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1日星期二

朱维群撰文建议调整民族政策

中共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朱维群在最近一期(2月13日)的中央党校《学习时报》上头版头条发表署名文章,建议对中国现行的民族政策做出重大调整。朱维群建议,将来中国居民身份证中取消“民族”一栏,不再增设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不搞“民族自治市”,推行各民族学生混校。虽然由于话题敏感,对朱的文章转载讨论寥寥,但这一观点仍引来外界广泛关注。

朱维群98年出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长期分管民族、宗教事务,尤其是与西藏有关的“统战”事务,曾代表中共中央与达兰萨拉方面进行接触谈判。因此,朱维群对中共现行民族政策的建议或代表中共高层的政策思路某种转变与试探。

朱维群认为,现行的教育和行政措施有意无意弱化了国家观念和中华民族认同的教育。比如,有些学校学生入校后狭隘民族意识反而被激发出来。每次发生掺有民族因素的事件时,这些学校不得不被列入防范重点。

因此,他在文章中建议,将来居民身份证中取消“民族”一栏,不再增设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不搞“民族自治市”,推行各民族学生混校。

首先,对目前中国政府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开发和扶贫措施,比如“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计划”,他建议,不再过分强调对特定民族的支持,而地域因素为主要着眼点,“有意识地向强调地域因素的方向引导”。也就是说,经济支持要更多强调以自然环境艰苦、群众生活贫困等地域因素为标准,更多强调对贫困地区、对生活在那里的所有民族群众的支持。对此,他认为,“国家大部分支持仍然会落实到少数民族群众,但是其社会政治导向作用却是不一样的。”

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他建议,应使制度设计更有利于增进凝聚力,及时化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并“毫不手软地”整治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活动。

他建议,“对民族地区每一项经济投入,都要赋予增强团结、维护稳定、巩固国家统一的意义,都要考虑到产生经济、政治两方面效果。”从而,使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过程同时成为加快民族地区同其他地区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及干部的对流的过程,成为促进各民族团结交融的过程,成为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权威的过程。

朱维群表示,“不应用行政手段强推民族融合,但这并不等于无所作为,放弃引导”。他表示,建立在自觉、自愿、自动基础上的融合,应该是允许的。“有必要抓紧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汉语)的普及”,不能因为一些反对的声音就犹豫、动摇,但在实行过程中要考虑周到,比如要安排好只会少数民族语言教学的教师的出路。

对敏感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北京NGO爱知行曾对北京的维吾尔流动人群在住店、租房等方面受到的排斥和歧视做过调查并呼吁北京市公安局改善。

朱维群承认,近年中国东、中部一些服务窗口对来自西藏、新疆的客人“另眼相看”的做法很伤民族感情。他呼吁,汉族作为人口最多的民族,尤其要坚决同本民族的分裂主义分子作斗争,尤其要防止大民族主义。

朱维群建议,输入地政府要照顾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合理要求,保护他们的权利,同时也要依法管理,不能消极应付、放任自流,不能对违法行为采取“息事宁人”态度,不能允许任何人以“民族”身份躲避或抗拒法律的实施。他建议,不要再刻意把少数民族从社会人群中区别出来,突出其民族身份,给予“超市民待遇”。要把他们的社会活动引入到城市现有的社团、社区中来,防止形成体制外的“民族村”、“民族社区”、“民族团体”。

朱维群现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1947年3月生,江苏建湖人,1970年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专业毕业,1978年进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脱产学习,毕业后担任《人民日报》记者、编辑。1991年,朱维群调入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宣传组,后担任中办调研室副主任;1998年进入中央统战部,任副部长;2006年起,任常务副部长。

去年,朱维群曾在《求是》杂志发文,强调“共产党员不能信教”,否则将劝其退党。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