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5日星期日

蒙古野马

蒙古野马(蒙古语称:“胡兰”)被列为世界珍贵的兽类之一。据史料:十九世纪末叶,蒙古和俄国科学家在野外考察期间,曾看到过野马。以后人们在阿尔泰山北部一个叫“干塔姆泉”的地方捕捉到一匹活野马,被称为:“蒙古野马”。从而这个地方得名为“野马之泉”了。

近百余年来,根据先后发现和捕捉到野马的地点得知:这种动物由于人类恣意捕杀和牧民对其周期性饮水规律的破坏,其生活范围日益缩小,数量亦急剧下降。

专家称:蒙古野马的形态和内部结构、生理功能都是经过大自然的选择。它与家马比,体格较小,但均称秀气。头部占全身比例较大,耳朵短小,颈部粗短。虽没有家马所具有的那样秀丽额发,但它却能叫出家马那种动听的嘶呜。野马群毛色整体呈黄褐色,远远望去,它们和沙漠戈壁融为迷彩荫蔽自己,人们只能从它们那映衬在沙漠上走动的影子发现它。蒙古民间有一句表达团结一致的俗话:“要像鸿雁一样同声歌唱,还像胡兰那样一个模样。”

野马肩部中央有一道笔直的褐色背纹;而其腹部、吻部和四肢内面均为白色。为了适应被太阳烤得灸烫的沙地生活,其腹部白毛不吸热;皮肤松软,皮下结缔组织发达,汗腺较少,因而减少热量散失。它的收口奇蹄虽不及家马蹄大,但坚实有力,动作敏捷,跑速极快;它能马不停蹄地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一口气跑一个多小时;若想活捉它并非易事。

野马堪粗食,它生活在人迹罕至的荒漠丘陵地带,那里环境单调;只长些稀疏矮小的灌木和低等盐生植物,可是野马不嫌粗糙,一概啃嚼吞噬,甚至把那些干枯了的木棍也一嚼而吞。

野马是合群性极强的动物。一般都是三、五十匹成群栖息、觅食活动;也是一种“一夫多妻”的动物。领头的常常是那膘肥体壮的雄马。每到傍晚,总是由雄马单独到沙丘、荒山等高处去眺望或到湖边去侦察一番;当发现没有什么险情时,它就回到群中,率领它们到湖边去饮水,并在此处安静休息,待至天明,再走动进行觅食活动……

野马也是一种留恋故土的动物。如因天灾人祸而远离故土而走,可是“风平浪静”后,它就循着原路返回故地。野马的听觉、视觉和嗅觉都十分灵敏,一闻有异样动静,雄马立即发出“警报”,迅急群集而逃之。但如有天敌恶狼来犯时,它们是群策群力的。它们都争先恐后抢在前面,举起前蹄向恶狼刨去;哪怕是身“子”士瘁,在所不惜。在这种群起而攻防的阵势面前,单个儿恶狼是不敢胆大妄为的。

据考:野马与家马为同科同属。所以,野马与家马常有“秦晋之好”的事。在蒙古国,曾听说一则关于野马到家马群中“插足”成为“第三者”的趣事:昔日,有一匹强悍的雄野马在发情期间,竟情不自禁地远道跑来,到家马群中勾引拐走一匹骒马。过了一段时间,不知为什么,这匹骒马竟鼓着肚囊,蔫不唧地回来了。不久它下了一匹小驹子。它长大后,这个“生个子”体壮、力大,堪称一匹骏马。可是当主人开始调教它时,它却野性十足,东一脚,西一脚,乱踢乱踹,不受管教,不守“规矩”。过了几天,不知为什么?它竟不告而别,悄悄地溜号儿了。

总之,野马,无论是它的毛皮厚密,体态的差异,生存的习性,都与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如今,蒙古野马的分布区域只有在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和我国新疆北部山区;其数量已不足五百匹了。在自然界已呈濒临灭绝的边缘。有鉴于此,世界各国有识之士呼吁有关国家应采取措施,进行保护,以挽救这珍贵的野生物种。

在1878年,动物学工作者曾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发现过野马。1984年,新疆有关部门已宣布原产野马的卡拉麦里山一带(约1 400平方公里)划为自然保护区。严禁在保护区内狩猎。

2 条评论 :

  1. 蒙古野马不叫hulan(胡兰),叫tahi。Hulan(胡兰)汉语称蒙古野驴。这位作者太糊涂了。蒙古野马和蒙古野驴是两种动物。

    回复删除
  2. Hulan=蒙古野驴

    Tahi=蒙古野马

    回复删除

评论