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6日星期二

档案中的顺治皇帝两位蒙古族皇后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生于清崇德三年(1638年)正月,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他五岁半时即皇帝位,以次年改元顺治,后人常称其为顺治帝。直到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去世,享年仅二十三岁,却当了十七年半的皇帝。他童年登基,青年早逝,堪称一位少年天子。在自己不太长的青春年华中,曾册封过两位蒙古族皇后。

清朝初年,满族统治阶级在金戈铁马统一全国的战争中,为了笼络羁縻蒙古贵族,推行满蒙联姻互相嫁娶的政策。在这种背景之下,漠南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的封建主宰桑,把自己的妹妹哲哲、女儿本布泰(音译,也译为布木布泰)和海兰珠这姑侄三人先后嫁给了皇太极。在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登基当了清朝皇帝,这三位科尔沁的国色天香中,哲哲被正位中宫,成了孝端文皇后,她逝于顺治六年(1649年);海兰珠被封为关睢宫宸妃,她不幸早逝于崇德六年(1641年);本布泰被封为永福宫庄妃,她后来生下福临,为皇太极第九子,到福临即位当了皇帝,尊生母为皇太后,就是著名的孝庄皇太后。

身为皇太后的孝庄,早已不再是草原上天真的姑娘,而成为了清王朝统治集团核心的重要成员。为了使清朝满蒙联姻的政策得以继续实行,借助强悍的蒙古铁骑健儿来捍卫大清江山,为了巩固自己娘家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家族皇亲国戚的显赫地位,她利用皇太后的特殊身份来处理儿子的婚事,从娘家大哥科尔沁和硕卓哩克图亲王乌克善家中选了一个女儿,用这位自己的亲侄女来做皇后暨儿媳。在顺治八年(1651年)八月,年仅十三岁半的顺治帝举行了大婚典礼,册立自己大舅家的表姊妹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

但是,无论是孝庄那“姑舅亲,亲上亲”的旧婚俗观念,还是顺治帝对皇后那“容止足称佳丽,亦极巧慧”的初步印象,都被时间考验的重锤击得粉碎。大婚典礼的鼓乐才停奏两年,顺治十年(1653年)八月,顺治帝就向礼部颁下一道废黜皇后的谕旨,“朕惟自古帝王必立后,以资内助,然皆慎重遴选,始可母仪天下。今后乃睿王于朕幼冲时因亲定婚,未经选择。自册立之始,即与朕志意不协,宫阃参商,已历三载,事上御下,淑善难期,不足仰承宗庙之重。谨于八月二十五日奏闻皇太后,降为静妃,改居侧宫”。在这里,少年天子俨然以追求美满姻缘的现代意识提出:自己与皇后是属于包办婚姻,夫妻之间从没有共同语言,而且已经过了皇太后同意,才要废黜皇后。原来,这位皇后虽然花容月貌,却性格乖张且嫉妒心太强,恨不得除了她之外“六宫粉黛无颜色”,“见貌少妍者即憎恶,欲置之死”;而且她“嗜奢侈”,凡事皆铺张縻费无度。这些都弄得后宫不得安宁,令皇帝极为讨厌,最后终于达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顺治帝曾自记此事道:“……废后之性若是,朕含忍久之,郁慊成疾。皇太后见朕容渐瘁,良悉所曲,谕朕裁酌,故朕承慈命废之”。

可是,废黜皇后,兹事体大,自古罕有。此举一出,朝野震惊。但顺治帝主意已定,手谕“无能,故当废”,交与礼部执行。此时,议政王大臣、大学士、御史、礼部尚书等官员纷纷多次上疏谏阻,其中尤以礼部员外郎孔允樾的奏疏言词最为恳切,“……皇后正位三年,未闻显有失德,特以无能二字定废嫡之案,何以服皇后之心?且何以服天下后世之心?……臣思皇上天下之父,皇后天下之母,父有出母之议,为人子者即心知母过,尚不免涕泣以谏,况绝不知母过之何事,又安忍缄口严父之侧,而不为母请命乎?……”可谓惶恐之心溢于言表,沉痛之情洋洒在字里行间。顺治帝复令诸王贝勒及众大臣再议此事,群臣会议之后,都“伏乞皇上仍以皇后正位中宫,即命礼臣考据典礼,选立东西两宫,则本支日茂,圣德益光,可为万世法矣”。而顺治帝仍坚持“朕纳后以来,缘志意不协,另居侧宫,已经三载。从古废后,遗议后世,朕所悉知,但势难容忍,故有此举”。当君臣相持不下之时,孝庄皇太后早知帝后之间势如水火,形同路人,已是劳燕分飞,在儿子和儿媳之间、儿子和侄女之间,当然是儿子更为重要,所以默许了顺治帝的举措,没有站出来为皇后侄女撑腰。她这种态度影响到百官,大家不便再阻,同年九月,诸王大臣多次集议此事后,上奏皇帝“所奉圣旨甚明,臣等亦以为是,无庸更议”。顺治帝就势颁发上谕说:“废后之事,朕非乐为,但容忍已久,实难终已,故有此举。诸王大臣及会议各官既共以为是,著遵前旨行”。于是,这位姿色倾国的皇后,最终未能逃脱被废黜的命运,降为静妃,搬出正宫,到侧室以清灯孤影为伴,厮守着那份阴冷寂漠,了却自己的一生。现在连她的生逝之年和安葬之地都难以查到记载。

为了挽回娘家侄女皇后被废的面子,孝庄皇太后在顺治帝废后的第二年,又将自己二哥察罕的两个孙女招进宫中,嫁给了顺治帝。这姐妹二人在顺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同被封为妃。同年六月,十六岁半的顺治帝举行了第二次大婚典礼,册立这两姐妹中的姐姐为皇后,她就是孝惠章皇后。妹妹也于同月被封为淑惠妃。这两姐妹的父亲绰尔济,是蒙古科尔沁部多罗贝勒。论起辈份来,她们都是孝庄皇太后的侄孙女,第一位皇后的表侄女了。

新册封的皇后生于崇德五年(1640年),十四岁当了皇后,“秉心淳朴”,对皇太后也极尽孝道。可谁知光阴荏苒,才历三年半,顺治帝于十五年(1658年)正月忽然又颁谕礼部,“朕惟皇后表正宫闱,孝敬为先,凡委曲尽礼,佐朕承欢圣母,此内职之常也。昨者皇太后圣体违和,朕朝夕侍奉,食息靡遑,皇后身为子妇,平时恪恭定省,原属敬勤无失,且承皇太后笃爱,恩眷殊常,而此番起居问安,礼节殊觉阙然。虽蒙圣母慈恩垂谅,而于朕孝事之诚不无有撼。向年废后之举,因与朕不协,故不得已而行之,至今尚歉于怀,引为惭德。但孝道所关重大,子妇之礼,昭垂内则,非可偶违。兹将皇后位号及册宝照旧外,其应进中宫笺奏等项暂行停止”。这就是说,顺治帝斥责皇后在孝庄皇太后生病期间侍奉不周,有违孝道,所以停止了她的中宫之职,剥夺了她处理后宫事务的权利,仅保留其皇后的名号而已。这次,众大臣都学得乖巧起来,这道谕旨颁下,议政王大臣和九卿等重臣集议之后,上奏皇帝,“钦遵谕旨,停其中宫笺奏”。于是,皇后等于是被“停职反省”了。

但是,这道谕旨对于具有丰富政治经验的孝庄皇太后来说,不能不引起她的警觉与猜疑。第一位皇后被废的理由只是别人包办婚姻夫妻感情不和,第二位皇后横遭斥责并停进中宫笺奏的理由是她对皇太后不孝!这不孝的罪名实在不轻,很可能是皇帝在为再度废后制造舆论。为了大清朝的江山社稷,为了博尔济吉特氏家族的富贵荣华,决不能重蹈废后的复辙!孝庄皇太后没有像上次那样采取默许的态度,她病体康复后出面进行了坚决抵制。顺治帝终因母命难违,于同年三月末再次就此事颁谕礼部,“前因皇太后圣体违和,皇后问安礼节稍疏,曾降谕旨,将应进中宫笺奏等项概行停止。当时皇太后圣体甫豫,未及奏闻,今始奏知。朕面奉皇太后慈谕,谓朕昔日之旨,笃于事亲,道理宜然,但念皇后方在冲龄,未娴礼节,且素切眷爱。慈谕宽仁,敬当遵奉,嗣后中宫笺奏等项,著照旧封进”。这样,皇后的中宫之职得以恢复,顺治帝的再度废后之谋终未得逞,一场宫廷风波才得平息。

那么,顺治帝为何起了再度废后之心呢?有的史料记载,他认为皇后“又乏才长”而对其冷淡;有的史料记载,那时“贵妃董鄂氏方幸”,他另有所爱,专宠这位才貌双绝的美人。这些事就留待他人探究吧。

比起自己的表姑来,孝惠章皇后的命运要好得多。她不仅逃脱了被废黜的厄运,就是在顺治帝去世之后,还享受到了尊敬与温情。继位后的康熙帝尊孝庄为太皇太后,尊二十一岁的她为仁宪皇太后,尊生母佟佳氏为慈和皇太后。时过四个月佟佳氏去世,她就独占了皇太后之尊。对孝庄太皇太后,她一直感恩戴德,不忘早年的保护之恩。每逢康熙帝奉太皇太后巡幸各地、拜谒陵寝、外出避暑,她都要随行侍奉。在孝庄病重期间,她日夜守护身边,照料这位自己的姑奶奶、婆母、恩人。孝庄去世,她极为悲痛,失声恸哭,几次昏厥倒地,可见感情之深。

康熙帝对这位皇太后视同生母,极为敬重;皇太后也对康熙帝视同已出,万分关怀。太后居住在康熙帝为她新建的宁寿宫中,天寒时惦念外出的皇帝,命人专送御寒衣裘;逢皇帝生日时,遣人送上金银茶壶为礼祝贺。康熙帝打猎得鹿,盐渍鹿尾并亲选榛实,派人送京献与太后品尝。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帝奉太后巡幸途经喀喇沁,驻跸之地距太后父母安葬地发库山约有二百里,感念太后思亲之情,令人择干净之地摆放祭品,让太后向父母葬地遥祭。当年十月,巡幸途中正值太后生日,康熙帝率众臣到太后居处行礼祝贺,并封太后驻地之山为“寿山”。到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十月,太后六十大寿之日,康熙帝亲书《万寿无疆赋》,并同佛像、珊瑚、自呜钟等贵重生日礼物同献。还让膳房数米万粒烹之,号称“万国玉粒米”,连同肴馔和果品送给太后品尝。又过十年,当太后七十大寿时,更是大举庆贺一番。

体现母子情深的最感人一幕,发生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十二月。当时的太后已是病入膏肓,康熙帝也已是六十有三的老人,且同在患病。惊闻太后病危,他不顾自己头痛脚肿,急忙以布缠足,乘坐软轿,匆匆赶到宁寿宫跪在太后病榻前,捧起太后的手呼唤:“母后,臣在此!”已经说不出话的太后听到呼唤,微微睁开双眼,也用尽最后气力,紧紧地拉住康熙帝的双手,深情地凝视着他。康熙帝在苍震门内设帐居住,以年过花甲的老年之身,抱病衣不解带地日夜侍候,直到太后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得以善终,享年七十七岁高龄。转年四月,又将她安葬在顺治帝的孝陵之东,称“孝东陵”,并加谥号。经过雍正、乾隆历朝累次加谥,她的谥号全称为:孝惠仁宪端懿慈淑恭安纯德顺天翼圣章皇后。后人常称之为:孝惠章皇后。

说明:写作此文依据的是《东华录·顺治朝》、《东华录·康熙朝》、《清史稿·世祖本纪》、《清史稿·圣祖本纪》、《清史稿·后妃传》等史料。引文中的标点为作者所加。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