被汉化了,蒙古族这个词,又有多少已经只是个户口本上的概念了。再看看满族,民族语言文化都快消亡了。

事实上你们开垦草原就是错误的!草原土层薄,不适合种地.

为什么开垦草原?中国缺这块地种粮食吗?未必。但中国要用农耕文化替代那里的草原文化,这才是根本目的,看不透这一点,妄谈什么环境,都是白说。蒙古人现在生活的怎么样,没有汉人行不行,这都是明摆着的,

保持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为什么少数民族都要走同化于主体民族的道路?

2012年圣主诞辰850周年,我们准备好了吗?

2012年是"众汗之汗""千年第一人""史上最成功的人"(极尽所有赞美之词)伟大的圣主成吉思汗诞辰850周年,虽然距今还有3年多,但作为蒙古人,我们准备好了吗?
2006年大蒙古国成立800周年庆祝时,中国蒙古族几乎是悄无声息的,援引BBC的话,也许中国蒙古族真的已处于边缘. 也许,两年前我们还有"借口":我们在56个民族共同当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开纪念中国历史上一个"朝代",也许是有损和睦的. 但3年后圣主的诞辰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搪塞过去呢?中国历史书上也写着成吉思汗是"民族英雄"

在1962年,圣主诞辰800周年时,内蒙是庆祝了的(规模未知),相反,外蒙当时迫于苏联的压力,没有大搞.
就我个人看来,此次纪念意义将颇大.首先,它将是世界蒙古人接受现代文明以来第一次全体纪念圣主诞辰(如果是"全体"的话),它将再次增强世界蒙古人的自豪感,不仅很有利于蒙古国经济的发展,对于中国和俄罗斯的蒙古族来说,也是一次积极复兴民族文化的契机. 当然,世界蒙古人能共同纪念,那也将是圣主所乐见的,尤其是蒙古人间的交流. 所以,可以这么说,现在中国和俄罗斯的蒙古族应该多攒些钱,不管到时内蒙和俄国的纪念如何,应该去圣主的出生地拜谒一下.而蒙古国也应在这3年多中大力发展经济,完善基础设施. 世界蒙古人也应拿出不亚于举办一界奥运会的热情!圣主在天有灵,也许也会为我们这些"不挣气的"子孙欣慰的

消灭游牧文化等于毁灭草原

我是内蒙古人,在内蒙古大学七年,从小接受汉族教育,被人家称为汉奸,基本上我们这一代都认为游牧文化是没落了,只能做为点缀,农耕文化是先进的,我也是在牧区长大的,我每一个受到高等教育的人,对游牧文化是悲哀的。刘书润:我不这么认为,蒙古游牧文化还是先进的,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很好继承。

蒙古建立元朝,把中国都占领了,如果说当时他的文化是先进的,为什么最终是被汉文化所同化呢?他曾经想把汉人赶到草原,但没有成功。

有人讲欧洲为什么发展这么快,蒙古族和汉族老打胜仗,但文化上老打败仗,因为汉族是强大的农耕文化,世界上最具同化力的文化。大家公认。但这个文化怎么形成的,他与少数民族补充吸收融合有很大关系,欧洲没有黄河那么泛滥,治河是农耕文化重要的起因。因此欧洲的农耕文化没有发展起来,蒙古文化对欧洲文化整个冲击力作用反而比我们这儿大。很多民族虽然种地了,但有很强的游牧意识,比如德国人。游牧的东西升成资本主义的前期文化,商业的文明与游牧的文明。为什么说是先进的。是针对某些人说是落后的来说,文化是不应当分先进,落后的。这东西不好说。我们搞生态,狼在草原上走动,有利于牲口的警惕,有利于牲口的健康,因此蒙古族对狼的谚语,方法绝对是先进的,对老鼠是先进,他放牧的理念也是先进的,所以蒙古族理念更接近西方。跟我们汉族区别顶大。他更容易和西方的融合在一起,和我们的汉族理念差别巨大。

我这套东西和加拿大的人讲以来很接受,反而和汉族的同行,格格不入。我讲伟大的蒙古族,有人讲刘书润老师比蒙古人还蒙古人。北京知青对草原对蒙古人的感情没法说了,命都可以搁在那儿,现在许多退休以后回去了,《季风中的马》,普通的电影,北京知青一看就哭,为什么北京知青单独有这个现象,为什么山西,云南知青没这个现象,象狼图腾的作者姜戎在内人党时和几个蒙古知青为了保护蒙古牧民打死了人关在牢里好多年。往往是外族人对蒙古文化这么热心,他有个反差的问题。北京缺什么,缺真情,草原的真情让人忘不了,马小丽,草原合唱团,在东乌旗的知青,现在一提东乌旗就哭,就是这个感情。你要提蒙古人野蛮,关系混乱,她会跟你拼命,她在下乡的蒙古包里才不到二十岁,她有个蒙族的干哥哥差不多岁数,因为嫂子生病,整整两年她和蒙族哥哥两个单独在一个蒙古包里放羊,整整两年没有任何事,两人特别好,是纯真的感情,牧民很简单,感情真挈,我在草原所,内大朋友都是蒙古人。说老实话,蒙古人的感情就是一个字爱。狼的性格,大恨大爱。我考进内大的成绩是倒数第二,我在内蒙不愿参加文化大革命,我不带一分钱不带一斤粮票在草原游荡,整整一年,一开始把我当小偷打信号弹给抓起来。

这一年对我一生教育太大,我和牧民生活在一起,把我一辈子都撕开了,以前的教育都滚他妈蛋,真正的牧民对我的教育,真实感情没法说了,一年回来以后,一年我没洗过澡,穿着破棉袄打饭。最后,我也成了专家了。最大内大李博把我调来了,教授们都说我身上味大,虱子多,学生不叫我老师,叫刘师傅。可是我一年之后与别的老师就是不一样,我感激牧民。这是大的课堂,他真正的出产不是牛羊肉是知识是真情,是这此些东西。草原是个大学校。草原的草与蚊子都是灵性。一根草是一个朋友,一草一木都是爱的大家庭。有一次我在大草原上迷路了,走不出来,最后坐在大草原上,哎呀,我数这个草五十多种草,最来来一个牧民把我带走了。所以不是牛羊肉是文化,是我们真正改革开放需要的。改革开放了,我们中国人希望象蒙古人一样友爱团结,成吉思汗伟大就是因为靠的这种精神,我在北京大街上就经常穿蒙古袍。我非常骄傲,我们十二个毕业的学生,没想到刘书润成为真正草原专家。我靠牧民这些东西成了专家。我们真正的草原经验在牧民之手,我们生态保护区,保护法,蒙古人是最多的,我们为什么不把这些东西学会了呢。我是要报答蒙古族兄弟,捍卫蒙古族文化。

我们希望蒙古族多出些精英,但我们希望蒙古族保存传统的文化,保存固有的载体。我们还有一个项目,重新恢复游牧,让嘎查长与牧民组织起来。满族很伟大,但他的文化没有了,黑山白水都农耕了,我们蒙族不能成为第二个满族,要留下固有的东西。基地,不是保证原始不动。但要保持流动性,游牧性,与自然融合的先进性,在这个地方现代化。

东乌旗是不是有个造纸厂污染很厉害。
被我们赶走了,我是参与这个事的,我们大草原水比黄金还珍贵用黄金般的水生产纸,得失是不成比例,把我们的母亲河都污染,告赢了,一个北京老知青起了作用,下一步牧民自己组织。结果这个厂又搬到另外一个旗用柳条造纸,我说你用柳条造纸干嘛,你用我的脑蛋造纸嘛。草原工业化,污染影响巨大。我们拼着命保草原。

草原上曾诞生过很伟大的民族如匈奴,鲜卑,唐与隋的重要民族,现在都消失了,消失的原因有几个一个是战争与瘟疫,一个是民族融合,我们现在北方的汉族有很多鲜卑的传统,我碰到好多蒙古人除了说自己是蒙古人外一句蒙古话也不会说。就象你这个蒙古人一样。

满族的文化就是这样,怎样保存蒙族的文化。这个太难了,要留下载体,留下回归之路,只有在东乌旗做文章了。南边早完了,不让他们消失。蒙古族是非常聪明的民族,接受其它的文化非常容易。不是拒绝现代的东西。乌日娜,歌唱家搞了电脑班让牧民学电脑,还要搞英语班。什么意思呢搞生态旅行,让他们先进,让他们提高,才能对自己的文化自我定位。有一部分必然失去自己的文化走向现代社会,这也是我们提倡的。
如果整个世界都美国化,我们汉族的东西也失去,都象一种文化,那世界文化就荒漠化了,还是保护文化多样性,当然文化的多样性与生态的多样性是一致的。世界多文化多民族是我们需要的,象保护珍希动物一样保护我们自己的文化。
生物多样性是稳定基础,是富强的背景。文化也是如此。当然我们有很大的困境,是进化论与生物多样性的矛盾。咱们世界上七十年代,有一个世界范围的大辩论,把进化论冲击得乱七八糟。我们当时正好搞文化大革命脱离了世纪大辩论。进化论学说始终没有好好研究过,我们现在许多东西还是进化论的那套东西。统治我们整个思想界。为什么说多样性是稳定性基础,就象广告说的“一个好,再好也是不好,大家都好才是真的好。”我们不求一个最好,中国乒乓球队长年世界冠军,完蛋了,整个乒乓球运动完蛋了。NBA就不是这样,成了世界运动,生态环境恶劣就是一个建成优势种优势度越高,沙漠就是沙化,真正的热带雨林丰富多彩。这样产生物种最多,文化最多。我们物种多样性比美国强得多,美国物种少,没有,他还要买,人为增加多样性,美国说你日本永远赶不上美国,你的多样性比我差远了,美国是用多样性来跟你搞,你一国两制,人家一国五十制。到加拿大某个地方,他要保持法国巴黎公社制度。人民公社我们全垮了,我们农村暗地里还保持着人民公社,可人家以色列,公社还有啊。我们就不允许这些多样性存在,统一了,一致了才行。这么观念摆着呢,一样才好呢,稳定了,好管理了,好统治了。我们认为不是这样的。中国最值得骄傲的就是多样性强,我们的地区差别大于欧洲国家之间的差别。一个西藏,一个广州差别太大了。中国的多样性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们地区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民族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历史上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是我们最值得骄傲的东西。我们最丰富的资源是多样性,是我们历史资源,我们从来不把历史当作资源来对待。例如文化大革命,大家说动荡不好。文化大革命是多么宝贵的资源啊,包括大跃进。大跃进,我们没按资源来对待他,所以我们老犯错误,可是我们哪次认真对待过,我们草原开荒开了多少年了,从满清开始,没有一次开荒下场是好的,可是我们有一次认真对持过,没有。中华民族有丰富多样性,有丰富的历史资源,可是我们对我们的多样性我们怎样对待,这是我们年轻人值得思考的东西。

我是做人类学研究,发现一个弱势的文化如果不向强势的文化学习不向他同化是无法生存下去的。有些人说我们的文化是特色的要保护他,可是身处在弱势文化的人会说为什么我们保护民族多样性失去享受现代生活的权利。蒙古族的人会说工业文明也很好,为什么要我们呆在草原上,让我们享受这样的生活。比如生态旅游,本来祭天仪式,古人是相信的,认为是有用的,现代蒙古人不相信,但为了旅游恢复了,这种文化是给游客看的。

我们做的事情,并不是这样的。我举个例子:我们很多的地方,牧民很抵制,有一个地方有一百多个猎民,国家给他们盖了房子,把他们的枪没收了,让他们强行下来。一下来就有一个老太太,摔倒了,骨折,六个青年自杀了,十个青年逮捕。于是一个老太太又领着他们回到林子里去了。前些日子,我们和老太太住了一周。他不象你说的是一个自然现象,如果是自然的,一些人到美国去都可以,自然进程是不可避免的,民族不是永远存在的,汉族也没多少年,是变动的。蒙古族也是很多民族杂合在一起,这是自然的进程。这是很自然的,不是消灭掉是自然的,我们是允许的,现在不是,他是极端的方法,跟你闹。我讲的那个群猎民,其中有一个画家自杀了,他们养驯鹿,国家把他们搬出去后,他们只能喂驯鹿草,但驯鹿只吃地衣。怎么行,没孩子了,不是自然进程,是强制进行的。我们牧区很多事情是强制这么干的,你说草场退化了,他把你围起来保护区,你给我进城去,端盘子去,老牧民怎么做这个事,所以他不是一个自然的进程。说什么内蒙草场90%退化,50%严重退化,胡说八道,现在内蒙草场没那么严重。为了捞钱,为了把牧民赶进城市失去草场,这么干的,它不是一个自然的进程。我们反对这个东西,当然从我们心情来说,对弱势文化是有保护的意义,这种心情都没有的话,否则的话更促进他们发展,尽量维持多样性。

牧民恢复游牧决心那么大,因为羊不能放了,水都没法用了,现在苏木学校都砍掉,五六岁的孩子逼着你在旗里上学。几百公里上小学。他们用各种方法逼着你离开草场。死活给强人收取地租不是自然进程,甚至提出口号“消灭牧民”。很多是政策失误造成的。以前一个东乌旗一个王爷都用不了,二三个人就管起来。草原不是羊多了,是官多了,一个官抵一万只羊吃草,我给他算过的。不是历史演变是强加的,是这么闹的,他有意识统一。其实内蒙古人说我们比外蒙古的蒙古人还仗义,我们有这么大祖国,你们外蒙古草场退化去哪儿,我们退化了可以去广州。我们分裂谁啊,北京是我们的,草原是我们的,蒙古人就是这个气魄,他不搞分裂。

我觉得文化无所谓强势弱势,文化都在某个特殊区域产生出来,在这个区域他是强在的在另一个区域不一定是强的,为什么我们说一个文化是弱势强势,是因为权力喜欢某些文化,有些不只是权利,还有社会经济基础。有些文化为什么很弱,因为他发不出声音。我们讲美国现代化是最好,美国的生活方式是对世界威胁,因为它需要很多资源,所以强势文化就是先进的吗?未必只是掌握权利,所以如何保护弱势文化,一个词:赋权,让他们自己在自己土地上分析判断自己的文化。是你的文化好,还是我的文化好。

如果按进化论来说,地球上最好的动物就是人了,其实每样生物都有存在的意义,而有物种有些是进化,有些是退化。各种途径都有,不是过去一个线一个线,现在我们生态学课程都不讲进化论,如果说社会是进化的也是从进化论来的。生物其实不是进化的,也有退化。

第一眼见到老先生,虽然之前已经耳闻一些有关他的朴素与“土”的传言,有了一些心理准备,但还是大大的吃了一惊。要不是他的身后一同站着去火车站接他的同事与志愿者,我一点也不会相信出现在办公室门口的这个土的掉渣的老头就是“刘书润教授”。

他穿着一件青色的中山装,胸前的口袋里插着一只看上去很古老的钢笔,口袋的边沿已经磨破,袖口也已经磨损得发毛了,头上戴着一顶同色的布帽,除了在乡下,我很久没有见过这样的帽子,进了屋,才发现他在深灰色的裤子底下穿了一双旧的分辨不出颜色的旅游鞋,随身的旅行箱也是小小的,旧的咖啡色。他这身行头,走在繁华的广州街头保准会被人认做来打工的农村老头。
这个我见过的最“老土”的老教授,果然非同一般。
之前打电话给他,他就主动提出要坐火车过来,从北京到广州,二十几个小时,六十几岁的年纪,我们本打算让他坐飞机,他硬是拒绝了。老先生的节约与朴素可见一斑。

老先生很喜欢与人聊天,聊他的研究与思想,聊他的草原,他说话的时候笑笑的,眼睛迷成一条缝,露出缺损了几颗而参差不齐的牙,脸上的皱纹挤成一堆,挺可爱。由于当晚在大学城有讲座,我们存心要他休息一阵,以免太劳累,他闲不住,不停的讲,说的都是跟草原有关的事情,说的眉飞色舞。他经常一个人在草原上采样,研究草原植物,背一个旧军用水壶,一个破布包装几个馒头,跑遍了整个草原。
(kV!aXm3w5b"z }0 聊天中才得知,老先生来前根本没搞清邀请他来广州的是什么人,什么组织,只听他老伴说是什么上海的组织又是什么广州的,没弄明白,反正是有人请他做讲座,老先生就买了票过来了,他也没手机,我问:要是没人去接你怎么办呀?老头笑眯眯的回答:我就想啊,到了之后要是没人接,找不到的话我一转身买个票又回去了。呵呵,可爱,这么单纯的老头,只听得有人愿意听他讲他的草原,不管什么三七二十一自个就过来了。
老先生最喜欢讲草原的历史,游牧文化,还有惊人耳目的“文化进化论”,他这个在草原上生活了差不多半个世纪的汉族,对草原充满了深厚的感情,他得意的是别人都说他“比蒙古人还蒙古人”。他收集了大量的草原民歌,草原故事,写在本子上,厚厚的一摞。他说起草原荒漠化背后的深层原因,情绪激昂,在他的文章里曾写道:草原文化与体制与内地趋同是草原退化的人为核心因素,在草原上"干部与狼,老鹰处于食物链的顶端",给草原带来沉重的负担,一个干部等于一万只羊。说着这些尖锐铿锵的言论的时候,老头一脸的激动。这些旗帜鲜明的观点曾经给他带来一些麻烦,但是老头一点也不怕,他说,只要我说的是真话,是事实,总有一天大家会接受这些观点。
除此之外,老头给我最深印象的是他强烈的反思精神,生于1938年,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见证了国家天翻地覆的变化,对于一些历史事件,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与反思,他经常说,犯了错误不要紧,重要的是要承认,吸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很淡定,虽然讲的都是让人悲哀的事实,他的表情却没有丝毫的“苦大仇深”,我问他,看清了这些事实却无力改变,会不会悲观?他哈哈一笑:不会悲观!我觉得咱们的国家还是会越来越好,毕竟历史的脚步是没有人能阻挡的,老百姓最清楚这些事情,群众的力量最有力,毕竟看到像你们这样的年青人在做这些事情,我不会觉得悲观。
老头说当年他的同伴,一起做植物学研究的,坚持到现在的就他一个人了,年轻一代的也没几个人愿意做这个枯燥的工作,后继缺人,说起这个,老头有些惋惜与无奈。
那天吃完饭后,老头把自己用过的一双一次性竹筷子用纸擦了擦,放进了自己的破包里。他不说话的时候,活脱脱一个和蔼朴素的邻家老头。

文革时期内蒙古武斗和军管

在和讯博客看到一篇关于内蒙武斗的文章,说内蒙67年1月军队和红卫兵发生冲突,是全国武斗第一枪。印象中,上海的一月风暴(后来引发大闹怀仁堂)才是第一家。后来在老鬼新浪博客看到宇鹏发的帖子,才知内蒙古那一枪是2月初打的,夺权比上海要迟,但军队开枪杀红卫兵,的确是独家开了先河。所以后来才有滕海清中将奉命改组内蒙古高层,并奉命大抓内人党。

1967年1月,离开了喧嚣的北京,离开了那漫天的阴霾和暗红色的夕阳笼罩的城市,我们在归程间奔向河套地区。火车过了卓资山,在苍茫的原野上奔驰,远远望见北方的塬上隆起的大山的阴影。那是河套平原北部天然的屏障——大青山脉,属于阴山山脉。而眼下的卓资山,则是这个东西千里的平原的东部战略支撑点。从此向西,远远别离了桑干河流域的土黄,洪荒,逐渐进入历代草原民族欲南下侵扰中原的最大的战略集结区域。岁月悠悠,沧海桑田,昔日的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千里草原,已为农耕文明和新型的工业文明变成了沃野和散布平原各处的工业基地。望着车窗外闪过的景物,我沉郁的胸怀,不觉开朗起来。
黄昏时分,火车到了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在蒙语中是有鹿的地方,旧名归绥,现在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我们下了火车,想在这儿逗留两天,看看内蒙古首府的风光。

红卫兵接待处把我们安排到内蒙古工学院,住在三楼的教室里。暖气烧得挺热,教室里暖融融的。铺着毛毡,盖着毛毯,感觉不到北国凛冽的寒气。同室几个来自河套腹地山村的学生,小小年纪,却有人吧嗒吧嗒抽着旱烟。据他们说,和东北老林里的人一样,他们村子男女都从小抽旱烟。也许是生活的环境使然。我却不敢恭维这一习俗。第二天早上,进来了几个内蒙的中学生。黑而黄瘦的面庞,枯干的身躯。他们是来约我们同室的同学。我以为这些留分头的学生是男生,一张嘴说话,才知道是女的。我奇怪她们何以都装扮成男人,同室告诉我们,为了彻底与封资修决裂,做到革命化、无产阶级化,他们那儿,女生都剪了长发,留了分头。那一个个短发尼姑样的女生,怎么看都怪兮兮的。我一向认为,女孩子的美,相当一部分在头发。如此男女不分,连美丑都颠倒了。
吃了早饭,出了工大校门,就碰见几个学生拿着喇叭,呼吁同学们到内蒙古军区静坐去。我们不知就里,决定随他们去军区门口看看。内蒙古军区在呼市北郊,从工大南下,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折向东行不远,便是军区大院。几百工大学生席地而坐,要求军区副政委刘昌等交出内蒙古自治区几个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内蒙古军区第一政委,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兼主席乌兰夫已经倒台。而军区却将另外几位书记保护起来,不让红卫兵揪斗。因而导致了学生静坐示威的行动。

军区铁栅门关得紧紧的。荷枪实弹的一排卫兵在墙内紧张地与墙外学生对峙着。学生们似乎并不畏惧这些荷枪实弹的卫兵,一个劲地喊着:
“内蒙古军区不要成为走资派的保护伞!”
“把王逸伦交出来!”
“打倒刘昌!”
第一次见到大学生们与军队对抗,我们无法评价孰是孰非。看了一会,就折转头,向市区走去。
前套地区连降了几天大雪,厚厚的积雪在大街上结成了严冰,光洁而平滑。来往车辆后面都拖着防滑链条,司机还不敢放开速度开车。街市不太繁华,行人也不算多,但街旁小吃店里的肉馅饼却异常好吃,令我们赞不绝口。虽然是内蒙古,其首府穿着民族服装的人并不多见。我们所在的新城,扩建于解放以后。据说旧城要南去十里之遥。天气太冷了,我们难耐风寒,也只在新城溜达溜达,算是认识了这座高原上的城市。

下午,从城区回来,路过军区的十字路口,只见一个军官模样的魁梧大汉,骑着摩托车,带着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正在路口用喇叭向行人宣读内蒙古军区的命令,命令认定:大学生静坐军区大门示威事件是一起有组织、有阴谋的反革命事件;勒令静坐学生必须于一小时内撤离军区,返回校园,否则将采取行动。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空气里充满了火药味。过往行人听着那体格硕壮,满脸络腮胡子的军官威严的宣告声,似乎无动于衷地继续赶路。

1967年2月5日。军区大院被围攻已经六七天了。南墙外交通阻断,人声鼎沸,军区大院内的车辆行人,进出一律受到禁止,日常工作陷于瘫痪。
鉴于局势危急,军区领导正电询总参谋部:一旦造反派冲进军区重地,是否可以开枪。总参请示叶剑英、徐向前,叶、徐二帅尚未答复。
大门内,原先为防止“呼三司”冲击,停放了两辆大卡车。此刻,军区等候总部的指示,已做好开枪的准备。两部卡车驶离南大门,围堵在大门外的红卫兵暴露在枪口之下。同时,军区大院南门外的胜利路两端也各放了一个连,准备相机行事。
12时15分,内蒙古师范学院四年级学生韩桐手持话筒,正在南门口喊话,要刘昌出来辩论。这时,司令部军训部副部长柳青怒气冲冲地走来,挥刀便砍,韩桐闪身躲过。柳青随即举枪,清脆的枪声压倒人海的嘶喊,在空中回荡。子弹从韩桐左边第五根肋骨下打进去,肺动脉被击穿。经抢救无效,韩桐身亡。

当时,驻呼和浩特的《红旗》杂志记者于××和《解放军报》记者宋××正在现场。他们受中央文革委托,支持“呼三司”,迅速将枪击事件上报中央。

内蒙古的枪声惊动了周恩来。他立刻在2月6日,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名义发出急电:要求立即停止冲突,不要扩大事态;要求内蒙古党委、内蒙古军区、呼和浩特红卫兵第三司令部和革命职工红卫军总部四方面,各派3至5名代表来北京,商谈解决内蒙古问题。

同一天,两架专机从北京起飞,1小时后,徐徐降落在呼和浩特白塔机场。四方代表共20来人,分乘两架专机,直飞北京。
1967年2月1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小会议室。周恩来和总政治部主任肖华首次接见内蒙古四方代表。周恩来环视小会议厅,先一一询问了四方代表的姓名、民族、年龄,然后向“呼三司”代表高树华说道:“你们三司有一个同学被打死,怎么不让检验尸体?”
高树华回答:“因为他们要抢尸,毁灭罪证。”
周恩来浓眉一扬,问“是谁要抢尸?”
高树华道:“红卫军。”
周恩来转向红卫军代表,责备地说:“怎么能抢尸体呢?为什么搞得这么对立?人是怎么打死的?”高树华、郝广德报告了事件经过。
周恩来听罢,微蹙眉头,问军区代表道:“开枪打死人是怎么回事?”
军区司令部军务部长蒋××起立回答:“那天12点打死人,到下午3点才听说。后来有个老工人反映说,他看见放了两个爆竹,还冒了一股烟。”
周恩来一摆手,打断了他的话:“放爆竹怎么能打死人?他自己能把自己打死吗?你们检查枪膛子弹没有?”蒋××答:“没有。”
周恩来挥手让他坐下,神情严肃:“你们没有检查枪膛子弹,怎么能断定不是你们打死的?你们这就输了一着嘛?如果我是个司令员,我马上就把人集合起来,检查枪膛子弹,你们没有做到这一点,你们追查凶手了没有?”
接着,他缓和了一下语气说:“我们都是军人嘛!我是个老军人,后来退伍,现在因为工作需要,又穿上了军装。打死人很容易查清,一清点武器、弹药,就清楚了嘛!”
周恩来当即命令内务部带法医去呼市,调查事件经过。第二天拂晓,内务部部长曾山乘专机飞抵呼市,总政保卫部也派侦查处资深技术员王士一,随同前往。
内蒙古军区探明中央态度,深知闯下了大祸。此前,军区个别领导为掩盖错误企图将枪击事件嫁祸于地方造反派。他们造出舆论说,凶手是呼市河西公司造反派的人。同时,军区也成立了一个调查组,组长正是柳青部下的一位营职干事。

然而,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不是军区所能控制了。
曾山部长赶到呼市,立即着手调查。验尸结果,打死韩桐的是五九式手枪子弹,而且子弹正是来自军区方向。实际上,早在开枪当天,就有群众在南门外拾到子弹壳,上交给军区保卫部。保卫部当晚便命令侦察科科长青吉如木调查。青科长带人来到南大门,在右侧门柱上发现了弹痕。撬开上面的五合板,终于找到了钻进里面的一颗五九式子弹头。五九式手枪是1959年的新型国产手枪,当时在内蒙古军区只有师职以上干部才配备,数量有限。验枪结果,只有柳青的枪最近使用过,而且缺少两发子弹。同时,司令部有几名干部密报:2月5日,他们目击了柳青开枪的全过程。保卫部立即将柳青的手枪、弹头和弹壳上交总政保卫部,柳青被拘押起来。

康生提到的这些人都是内蒙古党委书记处的成员,有的已被打倒,有的还在台上,而且准备作为革命领导干部的代表结合到革委会中去。
此刻,在讲到内蒙古时,康生又说:“内蒙古对乌兰夫的斗争很不够,系统地揭露很不够,乌兰夫很舒服,要从政治、思想、理论上把他搞臭。”
接着,康生结合前一阶段内蒙古的动荡局势说:“要斩断背后操纵的黑手,提高警惕。内蒙古很复杂,有苏蒙二修、汉奸、日本人,傅作义的,乌兰夫的,复杂得很,这方面要提高警惕。”

康生就这样主观臆断,对内蒙古形势做了极为歪曲的判断。当时,刘少奇、邓小平、陶铸已被公开打倒,康生则从八届十一中全会上的第七位跃居第五,同时,他又兼任中央文革小组顾问的职务,因此,滕海清唯唯喏喏,把康生的一席话当作中央精神,再三领会。他起身告辞,第二天就赶回了呼和浩特。

11月1日,深秋的塞北草木凋零。这天,内蒙古革委会召开盛大的成立大会。

滕海清坐了头把交椅——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主任,吴涛、高锦明、霍道余任副主任,常委除以上四人外,还有谢振华、权星垣、杨永松、李树德、李质、张广有、郝广德、高树华、王金宝、王志友、刘立堂、杨万祥,那顺巴雅尔、李枫、周文孝,其中郝广德以下都是各造反派组织的头头。

当天,大会发出《给毛主席的致敬电》。至此,惊心动魄的内蒙古夺权运动,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伟大胜利”。

乌兰巴干在“文革”期间曾是内蒙古地区的一位风云人物。

他曾因写作小说《草原烽火》而成为全国知名作家,当上了内蒙古文联副主席兼作协分会主席。“文革”爆发后,他抢先组织了“内蒙古揪叛国集团联络站”。

滕海清来内蒙古后,这位“揪叛”头头立刻与滕的秘书陈小庄等人挂上了钩,让“滕办”给自治区公安厅军管会写了一封公函,以“查叛徒材料”为名,介绍他去看对外保密的公安厅档案。

公安厅有个干部名叫丁振声,他把自己以前工作上掌握的有关历史上“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档案和一些地方发生的案件材料,悄悄交给了乌兰巴干。

那时,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有个女演员同内蒙古大学的一位男教师关系暖昧,被人发现。本来,这只是一起普通的生活作风问题,在当时教育或纪律处分一下也就过去了。可事情不巧,这位内大教师偏偏是从蒙古人民共和国学习后回国的人员。

乌兰巴干嗅觉很灵,他串通呼市公安局军管会的一些人将女演员关押审问,逼她编造交代了有关参加叛国组织的情况,搞出了一份七八十人的名单。

这位小说家结合丁振声提供的材料,编编抄抄,不几天就整理出了一份材料。

1967年10月3日,乌兰巴干来到呼和浩特新城宾馆,叩响了4号楼的大门。这里是“滕办”驻地。

乌兰巴干说明来意,掏出了早就准备好的一叠材料。一行大字跳入人们的眼帘——《乌兰夫黑帮包庇一个大叛徒集团的罪行(简要报告)》。

这是乌兰巴干向“滕办”秘密送交有关“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材料,也是 “文革”期间内蒙古地区第一次正式提出“内人党”问题。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1925年成立于张家口,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共产国际、国共两党和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共同影响、领导下建立的一个蒙古族人民的政党组织,大革命失败后逐渐衰落和消亡。

1945年日本投降后,8月18日,东蒙地区的进步人士和知识分子以哈丰阿为首发表《内蒙古人民解放宣言》,主张内蒙古与蒙古人民共和国合并,走非资本主义道路,并重建了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不久,中共东北局西满分局派张策、胡昭衡、方志达、胡秉权等人到东蒙开辟工作。在当时国际国内形势下,内蒙古人民革命党放弃了内外蒙合并的主张,欣然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46年“四三”会议决定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停止活动。1947年“五一”大会召开,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从此变成了一个历史名词。许多原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党员参加了共产党,日后成长为内蒙古自治区的各级领导干部。

11月10日,内蒙古革委会成立刚刚九天,乌兰巴干又匆匆忙忙直奔新城宾馆4号楼,送上了第二份材料《内蒙古人民革命党是什么货色?》。

11月25日,朔风凛烈,砂雪横飞。这天,乌兰巴干手下的“揪叛联络站”非法拘捕了内蒙古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特古斯。特古斯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曾是东蒙地区的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党员。

一场“挖乌兰夫黑线,清乌兰夫流毒”的运动就这样开始了。

据后来内蒙古有关组织的统计,乌兰巴干前后给滕海清办公室报送了几十份有关“内人党”的材料,所“发现”的“内人党”及其变种组织一共有一百多个。

此时的乌兰巴干俨然成了“内人党”问题的头号专家,在呼市地区先后做了二十多次关于“内人党”问题的大型报告,耸人听闻地提出了“四个演变”的理论,说:

“内蒙古的共产党是内人党演变过来的”;

“内蒙古的军队是内人党的自治军演变过来的”;

“内蒙古的干部是王公贵族演变过来的”;

“内蒙古的共青团是内人团演变过来的”。

这“四个演变”的理论是乌兰巴干每次报告必讲的内容,影响之大,遍及内蒙古七盟二市。在报告中,乌兰巴干还常常说:“乌兰夫二十年来打着共产党的旗号发展‘内人党’,因此草原遍地都是‘内人党’,甚至1968年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后还在发展‘内人党’。”

乌兰巴于是蒙古族,可他却偏偏煽动汉族对蒙族的民族仇恨,挑拨蒙汉民族关系。他在报告中说:“‘内人党’的自卫军从哲盟一直杀到昭盟,把辽河两岸的汉族都杀光了。”

滕海清初来乍到,对内蒙古原来的干部大多不信任,却喜欢同造反派们来往,尤其是喜欢绕开组织系统和主管部门,同乌兰巴干这类人物接触。他身为内蒙古七盟二市的最高首脑,却把一位小说家提供的“材料”作为决策的依据。一场空前规模的惨剧由此而生!

1968年1月6日,呼和浩特新城宾馆。

这天,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又召开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会议整整开了十二天。1月17日,会议快要结束的时候,滕海清做了长篇讲话。

正是在这篇讲话中,滕海清提出了“打一场挖乌兰夫黑线,清乌兰夫流毒的人民战争”的口号,正式肯定了乌兰巴干一伙人早已掀起的这场运动。后来,高锦明又将“清流毒”改成“肃流毒”。血腥残酷的“挖肃”运动终于开始了!

1968年2月4日,北京,钓鱼台。

自从中央文革小组进驻国宾馆以后,钓鱼台便成了“中央文革”的代名词,与毛泽东、周恩来所在的中南海和林彪的巢穴毛家湾鼎足而立,成为主导中国政坛的一方势力。

晚9时许,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主任滕海清和常委李树德来到钓鱼

在8号楼宽敞的客厅内,中央文革小组的康生、江青等人接见了滕海清一行。接见一直持续到深夜12时。

滕海清和李树德先汇报了内蒙革委会成立以来的工作情况,特别是“挖肃”运动的进展情况。当提到革委会委员王再天时,康生插话说:“王再天这个人很阴险,他是苏修特务。内蒙古是否还有别人?王再天不仅是苏修特务、张学良的忠实走狗,而且可能是个日本特务。”

王再天是哲盟科左中旗人,蒙古族,早年参加东北军,任少校联络参谋。1936年加入共产党,任东北军上层工作委员会委员,开始了地下工作。他于1946年调入内蒙古工作,任中共内蒙古工委社会部长。解放后任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后任自治区党委书记等职,分管政法工作。

这时,江青插话说:“我在北京文艺界做的报告,北京没有动起来,文艺界的坏人没有挖出来,内蒙古倒动起来了,他们通过文艺界的深入斗争,使整个运动深入前进了一步,挖出了这么多坏人。”

江青接着说:“内蒙古阶级斗争比较复杂,革命群众挖出了一些坏人和一些反动党派组织,群众专政指挥部是个好形式。内蒙古革委会成立以后,抓了阶级斗争,工作做得比较深入扎实。青海革委会成立后,抓了整党建党,各有特色。”
康生对滕海清等人指示说:“乌兰夫影响很大,流毒很深。首先应在部队内肃清。一方面对乌兰夫进行批斗。同时大揭王逸伦、王锋,这样群众就知道我们不是反对蒙古族。蒙古族的坏人发动蒙古族的群众去揪斗,这样更有利。”

滕海清和李树德点头称是,康生又说:“内蒙古地区苏修、蒙修、日本特务不少。‘内人党’至今还有地下活动,开始可能揪得宽点,不要怕!”

这样,康生一伙对“内人党”问题已经做了明确指示。滕海清经过这一番耳提面命,跃跃欲试,准备大干一番了。
十二 滕海清的“王牌 ”

1963年2月6日,乌兰察布盟集宁市。寒冷中,邮政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呵着两手,像往常一样进到邮件存放间,漫不经心地检查从这里寄出的一个个邮件。突然,一件奇怪的信件引起他的注意。

这是一个沉甸甸的信封,收信人是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市的奥依德布道尔吉,寄信人署名“中国内蒙古乌兰察布盟集宁市民族中学赵金海”。信封上除奥依德布道尔吉的人名是用斯拉夫文写的以外,其他均用汉文,笔迹流畅。邮检员还注意到,信封上面贴了一张二角四分钱的邮票,按照当时的邮价,明显超重了。

很快,这封可疑的信件被送到了设在集宁市的乌兰察布盟公安处的办公桌上。

公安处将信件拆封,发现里面竟是一幅京剧大师梅兰芳戏剧条屏。条屏背面,是用老蒙文密密麻麻写的一封长信,译成汉语约合7000多字。

经过鉴定,这是一封以“蒙古人民革命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和“蒙古人民革命党委员会”名义寄给奥依德布道尔吉,让他转交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蒙古人民共和国大呼拉尔主席团和蒙古人民共和国部长会议的政治信件。

信中称:“1961年 11月26日召开有22名代表参加的首届党代大会以来……最近召开了43名代表参加的第二次党代大会。”该信内容大致分为五部分:一对1962年12月中蒙两国正式划定边界表示不满;二,提出内外蒙合并的主张;三和四,攻击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中共的民族政策横加指责;五,提出内外蒙合并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信的末尾写道““为争取1966年7月1日以前统一内外蒙而奋斗。假如第一个计划实现不了的话,继续更加英勇努力,为争取在1966年7月1日或11月26日最后的胜利而奋斗。”该信还称同样内容的信一共寄出五封,但我公安机关只截获了两封。初步调查结果,集宁市民族中学根本没有赵金海此人。

这是一起恶性政治案件,乌盟公安处和盟党委立即上报内蒙古党委和自治区公安厅。信件是在2月6日发现的,所以取名“206”案件。内蒙古党委第一书记乌兰夫立刻召开党委会议,指定主管政法和安全工作的书记王再天亲自挂帅,立案侦查。

王再天和自治区公安厅召集各盟市和各部门公安处长和侦察科长开会,在全区范围内做了周密部署,暗中核对笔迹,查找写信人。然而,尽管集中了得力干部连续侦查了三年半,但案情始终毫无进展。

后来,经过反复研究,各方面的意见逐渐一致,认为此信所述内容很可能并无其事,而是少数敌对分子使用的反间计,意在挑拨是非,制造混乱,扰乱我内部。

在挖“内人党”期间,滕海清等人在“206”案件中的“蒙古人民革命党”前面,自欺欺人地加了一个“内”字,将“206”案件当作“内人党”存在的一个铁证。同时,他们还把这一悬案同所谓“43人委员会”联系起来。

1957年以前,为加强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文化联系,根据中蒙两国文化协定,内蒙古在蒙文改革方面与蒙古合作,准备试行斯拉夫字母,名词术语也力求统一。为此,该年春,自治区曾派人专程前往蒙古国,就文字改革和名词术语统一问题进行协商。内蒙古代表额尔敦陶克陶临行前,曾和特古斯一道,向乌兰夫汇报请示。

当时,人们曾提出需要一个协调机构,以便联系和协商。这样,蒙古国26人,中国内蒙古自治区17人,共43人,准备成立一个“名词术语统一委员会”。
不久,由周恩来主持,全国民族工作会议在青岛拉开帷幕。会间,周恩来作了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字改革应实行拉丁化的方针,向汉语拼音靠拢。

内蒙古党委当即决定停止试行斯拉夫文字,制定推行拉丁字母的方案。这样,原有的与蒙古国的联系随之中断,酝酿中的“名词术语统一委员会”未能建立。

在“文革”前的内蒙古,除去上述“206”案件和“43人委员会”外,还有所谓“陶、那、松”案件、呼伦贝尔盟的“统—党”和“真理党”等民族分裂性案件。案发原因大多是由于当事者对党的民族政策缺乏理解,而提出内外蒙合并的错误主张。

“文革”期间,这些事件又被人挖掘出来,滕海清则将之当作“内人党”地上活动的“铁证”。
十三 第三次全委会

下有乌兰巴干提供材料,上有康生、江青的煽动催促,内蒙古地区的“挖肃”矛头,终于转向了子虚乌有的“内人党”。

1968年2月6日,自治区革委会负责人召开碰头会,认为“内人党”在1947年的 “五一”大会之后,仍有地下活动。为区别起见,此后的“内人党”常常称作“新内入党”。

2月13日,中共内蒙古革委会核心小组成立,滕海清被指定为组长,吴涛、高锦明为副组长,成员有权星垣、李树德、杨永松和李质。

15日,在各盟市的汇报会上,高锦明代表自治区革委会及核心小组讲话,着重谈了“内人党”的问题。他先把原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下属组织内蒙古人民革命青年团抛开,认为这个组织不存在问题。然后,把“内人党”的历史分作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25年在张家口召开成立大会到三十年代;第二阶段:从1945年日本投降后恢复活动到1947年“五—”大会宣布取消;第三阶段:从“五一”大会后转入地下。

高锦明说,前两个阶段的“内人党”没有问题。只有第三阶段的“内人党”才是“挖肃”对象,而“内人党”在第三阶段存在的铁证就是“206”案件。

当时,尽管内蒙古革委会领导成员极左盲动,对挖“内人党”跃跃欲试,但他们仍然试图掌握政策,因而设置了四条“防线”:一,“内人团”除外,不属于“挖肃”对象;二,第一阶段的“内人党”除外;三,第二阶段的“内人党”除外;四,只有在第三阶段加入“内人党”的旗县以上干部才算反革命,旗以下的普通党员则可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因为“内人党”于1945年恢复活动时,曾决定支部建立在旗上。

4月13日上午,呼和浩特新华广场。正当中共中央《4.13决定》发布一周年之际,呼市军民举行大规模庆祝。

滕海清发表长篇讲话。他说:“我们正在开展的挖黑线、肃流毒的人民战争,已经进入了向乌兰夫及其一切残余势力发动全线总攻击的新阶段。”

为配合庆祝活动和滕海清的讲话,《内蒙古日报》发表编辑部文章《向阶段敌人发动全线总攻击》。在传媒铺天盖地,大肆鼓动“全线总攻击”的同时,各种“挖肃”群众性组织纷纷建立,摆出了总攻的架势。

这个时候,一个人物又起到了牵动全局的作用,他就是郭以青。

郭以青是三十年代的老北平地下党员,以后又但任过河南特委书记。五十年代,他调到内蒙古地区工作,“文革”前夕任自治区党委代常委委员兼宣传部部长、内蒙古大学党委副书记。此公一贯极左,早在1965年5月,就曾给自治区党委领导写信说:“种种迹象表明,自治区(特别是文教界)似以乎有一个相当形式的民族分裂组织,不是小集团,而是一个反动的派别,或者政党。”假如面对着我们的是一个有组织、有准备、有国际背景的阴谋集团,就必须针锋相对地作出全面部署,下决心一下打乱他们的阵势,才有可能各个击破。”

郭以青还提出:“‘真理党’问题,又有一种说法,说就是内蒙古人民革命党,搞内外蒙合并的,并且牵涉到法院的特木尔巴根同志。……我怀疑东部蒙族中有一二百人的民族分裂集团,如特古斯、巴图等。”

从1967年起,郭以青开始支持乌兰巴干。乌兰巴干曾带上大口罩到郭家密谈,郭则几次邀请乌兰巴干到内蒙古大学,作关于“内人党”案件的报告。

1968年3月,郭以青向滕海清汇报乌兰巴干反映的情况,当时在场的还有高锦明。他此时对挖“内人党”的态度,已转为积极支持。4月14日,滕海清讲话刚过一天,郭以青带着几名造反派来找高锦明。

高锦明同郭以青是老相识,他叫来负责专案工作的核心小组成员李树德和“滕办”主任李德臣,一起听郭以青等人的汇报。

郭以青等人信誓旦旦地说:内蒙古大学党委书记巴图是“内人党”常委,他的“内人党”问题和“206”案件都已经被我们“突破”了!巴图供出了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鲍荫扎布、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特古斯、内蒙古医学院院长木伦和巴彦淖尔盟盟委书记巴图巴根等,一共8个人,都是盟市级以上的蒙族干部。

他们走后,核心小组成员对汇报内容半信半疑。当时,滕海清、吴涛都在北京参加北京军区党委扩大会。核心小组研究后决定:逮捕上述8名盟市级以上干部,对他们实行分别军管,成立专案组,个别审讯和交待,使案犯无法串供。

鲍荫扎布原来被关押在内蒙古军区步校,由造反派组织“东方红”监管,已被关押了4个多月。如今又落到了专案组手里。

从4月24日下午到第二天上午10时,在专案组组长刘占龙主持下,对鲍荫扎布进行了连续18个小时的严刑挎打。鲍荫扎布被迫编造了参加地下“新内人党”的假口供,供出了盟市级以上干部共30多人。

4月26日,李德臣主持起草了一份《关于“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叛国案件的报告》,上呈“毛主席、林副主席、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并北京军区(请转滕、吴)”。高锦明签发了报告。当时,滕海清和吴涛还在北京。

5月的一大,经内蒙古革委会研究决定,成立了第二专案办公室,由任家骥担任主任。原先已经成立的第一办公室是专门负责揪叛徒、特务的,而这个第二办公室则专挖“新内人党”。

1968年7月5日,呼和浩特新城宾馆。内蒙古革委会第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在滕海清主持下拉开了帷幕。

这次全委会是内蒙古“文革”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内蒙革委会正式做出了关于深挖“新内人党”的决策。会上通过了两个重要文件:《关于对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处理意见》和《关于对“内蒙古人民革命青年团”的处理意见》。这些文件断定,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后,“内人党”便转入地下;文件称乌兰夫是“内人党”的后台;并规定,对“内人党”支部委员以上的骨干分子均按反革命分子论处,勒令一般党徒进行自首登记,对抗拒者从严惩处。

第三次全委扩大会于7月20日落下帷幕。之后,《关于对“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处理意见》上报中央并以内革发351号文件印发全自治区。

同时,内蒙古革委会领导人也向康生口头请示过。康生说:“你们内蒙古的同志脑子里是没有敌情的。内蒙古有这样大的反革命组织,你们还向中央请示什么呢?有多少挖多少,越多越好嘛!”

这样一来,挖“新内人党”的活动便从原先的群众运动,一跃而具备了合法的形式。一场有领导、有组织、自上而下的大迫害运动在全区席卷而来。

9月,希望转瞬即逝

内蒙古革委会的正式文件一经发布,各地区、各单位闻风而动,层层落实。很快挖出了一批又一批“新内人党”。但与此同时,刑讯逼供、致死致残的恶性消息也不断传来。革委会的一些头头感到不安了。

1968年8、9月间,内蒙古革委会关于“新内人党”问题,发生了一场争论。

这时,不少人已经感到群众运动易放难收,感到挖“新内人党”的局势难以控制。李德臣谈了自己的看法,说:“不能再搞了,肯定有错的。下边报上来的不可靠,最起码有百分之七十错了。要成立专案小组,落实政策。”

高锦明显得很激动:“不能再挖了,再挖就挖蹋了!”

然而,在争论中,掌握最后拍板权的滕海清却一言不发。

以后,李德臣多次找到滕海清,向他提出防止扩大化的问题,建议立即刹车。

据李德臣后来回忆说,此时的滕海清依然沉着脸,默然无语。李德臣急了。他是随滕海清从北京军区来内蒙古支左的,在滕海清面前敢于“放炮”。

经过这番争取,内蒙古革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准备通过关于挖“新内人党”立即刹车的决议。这时,大约是1968年9月13日,正是秋凉季节。

滕海清参加了这次常委会。但是,他发了—个言之后,便匆匆赶往飞机场了。中共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即将召开,滕海清此行是回京参加会议的。

滕海清走后,常委们意见也趋于一致,决定挖“新内人党”的工作刹车,转入整建党工作。为落实决定,召开一个自治区直属机关干部大会势在必行。

常委会上,大家共推吴涛在直属机关大会上代表常委会讲话。

吴涛身兼革委会副主任、核心小组副组长和军区政委,是滕海清之下党政军名副其实的第二把手,由他讲话是再合适不过了。不料吴涛断然拒绝。

接着,大家又请吴涛主持大会,吴涛再次拒绝。

这样一来,直属机关干部大会只好改由高锦明讲话,权星垣主持。

9月25日,自治区政府礼堂。高锦明开始讲话了。尽管他也曾经极左偏激,说过错话,办过错事,但毕竟是一位负责任的党的干部,在此时此刻敢于挺身站出来,还是需要相当勇气的。

高锦明刚说几句话,以肖应棠副司令为首的几个军区领导人呼喇喇站起身,拂袖而去。会议结束的时候,大字报已经刷到大街上了,公开称;“高锦明9
高锦明刚说几句话,以肖应棠副司令为首的几个军区领导人呼喇喇站起身,拂袖而去。会议结束的时候,大字报已经刷到大街上了,公开称;“高锦明9.25讲话是一个大毒草!”

内蒙古全乱了。大字报铺天盖地,反对的,支持的,观望的,各种观点的人们纠缠在一起,闹得不可开交。运动失去了方向。此时,吴涛已经赴京参加八届十二中全会去了,家里只有高锦明、权星垣等人留守,而他们已经控制不了局势了。

几天之后,新城宾馆小礼堂。高锦明主持核心小组会议,研究对策。

这时,“滕办”成员李良走进会议室,手里拿着一个小本本。原来,滕海清、吴涛刚从北京打来电话。权星垣接过电话记录,上面大意是:内蒙古不要搞乱了,高锦明同志有右倾问题,是属于工作中的错误,我们也有责任。

“工作中的错误”这句话至关重要,因为这等于挽救了高锦明的政治生命。

尽管高锦明已经做了关于刹车防左的讲话,然而,内蒙古地区深挖“新内人党”的运动仍然按照自身的惯性运转着。

10月18日,呼和浩特的主要建筑和交通要道,张贴出了一份份《通告》,勒令“内人党”分子限期登记,落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呼和浩特市公安机关军事管制委员会”。到《通告》规定的最后期限——11月21日,呼市地区共登记了70人。其中,1945年加入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23人,1946年的33人,1947年的10人,而所谓1962年以后加入的只有4人。这些人都是被逼无奈才来登记的。
十四 恐怖的气息

1968年11月23日,呼和浩特的大街小巷新贴出了一批告示。酷寒中,神情严肃的人们三五成群,匆匆地阅读着那墨迹才干的大字:

中国人民解放军呼和浩特市公安机关军事管制委员会
关于对“内人党”及其变种组织进行登记的第二号通告

通告措词严厉地说,10月18日发出通告后,从10月21日至11月21日已经对“内人党”及其变种组织进行了登记,使他们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通告说:“但是,时至今日,还有那么一小撮‘内人党’及其变种组织的顽固分子,仍对我党政策置若罔闻,负隅顽抗,同时,在对‘内人党’及其变种组织进行登记工作中受到右倾翻案暗流的严重干扰和阶级敌人的破坏,阻碍登记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此,公安机关军管会宣布登记工作延期一个月,截止到12月23日结束。

在下达第二号通告的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呼市公安机关军事管制委员会和呼市群众专政总指挥部联合发布了《围剿“内人党”及其变种组织标语口号》,其中,总共拟定了32条标语口号,同《通告》并列张贴在一起。人们读罢《通告》和32条标语口号,匆匆散去。恐怖的气息遍布呼和浩特。
11月24日,《内蒙古日报》在头版发表了一篇社论:《一定要稳准狠》。标题以特大号字体排出,十分醒目。

当时,正是内蒙古革委会第四次全委扩大会后,挖“内人党”进入高潮之际,自治区各直属机关、各盟市旗县人民公社、内蒙古军区各师和各军分区,普遍举办了以挖“内人党”为任务,限制人身自由,以刑讯逼供为手段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几乎就在为深挖“内人党”大造舆论的同时。12月初,内蒙古革委会在原先的第二专案办公室之外,又成立了挖“内人党”领导小组,组长正是挖派中坚人物李树德。

到此为止,内蒙古地区挖“内人党”的运动由浅入深,以反右倾为号召,运动进入高潮期。

严刑之下,专案人员所需要的口供源源而来,真可谓战果辉煌。1968年12月,滕海清考虑向中央报功,主持起草《关于“内人党”问题的汇报提纲》,执笔者正是“滕办”主任李德臣。

《汇报提纲》是一份用钢鞭棍棒蘸着受害人的血泪而写成的文字。这是一篇冤案录,是一份谎言书,更是—部暴行记。

就在滕海清踌躇满志,准备向中央报功之时,内蒙古干部群众反抗、抵制挖“内人党”暴行的声音,也不断传向北京。

当时,北京军区党委接到内蒙古军区干部战士的大量申诉信和求救信之后。于1968年12月,派出副政委张南生和干部部部长曹振东,率领一个工作组前往内蒙古军区调查情况。
十五 滕海清一意孤行

北京军区工作小组由六七人组成,除张南生、曹振东外,还有干部任免科科长范希圣以及几个秘书和工作人员。他们来到呼市后,住在了军区招待所。

张南生此行目的明确,他知道内蒙古挖“内人党”闹得正凶,随身带了有关的中央文件和毛主席语录,准备进一步了解情况后,做领导干部的思想工作,正确执行政策。

从12月20日起,由吴涛主持内蒙古军区党委开会,张南生、曹振东到会,听取了肖应棠代表军区党委所做的汇报。当时,滕海清又回北京了,在呼市的军区常委刘华香、刘彬、王弼臣和党委委员郭云昆等都出席了会议。

那时,吴涛既是内蒙古军区政委,又是北京军区副政委。

曹振东事后回忆说,他们对吴的印象不错,觉得他为人正派,也察觉到了挖“内人党”打击面过宽的问题,并向北京军区党委做了反映。但在“文革”初期,吴涛曾被打倒,因此顾虑重重,在关键时刻,只是随声附和,不敢挺身而出。

在交谈中,张南生、曹振东他们突出地感到:内蒙古军区领导思想非常“左”,在指导思想上把内蒙古看得一团漆黑,认为军区干部基础不好,是伪满时期留下的底子,不彻底翻不行。

曹振东和工作组一起到军区的几个学习班做实地调查,发现存在着“三多”现象——关押的人多,打死的人多,逼供信的花样多,像什么烤烧鸡(把人按在火炉旁烤)、闷豆芽(用棉被盖住人脸使其窒息)、吃猪蹄(将人手用力向内扳,拉伤腕关节)、鸭子浮水(把方凳翻过来,强迫人站在凳子腿上)等等,一共百十种刑罚。

曹振东也是枪口刀尖上闯过来的人,对这些花样繁多的刑罚,竟闻所未闻。

工作组住在军区招待所,军区内的造反派三番五次找上门来,向他们反映“情况”,为揭挖“内人党”运动加火升温,甚至要造工作组的反。

内蒙古军区党委继续召开会议,张南生指出,内蒙古清队运动的打击面已经宽了,发生了“左”的偏向。

张南生一行在呼和浩特待了二十多天,于1969年1月中旬返回北京,向北京军区党委作了汇报。政委陈先瑞主持听取汇报后。指示张、曹二人向在北京的滕海清介绍在内蒙古军区了解到的情况。

张南生和曹振东驱车直奔滕府,然而,话不投机,滕海清正看好内蒙古的清队形势,对逼供信和打击面过宽的问题满不在乎,认为只是运动当中的支流。

与此同时,滕海清还几次向内蒙古打电话、捎信,指示不得提防“左”口号,不得把“打击面宽了,制止逼供信”等意见写在决定上,还指出军区党委通过的决定是右倾的表现,
吴涛左右为难,只好请示上级,电话打到北京军区党委,找政委陈先瑞。

陈先瑞很快回话,大意是:军队清队运动和地方上是一致的。滕海清同志在北京,他知道中央的精神,你们按照滕海清同志的意见办吧。于是,军区党委集体作出的防“左”决定就这样被滕海清一人推翻了,军队系统的一次抵制行动再度夭折。

滕海清是在上年年底回到北京的。当时,他从内蒙古调了几枝笔杆子来京,炮制了一篇长文:《从“二月逆流”到“九月暗流”》,对1968年9月内蒙古转瞬即逝的防“左”运动严加批判。

原来,内蒙古革委会核心小组大多数成员事先不同意写作该文,所以滕海清悄悄把人马调来北京,在半秘密状态下策划炮制。文章写成后,核心小组其他成员仍不同意公开发表,以为把“九月”与“二月”相提并论,上纲太高了。

但滕海清仍一意孤行,下令在《内蒙古日报》、《工人风雷》、《红卫兵》三家报刊上联合发表。这时,是1968年12月31日。

紧接着,1969年2月,滕海清在北京的解放饭店,召集内蒙古各盟市革委会负责人举行了一次会议。

滕海清始终控制着会议,把内蒙古的“挖肃”成果吹得天花乱坠,同时继续反右,不点名地批评了吴涛。当时,吴涛没来开会,留在家中主持工作。

会间,权星垣曾提出:内蒙古挖“内人党”成绩是有的,可是不是搞的面宽了?

滕海清在一旁插话:“你是‘内人党’的总书记吗?”问得权星垣一时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滕海清接着说:“你要不是‘内人党’总书记,怎么知道每个单位有多少‘内人党’?你无非是说我‘左’了,要是有一个单位有五百个‘内人党’,我打了一千,你说出来,我就承认搞错了。我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成绩永远是主要的!”

此时,滕海清实际上是以攻为守,极力掩盖自己的极左错误,企图通过继续深挖,进一步找到“内人党”的铁证,也好以功掩过。因此,这个时候,他最恼火的就是提防“左”的意见。
牧区“挖肃”的一段回忆

知青的天真、单纯、热情有好也有坏的一面。热情、冲动往往容易代替理智易简单行事。大家来牧区不久便卷入草原上那场"挖乌兰夫黑线,肃乌兰夫流毒"(简称挖肃)的斗争旋涡里。在牧区开始划阶级时(牧区解放时没有划阶级),我和其他同学的观点还能大体一致。随着"挖肃"斗争开始和深入,我们一部分同学与另一部分积极主张"挖肃"的同学有了分歧。

1968年全国要解放一部分干部,结合到各级革委会中。秋天,公社调我和公社武装部干事格日乎(意思光明的儿子)去厢白旗和厢蓝旗,调查公社原副社长桑几扎布和副书记额仁青的历史,准备结合到革委会中。桑副社长是内蒙解放前被抓当炮灰后投诚解放军的,在解放战争中立过功。额副书记是学生出身参加革命,一直搞党团工作。额的母亲,在蓝旗文革中重新"划阶级"时定为牧主。文革中大家都喊毛主席万岁,打倒乌兰夫时,她不跟着喊。别人问她为什么不跟着喊?老太太说只认识乌兰夫,不认识毛主席。老太太又被定为反动牧主。我们去调查时,老太太被关押。回公社的路上,我与格日乎都倾向先解放桑几扎布。可回到公社时一切都变了。内蒙开始了一场"挖乌兰夫黑线,肃乌兰夫流毒"的残酷斗争,公社的"挖肃"成了这场斗争的急先锋。当时有"旗里看萨麦(公社),锡盟看东乌(旗),内蒙看锡盟"之说。东北有揪新土匪,山西有深挖新"阎锡山"之说等等的全国性清理阶级队伍的斗争。我们准备要结合的干部和没解放的干部都成了"内人党"。公社要留我搞"挖肃",我对当时是公社革委会副主任的知青何铁军(何芳芳)说了我不想参加的意见后回到了大队。

公社是个边境牧区,有时外蒙的畜群跑过来,公社的马匹、牛群也有跑过去的时候,免不了双方都有些交涉和接触。1945年东乌旗被苏联红军解放的时候,旗里的大牧主带走了不少畜群和一部分牧民跑到了外蒙,边境线内外的牧民从血缘关系上讲都有些沾亲带故的成分。公社书记赫西尔图在逼供的情况下,交代自己是"内人党",并"里通外国"。这样,所有过去跟他有工作关系的人也都成了"内人党",没有一人幸免。1969年初的大雪,我和X走到公社,见到被关押在黑屋子里的武装部部长。他的眼睛乌黑青紫,身子摇摇晃晃地站在墙角。我问他,你的头和身上怎么都肿了?他说是公社搞"挖肃"的知青和外来户青年打的。他还说,不交代出别人,他们就不让他睡觉,已经站了两天两夜。我和X心里很难过。桑几扎布那个老糊涂怕挨打,"挖肃"的人问什么就摇晃着脑袋"交代"什么。他与大队书记、队长开会的事经我们"落实"都是一些生产上的事。公社里交代下的"内人党"们的口供,没有一条内容与"内人党"有关。那时侯,除了知识青年外,人人自危。有的知青蒙话没学好几句,却学会了"吐下那,我的马,吐下坏,强嘎"(意思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晚上他召集浩特牧民开会就会说这几句,吓的牧民谁也不敢出声。会后牧民青年和大队的新书记告诉我,一看见有几个骑马的过来,就自己先吓的脸色煞白。我说,不要理他们这些。更有甚者,大队部唯一的外来户女党员,主动交代自己是赫西尔图发展的"内人党"党员,并交代大队80的牧民都是"内人党"党员,连60来岁的牧民老太太都是党员。一天早上,一个男知青兴冲冲地跑到冬营盘来告诉我这件事。

我说不可能都是"内人党"啊。他说,是他们自己主动交代的。后来我骑马去了大队部,亲自询问了那个人。她和她丈夫还是一口咬定交代的是事实。我问他们,"内人党"蒙话怎么说?他们说"道套了那民"(内党),我再问,那"人"呢?他们说,"道套了浑那民"。我又问内人党的全称怎么说,他们回答不上来。他们说赫当初就是用汉话说的"内人党"。过后,我对那个知青说,他们连"内人党"是什么都不清楚,赫西尔图是个老蒙古根本就不会用汉语与他们讲话。你信他们是"内人党"吗?对这场"挖肃",我已经从当初的反感走向了反对的立场,尽力说服我周围的同学不要相信这种逼供信出来的东西。对于大队那些被打成"内人党"、"走资派"、"新牧主"、"反革命"、"土匪"和"反动大喇嘛"的人,我照样到关押他们的蒙古包里与他们聊天说笑。可惜我的蒙话不好,想与大喇嘛聊聊他们的喇嘛历史、文化、生活等我都想感兴趣的故事,却无法如愿。

开始时小x也积极支持"挖肃"斗争,后来看出这场斗争的苗头不对,她与另部分同学发生了分歧。但这些人没有善待她,对她讽刺挖苦,并讥笑她是"后院里的鸡,永远飞不了鹰那么高"。对于"挖肃"和一部分同学的"疯狂",我采取的是冷漠和反对的态度,当这些少部分人对斗争热情不减时,我和多数同学已一头扎到牧民之中,与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1968年2月4日内蒙古开展挖“内人党”运动。

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康生说,历史上的“内人党”至今还有地下活动,军队内部也有“内人党”。在他和谢富治的唆使下,内蒙古自治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内人党”运动。先是电台广播,接着张贴布告,勒令“内人党”党员3日之内(后延为10日)到各革命委员会登记,否则一概按敌我矛盾处理。同时,又利用汉族干部对“内人党”进行清理,并按照清理阶级队伍的作法深挖狠斗,牵连诬陷的人达34.6万人,1.16万被迫害致死。

只为蒙古民族

说起成吉思汗,是无人不知、家喻户晓。都知道他是我们蒙古族的一代天骄。他是一位有过辉煌历史的人。他用马蹄踏遍了整个世界;他用蒙古刀统治了整个蒙古族民族。作为成吉思汗后代中的一员,我感到非常的自豪。
  毕竟这些事情都以成为了历史,都以一去不返。如今我们蒙古族人数日益减少,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在我们蒙古族人中出现了少数的自私人。我不用往远处想,就说一说我们内蒙古东部的三个盟:我们这里的蒙古族人都为了自己孩子的前途,让孩子们都念汉文,就这样,蒙古族文化都被渐渐的忽略了。再说说内蒙古西部的蒙古族:前年我有幸去了在鄂尔多斯的舅舅那里,我知道了其实西部蒙古族人们民族观念很强,不像我们东部的蒙古族人,他们似乎可以为了自己的民族付出一切,我评价西部蒙古族的只有一句话:“他们才是真正的蒙古族人!”
  借此机会,我也要向诸位蒙古族人赔个不是。虽然我小时侯念书时选择了用蒙语授课,但是在选择自己的爱好时我却放弃了蒙古文学,选择了汉族文学。我要在这里,向每位蒙古族人说一声:“对不起!”
  如果一个民族想要顶天立地的辉煌,首先必须要看这个民族是否是团结的,只要在这个民族里一位背叛民族者,就能影响整个民族.
——————————————————————————————————————————
既然“如果一个民族想要顶天立地的辉煌,首先必须要看这个民族是否是团结的,只要在这个民族里一位背叛民族者,就能影响整个民族 ”那么还分什么东部西部?一个内蒙都让你分成了两部分,那全国的蒙古族怎么分啊?
还“我知道了其实西部蒙古族人们民族观念很强,不像我们东部的蒙古族人,他们似乎可以为了自己的民族付出一切,我评价西部蒙古族的只有一句话:“他们才是真正的蒙古族人!” ”其实只要有蒙古心,都是蒙古人!

2009年5月18日星期一

用蒙古语怎么“加油”?

已经知道,有20多位的蒙古国运动员获得参加北京奥林匹开运动会的资格。这样的国际盛会,这样的和平、友好,而又充满积极向上的精神的大聚会上,中国的蒙古人要最直接的面对我们的同祖同宗的蒙古国同胞了。

突然间,我想到一个问题:我们该怎么给我们的同胞加油?

我们怎么喊,怎么来表示我们的“加油”。也喊加油吗?那样喊了,你的激情和鼓励他们能听懂吗?

我不知道蒙古国人怎么为他们的运动员加油,或者说,他们也表达“加油”吗?还是用他们自身创造出来的蒙古味道的词汇来为运动员鼓劲?

那么我们呢,经常自诩的中国籍的蒙古人呢?

问了几个人,几个蒙古语好的人,几个从小就上蒙古语班的人,结果很简单:不知道。因为他们都是在喊。。。。加油,即使他们要支持的人叫Tala,比如,他们也会高声的喊:Tala!!jiayou!!!

唉,又悲哀了一把!!!

我们已经这样了。我们的民族已经这样了。现在这个被分裂的民族最需要的就是相互的交流相互的了解,这样才能找到我们共同的根。

但是,在这样的非常正常而又是非常重要的场合,我们却不能和他们交流。而原因竟然是我们不会用民族语言和他们那样的交流!!!

题目是 怎么用蒙古语“加油”,但是,有段时间了,我还是没有答案。也许我没有问到合适的人,希望是这样。

但是,中国的蒙古人啊,一定要学会用蒙古语来“加油”!!!要不,你怎么面对那些蒙古国的运动员呢?

蒙古语---蒙古人---汉语

蒙古人对蒙古语和汉语的使用并转化的系列状态也许是:

用蒙古语表达蒙古语---用蒙古语表达汉语---用汉语表达蒙古语---用汉语表达汉语

第一个,比较清楚是什么含意,就是原汁原味的蒙古表达,也许,Haluun Elgen Nutag算是个例子吧。按照旅蒙人士的说法,蒙古国官方语言是蒙古语,所以,即使现在的蒙古语已经掺杂了很多俄语词汇,但是,这些借用词仅仅是单个的词汇而已,他们的蒙古语的表达方式比中国蒙古人的蒙古语要丰富。

第二个,是指虽然蒙古人在使用蒙古语词汇来说话,但是表达方式是汉语的。比如,Margash bayartai(对应汉语的明天再见),Bujig usur(对应汉语的跳舞)等。

第三个,是指虽然蒙古人仍然保留有原有蒙古文化的环境或情形,但是已经习惯用汉语来表达了,比如,巴拉馒头(对应汉语的半个馒头)这样的表达方式,现在已经很大程度上固化在科尔沁蒙古方言里了。

最后一个,不是说像汉人那样的说汉语,而是用汉语表达从汉语和汉文化的角度审视蒙古语言和蒙古文化后产生的一个蒙古印象。这个例子就很多了,所谓的草原歌曲基本都可以作为例子。
几天跟布里亚特蒙古人交流后深有体会。她擅长俄语、英语,蒙语和布里亚特语是基础,日语刚开始学。我是擅长汉语和日语,蒙古语是母语,英语还在初级水平上踏步,所以我们的交流语言自然而然成为蒙古语。应该庆幸的一点吧。假如蒙古人之间用英语交流,太可悲了!
但是,她说“你的蒙古语比较难理解”。我才恍然大悟,除了发音不同外,我用的词语,完全是跟汉语相应的。如,问她“步行吗”?,我直接问她“alhu uu?”,她后来说“bi yavgan yavna”。

对于中国的蒙古人来说,很多时候都面临一个语境转换的问题。在中国生活的比较自如和自豪的蒙古人,一定是蒙古语和汉语都好的,可以不怎么费力的游历于两种语言和语境之间。但是,也许也有很大一部分蒙古人,在汉语的语境下,渐渐的在脱离原来的蒙古思维方式。
在中国,新生的词汇汉语居多,怎么把他们用蒙古语表达,并不是谁都知道,或者是根本就没人知道。这个时候,“用蒙古语表达汉语的意思”这种途经就成为当然的选择了。不过也有例外的,比如美国的State,因为汉语翻译为州(虽然广州外国语学院的教授指出这个州和美国的State的实际意义相差太远,同样,白宫和White House也根本不是一回事儿),那么中国的蒙古语里面当然要称之为Ju(虽然California的蒙古语音和英语一个味道)了。
个人对蒙古语的思维方式的体现没有能力说的太多,不过也可以贸然地提问题:英语里的地图是Map,地图册是Atlas,这也许是他们航海和国际贸易发达的结果吧,就像蒙古人的畜牧业发达一时,所以1岁和2岁马各有各的称谓一样。现在知道中国蒙古语里面,起码原来出版的地图册上,地图册这个词是 Gazariin Jurag iin Devter,那么,蒙古国的蒙古语里面地图册是怎么说的?

其实,蒙古语的汉化阶段中,“虽然完全用蒙古语词汇来说,但是表达思想的方式却是汉语的,”这种状态是最能迷惑人的。因为确实听到的是蒙古语音,但是很多词语的搭配是汉式组合的。特别是很多新生词汇会有这样的印象。也许,这个就是很多内蒙古的蒙古人和蒙古国的蒙古人交流有障碍的原因之一吧?
曾经遇到过一些蒙古人,表达过在蒙古国人面前的自卑心理,不只是自己的蒙古语好不好的问题,而更多的是觉得听到了很新鲜很生动的蒙古式表达。

蒙古人不说‘再见’

一天,在网络上看到了一段文字,是关于Goodbye的来历的。它说,Goodbye是演化和简缩来的词汇,最以前的样子是一个短句: God be with ye的缩写形式。也就是God be with you.中文意思是“愿上帝与你同在”。是人们会面后分手时的道别用语,也就是说‘愿上帝保佑你’。后来改写为Good-bwye,最后变成了Goodbye这个缩写形式。现在很多地方更简化成了Bye-bye。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演化。也是知道了这样的过程之后,我体会到了中西方文化差别的巨大,虽然,汉语什么时候都会把Goodbye翻译为‘再见’。
这倒是激发了我对我的母语--蒙古语更多的注意。
我知道了,蒙古人在见面后分手时也是不说‘再见’的。
蒙古人在分开时说Bayartai。如果去看蒙古语和汉语的学习材料,会看到和Bayartai对应的汉语是‘再见’。
但是Bayratai这个词是从Bayar加了tai后衍化来的,Bayar的意思是高兴、快乐、幸福的意思,那么加上后面的tai以后,表示被描述的对象有高兴、快乐、幸福的状态。那么,在告别时说这样的话,是说希望对方是高兴、快乐、幸福的,表示了一种祝福,和汉语的‘再见’意思根本不是一回事了。
为什么汉族人要说再见,而蒙古族要说Bayartai呢?
不过,有意思的是,每次我和同族的会蒙古语的人说起这个,每每看到的是停顿之后的赞同。因为,他们虽然是蒙古语汉语都很好,但是从没有意识到,蒙古人是不说再见的。
不过,这样的无意识也有产生错误的时候,那就是会在很多语言上跟着汉语的思维走,出现汉式蒙古语。
在一个蒙古文的学习材料上,发现有与'明天再见'相对应的蒙古语句子竟然是Margash bayartai。Margash是明天的意思,那么很明显,这样的翻译是错误的,这不是真正的蒙古语,而是汉式思维的蒙古语。
还有个例子是,很多的人在用‘跳舞’这个词的时候说Bujig usur,Bujig是舞蹈,usur是跳。
不过这样的词,好像内蒙古的蒙古人都能理解是什么意思吧。但是,这样的汉式蒙古语让蒙古国的人很奇怪:‘舞’怎么跳啊?问过一些人相关的问题,得到的答复是现在的内蒙古,汉式思维的蒙古语太多了,已经影响到了蒙古语的发展和语言的美感。

2009年5月17日星期日

汉化的蒙古人,连文盲都不是。

些天,看到了一个关于中国文盲的报道,说,中国的文盲数量在增加,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农村人口中有这样的现象,并拿畲族人的情况作为例子。
啥叫文盲?传统意义上讲,是不会读书识字的人。
想起以前和同学的对话:“你比我强啊,你会说蒙古语。”,“唉,不行啊,不识字,文盲一个,呵呵。。。。。。”。但是这位现在却是大学老师。
他自认是“文盲”了,因为只会说蒙古语,而不会写蒙古文字,
那么汉化的蒙古人呢?虽然能在这里写几行能传递信息的汉字,但是从身为蒙古人的角度来说,连文盲都不是。
也许,会有人说,还有很多民族有语言但没有文字,比如畲族,他们该怎么算?
实际上,想想看,他们更有理由怜悯这样一群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但却弃之不用的人。
这种在研究民族语言的文章中被称为转语人的民族个体,在中国蒙古人中,已经占去民族人口的3成(2003年),按第5次人口普查的581万中国蒙古人计算,转语人有174万多。记得台湾人的文章里面蒙古人口的转语人比例是19%(因文中有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的记载,所以,结果可能源自1990年人口数据)。如果这些数据是真实的,那么在13年中,中国蒙古人的转语人口比例增加了10个百分点,这个速度是惊人的!!!
当然,没有看到关于“文盲”人口的数据,希望不多。
转语人,是中性的学术概念吧,也好像不会给大众以明晰的冲击力和引起对民族语言和文化现状的思考。
那么,想给这样一群自己民族拥有本民族语言和文字却弃之不用的人,下个属于文盲系列的定义,但连“文盲”都够不上,还真想不出什么定义来了。

现在,对很多汉化的蒙古人来说,是否想成为一个蒙古族“文盲”?不得而知,但是我想。

蒙古语邮政业务---一个基本的权利

听说那个‘著名的’蒙古语信件的事情时间也不短了,但是近来又听说在寄蒙古语信件的时候被要求写汉字的事。
那个事情‘著名’,是因为关系到了内蒙古的蒙古人的基本权益的问题,有很多蒙古人关注它,加了引号,是因为报道不多,所以,更多是网友们在转载,而实际上蒙古人上网的有多少呢?
蒙古人有使用蒙古语邮寄信件包裹的权利,没啥争议的。
内蒙古自治区内,寄件人和收件人的地址可以全部用蒙古文书写;
如果是区内外邮寄业务,那么区外寄件人或收件人地址要用汉语,区内收件人或寄件人地址使用蒙古语,但最好用汉字在地址前面注明:内蒙古自治区;
如果是国际邮政业务,那么国外寄件人或收件人地址用外语写,区内收件人或寄件人地址用蒙古语写,但最好用外语和汉字在地址前面注明:P R CHINA,内蒙古自治区
但是,如果你被要求写汉字,你写不?
不写?
那丢了不管。
因为,现在这样的公共部门的状况就是会蒙古语的员工太少,即使你费劲通过了本地邮局,你也不能保证外地邮局和邮件运送时都会有会蒙古语的人,而且,有的邮政局所是临时找人翻译成汉语来投递的,但是,现在蒙古语地名和汉语地名有很大差别(我不知道,写 乌兰哈达 的话能不能寄到赤峰去,写 dolennuur 能不能寄到多伦县去)。所以,整个邮寄过程并没有切实的保障。
所以,个人观点,在邮寄重要物件和信件的时候,务必写汉字。
除非你是个大人物,呵呵,在记者的镜头下,安全是百分之百的。
关于写信,我和个朋友说过,如果我会蒙古语言文字,我会利用一切机会去写蒙古语的信(当然,重要邮件要写汉字喽。hoho),而且不去柜台邮递,不给他们要求我写汉字的机会。让政府部门也知道,有这样的群体需要这样的业务。这样的信件多了,邮局也不得不重视起来,总不能把一天几十封 上百封的蒙古语信件都搞丢吧?
也许,每个邮局或者所都要公开招聘会蒙古语的员工的时候,不但蒙古语邮政业务有保障,蒙古语授课的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相应解决了呢。
也许,普通的蒙古语信件,就是内蒙古的蒙古人争取在各种公共事务(邮政、金融、交通、法律、医疗、民政)中的应有的蒙古语言权利的突破口吧。
愿有一天,一个只会蒙古语言文字的人,在内蒙古自治区生活、学习、工作起来没有任何来自社会的语言障碍。

中国籍蒙古人,作为中国公民,享有中国公民的一切合法权利,同时,在内蒙古自治区内享有使用蒙古语言文字的合法权益。这是中国宪法、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所赋予蒙古人的合法权益。
那么,作为蒙古人,你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时候,行使过与蒙古语言、文字相关的合法权利吗?
那个“著名”的蒙古语邮件的官司,应该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了。
我也听身边的朋友说起过他们经历的事,包括蒙古语邮件被要求写汉字的问题。当然,更多的也许还是类似下面的事吧:
一个朋友带着伙伴儿们来到了一个所谓的“蒙餐馆”(个人一直认为还是叫蒙古餐比较好)。招牌和屋里面的装潢体现了蒙古味道。他们进去了以后,当然的使用了蒙古语和服务员说“有。。。。吗?”但是,女服务员很直接,“听不懂,说汉语。。。。。”。当然他们生气了,用汉语讲:“"蒙餐"馆的服务员听不懂蒙古语!!???还叫什么"蒙餐"馆!??”。。。。。。。。
这个也许应该是申张合法权益的一个类型事件吧?毕竟显示了这样的一个信号:没有蒙古语的服务,这类人群是不满意的。
现在,虽然有很多蒙古人自己在从事类似的商业活动,但是,在内蒙古搞民族产业的更多是汉族人,但打的牌子可是草原文化、蒙古文化、蒙古艺术、蒙古工艺。真的要去那样的地方消费,遇到人家不懂蒙古语是不奇怪的。
我记得我和我的朋友说:下次再有这样的事,不要生气,生气也没有意思,也不要和对方争执,甚至可以不搭理她就行了。但是这里有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整个过程里面不要说汉语,一个汉字都不要说,她听不懂就换人嘛,店里面没有懂的就换别的一家店嘛。
用脚投票是非常有效的做法。但是,别说一个汉字,绝不!!!
当然,我们的社会生活不仅仅是去蒙古饭店,蒙古工艺品店消费一下。那些社会性服务部门,并不是蒙古人开的私营小企,所以,没有懂蒙古语的员工是非常普遍的。
但是,蒙古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而且,很多蒙古人已经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
那么,作为蒙古人,你行使过你使用蒙古语言文字的权利了吗?你写过蒙古语信件吗?你要求过车站、交警、银行职员为你提供语言服务吗?或者,像有的老同志说的那样,开会的横幅或者通知没有蒙古语的就不到场吗?

汉语状态下的“蒙古文化”

已经知道了蒙古语邮件的官司,也知道了有蒙古族公民在努力地维护蒙古语言文字权益。但是,现实给我们的印象,仍然是很多会蒙古语言或文字的蒙古人在可以和能使用蒙古语言文字的地方和场合说汉语、使用汉字。也有年轻的蒙古人热衷于听和唱汉语歌曲,追随唱汉语歌的歌星们。

而这些行为发生的周围又是发生什么呢?

一边是:“敖包相会”这样的歌曲每每在重要场合上演;有蒙古族歌手参与的“凤凰传奇”组合很受年轻蒙古人推崇;“为内蒙古喝彩”和腾格尔的新专辑 蒙古马 中都采用了岳飞的“满江红”中的诗句。。。。。。。。。

另一边:蒙古族苏木学校大多撤并,蒙古语教材订购量逐年减少;民族学校的汉语教学将深入到小学一年级,并要覆盖除蒙古语文之外的所有课程;民族学校成为国际汉语推广基地;蒙古族学生中完全接受汉语教学的人数逐年增长;蒙古语授课班学生就业率堪忧;。。。。。。。。

如果你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蒙古人,并不是人人都说的天才,也并不是人人都说的能人,你需要默默的、努力的学习、打工和工作才能为自己的将来或者现实的生活争一些安逸的资本。而且学习、就业、工作等方面的压力都很大的时候,你怎么选择???

任何群体内的所谓精英和人才、天才都是少数,绝大多数的普通人都是最现实的,生活化的,是个大混乱的大世界中的渺小的小人物。所以,也许是诸多的现实,决定了他们的选择,也许是被其他民族的人认为是主动的选择,是主动放弃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选择。

曾经问过满族人,你们现在都说汉语了,不会满语了,更别说唱满语歌曲了,你们的文化还是满族文化吗?你们唱的汉语歌是满族文化的代表吗?。。。。。。

回答是:是。

而我的理解是:不得不是。因为满族文化是满族的文化,只要你还叫满族,你的文化就是满族文化,假如某天满族人都说英语了,坚持100年,创造的文化还是满族文化,除非你不承认你是满族。另一方面,现在的你,只能有这样的文化了,没的选择。

但是,汉语的满族文化,何其悲哀!!!!!

对蒙古人来说呢?是不是也可以说,已经形成了汉语的蒙古文化?虽然还有一部分蒙古人仅仅能听懂一点点汉语名词。

现在我们听到一些模糊概念:草原文化、内蒙古文化、草原歌曲。而且,每每在官方宣传中出现这样的词。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草原文化是草原上的人创造的文化,草原歌曲是草原上的人创造的歌曲,不管他们是谁,说什么语言。

想来想去,发现只有 蒙古文化、游牧文化 应该是没有歧义的和我们民族的文化相符了。

如果很多的汉族人,认为“敖包相会”和“月亮之上”体现蒙古文化的话,蒙古人怎么办?也认为那是体现蒙古文化?
也许说的是将来的事吧?如果蒙古人自己都不会把自己蒙古语言文字作品所体现的文化推到民族文化最前面的话,将来蒙古文化必定会是汉语的。

蒙古语的汉化

题目挺大。但是,这里说的只是一些“小事”。

作为一种民族语言,当然会在历史长河中变迁了,也许是受本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或经济文化的进步的影响,也许是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总之,语言在变,外来语成为一种语言非常普通的现象。

语言的变化的自然现象,但是,如果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的民族的语言,因为政治和经济的格局变化而变化,并令人担忧的在扭转和消磨本民族文化特征的话,无论从文化保护来说,还是从民族自尊来说,都是非常遗憾的。

非常偶然的,打开了电视,转到蒙古语频道,看到主持人或者是记者采访一个人,呼和浩特旧城的人,他拿着一个蒙古靴,是他的收藏品,他对记者说:这是蒙古靴(汉语字幕,口型上看是在说汉语);蒙古语的相应配音是:。。。MONGOL GUTUL。

呵呵,说实话,有些惊奇。

听到有人说,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蒙古语版上,铁木真的母亲对铁木真说,把蒙古包搭起来,蒙古语配音中的蒙古包是 MONGOL GER。也想起有一次,进一个店铺,像老板询问蒙古象棋的事,在确认卖的是国际象棋后,对方和别人求证说,顾客要的是MONGOL SHATER。

现在有些失望了,蒙古人在变,在汉化,在失去蒙古语,蒙古语本身也在变,也在汉化。

汉化到了什么程度?

对本民族使用千百年的东西,在用蒙古语表达的时候,还要站在汉语语境下去审视,发现它不用个MONGOL的标签就表达不清楚。


蒙古语的汉化的系列状态也许是:

用蒙古语表达蒙古语---用蒙古语表达汉语---用汉语表达蒙古语---用汉语表达汉语

第一个,比较清楚是什么含意,就是原汁原味的蒙古表达,也许,Haluun Elgen Nutag算是个例子吧。按照旅蒙人士的说法,蒙古国官方语言是蒙古语,所以,即使现在的蒙古语已经掺杂了很多俄语词汇,但是,这些借用词仅仅是单个的词汇而已,他们的蒙古语的表达方式比中国蒙古人的蒙古语要丰富。

第二个,是指虽然蒙古人在使用蒙古语词汇来说话,但是表达方式或者思维是汉语的。比如,Margash bayartai(对应汉语的明天再见),Bujig usur(对应汉语的跳舞)等。

第三个,是指虽然蒙古人仍然保留有原有蒙古文化的环境或情形,但是已经习惯用汉语来表达了,比如,巴拉馒头(对应汉语的半个馒头)或者Lodi(对应汉语表示大的)这样的表达方式,现在已经很大程度上固化在科尔沁蒙古方言里了。也就是说,在科尔沁地区不会汉语的蒙古人说的蒙古语也是这样掺着汉语表达方式的蒙古语。这种状态和第二种比,有的时候不好说是哪一种更汉化。
最后一个,不是说像汉人那样的说汉语,而是用汉语表达从汉语和汉文化的角度审视蒙古语言和蒙古文化后产生的一个蒙古印象。这个例子就很多了,所谓的草原歌曲基本都可以作为例子。

蒙古人的傻

作者:尼雅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蒙古人往往和纯朴、粗犷这一类的词语联系在一起。
  一个真正的蒙古人的眼神和表情在机灵的现代人看来往往有几分木讷和呆滞。
  连蒙古人自己也不讳言自己的“傻”——“说他们不工于算计已不准确,应该说工于不算计。他们可笑到认为斤斤计较是可笑的。”
  是呀,现在聪明人是越来越多了,他们总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计算出如何用最少的投入去获取最大的收益,他们察言观色、他们权衡利弊、他们进退自如、他们游刃有余、他们狡兔三窟、他们有备无患……
  常常听人说活得很累,当然,如此日夜不息、高速运转、精明盘算、锱铢必较的头脑怎么能不累呢?

  蒙古人不动声色,其实他心里都知道。
  蒙古人是最敏感的,他能从你对他所做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感受到你的真实的心意,哪怕是极其细微的连你自己都没有感觉到的时候。

  蒙古人是宽容的,他决不斤斤计较细节上的得失。
  当蒙古人把你看作朋友的时候,他只是一门心思、一相情愿、一无保留地对你好,从来不盘算付出和得到:他单纯地把能拥有你这么一个朋友作为他的快乐。

  蒙古人是坚忍的,有超越常人的忍耐力。
  也许因为草原的辽阔和静默塑造了蒙古人宽广沉默的心灵;
  也许因为千百年来和残酷而又仁慈的大自然直接面对养成了蒙古人谦卑和尊崇的性格。

  这种宽容和忍耐还因为在蒙古人的视野里人的社会并不是全部,天地自然才是更广阔的存在;
  因为蒙古人懂得这个世界绝非完美,而人并非是这个世界的主宰;
  因为蒙古人相信大道无言,人世天道一如日月。
  所以,在蒙古人看来困囿于人和人之间的锱铢得失是可笑的。

  但是如果你把蒙古人的宽容和忍耐看作愚钝和麻木的话就错了。
  当你不友好的挑衅和贪婪伤害到蒙古人那宽厚粗糙的表面下最柔软神圣的部分的时候,所引发的猛烈的还击力量让人震惊。
  蒙古人的出击也象蒙古人的友好一样直截了当、义无返顾、不留退路。

  蒙古人的傻在精明的现代社会是一种憨执,也是一种奢侈,它以它的磊落、血性和天真冲击着精于算计的聪明人的萎缩、冷漠和市侩。

汉化蒙古人,心的回归,极限的接近和体会自己的民族

和一个朋友聊天,说到了他的孩子的蒙古语教育问题。

现在的情况是,小孩子在蒙古族学校里学蒙古语,但是和同学交流的时候会常常用汉语,和老师之间用蒙古语(好像是老师要求的结果),在家里家长坚持和他说蒙古语,但是他很少用蒙古语回应。他用汉语解释蒙古语词汇的时候,用的词汇很多,很丰富,能够多方面多角度的告诉你词汇的意义,但是用蒙古语解释汉语词汇的时候情况,很不乐观。

看来,他的思维已经是汉语主导的了。那么,如果他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是继续蒙古语的学习和一些专业课的蒙古语学习的话,除非他能主动去寻找蒙古语环境来练习蒙古语并提高自己,否则他最可能变成的是只会一些家常用语的蒙古人,而不会是个掌握蒙古语言能力的人才。大量的新鲜词汇和专业词汇,以汉语的形式进入他的大脑,并从新依照汉文化的传统形式来组织,让它们逻辑化,同时赋予丰富的情感色彩。

以后,他就会发现,他表达他对社会上不断出现的新鲜事物的感叹或感想时,周围的汉族朋友理解的表现出了共鸣。

他和他们没有太多的区别,除了身份证的民族属性,还有,从小延续下来的一些没有改变的生活习惯。由于语言的欠缺,“蒙古语中的非常新鲜漂亮的句子”已经不能理解。他会和那些喜欢蒙古文化的汉族人,一起,用详细的目光审视原本就是自己拥有的东西。但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他还是不得不照着既定的路往下走,虽然身后的记忆是那么莫名的亲切,但是也是那样的陌生,日渐模糊。

假蒙古人的比例
以下是部分网页内容:

蒙古族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青海、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区的蒙古族自治州、县;其余散居于宁夏、河北、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市、区。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蒙古族人口为5813947人
。。。。。。
内蒙古自治区全区总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882.39万人,占79.24%;蒙古族人口为402.92万人,占16.96%;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90.23万人,占3.80%。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153.39万人,增长了8.87%;蒙古族人口增加了64.95万人,增长了19.22%;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1.55万人,增长了14.68%。
。。。。。。
内蒙古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1947年,内蒙古总人口为561.7万人,其中蒙古族83.2万人。至2006年底,内蒙古总人口增至2392.35万人,蒙古族人口则增至423.83万人
。。。。。。。。。

能看到,自治区蒙古族人口的增加是比较迅速的,增长比例超过了汉族。不过又看到一个文章,里面的资料显示了蒙古族人口增长的重要方面:

蒙古人的族际通婚率是41.02%(即成婚人口中与异族通婚的人口比例),而与汉族的通婚率是37.94%,即占到蒙古人异族通婚人口的92.5%。相应的,汉族的异族通婚率中排第二的是与蒙古族通婚(第一是与满族,第三是与壮族),
而且在中国,在自治区,一般都有有利于少数民族的政策倾斜,所以,汉族与少数民族通婚后的子女大多登记为少数民族,而不是登记为汉族,可想而知,人口增长的形势会是什么样的啦。
不过,也正是有这样的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倾斜,改民族成了内蒙古自治区的一大现象,使蒙古人中多了一些假蒙古人。
中国历史上的动荡,造成了与蒙古人有关的几次民族更改现象:
在元朝时期,有些汉族人更改民族为蒙古人,在明朝又有一些蒙古人被迫改民族为汉族人,建国后一些蒙古人恢复了自己的民族成分,在‘内人党’事件中,很多蒙古人又被迫更改为汉族人,现在,政治环境好转了,一些民族政策落实了,随着一些蒙古人恢复了民族身份,一些汉族人同样巧妙的更改了自己的民族身份,变成了蒙古人。
有多少这样的假蒙古人呢?不知道。那么,就说身边的一个印象吧:
大学里,同一个班,有7个蒙古人:4个是改了民族的(当中有一个是上辈的亲戚是蒙古人,但本人的父母并没有蒙古血统);3个是蒙古族人,其中,1个的双亲之一是蒙古人,还有一个人的双亲之一是带有汉族血统的蒙古人(而实际上应该是带蒙古血统的汉族人 ,因为他的双亲之一是混血蒙古族,而且是生活在汉族大家庭里面),
那么也就是说,如果在汉授班里见到蒙古人的话,其中假蒙古人可能会占57.1%。

关于南蒙古蒙古人的汉化

关于汉化

我先简单地介绍一下什么叫汉化。汉化是指中国的少数民族不会读自己的文字,不会说自己的语言的现象。

目前,内蒙古的蒙古人在以惊人的速度汉化。 虽然说是内蒙古,这里毕竟是中国,汉族占绝大数,街上你基本听不到蒙语。在这种环境下使用蒙古语的机会越来越少。并且内蒙古人与汉族的通婚也是比较醒目 的,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家庭的孩子在学蒙古语。当然这是在呼和浩特这种比较大的城市里的现象。如果去乡下的话蒙古语还是在被使用,但是里面混合着很多汉 语,其程度比日语的外来语更为严重。以后会有更多的乡下人走进城里面,蒙古语会这样地减少下去。

但是我认为汉化的主要原因还在蒙古人身上。让我苦恼的是,内蒙古人的父母让孩子去汉语学校却叹气说; ‘我的孩子不会说蒙古语’,我说; ‘你可以教吗’。他们却说 ‘忙得没有时间’;却有很多时间去喝酒。我真的无法理解。

内蒙古人是个自尊心很高的民族。但是这种只是在嘴上的内蒙古人太多了。民族的最低条件是会说自己的语言。他们的这种意识不改变的话,中国境内蒙古人的前途是绝望的。

—————————————————————————
まず「漢化」という言葉自体が私の造語であると思いますので、簡単に「『漢化』とは何か」を説明してから話を進めます。
「漢化」とは、ここでは「中国に住む少数民族(漢族以外の民族)が、自民族の文字を読めず、言語を話せなくなる現象」という意味です。

現 在、内モンゴルでは内モンゴル人(内モンゴル自治区在住のモンゴル民族)の漢化が大変な勢いで進んでいます。「内モンゴル」とは言ってもやはり中国、漢族 が絶対多数を占めているので街で聞く言葉はほとんどが中国語です。こんな環境にいてはモンゴル語を使う機会は当然少なくなるし、また内モンゴル人と漢族が 結婚して子供がいる例はいくつか知っていますが、漢族がモンゴル語を勉強して子供をバイリンガルにする(或いはモンゴル語で教育する)という話は聞いたこ とがありません。
これはフフホトなどの比較的大きな都市での話なので、田舎に行けばまだまだモンゴル語は残っていますが、モンゴル語の中に中国語 がたくさん混じっています(都市?田舎に関係なく)。場所にもよりますが、総じてその程度は日本語中のいわゆる「ヨコ文字」の氾濫など比較になりません。 この影響が少ないのは、もはや遊牧民くらいしかいないのではないでしょうか。
さらに、今後田舎から都市に出てくる人は増えこそすれ減ることはないでしょうから「田舎のモンゴル語は安泰」とはとても言える状況ではありません。

しかし、1番大きな原因は他ならぬ内モンゴル人自身にあると思います。
私 たちを悩ませるのは、内モンゴル人の両親が子供を中国語で教育しておきながら「自分の子供は内モンゴル人なのにモンゴル語がわからない」と嘆くことです。 「じゃ教えれば?」と言うと「忙しくて時間がない」と言いつつ、酒を飲む時間はたくさんあったりします。まったくもって理解できません。
内モンゴル人はプライドの高い民族ですが、このように口先だけの内モンゴル人が多すぎます。民族の最低条件とも言える言葉がわからず、何が「内モンゴル人」でしょう。
彼らの意識が今後も変わらなければ、中国国内のモンゴル民族の将来は絶望的と言わざるを得ません。

“十字军”东征与蒙古西征微妙关系

从11世纪末开始,欧洲基督教会开始发动十字军东征。第一次东征取得了令教会满意的结果,1099年,十字军占领了耶路撒冷。前不久有一部电影《天国》,讲述的就是这段历史,圣殿骑士团的出现,使得教会拥有了自己的职业军队。十字军东征引发了后来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其中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情节:欧洲与遥远的东方开始发生直接接触。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后大约半个世纪,1147年,欧洲发动第二次东征,却遭遇了失败。15年后,在遥远的蒙古草原,有一个男孩降生,传说他降生的时候,手心里握着血块。欧洲人后来说,这是魔鬼的象征。这个男孩日后被历史称为成吉思汗。现代有医生指出,婴儿出生的时候,手心有血块并不特别,母亲生产过程的不同情况,可能会让婴儿沾染血液,如果碰巧被婴儿的手抓住,就成了成吉思汗的魔鬼象征。

成吉思汗25岁那年,1187年,阿拉伯英雄萨拉丁(库尔德人)收复了耶路撒冷。欧洲教会立即于1189年发动了第三次东征,结果依然失败。到此时为止,十字军东征已经延续了近100年,但是,这场人类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战争还没有结束。历史进入13世纪,1202年,欧洲教会发动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这次东征有点特别,攻打的对象是欧洲人自己:东罗马帝国。这次东征的发财目的已经非常明显,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现土耳其伊士坦布尔)被占领后,欧洲教会"圣战"的口号,已经掩饰不住对东方财富掠夺的实质。

1217年,继续怀抱发财梦想的十字军开始第五次东征,这一次的对象是埃及。然而,这次东征还没有结束,欧洲开始听到成吉思汗的消息。1220年,成吉思汗离开北京后,开始向西进军。我们现在不知道成吉思汗西征的决定,是否是因为得知欧亚交界的地方正在打仗,因此,他想乘虚而入。现在,我们有理由相信,成吉思汗的身边,有一些特殊的人,一直与西方保持着联系,只是这种民间的联系,长期都没有载入历史。1221年,成吉思汗派遣的使者到达高加索地区,要求当地人投降。同年,第五次十字军东征结束。

此时的欧洲不得不面对从东方一路飞奔而来的蒙古军队,东欧地区的小国,在蒙古铁骑下不堪一击,眼看,整个欧洲即将落入蒙古人的手中。但是,1227年,蒙古人的进攻突然停止了。很快,欧洲教会得知:元太祖成吉思汗归天了。此后一段时间,成吉思汗的后代们,陷入一场权力斗争,暂时停止了对欧洲的进攻。于是,1228年,也就是成吉思汗归天的第二年,欧洲教会发动了第六次东征,重新占领了耶路撒冷。1229年,元太宗窝阔台继任大汗,蒙古最高领导权重新确定。而欧洲方面的第六次十字军东征也在这时结束。

我们似乎有一点奇怪,蒙古人的西征,与十字军的东征,为何呼应得如此紧密?蒙古人一停止,欧洲人就开始行动;蒙古人一开始行动,欧洲人就停止。仿佛有一种方式,使得关于蒙古的情报,能够及时到达欧洲。事实很可能就是这样。远在唐朝的时候,唐朝首都长安有一个基督教派,中国历史称其为"景教",欧洲教会称其为"聂斯托利教派"。公元5世纪时,东罗马帝国的牧首聂斯托利创建这一教派,由于他认为耶稣是人而不是神,因此,被欧洲教会斥为异端,遭到迫害,不得不向东寻找发展机会。最远的,便来到中国。该教派在向东传播的路线中,在叙利亚、伊拉克、伊朗、高加索、印度都留下的足迹,至今还有遗留。因此,现在的研究者认为,聂斯托利教派,也就是中国的"景教",一定程度上承担了东西方交往的角色,只不过由于宗教原因,这种沟通工作,没有被历史详细记载。

面对蒙古人随时可能继续发动的西征,欧洲教会开始密切关注东方。1235年,蒙古人攻占莫斯科;124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攻占现在的匈牙利,一直到达维也纳附近。但是,蒙古军队再次停止了进攻,拔都的军队突然掉头向东而去。后来,欧洲人得知,成吉思汗的继任者窝阔台去世,拔都要赶回去争夺权力。此时,欧洲教会已经得知,在遥远的东方,在蒙古人统治的帝国内部,有一个基督教统治的小世界,很可能还是一个君王,于是,欧洲教会于1245年,正式向蒙古派出使者。这是历史上欧洲与中国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直接接触。

欧洲教会的使者柏朗嘉宾等方济各会教士带着教皇的书信去见蒙古人。他们一直到达蒙古首都哈剌和林,参加了窝阔台之后的大汗元定宗贵由的即位大典。欧洲教皇给蒙古大汗的信中,指责蒙古人滥杀无辜,要求蒙古人受洗成为基督徒,同时还试图与蒙古人建立一个政治联盟。元定宗贵由给教皇回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你在来信中称,我等应该领洗,成为基督教徒,我们对此仅给以简单之回答:我们不解,为何我们必须如此。......你们认为,只有你们西方人是基督教徒,并且蔑视他人。但是,你们怎样知道天主究竟将加恩于谁人乎?......倘若你们渴望和平,希望把你们之幸福托付给我们,你教皇应该立即亲率诸基督教显贵前来朝见,缔结和平,仅在此时我们才能知道,你们确实渴望与吾人讲和。"

在此阶段前后,欧洲教会向蒙古派出的使团不止一个,另一个由多明我会教士阿思凌率领的使团也到达了蒙古。蒙古大汗也派出使者前往欧洲,给教皇带去信件,其中一封写道:"在上苍的法律中,拉丁派、希腊派、阿美尼亚派、聂斯托利派、雅各派以及所有向十字架祈祷的人之间不存在差别。他们在我们这里协和一致。我们希望大王不要把他们分开,而要对所有基督教徒普施慈悲"。有历史学家认为这封回信是假造的,此说证据不足。这封信很可能是元定宗贵由去世后的摄政者起草的。通过这封回信,人们相信,在蒙古人那里,确实有基督教徒。

有历史学家认为,蒙古第三任大汗元定宗贵由就是基督徒。不过,在蒙古的基督徒,都是当初被欧洲视为异端的聂斯托利派。这一教派对欧洲教皇的态度比较矛盾,他们既希望被欧洲正统教会接受,又害怕再次遭遇镇压。因此,在此前后,位于中国的聂斯托利派基督徒一方面给欧洲教皇送去了"信仰表白信",另一方面,也借蒙古之口,要求实现"宗教自由"。当时在蒙古大汗的身边,确实有一些聂斯托利派基督徒成为高官。

然而,欧洲教会与蒙古大汗的正式直接接触效果有限。1248年,蒙古第三任大汗元定宗贵由归天,蒙古汗位争夺又起。1249年,欧洲立即发动第七次十字军东征。在这个交往过程中,我们看到,教皇指责蒙古人滥杀无辜,但是,他们自己的十字军也在杀人。正因为如此,蒙古大汗对于教皇的指责嗤之以鼻,教皇的使者不得不降低标准,改口要求蒙古大汗不要杀基督徒。言下之意,非基督徒尽管杀。

此后,经过元宪宗蒙哥汗,到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继任汗位,他更加关注中国本土。1270年,欧洲发动第八次十字军东征,也是最后一次十字军行动,从第一次算起,前后将近200年。在教皇向蒙古派出使者30年后,1275年,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成就了东西方交流一个重大成果。历史学家指出,欧洲教皇与蒙古的直接接触,还有一个政治意图,他们希望与蒙古联手,共同对付伊斯兰教。但是,东方的帝王们,比欧洲的教皇、国王更加喜欢"宗教自由"。进入14世纪,位于中亚的蒙古诸侯纷纷接受伊斯兰教,欧洲教皇企图联合蒙古基督徒共同对付伊斯兰教的计划彻底泡汤。

人们往往会探讨一个历史话题:在欧洲教会的统治下,为何会发生文艺复兴运动?欧洲十字军东征结束后不久,14世纪,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各个城市出现。我认为,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关联。文艺复兴并不是欧洲内部自身变化的结果,而是世界交流互动的结果。十字军东征开始还有一点"圣战"的意思,越到后来,越成为争夺财富的战争。东方的财富成为贫穷的欧洲垂涎的对象,这种财富改变了欧洲人对于基督教坚守贫穷、反对享受的看法。因此,文艺复兴最初的源头就在欧洲最富裕的意大利城市出现。其次,文艺复兴的内容来自古希腊、古罗马,这些历史文献,在以希腊语为正宗的东罗马帝国那里,长期保存。十字军东征对于君士坦丁堡的占领,让这些无知的十字军战士接触到了古希腊的古代文献。第三,伊斯兰教在学会了中国的造纸技术后,翻译了大量古希腊文献,从反面刺激了欧洲教会统治下的欧洲人。

因此,十字军东征最终的结果是。愚昧的欧洲教会统治被自己的敌人在文化上打败。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就是文化的交流。其中,蒙古人也起到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柏朗嘉宾等人到达蒙古,只是北方的大漠草原,那时候中国最富裕的南方,还是南宋统治,柏朗嘉宾无法到达,因此,他还不知道中国真正的文化和富裕。后来的马可波罗到达了中国的长江流域,他认为杭州是世界上最大、最美的城市,与杭州相比,欧洲当时最富裕的威尼斯,只能算是一个村子。1299年,马可波罗关于中国的书出版,成为欧洲中世纪最著名的畅销书,在文艺复兴运动中广为传播。近200年后,哥伦布在《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留下了300多条读书笔记,然后开始了他到富裕中国去发财的海洋航行。

新疆地区的蒙古语地名

新疆地名中最多的还要数蒙古语,蒙古语地名遍及新疆各地,范围之广、影响之深,令人费解。

仔细分析新疆的地名,更以其鲜明的民族、历史、文化等特色独树一帜,许多地名都折射着新疆历史的变迁和时事的变革,更加令人寻味。

  新疆地名可以概括为三个特点:民族性、历史性、时代性。无论哪种特点的地名,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名字的含义基本上是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概括和描述,通俗生动。

  新疆地名是民族文化的保留。众所周知,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而且历史也很悠远,各个民族特色鲜明、风情浓郁,地名当然就具有浓重的民族特色。

  新疆地名多是少数民族语言,很少用汉语的。比如哈密就是维吾尔语“大门”的意思;哈萨克语地名如阿克苏,意为“白水”;乌恰县就是柯尔克孜语,意为“大山沟分岔口”。

  地球上海拔仅次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喀拉昆仑山脉的主峰——乔戈里峰,是塔吉克语,意为“高大雄伟的山峰”。察布查尔是锡伯语,意为“粮仓”……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西域古代有三十六国,虽然大国有几万甚至几十万人,小的只有几千人,但他们也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其名称总是或多或少体现着地域和民族的特色,有的名称延续至今,在这一点上南疆地区尤为明显,如焉耆、于阗、若羌、且末、皮山、疏勒、莎车、温宿、尉犁等,还有被人们熟知的楼兰、龟兹等等。

  新疆地名又是历史沧桑的反映。如果仔细算来,新疆地名中最多的还要数蒙古语,蒙古语地名遍及新疆各地,范围之广、影响之深,令人费解。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除了部分蒙古族人长期居住在新疆这个原因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元朝西征留下的历史现象。

  由于地理环境所致,当时的西域虽然国家很多,但很分散,国力相对薄弱,边界也大多依地理和自然环境而定。部落之间、民族之间冲突不息、战争不止,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饱受战争之苦,许多民族颠沛流离,流离失所。

  到了元代,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开始大举西征,蒙古大军踏遍天山南北,当时许多无人居住的地方蒙古人都留下了名字,并流传下来。

  例如乌鲁木齐(红庙子)、乌拉泊(红色靶场)、巴里坤(老虎腿)、奎屯(寒冷)、那拉提(有太阳的地方)、博尔塔拉(银灰色的草原)、巴音郭勒(富饶的河流)、罗布泊(河流汇集的地方)、准噶尔(左手)、巴音布鲁克(泉源丰富)、塔克拉玛干(进去出不来)、博格达(神山)等等。从众多的地名可以看出蒙古大军西征对新疆的影响,也充分反映了新疆的历史沧桑巨变。

达赖喇嘛的尊号,与伪中国无关!达赖喇嘛是藏蒙联邦制的产物


有朋友提问:

1。达赖喇嘛的头衔,需不需要中国中央政府的册封?
2。西藏是否归属中国中央政府的管辖?
3。西藏目前,是否有一个自己的国家元首(就算逃亡在外的政府,也行,是否有国家元首)?

回答:
3,达赖喇嘛是西藏的教政一体的领袖,但其神圣性,比国家元首还高,如同梵蒂冈教皇和日本天皇。因为世俗的国家元首不具有最高的精神导师的地位,但是达赖喇嘛不仅是西藏的精神导师,也日益成为世界的精神导师,他是明智的导师、幽默的导师、和平的导师、慈悲的导师、民主的导师。

2,西藏目前地位未定,没有完全归属匪共残央管辖。是否归属管辖,要看人心。霸占不等于管辖。即使一部分藏奸被收买,也不等于大多数藏民屈服于武力霸占。从目前此起彼伏的藏民抗暴,可以看出,匪共残央想要管辖但却越来越无能力管辖。蒙元曾经管辖中国87年,满清曾经管辖中国287年,结果都被汉人【驱除】。

1,达赖喇嘛的头衔,是否需要所谓中国所谓中央的册封?根本就与汉人无关。格鲁教派祖师宗喀巴的关门徒弟格敦珠巴,转二世为格敦嘉措,称号是“嘉华仁伯偖”,第三世索南嘉措向蒙古人传教,被西蒙古王爷安达汗尊为“达赖喇嘛”,第五世洛桑嘉措得到西蒙古王爷固始汗的护法,奠定了格敦坡章皇朝于1642年,比满清入关还要早两年。满清尊称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中华民国尊称他为“护国弘化普慈圆觉大师”,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信佛所以让他当官的职务是“国会副委员长、佛教协会会长、西藏自治区筹委会主任”。

达赖喇嘛是藏蒙联邦制的产物,转世由其生前的僧团认定(例如联系他的前世遗瞩、辨认他的前世用品、识别他的前世仆从),这是一群仆人找回自己的主人,根本就与满清和中华民国无关。至于匪共残央,就更不算东西了

仁伯偖得到确认之后,给周围邻居“中国人”报个喜讯,请他们来观礼,“中国人”就很不要脸的自称“册封”了。满清皇帝在达赖喇嘛面前的身份,是喇嘛教弟子的世间护法,所谓中国所谓中央是否也是喇嘛教弟子?

达赖喇嘛是一个“尊号”而不是“封号”。尊号是下对上的尊称,封号是上对下的封赏。达赖喇嘛是图博人、蒙古人、满洲人的共同的精神领袖,满清皇帝的权力再大,但在他面前的身份是俗家信众而已。而且,共产党的中国,与满清没有继承关系。

当然,愚妄无知的“中国中央”也可是试试“撤销”达赖喇嘛的“职位”,我给你们讲两个前例:
1910年,操纵了满清朝廷的汉人官员主张“撤销达赖喇嘛的封号”,结果满清完蛋了。
蒋记中华民国造谣说自己批准并主持了达赖、班禅的登基大典,结果很快也亡了。

所以,我希望匪共残央尽快发布命令“撤销达赖喇嘛的封号”。

http://blog.dwnews.com/?p=52403

西藏从来不是中国一部分,而中国是蒙古一部分

蒙古代表团,西藏抗暴50周年,达然萨拉20090311

作者:草虾
所谓西藏从中国“独立出去”,说确立蒙藏关系的元朝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就是典型的汉字思维,对中国人所造的伪史之外的历史一无所知,对其他民族的历史一无所知。

[1,中国曾是蒙古的一部分]先说蒙古人的风俗是“幼子守灶”,就是最小的儿子留在家里,其他的都赶出去立业。所以在成吉思汗的“天下”,术赤、察合台、窝阔台都出去立业,蒙古老家成了“拖雷汗国”。 拖雷汗国依次吞并了大金、大理、大宋,所以现在南方的云南属于北方方言而北方的浙江属于南方方言,因为云南是老解放区而浙江是新解放区。拖累的孙子忽必烈吞并“中国”以后,或曰中国成了蒙古的一部分,为了愚弄汉人的正统观念,就取了一个“大元”的汉名,或者“大元”是拖雷汗国的别名。但在蒙古人内部,依然称为拖雷汗国,正如其他的察合台汗国等。 那个时候,所谓新疆,维吾尔斯坦属于察合台汗国,而不属于拖雷汗国=中国,而且是最老的老解放区,是在成吉思汗西征时解放的,又怎么说呢?那些被割掉睾丸的汉人就拍马屁,从未到过中国的、从没听说过元朝的成吉思汗成了元太祖,灭掉汉人自己祖国的忽必烈成了“元世祖”,最后大多数汉人居然也都信了,欣欣然地接受这种奴化教育,同时还要嘲笑台湾人所受的皇民教育。 说说元顺帝时,偏偏立了高丽妃子做皇后,引起朝政混乱,汉人乘机造反,自相残杀之后成立明朝。元顺帝一看汉人不可救度,于是带着高丽皇后跑回了蒙古老家[汉人史书称为“北元”]。在元朝,高丽人的地位都要高于汉人,因为蒙古老爷流行娶高丽女子为妾,但对汉人女子只是尝试一下初夜权就踢走。所以要明白,汉人能够造反建立大明朝,根本不是靠什么朱元璋太祖英明,而是因为高丽女人的肚皮的功劳。
[2,蒙元的正统传给满清,无关明朝]元顺帝之后经过几代,蒙古人再也不想南下了,于是不再使用“大元”的别名,但蒙古人内部的称谓一直是大汗[Hing=King]。朱元璋的杂种儿子朱棣成了明太祖,迁都北京,一直想灭掉北元,打了好几代,结果不仅没有灭掉蒙古人,反而是大明朝的皇帝朱祁镇被蒙古的一个瓦剌部落擒获,中国人记得么? 满洲的皇太极打败了最后一任蒙古大汗林丹汗,得其印信,按照草原会盟的方式成为蒙古诸部公推的大汗。在蒙古人看来,满洲人是蒙古人的一个分支,为了进关征服汉人也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叫做大清,但是法定的国语=满洲语、国文=满洲文,你又如何解释?所以,满洲人回到老家复国叫做满洲国,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满洲国是灭在俄罗斯人手里,而不是中国人手里。俄罗斯人和蒙古人是什么关系呢?俄罗斯人的祖先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现代蒙古人的祖先是成吉思汗的四子拖雷,满洲人与蒙古人是近亲交配,整个清朝的野战军都是蒙古骑兵,汉人只能当伪军,叫做绿营兵,相当于现在的武警。 明白了吧,拖雷汗国的道统传给元朝、北元、满清,但是满清皇帝逊位之后就成了满洲国主而非天下盟主,那么北蒙古诸部落也就不尊他的号令了,而是拥立宗教领袖哲布尊丹巴活佛八世为主,这个活佛是格鲁派第三大活佛,也是达赖喇嘛确认的,而且每一次的转世都必须在图博高原上的海拔最高的草原--康域理塘[今四川省理塘县,海拔4014米>拉萨海拔3648米]。
[3,西藏从来不是中国的一部分]现在,西藏人如果要说西藏从来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其实只要一条证据就够了: 中国实行以儒教科举制度为基础的儒生文官制度,西藏从来没有实行科举;从来没有中国的儒生去西藏当县长,也没有西藏人到中国参加科举当县长;自古以来,中国从来没有把科举制度推行到西藏,没有派遣郡县官吏去西藏,怎么叫作拥有主权? 而且,没有中国王公娶西藏女子为妻,也没有西藏喇嘛娶中国人为妻[除了金庸造谣的西藏喇嘛嫖了中国公爵韦小宝的妈妈],两个民族不存在高层通婚,对比欧洲的王室通婚,就可以知道:中国曾经是蒙古的一部分,但西藏从来不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民族自称炎黄子孙,炎帝就是伏羲氏大蛇,黄帝就是有熊氏。但是西藏人说他们的祖先是一个发情的女妖诱惑了猴子,生下了六只小猴,可见西藏人不是炎黄子孙,不属于中华民族。 要说最早的吐蕃与唐朝的关系呢,实质是西藏人与维吾尔人的关系。先说汉人的正统,从两汉传到魏晋,再传给宋齐梁陈。汉人所吹的行使西域主权的安西都护府,实质是一个保护通商的国营镖局,而不是治理地方的行政机关。那时候,吐蕃是天下最强的国家,突厥人被他们打得乱逃,有些逃到中原,把汉人也打得乱逃,所谓“五胡乱中华”。中国人称他们为“北朝”,自己则逃过淮河以南建立“南朝”。最后,突厥人统一为隋朝,灭掉了汉人的祖国南陈,又被唐朝取代。
[4,两个中国才是真正的中国特色的道统]隋唐两朝的皇室是近亲,都是突厥人,盛行父子共妻、兄弟共妻,若在汉人就是乱伦扒灰的大罪。隋唐两朝的将军,重用的都是哥舒翰安禄山之类的突厥人。所以,吐蕃攻打唐朝,实质是西藏人与维吾尔人的战争,与汉人无关。安史之乱后,唐朝请求吐蕃人和突厥人出兵帮助自己复国。最终唐朝灭亡之后的五代,其中的后唐、后晋、后汉三代都是突厥人当中的沙陀人建立的。你站在地图上的南京或者郑州之类的江河之间向四周看,你是“高贵的、神圣的中国”,但你如果有点空间想象能力的话:图博高原最高、蒙古高原次高,二级高台构成了一个半圆形,他们高兴了就可以蹦到下面这个叫做“中国”的池子里屙屎撒尿,拿中国人当皮球踢了玩,玩的节目叫做大唐、大元、大清,玩累了就蹦回高台,丢下中国人自己玩个宋朝、明朝、中华民国。在冷兵器时代,西藏蒙古满洲都是盛产骏马崇尚武力,汉人无论如何经济发达“礼乐诗书”在他们眼里就像小孩子玩家家丰富多彩,但随时都被他们的马蹄踹了。 这样才能解释并能说明,唐朝与元朝和清朝一样,三个大融合的帝国都不是汉人的朝代。汉宋明三个闭关自守的窝囊国家才是真正的汉人朝代。汉朝打匈奴,宋朝打大辽,明朝打瓦剌蒙古,都是大败而回。有趣的是,中华民国继承的是汉宋明的道统,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的是唐元清的道统,两条道统象拧麻花一样,拧成中国的历史。那么,现在台湾民国呢,他的前世是后汉、南宋、南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结局将是后唐、北元、满洲国,这是历史的宿命。汉人共产党能够打败国民党、占据大陆、攻入西藏,有两个因素:一是苏俄红军缴获了满洲国的军火给了共产党,二是苏俄制造了蒙古独立,让蒙古骑兵帮助共产党抢夺满洲。结果呢,得满洲者得天下,得蒙古者得西藏。历史脚步是:1945年8月赤俄侵入满洲,1946年1月北蒙古独立,1947年5月南蒙古自治区成立,1948年11月满洲全境赤化,1949年10月伪共建国,够明确了吧?[5,印度西藏蒙古满洲,构成完整的文化包围圈]再看看地图,从印度次大陆的北部,越过喜马拉雅山进入图博高原,再降到蒙古高原,直抵鲜卑利亚,都是藏传佛教的覆盖面积。有关文字的关系是:依照梵文,创制了图博文;依照图博文,创制了蒙古文;依照蒙古文,创制了满洲文。文字从印度到藏到蒙到满绕了一大圈,就是不沾汉字的边,也说明了汉字的难学。用汉字的汉人虽然人口总数上占据优势,但几乎从来就是个受气包,都是汉字造的孽,这种文字不仅让人雄性衰退(汉文化总是阴盛阳衰),而且使人脑子不清楚。最初是藏人从印度学来梵文,就能训练出260万军队,打败唐朝,蒙古人从藏人那学来了文字,就能征服中原,满人在从蒙古人那学来文字后还不到六十年就灭了大明,日本人普及使用假名三十多年就在甲午海战中战胜了大清,可见汉字真是个不吉利的东西,是个亡国的玩艺。汉字这东西,只用用于艺术,不能用于科学。唐诗宋词元曲,几个朝代的第一流知识分子的脑力,全都消耗在汉字的排列组合。汉字一音多字,一字多意,能把所有的严肃讨论变成纠缠不清的扯淡,永远不能用于开拓性的思维。你看英语,真他妈英明,4时x4态=16时态,都清楚了。你看自由中国,再严肃的问题扯到最后都比撒尿还要龌龊。 藏传佛教还象厚厚的棉被,包裹着中国文化免遭伊斯兰文化的肆虐。我们看看维吾尔斯坦,再看看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就知道,浆糊一般的儒教文化极为可怜地只传播到日本朝鲜越南,对伊斯兰文化的抵抗力是极为孱弱的,一旦失去极权力量的庇护就象鸡巴用毕立刻软下去。如果没有藏传佛教征服了蒙古统治者,那么原本信仰真空的蒙古人就会让侵略性极强的伊斯兰教征服中原。所以中国文化保存至今,汉人至今还能大吃猪肉,还能朝拜夫子庙诵读四书五经,首先应该感谢藏传佛教的呵护。否则,我们生下来就是穆斯林,每天三次赞颂默罕默德。中国人最为自豪的中医,其实是从蒙医剽窃来的,蒙医则是学自藏医,因为西藏人从公元八世纪学透了佛教,就把人体看作臭皮囊,经常搞天葬解剖尸体,充分研究了人体结构。汉人是做不了儒才做医,藏人也是做不了喇嘛就做医。所谓辨证施治,也是西藏特有的哲学思辨的结果,汉人的哲学成就最高的就是白马非马,而且除了吃人肉从无学术性的解剖尸体,怎么能开发出经络思想?
[6,结语]在世界文明体系当中,唯有藏传佛教真正继承了古印度佛教的哲学思辨,是佛教文化的正宗。汉地佛教之禅宗是老庄清谈的变体。人类学呢,也把东方人统统成为Mongolian,中国人Chinese和西藏人Tibetan都是Mongolian的一部分。现在汉人把自己的汉字搞得一塌糊涂,还想做文明大国,唉,韩非子说过“存亡在于虚实而不在于众寡,安危在于是非而不在于强弱”。“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卫青霍去病之流鼓吹的,仗着皇帝小舅子的身份意淫撒泼而已,那平民的生命当炮灰,换取自己媚上邀功的顶子,现在的汉人平民居然也信以为真?我们中国汉人,祖宗被人家杀过奸过,家园被糟蹋过蹂躏过,悲愤的心情可以理解,直言不讳说西藏人曾经帮助蒙古人满洲人杀过中国人要报仇也行,估计达赖喇嘛也不会否认。但如果硬要把蒙满强盗说成自己的祖宗,把蒙满强盗的厕所说成自己的祖国,丢死人了。 这种逻辑可以简化为:因为你爷爷曾经闯入我家杀掉我爷爷强奸我奶奶,所以你爷爷就是我爷爷、所以你家就是我家、所以你不欢迎我到你家等于你背叛你自己的家,是吧?

http://blog.dwnews.com/?p=5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