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7日星期日

世界唯一,中国仅有的特殊组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的蒙古人

在占中国土地面积六分之一的新疆境内,有一支不穿军装、不拿军饷、永不复员的特殊部队,这就是被人们称之为“是军队没军费、是政府还纳税、是农民入工会、是企业办社会”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支特殊的部队是由经过万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参加了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保卫了革命圣地延安、解放了祖国大西北的原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的第二、第六军及原新疆三区革命的民族军后来改编为解放军第五军的大部,原陶峙岳将军率领起义的国民党部队,即后来改编为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的全部组建而成。是一个世界唯一,中国仅有的特殊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组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中国现存唯一一个担负屯垦戍边使命,兼具党、政、军、企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半军事化组织。它的分支机构遍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境(除柯孜勒苏自治州)。并管理着若干个县级市。它拥有独立、完备的政治、经济、教育、科研、文化、卫生、司法体系,它的工作重点是保障新疆的稳定促进辖区内的经济增长。

前期历史

1950年代初期,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逐渐稳固、全面转入和平时期经济建设,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批军人复员转业。与苏联接壤的新疆,汉族在人口民族构成中占少数,存在大片宜农荒地。中国领导人决定驻新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第二十二兵团仅保留一个现役国防步兵师,绝大多数军人(17.5万人)就地集体转业、在新疆安家落户从事工农业生产,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首任司令员为陶峙岳。

兵团成立后的主要任务是开垦,兴修农田、水利、绿化等基础设施。当时兵团也吸引和征调了大量中国其他省份的青壮年男女来补充兵团人员的结构和性别比例。在1960年代中苏交恶的时候,由于大量边民逃往苏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抽调大量人力到边境地带“代耕代牧”,以填补边境地区的防卫空。到1966年末,兵团的总人口达148万人。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兵团发展受到了冲击。1975年,兵团经济已到了崩溃边缘,最终撤销建制,所有机构移交地方政府农垦局管理。

兵团从建

1979年12月,苏联攻占阿富汗,对中国形成包围之势。1980年3月中央第一次西藏工作会议决定西藏的工作“以藏族干部和藏族人民为主”,把绝大多数汉族干部、汉族技术人员与职工撤回内地。新疆也要按这个精神办,一时在疆汉族人心浮动。1981年10月王震邀请邓小平考察新疆,王震建议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建制。

兵团体系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受中国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的双重管辖,享有省级的权限,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实行国家计划单列。兵团的党务和税收事务由自治区分管,而行政、司法、经济、财政等则由中央政府管理并依照国家法律自行管理内部的行政、司法事务。在统计方面,兵团的人口和面积一般都计入地方政府的统计中(兵团城市除外),但国民生产总值等则单独列出,不计入自治区的数据。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管理体系主要有兵团、师、团三级。兵团和师均设第一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司令员或师长三个主要职位。兵团的司令部设在乌鲁木齐市。

兵团第一政治委员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兼任。兵团政治委员和司令员则兼任自治区的党政副职,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直接任命,其行政职级为正省级,党内级别为中央委员。

兵团所属各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人员大都是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的第一兵团和第二十二兵团转业而来的。目前兵团下设14个师(其中包含1个建筑工程师)和185个农牧团场(其中包含11个建筑工程团)及9个半军工企业,插花地分布于自治区全境,位于1950年以前的荒地。

兵团人口民族结构

2003年兵团总人口大约为248万人,其中汉族人口约220450088.1

维吾尔族1650006.6

回族647002.6

哈萨克族427001.7

蒙古族62000.3

其他181000.7

兵团各师当中,以农八师人口最多,共有57.93万人(2002年数据)。

农一师:1953年成立,分布在阿克苏地区,师部与县级阿拉尔市师市合一。前身是第一兵团第二军步兵第五师,最早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六军团和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一二零师三五九旅,以“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闻名。

农二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师部驻库尔勒市,前身是第一兵团第二军步兵第六师。

农三师:1966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喀什地区境内,师部与图木舒克市师市合一,前身是第一兵团第五军步兵第十四师。

农四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伊犁地区境内,师部驻伊宁市,前身是第一兵团第五军步兵第十五师。

农五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师部驻博乐市,前身是第一兵团第六军步兵第十六师。

农六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师部与五家渠市师市合一。前身是第一兵团第六军步兵第十七师,即西北野战军新四旅。

农七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奎屯附近,师部驻奎屯市,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第九军步兵第二十五师。

农八师: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石河子附近,师部驻石河子市,师部与石河子市师市合一,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第九军步兵第二十六师。

农九师:1962年成立,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北部边境地区,师部驻塔城市,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第九军步兵第二十七师。

农十师:1959年成立,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境内,师部驻北屯镇,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骑兵第七师。

建筑工程师:1953年成立,以工业、工程施工为主,师部驻乌鲁木齐市,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团骑兵第八师。

农十二师:即原乌鲁木齐农场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为现名,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市境内,师部驻乌鲁木齐市。

农十三师:即原哈密农场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为现名,主要分布在哈密地区境内,师部驻哈密市。

农十四师:即原和田农场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为现名,主要分布在和田地区境内,师部驻和田市。

兵团的师大都与自治区的地级市分别对应,由相应的地委书记兼任师第一政委。师另设专职的政治委员和师长,行政级别为地厅级。

兵团的团级单位除了团场外,还有农场、牧场等,一般统称为“农牧团场”。团场编以数字番号。有些师实行师市合一体制。

在兵团总部、各师师部和团场密集的垦区,设有三级公安局、检察院、法院机构。

80年代以来,军团的武装连队改编为武警,整编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武警指挥部及其隶属的各支队、大队、中队。副军级建制的兵团军事部执行省军区的职责权限,即兵役动员、预备役编组、民兵工作等。兵团的各支民兵应急反应分队是新疆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

兵团经济目前依然以农业为支柱,核心是棉花、水果、蔬菜、粮食、油料、甜菜种植等产业,所生产的商品棉、哈密瓜、库尔勒香梨、吐鲁番葡萄、葡萄酒、番茄、番茄酱、啤酒花、美利奴羊等产品在全疆乃至全中国都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其中商品棉和番茄酱更是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兵团的农业生产已逐步过渡到现代化阶段,既有集约化大生产,也有家庭作坊模式,在种植上普遍实现了节水灌溉和机械化耕种。目前工业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主要有食品、纺织、电力、采矿、造纸、医药、建材等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