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壮美,人杰地灵的通辽市,自清朝初年至1999年曾称为哲里木盟。若将清朝与现代的哲盟地图相对照,会发现二者的行政区划大相径庭。今天我们尚可在历史档案和文献中,觅得在清代二百七十余年间这一变迁的踪迹。
哲盟是清朝初年以蒙古科尔部为主体而建立的。科尔沁,在一些明清史料中亦作火儿慎、好儿趁、廓尔沁等,其实这是音译的不同,都是指蒙古科尔沁部落。据有人考证,蒙语的“科尔沁”,原意是指成吉思汗时皇帝卫队中专门披弓挂箭的战士,也就是弓弩手,由成吉思汗的胞弟哈布图哈萨尔亲自指挥。这位勇猛善战的弟弟辅佐着哥哥,在统一北方草原的战争中,建立了不朽的军功。1206年斡难河源聚会,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赐予他四千五百封户,封地在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历经元朝一代,其后裔都在这里驻牧,繁衍出众多的蒙古部落。时光流转到明朝洪熙年间(1425年),哈布图哈萨尔第十四代子孙中有位名叫奎蒙克塔斯哈喇的部落首领,为了躲避其他蒙古部落的攻击,率其部众向东移牧到嫩江流域。为别于同族中已有的阿噜科尔沁部落之称,自号嫩江科尔沁,后来径称科尔沁部。奎蒙克塔斯哈喇有两个儿子。长子博第达喇,号卓尔郭勒诺颜;次子诺扪达喇,号噶勒济库诺颜。兄弟二人都是科尔沁部的首领。后来博第达喇又生了九个儿子。其中第三子乌巴什,号鄂特欢诺颜,率领部分部众单独游牧,形成了郭尔罗斯部;第八子爱纳噶,号车臣诺颜,仿照其兄,又自称杜尔伯特部;第九子阿敏,号巴噶诺颜,相沿此法,也自称札赉特部。博第达喇其他六个儿子和诺扪达喇的一个儿子仍称科尔沁部。由于科尔沁、郭尔罗斯、杜尔伯特、札赉特这四部同祖,所以其首领们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常观点相近,步调一致,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形成了一个强大的蒙古部落群。随着牧场的扩大和人口的繁衍,以科尔沁为首的四部逐渐南下,成为北起嫩江流域,南到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广袤草原的主人。这片地域也常被称为科尔沁大草原。
到明朝末年,以努尔哈赤为首领的建州女真人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并建立了后金割据政权,开始以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为根据地吞并附近部落。海西女真的叶赫等部落感受到威胁之后,便设法联合附近的蒙古部落进行反抗。起初科尔沁部是站在对抗者之列的。在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叶赫部首领布斋纠结了几个女真部落,并联合科尔沁部首领翁果岱及其堂兄弟莽古斯、明安等,共同组成了九个部落的联军进攻努尔哈赤,史称“九部联军伐满洲”。双方浑河岸古勒山一战,努尔哈赤巧妙用兵,以少胜多,九部兵马一败涂地。结果布斋被杀,科尔沁部的翁果岱、莽古斯被俘,明安逃遁。在军事打击的胜利之下,努尔哈赤又采取了怀柔政策,将俘虏的科尔沁部首领赐锦衣战马优待放还。翌年,明安向努尔哈赤遣使通好,努尔哈赤亦崇礼相待,双方开始有了些和平交往。此后一段时间内,在后金统治者频频使出的军事打击、嫁娶联姻、挑拨离间等手段的作用下,双方逐渐结为政治联盟,并在军事行动上互相协助,后金八旗劲旅的金戈铁马曾助科尔沁部打退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的进攻,科尔沁的铁骑洪流也为后金统一女真、征服蒙古、讨伐明朝的战争立下赫赫功勋,到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科尔沁部已在各蒙古部落中率先归附了后金。
崇德元年(1636年),后金首领皇太极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清。清王朝为了对归附的蒙古部落进行统治,在蒙古各部中实行盟旗制度,并任命旗的最高长官札萨克。当年即在科尔沁部建立五旗,在郭尔罗斯部建立一旗。分别是,科尔沁右翼三个旗:中旗,首任札萨克巴达礼,封爵土谢图亲王。前旗,首任札萨克布达奇,封爵多罗札萨克图郡王。后旗,首任札萨克喇嘛什希,封爵镇国公。因札萨克的封爵世袭,此三旗亦称土谢图王旗、札萨克图王旗、镇国公旗。科尔沁左翼两个旗:中旗,首任札萨克满珠习礼,封爵多罗巴图鲁郡王,后晋和硕达尔汉巴图鲁亲王。前旗,首任札萨克洪果尔,封爵多罗宾图郡王。此二旗亦称达尔汉王旗和宾图王旗。郭尔罗斯旗,首任札萨克固穆,封爵辅国公。
到顺治五年(1648年),又在札赉特部建札赉特旗,首任札萨克色棱,袭爵固山贝子,子孙后晋封多罗贝勒。在杜尔伯特部建杜尔伯特旗,首任札萨克也名为色棱,封爵固山贝子。同年将郭尔罗斯旗分为前、后二旗。前旗,札萨克沿固穆相袭。后旗,首任札萨克布木巴,封爵镇国公。至顺治七年(1650年)又增建科尔沁左翼后旗,首任札萨克彰吉伦,封爵多罗郡王,子孙后晋封和硕博多勒噶台亲王,此旗亦称博王旗。
至此十旗札萨克官爵世袭,领地各据,驻所分布。其中科右中、前、后三旗分驻巴音和硕、锡喇布尔哈苏、额木图坡。科左中、前、后三旗分驻伊克唐噶里克坡、伊克岳里泊、双和尔山。札赉特旗驻图卜新察汗坡。杜尔伯特旗驻多克多尔坡。郭尔罗斯前、后二旗分驻固尔班察汉和榛子岭。各旗除归清朝专管少数民族事务的理藩院管理外,还分受地方将军的监督与节制。其中科尔沁六旗受制于盛京将军,郭前旗受制于吉林将军,郭后旗、札赉特旗和杜尔伯特旗受制于黑龙江将军。这样,中央的领导和地方的监督二者条块结合,双管齐下地对蒙古各旗加强统治。
清廷将这同祖近宗地域相联的四部十旗组为一盟,定名为哲里木,三年一度会盟在今科右中旗西哲里木之地。此地至今尚存有当年会盟的遗址,即在一个大敖包的周围分布着十个小敖包,分属当时的十个旗。关于哲盟建置正式产生的时间和首任盟长,笔者在清代档案和历史文献中,至今尚未查到确切记载。目前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盟长是罗卜藏衮布,他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承袭科左中旗札萨克达尔汉亲王,授哲盟盟长。至于他是否就是首任盟长,还是不宜即下断语的。
清代的哲盟,雄踞于北起嫩江流域,经洮儿河流域和西拉木伦河流域,南到养息牧河流域的广阔地区。其行政区划大致在今天齐齐哈尔到哈尔滨的铁路线以南(包括以北的林甸县),哈尔滨到昌图的铁路线以西(不包括扶余县),从昌图向西到库伦旗库伦镇一线以北(以南还有一小部分),从库伦镇向北经开鲁县开鲁镇再经扎鲁特旗鲁北镇,往北直至洮儿河上游一线以东。蒙古族牧民世代在这土质肥沃、水草丰美的牧场上繁衍生息。
从清朝初年到中期,哲盟行政区划大致稳定。清前期统治者为了加强对蒙古地区的统治,实行蒙地封禁政策。在关内居住的人口,不准出关外在蒙古地方开垦荒地,违者要按私开牧场治罪。清朝中叶后,内地的封建剥削日益加重,大批破产汉族农民流入东北开垦谋生,其中亦有人违禁到达了土地膏腴的哲盟科左三旗和郭前旗。蒙古王公对其常予容留,出荒收租,视为财源。清廷又无力完全制止,由此封禁政策被打开缺口。但当时清廷在哲盟地方并无管理汉民的州县行政机构,就规定进入蒙旗的汉民由与蒙旗相临的州县管理。例如垦荒汉民在科左前旗界内靠近铁岭的,在科左中旗界内临近开原的,即由铁岭县、开原县代管。
清廷在哲盟设置州县行政机构始于郭前旗。乾隆朝末年,郭前旗垦荒汉民在伊通河流域已达二千余户,垦出熟地二十六万余亩,清廷为对其加强管理,在嘉庆五年(1800年),于长春堡设置长春厅,后在道光五年(1825年),又移到宽城子,隶属于吉林将军。这表明封禁政策开始破产,哲盟各旗蒙古王公纷纷招垦,汉民流入蒙地日多,又加速了清廷在哲盟设州立县的进程。嘉庆十一年(1806年),科左后旗昌图额勒克地方招垦己历四载,聚集人口四万之多,清廷设昌图额勒克理事通判来治理。到同治三年(1864年)改为昌图辽海抚民同知,光绪三年(1877年)升为昌图府,隶属于盛京将军。昌图府管理三县一州。一是奉化县,最初为科左中旗领地,原名梨树城,在道光元年(1821年),设昌图厅照磨,光绪三年(1877年)改设此县。二是怀德县,原属科左中旗领地,旧名八家镇,同治五年(1866年)划归昌图,光绪三年(1877年),改置此县。三是康平县,原是科左后旗领地,旧名康家屯。光绪三年(1877年)移八家镇经历治此,光绪六年(1880年)析科左中、后二旗南境,科左前旗东境改置此县。四是辽源州,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从昌图、康平、奉化划出部分地域置该州,设治在郑家屯。最早设置在郭前旗领地的长春厅,到光绪十五年(1889年)升为长春府。同年又在郭前旗界内辽代黄龙府旧地设农安县,归长春府管辖。在科左前旗的西部,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曾设有养息牧场。到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以此牧场垦地设彰武县,设治在横道子,隶属于盛京新民府。
二十世纪初,中国面临着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的危险。清王朝为维持其统治,被迫“移民实边”,废除了蒙地封禁政策,以缓解边疆危机。清廷允许蒙古王公出荒招垦,并派遣官员主持放荒事务,于是内地的流浪汉民群涌而至,哲盟草原上又掀起了放垦高潮。伴随着土地开发,耕地扩大,农业人口不断增加,州县行政机构的设置从原来的科左三旗与郭前旗,发展到了科右三旗和札赉特、杜尔伯特、郭后旗。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科右前旗双流镇设洮南府,隶属于盛京将军,管辖五县。一是靖安县,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设于科右前旗垦地。二是开通县,同年设于科右前旗哈拉乌苏,后移至七井子。三是安广县,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设于科右后旗解家窝堡。四是醴泉县,宣统元年(1909年),设于科右中旗醴泉镇。五是镇东县,宣统二年(1910年),设于科右后旗南叉干挠。隶属于黑龙江将军管辖的有三个直隶厅:其一大赉直隶厅,光绪三十年(1904年)以札赉特旗莫勒红岗子垦地设置。其二肇州直隶厅,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以郭后旗垦地设置。其三安达直隶厅,同年以杜尔伯特垦地设置,又划分省属部分垦地来补充。与此同期,长春府辖区内因放垦之地增多,又新设二县:一是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将农安县的农家、农齐、农国三区分出设长岭县。二是宣统二年(1910年),将长春府的沐德、怀惠二乡分出设德惠县。
由此自嘉庆朝至宣统朝,一百余年间伴随着对哲盟放荒开垦,地广人稀的草原逐渐变成了田垅阡陌的农田。哲盟东部、南部沿河流域的肥沃土地大多被开垦,清廷在此析蒙地设置了三府一州三厅十二县。即自北至南的嫩江流域大赉、肇州、安达三个直隶厅;洮儿河流域的洮南府及靖安、开通、安广、醴泉、镇东五县;伊通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区的长春府及农安、长岭、德惠三县;辽河流域的昌图府及辽源、奉化、怀德、康平、彰武一州四县。这个增设行政机构的过程,一直沿续到了民国前期。
这些设于蒙旗辖区的州县与原来蒙旗的关系,是同一地方存在着叠床架屋的两套行政系统。实行汉民归县,蒙民归旗的分治管理。在同一旗内,放荒之区,设县治理,分隶于东北三将军;剩余旗界,由旗管辖,归蒙古王公统治,旗与县的地位平等,互不隶属,一些州县官吏还拥有兼管其境内蒙民的职权。这就使得哲盟各旗直辖之境或被分割得支离破碎,或大为缩减所剩无几。导致了各旗札萨克的统治区域相对缩小,行政统治权被极大削弱,有的甚至名存实亡,几乎被州县官吏所取代。这些府州厅县后来又多经演变,逐渐与哲盟相分离,分别成为了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其它盟的组成部分。
说明:撰写本文依据《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东华录》、《清史稿》、《蒙旗志》、《光绪会典》等档案和历史文献。各史料所记清末设置州县的时间地点略有不同,本文均依《清史稿·地理志》的记载。
2010年11月16日星期二
订阅:
博文评论
(
Atom
)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