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忘记西北的草原大漠,不能忘记东北的高山黑水,毕竟,在那里的马背民族一直影响着中国大地。
和中原的农耕民族不同,塞外还有关外的经济或者说生活来源是建立在马背上的,游牧或游猎是他们的基石。从这点上就决定了两者的发展,农耕民族经济稳定,适合聚居,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以牧羊为生,经济极不稳定,一场普通的自然灾害都能使一个部落陷入毁灭的边缘,他们人口稀少,事实上他们的经济也难以养活象农耕民族那样的人口。以现代的角度看,那些游牧民族最好的选择是放下牧羊的鞭子,拿起锄头,这也确实是早期人类发展的历程。但是,还是有许多人没有走向田间,而是留在了草原之上,继续做着牧民。
现代有沙尘暴,而古代草原上也不是风调雨顺,沙暴,雪灾,瘟疫,随便的一场灾害就能使得游牧部落陷入绝境,即便没有这些灾害,他们的生活比起城中的贵族,田间的农民还是困苦的,草原只能生产马,羊,牛,这些或许可以解决吃穿的问题,但是不能解决更多的需要,草原上没有茶叶,没有布料,没有金属。这些只有那些建立了文明的城里人才有,他们需要那些,但是城里人对草原上的东西并没有那么渴望,交换还是进行了,但是却很不公平,至少牧民们是这样觉得的,城里的人骗了自己。这就好象工业文明产生后,第三世界国家面对发达国家一般。而且问题还要严重,现在的第三世界国家可以不进口发达国家的东西,还不至于饿死,而牧民们却不能不要城里的东西。牧民越来越穷,他们觉得中原的人实在太奸猾了,而当实在无法忍受的时刻,牧民终于冲向了城里,冲向了农耕文明的地方。和现代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不同,古代的经济和军事却是相反的,农耕文明经济发达,军事却远不如游牧民族,尤其是游牧民族的骑兵们。
每次中原内耗作战时,便是游牧民族整顿发展的最好时期,强大的秦朝灭亡,北方的游牧民族在几场大规模战争之下,终于被匈奴统合,强大的匈奴帝国建立了,这是一个有史以来第一个对于中原占据优势的草原帝国,这个帝国控制着整个中亚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用和亲这样的方式来巴结。
但是匈奴帝国统治基础是薄弱的,整个匈奴帝国臣服于单于一人之下,但是此外并没有确立完整的组织结构,一旦单于死亡,单是谁来继承就要经过一番争斗,而且匈奴自身也没有确立完整的文化。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匈奴在欧洲,冲垮了罗马帝国,但是却建立不了自己的帝国,阿提拉死后马上便分裂。
贵族其实是由战士演变而来的,确实如此,春秋时期,作战主要在贵族之间进行,为了体现自己的勇武和统治地位,或者说贵族的荣誉。(有点象日本武士和欧洲的骑士)贵族是不畏生死,奋勇无比的,而战国时期战斗已经以平民为主,但是这种精神还是保留下来了,不单是在精神层面。
匈奴是一个超级强国,事实上,这是蒙古崛起前中亚政权所面对的最强大的敌国,就连唐朝的突厥也无法与之相比。而且游牧民族全民皆兵的优势使得与之作战的国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经过几百年的战火,隋唐皇朝建立了,这是一个混血的皇朝,但是在组织结构和文化上看,这是一个完全继承了汉晋的中原王朝,而此时,中原文化还是要面对游牧民族的挑战,不过现在的游牧民族不再是匈奴,而叫做突厥。
首先是军队的战斗力,单纯说单兵战斗力,马镫的发明这对骑兵为主的游牧民族自然有利,突厥回纥也不单纯是没有文化的游牧民族,虽然还不至于达到日后辽金的程度,也相差不远。
不过突厥这个敌人却远不是当年的匈奴帝国。主要还是组织结构的问题,在这点,他还不如自己几百年前的前辈,布明可汗统一突厥帝国不久,他的儿子们就把突厥分成了东西两边,这两个兄弟政权时而联合,时而分离,等到隋朝南下灭陈统一中国,帝国的君王——那位怕老婆但是又雄才大略的隋文大帝把视线转向西疆时,突厥帝国还没发觉身边这个庞然大物的威胁,而是继续吵吵闹闹的分着家,只是这分家未免过于血腥了。
早在东西魏时期,北魏的建立者鲜卑族是和突厥有着某种程度的血缘关系,这或许是西魏帮助突厥推翻柔然统治的一个因素,但是这不妨碍已经完全汉化的中原王朝对曾经是朋友的突厥帝国下手,其政策是简单而又复杂的以夷制夷,扶持弱者败者挑战强者胜者,等到隋帝国建立,这一手段已经炉火纯青了。
先是支持西/突/厥反对名义上是他君主的东突厥可汗的统治,使西突厥彻底的分裂出去,在西突厥势强后,又支持东突厥反击,挑动西突厥属下的铁勒族造反。在一连绵的外交阴谋或阳谋下,曾经使拜占庭和波斯帝国都感到恐慌的帝国就这样垮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