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3日星期四

内蒙古的混血人种

内蒙的经济形态,严格说是以能源输出型为主体的现代经济,农业牧业只是其中一环,真正意义的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可以说并不存在了,最多都是现代化包装过的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当然能源输出型经济早晚要走向末路,而一旦这样的情况出现,必然带来剧烈的社会变革,当人们还沉寂在传统游牧文明消失的痛楚中时,根本没有意识到我们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内蒙古地区未来的主体经济形态才最直接的决定这个地区的政治文化形态,可究竟会是什么样的经济形态,恐怕极少民族学者涉及这个领域吧,更不要说普通民众了,一个迫在眉梢的严峻问题,我们现在基本处在一个毫无准备,听之任之的状态,这太可怕了。

关于混血人种,不得不说,最终内蒙人就要变成可能大多数蒙古人不愿意看到的混血人种。事实上,这就是内蒙古人种变迁的特色。至少从历史的大部分时间来看,内蒙古的地域文化的确自成体系,内蒙古还是一个韧性和个性极强的一篇土地,这样的特征必然决定着他不会长期甘于平庸,特别是当生态进一步恶化、传统经济形态走向末路。越是恶劣的环境就更容易让他彻底爆发出来。

内蒙的资源输出型经济走向末路不是几百年几千年的事情,而是近几十年的时间,我们这一代必然要经历一场社会大变革。

内蒙人消极面对历史,面对现状,面对未来的心态,我相信这才是第一杀手。这个跟一个人一样,大多都是输在自己,而并不是自己描述的艰难的外部环境。另外,生存才是硬道理,不畏艰辛,顽强的生存下去才是最值得尊重的品质。一个民族的存亡,隐士的行为肯定是消极的,全民隐士心态,这个民族的消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要不成蒙古人,要么会变成汉人,最好的形式也不过变成现在的满族--名存实亡。不会出现回民的状况,因为没有一个巨二无比的信仰作为民族凝聚力。

中国境内蒙古族的未来不乐观,虽然汉族在优势,但是从长远看,南蒙古也不是没有机遇。通婚率高居不下,与3倍以上的汉族人口混居的客观事实,必然会造成几十年后与蒙古国不同的混合血统、混合文化形态。

所谓的血统的混合性,混合文化的状态,也应该是现在官方所推崇的,弱化民族文化的观念,而强化地域文化的观念。虽然现在咨询发达,但是民族文化氛围的基础----语言环境---不乐观,蒙古语言文字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萎缩状况,不是短时间就能改变的。通婚率居高不下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后代就学的取向的改变。

考虑到内蒙的地缘特征和历史发展特点,内蒙将来文化形态的特征糟糕透顶。内蒙不可能依靠能源输出干做一辈子的附庸,内蒙脆弱的生态环境不允许。内蒙也不可能靠仰望天空受惠于欧美日韩的直接影响,特别当这种西方主导的格局已经正在改变,考虑中俄地缘政治经济形态关系的变化还是定位内蒙未来发展的重中之中。

在中国内部,在一片和谐的文化氛围下,残酷将会愈演愈烈。这样的路子,其实即不适合蒙古人,也同样不适合内蒙人的性格。未来,其实应当说,现在,俄以及包括蒙古在内的中亚新兴国家也同样面临资源输出型经济的枯竭。在这样的一种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内蒙古的未来何去何从,有主观因素,更有客观必然,而文化形态都是这种经济形态的一种表现。

除掉语言方面一边倒,未来内蒙整体的文化形态取决于整体的经济形态,而经济形态的走向,我想大家只要不甘于做地域经济的附庸,必然要以中俄(或者说欧亚)经济贸易自由区的形象出现于世。

蒙古帝国时期全民游牧,而且蒙古统治者,从来没有考虑过同化其他民族,也从来没有实行过这类政策。但现在的蒙古人都定居了,所以当务之急是赶紧形成族群聚居。有了族群聚居就有可能反同化,这不是空谈,从自己内部的经验来说,内蒙古的东部地区就是很好的例子。

内蒙古地广人稀这就是最大的优势。而且在可遇见的未来,随着资源的枯竭,能源问题只能是越来越火。而且内蒙古有着众多“电厂和包括包钢再”内的所谓重工产业链。关键在于这些东西和内蒙古一点关系都没有。内蒙古的蒙古人享受不到能源经济的好处,内蒙挣10块的话,所谓地方政府能捞到一块就了不得了,而且还有层层易手,真到蒙古人手里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了。

内蒙古到处都是直属中共中央的大电厂,大矿区。内蒙古本该不穷的,看看从额尔多斯到阴山东部,到处都是密集的国有大电厂,国有矿厂...,现在连石油都开始大规模开采了,即使私人矿产,也多为后来的老西子煤老板资产,还有武警黄金部队到处向内地输送内蒙古的宝贵黄金资源。内蒙古蒙古人都捞不到一点好处。官方所宣传的所谓GDP是很高(而且很多能源企业和重工业的GDP都没算进去),但关蒙古人什么事啊。如果真按市场价格来,都把这些产业地方化,在按市场价格卖,而不是白送和贱卖的话,内蒙古蒙古人能过上沙特阿拉伯般的帝王生活(人均年收入换算下来达8万美元)。这帐早就有人算了。

这就是内蒙的畸形所在,而这片土地上,当前的问题在于蒙古人的消极与汉人的荒民阿Q心态,谁都打心眼里认为自己是内蒙的主人,而事实上,又谁都不是。当内蒙的能源输出型产业走向枯竭,内蒙就是不毛之地。一个残酷的事实,内蒙早晚要经历一场阵痛,但阵痛之后时好时坏,就看蒙古人怎么把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