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3日星期三

在台灣遇見蒙古

今年四月底,趁「蒙藏委員會」辦理一年一度的「成吉思汗大祭」之際,我們也辦了{跨文化學習系列三}--在台灣遇見蒙古。我想大部份的人對於蒙古草原民族的生活文化和自然風光都會十分嚮往,較少有負面的印象,「蒙藏文化中心」楊嘉銘博士倒是提醒了一二事。記得2004年第一次帶國內文化團體去蒙古表演,行前特別提醒團員們一定要準備好個人的常用藥品,因為去到蒙古,我想沒有人會想去看「蒙古大夫」吧!

原來在馬可波羅之前,1253年時法王路易九世曾派遣聖方濟修士威廉魯伯克(William of Rubruck)來到東方,希望聯合蒙古對抗阿拉伯回教勢力的擴張,在修士的著述中即有記載「大契丹」的醫師熟悉草藥脈診,但不使用利尿劑,被認為是有關「蒙古大夫」的最早說法。後來則指東方醫生,特別是中國醫生,是西方人鄙視中國傳統醫術的一種說法,大陸北方人也習將江湖騙子戲稱為「蒙古大夫」。而早期稱唐氏症(Down syndrome)患者為「蒙古症」(mongolism),也是因為研究者的誤解所造成,後經醫學界發現「蒙古症」是染色體突變引起,與人種無關,而改以發現者英國醫生唐蘭登(J.L.H. Down)為名。看來因為無知和誤解,甚至是有意或無意的歧視刻板印象,還是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之中。

每年農曆3月21日,「蒙藏委員會」及在台的蒙古族人都會援例舉行「成吉思汗大祭」,依古禮向這位蒙古民族英雄致敬。大家一定會感到好奇和疑問,農曆3月21日是個什麼特別日子?成吉思汗逝世後,蒙古族人便開始為他舉行祭祀,綿延至元、明、清朝代。據說忽必烈在位時下令用「四季大宴」紀念成吉思汗,其中的「春季大典」是所有祭典中最隆重的一個,從三月初十即開始準備,二十一日進行大祭,直到二十四或二十五日收尾。相傳這一天是成吉思汗克服危機,轉敗為勝的紀念日,近代又有一說是成吉思汗在五十歲那年遇上大災難,在這一天用九九八十一匹母馬之乳祭天而逢凶化吉,被稱為「查干蘇魯克祭」 (吉祥的畜群),或稱「馬奶祭」。

成吉思汗的埋葬之地一直是個不解之謎,成吉思汗的衣冠塚陵寢原設在中國內蒙的鄂爾多斯(Ordos)自治區伊金霍洛 (Ejin Horo)(蒙古語為聖主園地之意),向為蒙古民族的聖地;中日戰爭時因日軍進逼綏遠,國民政府為保護陵寢,遂在1941年移靈至甘肅省興隆山的太白宮暫時安置,當年「蒙藏委員會」委員長吳忠信奉命前往致祭,是國民政府首次中樞致祭的開始;1949年陵寢又由興隆山移至青海的塔爾寺,1954年迎回原來的聖地陵園。

國民政府遷台之後,應隨政府來台蒙古族人的請求,訂每年農曆3月21日恢復舉行大祭活動,自1952年一直到現在。大祭典禮由「蒙藏委員會」委員長及蒙古在台同鄉會鄉長分別代表主祭,向成吉思汗像進行獻香、獻花、獻爵、獻帛、恭讀祭文等古禮儀式。早期大祭活動時蒙古同鄉多會穿著傳統服飾與會,很有來到蒙古的感覺;近年則多在觀光飯店舉行,因年長的蒙古同鄉逐漸凋零,現在除了鄉長主祭時,幾乎看不到穿著傳統服飾的景像;大祭結束後就是同鄉會聚餐或出遊的時間,成為宗親同鄉們每年聚會,連繫感情的重要場合。依據統計,至2007年10月在台灣的蒙古人士約有415人,大家知名的如早期名電視主持人包國良先生、老牌電視演員乾德門先生、名作家席慕蓉女士等都是代表性的人物,最近音樂製作人李宗盛也說自己有一半的蒙古血統;當見到「蒙藏委員會」蒙事處海中雄處長,更是給人此生非走一趟蒙古草原的豪邁感受。

「在台灣遇見蒙古」讓我們看到台灣多元社會中的另一個少數文化族群,更帶我們去認識一個廣大的蒙古族文化和歷史,看台灣與世界文化之間的脈絡關係,從在地看全世界的一個瞭望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