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6日星期六

中国蒙古人汉化分析

中国的蒙古人正在快速汉化的原因,蒙古人要打文化守卫战,怎么打。很多人说我们文化落后于汉人,没办法,落后就要淘汰。可我不这样认为~我们的兵法比汉人差么?若如此怎打下了3500KM2的版图?我们的哲学思想差么?很早我们每个牧民就从草原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总结下了矛盾平衡和谐的思想,可汉人中有此思想的不过老子孔子庄子寥寥无几,绝大多数人由于中原的自然环境优越而把思想局限在农耕式“越多越好”的线性思维…

有人说我们相对于汉人忒少,所以被汉化,可新疆的维族咋不汉化呢,是因为不和汉人通婚的缘故么?那内蒙许多纯蒙古人怎么还一点蒙语不会呢?有人怪goverment,的确中国在行政手段上是很有力的,但草原闹狼灾,咱蒙古人就都不活了?或者激进地因此把狼杀光?或者逃到没有狼的地方?好像此三者都不是咱蒙古人的作风。

那么为何蒙古人汉化如此严重?我认为有三点:
我们的文化载体是主要是草原,不可移动,不利文化传播。汉人很早就有孙子兵法,可我们有圣主兵法或哲别兵法么?我们的兵法是长期在草原上与狼搏斗练出来的,离开草原,我们就什么都没了!哲学思想,思维方式,生活习惯都是。蒙古国城市人西化的原因亦如此。

有人说那咱在草原,不要去汉人的城市,去了城市蒙古民族就汉化消失了,可蒙古民族是要发展的,草原是我们的摇篮,我们不能永远待在草原。在草原只能发展牧业,牧业在今天是低端经济,只走低端就要永远受穷!全国多少大型连锁火锅店在用内蒙的羊肉,但大头都是他们拿走,咱们的牧民拿的是小头,低端就得挨欺负!没办法,市场规律,全球如此!那怎么办?我认为蒙古人应该把草原文化提升。汉人都可以把农耕的那套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提升到城市工商业文明,我们的草原文化怎么就不能呢?书本报刊杂志广电互联网,这么多的文化载体,难道承载不了我们大多数的草原文化么?可以说呼麦由原来的不为人知到现在的越来越火,广电互联网起了很大作用。

第二点,我们之前在城市化进程中没有聚居。新疆维族最根本的不汉化原因不是宗教和不通婚,而是聚居。人是社会性动物,人类文化必须有相应的社会氛围才能长期稳定存在。由于汉人人口多,所以汉人相对于我们来说怎样都是聚居。这样,如果我们不有意识地聚居,那就必然会散居在汉人社会文化氛围中,最终逐渐汉化。你可以是从草原来的第一代,很坚强,可你能保证你的在汉人社会文化氛围中成长的后代一样坚强么?所以聚居很重要.

首先要留住自己的地盘—牧区的集体土地的所有权, 至少法律是这么规定的。 那里的无数的资源、文化丢了再用钱是永远买不回来的,如果现在牧民的土地所有权保不住,内蒙古的M族 肯定会像东北的m族一样最后只剩下了“戏说”。 的确,草原要看住,但如今草原上蒙族牧民很多,都想靠多养羊致富,结果:第一,走低端致富希望不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蒙古民族没钱的就没权,还是保护不了草原;第二,多养羊,草原被破坏。

如果不汉化的蒙古人都能在自治区各级政府当干部,何愁草原保不住?可是没钱蒙授教育就差,教育差怎么出不汉化的蒙族干部?还是那句话,人类是社会型的动物,你得用社会契约的方式占有某个事物,就像你想拥有别人的房子,你不能通过待在那房子不走了就拥有了,你得花钱买。
同样,看住草原不是蒙古人都待在草原放牧就解决问题,得想办法拥有社会承认的对草原所有的和使用的权力。怎样拥有,蒙古人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崛起。

以目前的现状来说,不是我们的文化落后于汉文化,只是在经济上稍落后于罢了,蒙古国大部分人都会两种以上语言,而汉人呢,就会汉语,学英语太难,蒙语就更不会了,那么怎么样才能不被汉化呢?我个人认为首先:爱自己的民族,爱自己的语言,爱自己的故乡(就是土地),学好自己的语言文字,这就是首先在思想意识上得到大家的重视。

在农村生活与乡镇生活的蒙古族,都会有一种想法,就是蒙古文化落后,赶不上时代,因为电视也好电脑手机也好,以前都是汉文汉族的东西,现在蒙文电子也不多,学校也一样,蒙校越来越少,甚至有一些乡镇没有蒙校了。原因太多了,环境因素也是原因,经济因素,哈哈,身为草原儿女到现在没骑过马的不也是很多吗,要改变回来很难,与汉族通婚的也很多了,除非有谁能把汉族从内蒙分出去,然后愿意跟汉族走的蒙古人也让他们自愿走,剩下的严禁与外族通婚,这样才能迅速恢复我们草原文化,不过这个策略在现在的时代根本不会实施,想这些事情头疼。

文化复兴保证蒙古民族不消失,不消失才能政治经济崛起。这就是打蒙古文化守御战的重要性,另外更长远的来说,我们要打蒙古文化反攻战~如果我们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我们能把所有来自治区的汉人干部“蒙化”,就不会出现草原被民工流盲占为耕地的事了,所以说最好的防御是进攻。

另外,经济战为文化战提供物质保障,文化战为经济战提供精神动力,所以文化战要和经济战同时打,然后上升到政治层面,实现蒙古人在中国“犹太”式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崛起。说实话,我就是混血的,但我的心就是向着圣主,向着蒙古,还是环境而非血统的影响。蒙古民族就是回鹊契丹乃蛮突厥塔塔尔混血而成的,所以不汉化和通婚后血统不纯没啥直接关系,就是没蒙古血统的人在草原和蒙古人游牧长大,他也是蒙古人!

前几年做过这样一个梦,我想家想得不行了,就坐了班车去了,班车只能停在固定的站离我家还很远,和过去一样,这没什么,我下了班车朝着我家的那个方向走,偶尔有路,即使没有路我也能找得到,那熟悉的环境,闭着眼睛都能找到我家,我那兴奋劲儿不知怎么形容了,可是后来我怎么走也找不到家,走呀走,累累的感觉,突然碰见了一个人,一看是我小时候的 熟人,高兴得用蒙语问他“huui~~sain suuj bainuu,haa ochin gej bain bui?” 可是他竟然一点表情都没有,我又说了很多话,才明白他听不懂蒙语,也根本不是我小时候的熟人,我只好对他说“请你告诉我burgaastai的方向好吗?”他说“布露嘎苏台吧?”“我就是布鲁嘎苏台的,你找谁家呢?”,我就说了谁谁,我好多年没见面的远亲,他竟然说 一个都不认识,我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自己快要瘫痪了感觉,总算醒了,只是一场梦,但总是想起这个梦,心里悲凉的不行...

想护住草原得在国家政治权力中说了算,为啥之前咱的草原被汉人占了?被汉人的政策制度破坏了?是因为咱说了不算!咋样能说了算,自治区得有大批不汉化的蒙族干部用蒙古思路管草原,在上级前给草原说话。之前蒙族干部也不少,农区城区汉化的,还是用汉人的思路执政。

为啥不汉化的蒙族干部少,因为蒙授教育差,教不出来,那又为啥呢?因为不汉化的蒙古人们没钱,就没钱给蒙授教育投资。为啥没钱呢?因为只在草原走牧业,我们始终是低端,低端经济没办法富起来。另外看看满族,人口素质比汉人都高,政治经济也算是崛起了,但文化丢了,灵魂丢了,和汉人一模一样了。所以说想护草原,得政治崛起,得有政治权力,这需要经济崛起支撑和文化崛起的护佑。这是很现实的,蒙古民族需要的,不是胡扯。真正的原因,就是我们被洗了脑,习惯了殖民地思维。

政治、经济、文化、尊严互相关联,过去我们被主席告之自治区的成立——蒙古人民解放了。现在我们被告之应该被融合了。未来我们被告之,历史上有个蒙古民族,“他们”逐水草而居,逐渐被汉文明所吸引,主动投入到汉民族之中,成吉思汗变成了汉人。

汉化这个词是欲擒故纵、潜移默化文化认可的圈套……汉语只不过是一门外语,再者,“文化”不是“文明”。文化是个人水平,文明是民族整体状态。游牧民族的文明在受挤压是事实。但文明之所以成为“文明”就是因为它有自己的表现方式,例如语言、文字、历史、服装。这些东西不会因为被汉化就消失。

如果在认可与学习的过程中丢失甚至故意抛弃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化生活习俗思维方式呢?那就是被外族同化,现在汉人相对蒙古人是外族,所以叫汉化。蒙古国的城市人因为长期生活在苏联的阴影里,虽然语言没丢,但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一定程度上和俄国人很像,所以叫俄化。

在中国,汉化现象是很严重的,不光是语言方面。这绝非杞人忧天。比如汉人有种思维方式是你不好你就全都不好,你好你就全都好,于是就有了“文革”,尽管有马克思主义辨证哲学,汉人还是改不了,因为这是几千年农耕社会中养成的思维习惯,在农耕生产方式下,大多时候它也是对的。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草原被占为耕地,狼被疯狂捕杀,可当时自治区各级干部大都是蒙族啊,怎会不明白狼虽然吃牧民的羊,但也保护草原啊,游牧比农耕适于草原啊。因为这些蒙族干部汉化了。

1 条评论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