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7日星期日

为蒙古民族教育的振兴努力

内蒙古自治区日前下达了自治区成立60年来对民族教育发展最全面的综合指导性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内蒙古将建立并逐步完善民族教育助学体系,切实解决民族教育发展问题。

  《意见》要求,自治区将对蒙古语授课的幼儿园(学前班)儿童实行政府资助制度,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实行助学金制度,高中阶段学生实行寄宿制学生助学金和优秀学生奖学金制度。蒙古语授课初中毕业生考入中职学校的在校学生全部纳入国家中职教育贫困学生资助体系,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和自治区财政共同承担。优先对高中阶段蒙古语授课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大学生实行国家助学制度。对高中阶段蒙古语授课考生考入区内高校的继续实行减收20%学费政策,减收部分按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由自治区和地方财政补贴。

从上述报道中,我们看到民族教育振兴的希望。身在民族基础教育工作的第一线,我更能深刻体会到现如今,民族教育滞后的情况:本民族的孩子被家长送到汉授学校就读,弄的蒙不是蒙汉不是汉,说好听了是蒙汉兼通,可其实呢?根本就是背叛自己民族的行为。因为如果每个人都这样那我们的民族教育就没有什么未来了。当然,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也是有必要的,但起码要有主次之分。我们股子里流淌的是蒙古民族的血液,不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不学透自己民族的文化如何对得起祖先呢?又如何成为一个有用之材呢?念汉授后相对昂贵的学费他们负担得起吗?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他们认为在中国这个汉族居多的国家汉语不好就意味着找不到好的工作。人们挂在嘴边的总是工作,上小学要好好学习为的是考上重点中学,上中学要好好努力为的是考上重点大学,上重点大学为的是找到好的工作。然而让孩子念蒙授几乎意味着与国内的重点大学无缘。这也是我们国家现行教育体制的缺憾。家长们只是为了孩子的学习辛苦着,以为好好学习就只是为了找到好的工作。人活着是要工作,但不是为了工作而活着。学习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国民综合素质提高了社会也就会变的更加安定和谐,人民也才会在物质上精神上都觉得幸福。我想这才上我们应该追求的吧? 现如今,在我的家乡,随着蒙语授课学生来源的减少民族小学开始被合并。而且在很多的蒙授小学,民族语文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那些我的同学---在学业上是佼佼者的学子,在政府部门包分配的幌子下心怀教师梦想接受师范教育,如今大多数却在田间地头耕耘着苦涩的人生,或已成为城市打工族的一员.在很多地区,孩子的语言被污浊的环境所污染,失去民族韵味;很多所谓的高素质人群明明是蒙古族,和同胞交谈的时候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以此显示自己的优越感。在人群中说出自己是蒙古族似乎是个莫大的耻辱。是啊,电视,报刊,网络,商场,我们所生存的这些场所都离不开汉语,久而久之我们就养成了习惯,几乎忘却了自己民族纯正的语言文字。习惯是种可怕的东西,在你毫无防备的时候会改变你甚至会吞噬你的本性。 就在去年,当上级部门向部分贫困生及住宿生发放补助费时,尤其看到蒙生的远比汉生的多时,家长似乎又意识到还是念蒙授"合适"啊。毕竟我们国家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综合素质还不高,他们有时也许只会看中眼前的实际"利益"。可是那些收入相对丰厚,所谓素质高的上班族,那些为官者,自以为条件好,总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好的汉授学校读书,还满口喊着:振兴民族教育!这又不得不叫人深思和疑惑!中国有56个民族,百花齐放,百朵争鸣是可是国家对待民族教育的基本国策啊! 总之,民族教育是一面大旗,将它牢固的树立在我们每个人心中,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简单的任务;更不是中央发个文件,领导做个汇报,基层做个调查呼吁几下就能实现的。他需要我们每个人从实际出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努力,也许微不足道,但是滴水能穿石,寓公能移山,只要努力没有什么是不能改变的! 所以,同胞们,让我们每个人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民族教育的振兴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