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7日星期日

蒙古语的汉化

题目挺大。但是,这里说的只是一些“小事”。

作为一种民族语言,当然会在历史长河中变迁了,也许是受本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或经济文化的进步的影响,也许是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总之,语言在变,外来语成为一种语言非常普通的现象。

语言的变化的自然现象,但是,如果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的民族的语言,因为政治和经济的格局变化而变化,并令人担忧的在扭转和消磨本民族文化特征的话,无论从文化保护来说,还是从民族自尊来说,都是非常遗憾的。

非常偶然的,打开了电视,转到蒙古语频道,看到主持人或者是记者采访一个人,呼和浩特旧城的人,他拿着一个蒙古靴,是他的收藏品,他对记者说:这是蒙古靴(汉语字幕,口型上看是在说汉语);蒙古语的相应配音是:。。。MONGOL GUTUL。

呵呵,说实话,有些惊奇。

听到有人说,成吉思汗电视连续剧蒙古语版上,铁木真的母亲对铁木真说,把蒙古包搭起来,蒙古语配音中的蒙古包是 MONGOL GER。也想起有一次,进一个店铺,像老板询问蒙古象棋的事,在确认卖的是国际象棋后,对方和别人求证说,顾客要的是MONGOL SHATER。

现在有些失望了,蒙古人在变,在汉化,在失去蒙古语,蒙古语本身也在变,也在汉化。

汉化到了什么程度?

对本民族使用千百年的东西,在用蒙古语表达的时候,还要站在汉语语境下去审视,发现它不用个MONGOL的标签就表达不清楚。


蒙古语的汉化的系列状态也许是:

用蒙古语表达蒙古语---用蒙古语表达汉语---用汉语表达蒙古语---用汉语表达汉语

第一个,比较清楚是什么含意,就是原汁原味的蒙古表达,也许,Haluun Elgen Nutag算是个例子吧。按照旅蒙人士的说法,蒙古国官方语言是蒙古语,所以,即使现在的蒙古语已经掺杂了很多俄语词汇,但是,这些借用词仅仅是单个的词汇而已,他们的蒙古语的表达方式比中国蒙古人的蒙古语要丰富。

第二个,是指虽然蒙古人在使用蒙古语词汇来说话,但是表达方式或者思维是汉语的。比如,Margash bayartai(对应汉语的明天再见),Bujig usur(对应汉语的跳舞)等。

第三个,是指虽然蒙古人仍然保留有原有蒙古文化的环境或情形,但是已经习惯用汉语来表达了,比如,巴拉馒头(对应汉语的半个馒头)或者Lodi(对应汉语表示大的)这样的表达方式,现在已经很大程度上固化在科尔沁蒙古方言里了。也就是说,在科尔沁地区不会汉语的蒙古人说的蒙古语也是这样掺着汉语表达方式的蒙古语。这种状态和第二种比,有的时候不好说是哪一种更汉化。
最后一个,不是说像汉人那样的说汉语,而是用汉语表达从汉语和汉文化的角度审视蒙古语言和蒙古文化后产生的一个蒙古印象。这个例子就很多了,所谓的草原歌曲基本都可以作为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