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7日星期六

南寺菩提塔在雨中倒塌 将揭开六世达赖的秘史

2003年7月16日,随着一声巨响,位于阿拉善左旗境内的贺兰山南寺(广宗寺)最古老的藏式双白塔之一的菩提塔在雨中轰然倒塌,正在做佛事的喇嘛们急忙跑向出事地点,眼前发生的一幕让他们惊呆了。原本十几米高的菩提塔只剩下二、三米高的基座,昔日美丽的白塔变成了一堆砖石瓦砾。但更让他们惊奇的是废墟中出现了大量的经书和佛像,喇嘛们顾不得多想,冒雨投入到紧张的抢救文物工作之中。

在贺兰山南寺寺管所了解到被抢救出的经书上百卷,重达2000公斤,以及上万件佛像、佛塔、陶器、模具、银元、珊瑚、珍珠等珍贵文物,在阿拉善左旗文物史上还是第一次。出土的文物佛像、佛塔形态各异,大小不等,大的有二、三十公分高,小的仅有一分钱硬币大小,质地大多为泥塑,另有一小部分佛像、佛塔为烧制或镀金和彩绘制品。佛像人物大多是释迦牟尼、宗喀巴和六世达赖喇嘛。尤为珍贵的一具制作佛像用的模具,有一块泥板上竟印有二十尊佛像,至于这些文物的价值和意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菩提塔意外倒塌 惊爆出塔内秘密
菩提塔身是由砖和土坯砌成,外部仅包有一层青砖,因此易受雨水侵蚀,以往寺上每年都要用白灰对白塔进行防雨护理。曾经用水泥对塔身做了罩面,但不曾想到,塔身上部的水泥罩面出现了裂缝,致使雨灌入塔内,结果将使塔泡塌。菩提塔这个有着二百多年历史的白塔,虽然奇迹般的躲过了“文化大革命”那场劫难,却没能抵挡住大自然的侵蚀,倒塌在一场大雨中,也就是这次意外的倒塌,惊爆出一个秘密。

原来,倒塌的白塔是用来存放六世达赖喇嘛生前物品的塔,倒塌的菩提塔是其中的一个大塔。在超格图呼热大庙另一座佛塔是为六世达赖喇嘛在通湖圆寂后,真身从通湖移到头道湖(超格图呼热)存放这里,待贺兰山南寺佛塔建造好后,最后又将六世达赖喇嘛的肉身在大经堂的中央供奉着灵塔。按照藏传佛教传统惯例,修建佛塔时都要求塔基底部和数量要高于塔身,此次倒塌,塔内出土的文物只是塔内文物的一部分,六世达赖喇嘛生前用过的法器以及手稿极有可能存放在残存的塔基内。着手制定菩提塔新的整修方案,就须对废墟和残存的塔基进行彻底清理。届时,也许还会有更多更新奇的发现。六世达赖是一位宗教领袖,将其安置黄楼庙灵塔内供奉,从塔前壁上的小玻璃窗口可以看到其肉身。菩提塔存放其法器、手稿、生前用过的东西之类,将揭开更多有关六世达赖喇嘛的秘密。

追逐历史文化的遗产,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时尚和潮流。尤其额济纳旗境内的黑城(哈日浩特)最古老的藏式“苏波尔盖”塔神秘而传奇色彩丰富的历史文化一定会使你惊叹不己,流连忘返。1908年,俄国科兹洛夫率领考察队,在1号倒塌塔废墟中发现书籍3卷、西夏文手稿近30册,保存完好。还发现可能是一个宗教界人物的随葬品,这个宗教界人物的尸骨置于佛塔底座的地方,圆寂时成趺坐式,并获得了一大批东西:一整套书籍、稿卷、手稿,总数在2000卷(份)以上,许多幅(达300幅)画在麻布、细绢和纸上的佛像;一些金属铸像和木头雕像、有大量的小型铜像、雕版、雕板所用的木板和塔模型。这些文物不仅说明唐古特人首府及其居民的历史,而且有助于说明别的许多情况。仅此两处也足可以让你了解到阿拉善历史变迁和文化内质的概略。

六世达赖来到阿拉善 给后世留下神奇传说
南寺是六世达赖的寺院,寺中供奉着六世达赖的灵塔。南寺作为阿拉善最大的寺院,聚集了大量有历史的珍贵佛像、佛经和佛教文物、佛教艺术品,也聚集了精通佛教显密二宗教义教规的高僧大德。当然也聚集了无法估算其价值的以金银珠宝为材料的大批的法器、供器等。南寺的魅力还在于一些难解之谜和动人传说。

六世达赖罗桑仁钦仓央嘉措不仅为当时西藏政教合一的最高领袖,而且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当他15岁的时候,迭斯尔德呼图克图第巴·桑结嘉措主持选认为六世达赖,并迎请到布达拉宫坐床。后来,迭斯尔德同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之曾孙,驻藏蒙军首领拉藏汗发生激烈冲突,企图毒杀拉藏,反被拉藏所杀,拉藏废黜了迭斯尔德认定的仓央嘉措,报清政府说仓央嘉措是假达赖喇嘛,将仓央嘉措押送北京。1706年,走至青海湖时他一人逃走,押送人员谎报仓央嘉措在途中病逝。朝廷顺势批准拉藏所立之达赖坐床,一场公案,乃告结束。但只身遁去的仓央嘉措却化名为阿旺曲札嘉措,游历印度、西藏、四川、安多、蒙古诸地10年,后于1716年初来到阿拉善。

一天,六世达赖徒步翻越腾格里沙漠,来到敖门高勒的一户牧人家中,主人热情款待了这位云游喇嘛。第二天,六世达赖喇嘛来到名叫百土坎的地方(现超格图呼热大庙所在地),发现这里地形特殊,水草丰美,牧人纯朴。六世达赖凭着自己的学识和对这里的命题,觉得在这里建造寺庙,一定能推广藏传佛教。1734年,正式开始建造寺庙,随着时间推移,超格图呼热大庙规模逐渐扩大,成为阿拉善地区最早的喇嘛庙和藏传佛教的开元之地。

一天,六世达赖来到阿拉善厢根达来巴格匝布苏尔乌素的一户人家作客,听见那家婴儿的啼哭声,便认定是当年被拉藏汗杀害的第巴·桑结嘉措的声音,遂决定以阿拉善作为自己的归宿点。将阿旺多尔济认定为自己的心传弟子而收为徒弟。当时阿旺多尔济尚年幼,待到成年后,仓央嘉措就让他去西藏深造,把建南寺的遗嘱留给他。

人们传说,阿拉善来了一位法力无穷的神僧,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旗王爷府。王爷的福晋丹眼公主听了甚是奇怪,就把仓央嘉措请到王府来。福晋想试探一下仓央嘉措的本事有多大,就专门制作了一把十尺高的木椅,请仓央嘉措就坐。说也奇怪,当仓央嘉措走过去的时候,那把高椅变得跟普通木椅一般高低,但等仓央嘉措就坐之后,又渐渐回升到原来十尺的高度去了。福晋见了十分惊诧,可是还想再试探一次,吩咐下人用没有底的大瓷碗盛满滚烫的奶茶敬献仓央嘉措。仓央嘉措从怀里拿出玛尼念珠绕数圈,往空中一抛,那念珠便停在了木椅旁边的半空之中。仓央嘉措接过茶碗放在念珠上。喝完了茶,把碗攥在手心,形同和面一样揉做一团,又把软团儿拉成一根细绳拴了一个吉祥结还给福晋。直到此时,福晋才心悦诚服,当时就拜仓央嘉措为师父,并剪下自己的一绺头发献给仓央嘉措,以示永久的虔诚。福晋的那一绺头发至今还供奉在南寺大殿里。

六世达赖在他37岁时,第一次走进金刚口(南寺口),来到赛音希日格开阔地之时,那里有供奉无量寿佛和弥勒佛的一座小庙,庙旁住着两户牧人家,一名巴雅吉呼,一名阿日毕吉呼。其名之意分别为富裕和昌盛。仓央嘉措来到他们家,一家把正在锅里沸腾的热奶献给了他,另一家把刚刚缝制出手的坐垫铺在家中,请他坐。他刚走进金刚口,两个菩萨变作普通人的模样前来迎接他。前后所有这种种吉兆令仓央嘉措非常高兴和满意,于是决定在此处建造寺院。宏法利生,并为此而努力至终。据说,1935年正月十五日,九世班禅就是沿着金刚口到达南寺的。

据记载,被全阿拉善敬称为德都格根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是一位体态丰满,眉目清秀,五官端正,声音宏亮,品行庄重,而且擅长诗词,浑发着沉香气味的人。到了花甲之年,看上去也只有三十岁左右的模样。左手掌心和右手无名指指肚上分别有人的眼睛和经文的图形。1745年,仓央嘉措圆寂于阿拉善旗腾格里沙漠深处的承庆寺,是年64岁。

供奉六世达赖的灵塔 将南寺展现世人面前
六世达赖的心传徒弟阿旺多尔济完成学业从西藏回来后,遵照其师父的遗愿而建造南寺庙,并且将师父的灵塔供奉在殿内,南寺也因此而闻名于远近。阿拉善悠久的历史真迹,珍异文化的遗产,使纯朴善良的牧民世代保护六世达赖的灵塔。在这里有必要将六世达赖灵塔殿—黄楼庙、荼毗塔、佛海坛城塔、双白塔介绍给读者。

黄楼庙—是六世达赖喇嘛灵塔殿即供奉六世达赖之处,庙用黄琉璃瓦建成,故名。依山建造,气势宏伟,集蒙藏汉寺院之大成。占地面积870平方公尺,庙房81间,庙高约20公尺,分4层,环绕大殿的转经长廊内设有108个筒式转经轮。入庙台阶74级。殿内所供奉的仓央嘉措镏金灵塔为全寺之尊,塔身高3公尺,塔门上镶嵌着各种颜色的宝石,内藏六世达赖喇嘛真身舍利。殿宇辉煌,金塔焕彩,展现了历史、文化、佛教氛围和南寺的独特魅力。

荼毗塔—据载,六世达赖喇嘛64岁时,他吞服一颗舍利子后以菩萨跏趺坐姿口诵无量经而圆寂。其时,从左肘流下各色透明油质液体19天。虽时值酷夏,但法体丝毫未腐烂。弟子们将其安置于灵塔内供奉。后因时乱,曾几度从塔内取出装入木龛转移,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历经220载,多人目睹肢体内脏仍完好无损。“文化大革命”中,六世达赖喇嘛法体在庙旁火化,僧众检骨灰另造此荼毗塔(荼毗是梵语火葬意义的荼毗之讹)。塔内装藏佛像经卷外,有六世达赖喇嘛用过的牦牛皮褡裢一件。

佛海坛城塔—此塔建于六世达赖喇嘛灵塔原址,因传说基底座地底深处用彩色方解石粉修有胜乐金刚坛城,故起名日坛城塔,又在塔名前冠以“佛海”二字,象征十方三时诸佛智慧永驻此塔。该塔高10.5公尺,合市制315寸,象征六世达赖喇嘛诞辰315周年时建造。于1998年阴历七月二十五,本寺寺主迭斯尔德活佛等高僧大德在塔前聚会诵经,举行了开光仪式。塔内装藏有:释迦牟尼像10万张,宗喀巴师徒三尊像10万张,莲花生大师像10万张,三族佛像20万张,马头明王像10万张,龙尊王佛像10万张,四臂观音像10万张,具光佛母像10万张等佛像类和《甘珠尔》经一套108卷,《解脱经》3部,《菩提道次第广论》1部,宗喀巴传、米拉日巴传、六世达赖喇嘛传各1部,《俱舍论》、《现观应严论》各1部,六世达赖梵名咒10万遍,护法神咒10万遍以及六字真言等经咒类。还有伏藏瓶,各种矿石、器具等均按规定备齐后由本寺年龄最长者88岁的罗布桑策仁喇嘛主持诵经加被后装入塔腹。

双白塔—位于黄楼庙和大经堂西北隅的一双白塔,是南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是唯一一座虽经“文化大革命”而有幸存下来的藏式双塔,堪称古迹。其上首较高的为菩提塔(在雨中倒塌),较低的为尊胜塔,两者之间有一本康,菩提塔前上有一个天然形成的藏文“嘛”字的大石头,是属罕物。据说,初建南寺时,该双塔为南寺的北边界线,寺院的转经路就经过塔下,后来寺院规模扩大,双塔位置就靠近寺院中心了。上述灵塔以她恢宏的气势和秀丽的景致,将阿拉善的传统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